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案 (1)
(新)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_1_2分散系及其分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分别系及其分类(1)学习目标1.知道分别系的观点和分类。
2.掌握胶体的观点和判断,并能够快速划分溶液,胶体和浊液。
新知预习知识点一:分别系有关概念分别系分别质分别剂知识点二:分别系的分类1、依据分别质或分别剂的齐集状态(气、固、液)来分,有9 种种类,试举例:分别质分别剂实例气气液气固气气液泡沫液液固液11 / 3你想是如何的人,你就是如何的人;你想成为如何的人,你离这个目标就不会太远。
气固泡沫塑料液固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固固有色玻璃、合金2、当分别剂是水或其余液体时,假如依据分别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能够把分别系分为、、。
知识点三:胶体的观点1、胶体的定义:比如:[ 思虑与沟通 ]①已知滤纸的孔径大概为100 nm,胶领会透过滤纸吗?②已知半透膜的孔径大概为1nm,胶领会透过半透膜吗?2、溶液、胶体、浊液的差别分别系溶液浊液胶体分别质粒子大小分别质粒子种类举例外观(能否透明)性质稳固性可否透过滤纸看人生峰高处,惟有劫难多正果。
22 / 3可否透过半透膜课内达标() 1、以下分别系不属于胶体的是A.淀粉溶液B.豆浆C.碘酒D.蛋白质溶液() 2、以下分别系最稳固的是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3、浊液中分别质粒子的直径(填“ >”或“ <”)100nm,溶液中分别质粒子的直径(填“ >”或“ <”) 1nm,而胶体颗粒的直径介于之间。
这个尺寸与现代材料科学中的直径大概相当,进而使胶体的研究更拥有现实意义。
课后收获我学会了:我有疑问的地方:33 / 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2.1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学习目标:1.知道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学习胶体的相关性质;2.通过实验演示,能区分溶液、胶体、浊液,知道其本质区别,了解丁达尔效应;3.通过对胶体的本质特征和性质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学习重点:胶体的性质与制备,以及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
学习难点:胶体的制备与性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方法,并且简单了解了分散系的相关知识,那么我们最学见的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又是按什么分的呢?分散质离子的直径大小。
溶液:分散质直径<1 纳米(即10-9m)胶体:1 纳米≤分散质直径≤100纳米浊液:分散质直径>100纳米[讲解]如果将溶液、胶体、浊液这三类物质长期存放,我们会发现溶液是最稳定的。
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过渡]生活中,我们将淀粉溶解在热水中,然后加热煮沸,就熬成了汤,可以较长时间稳定地存在;而向豆浆里加入石膏,就变成了豆腐,是什么原因呢?黄河里的水奔腾不息,为什么泥水就不变清呢?在灯光下,有雾的夜晚,为何显得更加明亮。
今天我们重点先来研究胶体的性质。
[板书] 分散系及其分类二、推进新课教学环节一:胶体[板书]一、胶体1.胶体的分类[投影](1)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①粒子胶体②分子胶体[讲解]如:Fe(OH)3胶体胶粒是由许多Fe(OH)3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投影] (2)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①气溶胶②液溶胶③固溶胶[讲解]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Fe(OH)3溶胶、Al(OH)3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2.1《分散系及其分类》名师教学设计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湖北省荆州中学林思俭核心素养:从粒子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的素养。
一、课标要求1.化学1的主题1“认识化学科学”。
内容标准第4点: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化学1的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内容标准第2点: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二、教材分析教材将胶体的制备和丁达尔效应放在物质的分类中介绍,安排在“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之后进行,其功能和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在学习本课题内容时,首先要突出分类方法,要充分认识本课题是在学习了纯净物的分类之后,学习混合物的分类方法。
从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看,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的新的切入点。
同时由于胶体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中,本课题的学习,不仅是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也能起到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活实际、高科技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对胶体性质的介绍,教科书虽然只介绍了丁达尔效应,但布朗运动、电泳现象、胶体的介稳性和胶体的聚沉在“科学视野”栏目中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对胶体的性质进行必要的介绍。
三、学情分析1.学生初中已经学习了溶液、浊液的基础知识,但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2.学生通过本节教材第一课时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3.经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的学习,学生们不仅体会到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4.本班学生化学基础比较好,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自学能力比较强,喜欢探究和合作。
四、教学目标1.体会分类研究的方法在化学概念(分散系)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们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胶体的本质特征,建立科学的物质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2-1-2分散系及其分类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辅例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统一答案。
2、派代表说出答案。
3、其他组给予评价(主要是找错,纠错)
1在具体问题中探究概念的使用。
2加深对公式的识
1.区分胶体、溶液、浊液最本质特征
2.区分溶液、胶体最简单的方法
教师针对
1学生提出的问题
2本节重点难点3易错点、拓展讲解、知识整合
1提出疑问
2讨论思考
3提出的问题
4总结并记录
训练学生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的思想
10
5.
