浅谈中国德性文化

合集下载

林语堂:中国人的德性(下)

林语堂:中国人的德性(下)

林语堂:中国人的德性(下)五和平主义前面吾们讲过了三种恶劣的德性,它们麻痹了中国人的组织力量。

此等德性出于一般的人生观,亦机敏,亦圆熟,尤卓越于能容忍的冷酷。

不过这样的人生观,很明显不是没有它的美德的价值的,这种美德是老年人的美德,这老年人并不是怀着野心热望以求称霸于世界的人物,而仅仅是目睹了许多人生变故的一个人,他对于人生并无多大希望,不问此人生之辛甜苦辣,他总是乐于容受,他抱定一种宗旨,在一个人的命运所赋予的范围以内必须快快活活地过此一生。

中华民族盖老于世故,他们的生活,没有夸妄,不像基督徒自称“为牺牲而生存”,也不像一般西方预言家之找求乌托邦。

他们只想安宁这个现世的生命,生命是充满着痛苦与忧愁的,他们知之甚稔;他们和和顺顺工作着,宽宏大度忍耐着,俾得快快活活的生活。

至于西方所珍重的美德、自尊心、大志、革新欲、公众精神、进取意识和英雄之勇气,中国人是缺乏的。

他们不欢喜攀爬博朗山或探险北极;却至感兴趣于这个寻常平凡的世界,盖他们具有无限之忍耐力,不辞辛苦的勤勉与责任心,慎重的理性,愉快的精神,宽宏的气度,和平的性情,此等无与伦比之本能,专以适合于艰难的环境中寻求幸福,吾们称之为知足——这是一种特殊的品性,其作用可使平庸的生活有愉快之感。

观之现代欧洲之景象,吾们有时觉得她所感受于繁荣不足之烦恼,不如感受于圆熟智慧不足之甚。

有时觉得欧洲总有一天会逢到急剧少壮性与知识繁荣发达过甚之弊,科学进步倘再过一世纪,世界愈趋愈接近,欧洲人将想到学取对于人生和人与人相互间比较容忍的态度,俾不致同归于尽。

他们或许宁愿减少一些煊赫气焰而增加一分老成的气度。

我相信态度之变迁,不缘于灿烂之学理,而缘于自存之本能而实现。

至此,欧美方面或许会减弱其固执之自信心,而增高其容忍。

因为世界既已紧密地联系起来,就免不了相互的容忍,故西方人营营不息的进取欲将为之稍减,而了解人生之企望将渐增。

骑了青牛行出函谷关的老子之论行将扩传益广。

浅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

浅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

浅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观念。

“三字经”中“性相近,习相远”就包含了因地域不同而导致的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古人的“忠孝仁义礼智信”体现了他们对“仁爱”与“诚信”的理解和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德育思想。

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吧!一、谦敬礼让中的德育思想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君臣关系是很明确的,主次分明,父子之间则重视“父慈子孝”,夫妻之间强调“举案齐眉”。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伦理规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素质。

“尊老爱幼”、“谦恭礼让”、“温良恭俭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德育思想。

他认为,在人际交往时,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表示尊敬和谦让,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怎样才能够去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呢?孔子就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孟子则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这两种说法其实都讲的是对别人表示尊敬的重要性。

一个人能否获得他人的尊敬,完全在于自己的行为,而行为则取决于自己的言谈举止。

只有心怀敬意,谦逊有礼,才能达到内心世界的和谐,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人愉悦,受人欢迎,使人赞赏。

当然,即使不能做到以诚待人,也至少不应该失去自己的真心和本性,这样一来,才会在社会上真正立足。

二、待人宽厚中的德育思想我国的儒家学说在道德方面提倡“仁爱”。

所谓“仁爱”,就是要爱人,也就是关心他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所主张的“仁”,主要包括“仁”与“爱人”两个方面。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境界,“仁”即“爱人”。

