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复习课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整理与复习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新站中心小学董明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11页。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种数据的代表均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
本节课力图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系统理解和对比掌握三种数据的代表的意义与实际应用技能,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知识运用意识与能力。
此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与掌握三种统计量的意义和用途,并初步具有估算的方法与能力。
现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综合出现,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准与年龄特点,但在思维水平上显然提高了要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问题的分析数据中学会选用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对事物进行评价..学生经历整理数据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技能技巧。
2、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深化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提高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合理的统计量进行分析决断的能力。
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有所长,也各有其短.在对事物的分析过程中要准确使用这三个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生活数学化的过程,增强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升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计算器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期末复习课,根据时间内容作了关于三个特征数的一个专题复习,本节课堂教学我设计了“问题情境——拓展深化——梳理反思——巩固提高”,使学生逐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猜测、探索、归纳、的过程。
对于这三个特征数的理解与运用,不少学生有些似是而非,三者各自反映的是什么水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何时用平均数最合适?什么时候用众数,中位数最恰当?对于从实际问题中收集而来的数据如果通过列表,折线图,条形图,扇形图表示出来,那么在求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时,如何识别图中信息呢?……通过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三种数据代表的含义与运用,从而也跳出了为了数学而教学的框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学习实际意义所在。
第8单元 平均数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教案
第8单元平均数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知道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平均数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合作意识,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方式,积极探索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一组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3. 平均数的应用:比较两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估算数据的范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平均数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平均数的计算过程。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探索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通过实例演示平均数的计算过程。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探索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平均数的练习题。
2. 请学生思考并举例说明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平均数过程中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平均数(二)-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平均数(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2. 平均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求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均数的定义、求法及应用。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平均数的求法。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导入平均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1)平均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结果就是平均数。
(2)平均数的求法:用总数除以数据的个数。
3.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平均数的求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平均数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3. 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4. 如何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注: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仅供参考。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平均数-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平均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平均数2.能够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3.了解平均数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情景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1.什么是平均数2.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3.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复习阶段性目标,牢固知识点。
第二步:呈现问题老师通过呈现一个情景问题,如:成绩单上一位同学有五门课程的成绩,分别为88分、92分、70分、82分、90分,请问这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第三步:统计数据老师引导学生将这组数据求和,然后将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出平均数的值。
第四步:加深理解老师通过举一些的实际应用场景,如:众人拾柴火焰高,苹果5元一斤,零食2元一袋等等,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应用平均数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五步:小组合作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身高体重等数据推算出平均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第六步:梳理知识点老师在本章末尾进行知识点概括,让学生重新梳理所学知识点,强化记忆知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2.熟悉平均数的日常应用场景。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平均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2.如何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1.互动式探究法2.合作学习法3.任务型学习法五、教学评估1.考试评估:老师可以设计平均数计算的题目进行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
2.问答评估:老师也可以通过问题解答及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度及理解度。
六、教学工具和资源1.笔记本电脑2.投影仪3.教学PPT4.等数量尺、登录器等教学资源七、教学后记通过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方法和应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计算能力。
同时,教师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升初培优讲义)专题12 平均数-2022-2023六年级一轮复习(学生版)
专题12平均数1.平均数的意义。
已知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最后所得的相等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用平均数来说明问题的事侧很多,在统计中也常用求平均数的方法。
2.平均数基本数量关系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例1】市供热厂采用新技术后,在一周内的前3天共节约用煤12.6吨,后4天平均每天节约用煤3.5吨。
