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循环系统
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2课件:微专题3 碳中和、碳达峰与碳循环
3.低碳经济是以“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 少温室气体(CO2)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经济。请依据碳循环模式图分析 低碳经济的生态学原理。
(1)地球上最活跃的碳循环主要以________形式发生于________碳库 和________碳库之间。
(2) 现 代 工 业 出 现 之 前 大 气 圈 碳 库 长 期 处 于 稳 态 , 主 要 原 因 是 __________。
碳达峰:检测人为源,区分人为源与自然源。 碳中和:检测人为汇,区分人为汇与自然汇。
4.碳中和的措施
(1)少排放: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2)不排放:开发利用新能源。 (3)负排放:植树造林、直接捕获碳等碳汇。
[对点精练]
1.关于CO2排放,我国有明确的减排要求,提出努力争取尽早实
现碳中和(碳排放与吸收相等)的目标。如图是地球大气CO2浓度的变化
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分析可知,推行植树造林的举措对实现碳中和意义重大 B.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碳循环失衡影响的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 C.曲线段5呈现的CO2浓度的变化与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密切相关 D.碳在生物群落内部及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流动的要 形式是CO2 【答案】D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曲线段2和3中,随着植物登陆、出现森 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增多,使CO2浓度下降,表明我国推 行植树造林的举措,有利于缓解CO2浓度升高状况,对实现碳中和意义 重大,A正确;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碳循环失衡会影响整个地球的 生态环境,B正确;曲线段5是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 烧,导致大气中CO2的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大气中CO2浓度升高,C正 确;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而生物群落内 碳流动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D错误。
循环系统课件课件
循环系统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循环系统》的第11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血液循环的途径和作用,通过观察人体循环系统的模型,使学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血液循环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血液循环的途径和作用,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循环系统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循环系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和作用,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心脏各腔的功能,血液循环的速度和压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体循环系统模型、心脏模型、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名同学扮演医生,为大家讲解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作用。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血液循环的理解。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作用,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5. 观察实践:学生观察循环系统模型,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6.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解答学生关于血液循环的疑问。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血液循环途径、心脏结构与功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画出血液循环途径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作业答案:血液循环途径图,包括心脏、血管、血液流动方向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邀请医院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循环系统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实地了解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循环系统》的第11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血液循环的途径和作用,通过观察人体循环系统的模型,使学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血液循环的基本知识。
专题2.3.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器官、系统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原卷版+解析)
2020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观察生物2.3-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器官、系统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目录 (1) (2) (4) (4) (6)一、器官1.定义: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2.植物的器官被子植物有六种器官。
(1)生殖器官:与植物的生殖有关,包括花、果实、种子。
(2)营养器官:与植物制造自身营养物质和生长有关,包括根、茎、叶。
(3)不同类群的植物,结构不同,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只有茎和叶的分化,无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但没有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无花和果实;只有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
3.人体器官:人体器官有很多,它们都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
眼、耳、鼻是感觉器官,胃、肠、肝、胰是消化器官,肺或腮是呼吸器官,心脏和血管是循环器官,睾丸和卵巢是生殖器官。
二、系统1.定义:不同的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器的总和。
2.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
