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的标杆
乡村教育打造农村特色学校
乡村教育打造农村特色学校乡村教育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为了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纷纷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并积极探索一系列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模式。
本文将以乡村教育打造农村特色学校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培育乡村教育的特色与优势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乡村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师资力量的提升。
要打造农村特色学校,首先需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支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同时,鼓励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为乡村学校带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二、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乡村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参与农田劳动、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从小就培养学生对农业的兴趣和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农村特色学校应该注重农业科技教育的开展,提高学生对农业科技的了解和认知。
学校可以开设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实训课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农业生产实践,了解现代农业的技术与方法。
此外,学校还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如引入农业科技教育App、建立农业科技实验室等,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教育环境。
四、发展特色课程与活动为了打造农村特色学校,学校需要开设特色课程和活动,并突出农村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比如,可以开设农艺、农民文化、农村经济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和传承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农村发展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农村特色活动,如农民技能比赛、农民文化节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五、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农村学校应积极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学校发展。
可以邀请当地农民、农业专家和企业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和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农村的发展需求和新技术。
乡村教育的优势与发展前景
乡村教育的优势与发展前景近年来,乡村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相较于城市教育,乡村教育拥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本文将探讨乡村教育的优势,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乡村教育的优势1. 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相较于城市地区,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然而,这也促使当地政府和社会力量更加注重乡村教育的发展。
通过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乡村教育正逐步缩小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实现了资源的公平分配。
2. 自然环境为教育提供更多机会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无污染、空气清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
乡村教育能够充分借助这一优势,将自然景观融入教育内容,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文化传统与乡土教育相结合乡村地区传承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乡土风情。
乡村教育能够利用这一优势,将文化传统融入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根源,增强独特的文化自豪感。
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乡村教育的发展前景1. 创新教育模式的应用乡村地区相对封闭的环境以及较小的学生群体,为创新教育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机会。
通过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乡村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可以引入智能化教育设备,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互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教师队伍的培养与提升乡村教育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支撑。
因此,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和提升力度是关键。
政府可以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培训投入,提升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
同时,可以积极吸引优秀的教师到乡村地区工作,提高乡村教育的整体素质。
3. 科技的推广与应用科技的发展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可以为乡村地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解决乡村地区教师短缺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乡村教育的优势在于资源分配公平、自然环境的机会和乡土文化的传承。
扎根农村教育做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的领路人
扎根农村教育做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的领路人作者:詹赵雄来源:《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18年第04期编者按:从教近20年来,詹赵雄老师一直扎根于农村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詹赵雄老师一直坚守为人师的信念,敬业、乐业、爱学生。
作为语文教师,他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己任,推行启发式教学,做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令课堂既华丽又实用,令学生学习既高效又相对轻松。
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者,他坚持以科研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开了学校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詹赵雄,中共党员,初中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湛江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湛江市名校长培养对象,湛江市坡头区上圩中学副校长。
曾获得湛江市中考先进工作者、湛江市优秀团干部、坡头区优秀班主任、坡头区优秀教师、坡头区争先创优优秀党员、坡头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在市级以上刊物,参与心理和语文两个学科省级课题研究。