这一周平均每天节约用煤多少吨?【点拨分析】这是一道最常见的平均数应用题,只要找出这一周节约的煤的总数量和要平均分的份数,即可根据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关系式解答。
【答案】(3.5×4+12.6)÷7=3.8(吨)这一周平均每天节约用煤3.8吨。
1.养路工养护一段铁路,开始6天一共养护了2.3千米,后15天平均每天养护0.4千米。
这21天养路工平均每天约养护多少千米铁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一次考试中,小明语文得了86分,英语得了90分。
现在还要考数学,他想争取三科平均成绩至少为90分,那么他的数学至少要考多少分?3.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导致市场上口罩供不应求,以下是疫情期间的一则新闻报道。
“疫情初期,宁波有慈善人士从国外购买了11.2万只口罩寄回国内,打算捐献。
运送途中被别有用心人士扣留了10万只,只到货1.2万只。
后通过媒体曝光、政府介人等方式追回了被扣留的60%的口罩。
剩余的口罩已经被私自征用无法追回,只能以10.2万元的金额给予资金补偿。
”根据这则新闻报道,计算这批口罩的平均单价。
【例2】朝阳小学五年级有两个班,一班有51人,二班有49人,期中考试两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1分,已知二班的平均成绩比一班的平均成绩高7分,那么二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点拨分析】根据两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1分,可求出这两个班的总成绩是81×(51+49)=8100(分)。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我们应该跟他们说什么?(老师好)2、这节课,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5个小组来共同学习。
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小红花,比比看哪个小组得到的小红花最多,大家有信心吗?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出示大象卡通图)小朋友们,瞧,今天谁来到我们班级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它吗?你们应不应该向大象爷爷问声好呢?2、小朋友真有礼貌!大象爷爷为了感谢大家,决定带小朋友们去他的神奇果树园摘水果吃。
(出示果树)这些果树可真神奇啊!树上长满了苹果、梨、西瓜、桃子、草莓,小朋友想吃吗?每人摘一个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
3、让学生摘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怎样才能很快地看出同学们喜欢的水果的个数呢?4、让学生贴水果。
通过贴水果的活动,初步感知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体会领悟。
1、师:今天是大象爷爷的生日。
(出示图)看,很多客人领着全家、带着礼物来到大象家给他过生日(动物们头戴面具依次出现)。
你听,他们一起为大象爷爷唱起了生日歌(播放音乐)大家跟着一起唱吧!(学生欢快地唱起了生日歌)师:看了这张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13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13篇)《平均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重点和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长方形。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架)师:这是老师家的书架,咱们一起来看看。
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你有什么办法?2.感知(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生:把上层书架上的8本书,拿2本放在下层书架上,现在每层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了。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几本书了?(6本)(3)师:像这样把多的移给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移多补少。
(4)师:你还有什么方法?生:把上层书架上的书和下层书架上的书先合起来,再平均放在两层书架上,这样每层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了。
师:像这种把几个不同的数先合并起来,再平均分成这样的几份的到相同的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先合后分。
(5)师:现在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了吗?生:一样多了。
师:都是几本?(6本)师:它是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数?(或者:谁来说一说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这个数?)生:用的是移多补少和先合后分的方法。
师:像这样得到的数,它也有自己的名字—平均数。
师:所以6就是8和4的平均数。
谁再来说说6是谁和谁的平均数?(生说)(6)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板书:平均数)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1、师:老师又新增添了一层书架,第三层书架上有几本书了?生:第三层书架上有3本书了、师:用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能求出这三层书架上书的本数的平均数吗?师:请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注意摆时要一一对应。
摆完把你的想法讲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平均数的应用(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平均数的应用(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平均数的应用》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包括:1. 平均数的定义与性质:复习平均数的概念,强调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数据集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3. 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平均数的性质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并不一定是数据集中的原始数据,而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指标。
2. 平均数的计算应用:引导学生能够准确计算平均数,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用于展示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2. 学具:练习册,用于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平均数的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环节:实例讲解1. 教师通过PPT展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加深对平均数计算方法的理解。
第三环节: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运用平均数解决。
2. 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环节: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五环节: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板书设计1. 平均数的应用(第二课时)2. 正文:- 平均数的定义与性质-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平均数-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平均数-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教具有什么特点吗?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教具都是用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的。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学具,引导学生观察。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学具有什么作用吗?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学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三、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平均数的含义。
2. 教师讲解求平均数的方法。
3. 教师讲解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四、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3. 教师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平均数的含义、求平均数的方法和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补充和说明:一、讲解平均数的含义1. 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用于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2. 平均数的性质:平均数是数据的一种代表值,具有以下性质:a. 稳定性: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小,更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b. 代表性:平均数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值,用于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20.1.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复习课
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 若n个数x1, x2 , … ,xn的权分别 为w1,w2, …,wn,则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 数如何表示?