《论语》中多次讲到爱人。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里所讲的仁爱是从个人内心发出的,“仁”的核心就是“爱人”。

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强烈的感情或者自私的利益,那么人们之间的矛盾就会加剧,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的人就不可能达到心灵的沟通,人们之间互相猜疑,互相攻击,根本无法和平共处。

中国人德行

中国人德行

中国人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是别国崇敬的对象,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中国人的德行。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人的德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的是修身齐家、孝老护幼。

即便在今日,这些传统价值
观念依然被无数家庭实践着,无数家庭依然把“孝”“爱”“敬”作为最重要的职责。

在中国,不管家庭有多么清贫,教育孩子“孝““敬”一直都是为数不多的奢侈。

而是尽管如此,孔夫子引以为豪的“孝父”、“孝母”仍旧无处不在。

此外,中国文化强调的是的是“以礼待人”,“恭敬人”,甚至就是“仁义、
礼智信”。

在中国,把“礼”作为一个修养心灵和平等对待人的礼法的专业性的概念,一直是很重要的。

从古至今,中国的贵族和平民、社会上的高低都受到“礼”的规范,性情挑剔,不得缺,如果那一刻疏于礼义客客气气,同时言谈中流露出嗜好自利、旁观者清等禽兽不如的形象,则被认为是失礼,绝对会受到斥责。

再更为深入地说,中国人强调文化,虔诚致敬。

尤其是藏传佛教,将“慈悲”
作为最重要的修行,无数一般百姓一生屈从于慈悲之心,时而参学藏传佛教的教法,以及出家修行。

有的人怀有志于救济众生的慈悲之心,甚至只要布施粮食,以普渡众生,增添自己乐趣;也有的人,随着年龄的变迁,许愿以慈悲之心来修行,这在中国,真的很普遍啊!
从上文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德行之所以优秀,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这些传统价值观念,既使外人受益,也给中国人带来了被尊重的好名声。

今天,中国人的德行依旧是别国崇敬的对象,而在其中,“孝”“礼”“仁义”的价值观念更为核心。

“孝”尊重,“礼”谦逊,“仁义”真诚,这正是中华民族抱着的千古美德!。

新时期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新时期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新时期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传统道德文化继承与创新民族化现代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意义重大,正确对待传统道德文化,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明,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新时期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也是现代道德文化与传统道德文化碰撞的结果,是新的道德体系重建的支撑。

道德文化的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历史传承性,它在纷繁混杂的道德取向上,正本清源,去粗存精,而传统道德文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对待传统道德文化的意义传统道德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道德观念伦理思想的综合体。

它具体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上,内化积淀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灵深处,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

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得到传承和延续,是这个社会成员的社会道德观念自觉认同的结果,而决不是以强制性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因此,只有正确地对待传统道德文化,才能正确地对待整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而传统文化固具有极大的相对稳定性,它往往是反映和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整体意识和行为倾向,并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和积累。

因而,传统文化要想对现代文化具有正确地导向性,就必须坚持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它既可以坚持反对“全盘西化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又可以坚持反对过了时的所谓的保守的复古的意识现象的发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时代精神文明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但往往优秀的道德文化,一方面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营养,另一方面也是具有深刻的历史局限性,并呈现了精华与糟粕相互交织的复杂状态,仍需我们作出科学的合理的自觉的选择,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判断优劣是非的能力,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浅谈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浅谈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浅谈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为了对中国传统美德进行完整的、有机的认识,我们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群体的关系三个方面来把握。

据此可以概括出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一、仁爱孝悌这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仁”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虽然它曾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但并不能由此否认它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

“仁”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在各种道德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而且在世俗道德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在中国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

“仁也者,人也。

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尽心下》)“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仁”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

“仁”德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

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得到普遍的奉行。

由此形成一种浓烈的家族亲情,对家庭关系,从而也对中国社会的稳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民族团结的基石。

中华民族之所以形成坚韧的伦理实体并经久不衰,与这种孝悌之德的弘扬及其所形成的稳固的家庭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孝悌之情的扩展就有所谓忠恕之道。