3.构成人体的八大系统在神经和体液(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
【重要提示】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区别:(1)组织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起来,是构成“器官的基本成分”(2)多种“组织排序”结合起来,组成具有一定形态并完成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例如胃、肠等。
3.许多“器官联系”起来,成为能完成一系列连续性生理机能的体系,称为系统。
比如说胃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组成,而胃、肠、肝等众多器官组成消化系统。
三、结构与层次生物体在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1.人体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一系统一人体。
2.植物的层次:细胞一组织→器官一植物体。
1.区分核心概念①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
高中地理水循环专题
微专题水循环【知识精析】一、水循环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的特点。
①调节径流,加大了蒸发量和降水量。
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堤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
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②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入海年径流量,但对海洋来说,从总量上变化不大,相对海洋给大陆的水汽输送量影响是比较小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③围湖造田,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同时严重破坏了水产资源,使产量大幅度下降。
④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是有利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3.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2)负向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专题三物质交换过程中物质含量变化问题及穿膜计算
物质交换过程中物质含量变换的原因及物质进出细胞途径及穿膜计算问题答题必备:一.物质交换过程中物质含量变换的原因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毛细血管动1.一般的组织器官中(除肺和消化器官外)O2脉端的含量大于静脉端的含量;而代谢废物(如CO等)在毛细血管动脉端的含量小于静脉端的2含量。
2.肺.3.小肠4.尿素二.物质进出细胞途径及穿膜计算问题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小肠绒毛壁、肾小管壁都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物质通过这些结构时要穿过2层细胞膜。
(注:不考虑物质通过细胞间隙进出的情况)(1)葡萄糖、氧气等物质从血浆进入组织液,要经过毛细血管壁,至少要穿越1层上皮细胞,共2层细胞膜(如图甲)。
(2)物质由体外环境(肺泡、小肠等)进入血浆,至少要穿越肺泡壁或小肠绒毛壁等(1层上皮细胞),还要穿越毛细血管壁(1层上皮细胞),即至少要穿越4层细胞膜,才能进入血浆中(如图乙)。
2.养料和氧气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如图所示。
(注:不考虑物质通过细胞间隙进出的情况)(1)养料(如葡萄糖)①转移途径:肠腔→小肠绒毛壁细胞→小肠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组织处毛细血管→组织液→组织细胞。
②相关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③穿膜层数:进出小肠绒毛壁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层)+进入组织细胞(1层)=7层。
(2)02转移途径:肺泡→肺部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组织处毛细血管→组织液→组织细胞。
②相关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③穿膜层数:进出肺泡壁细胞(2层)+进出肺部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进出红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进入组织细胞(1层)=9层;若被利用,加进入线粒体(2层),共11层。
(3)CO2①转移途径:组织细胞→组织液→组织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肺部毛细血管→肺泡。
②相关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③穿膜层数:穿出线粒体(2层)+穿出组织细胞(1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进出肺部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进出肺泡壁细胞(2层)=9层。
自然辩证法专题三 系统自然观
1)整体性: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系统具有其要素所没有的新性质、功 能和规律,处于系统中的要素的性质、 功能和规律不同于它们在孤立状态时的 性质、功能和规律。
❖ “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 称虽仍然可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 是手了。” “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 才获得它的地位。” ——黑格尔
4、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物理学家对非 线性、复杂性问题进行了更广泛深入的研究。
普利高津提出了以耗散结构为核心的系统 自组织理论。
哈肯研究了多组分大系统怎样由无序态, 经过其中的子系统的合作运动,转变为有序结 构,建立了协同学(1969)。
艾根提出的超循环论,揭示了生物大分子形 成的自组织形式,架设了从无生命向生命过渡 的桥梁。
叶):信息学是关于系统的信息 传递和处理的科学理论。
❖ 1948年,申农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 论》,宣告了信息论的诞生。申农的信 息论提炼出了包括信源、信宿、信道的 信号传输的普适模型,定义了信息量, 提出了信源编码定理等重要定理,为一 般意义上的信息传输奠定了理论基础。
❖ 1948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计算机的诞生意味着人工信息系统的出 现,它也反映了人类对系统的信息处理 本质的更深刻认识,同时也表明信息科 学有了一种技术表现形式。
量分布定律的理论》,提出能量子基本 假设——量子力学诞生。
❖ 量子力学标志了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 揭示了崭新的、不同于宏观客体规律的 微观客体规律,阐明了连续性与间断性、 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凸现了量 子(微观)世界的概率随机性,打破了 机械决定论的观念。
量子力学的建立,使自然科学进展到 了人类日常经验以外的微观世界,反映 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特征,表明人并 不是在自然之外的独立存在者和观察者, 而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参与自然现象的; 表明人只有在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才能 认识自然。
血液循环专题.