1 我们把 x ( x1 + x2 + … + xn) n
x1w1 x2 w2 x3 wn x w1 w2 wn
参赛人数
5
19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4
1)求全体参赛选手年龄的众数、中位数; 2)小明说,他所在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占全体参赛 人数的28%。你认为小明是哪个年龄组的选手? 请说明理由。
9、某中学要召开运动会,决定从九年级的150名女 生中选30人,组成一个彩旗方队。现在抽测了10名 女生的身高,结果如下(单位:厘米):166,154, 151,167,162,158,158,160,162,162。
5. 某次考试后,政治老师对试卷中第36题(注: 满分4分)进行了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绘出如图所 示的得分情况统计表。得分率=得该分数的人数/被统 计的人数。 (1)老师估计该题能得2分或2分以
得分率
上者,即可认为“比较好”,在所统 计的学生中共有224人不属于“比较 好”。问统计的总人数为多少?
(1)依据样本数据估计该九年级全体女生的平均身 高约是多少?
(2)这10名女生的身高的中位数、众数各是多少?
(3)请你依据样本数据,设计一个挑选参加方队的 女生的方案。
11.甲、乙两班同学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
各派10名选手参加,参赛选手每分输入汉字个数统计 如下:
输入汉字(个) 132
133
10、下表是某班20名学生的第一次数学成绩的成 绩统计表:
初三数学《平均数》教案(4篇)
初三数学《平均数》教案(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初三数学《平均数》教案(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数据的分析说课教学课件复习指导
3000
2000
1700 1300 120011001100 1100
1000
500
0 经理 副经理 职员A 职员B 职员C 职员D 职员E 职员F 杂工G
(6000+4000+1700+1300+1200+1100+1100+1100+500)/ 9 =2000元
学习目标:
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 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3、已知数据a1,a2,a3的平均数是a, 那么数据2a1+1,2a2+1,2a3+1的平 均数是 ( C )
(A)a
(B)2a
(B) (C) 2a+1 (D) 2a/3+1
思考题
一组6个数1,2,3,x, y, z 的平均数是 4
(1)求x, y, z 三数的平均 数;
(2)求 4x+5, 4y+6, 4z+7 的平均数。
平均数
课件
招工启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公司员工收入很 高,月平均工资 2000元
因我公司扩大规模,现需
招若干名员工。我公司员工收 入很高,月平均工资2000元。 有意者于2008年12月20日到我 处面试。
辉煌公司人事部
2008年11月18日
这个公司员工
经理
收入到底怎样?
应聘者
工资6000
6000
5000
4000
气温 35度 34度 33度 32度 28度 天数 2 3 2 2 1
(1)、在这十个数据中,34的
权是__3___,32的权是__2____.