“忠恕”是由“仁”派生出来的,是“仁”由家族之爱走向泛爱的的中介环节。

孔子把“恕”作为“一言以终身行之”的道德准则,认为“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

忠恕之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诚待人,推己及人。

具体内容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忠恕之德的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生活中浓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

爱人、孝悌、忠恕,是仁德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既出现了无数孝子慈父、仁兄贤弟、也培养了许多为民请命、杀身成仁的仁人志士。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理念;探讨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一种道德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宏大的道德理念,但是近百年来,现代文化伦理因为缺乏与传统文化理念的和谐对接而引发了一系列道德冲突,对于当今国人来说,要想全面重建新时代的道德文化,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道德之人,那么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之道德理念,重建国人的精神之天无疑是一条必由之路。

华夏文化起源于三皇五帝,在经历过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兼容并包的大融合后,及至汉代,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文化逐渐成为其主流并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中国传统文化。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就是儒、释、道文化三位一体的和谐共生体,而其道德理念则是这种共生状态的最高追求。

时至21世纪前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人和社会转型的愈加剧烈,国人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其中既有社会制度层面的,也有个人生活层面的,但究其根源,实乃东方与西方文化传统、现代与古代文化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之冲突所致,并由此在国内各个领域掀起了一场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其中,众多学者用不同视角对中国浩瀚渊博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传统作了正本清源式的诊释,希望能够重新找回改良社会、抚慰民众的信心和力量。

在此大背景下,本文选而择其一,仅从其道德理念层面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代道德文化的衰落清末以降,在经历了“西学东渐”“全盘西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一系列大争鸣、大讨论后,国人似乎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尊崇和拜服,转而向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寻找救世之道。

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因缘和各种中外思想的博弈,从西方舶来的各种主义、精神均在几十年的大融合、大碰撞中被一一冲击、压抑、解构乃至遗忘。

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道德文化开始进人信仰、理念全面式微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精神上的“无法无天”,胜者为王、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开始支配众多国人的思维。

国学中的德文化

国学中的德文化

国学中的德文化德文化是国学中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它是中国古代智慧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

德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它以道德为核心,强调的是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德文化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这些准则和价值观贯穿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德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古代,德文化被视为社会秩序的基石,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德文化强调的是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论语》中就有许多关于德文化的论述。

比如孔子曾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句话强调的是人的品德和风格对社会的影响。

又如《大学》中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这句话体现了德文化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德文化对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社会,人们常常把德行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例如,一个人如果具备“仁、义、礼、智、信”的品质,就被视为有德之人。

这些品质不仅体现在个人的行为举止上,也反映在人们的言谈举止和待人接物的方式上。

德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怀,这种互助和关怀在中国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在中国,人们常常强调“亲戚不如邻里,邻里不如乡亲,乡亲不如同事,同事不如朋友”,这种关系的层层递进体现了中国人对德文化的重视。

德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德文化被视为社会发展的基础。

德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种和谐相处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以德治国”,这种思想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民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德文化一直是中国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保障。

德文化是国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

德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德育中国古代德育方法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

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

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

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

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

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

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

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

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

浅谈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

浅谈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

浅谈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德育是指在人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的教育。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情感态度,对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进行浅谈。

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人的高尚品德。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五项基本德性,这些价值观念的内涵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深受人们的尊崇和宣扬。

尊重长辈、孝敬父母、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都是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品德规范。

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人们能够在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人的独立自主的精神。

历史上,中国有很多崇尚独立自主的文化人物,如孔子、墨子、梁启超等,他们以自己的思想文化影响了世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

这些人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独立自主的重视,他们在精神世界里追求真知灼见,坚持个性独立,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需要这种精神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使他们能够坚定目标,勇于探索,做到发挥个人的特长与优势,不盲从不听由外界的干扰而失去自我。

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表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视。