血液循环专题优化精练1.心脏的四个腔中,相通的是( )A.左心房和右心房B.左心房和左心室C.右心房和左心室D。
左心房和右心室2.左心室的血应流人( )A肺动脉B.主动脉C.下腔静脉D.肺静脉3.下列关于心脏相连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心室连动脉,心房连通静脉B.心室连通静脉,心房连通动脉C心房和心室都连通动脉D.心房和心室都连通静脉4.因为心脏具有瓣膜,就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 )A心房流向同侧心室,心室流向动脉B.心室流向同侧的心房C.心房流向动脉D.心室流向静脉5.人体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血管是( )A动脉B.静脉C。
毛细血管D。
A和B6.心脏四腔中,心壁最厚的是(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7.心率是指心脏在单位时间内跳动的次数,成年人的心率平均是( )A 。
60次/min B.75次/min C.100次/min D.120次/min8.人的手臂上有一条条“青筋”,它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神经9.下列关于动脉的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心脏相连的血管B.能搏动的血管C.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的血管D分布在身体深处的血管10.衡量心脏工作能力高低的标准是( )A.心室向动脉输入血量的多少B.心率的快慢C.心动周期的长短D.心房向心室输入血量的多少11.血管分为、和三种。
12.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
具体过程是两个先收缩,此时两个舒张;接着收缩,舒张,然后心房心室同时舒张。
1 3。
心脏主要由构成,它位于的中部,偏方,在两肺间,它是血液循环的器官。
14.动脉血管在结构上的特点是:管壁,管腔,弹性,血流速度.,一般分布在体内较的部位。
在功能上,管内血流的方向是心脏。
15.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16.静脉血管在结构上的特点是:管壁,管腔,弹性,血流速度。
在功能上,管内血流的方向是心脏。
17.毛细血管存在于最小的之间,它的管壁,管腔,管内血流速度。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三人体的生理活动课件
★(2023·云南)“我劳动,我光荣”。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植物 栽培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下图为小明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 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劳动前,小明吃了妈妈准备的早餐,早餐中的淀粉在小肠中被彻底分 解为_葡_葡萄萄糖糖__,该物质被吸收后随血液运输,最后经_下_下腔腔静静脉脉__(填 血管名称)到达心脏的右心。 (2)图中 b 进入血液后,血液变为颜色鲜红的_动_动脉脉__血。b 随血液循环 运输到骨骼肌细胞中,参与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 _能_能量量__供劳动所需。
(3)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高强度的运动和大脑的飞速运转,会使组织细胞
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部排出体外的过
程中,经过下列结构的顺序是②①④③(填序号)。
①右心房
②上、下腔静脉
③肺动脉
④右心室
(4)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废物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尿液的形
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作
2.[态度责任]近两年来,暴走成为我市中青年人徒步锻炼身体的一种新 时尚,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如 图中 A~E 是保证人体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些重要器官,请分析回答问 题。
(1)暴走运动需要氧气,人体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了 肺肺泡泡与与外外界界的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 A 后,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 进入血液,并由血液中的红细胞运输到各组织细胞。 (2)暴走运动需要能量,C 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 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 消化和吸收。主要供能物质糖类中的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是葡萄糖,被 C 吸收进入血液后运输到组织细胞内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为运动提供动 力。
2021年广东省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3生命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版
2021年广东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3生命体的结构层次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20秋•封开县期末)草履虫体内具有呼吸和排泄功能的结构是()A.纤毛B.伸缩泡C.食物泡D.表膜2.(2020秋•盐湖区期末)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植物体共同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B.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血液都属于组织C.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都属于器官D.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3.(2020秋•盐田区期末)关于单细胞生物叙述正确的是()A.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大都对人体是有害的B.草履虫可以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个体C.单细胞生物不能独立生活D.蓝藻、衣藻、眼虫和变形虫不都是单细胞生物4.(2020秋•盐田区期末)下列哪项不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系统()A.营养系统B.运动系统C.生殖系统D.消化系统5.(2020秋•龙岗区期末)关于草履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B.靠纤毛在水中旋转前进C.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D.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6.(2020秋•顺德区期末)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一种植物)的汁液中提取出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因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黄花蒿植株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是()A.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细胞→系统→器官→个体C.细胞→器官→系统→个体D.细胞→组织→系统→个体7.(2020秋•南海区期末)下列有关草履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草履虫利用纤毛进行运动B.草履虫利用表膜进行呼吸C.草履虫利用伸缩泡进行消化D.草履虫可以净化污水8.(2020秋•中山市期末)关于草履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是单细胞生物B.