目标
检测
随堂测试小卷
1、巡视学生作答情况。
2、公布答案。
3、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1、小考卷上作答。
2、给出标准答案同桌互批。
3、独立订正答案。
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渤海高中高二……课名称教案
使用人:高一化学备课组时间:2017年9月18日
课题
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
重点
说出溶液、胶体、浊液三大分散系的特征
依据:考纲
掌握胶体的性质
教学
难点
胶体的性质
依据:胶体的性质是本节课重点内容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溶液、胶体、浊液三大分散系的特征、比较
2说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二、能力目标
运用胶体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理由:
依据会考、高考考纲得出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2.1.2《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b.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胶粒因阴离子而带负电。如H2SiO3、As2S3胶粒。
c.有些胶粒如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一般不吸附各种离子,故不带电。
【强调】而正是因为胶粒带电,所以胶体还存在一个性质,就是能发生电泳现象。带有电荷的胶体粒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
【过渡】从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考虑,可以组成几种分散系?
【讲解】物质的状态有三种,固、液、气。分散剂和分散剂的状态都可以为固、液、气,
那么也就是说,当分散剂为气体时,它的分散剂可以为固、液、气,组成的分散系共三种。同理,当分散剂为液体或固体时,根据分散剂状态,也可以分别组成三种分散系。那么,也就是说,以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为依据时,分散系一共有九种。
【板书】活动二、Fe(OH)3胶体的制备
【实验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
【实验】步骤:取一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1~2mL。继续煮沸,待液体呈红褐色后,立即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描述】实验现象:液体由黄色变成红褐色,且澄清透明。
【实验结论】原理: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讨论】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能否直接用饱和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Fe(OH)3胶体。
【交流】(1)饱和FeCl3溶液 (2)沸水 (3)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和长时间煮沸 (4)不能用NaOH溶液
【典例1】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高中化学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 2.1.2《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胶体的一些用途,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2.能力目标: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通过学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推理、探索、归纳、实验探究的能力,严肃、认真、求实的实验态度、善于置疑的学习品质。
3.情感目标:通过胶体性质的知识与我们周围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增强求知欲。
二、教学方式1.实验探究:设计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溶液、胶体、浊液的对比探究实验,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展开知识地学习与研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多媒体辅助:主要是丁达尔现象的FLASH,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丁达尔现象,把抽象的微观世界变成生动形象的动画,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3.资料搜索:知识再现于生活,查找有关胶体运用的资料,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利用所学知识,揭开自然界和周围生活中某些现象神秘的面纱,突出知识的价值。
并学会利用各种资源(网络、书籍)等方法自学。
三、教学构思在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中除了讲述课本的内容之外,也先把分散质的概念提出来。
[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尝试了从各种角度去考虑如何把纯净物进行分类,那我们想想用合适的分类方法来认识混合物。
[学生讨论]从状态分类,从用途分类等等,但是不能清晰的说明分散系的含义[老师提示]混合物可以理解为某些物质分散在某种物质当中[学生阅读]了解什么是分散系——化学上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什么是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什么是分散剂——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
[老师提出问题]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法有9种,将全班同学分成九组,各组代表一种分散体系,完成三份任务:第一:自己组代表的分散体系,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最少提出两例。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化学2.1.2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黄陂七中余晓涵一、教学内容分析化学物质、化学反应千千万,一个个去研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需要将物质和反应进行分类,然后一类类的研究。
相对于纯净物,自然界中的混合物实在太多太多了,因此选取常见的混合物——分散系来进行分类研究。
分散系及其分类是对分类方法的一个重要应用,同时它可引出胶体等内容。
分散系的相关概念较为简单,结合溶液中的名称即可领会。
生活中很多混合物属于分散系,因此学生对此并不陌生。
而分散系的分类对学生而言是个较为新奇的内容,其中涉及两种或者多种物质,与前面纯净物的分类是不一样的。
另外,胶体的内容是第一次出现,学生很可能会产生误解,最好能以实物来说明。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对分类法有更深的理解,并逐步学会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不用具体研究哪个物质或反应就能从其他同类中找到其性质和特点。