平均数的教案7篇
平均数的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自我介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self introdu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平均数的教案7篇制定开放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教案的内容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把握和引导能力,可以判断其教学反馈和评价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平均数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平均数(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平均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概念2. 求平均数的方法3. 平均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统计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 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 实践应用- 设计一些与平均数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 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2. 请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平均数实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板书设计1. 平均数的概念2. 求平均数的方法3. 平均数的应用八、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平均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观察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定期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对平均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系统地传授平均数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学过程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涉及到教师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以及如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苏教版平均分教案
苏教版平均分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平均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能够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 运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 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理解平均数计算中的概念。
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数学教材。
2. 教具:计算器、白板、标尺、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请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平均数的概念。
2.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例如:如果班级有10个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30cm、135cm、140cm、145cm、150cm、155cm、160cm、165cm、170cm、175cm,那么这些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二、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讲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上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将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个数。
2. 示范计算平均身高:请学生参与计算,将身高相加后除以学生人数,得出平均身高。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练习计算平均数:提供一组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平均数,并在白板上展示答案。
逐步增加难度,引导学生独立计算。
2. 实际问题解决: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例如:班级的语文成绩分别是80分、85分、90分、75分、95分,求平均成绩是多少?四、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例如:如果有一个班级,其中有男生20人,平均身高165cm;女生30人,平均身高160cm,那么整个班级的平均身高是多少?2. 应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实际问题,并尝试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应用平均数的概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平均数|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平均数|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学生能够互相之间进行配对,计算平均数并合理解释答案。
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电子白板;3.平均数计算器;4.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步:知识回顾1.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帮助学生复习平均数的概念;2.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重新温习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第二步:引入新知识1.展示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想象并讨论如何计算这些场景中的平均数,如:班里每个人的身高、一个班的考试分数等等;2.引入新知识:平均数的应用。
通过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巩固新知识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4人。
随机给每组分配一些数据,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配对计算,并合理解释自己的答案。
其中,数据可以包括:•学生身高;•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得分;•一组物品的重量。
第四步:展开小组讨论1.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结果,并讨论其中的差异;2.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数据集中,平均数的结果是否会被严重影响?为什么?第五步: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2.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及方法。
课后作业完成课堂练习或自选一些与平均数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
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通过互相数自己或家人和朋友的身高、年龄、体重、成绩等,来计算平均数;2.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班级中同学偏好的一些事项(如电影、食物等),来计算班级平均喜好度。
总结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回顾和练习复习了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例子,学生了解了平均数的应用,并在小组配对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体会平均数在不同数据集中的特点。
综合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收获颇丰,学生掌握了本章节的知识和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数》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来理解数学知识。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进行深入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使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求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求法,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操作材料。
2.学具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些小棒或者小石子等操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情境图片,如篮球比赛、水果分摊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求出这些事物的平均值?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是如何求出的?平均数代表了什么意义?并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解释和展示平均数的求法。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操作,求出每组的平均数。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求出平均数。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8.1平均数(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8.1平均数-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知道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其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数据,如一组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
b. 提问:如何表示这些数据的集中趋势?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a. 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是一组数据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数值。
b. 讲解求平均数的方法:首先将所有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c. 通过实例演示求平均数的过程,如计算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
3. 实践应用a.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如计算班级同学的体重平均数。
b. 各小组汇报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巩固提高a. 出示一些求平均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选取一些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强调平均数的应用。
5.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b. 强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必做题和选做题)a. 必做题:完成教材PXX页的相关练习题。
b. 选做题:查找一些生活中的数据,计算其平均数,并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可设计如下:8.1 平均数1. 平均数的概念:一组数据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数值。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复习课件
一次数学测试中, 1、一次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 的最高分为98 98分 最低分是86 的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是86 其余的5 分,其余的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 92分 92分,这一组同学的平均分是 多少分? 多少分? 有五筐苹果, 2、有五筐苹果,第一至第四筐 每筐平均有苹果181 181个 每筐平均有苹果181个,如果加 上第五筐则平均为169 169个 上第五筐则平均为169个,第五 筐有苹果多少个? 筐有苹果多少个?
平 均 数 的 练习
我们学过了哪几种统计图? 我们学过了哪几种统计图? 应注意些什么? 应注意些什么?