细胞没有细胞壁C.不能趋利避害D.能独立完成各种生理活动9.(2020秋•花都区期末)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错误的是()A.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草履虫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C.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运动D.草履虫可用于净化水体10.(2020秋•新丰县期末)下列关于动、植物结构层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液属于器官B.肌肉组织具有收缩、舒张的功能C.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D.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11.(2020秋•遂宁期末)如图表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表示的结构层次是组织B.根、茎、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bC.一棵杨树在结构层次上属于d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a→b→c12.(2020秋•福田区期末)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而衣藻、变形虫属于多细胞生物B.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时可以形成赤潮C.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但都能独立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D.水域中有许多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13.(2020秋•郁南县期末)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血液是人体中流动的组织,属于结缔组织C.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花是营养器官D.与棕熊相比,棕榈树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14.(2020秋•封开县期末)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其伪足是由细胞的哪种结构突起形成的()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线粒体15.(2021•广东模拟)马尾松的叶针形,能够耐低温和干旱。
中考生物必背考点——专题06 人体的呼吸、循环
专题06 人体的呼吸、循环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图示呼吸道鼻腔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咽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发声的器官气管、支气管以C形的软骨为支架,保证气体通畅。
气管壁上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保持湿润,还含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气管壁上有纤毛,它不停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再进入食道,或经咳嗽排除体外,这就是痰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是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呼吸全过程名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①②)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③④)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组织细胞与血液气体交换(⑤⑥)怎样实现呼吸运动气体扩散作用血液循环气体扩散作用血液成分变化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图示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气体交换原理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造成了外界气压和肺内气压差,促进了空气流动。
气体交换过程模拟膈肌运动实验玻璃罩模拟胸廓,玻璃管模拟气管支气管,气球模拟肺。
左图代表呼气右图代表吸气曲线图曲线Ⅰ表示平静状态,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8次。
曲线Ⅱ表示运动运动状态,呼吸频率每27次。
AB段表示吸气、BC段表示呼气。
B、C表示吸气和呼气结束时的瞬间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交换过程当外界空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高,故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中的高,故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
②肺泡壁外紧贴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3)探究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相比,空气成分的变化演示实验现象:乙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分析数据结论: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温馨提示●气体交换的原理:就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三 水体运动(水循环、水量平衡、陆地水体与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基础知识结构
基础知识概念检索
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地表水、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内流河(湖)、外流河(湖)、流域、河源、干流、
支流、河口。 3.湿地、沼泽、淡水湖、咸水湖、构造湖、火口湖、牛轭湖、堰塞湖、冰川湖、海
迹湖。 4.雨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湖泊水补给。 5.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高低、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春
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通过水循环,全球水体能够处于不断的更新中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通过大气环流进行水汽输送,洋流 的运动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5.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流水作用是地表形态塑造的重要作用,流水地貌是地 表的常见地貌 6.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水循环是气候的基本体现,水循环异常也会造成地 区或全球生态平衡异常
2.据材料推测,海南岛水源涵
B 养量的分布特征是( )A.东
部低西部高
B.东部高西部低C.自北向南
递 2水.减量根呈据现上东题部可多知、,西水部源少涵的养特量点与,降因水此量水明源显涵呈养正量相也关应,呈海现南东岛部降 多、西部少的特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D.自南向北递减
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2023·海南·高考真题)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
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
西部少的特点。图示意1996-2020年海南岛降水量、蒸散量、水源涵养量的年