为后面学习金属和非金属垫下基础。
二、学习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意识到学习分类法的重要性,对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混合物的分类部分,在知识上还存在一定欠缺,胶体更是他们从没接触过的新内容。
在能力上,他们具备一定地分析能力,能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归类,也能从课本上找出所需的内容。
但是对于胶体部分的内容,由于缺乏知识基础,所以很容易产生误解。
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认识事物本质,学会去粗存精。
在上一节,学生回顾了初中所学的对于化合物的分类,所以他们对本节混合物的分类内容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相较于前一章的内容,本节同上节一样,内容也较为简单,通过类比分析,学生也很容易掌握分类法在分散系分类中的运用。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2、初步认识胶体,知道胶体与溶液、浊液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分散系的分类,进一步掌握分类法的运用;2、通过胶体与溶液、浊液的对比学习,学会去粗存精,找出事物的本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分散系、胶体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分类法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2、通过对纳米材料的认识,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分类法的应用及认识胶体教学难点:溶液、胶体和浊液的对比四、教学过程设计五、 板书设计§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副板书一、概念 三、对比 二、分类① 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状态 ② 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 溶液 胶体 浊液还能不能进行其他分类呢?思考其他分类方法,寻找分类标准 运用交叉分类法,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新课20min通过对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分类,得到新的类别【板书】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溶液、胶体、浊液实物展示CuSO4溶液,蛋白质溶液和豆浆胶体【板书】常见的胶体PPT 展示胶体的进一步分类【板书】溶液、胶体、浊液的对比(从粒子大小、外观、稳定性等方面比较)PPT 展示 介绍半透膜 结合课本,了解溶液、胶体和浊液观察,对比了解气溶胶、固溶胶,知道果冻是胶体中的固溶胶让学生从课本中寻求答案,锻炼他们从阅读中寻求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数轴将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粒子大小关系表示出来,能更好地将对比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印象深刻学生很容易误以为胶体就是果冻,实物展示能让他们了解胶体的样子 通过溶液与胶体的对比,让他们感受其外观的相似性,为丁达尔效应埋下伏笔;通过胶体与胶体的对比,认识到胶体并不是都为透明的对比学习,加深对胶体的认识结合生活常识,使学生意识到半透膜孔径小,可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结课5minPPT 展示 介绍纳米材料了解今年诺贝尔奖,纳米科技前沿等信息体会学习胶体的重要性及意义1nm 100nm六、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较为圆满地完成了。
高中化学必修一《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型:新授使用人使用时间
[知识序列要求的教学内容]:
1、分散系的概念以及分类
2、胶体的定义及分类
3、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4、胶体的分类及提纯
[学情分析]:此课的内容为初中内容的延伸,可利用对溶液和浊液的延伸教授此课,重点在于胶体的一些独特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及胶体的聚沉等,可着重讲解。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分散系的分类及分类标准
2.能归纳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3.掌握胶体的分类及提纯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分散系的分类
2、胶体的定义和性质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二、胶体
1.定义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分散系。
2.Fe(OH)3胶体的制备
(1)实验操作
(2)化学反应方程式:
3.性质
三、重难点探究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重点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人教版)2.1.2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掌握胶体的特性及其应用。
难点
掌握胶体的特性及其应用。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导
森林中的光线,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吗?夜晚城市中光怪陆离的霓虹灯光是如何形成的呢?(展示图片)要了解以上的原因,我们应了解胶体的性质。
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识。
思
认真阅读教材P26-29页内容,并观看实验视频,完成下列内容:
b.形成原因: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而形成的。
c.作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与的一种常用方法。
(2)介稳性
a.胶体的稳定性介于和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
b.主要因素:胶体粒子可以通过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相互阻碍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
c.次要因素:胶体粒子由于做而使它们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
一、胶体的制备
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滴入5~6滴,继续煮沸至溶液呈色,停止加热。
反应方程式:FeCl3+3H2O Fe(OH)3(胶体) +3HCl
特别提示:(1)纯净的胶体属于纯净物。
(2)方程式中Fe(OH)3不用加↓。
