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案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教案:《论语》十则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高中语文《论语》十则详细内容:本节课将学习《论语》中的十则名言,包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不器、逝者如斯夫、默而识之、学而不思则罔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名言,使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提高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背景和作者,掌握十则名言的原文及含义。
2.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这些名言,理解其中的道理和价值。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将儒家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十则名言的原文及含义的记忆和理解。
难点: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名言深层含义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论语》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了解《论语》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原文阅读:让学生齐读十则名言,注意发音和语气,理解名言的含义。
3. 讲解与讨论:对每则名言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名言背后的儒家思想,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将儒家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加深对名言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名言进行分类,并解释分类的理由。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十则名言的原文,并在每则名言旁边标注出其含义和背后的儒家思想。
七、作业设计1. 请将十则名言进行分类,并解释分类的理由。
2. 请举例说明如何将儒家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 请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儒家思想的看法和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论语》十则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这些名言。
同时,学生也应该能够将儒家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论语》内容,深入研究儒家思想,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论语十则》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论语十则》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论语十则》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论语十则》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基本背景和内涵;2. 熟悉并理解《论语》中的十则格言;3. 学习应用《论语十则》的内容,较好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格;4. 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品德风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5. 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理解并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论语十则》的内涵及应用;难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安排1.引入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或事例,向学生介绍《论语》的背景和内涵,让学生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及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激发学生对其中内容的学习和应用兴趣。
2.讲授分别就《论语》中的十则格言进行分析、解释和讲解,并结合一些典型事例进行具体说明,让学生初步形成对《论语》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的理解及应用。
3.讨论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论语》中的内容并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
4.练习让学生针对不同主题、情境下的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要求学生能够将《论语》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对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和分享,总结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所学习的《论语十则》有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式1.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2.采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有效方法,帮助学生从实际出发,形成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反馈到教学中,帮助教师动态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
六、教学资源《论语》原文和注释版、《论语》逐句译文;教师自编教案、相关案例和实例;多媒体设备等。
七、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匹配程度本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品德风范,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论语》思想精深、内容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实用11篇)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实用11篇)论语十则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4、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辉煌成就。
【教学思路】板块式教学思路,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
【教学重点】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教学难点】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教学过程】一、导入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宋代大儒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子书,并分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
朱注四书,后来历代朝廷都定为官书,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本,所以流传极广,影响也最大。
我们课本上的就是朱熹的集注。
(第45页)二、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三、析读课文(12分钟左右)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
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四、理读课文(20分钟左右)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初中语文论语十则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
初中语文论语十则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论语》十则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3预习指导: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愠罔殆谓哉焉诲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3.熟读。
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三、文言文入门:教师讲解: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3.通假字4.朗读与背诵5.四种特殊句式:四、朗读指导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
(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
(3)弄清虚词的用法。
(4)补充适当的词语。
(5)调整句子的语序。
(6)揣摩句子的语气。
(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
(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六、指导翻译第1--5则:处理方法: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七、指导背诵八、小结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
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九、作业l.课后练习一、二题。
A类2.背诵全文。
B类3.默写全文。
C类[说课精要]本节是入门课,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好,所以不贪快,只求稳。
《论语》十则(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后半部分)。
《论语》十则教案
论语十则教案前言《论语》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是标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文献,其思想精髓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论语》中十则教案,总结了孔子的思想精华和生活哲学,对我们如何做人、处事、做事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十则教案中来展开讲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学习《论语》。
教案一:孔子师政「子曰:‘师政之才,岂在曹、参之上。
人也有称焉者:其不早仕者,其为人也半。
’」•翻译:孔子说:“掌管国家的才能,和曹参等人相比,为什么不能比他们出色呢?人们常说这样的人‘没早早挂职做官的人才是好人。