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
循环系统试题及答案
循环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题)1.人体最大的血管是:A. 静脉B. 动脉C. 毛细血管D. 微血管答案:B2.以下哪种器官不属于人体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A. 心脏B. 肺C. 肝脏D. 血管答案:C3.以下哪种血管属于体循环的血管?A. 肺动脉B. 肺静脉D. 毛细血管答案:C4.以下关于心脏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人体心脏有四个腔室B.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C. 心脏有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心率D. 心脏位于腹腔答案:D5.以下哪个器官负责控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A. 脑干B. 脑皮质C. 交感神经系统D. 迷走神经系统答案:D6.以下哪个血管内的血液含氧量最高?A. 静脉C. 毛细血管D. 微血管答案:B7.以下哪个说法正确描述了循环系统?A. 血液在循环系统中只完成氧气输送的功能B. 血液的循环速度在不同血管间保持一致C. 動脉血流动脉端的速度比静脉端高D. 血液的流动由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控制答案:D8.以下哪个器官在体内的毛细血管最多?A. 肺部B. 肝脏C. 肾脏D. 心脏答案:C9.当人体运动时,以下哪个血管会扩张以增加血液供应?A. 毛细血管B. 肺动脉C. 静脉D. 动脉答案:D10.以下哪个部位的血液含有足够多的氧气?A. 左心房B. 右心房C. 左心室D. 右心室答案:A11.以下哪种细胞类型负责血液凝固和止血功能?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巨噬细胞答案:C12.缺乏哪种元素会导致红细胞生成异常?A. 铁B. 钾C. 钠D. 钙答案:A13.以下哪个因素会导致血压升高?A. 肺部功能障碍B. 血液黏稠度降低C. 血管扩张D. 血液容积减少答案:D14.以下哪个血管属于肺循环的血管?A. 肺动脉B. 肺静脉C. 动脉D. 毛细血管15.以下哪个部位的血液含有最低氧气浓度?A. 静脉B. 动脉C. 毛细血管D. 微血管答案:A16.以下哪个说法正确描述了静脉?A. 血液流经静脉时速度较快B. 静脉内血液含有最高氧气浓度C. 静脉血流动脉端的速度比静脉端高D. 静脉是血液回流到心脏的血管答案:D17.以下哪个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药物?A. 肝脏B. 肺部C. 肾脏答案:C18.以下哪个因素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A. 缺乏体液摄入B. 缺乏运动C. 大量出汗D. 高温环境答案:B19.以下哪个血管内的血液流速最慢?A. 动脉B. 静脉C. 毛细血管D. 微血管答案:C20.以下哪个器官负责将血液净化并合成新的血细胞?A. 骨髓B. 脾脏D. 垂体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10题)1. 循环系统中,动脉血流速度普遍快于静脉血流速度。
【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中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讲练 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人(含规律总结)(解析版) 新人教版
专题三生物圈中的人热点一人体的新陈代谢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直接有关的系统和器官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其中起枢纽作用的是循环系统。
人体的新陈代谢是中考的重点和热点,各种题型均有出现,所占分值较大,侧重能力考查的高难度题目大都出现在这一部分。
【例1】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③代表生理过程,④⑤代表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所需的酶是由________________等消化腺分泌的。
过程②③发生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
(2)正常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其含量相对稳定,这与________的调节作用有直接关系。
(3)空气中的⑤在血液中依靠________运输。
(4)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箭头和名称描述小腿肌肉细胞产生的④排出体外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图中①②表示消化过程,③表示吸收过程,组织细胞周围密闭的管道系统表示循环系统。
④⑤参与人体的气体交换,分别表示CO2和O2。
⑥⑦分别表示尿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答案:(1)唾液腺、胰腺、肠腺小肠(2)胰岛素(3)血红蛋白(4)⑥肾小球的过滤作用⑦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5)肌肉细胞→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呼吸道→体外规律总结与新陈代谢直接相关,并且能在综合性示意图得以呈现的知识点有:消化吸收的过程、呼吸的四个过程、循环路线、心脏的结构、尿的形成过程、肾单位的结构。
人教版初中生物专题总复习
专题一科学探究一、本专题的主要考点:1、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2、考查探究实验中的控制变量与对照实验.3、考查探究实验的数据处理.4、考查探究实验的方案设计.二、知识梳理:(一)、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通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
2.作出假设: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问题作出可能的假设。
3.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科学地设计实验,选出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组,使实验具有说服力。
4.实施计划:严格执行探究方案,对实验现象仔细观察、记录。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实验通常采取多个个体参与或实验重复多次进行。
5.得出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对收集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
若假设不正确,需重新提出假设进行新的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6.表达与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二)、初中生物学解答探究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对照性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实验对照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多个参与原则(或实验重复多次原则):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或实验重复多次进行,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实验数据取平均值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三、考点梳理:1.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实验变量:两组对照实验中一般只能设计一个变量. 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两个对照装置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3.变量的设计是对照实验的关键: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要具有可对比性,除了变量以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该相同。
