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雷雨》教学实录
雷雨》教学实录完美版
雷雨》教学实录完美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人物个性。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细心品味《雷雨》戏剧语言的独特魅力,带领学生由具体的语言情境进入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复杂的个性。
教学方法为朗读品味法和讨论点拨法,教学手段为Authware课件,包括文字图片投影和电影片断欣赏。
本节课的导入通过介绍XXX先生访问XXX先生并表达对《雷雨》的赞赏,引出探讨《雷雨》的原因,包括人物、情节和戏剧语言。
同时引用XXX《美学》中的话,强调戏剧语言是表现戏剧人物最深刻的方式。
XXX教授的感受则进一步印证了XXX先生剧本中精致的语言创造了无比美妙的艺术境界。
接下来,通过具体的语言场景,进入《雷雨》那“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语言世界。
第一个语言片断是“洋火”。
通过XXX的对话,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年龄和相识的时间。
这个片段中,XXX的沉思和语气的变化表达了他对XXX的好奇和回忆。
这段语言通过细节描写和人物情感的交流,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二、片断二:你们这段美好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
XXX被XXX赶出了家门,在绝望中选择了自杀。
而他被赶出家门的情景,发生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年三十夜,XXX的孩子才出生三天。
这段经历给他们留下了怎样的记忆呢?XXX曾经说过:“我的眼泪早已经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
你们大概已经忘了你们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XXX的门。
”让我们一起朗读这段文字,感受一下人物此时的心理。
请同学们个别地朗读一遍,让我们更好地体味这段人物语言。
同学们,你们认为XXX对于三十年前被赶出XXX的经历,内心是怎样感受的呢?刚才那位同学的感受是恨和悔,这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怨愤。
她对于XXX心怀无限的怨愤,因为他给她带来了那么多年的痛苦。
现在,她终于有机会释放内心的怨恨了。
她痛斥XXX这个卑鄙小人,但我们不妨看看她是怎样痛斥的。
高中语文必修3教案 《雷雨》课堂实录
《雷雨》课堂实录导入1.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段。
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2.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
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
3.出示周朴园有关图。
4.学生谈初读对周朴园的印象。
生1答:残酷、狡猾。
生2答:虚伪、阴险。
生3答:有文化、挺传统的,旧式知识分子。
生4答:感情不专一。
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进而提出几个问题:1.剧中让你看到希望的人物是谁?2.你认为剧中活得最累的人物是谁?3.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谁?问题一出,学生像炸开了锅,议论起来。
这几个问题应该是他们潜意识中存在但没有明确思考的问题,所以都又回到了电影和剧本中,试图再清晰、直接地感受一下每个角色,并不时交流看法。
看到时机成熟,我就问:就第一个问题哪位同学先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生1:我从周冲身上看到了希望。
师:为什么从周冲身上?生1:他身上有种正义感,不歧视四凤这样的人……反正他和他家的人不一样。
师:那能说说从他身上看到什么希望吗?生1:(沉默,思考)生2:周冲是个好人,但是他死了,我觉得还是鲁大海让我看到了希望。
生3:鲁大海头脑简单,动不动就动拳头,素质不高。
生2:你这是看表面现象。
鲁大海是工人代表,说明他在工人中的威信很高,有一定的能力,不然,大家不会推选他做代表。
生3:他被其他人骗了还不知道,没一点经验,特别是在周朴园面前像个小孩子……像个傻帽儿。
(学生笑)师:请大家举手表示一下你支持哪位同学!(大部分学生支持选鲁大海的同学)生4:老师,我认为周冲和鲁大海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我觉得在周朴园家这个散发着霉气腐朽味道的大宅子里,周冲是一束阳光,一缕清风。
看电影时,周冲一出场,顿时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如果他不死,我想,他最终很有可能会冲破这个家庭。
5《雷雨(节选)》课堂实录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雷雨》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现代话剧2.走近作者,梳理情节,把握冲突3.品味鉴赏戏剧语言【任务一】了解话剧的基本特点。
一、话剧在中国1907年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人组织春柳社。
1928年洪深提议统一定名话剧。
20世纪30年代是话剧发展的高潮时期,涌现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作品。
建国后,话剧事业蓬勃发展。
二、话剧鉴赏1.把握戏剧冲突:由于舞台演出时间和空间限制,戏剧冲突尖锐而集中。
2.品味戏剧语言:戏剧语言的主要作用是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交代和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展开戏剧中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一种舞台艺术。