二.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a.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检(堂测)
胶体性质的应用
用(限时练)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胶体的制备
二.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2)介稳性
(3)电泳
(4)渗析
教学反思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 ]不合格[ ]
组长(签字):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起点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设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本节课第一课时已经以纯净物的分类为例,介绍了简单分类法,本课时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以混合物的分类为例继续深人学习分类的方法。
引入胶体的制备和丁达尔效应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胶体的性质与溶液、浊液有着本质的区别,仍然体现的是分类的思想。
本节只介绍了丁达尔效应。
布朗运动、电泳现象以及胶体的介稳性和胶体的聚沉只是在科学视野栏目中,并不做具体的展开。
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了解胶体概念与丁达尔效应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分类的方法。
2.学生情况分析通过本节教材第一课时的学习初步把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知道溶液和浊液属于混合物,但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经过第一章的学习,不仅体会到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
2..掌握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重点掌握丁达尔效应这个性质。
3.实验能力的培养。
学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并根据实验探究胶体的一些性质。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实验、观察、对比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分散系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四、教学流程由三位同学配制食盐、泥沙、植物油的溶液分析其共性从而进入今天的课题—分散系,根据分散系和分散剂的状态分为9种,列举相应实例。
根据粒子大小分溶液、胶体、浊液,通过同学举例生活中的胶体,加深对胶体的认识。
利用“科学探究”环节使同学更加深入体会胶体的性质与溶液、浊液有着本质的区别。
探究2、3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2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教案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三种分散系的区别,从而掌握胶体、渗析等知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3.物质的分类是新教材中变化比较大的一节,本节课的核心是化学研究思想,化学学习方法的课。
教学难点: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胶体的一些用途,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二、预习导学1.分散系概念2.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3.分散剂的状态为标准进行分类4.溶液、胶体、浊液的性质;特别是胶体的特性。
三、问题引领,导学探究问题1:我们尝试了从各种角度去考虑如何把纯净物进行分类,那我们想想用合适的分类方法来认识混合物。
混合物可以理解为某些物质分散在某种物质当中,化学上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什么是分散质?什么是分散剂?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师生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2: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法有9种,寻找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设计意图:思维的发散,让学生意识到分散系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普遍存在。
师生活动:尽可能多地写出你所知道的例子。
2、对分散剂是水的部分分散系研究问题3:以分散剂为液体为例再分类,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3种(注:1nm=10-9m)设计意图:体会同一事物又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等。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活动。
问题4:这种分类方法很明确,但是实际生活当中却不方便衡量。
如果两份外观几乎一样的液体,该如何鉴别?三种分散系的比较:问题5:为什么一束光射向胶体和溶液时,会出现不同的现象?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师生活动:学生交流并归纳。
问题6:为什么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阴极附近颜色为什么逐渐加深?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师生活动:学生交流并归纳。
1.1.2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各类分散系的特点: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胶体具有介稳性,浊液具有不稳定性。
(4)分散系的判断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观察分散系的微观结构;通过丁达尔效应、电泳等实验现象判断分散系的性质。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集中在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分类、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理解分散系各类别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小组讨论:我采用了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相互交流,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后,我可以更多地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主动探索问题,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我在课堂上有时候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但是有时候可能评价的方式不够恰当,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我需要更加注意我的教学管理方式,创造一个鼓励性的学习环境。