4.对照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一般要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或实验重复多次),实验结果(或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实验组:通常是接受你所设计的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几大系统的综合题
中考生物专题:几大系统的综合题附参考答案1、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相关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血液流经小肠时______________的含量增多,这是因为小肠是___ _______的主要场所。
(2)血液流经肾脏时______________的含量减少,这是因为肾脏是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3)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______________的含量会减少,这是因为它要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
(4)血液流经肺时________的含量增加,使________血转变为________.(5)包括上述器官在内的各个层次构成的________所进行的生命活动是互相_______的,从而使生物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6)通过上述各器官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人体内不断地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交换与转变,这就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答案:(1)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2)尿素等废物;形成尿液(3)氧气;能量(4)氧气;静脉;动脉(5)系统;协调配合(6)物质;能量2、调节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使各种生命活动能够有序进行的系统是[ ] 答案CA.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B.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D.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3、下列组成人体的几个系统中,不直接参与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是[ ] 答案DA.循环系统B.消化系统C.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4、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紧密联系的。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_______的过程叫做吸收。
(2)在血液循环的肺循环中,肺静脉内血液的氧气含量______(填“=”或“<”或“>”)肺动脉内血液的氧气含量,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结果。
答案:(1)血液(2)> 肺泡内气体交换5、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D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6、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肺和呼吸道,呼吸道由图中(填数码代号)组成.(2)患感冒时,由于病毒感染,[5]中的粘膜会,造成说话带鼻音.(3)[6]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作用实现的,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4)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循环系统,需经血液里的运输到全身各处.答案:(1)⑤①②③⑦;(2)发炎肿胀;(3)扩散;静脉血变成动脉血;(4)红细胞.试题分析:(1)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清洁、湿润、温暖和畅通;(2)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端,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当人受凉感冒时,鼻黏膜会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使人呼吸不畅;(3)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4)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由血红蛋白的特性而决定的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7、对你的全身起着调控作用、循环和呼吸的器官分别是()D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④③②8、如图所示为著名运动员刘翔的跨栏动作.请分析回答(在括号内填备选答案的编号):(1)“跨栏动作”的完成主要受______系统的调控.请写出另外两个参与完成此动作的系统名称:______、______.(2)根据“跨栏动作”分析可知,人体在完成具体生命活动时,各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是______.A.相互协调,有机统一B.彼此独立,互不影响.答案为:(1)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或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2)A9、下面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a代表物质是__________,它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该物质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_________。
高中生物 专题3 生物的新陈代谢基础讲解 新人教版必修1
基础讲解(第一部分专题三生物的新陈代谢)考情动态分析生物的新陈代谢是教材的主干知识,在单科考试和综合考试中都是必考内容之一,约占15%~30%。
近几年的高考每年都有围绕着这个重点的考题。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除了大多数基础性的单项选择题以外,其余题目有两个特点:一是生物的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许多考查某些生理作用的题目,都与细胞的结构图联系在一起;二是绝大多数的简答题目,往往是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提出新问题,通过分析图表、图解作答。
关于新情境、新材料和新问题有三个来源:第一,从虚构的情境中产生;第二,从学生未接触过的材料中引申出来,通常选自中专或大学教材;第三,对学生已知的情境赋予新意后提出。
这类题目往往能够体现“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充分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高考命题的趋势。
植物的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三大营养物质在细胞内的相互转变是命题的重点所在,特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者物质和能量变化相反,可以创设出许多新情境,是考查各种能力的载体。
新陈代谢发生在细胞内,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代谢的物质基础,因此,该部分知识可以和第一、二章的内容相联系,如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线粒体内进行呼吸作用,细胞膜的结构(载体)与物质进出细胞的关系等,还可以与选修教材中的生物膜系统相联系,可命制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以考查综合能力。