怎样才能在舞台上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描述一件事,展现一段历史,突出人物的特征,反映社会反映时代,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于舞台演出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只能把矛盾集中起来表现。
所以我们鉴赏戏剧首先要把握尖锐而集中的戏剧冲突。
第二是品味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可以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交代、推动情节的发展,展开戏剧中的矛盾冲突。
可以说。
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
是戏剧鉴赏的两把钥匙。
【任务二】走进作者梳理情节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下注释对作者和作品的介绍,通读课文,梳理概括本文的情节。
一、曹禺曹禺(1910—1996)著名戏剧家。
原名万家宝,原籍湖北,生长在天津。
1928年进南开大学,后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3年完成处女作《雷雨》,震动当时戏剧界。
主要作品有《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有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上演。
二、理清人物关系周家:周朴园——蘩漪——周萍——周冲鲁家:鲁贵——侍萍——四凤——大海雷雨写了两个家庭、八个人前后30年复杂的纠葛。
这八个人物是周家的周朴园、繁漪、周萍、周冲,鲁家的鲁贵、侍萍、四凤,还有鲁大海。
为什么说雷雨写的是两家八个人的复杂纠葛呢?请大家看这张人物关系图。
刚才比较清晰的两家人。
在这张人物关系图中,就变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最新7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最新7篇)《雷雨》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5、巩固生字:⑴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⑵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指名回答。
板书:前中后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雷雨前:⑴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⑵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⑶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雷雨》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领悟如何在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2、了解戏剧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3、认清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吃人本质以及它的必然灭亡趋势4、学会理性分析复杂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先播放约三分钟的《雷雨》话剧片段将学生带入《雷雨》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特定氛围之中。
)我想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刚才播放的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那么在《雷雨》中毁灭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二。
作者简介及《雷雨》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山县。
其父在辛亥革命后曾出任宣化镇守等职,但不久官场失意,回家后常是牢骚满腹,整个家庭的空气是抑郁的。
曹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对这类家庭里的人物相当熟悉,他曾说:《雷雨》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
有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说和他们朝夕相处。
少年时代的曹禺曾随他继母观看了许多地方戏及当时流行的文明戏,这培养了他最初的戏剧情结。
1922年曹禺进入南开中学,并在1925年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此期间,曹禺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列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
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bull;后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雷雨》教案(精选5篇)