2.教学方法:虽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但是我发现有些学生还是对分散系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我需要寻找更多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3.教学评价:我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可能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我需要调整我的评价方式,更全面地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改进措施:
1.教学管理:我会更加注意我的语言和态度,避免使用可能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评价方式。我会努力创造一个积极、鼓励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感到舒适和自信。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2.1物质的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优质课教案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学习目标:1知道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学习胶体的相关性质;2通过实验演示,能区分溶液、胶体、浊液,知道其本质区别,了解丁达尔效应;3通过对胶体的本质特征和性质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学习重点:胶体的性质与制备,以及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
学习难点:胶体的制备与性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方法,并且简单了解了分散系的相关知识,那么我们最学见的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又是按什么分的呢?分散质离子的直径大小。
溶液:分散质直径<1 纳米(即10-9m)胶体:1 纳米≤分散质直径≤100纳米浊液:分散质直径>100纳米[讲解]如果将溶液、胶体、浊液这三类物质长期存放,我们会发现溶液是最稳定的。
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如河水中夹带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过渡]生活中,我们将淀粉溶解在热水中,然后加热煮沸,就熬成了汤,可以较长时间稳定地存在;而向豆浆里加入石膏,就变成了豆腐,是什么原因呢?黄河里的水奔腾不息,为什么泥水就不变清呢?在灯光下,有雾的夜晚,为何显得更加明亮。
今天我们重点先研究胶体的性质。
[板书] 分散系及其分类二、推进新课教学环节一:胶体[板书]一、胶体1胶体的分类[投影](1)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①粒子胶体②分子胶体[讲解]如:F(OH)3胶体胶粒是由许多F(OH)3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m~100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m~100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投影] (2)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①气溶胶②液溶胶③固溶胶[讲解]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F(OH)3溶胶、A(OH)3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高一化学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高一全册化学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的分类图:
3.分类
(1)以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为分类标准一一共分为9种分散系
分散质分散剂实例
气气空气
液气云、雾
固气烟灰尘
气液泡沫
液液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固液油漆
气固泡沫塑料
液固珍珠
固固有色玻璃、合金
(2)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分类标准
①溶液:分散质粒子______________。
②胶体:分散质粒子_______________。
4.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点是(A) 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总结归纳完毕新课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分散系的分类标准及分类,重点学习了
胶体的性质、制备与应用;请课后整理教学案,并预习离
子反响。
聆听通过课堂
总结,使
学生明白
本节所学
内容,并
注重知识
的归纳和
理解。
板书设计
课题:分散系及其分类
【根底梳理】
1.概念
2.组成
3.分类
(1)以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为分类标准一一共分为9种分散系
(2)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分类标准
4.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5.纳米科技的开展
【拓展延伸】。
1.1.2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悬浊液的制备:将固体微粒加入液体中,搅拌至微粒均匀分散。例如,将泥土加入水中,搅拌至泥土微粒悬浮在水中。
-乳浊液的制备:将液体ຫໍສະໝຸດ 粒加入另一种液体中,搅拌至微粒均匀分散。例如,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至植物油微粒均匀分散。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提升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素养,强化证据意识与模型认知。通过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使学生能够从宏观角度观察和辨识不同类型的分散系,从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和性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在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方面,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分散系的分类进行推理、分析,并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分散系的制备和特点,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证据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分析分散系问题时,能够依据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进行推理,形成合理的结论,增强模型认知素养。