只有人们修身齐家,才能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对国家和天下有所贡献。

这正是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一种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思想道德观。

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人们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做一个品德高尚、有担当、有信仰的人。

】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人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人们对家庭和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了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强调了家庭和国家对个人的重要性。

在家庭中,人们要孝敬父母、敬重长辈,维护家庭的和睦;在国家中,人们要尊崇国家制度,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敬爱家庭的情感,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发扬民族精神,为家庭和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论中国“德”文化的内涵及其思想演进

论中国“德”文化的内涵及其思想演进

论中国“德”文化的内涵及其思想演进
季桂起
【期刊名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59)003
【摘要】“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建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常把中国传统文化称之为以“德”为主的文化.从古到今,“德”的文化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核心内涵变化不大,大致是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为主体,在中国的民间尤其如此.在儒家思想中,“德”的核心理念为孔子所说的“仁爱之心”、孟子所言的“本善之性”,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包括道、理、志、向.迄今为止,该体系在中国人的精神中依然发挥着作用,是我们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
【总页数】13页(P121-133)
【作者】季桂起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文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4
【相关文献】
1.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需要精准把握中国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内涵——关于中国革命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几点认识 [J], 张星
2.扎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拓思想道德建设新境界——从儒家传统荣辱观看"八荣
八耻"的文化内涵 [J], 粟道平;魏星;凌娅;莫小凤
3.倾斜的道德与思想天平--论二月河"帝王系列"的思想文化内涵 [J], 张书恒
4.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逻辑演进、内涵与实践指向 [J], 单培勇;姬迎喜;康海轩
5.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逻辑演进、内涵与实践指向 [J], 单培勇[1];姬迎喜[1];康海轩[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这些道德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下面将从孝道、仁爱、诚信和礼仪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

首先,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尊敬父母、孝顺长辈被视为一种美德。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唯孝有丰功。

”这句话表明了孝道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孝道不仅仅是尊敬长辈,还包括关爱家人、照顾亲人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人一直认为,只有通过孝敬父母和家人才能得到来自天地的庇佑和福祉。

其次,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仁爱意味着对他人的关心、友爱和帮助。

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传达了仁爱的基本含义,即要以同情心、宽容和爱心对待他人。

中国人相信,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此外,仁爱还培养了中国人民众互助互爱的品质,形成了中国社会团结和谐的基础。

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道德观念之一、诚信包括道德、诚实和诚信。

古人常说:“行有不合之处,言必诚于心。

”这句话强调了诚实与说话行为之间的紧密关系。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础,也是社会和商业交往的基石。

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往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公司之间可以进行更加顺畅、高效的合作。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礼仪。

在传统的礼仪体系中,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涵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庭、工作和社交等各个方面。

通过遵守礼仪,人们可以建立起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相互间的尊重和理解。

礼仪还体现了中国人讲究和谐共处、尊重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可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

孝道、仁爱、诚信和礼仪这四个方面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和谐共处、尊重亲情和友情、注重个人及社会的规范和道德约束的价值观念。

这些道德观念一直被中国人所尊崇和遵循,继承了数千年的传统,并依然对现代中国社会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和中华传统美德