坚定信念为人师,敬业乐业爱学生詹老师于1999年7月毕业于广东省遂溪师范学校,同年9月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任教。
怀着初为人师的喜悦,詹老师来到了工作的第一站——殷底小学。
当领到工作的第一个任务——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时候,他很兴奋,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做出点成绩。
开学当天,詹老师走进教室,预备铃已响过,但教室里却乱成一锅粥。
只见教室里密密麻麻地坐满了学生,显得格外拥挤,几个穿着背心的“大汉子”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女生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几个“调皮蛋”在走道间追逐打闹,弄得教室里尘土飞扬。
他快步走上讲坛,板起面孔严肃地扫视教室一周,终于那些吵闹的同学慢慢安静下来,那几个“大汉”则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詹老师,眼神桀骜不驯,极不友好。
开学的第二天傍晚,素有“周百通”之称的小华同学带着几个同学到詹老师面前“打报告”,说班上的几个同学总是在课堂上走来走去,谁也管不了。
接着来“打报告”的同学络绎不绝,有一位男同学撕了一位女同学的课本封面,哪位同学和哪位同学打架……一连几天,报告不停,问题不断。
乡村教育改革成功的案例
乡村教育改革成功的案例
乡村教育改革成功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
1. 浙江“德清模式”: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整合资源,共同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
德清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2. 江苏“淮安模式”: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参与为支撑,以“小班化”教学为主要形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
淮安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3. 山东“莱阳模式”: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参与为支撑,以“学区化管理”为手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
莱阳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些成功的案例都表明,乡村教育改革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参与和支持,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
新农村建设管理方案的标杆案例
新农村建设管理方案的标杆案例一、背景介绍在我国农村发展进程中,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要而长期的任务。
为了推动我国农村发展,各地纷纷出台了新农村建设管理方案,并尝试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提升农村的基础设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
本文将以某地新农村建设管理方案为标杆案例,探讨其效果和可借鉴之处。
二、方案一:改善基础设施该地通过建设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有效提升了农村的交通便利性和居住环境。
通过合理规划和投入,实现了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齐全化和提质化,为农民带来了更便捷的生活条件。
三、方案二:产业扶持该地将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政府资金扶持和企业帮扶,发展了一批适应当地发展需求的农业产业。
例如,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农村旅游等产业,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四、方案三:生态环境治理该地采取多种措施(如改造农村卫生厕所、治理农村垃圾污染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了农田、水源等重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优化生态环境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五、方案四:教育和医疗改革该地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同时推进农村医疗改革,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农民就医便利性。
这些举措提升了农村人力资本和健康水平,为农村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六、方案五:农村文化振兴该地注重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建设乡土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通过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拉近了城乡差距,增强了农民的文化自信心和凝聚力。
七、方案六:农民专业培训该地鼓励农民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和创业能力。
以培训为契机,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农村产业水平,实现了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双提升。
八、方案经验总结该地方案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注重全面发展,综合施策;二是注重创新和实践,积极探索可行路径;三是加强政府、企业与农民的合作,形成多方合力;四是注重科技支撑,推动农村现代化。
乡村·乡村教育
乡村·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是指在农村地区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乡村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育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乡村教育的重点是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短缺、学校条件落后等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确保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教育资源标准1. 学校建设:乡村学校应具备基本的教学设施和场地,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地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2. 教材和教具:乡村学校应提供适合农村学生的教材和教具,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实验器材等,以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3. 网络教育资源:乡村学校应提供网络教育资源,如电子教室、在线教育平台等,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机会。
二、教学标准1. 教师队伍建设:乡村学校应有合格的教师队伍,包括专业教师和乡村教师,他们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能够满足农村学生的需求。
2. 教学质量评估:乡村学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以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教学方法。
3. 课程设置:乡村学校的课程设置应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学生管理标准1. 学生入学政策:乡村学校应制定公平公正的学生入学政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接受教育。
2. 学生管理制度:乡村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包括学生考勤、行为规范、奖惩机制等,以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和学生的权益。