《雷雨》教案(精选5篇)《雷雨》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8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景象变化特征;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品质。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导语: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雷雨神奇莫测,十分有趣。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场雷雨,好吗?2、欣赏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
3、让学生边听课文录音朗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指导朗读。
1、再现雷雨前的情境。
请学生说说雷雨前的景象是怎么样的?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①“满天”是什么意思?②“压”字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黑沉沉的乌云向你直压过来,你感到怎样?③指导朗读这一句。
理解“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中的“垂”。
(用多媒体帮助理解)找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中的动词。
指导朗读这一句。
句子对比: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闪电很亮,雷声很响。
①对比。
“越来越”的意思是一次比一次强。
②指导朗读这一句。
③用“越……越……”说一句话。
2、再现雷雨时的情境。
请学生说说雷雨时的景象是怎么样的?①师根据生的回答小结:雨急而猛;景物不清;时间不长。
②“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请找出这一句的象声词。
指导朗读:“哗,哗,哗”的声音,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
③句子对比:渐渐地,渐渐的。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A、对比。
B、指导朗读:“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
C、用“渐渐地”说一句话。
3、再现雷雨后的情境。
①请学生说说雷雨后的景象是怎么样的?②读课文最后一部分。
苏教版必修四《雷雨》课堂实录
苏教版必修四《雷雨》课堂实录一、课例背景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苏教版)把《雷雨》编入“人性世界”的单元,而且删去了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要求从“心灵对话”的角度来解读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冲突。
“心灵对话”,也就是灵魂的对话和冲突,具体表现为言语的冲突。
在周朴园与鲁侍萍的言语冲突中,我们看到了周朴园的虚假和伪善。
因此,我把“言语真假判断”作为教学的主题。
表面上,周朴园的话好象都是真实的,都是发自肺腑的,他也好象就是一个注重情感,情真意切的谦谦君子。
实际上,周朴园却是一个惯于说假话的人,特别是面对鲁侍萍,他满口假话。
认识到他的谎言,就能认识到他的伪善、残忍、怯弱和无情无义。
学生在人物性格的探究过程中,学会了鉴别谎言,具备了这种判断能力,无疑就是增长了言语智慧,提升了生存智慧和能力。
实质上,这种智慧的增长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
于是,在简单地了解剧情之后,我把主要力量放在引导学生对言语真假的判断鉴别上,以此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过程描述(一)谎言的特点之一:隐瞒事实,歪曲事实(投影)师:我多次给同学们说过,语文学习,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许许多多的难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真正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呢?了解别人的方法有很多,过去,我们常常说“听其言,观其行”,就是说,了解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说的和做的是不是一致。
今天,我们学习话剧《雷雨》。
话剧主要是人物语言。
从人物的语言中我们就可以学习如何来判断一个人讲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懂得了判断言语的真假,就能够准确地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本性。
同学们都观看了由《雷雨》这部话剧改编成的同名电影,也懂得了什么是话剧语言。
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对话。
(投影下面的对话)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
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高二语文下册《雷雨》教案一等奖3篇
1、高二语文下册《雷雨》教案一等奖导语: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雷雨》教案,欢迎各位参考借鉴!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1.初学戏剧,应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关戏剧的基础知识。
2.《雷雨》是一部现代剧、话剧、多幕剧(四幕)、悲剧,反映的是20年代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老师要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简介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社会矛盾。
3.学生要认真阅读课文下关于《雷雨》前后情节的介绍,把本文与其衔接起来。