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之中,所以选修教材安排了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内容。
该部分内容在高考命题中也是以中档题为主,由于该部分知识不属于教材的主干知识,所以在综合科目高考题中不是每年都出现。
考点核心整合1.理解新陈代谢与酶和ATP的关系新陈代谢是细胞内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过程。
酶和ATP 是新陈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种物质。
新陈代谢的一系列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和ATP的供能条件下完成的。
细胞是新陈代谢的场所,所以大多数酶发挥作用的场所在细胞内,也有的酶在细胞外发挥作用,例如进行细胞外消化的各种消化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水知识总结
专题三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1、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环节名称特点海上内循环①蒸发,②降水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海陆间循环①蒸发,③水汽输送,④降水,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⑦下渗最重要的类型,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上内循环④降水,⑧蒸发,⑨蒸腾补充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促进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①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
①改造地表形态。
④促使地球表面能量转换和物质迁移。
3、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分析影响蒸发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下渗的因素4、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类综合题答题规范①河流的水文特征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流量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水位水位高(低)、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小)汛期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在夏季(或其他季节)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现象流速流速快(慢);水力(能)资源(不)丰富含沙量含沙量大(小)①河流的水系特征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长度河流长度大(河流短小)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水系形状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支流支流数量多(少)弯曲度河道弯曲(平直)5、水的补给类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多雨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湖泊水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第二节海水的性质(结合地图册2223页来复习)1、海水的温度(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2)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A.纬度——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B.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于冬季;C.海水深度——表层海水温度高于深层海水; D.其他因素——如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影响因素总体分布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此盐度最高;赤道海域虽然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高;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盐度也渐低最高海域红海降水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缺少陆地径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最低海域波罗的海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有大量陆地径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海水盐度影响因素:A.温度 B.蒸发量 C.降水量 D.入海径流 E.海域封闭程度补充: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A.降水较少,光照充B.气温高,蒸发旺盛;C.地势平坦,利于盐田布局;D.入海径流量少,海水盐度高;3.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影响因素水平分布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温度、盐度、深度(压力)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太阳辐射、海水深度1 000 m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1 000m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水平分布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太阳辐射(纬度变化)季节分布同一海区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第三节海水的运动一、海浪①概念:海里的波浪。
考向03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考向03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2022•海南)“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它是一个熊猫的形象,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下列关于熊猫和竹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们具有不同的组织B.竹子的叶和熊猫的心脏都属于器官C.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D.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答案】C【解析】A、竹子是植物,植物的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熊猫是动物,动物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A正确。
B、竹子的叶和熊猫的心脏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属于器官,B正确。
C、竹子是植物,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而熊猫属于动物,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C错误。
D、竹子是一个统一的植物体,熊猫是一个统一的动物体,D正确。
故选:C。
2.(2022•济宁)概念图是归纳知识信息和梳理概念间关联的一种简单而又有逻辑的关系图。
如图是与遗传相关的概念图,对图中序号的含义判断错误的是()A.①表示单螺旋结构B.②表示有遗传效应(特征)的片段C.③表示性状D.④表示生殖细胞【答案】A【解析】A、DNA是染色体中主要的遗传物质,呈①双螺旋结构,A错误。
B、②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