’”•说明:这则教案告诉我们学习优秀的师长是非常重要的,它与上面一则教案一样,都表现了敬重师长的重要性。
教案二:对自己的约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读书学习,三十岁就确立了自己的生涯,四十岁不再困惑,五十岁了解宇宙的道理,六十岁我耳顺,七十岁时就按自己的心愿去做事情,但是不违背守规矩的原则。
”•说明:这则教案告诉我们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心境和态度。
只有耐心、执着并严于律己的去追求与坚持,才能做到自我修养,做到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的目标。
教案三:常存善念「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孔子说:“只会说好听话、装作仁慈,这种人距离真正的仁者还很远。
”•说明:这则教案告诉我们不要只关注于表面,虚伪做作的善,而应该随时思考如何才能表现出真正的善良、伟大和情感,秉持着慈悲和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世界和他人。
教案四:做一名好人「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翻译:孔子说:“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要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说明:这则教案告诉我们好好进行自我学习和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做一名有知识、有才华、有道德的好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案五:诚实是道德的核心「子曰:‘君子之道,本于诚,邦之奉行,以俭德之行。
《论语十则》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案教学设计《论语十则》教案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一、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二、翻译文句,积累重点词语三、理解文意,理解各章主旨【重点难点】重点:目标二难点:目标三、目标一的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课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
孔子的言行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方面,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
二、预习检测1、复述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常识要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朗读选文。
三、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选文,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针对选文的内容作批注。
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二)合作解疑1、请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以段落为单位,逐词解释,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段。
2、请提交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3、仍未达成一致的疑难问题,由提交者统一在全员解疑环节提交求解。
【参考译文】第一章:孔子说:“君子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第二章: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第三章: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则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常用的重点文言实词,正确地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熟练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3、理解各则名言警句,反思和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句4、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反省自我,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感受“仁”和“恕”的真意,开阔胸襟,提高个人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十则语录的内涵。
难点:激发自我反省,感悟名言警句对自身修养的意义并将所学的知识和道理付诸于实践。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先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孔子和《论语》了解多少?),再运用多媒体播放山东济宁“孔庙”的视录像与讲解和电影《孔子》中的经典片段,加深学生对孔子和《论语》的了解。
孔子被后世成为“至圣”,也就是说他是圣人中的圣人。
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
今天,我就和同学们去孔子以及他的学生们那里儿汲取一点智慧。
二、初步感知1、仔细听课文的朗读示范,注意字音和断句,完成下列填空题。
(1)论()语.(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三省()吾身.(5)传()不习乎.(6)学而不思则罔().(7)思而不学则殆().(8)诲()女()知之乎..(9)是知()也.(10)弘毅()..(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2)其恕()乎.2、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老师听后指导,纠正断句,划分节奏,展现句子的层次关系.明确: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5篇)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十则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教案1学习目标: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课前准备: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交流探究: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论语》教案
《论语》教案•相关推荐《论语》十则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十则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教案篇1教材分析: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选文中的十则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读字词、积累文言词汇。
2、翻译、理解课文内容3、整理、积累成语、短语等语言材料。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2、合作探讨3、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态度人生修养教学重、难点: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浅谈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学情分析: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因学生出次接触文言文所以授课过程中老师要精讲,学生要熟记深思牢记。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孔子的有关资料。
教具准备:朗读磁带、幻灯片教学过程:《论语》教案篇2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关于孔子和《论语》(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预习: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教师明确有关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听录音,朗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
3、了解各章大意。
A、“见贤思齐”章:见贤思齐、勇于自省。
B、“三人行”章:择善者而师之。
C、“士不可以不弘毅”章:人必须坚强并且有仁爱之心,并能坚持到底。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三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三篇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论语》教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理解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4课时。
学习方法:1、诵读法2、评点质疑法第一课时【学习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
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
预习导学:1、搜集关于孔子其人及《论语》的资料2、细读《论语》十则,熟读成诵课堂导学:1、提问关于孔子的资料收集。
(小组汇报,搜集成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主张仁义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提问关于《论语》的资料收集。
(小组汇报,搜集成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生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3、朗读课文:范读:学生要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同学们正音正字。
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反复诵读4、总结三个通假字:ABC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领会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讨论、弄清楚没有注释的词语的意思。
(2)把十则《论语》按照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论语》十则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重点: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习难点: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楚通假字。
《论语》十则教案