4.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
因此,学习本文要认真把握本文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复杂矛盾,通过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来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
5.戏剧中人物语言常常有潜台词,要认真分析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便于把握人物个性。
6.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握全局,即把大的背景材料(比如社会背景、本文前后的情节背景)向学生作必要的交代后,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逐层分析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
特别是对典型化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挖掘,这个挖掘的过程,就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
7.文章应以周朴园这个典型人物为核心,联络情节结构,寻找矛盾发端,挖掘人物性格,归纳文章主旨,学习写作特色。
【指点迷津】1.关于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2.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
《雷雨》课堂实录
《雷雨》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体验学习、默读想象、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板书“雨”)这个字怎么读?生:(学生齐读)yǔ师:谁能用“雨”组词?生:(一个接一个组词)下雨、雨水、雨中、雨露、雷雨。
师:你能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吗?生:能。
(生写)师:你写得真认真、真工整。
老师要奖励给你们听一段与雨有关的录音,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看谁听的最仔细,并能把听到的内容讲给大家。
(放录音)师:好!谁能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刮风和下雨的声音。
生:我听到打雷的声音。
生:我还听到了青蛙的叫声。
师:青蛙什么时候发出的叫声?生:(想了一会)在雨停之后发出的叫声。
生:雨停之后我还听到了知了的叫声。
师:(面向全体学生)这些声音你们都听到了吗?生:听到了。
师:大家听的真仔细,把录音中所有的声音都听到了,太了不起了!可是,这段录音还缺少题目,谁能给它加一个合适的题目?生:我认为这段录音的题目应是“下雨”。
因为这段录音有下雨的声音。
生:我认为用“雷雨”。
因为录音中不但有下雨声还有打雷声。
生:我也同意用“雷雨”做题目。
师:老师也认为用“雷雨”做题目比较合适。
你们知道吗?有位叔叔亲眼目睹了这场雷雨,并把它记录下来,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大家想知道他是怎样写的吗?生:想。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20课(写20)(雷雨),齐读课题。
二、自读自悟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向下面的小蜗牛请教。
生:自由读。
师:老师想听到你们优美的读书声。
老师要找8位同学读课文,因为:(有8个自然段。
雷雨教学实录
雷雨教学实录第一篇:雷雨教学实录《雷雨》(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学习“雷”字。
师:下雨大家都很熟悉,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学生纷纷发言:我见过阵雨。
我见过大雨。
我见过暴雨。
我还见过雷雨……)师:有几个小朋友都说到了雷雨,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也是雷雨。
(板书课题)读课题。
生读课题师:(电脑课件突然播放一声惊雷后演示“雷”字字理)“雷”是生字,大家看屏幕,注意这个“田”字代表什么?(学生被一声惊雷吸引住了,都在思考问题,窃窃私语:“田”字应该表示田地可屏幕上显示的不太像。
师看着学生一脸的困惑善意地笑了笑:下雨时发出巨大的轰隆声就是雷。
古时候用三个“田”字表示,现在为了字形的美观简化成了一个“田”字。
二、感知全文,学习生字。
师:课文写的这场雷雨,雨是怎样下的,雷是怎样响的?请小朋友们看着课本听老师读课文。
生倾听师:这场雷雨景象美吗?想不想学?生:想师:要想学好课文,先扫除这7个生字的小障碍。
(电脑课件出示课文的生字条)自己读读,先把字音读准,把认为难读、难记的字多读几遍。
学生读生字师:都会读了吗?老师检查一下。
(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齐读)师:真棒!你们觉得这组生字里哪些字笔画多,字形比较难记?生1:“垂”字难记。
生2:“渐”字也难记。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它?生:“渐”字是形声字,三点水是形旁,“斩”是声旁。
师:你真有办法。
我们还可以用字理识字的方法来记这两个字。
(电脑课件演示“垂”字的字理,师指导学生分析比较:这是稻谷,这是古时候的“垂”字,它们有什么相像的?师:把笔画拉直成了现在的“垂”字,注意中间部分就像下垂的果实、叶子。
(课件闪烁这个部件)师:“垂”字在课文哪个句子里?找到它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学生读句子师:蜘蛛是怎么垂下来的?注意看(师课件演示蜘蛛下垂的动画及闪烁“垂”字中间的一竖。
并叙述:这一竖就像什么?)生:像那蜘蛛丝。
师:大风来了,蜘蛛要赶快逃命了。
《雷雨》的教学实录范文5篇