大学生和中华传统美德

三、诚信知报
“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涵义是诚于己, 诚于自己的本性。以“诚”为基础,中国人形成 了许多相关的道德,如为人的诚实,待人的诚恳, 对事业的忠诚。“信”是守信用、讲信义、她的 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行,行必果”。 “报”即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些也都是组成中国人道德良知和道德良心的重 要成分,是中国道德质朴性的重要表现。
大学生和中华传统美德
一、仁爱孝悌 这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是中华民
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各种道德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 目,而且在世俗道德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仁” 德的核心是爱人,即“仁者爱人”;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 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形成了一种浓烈的家庭亲情, 对家庭的关系,从而也对中国社会的稳定起了极为重要的 作用,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孝悌之情扩展时“忠恕”, “忠恕”之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诚待人,推己及人,即“四 海之内皆兄弟”,“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社会风 尚。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生活中浓烈的人情味 和生活情趣。爱人、孝悌、忠恕是仁德的基本内容,也是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
第四,弘扬传统美德中的“仁爱”、“人和”原则, 有助于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做人处事原则,提高文明素 养。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 尚“仁爱”原则。“仁爱”是一种“利人即为,不利 人则止”的利他精神,是一种“推己及人”、“将心 比心”的宽容精神。“仁爱”即“仁者爱人也”,是 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和理想,包括热爱人、尊重人、 同情人、帮助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仁”即是一种人 我关系的准则。正是从这种仁爱原则出发,在人和人 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人和”、“和为贵” 等思想,强调“待人以宽,责己以严”、“助人为乐 “舍己救人”等道德要求。这些传统人伦关系中,除 应抛弃维护封建制度的糟粕外,其人伦价值观都包含 有合理成分,对于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 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礼仪与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礼仪与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礼仪与人文精神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因此丰富而深远。

其中,道德礼仪与人文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化良知,也为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道德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约束人类行为并规范社会秩序。

中国的道德观念最早见于《尚书》、《礼记》等典籍之中,其中强调了“仁爱”、“忠诚”、“诚信”、“谦让”、“孝敬”等伦理道德。

人们应该追求仁爱之心,互相关爱,实现和谐社会;忠诚于国家和人民,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为人民服务;遵守诚信原则,保持诚实守信的品德和言行;谦让礼仪,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体现出家庭的基本伦理。

道德礼仪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其中礼仪体现着中华文化的高度和平与崇尚人文之美。

从古至今,中国的礼仪之文源于《周礼》、《仪礼》和《礼记》等经典之中,并将其教化灌输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中华文化注重人际之间的和谐和稳定,礼仪就成为了这种和谐体现的具体方式。

礼仪之所以美,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即以人为尊,尊重人性和人的尊严,礼仪是让我们在繁杂纷扰的现代社会里,能够彼此尊重、和谐相处,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同时也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做出贡献。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

人文精神指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种思想关注人类自身的创造力和自由,致力于保护人类的某些传统价值,重视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情。

这种人文精神使得中国文化不仅对于自身的传承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为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人文精神的宝贵意义在于它见证了中华文化灵魂中的纯洁之处,引领了民族精神向前发展的方向。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礼仪与人文精神不仅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一种进步和强大的文化遗产,中华传统文化将进一步推动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景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思想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思想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思想分析“德”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由来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不同的学术流派都有对“德”的独到见解和具体阐释,其中以儒家和道家最具代表性。

1.儒家的“德”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有很多关于“德”的论述。

“德”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元素,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从总体上看,我们可以根据《论语》中的论述将孔子所提倡的“德”分为“仁德”和“政德”。

“仁德”是孔子对君子提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涵。

首先,“仁德”以“爱人”为出发点,“爱人”是孔子“仁德”思想的基础。

“己於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里的“爱人”可以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是君王对臣子的态度;也可以存在于同级别的人之间,比如同事、同学、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

“仁德”思想由孔子提出,并由后来的思想家所发扬继承。

孟子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子提出:“天下兼相爱而治,交相恶则乱。

”除了“爱人”,孔子提出,“忠”也是“仁德”的一个重要内容。

“忠”所关注的是臣民对于国君、下级对上级的态度,“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臣子对待君主应该忠心耿耿,全心全意。

同时,“忠”也是对待与自己地位平等的朋友、同事的态度,“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忠”是值得孔子每天自我反省的道德准则之一。

“仁德”的第三个主要方面是“恕”,可以理解为同理心,宽容、体谅他人的态度,与“怨”相对。

《论语》中既直接谈到“恕”的例子,比如“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推己及人、宽恕别人的准则;也有通过“怨”而说“恕”,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也是倡导君子要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以德报怨,以直报怨”。

“仁德”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孝”,意为对长辈的孝顺、孝敬。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我国传统武德文化的德性视野