《论语》十则教案第一篇:《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则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4、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5、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6、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第1课时【教学要点】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就其语言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分类整理的实践。
一、导入二、检查预习,积累文学常识1、提问关于孔子的资料收集。
强调识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人。
板书:政治上:主张仁义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提问关于《论语》的资料收集。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论语》的体式有三种。
语录体(格言体)《论语》的体式对话体叙事体板书: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三、反复诵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前先齐读课文前方框内的提示,标出“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词。
2、听课文录音,完成两项工作:(1)听清字词读音;(2)思考这十则《论语》分别属于课前提示的哪一类内容。
3、总结三个通假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通“汝”,你;通“智”,聪明,智慧。
4、全班朗读,纠正字音,提示字义。
5、提问朗读。
一个小组,每人读一则;再提问一男一女朗读。
6、全班跟录音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四、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领会大概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论语》前十则,这些内容涵盖了《论语》的第一、二章,主要包括孔子的言行思想,以及其弟子对其教育理念的阐述。
详细内容如下:1.《论语·学而》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论语·为政》第二则:君子不器。
3.《论语·八佾》第三则: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4.《论语·里仁》第四则: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5.《论语·公冶长》第五则:巧言令色,鲜矣仁。
6.《论语·雍也》第六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论语·述而》第七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论语·泰伯》第八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论语·子罕》第九则: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10.《论语·颜渊》第十则:克己复礼为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前十则的基本内容,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论语》中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论语》前十则的基本内容,领会孔子的教育理念和道德观念。
难点:如何将《论语》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教材、《论语》原文、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论语》前十则。
2. 讲解:详细讲解每则《论语》的内容,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
3. 例题讲解:针对每则《论语》,给出一个实际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论语》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论语》前十则2. 内容:分别列出每则《论语》的核心观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十则的背景及重要性;2.深入理解《论语》十则的教育意义;3.学习《论语》十则的内容以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论语》十则的教育意义。
难点:学生对《论语》十则的内容理解以及其应用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仁:孔子强调人类有着固有的仁性,仁是一种纯粹的心灵精神,是一种素质的提升,从而能够与人心灵相通。
仁的核心在于以善待人,以人为重。
二、修身:孔子认为人的修身过程是一个过程,一个人通过实践修炼,然后最终能够达到圣贤的境界,学习的关键在于坚定自己的信仰信念,修炼的方向在于知行合一,带着目的去行动。
三、诚:孔子认为人的诚心真实,是一个人心灵根本上的表现。
诚信的作用在于,通过真实的感情与态度去影响其它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
四、孝:孝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孝之于人,就像根之于树,是天经地义的。
孔子认为孝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孝顺的人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温顺恭敬之心,是普及人类道德伦理的基础。
五、忠:孔子认为忠诚是一种道德品质。
忠诚人是一种品质兼备并能够忠诚于事业和人的人,忠诚不仅表现在指导性的保持,而且表现在情感沟通的融洽度等方面。
六、恕:孔子认为恕是一种道德调节器及匹配器。
恕的核心在于以恩爱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秉承道义正直,感情温暖丰富,考虑细致周到的心态,推动人类道德成长和整体进步。
七、礼:孔子认为礼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因为像防必循址类似,礼让是一种社会上善意与道义的传达,而且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合理化、合法化貢献力量。
八、义:义是一种表现人类公平正义的力量,是人类道德的象征之一,《论语》中将此品质视为不能缺少的人类道德。
孔子认为只有行为符合公正原则,才能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义也可以引导着自己的决策和行为。
论语十则 教案
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特点和作用。
2.理解《论语》中的十则原则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论语》中的十则原则的含义。
2.能够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论语》的封面和简介引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2.讲解:简要介绍《论语》的背景、作者及其特点,提出《论语》所包含的十则原则。
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则无遗力;无遗力,则志行正;志行正,则治家。
⑵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⑶古者言之不出力,则不能者也。
⑷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⑺君子病无能焉,小人病无道焉。
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⑼君子不器。
⑽君子功以才成,庙堂由心造。
3.讨论:对于每个原则,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4.活动:分为小组活动和个人写作两个环节。
⑴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原则,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讨论,分析这个原则在生活中的应用。
⑵个人写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写一篇关于这个原则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短文。
5.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和个人写作,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1.观察能力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论语》中十则原则的含义。
2.应用能力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写作能力评价:学生的个人写作是否能够清晰地展现一个原则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延伸:1.通过阅读《论语》中的其他篇目,了解更多有关孔子和他的学说的内容。
2.参观孔庙或其它与孔子相关的地方,亲身感受孔子的精神影响力。
以上就是《论语》十则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论语》十则的教案示例
《论语》十则的教案示例《论语》十则的教案示例(通用10篇)《论语》十则的教案示例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读会写愠、罔、殆、矣、诲、弘、凋、恕等字词。
2.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词语。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2.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德育目标1.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本文所选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十则,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评点、质疑法。
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文字、写法的评点。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就其语言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分类整理的实践。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入手)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资料助读投影显示: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论语》十则教学目标:一、学习并掌握常常利用的重点文言实词,正确地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二、熟练的朗诵课文和背诵课文3、理解各则名言警语,反思和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语4、感受孔子辉煌人格魅力;检讨自我,端正学习态度,改良学习方式;感受“仁”和“恕”的真意,开阔胸怀,提高个人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十则语录的内涵。
难点:激发自我检讨,感悟名言警语对自身修养的意义并将所学的知识和道理付诸于实践。