《雷雨》的教学实录范文5篇教学实录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WTT整理的《《雷雨》的教学实录》,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雷雨》的教学实录1 《雷雨》课堂实录 (一)、课前交流(1)学一学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老师拍节奏,学生认真听,然后学一遍。
) 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2)问一问老师问,学生认真听,然后边拍节奏边回答。
师:谁的尾巴弯? 生:公鸡的尾巴弯师:谁的尾巴长? 生:猴子的尾巴长师:谁的尾巴最好看? 生: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师:青蛙青蛙怎么叫? 生:呱呱呱师:小狗小狗怎么叫? 生:汪汪汪师:小猫小猫怎么叫? 生:喵喵喵师:小羊小羊怎么叫? 生:咩咩咩师:刮风生:呼师:刮大风生:呼呼呼师:下雨生:滴答滴答 (二)、导入新课大自然有很多动听美妙的声音,比如说风声、雷声、下雨声,平时我们要多关注生活,了解自然。
今天我们来学习雷雨。
(三)、识记生字,初读课文,了解词意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认读生字(老师事先把装有生字卡片的学习袋发给学生)(1)同桌合作抽读生字卡片(你抽我读,我抽你读)压乱垂虹 (2)给拼音宝宝找朋友出示拼音师:“它的朋友在哪里?找对了读三遍。
”生:“在这里”每个孩子边回答边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出这个字,并读三遍。
(3)生字回到词语里,开火车认读词语老师出示词语师:读对了,大家跟读三遍重点指导轻声读法 (压下来垂下来)(4)词语回到句子里,读句子,感受课文的用词准确。
句子一: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a 做动作理解“压下来”b 看课(满天乌云)朗读句子。
句子二: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a 指导朗读要下雨了,蜘蛛要跑得快一些,读句子。
谁能让小蜘蛛再逃得快一些,再读句子。
b 看课图片通过比较来理解“垂下来”和“掉下来” 出示图片:下垂的小兔耳朵、掉下来的树叶、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成熟的向日葵师:“垂下来”东西一头向下,一头在上连在一起。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教学内容,选取《雷雨》作为精讲篇目。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四幕悲剧,讲述了周、鲁两家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悲剧命运。
本节课将重点分析第一幕和第四幕,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幕: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出场,展现周家家庭矛盾。
2. 第四幕:周萍与四儿重逢,周朴得知真相,众人物命运走向悲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雷雨》的剧情,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对戏剧的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剧情发展,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戏剧中的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雷雨》的话剧片段,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一幕,了解剧情。
3. 人物分析:分析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形象,讨论他们在剧情中的作用。
4. 剧情分析:详细讲解第一幕和第四幕,引导学生关注戏剧中的冲突、高潮和结局。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人物分析的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第四幕中的冲突,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关系图:展现周、鲁两家的复杂关系。
2. 剧情发展脉络:梳理第一幕和第四幕的主要情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剧情,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
答案示例:《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复杂。
周萍忠诚善良,却因家庭压力走向堕落;周朴自私冷酷,对家人无情;鲁妈善良无私,为女儿付出一切;四儿美丽纯真,却陷入情感纠葛。
通过这些人物,曹禺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
《雷雨》教学实录参考整理
《雷雨》教学实录参考整理《雷雨》教学实录参考一、揭题(一)学习“雨”,积累好词语(板书:雨)师:来说说关于雨的词语。
生:大雨。
师:最好能说四个字的词语。
生:狂风暴雨。
师:(出示该词语)再来,你说。
生:和风细雨。
生:蒙蒙细雨。
师:(出示该词语)哦,蒙蒙细雨。
还有吗?生:枪林弹雨。
师:你的想象力很丰富。
师:这里还有两个关于雨的好词,来读一读吧。
齐读:风雨交加。
师:还有一个,把它请出来吧。
齐读:风调雨顺。
师:小朋友们这么多,这么好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
同学齐读。
(二)揭示课题,明确自学要求师:说下雨就下雨。
(展现课件)师:这场倾盆大雨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课文《雷雨》。
(板书:18、雷雨)生:齐读课题。