我国传统武德文化的德性视野

我国传统武德文化的德性视野我国传统武德文化的德性视野我国传统武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历代兵家的兵书典籍中,亦散见于儒、道、墨等各家的相关章句。

不管是历代兵家还是其他各家的武德文化思想,贯穿于其中的主线和核心都是德性。

一般来说,德性指根源于人们内心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获得性品质,它是道德的核心,是人类一切美德的总和,是道德真理在人身上的折射。

德性犹如良好的道德基因,它在特定情境中会导致军人某种特定的一贯性的行为倾向。

研究我国传统武德文化中的德性思想,寻找传统武德文化的德性灵根,是构建我国先进武德文化的历史基础。

我国古代兵书典籍浩如烟海,武德文化思想丰富多彩,笔者选取其主要思想,从军事伦理、军人伦理和战争伦理三方面分析概括其德性内核。

我国传统武德文化的德性视野一、古代德性伦理主流文化孕育了军事伦理的"德胜"战略思想我国古代文明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道德文明,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显著的伦理特色,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

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德性伦理文化,德性既是其人生的起点,也是其人生的终点,是其人生的价值追求,具有本原意义。

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的根本目的就"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里的"明明德"就是昭彰、显明、完美的德性;"亲民"指新民,即造就符合封建道德要求的"新民"。

整句话意思是通过个体德性的修炼,达到提高个人和集体幸福的"至善"理想。

作为"东方圣经"的《论语》,主要就是教人在具体的境况中如何做出道德的行为,如何"成为一个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德性伦理。

由孔子创立,孟子、荀子完善,董仲舒、王守仁、朱熹、王夫之等发扬光大的儒学,实质是一种如何培养人、造就人、完善人的道德哲学,是一种如何成德之学。

浅谈中国传统道德的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道德的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道德的论文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中国传统道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中国传统道德的论文篇一《“生存理性”与传统道德》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传统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产物,所以,传统道德的基本理念还需要从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对应的“生存理性”上去理解和解读,传统道德所高扬着的“家”、“乡土人情”和“勤俭与消闲”等理念都是这种生存理性的表达。

农村经济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需要关注这些仍在中国传统农民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价值诉求。

关键字:生存理性家乡土人情勤俭与消闲作者:管爱华,淮阴师范学院副教授。

(江苏淮阴:223001) 2崔宜明,上海大学教授。

(上海:200436)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传统农民的“生存理性”原则。

所谓“生存理性”,指中国传统社会由于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下农民的生活长期处在勉强维持生存的状况,这一状况使得中国传统农民对自身生活的理解和期待就表现出以“维持基本生存”为最高目标的行为方式和认知原则。

这种“生存理性”是理解中国传统道德的关键,也是农村经济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通常具有强烈的价值意味,被理解为传递情感和文化的轮子,“父慈子孝”的血缘亲情是维系宗族或家庭的核心伦理规范。

但在实际生活中,在小农经济的传统社会,“家”首先是基本的经济生产单位,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就是社会的劳动分工,所有家庭成员在经济上是一个共同体,“家”是由血缘婚姻关系联结起来的一个生产和生活的整体。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作为经济共同体和血缘共同体的统一,具有极强的道德上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伦理规范,强制规定着经济生活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中国德性文化

中国德性文化

浅谈中国德性文化“中国文化是德性文化,西方文化是智性文化”,这种说法司空见惯,似乎已经形成了人们的一个基本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重“德”,但并不是说它轻“智”,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

中国德性文化是一种追求大融合的文化,就此我想谈谈自己的对中国德性文化的认识。

中国德性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追求二者的和谐与统一。

人与自然的这个话题从古论到今,意味深长。

人,出于自然,以天地为父母,以万物为朋友,其精神可以与天地相通。

人的“德”出自于天地自然,人与天地自然可以“合其德”,因此中国古代有“天命有德”的观念。

比如,北宋哲学家张载的《正蒙》中就曾记载有:“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从中可以读出,把天地看做父母,把百姓看做兄弟,把万物看作朋友,表达的就是这种把人伦贯彻到万物之中的意思,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天地合德的文化。