3. 学生发展辅导:乡村学校应提供学生发展辅导,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指导等,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家长参与标准1. 家校合作机制:乡村学校应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家庭教育指导:乡村学校应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振兴乡村教育立足当地实际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振兴乡村教育立足当地实际打造特色教育品牌近年来,乡村教育的振兴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对于我国农村地区而言,如何立足当地实际,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乡村教育品牌,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振兴乡村教育来满足当地实际需求,并创建出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
一、加强基础教育建设,提升师资素质基础教育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基石。
要想打造特色教育品牌,首先需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建设。
通过统筹资源,为乡村学校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条件,改善教育硬件设施。
同时,注重培养和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确保他们具备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素质。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为乡村教育品牌的打造奠定坚实基础。
二、注重特色教育发展,挖掘当地资源潜力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特色和产业资源,我们应当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发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打造出具有独特特色的教育品牌。
比如,在山区地区可以注重开展生态环保类的教育,提倡绿色生活和生态保护;在农业发达地区,可以注重农业科技教育,培养农民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可以注重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让乡村教育在特色教育的发展上有所突破,形成鲜明的特色品牌。
三、深化教育与社会的融合,提升对乡村教育的认同感乡村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
要想打造特色教育品牌,我们需要深化教育与社会的融合,积极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为乡村学校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学校和社会各界也需要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共同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升社会对乡村教育的认同感,为打造特色教育品牌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乡村教育的特色品牌不仅仅是教育环境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要想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乡村教育品牌,我们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引言概述:乡村教育向来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则是指那些致力于改善乡村教育环境和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人。
他们是社会的脊梁,他们的努力为乡村孩子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的重要性和他们所做的努力。
正文内容:1. 乡村教育的挑战1.1 资源匮乏: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学校设施简陋,教学设备缺乏。
1.2 师资力量不足:乡村地区缺乏优秀的教师,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1.3 学生流失:由于教育资源不足,许多乡村学生选择到城市就读,导致乡村学校人数减少。
2. 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的重要性2.1 促进教育公平: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致力于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减少城乡教育差距。
2.2 促进乡村发展:通过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材,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3 传承乡村文化:乡村教育守望者注重传承乡村文化,让乡村孩子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3. 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的努力3.1 提供教育资源:守望者筹集资金,改善学校设施,购买教学设备,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3.2 培养优秀教师:守望者组织培训班,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
3.3 推动教育改革:守望者积极参预教育改革,推动乡村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4. 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的成就4.1 教育质量提升:守望者的努力使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4.2 学生人数增加:由于教育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乡村学生选择在家乡接受教育。
4.3 社会认可度提高:守望者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欣赏,乡村教育的地位也得到提升。
总结:在乡村教育领域,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面临着乡村教育的挑战,但通过提供教育资源、培养优秀教师和推动教育改革等努力,他们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他们的工作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也为乡村发展和乡村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
我们应该关注和支持这些乡村教育的守望者,共同努力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农村优秀育人案例
农村优秀育人案例引言本文将介绍一些农村优秀育人案例,展示农村教育领域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案例一:XX乡中心小学XX乡中心小学是位于农村地区的一所优秀学校。
该校开展了许多有益的育人活动,例如组织社区服务,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课程,并有效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该校通过组织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他们还与当地企业合作,让学生参观实践,并开展实践课程和实项目,帮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该校还积极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他们引入了电子教学资源和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源和信息。
通过教学视频和在线作业,学生能够自主研究和交流,提高了研究效果。
案例二:XX村幼儿园XX村幼儿园是一所在农村地区具有很高声誉的幼儿园。
该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该幼儿园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他们通过观察和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活动。