师:那么是怎么来写这场雷雨的呢?让我们打开语文书认仔细真地来读一遍课文,听清晰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是遇到不熟悉的字就请教拼音老师,难读的地方划出来多读几遍。
要是你读完一遍,那就请你骄傲地站起来,连续读其次遍。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压、摆、垂”,用口诀学写“垂”师:你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老师问了几个小朋友,有的小朋友都会读了,很厉害。
(一)读句子师:有几个小朋友指出这三个句子比较难读。
(课件出示三句话: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突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3、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生:同学个读第一句。
师:这个词真难读,一起读。
(老师出示词语卡)黑沉沉,前鼻音,读。
生:同学个读。
(老师出示词语卡“乱摆”)生:同学个读其次句。
生:齐读。
师:第三句谁来读?生:同学个读。
师:这个翘舌音读得多准啊,谁想来读准它?(老师出示词语卡“垂下来”)生:同学个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准这句话,起。
生:同学齐读。
2、正确区分三个动词师:调皮的生字宝宝从句子里逃走了,你还熟悉它们吗?把它们送回家吧。
师:几号生字住哪里?同学齐回答。
师:一起读,让我们再把这三句话读通顺了。
齐读。
3、学写“垂”师:认真看看这三个生字,哪个字最难写?生齐答:垂。
高中课文雷雨课堂实录
高中课文雷雨课堂实录推荐文章语文课文云南的歌会一等奖课堂实录热度:语文课文余映潮沁园春雪课堂实录热度:语文课文落花生张玉林课堂实录热度:语文课文王崧舟搭石课堂实录热度:语文课文王崧舟白鹅课堂实录热度:雷雨是一篇有名的话剧,那么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同学们需要从中学习什么道理?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高中课文雷雨课堂实录,希望对您有用。
高中课文雷雨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的4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学习重点】1、记本课的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学习难点】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课前准备】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见过雷雨吗?生:见过。
师:那谁来说说雷雨是怎样的?生:有乌云。
生:有闪电。
生:有雷声。
生:有彩虹。
生:有风。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好不好?生:好!师:(雷雨的声音)仔细地听。
生:听。
师:这就是雷雨的声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雷雨》,我们来齐读课题。
生:雷雨。
师:(出示课件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80页,自由地读课文。
1、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给每一段标上序号。
3、你喜欢哪一段,就把这一段多读几遍。
等会儿老师要请同学站起来读一读。
4、边读边想雷雨来临之前天空发生了什么变化师: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可要听牢哦,读完之后要请你们评一评,他们读得对不对,读得好不好。
生:1 2 3 请学生评价。
师:你们的耳朵真尖。
雷雨公公为同学们带来了礼物(出示四个字)谁来读读。
生:压乱垂虹师: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吗?生:认识。
师:这些生字婴幼儿跑到词语中去了,你们还认识吗?生:认识。
师:那谁来读读。
师:同学们,雷雨前的天气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呢?(出示三段)先请大家读一读这三段。
【高中语文】《雷雨(节选)》课堂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雷雨》课堂教学实录师:老师们,上午好!刚才主持人成先生对我有所介绍,我更愿意说我是山东的。
我是2014年到的北京,过去在山东省实验中学工作。
应该讲不叫欣赏这个课,成老师对我过奖了,我觉得老师们应该是听这个课。
我从九零年开始讲课到今天已经有26年了,每天都在上课。
我想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展示课也好,优质课也好,公开课也好,它都是课,平时怎么上,今天还怎样上。
我希望我今天的课堂还是一个正常的课。
老师们看课不是去看剧,是看一看这个课能不能和我们平时的课接上地气,我们能不能在平时就这样上。
我希望我的课永远的本真,永远的贴近学生,永远属于一个正常的课,而不是表演课,不是涂抹了厚厚脂粉的课。
刚才成老师的介绍,其中有一个词我觉得特合我的心意,叫做“本真”。
谢谢大家!好,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看过话剧吗?生:看过。
师:看过什么呀?生:看过《哈姆雷特》。
师:哦,《哈姆雷特》。
嗯,你看过什么?生:看过《雷雨》。
师:看过《雷雨》这个剧,还是读这个剧本?生:就是看过剧本,看过剧,看过电影。
师:哦,好,请坐。
还有同学看过吗?我们可能经常会看电影,但真正接触话剧的机会好像不算太多。
中国过去是没有话剧的,我们有的是戏曲。
比如说《三堂会审》《霸王别姬》。
以后你们还会学到《窦娥冤》《长亭送别》,这都叫做戏曲。
话剧是从西方引进的。
一种文学体裁的成熟,一般会在几个人,甚或是一个人的手里成熟起来的。
比如说我们所讲的文学的四大体裁都是?生:小说、散文……师:你们知道中国的现代小说是从谁手里成熟起来的吗?生:鲁迅。
师:非常棒,是从鲁迅手里成熟起来的。