C、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③表示性状,C正确。
D、子一代在繁殖后代时,成对的基因会随着成对染色体的相互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
因此说,基因是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子代的。
人类的遗传就是通过染色体在亲代与后代之间的传递实现的,D正确。
故选:A。
3.(2022•泰安)如图是动物体的构成模型,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字母表示结构层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通过1和2形成b,相同的b结合在一起构成cB.d由不同的c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C.青霉的孢子与c属于同一结构层次D.油菜的种子与d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答案】B【解析】A、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后,是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不是相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层:深红色; 占血总量约45%
血浆成分示意图
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实验现象
红细胞(红色,数量最多,两面凹 运输氧气和部分的二 的圆饼状) 氧化碳 白细胞(数量少,最大,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 御和保护的作用 血小板(最小,无细胞核)
有凝血和止血 的作用
静脉血 动脉血 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 使血液呈暗红色,这种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 血叫做静脉血。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 使血液呈鲜红色,这种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 血叫做动脉血。
④ 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____________。
ABO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献血者 A A √ × × √ 受血者 B AB √ × √ × √ √ √ √ O × × × √
注:输血的 时候,主要 考虑献血者 的红细胞与 受血者的血 清之间是否 会发生凝集 反应。
B
AB O
想一想: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同型血互相输; 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3种血型的人; 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3种血型的血。
4.8×109/L
106g/L 140×109/L
课时达标
1、(2009·黔东南州中考)右图
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 (用图中番号回答)。
① 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
______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②当图中___________数目明显下降时,会引起伤口血流不 止和人体皮下出血。 ③ 当图中_______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肺循环:
动脉血 左 心 房 肺 静 脉
氧
静脉血
肺 部 毛 细 血 管
二氧 化碳
肺 动 脉
右 心 室
肺泡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肺部毛细 血管网
氧气
全身各 级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
肺泡
右心室 左心室
二氧化碳等废物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网 氧、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肺动脉
肺循环
静脉血 动脉血
体循环
动脉血 静脉血
主动脉
心脏的结构
上腔静脉 动脉瓣 肺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左心房 房室瓣
左心室
左心室——主动脉,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心 脏 的 结 构
心壁 ——由心肌构成 左心房 肺静脉 相通 左心室 主动脉 四个腔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 相通
右心室 房室瓣 瓣膜 肺动脉
探究血液成分的功能
观察血常规化验单,判断哪项指标不正常: 化验结果 正常值 4.0×1012~ 5.5×1012个/L 4×109~ 10×109 个/L 120~160g/L 100×109~ 300×109个/L
红细胞 (RBC) 白细胞(WBC)
血红蛋白(Hb) 血小板(PLT)
3.3×1012/L
动脉瓣
防止血液倒流
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 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体循环:
动脉血 左 心 室 静脉血
全 身 毛 细 血 管
主 动 脉
各 级 动Leabharlann 脉氧、 营养 物质各 级 静 脉
二氧化碳 等废物
上 、 下 腔 静 脉
右 心 房
组织细胞
三种血管的功能与分布
血管种类 动脉 功能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 到身体各部位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 位送回心脏 分布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 的部位,有的体表也 能触摸到。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浅 部位,在体表就可以 看到。
静脉
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 毛细血管 脉,是血液和细胞间 数量多,分布广 物质交换的场所
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血流速度
各级动脉
概 念: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血 压
正常值: 收缩压为12—18.7千帕, 舒张压为8—12千帕 测 量: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
高血压:血压持续高于18.7/12千帕
低血压:血压持续低于12/8千帕
收缩压 舒张压
注:通常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液
人体内的血量相对稳定,对维持正常生理 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人体 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大约 400ml),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 为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在较短的时间 内能够得出补充。因此,献血是每个18岁 以上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和同胞应尽的责任 和义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血管种类 动脉 结构特点 血流速度 管壁厚、管腔较小、 管内血流速度快 弹性大 管内只允许红细胞 单行通过,血流速 度最慢
毛细血管 管壁由单层上皮 细胞构成 静脉
管壁薄、管腔大、 管内血流速度慢 弹性小
血液
上层: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占血总 量约55%
血 浆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血 细 胞
中间薄层: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