另外,西方讲究“君权神授”,中国则讲究“受命于天”。

古人认为,人类和大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尤其是君主们,天和君王之间是有心灵感应的,他们的联系直接影响到天的各种异象。

如果君王的所作所为是有悖天理,那么天就会降临灾难让其受到相应的惩罚;如果,如果君王多做善事,顺天而行,老天爷就会阳光普照天下太平。

所以我们看历史书,经常看到只要天下哪儿遭灾了,皇帝就赶紧又是下罪己诏写检讨,又是节衣缩食停建楼台亭馆。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善待万物,就象善待我们的朋友;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们自己的家园!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德文化是什么

德文化是什么

德文化是什么德文化是在中国农牧经济时期形成并走向成熟的政治文化。

“德”字在中国古代出现的时代相当早。

在殷商甲骨文中,“德”从彳从直,而古“直”字由上面一竖,下面像一双眼晴的横“目”组成。

从“直”字外形及其组成的汉字的意义来看,古“直”字产生于采猎经济末期,农耕经济初期,是个会意字,指代用来测量太阳运行以确定季节,从而指导农业生产的方法。

上面的一竖代表测量太阳在一年中南北运行的长杆,“目”代表用眼睛进行目测。

后来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目测改用画在地上的横格进行测量,横“目”改成了竖“目”。

再到后来,测量太阳南北运行的长杆上增加了一条表示东西方向的横杆,就在古直字上增加了一横;在长杆底下还建了一个高台,就在古直字下增加了“乚”,这就形成了后来的“直”字。

与“直”有关的不弯曲、价值、种植等意义或直接来自这一测量方法中的直杆,或来自这种测量的重要价值。

而“目”指代表眼睛之外还指代数目,则与观测太阳运行规律时画在地上方格有关。

在古代,人们正是通过观测阳光照射长杆的投影,并与画在地上的那些方格进行比较来确定四季及二十四节气。

“彳”可能表示戴冠的、有一定地位的人,也可能指“小步也,象人胫三相属连也”[1],表示人相随,中间的横由表示高台的“乚”演化而来。

因此,德,从彳从直从心,表示用心掌握了太阳运行规律用以帮助人们,人们就会一个跟着一个地跟随。

“德者,得也”,“得”是“德”的异体字,是人们不再用横格测量季节轮换,而用尺寸来测量季节轮换时的“德”字。

因此,可以推断,德文化产生于农牧经济初期,指利用自然规律造福社会。

在农牧经济中后期,农牧生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传播,较大的部落联盟及国家逐步形成,公平观念形成,分配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冲突和战争日益频繁,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秩序成为突出任务。

先哲们对社会伦理的思考也就日益深入,形成了相应的论著。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形成了一批社会伦理探索的理论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人类社会最早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的一种认识和价值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观念深受汉族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影响。

本文将从儒家、道家、佛家的道德观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儒家的道德观念“仁爱之心”,是儒家的核心道德观。

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重要的是有爱心,爱人心是人性中最宝贵的部分。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的“孝道”之一,其实际表现就是,爱人者先爱己,以自己能承受的为限度,表现出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儒家的道德观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礼”。

在儒家看来,“礼”是一种行为规范,是生活中的约定俗成的规矩,在行为方面代表了一种稳定和秩序,而在思想方面则是一种对人类行为的正义判断。

儒家的道德观以“仁爱之心”和“礼”的概念为核心,打造了一个稳定的社会及其价值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 道家的道德观念道家的道德观以“自然”与“道德”相互印证。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强调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向人们传达了融入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