散文呢?生:朱自清。
师:对,你们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春》。
还有谁?同学们可能想不到,是鲁迅。
鲁迅的散文也写得漂亮,还有呢就是像林语堂、周作人。
从这些人手里成熟起来。
诗歌呢?生:徐志摩。
师:有的人说徐志摩,你们很熟悉的就是《再别康桥》,还有郭沫若等。
那么,我们所讲的话剧,是从谁手里成熟起来的?就是从曹禺,注意“禺”字的读音为阳平。
雷雨课堂实录
雷雨课堂实录雷雨,是曹禺先生的经典之作,揭露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黑暗和残酷,展现了人性的丑陋和威胁。
雷雨课堂实录则是将雷雨这一经典剧目搬上课堂,用教育的方式来深入探讨剧中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
下面是雷雨课堂实录的详细记录。
第一节:导入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雷雨这部作品的背景和作者曹禺。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重要作品,曹禺通过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揭示了旧社会的残酷和不公,对话剧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角色分析在本节课中,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雷雨中的主要角色。
通过讨论崔莺莺、崔麟、崔秀英、嵩山和荔香等人物的言行举止,学生们深入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第三节:社会背景接着,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分析雷雨背后的社会背景。
老师通过大量资料的展示,向学生们展现了旧社会的封建礼教体制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学生们对于这种残酷的社会现象深感震惊和愤怒。
第四节:人性的探讨在这个部分,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剧中人物的行为背后的人性原因。
学生们积极发言,辩论各种观点。
其中一位同学认为,作品中的人物的行为是社会环境所迫,而另一位同学则认为个体的选择和道德标准也是影响人性的重要因素。
第五节:道德与伦理在本节课中,老师带领学生深入探讨作品中涉及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学生们针对作品中的婚姻背叛、家庭伦理和性别歧视等问题进行讨论,展现了对道德价值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第六节:现实意义最后,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雷雨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雷雨中的封建礼教和人性扭曲的问题,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学生们看到了现实社会中令人痛心的种种问题。
同时,他们也明确了个体选择和道德价值的重要性,决心积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结语:雷雨课堂实录旨在通过对雷雨这一经典剧目的深入研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
通过这样的课堂实录,学生们更加了解雷雨的内涵和意义,对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雷雨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更是对封建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展现了曹禺先生的文学才华和社会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教学实录导入:(点出按钮主页面)上世纪60年代,有一位著名的日本作家访问中国,他专程登门拜望了剧作家曹禺先生,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希望日后也能写出像您的《雷雨》那样的杰作来。
”这位日本作家是谁呢?他就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雷雨》是曹禺在中学时期开始构思,在大学毕业时完成的话剧处女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部年轻的作品,成为大江先生眼里“丰碑”式的巨著呢?(顿,自语)是作品中的人物?是故事情节?还是戏剧语言?(顿,点出“黑格尔语”)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
——黑格尔《美学》哦,黑格尔老先生是想告诉我们,对于剧本,语言是第一要素。
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没有戏剧语言,剧本的人物、情节,就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难怪钱谷融教授会有这样的感觉——(点出“钱谷融语”)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曹禺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而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炼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
——钱谷融《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境界——关于<雷雨>欣赏答问录》曹禺先生的剧作,正是以其精致的语言,创造了一个个无比美妙的艺术境界。