如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如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有什么特点? 平均数有什么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我身高140厘米,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 我身高140厘米,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 140厘米
冬冬
小片段: 小片段:星期天妈妈把柔柔和妹 妹的零花钱全给了柔柔, 妹的零花钱全给了柔柔,说: 每人平均用11 11元 “每人平均用11元。”到了学校 柔柔给了妹妹10 10元 妹妹很高兴。 柔柔给了妹妹10元,妹妹很高兴。 可星期五回家妹妹给妈妈吗说了, 可星期五回家妹妹给妈妈吗说了, 妈妈说柔柔做得不对,为什么? 妈妈说柔柔做得不对,为什么?
在一次投掷飞镖大赛中, 在一次投掷飞镖大赛中,李老师的成绩 次得57 57分 次得48 48, 是:前3次得57分,后2次得48,你能提 出什么问题? 出什么问题? 下面是小芳和小李的打靶成绩: 下面是小芳和小李的打靶成绩: 姓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芳 6 8 7 小李 9 5 4 小芳和小李谁的成绩好? 1、小芳和小李谁的成绩好? 第四次小芳又中了7 2、第四次小芳又中了7环,小李至 少要打几环才能赢? 少要打几环才能赢?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14)-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14)-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步骤,以及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班级学生年龄的平均值、家庭用电量的平均消耗等。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步骤。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和计算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1. 概念理解: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平均数与总数、个数之间的关系。
2. 计算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准确、快速地计算平均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如计算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2. 新课讲解:详细介绍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 难点解析:针对学生在计算和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
5. 总结提升:总结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强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平均数2. 重点内容: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实例。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平均数的题目。
2. 实践作业:在家中,收集一周的用电量数据,计算平均每天的用电量。
课后反思本节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针对学生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和应用平均数。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增强数学学习的实践意义。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因为它涉及到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在本节课中,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以及在实际问题中计算平均数的应用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平均数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再一次理解平均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平均数的大小体会平均数是通过移多补少产生,并且会用计算方法求解平均数,以及理解平均数不代表具体的数量。
2、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够分析各种实际情况下平均数数据,能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并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
3、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统计观念,增强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整体复习平均数的知识,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解读平均数,进一步理解平均数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平均数的知识梳理,并再一次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揭题:今天我们复习平均数的有关知识
师:回忆一下,你对平均数了解什么?(板:移多补少,在一组数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不代表一个具体的量;总和÷个数=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过渡:接下来就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最近我们进行了一次数学单元练习,这里有五(1)班两位同学的练习成绩1、出示:单元练习成绩:
序号 1 2 平均
成绩(分)92 87 89.5
师:估一估,平均成绩是多少?(87.5,87等)你们为什么不估92?(板: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师:现在老师揭示平均数了,你们估得和老师算的很接近啊,真厉害!
2、师:加上3号同学的成绩
出示:
序号 1 2 3 平均
成绩(分)92 87 89.5
成绩92 87 99 92.7
师:再来估一估,现在平均成绩是多少呢?怎么估的?
a随意估(再次解释了在最大和最小之间)问:能不能把范围估的再小点?
b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估的,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刚才两个平均成绩是89.5,第3个同学99分,把高于89.5的再平均分)
师:求平均数其实就是在移多补少。
(板:移多补少)
师:算一算,如何列式?板:(92+87+99)÷3问:为什么这么列式?
师: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总和÷个数=平均数(板:总和÷个数=平均数)师:用计算器算一下结果是多少?
师:咦,有问题吗,平均成绩可以是循环小数吗?(板:平均数不代表一个具体的量)
3、师:姚老师还算出了所有23个男生的平均成绩87.8分,以及20个女生的平均成绩83.5分。
出示:男生23人,平均成绩87.8;女生20人,平均成绩83.5
问:比较一下这两个平均成绩,说明什么问题呢?(女生的总体情况比男生考得好)板:表示统计对象的整体情况
问:能帮姚老师算一下班级平均成绩是多少吗?