例如,对于喜欢艺术的幼儿,他们会组织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该幼儿园还注重健康教育。
他们每天安排固定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接触自然环境,锻炼身体。
他们还组织健康饮食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惯。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地区在育人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各种有益的育人活动,个性化的教育方法以及注重健康教育都在为农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这些优秀案例能为其他农村地区提供借鉴和启示,共同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以上为农村优秀育人案例文档的简要内容,提供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乡村教育振兴的案例
乡村教育振兴的案例x标题:乡村教育振兴的案例一、全国乡村教育振兴案例:1、浙江省绍兴市转型发展试点——睦洲示范区乡村教育改革。
睦洲示范区位于绍兴市西南,是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被确定为浙江省某市转型发展试点。
在这里,乡村教育改革尝试实施了“睦洲模式”,以朝向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教育改革为重点,通过建设乡村教育资源中心、实施乡村学校改装建设计划等措施,以及重视乡村教师开发、实施乡村科学实验室及科学普及等政策,在乡村教育改革落实方面取得明显积极的效果。
2、湖南省怀化市转型发展试点——Web上乡村教育改革。
怀化市被确定为湖南省转型发展试点,为此实施了“Web上乡村教育改革”。
通过实施“Web上乡村教育改革”,以市场机制激发乡村教师的远足活动,让乡村教师进行远足活动;试点项目实施扩大乡村教育资源共享,让乡村学校受益;以IPv6为基础建设全省乡村网络教育系统,实现乡村网络教育环境和内容可视化,使乡村学校实现贯通。
二、各省乡村教育振兴案例:1、江苏省:南通市、连云港市的“乡村教育先行先试”模式。
江苏省,南通市和连云港市都实施了“乡村教育先行先试”模式,对乡村学校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改革,主要包括:发展对外开放办学;推行乡村学校多种形式教育利用;深入推进校园管理改革;大力推进乡村教育和文化建设;全面推广新型乡村学校建设;实施乡村学校精准扶贫等。
2、山东省:济南市的“乡村教育改革试点”。
济南市的“乡村教育改革试点”,以“西林村”为案例,深入推进贫困乡村学校的改革,坚持建设“安居乐业、发展睦宁”的发展理念,把乡村教育改革放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
通过建设乡村中心校,改造和建设乡村学校,采取具体举措改善乡村教育环境,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的作用,培养乡村孩子的健康成长,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发展。
晏阳初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之比较
晏阳初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之比较晏阳初和陶行知都是中国乡村教育领域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晏阳初和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进行比较,探讨他们在教育理念、方法和实践上的异同,为我们深入理解乡村教育提供参考。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晏阳初和陶行知两位教育家的背景和贡献。
晏阳初(1916-2007),江苏常州人,中国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
他在乡村教育领域的贡献是创立了“晏阳初教育思想”,提出“爱国、教育、自治、发展”的教育观念。
他主张乡村教育要关注乡村特色、重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的乡村教育改革方案,影响了当时乡村教育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对晏阳初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
教育理念方面,晏阳初主张“爱国、教育、自治、发展”的教育观念,认为乡村教育首先要爱国,关注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其次要注重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再者要支持自治,鼓励乡村教育的发展,最终实现农村的发展。
而陶行知则更加注重农村教育的普及与增进农民文化生活,他强调农村儿童在教育上应该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提出了“农村初等教育应该实行,以普及农村教育,增进农民文化生活”的理念。
在教育方法上,晏阳初主张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注重针对性教学,使教育更贴近农村实际需要。
陶行知则提出了“以生活为实验室”的教育思想,主张通过生活实践和体验来进行教育,注重培养农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活技能。
在教育实践方面,晏阳初提出了一系列乡村教育改革方案,包括建立乡村教育基金会、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乡村教育教学设施等。
而陶行知则通过组织“兴学会”、“实验小学”等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推动了农村教育改革。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晏阳初和陶行知在乡村教育思想上有诸多相通之处,他们都关注乡村教育的特殊性,强调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农民文化生活水平。
农村教育发展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农村教育发展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普及的提升,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分享一些农村教育发展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旨在探索有效的农村教育发展策略,为其他地区农村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农村地区通常面临师资匮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挑战,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创新的措施。
例如,在城镇中小学教师中,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同时,通过培训和职称评定制度,激励农村教师提升自身学识和教学水平。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帮助农村教师获得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三、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农村学校多年来一直面临着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
在某省某县,政府投入资金修建了一批标准化的学校教学楼和教学设施,为农村孩子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一些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农村学校建设中,为学校捐赠图书、计算机等教育设备,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资源。
四、开展农村教育创新项目为了适应农村地区的特殊教育需求,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机构开展了农村教育创新项目,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内容。
例如,某省农村学校通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农业生产能力,提高他们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此外,一些农村学校还引入了STEM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加强与城市学校的合作交流农村学校通常面临资源匮乏和信息闭塞的问题,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一些农村学校积极拓展与城市学校的合作交流。