在道家中,自然被视为道的体现,而道即为“无为而治”,倡导人们平静宁神、保持无为、不追求功名利益等道德箴言,强调个体禀性与身心健康、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 佛家的道德观念佛家的主要道德观就是“慈悲为怀”,佛家认为一切众生都应该得到同情和关爱,在世间诸般苦恼的重压之下,这种关怀是高尚和宝贵的。

佛家还有一个道德观就是“菩提心”,也就是菩萨为众生除痛苦、霄汉纵横的志向,即“发心”,并以持戒、修行、广结善缘等方法培养与实践这一道德观。

结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

儒家的“仁爱之心”和“礼”的概念,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温情和人文关怀;道家的“道法自然”,强调追求自然和谐,人与自然的统一;佛家的“慈悲为怀”和“菩提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宽容和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德性文化
文化界普遍认为西方文化是“智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一种“人本主义”的伦理型文化或称“德性文化”。

中国文化之所以被称之为“德性文化”,其中是有很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理论依据的。

首先,中国德性文化有它的自然和社会基础。

从地理环境来看,中国处于半封闭的大陆地域,从经济基础上看,中国文化根植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社会组织结构来看,宗法结构在中国历史上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

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与制约,从而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中国人的意识形态,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特别是中国几千年来得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是中国德性文化形成的社会根源。

以“六亲”、“九族”为轴心的宗法体制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基础。

它们像西方法律条文那样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伦理道德成为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导致道德论与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相互渗透,中国古代的为学目的主要在于求善——追求道德觉悟。

这样,伦理道德成为众多学科门类的出发点和归宿,政事被归结为善恶之别,君子小人之辩;文学强调“载道”和它的教化功能;史学往往以“寓褒贬,别善恶”为宗旨、教育以德育居首,所谓“首孝悌,次见闻”。

这正如斯宾格勒把道德灵魂当做中国文化的基本象征符号那样,中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德性文化。

其次,从中国文化的特质来说,“人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者,一贯反对以神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

人是“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
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德性被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也是人格尊严的体现。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无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中国人因而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

正如钱穆在《中国文化特质》中所论述的“性道合一,乃中国人生最高理想。

”“性之合于道者,谓之德”。

由此看来,中国人把道德准则看做是人生最高理想,“人本主义”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建构在中国人尚德的伦理思想基础上的。

再次,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

无论是儒家的三纲领、八条目还是道家的修道积德,无不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

这种思想发展到宋明理学的“存理灭欲”更是一种道德修养学说的极致。

儒家道德学说是以德性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儒家德性的主要内容包括仁、义、礼三个方面。

仁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的道德规范和政治原则。

仁最核心的内容是“爱人”。

《论语颜渊》最早指出:“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孟子在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推己及人、由内到外、由人到物的仁爱思想。

此外,孟子在“恻隐之心”基础上立论,引发“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四个“善端”。

仁即德,无论是中国古代男子的道德准绳——儒家三纲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君子修身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还是对中国古代女子规范的三从四德。

就连对高高在上的君主也要求仁、义、礼、智、信五常。

可见上至君主,下至平民男女,儒家理论都有一整套完
整的道德标准。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正如宋儒张横渠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男子生而为人的责任。

与儒家追求“善”不同,道家则追求“真”,体现在合于自然中,老子《道德经》里诠释的“道”的六大层面:道体、道原、道理、道用、道德、道术,归根结底在于获道,修身做人,即一“德”字。

道家追求“至德之世”,可见“无为而治”的前提是道德的绝对高操,人人可以自辖,社会本来就拥有自由秩序,才无需统治者的管制。

这集中体现了中国价值体系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的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道德思想传统,将道德实践提高到了至高的地位,对于个体道德自我建立,人格精神的完善都有重大意义,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文化特质。

但是,它过分强调道德的作用,客观上忽视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只强调个人的义务和道德人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从汉唐到宋元明,中国科学技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到了16世纪后,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大踏步前进时,中国却远远落后于西方,从文化角度来看,这与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道德而轻自然科学有很大的联系。

蒋玉君09中师二班
学号:20094021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