教学方式:朗诵法、合作探讨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先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孔子和《论语》了解多少?),再运用多媒体播放山东济宁“孔庙”的视(本文来源 maidoc)频录像与讲解和电影《孔子》中的经典片段,加深学生对孔子和《论语》的了解。
孔子被后世成为“至圣”,也就是说他是圣人中的圣人。
1988年,75位诺贝尔取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类若是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需回顾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
今天,我就和同窗们去孔子和他的学生们那里儿汲取一点智慧。
二、初步感知一、仔细听课文的朗诵示范,注意字音和断句,完成下列填空题。
(1)论()语.(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三省()吾身.(5)传()不习乎.(6)学而不思则罔().(7)思而不学则殆().(8)诲()女()知之乎..(9)是知()也.(10)弘毅()..(11)然后知松柏以后凋()也.(12)其恕()乎.二、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老师听后指导,纠正断句,划分节拍,展现句子的层次关系.明确: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儒道互补教学目标:理解各则语录;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重点: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教学难点: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论语〉十则》教案教学要点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3.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
熟读、背诵一些片段。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二、相关介绍:孔子、《论语》简介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三、学生自由朗读。
指句朗读,老师指导正音。
四、1、老师交待本节课任务:疏通文意。
、2、学生自由合作疏通文意,老师指导。
【文本内容讲析(选择难点讲析)】1.“学而”篇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解读: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
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2.“为政”篇原文:“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
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
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
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
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句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解读:这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
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
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
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
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
后一则强调了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3.“公冶长”篇原文: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
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
“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
“裘”:本指皮衣。
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
敝:使动用法。
憾:抱怨)。
”颜渊说:“(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夸大自己的功劳(施:表白)。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
”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得到我的关怀爱护。
”(安、信、怀:都作使动词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
安:安逸。
怀:关怀爱护)解读:这则语录中,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具体内容简短的一段对话。
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人的立志。
4.“雍也”篇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先生说:“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它作为快乐。
”先生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解读: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
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
后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
“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
5.“述而”篇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快乐也就在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根本看不上眼)。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解读:追求吃穿享受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
自己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要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质资源,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
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
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
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6.“颜渊”篇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应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回复到周礼上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
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条目。
”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解读:这一则,孔子论述“仁”,强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侧重强调了个人的修身。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从这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老师所学的信服,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和谐。
应该说,讲究自我表现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行为与语言,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值得提倡的。
7.“季氏”篇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依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少年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了的时候,血气已经衰落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解读:这一则,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少年戒女色,壮年要成熟稳重,做事情要凭借理智,要三思而后行;老年要淡泊,不可以贪婪。
应该说,孔子说这些的出发点,还是“礼”的规范。
这则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很有启迪意义。
五、学习孔子有何意义。
现在谈《论语》有人会觉得有点“酸”或者说有点过时了。
其实不然,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
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对象,今年就有许多国家兴办了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是靠了边,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灭亡,就是因为文化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第二课时完成《论语》十则巩固练习一、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盍(hé)诲(huì)裘(qíu)敝(bì)肱(gōng)少(shào)者怀之智者乐(yaò)山,仁者乐(yaò)水知者乐(lè),仁者寿。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①可谓好学而已(已:通“矣”)②知者乐,仁者寿(“知”通“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也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就有道而正焉(正:使自己的道德行为得到修正,使动用法)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动用法,使……安逸;使……信任自己,使……得到关怀和爱护)③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勤快)回虽不敏(敏:聪敏、聪明)④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秉赋、人生的责任与义务等多层含义)⑤是智也(是:代词,这)⑥盍各言其志(盍:何不)⑦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炫耀;施:表白)⑧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许)⑨小人长戚戚(长:总是,常常;戚戚:忧愁,哀伤)⑩一日克己复礼(一日:一旦,表示假设关系)四、翻译下列句子: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③知者乐水,仁者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