通过与城市学校开展教育交流活动,农村学生和教师可以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
同时,城市学校的教师也可以到农村学校进行教育实践,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需求。
六、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一些地区政府和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家校合作项目。
例如,在某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议,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育需求,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
乡村教育振兴典型案例或做法
乡村教育振兴典型案例或做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乡村教育振兴典型案例或做法近年来,我国乡村教育振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加剧,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质量不高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政府、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积极探索各种途径和做法,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
在乡村教育振兴方面,有很多典型案例和做法值得借鉴。
有一些乡村学校因为采取了一些创新的举措而在教育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下面我们就以某个典型乡村学校为例,详细介绍一下他们在乡村教育振兴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该乡村学校位于某省某市的一个偏远山区。
校园环境简陋、师资力量匮乏、教育资源极为有限,曾经一度成为了该地区教育薄弱的代表。
通过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该校在不断探索中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该校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在这个偏远山区,教师工资待遇较低,这导致了一些优秀教师不愿意前往执教。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采取了措施,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加强教师培训、激励优秀教师等,吸引了更多优秀教师前来支教。
学校也注重培训现有教师,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学校积极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通过与省内外一些优秀学校的合作,学校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引进新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
为了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学校还不断加强课程改革,更新教材、调整教学内容,使课程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学校充分挖掘乡村教育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学校利用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开展了一系列的户外教育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更多实践和体验的机会。
学校还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和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学校注重实施精准扶贫教育措施,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技能,通过开设各种职业技能课程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乡村教育振兴典型案例或做法
乡村教育振兴典型案例或做法
乡村教育振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以下是一些乡村教育振兴的典型案例或做法:
1. “互联网+教育”模式:一些地方采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乡村学校。
例如,通过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等方式,让乡村学生可以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2.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
一些地方通过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乡村工作。
同时,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也是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方面。
这包括建设新的校舍、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等,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4. 推进素质教育:在乡村教育振兴中,注重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开设艺术、体育等课程,组织文化、科技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家长参与:引导家长参与乡村教育振兴也是重要的做法之一。
通过开展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水平,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配合。
6. 社会支持:借助社会力量支持乡村教育振兴也是一种有效的做法。
例如,引导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捐资助学,支持乡村学校的发展。
7. 政策保障: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保障。
例如,制定乡村教师招聘、培训、待遇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以上是一些乡村教育振兴的典型案例或做法,这些做法有助于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乡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振兴乡村教育创新农村教学模式
振兴乡村教育创新农村教学模式振兴乡村教育:创新农村教学模式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振兴乡村教育,以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素质教育水平。
为此,创新农村教学模式成为了乡村教育改革的重要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创新农村教学模式,并探讨它们如何推动乡村教育的振兴。
一、以农村特色为基础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是乡村教育的基石。
将课堂内容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是一种有效的创新农村教学模式。
例如,在农村中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课程,培养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并通过实地考察和农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农村劳动,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乡村文化传承等综合实践课程,也是创新农村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观乡村文化遗产、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等,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乡村的特色与价值观,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数字化教育促进农村教学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教育成为了乡村教育创新的利器。