3.题型二:区分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并给出每种分散系的实例。
-溶液: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如食盐水(食盐溶于水)。
-悬浊液:固体微粒悬浮在液体中,如泥浆(泥土微粒悬浮在水中)。
-乳浊液:液体微粒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如牛奶(脂肪微粒分散在水中)。
4.题型三:描述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制备方法。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将影响学习氛围和教学效果。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课堂管理、激励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
-化学实验室
-投影仪
-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
2.软件资源:
-化学实验软件
-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Keynote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2课时)
一、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胶体的一些用途,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通过学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推理、探索、归纳、实验探究的能力,严肃、认真、求实的实验态度、善于置疑的学习品质。
3.情感目标:通过胶体性质的知识与我们周围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增强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胶体及其主要性质
难点:丁达尔效应
三、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通过研究分散系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引入课题。
【科学探究】探究NaCl水溶液、茶水、泥水的特点
1、从均一性、透明度、稳定性角度观察三种物质外观特征。
2、用激光笔照射三种液体观察各自会呈现什么现象?(先照后摇再照)
3、通过过滤操作观察三种液体中粒子能否通过滤纸。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汇报结果。
【多媒体展示】
探究内容NaCl水溶液茶水泥水
外观特征
用激光笔照射
能否通过滤纸
【思考与交流】
1、从物质分类角度上看上述三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从科学探究的结果上看你们能得出什么启示或结论?
【讲评】通过科学探究我们可以得出NaCl溶液、茶水、泥水属于三种不同的混合体系称为分散系。
【引导】那么何谓分散系?分散系如何分类?又有哪些种类?
【板书】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概念
(1)定义: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2)组成: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
分散质可以g、l、s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分散剂也可以g、l、s
示例: NaCl溶液为分散系,其分散质为NaCl,分散剂为水。
【思考与交流】
如果按分散质,分散剂状态(g、l、s)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分散系有多
少种?你能举出对应的例子吗?
【学生讨论】
【多媒体展示】按分散质、分散剂状态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板书]2、分类
(1)按分散质、分散剂的聚集状态分类。
【思考与讨论】对于上面所用的NaCl溶液、茶水、泥水从这个角度分
类应分别属于哪一类?
【讲评】均属分散剂为液体,分散质为固体的分散系,但通过上面“科
学探究”可知他们三者属于不同的分散系,由此可知分散系应还有其他
的分类标准,该标准是什么?
【[指导阅读】P26 2段
【板书】(2)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
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nm;其组成为单个分子或离子)
分散系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其组成为许多分子集
合体或大分子)
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00nm;其组成为大分子集合体)
注:①溶液、浊液的分散剂为液体,如水、胶体可为g、l、s;
②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③稳定性:溶液——稳定,胶体——介稳体系,浊液——不稳定易
沉降或分层。
【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实验中NaCl水溶液—溶液,茶水—胶体,泥水—浊液,请同学们结合“科学探究”实验思考如何区分溶液、胶体、浊液?
【学生回答】
【板书】3、丁达尔效应
——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通路的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思考与交流】为什么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和浊液不行呢?
【指导阅读】P27“科学史话”
【学生回答】
【结论】其本质原因:分散质粒子大小决定的。
【多媒体投影】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引导】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分散系及其分类情况,着重讨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以及胶体的一个重要性质丁达尔效应。
现请同学们将上述知识加以总结并完成下表——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投影】4、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外观
分散质粒子
直径
组成
能否透过滤纸典例
鉴别
【布置作业】:①课后阅读P28“科学视野”
②课后作业P29 5、6、7 【板书设计】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概念
(1)定义:
(2)组成:
2、分类
(1)按分散质、分散剂的聚集状态分类。
(2)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
溶液
分散系胶体
浊液
3、丁达尔效应
——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通路的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4、三种分散系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