实物投影反馈:正确的方法,( 87.8×23+83.5×20)÷43=85.5
问方法:计算总和再除以总个数
分析错误的方法(师:可以通过移多补少说明,把23个男生平均87.8分看成23个87.8;把20个女生平均83.5分看成20个83.5,(83.5+87.8)÷2看成男生中的一个和女生中的一个求平均数,想象一下,是否都能像这样达到一个平均值吗)4、师:老师这还有其它的班级的平均成绩,以及年级的平均成绩。
出示: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练习情况统计表:
五(1)五(2)五(3)五(4)年级
平均成绩85.8 86.4 89.8 84.5 87.4
师:请你做一下小老师,分析看看,第一位同学87分考得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
师:五(1)第二位同学92分呢?五(3)班89分成绩如何?
结:平均数反映数据的整体情况,并进行一些实际分析
5、总结:今天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复习了平均数的相关知识。
二、应用练习(结合实际生活,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1、师:平均数不仅在考试练习中常常使用到,在我们的社会中各个地方都会用到平均数,比如最近常常看见的雾霾天中也有着平均数的知识
(1)出示:2013年上海某天空气污染指数共测12次,前5次,平均每次污染指数185,后7次,平均每次污染指数200,这一天平均每次污染指数是多少呢?a计算上海这一天平均空气污染指数
反馈:(185+200)÷2错误理由
正确:(185×5+200×7)÷12=193.75
师:平均空气污染指数是193.75,会有什么后果呢?
b与下表比较,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空气污染指数分级情况:
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影响状况
0-50优对健康没有任何危害
51-100良除极少数特别敏感的人以外,对大部分人没有危害
101-150轻微污染儿童和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会受到影响
151-200轻度污染几乎每个人的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201-300中度重污染每个人的健康都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
大于300重度污染所有人的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c师:最近雾霾天气越来越多,你有什么建议吗?
结:是啊就像你们所说不能因为发展了经济改善了生活而忽略了环境空气的污染,以后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要更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啊
2、师:现在你们觉得平均数作用大不大啊?其实平均数还有很多的实际应用呢。
出示:早高峰时段(2小时)地铁一号线单向客流量情况
7.397.617.467.277.06
4.02 3.980
1
2
3
4
5
67
8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早高峰时段(2小时)地铁一号线单向客流量情况
1、师:根据这张统计图你能提出一些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吗? (只列式) a 平均每天客流量约是多少万人?
(7.39+7.61+7.46+7.27+7.06+4.02+3.98)÷7 ≈6.40(万人)
b 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客流量约是多少万人?
(7.39+7.61+7.46+7.27+7.06)÷5≈7.36(万人)
c 平均小时客流量约是多少万人?
(7.39+7.61+7.46+7.27+7.06+4.02+3.98)÷(2×7)≈3.20(万人)
d 周六周日,平均每天客流量是多少万人?
(4.02+3.98)÷2=4(万人)
2、师: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姚老师根据这张统计图计算出了早高峰时段一周平均每分钟的客流量是533人,地铁一号线每次列车有8节车厢,每节车厢最多载客400人,早高峰时段大约安排多少分钟一次列车呢?(答案精确到十分位)(小组讨论,)
8×400=3200(人)3200÷533≈6.0(分钟)答:至少6分钟一辆车
3、问:每天都安排6分钟一次列车合理吗?为什么?(周一到周五客流量多,周六周日客流量明显少)那应该怎么办?
师:的确如此,地铁工作人员分别计算了早高峰时段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分钟的客流量613人,以及早高峰时段周六周日平均每分钟的客流量333人。
出示:周一到周五工作日,每分钟的客流量和周六周日双休日,每分钟的客流量,
(万人)
你会怎么安排车次?
3200÷613≈5.2(分钟)答:周一到周五约5.2分钟一辆车。
3200÷333≈9.6(分钟)答:周六到周日约9.6分钟一辆车。
结:看来平均数真是妙用无穷啊!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你了解了平均数的特点、计算方法、作用(板:特点、计算方法、作用)板书设计:
平均数复习
特点计算方法作用
移多补少总和÷个数=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在一组数据的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不代表一个具体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