农村学校可以引入电子教育资源,如电子教材、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设备,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乐趣。
通过数字化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来源,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此外,与城市学校的互联网资源共享也是创新农村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设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网络连接,乡村学生可以通过远程教学、网络学习等方式享受到城市教育资源。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弥补乡村学校教师力量不足的问题,也能够提高乡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成绩。
三、合作育人:农村教育与社会资源有效整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紧密联系,是创新农村教学模式的重要方向。
通过与社会资源合作,乡村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例如,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际技能;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加强与城市学校的交流合作也是创新农村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
乡村教育成功案例:追求分数只会制造失败者
乡村教育成功案例:追求分数只会制造失败者中国青年报记者探访了一些因为地方政策措施得力而生机勃勃的乡村学校。
这些学校所呈现的面貌以及所取得的教育效果,不仅让我们看到乡村学校能够办好,而且让我们看到教育对于乡村的价值所在。
4月,《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审议通过,让很多人高呼,乡村教育的春天真的来了。
乡村学校日益萧条是客观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除了顶层设计的各项战略举措之外,还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符合乡村学校实际的有效措施。
最近,中国青年报记者分赴四川、甘肃、福建等地,探访了一些因为地方政策措施得力而生机勃勃的乡村学校。
这些学校所呈现的面貌以及所取得的教育效果,不仅让我们看到乡村学校能够办好,可以做到美丽且富有活力;而且让我们看到教育对于乡村的价值所在,不仅仅是考大学进城这一个功能。
这所有72名学生、21位教师、9个年级的学校,不同于印象中的某些乡村学校,它毫无破败的迹象,就像这个春天一样,充满生机。
就在中央深化改革小组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当天,记者在下午4点多钟来到这所被群山环绕的学校,见到一群10岁左右的孩子正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下棋、刺绣、练书法,或者把卫生纸蘸水做成纸浆、染上各种颜色画画。
这是他们每天一小时的社团活动时间。
、52岁的廖由荣在这里已做了7年校长,“我们没有自卑感,只有责任感。
”他翘着腿坐在一条学生的板凳上说,“小学校要做精致的教育,想办法让学生成长得更丰满”。
他身后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纸,显示着谁是上周的文明之星、智慧之星和进步之星,表明分数不是他们唯一的追求。
这里是四川阆中市(县级市)云台中心学校,它践行的是该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下称市教育局)力推的理念:做朴素而幸福的教育。
在这里,不需要“跑局钱进”,根据阆中市的政策:300人以下规模的学校按300人拨付公用经费,只有72名学生的廖校长每年有20万元可以自主支配。
最美农村教师教学事迹
最美农村教师教学事迹农村教师是祖国培养未来希望的重要力量,他们默默耕耘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是一位最美农村教师的教学事迹。
这位教师名叫李老师,她是农村小学的一名年轻教师。
在李老师上任之前,这所学校一直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境,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李老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毅然决定前往这个已经被遗忘的角落,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在教学方面,李老师独辟蹊径,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她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经常带领学生到周边田野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知识的应用和实用性。
她还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开设了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文学艺术、体育运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李老师还注重赋予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她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和实验课程,鼓励他们动手实践和探索。
她还积极参与各种教育培训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经过李老师的辛勤努力,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多个学生在各种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被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赞誉为“最美农村教师”。
学校也因李老师的出色表现而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当地教育的标杆。
但是,李老师并没有满足于此,她深知农村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于是,她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和教育,与其他农村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她还多次向上级教育部门反映学校的需求和困难,争取更多的教师和教育资源。
晏阳初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之比较
晏阳初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之比较晏阳初和陶行知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们都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尤其在乡村教育方面,他们的理念也各有特色。
晏阳初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之一,他非常注重乡村教育,提出了乡村教育的理念和对策。
他认为乡村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本土化教育的建设上,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心,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中国儿女,要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
晏阳初主张在乡村中开办义务教育,使所有儿童都能接受教育。
他提出,乡村教育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还应该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
此外,他还倡导了“以乐促教”的教育方法,通过音乐、歌曲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陶行知则是著名的教育家和现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家,他也非常重视乡村教育,并提出了自己的乡村教育理念。
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好人,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掌握科技技能,学会健康生活的方法,培养公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他主张将乡村学校改建为综合性学校,包括小学、中学、职业学校和社区学校等,让乡村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此外,陶行知提出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即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来看,晏阳初和陶行知在乡村教育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贡献。
晏阳初注重乡村教育的本土化和文化传承,主张开办义务教育,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出“以乐促教”的教育方法;陶行知则更注重培养好人和公民责任感,主张将乡村学校改为综合性学校,提出“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这两位教育家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和乡村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乡镇学校工作计划
乡镇学校工作计划引言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乡镇学校作为基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农村未来人才的使命。
为了全面提升乡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本工作计划旨在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教育目标与愿景乡镇学校的教育目标应立足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农村特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愿景是建设成为一所师生共同成长、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学校,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农村教育的新标杆。
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应符合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同时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学生实际需求,设置丰富多样的课程,包括文化课、艺体课、实践课等。
教学安排要合理科学,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要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师资培训与团队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与技巧、心理辅导等。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共同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学生管理与心理辅导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同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校园安全与卫生管理校园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制度,加强校园巡逻和安保工作,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同时,注重校园卫生管理,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与美观,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教学资源与设施建设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更新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条件。
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合理配置教学器材和实验设备,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家校合作与社会参与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教育的标杆菁华教育:农村教育的标杆有人说,菁华铺乡把域内五所学校培育成了教育的“五朵金花”;有人说,菁华铺乡的教育是宁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典范;还有人说,菁华铺乡的教育是农村教育的标杆。
近几年来,县教育局先后在菁华铺乡召开了教育教学工作现场会,学校文化建设现场会;全县几百所学校,近1000多人次的干部、教师纷纷到这里参观考察。
“菁华铺现象”成为宁乡教育最热门的话题。
六月,我们走进菁华铺,在火辣辣的夏日阳光中,零距离感受菁华铺乡教育的生动与精彩……为教育所做的一切都值得走进菁华铺乡,我们的眼前为之一亮,新建的礼堂、厨房和厕所,新添置的课桌、讲台、办公桌,明亮的黑板、雪白的墙壁,标准的运动场、篮球场,一应俱全的音体美器材,所所学校精美,幢幢建筑漂亮。
而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菁华铺乡的这几所学校还四处破烂不堪。
菁华铺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部快速发展的变革史,而谈起这变化,不能不说到菁华铺乡党委政府,“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为教育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无论大小议教会、动员会、表彰会,菁华铺乡党委书记洪瑞强总会反复提到这样一句话,这几乎成了菁华铺乡党委班子成员耳熟能详的名言,而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关心教育、重视教育已经成为了菁华铺乡党政领导、村支两委的共识。
乡政府制定了详细的方案,每年拿出3万元奖励十名“十佳教师”。
每年的教师节,都是菁华铺乡的大日子,乡镇党委班子成员都会齐刷刷地参加表彰奖励大会,无一缺席。
无一例外每年都由乡长主持大会,党委书记作表彰报告。
“关注教育,从关心尊重教师开始,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是一个方面,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让师生身心愉悦是更重要的内容。
”2007年,菁华铺乡党委政府为全乡制定了一个详细的五年规划:五年,每年建好一所学校。
于是,2007年,长槐小学变样了;2008年,菁华铺九年制学校动了大手术;2009年,桂花糖、狄家湾两所小学换了新颜;2010年洪仑山小学也以崭新的形象迎接广大学子,而今年,菁华铺乡剩下的最后一所还没修整的桃林桥中学也将投资1000万元,扩征26亩地,建成占地面积达45亩的省级合格学校。
校校绿树环裹、花香缭绕,校校设备齐全、充满现代化气息,彼时,菁华铺乡以九年制学校为主体,狄家湾小学、桂花塘小学、长槐小学、洪仑山小学为侧翼,五校齐头并进、交相辉映的格局将为这方热土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旧貌换新颜,菁华铺乡教育的每一步前进,除了乡镇党委政府的得力领导,全乡人民和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还源于为菁华铺乡教育殚精竭虑、贡献力量的各界社会热心人士。
四年时间里,菁华铺乡共计为教育投入800多万元,除上级资金支持200多万元、村级投入100多万外,还有近400万元来自于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
说起社会各界人士对菁华铺乡教育的支持,中心学校校长刘义如数家珍。
2008年,刘义带领菁华铺乡中心学校成员搭上了去深圳的火车,此行是为了看望一直对菁华铺乡教育关爱有加的邓安堂老先生,在闲聊中,刘义一行无意中获知深圳成功企业家张跃华竟然也是菁华铺人,刘义的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如果能得到张跃华的支持,菁华铺乡九年制学校的硬件建设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大的改观?但人生地不熟,而且又是找人家去要钱的,人家会不会搭理呢?回想起当初的情形刘义坦承,素来内敛的自己真的觉得难为情。
但想起学校的需要,咬咬牙,刘义一行还是费尽波折找到了张跃华,果不其然,听明来意后,张跃华婉拒了刘义一行的请求。
刘义说那一刻四十好几的自己面子上真的挂不住,为了这点钱自己有必要千里迢迢、磨破嘴皮子吗?但当他漫步在深圳街头,看到深圳那些漂亮的学校,想到自己乡内学生连基本的运动场地都依旧缺乏时,他再次坚定了信念。
直线走不通,那就曲线救国!因为在交谈中得知张跃华的老父亲一直居住在菁华铺乡,且久卧病床。
回到菁华铺后,刘义便亲自去探望了张跃华的老父亲,并自掏腰包请了宁乡有名的按摩医生帮其治病,还安排了专门人员照顾其饮食起居。
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张跃华老父亲的病情渐渐好转,得知这一情况的张跃华十分感动,回到家时紧紧握住了刘义的双手,随后慷慨捐资35万元为菁华铺九年制学校建设了田径场。
说起引资的历史,业务校长喻叔凡说,像联系张跃华这样的事例经常上演。
“不错过一个信息,不错过一次机遇,挖掘一切可挖掘的资源争取社会投入”,在刘义的带领下,菁华铺乡从中心学校成员到普通教职员工都有了这样的一种意识,大家倾尽全力,四处寻找机会,资金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到了菁华铺。
现县发改局党委书记邓干平从省发改委引资50万元捐建了菁华铺九年制学校吕志和教学楼;县林业局捐赠了九年制的全部绿化;香港“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慈善基金会主席梁伟明为菁华铺中心小学、长槐小学各捐建了一间高标准的图书阅览室和图书若干册;市人大委员会副主任张菊平每年都为菁华铺教育引资20万元以上……多方资金的支持,解决了制约菁华铺教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2008年至2011年,菁华铺乡新建校舍3000多平方米,新建运动场5个、篮球场8个、排球场3个,翻新校舍10 000多平方米,新建围墙1000多米,校门3个,新置课桌2600多套、图书2000多册,新建科学室2间、电脑室2间,绿化校园6000多平方米,硬化校园8000多平方米,实现了办学条件质的飞跃。
“不能只依赖他人,教育真正要发展,必须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当各界捐赠的资金都已落实到位,菁华铺乡中心学校成员开始思考,学校要持续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外部的帮助,更需要自己深扎根,扩内涵,不断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能盈利创收,资金又能从哪里来呢?提出这一问题,菁华铺中心学校班子成员开始了冥思苦想,仔细分析全乡的教育,学前教育是最薄弱的环节,偌大的乡镇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所有的孩子就读于条件简陋的民办幼儿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不具备合格的师资,这种幼儿教育仅仅停留在识几个字,算一下数的小学化层面,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方向。
于是,中心学校开始动员各小学整合闲置资源,利用优越的办学条件,开办属于自己的学前班,菁华铺幼教的蓝天出现了喜人的曙光。
统一标准,向家长收取适当的费用以弥补幼儿园经费不足的问题,短短几年,学前教育为全乡教育发展积累资金近60万元,所所学校都开辟了与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了各种儿童玩具,有专业的幼儿教师。
学校教育的发展既为菁华铺学校建设注入了活水,也为菁华铺乡的孩子提供了优质的学前教育,实现了双赢。
在“一校一品”的追求中绽放文化之花菁华铺乡走在全县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前列,域内五所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和特色,高标准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了各具风采的环境氛围。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系统教育工作大会中,因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突出表现,成功摘得全县首届唯一一个校园文化建设金奖,获得县教育局奖励12万元,并被作为全县学习借鉴的先进典型,多次接受各校参观访问。
那么,菁华铺乡的校园文化建设到底有何特点?它能够遥遥领先于其它学校的诀窍是什么?“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教育有机结合,是菁华铺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大特点。
”主管校园文化建设的县教育局宣教科科长陈凯安这样评价。
“我乡学校建设严格遵循‘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的要求,追求‘一校一品’。
中心小学的感恩教育,中学的养成教育,洪仑山的绿色教育,长槐的阅读教育,桂花塘的礼仪教育,狄家湾的书法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
”中心学校业务副校长喻叔凡介绍说。
仔细比照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龙头,菁华铺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功夫,确有其独到之处。
与感恩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感恩。
中心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把这个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心小学是一所爱心学校,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和无私捐赠是其成长壮大的肥实土壤。
与宁乡非亲非故的孤独老人,香港的邓安堂老先生,凭着对教育的满怀赤诚,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把200多万元积蓄捐赠给了学校,主体教学楼上镌刻的“邓安堂九年制学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香港知名实业家吕志和,慷慨捐资,为中心小学建造了一栋教学楼,学校将其取名为“吕志和教学楼”用以铭记恩情;成功企业家、宁乡一中名誉校长、县人民医院名誉院长张跃华,出资为学校修建了一个田径运动场,是目前宁乡砂石操场中质量最好的;此外,市县领导张菊平、彭新、吴石平、李平等也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出力……这些都成为学校感恩教育最真实、最鲜活的素材,学校也在一直坚持进行感恩教育的实践。
行走在校园,随时可以感受到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宽大的电子屏上,感恩言论、感恩故事等不断滚动,不断更新;每天上午一次,持续8—10分钟的感恩操;午间广播时间,学校坚持围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的主题进行宣讲,并不断更新。
同时,学校还投入20多万元建立了感恩园,编办了感恩小报,并联合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力量,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邀请“感恩教育中国万里行”讲师团来校讲课,关协、“五老”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等,浓厚的氛围,让感恩思想如同一粒坚韧的种子,一条甘冽的清泉,在实践中繁茂、充盈。
与阅读教育紧密相依,让学生学会阅读。
“长槐小学的阅读活动,是宁乡所有设立了‘阅读·梦飞翔’图书室学校中开展得最好的,尤其是周宁老师的故事讲得非常好,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借鉴。
”香港著名爱心人士梁伟明在回访学校图书室工作时,特别肯定长槐小学老师们在阅读方面进行的探索。
在他听完周宁老师为一年级学生讲叙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之后,当场赞叹:“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讲故事的阅读课,我们农村小学教师讲的故事比很多城里老师的讲得好,讲得更加生动,学生更有收获。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爱阅读、有创造力的学生。
”他甚至要求学校将周老师上课的情景录制下来,制成专门的教学光碟,然后带到全省各个设置有“阅读·梦飞翔”图书室的学校进行展示。
“我校的阅读工作,得到了梁先生及许多领导、同行的肯定,被评为优秀等级,并获得了‘阅读·梦飞翔’基金会5000元和县教育局10000元的阅读奖励基金,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
”长槐小学是菁华铺乡最接近城区的学校,有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师,同时又是菁华铺乡首批接受捐助建立图书室的学校。
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将阅读的效应发挥到极致?如何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成为了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首要关注的问题。
从确定将阅读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主题开始,中心学校领导和长槐学校的老师们一起,从培训入手,一步步摸索,一步步积累,终于驾轻就熟,让阅读真正成为了一种习惯,让学校真正升华为书香校园。
“今年,中心学校加大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力度,制定了《中小学特色建设考核办法》,力图打造长槐小学‘阅读书香校园’品牌。
”长槐小学的老师很高兴地告诉我们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