下面,就让我们一道,经由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进入《雷雨》那“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语言世界吧。
一、片断一:洋火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一个语言片断——(点出“洋火”)朴(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鲁是的。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请大家看投影上的文字,在课文中找出它所在的位置。
(顿)同学们,比较一下看,投影与原文有什么不一样?(顿,点出“洋火二”,“是的”显示蓝色)很好,大家都很快地发现了问题,投影上的“是的”后面遗漏了一句话(点出“洋火三”原文)。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一)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对话的具体情境是——(顿)对了,周朴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三十年前你在无锡吗?”答案很明确:“是的”,按理说,回答只需两个字就很清楚了,可鲁侍萍为什么还要加上这样一句话呢?(顿)这样说话,未免太罗嗦了吧?你们觉得呢?(到学生面前,个别的轻声问)“你觉得呢?”(生答:“不罗嗦”)哦,能不能谈谈你的想法呢?(生一答:鲁想要暗示周自己的真实身份。
生二答:意在唤起周对往事的回忆。
)(听过几位学生自由发言后,师明确):①有意识:鲁主动地以无锡引起了两人的对话,当然希望这场有关往事的谈话能持续下去,所以,有意识地提出三十年前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勾起周的回忆,引发新的话题。
②无意识:说话过程中鲁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三十年前的生活当中。
)(二)问:那为什么不是别的生活细节,而单单提到“洋火”呢?(生答:因为这一细节在鲁心中印象特别深刻。
)(师追问)仅仅是鲁对此印象深刻吗?(提示学生关注句中的“我们”一词)(点出“洋火四”,“我们”呈红色)是的,很可能两人都印象很深刻。
因为,三十年前的生活,在鲁、周心目中,记忆最深的就是他们两人一起生活的情景,也正因为这样,鲁可能无意也可能有意地说“我们”,可以说,这“们”字,包括的其实就是周。
(三)问:这一刻,鲁的思绪回到了三十年前,那周呢?(生齐答:周也一样。
)嗯,他也回到了三十年前。
(可提醒注意舞台说明“深思”以及周的话:“很远啦,我想想……”)。
(四)问:同学们,我们可不可以大胆地设想一下,此刻,由于“洋火”这个生活细节的触发,他们两个脑子里可能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生活情景呢?(师提示:当然是与“点灯”有关的情景。
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信息。
)(学生思考片刻)(生一答:因为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户,所以室内经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鲁的情景。
)(生二答:鲁为周缝衣服的情景。
)(师追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生二答:因为下文提到周的破衬衣)(师与全体学生一道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台词“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
师肯定生二的细致,并明确)我们可以想见鲁在灯下一针一线地绣那朵梅花的情景。
(五)想像思考:大家设想一下,一盏油灯,红色的火焰在跳动着,一位年轻姑娘正在灯下专注地绣花,在她身边,一位年轻的父亲怀里抱着婴儿,静静地看着……眼前这幅画面,让你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自由作答:温馨、甜美、幸福等等)(师满含深情地)是啊,多么美好温馨的画面啊!想象得出,30年前这段生活,留给鲁、周二人的正是这样一种美好、温馨的记忆,以至于30年后他们仍念念不忘(点出“无锡是个好地方”一句)。
对他们来说,无锡,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
二、片断二:你们(一)问:那么,这样的美好的生活有没有一直维持下去呢?(生齐答:没有)是的,这段美好的生活不久便被无情地结束了。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师生共同回顾有关剧情)哦,鲁被赶出了周家,绝望之中投水自尽。
而且,鲁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形下被赶出来的呢?(与学生一同回顾,强调)对,是在一个年三十的晚上,一个风雪夜,鲁生下孩子才三天。
(二)问:那么,这段经历留给他们的又是怎样的记忆呢?(顿)点出“你们一”鲁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
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三)朗读: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这段文字。
(略等一会儿)为了更好地体味这段人物语言,我们来把这段话朗读一遍,好不好?请大家自由朗读,要注意把握人物此时的心理。
(生读)很好,我听出来大家都读得很认真,很专注。
现在,我们请同学个别地朗读一下这段文字,好不好?(女生一朗读,师评)刚才的同学表现相当出色,我感觉她不是在朗读,倒像是倾吐自己的心声。
(四)问:同学们,大家觉得,对周朴园,对于三十年前被赶出周家那段经历,鲁侍萍内心是怎样一种感受呢?(向刚才朗读的女生一)你的感觉是——(女生一答:恨,悔)非常好,(点出“你们二”,“恨”一句呈蓝色)其实你刚才动情的倾诉,已经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是的,(向全体)面对周朴园,鲁侍萍心里有着无限的怨愤。
(再向女生一)因为,正是是周朴园,给你带来那么大的痛苦,那么多年的痛苦。
(“鲁”同学点头表示同意)等了三十年,现在,总算有了一个机会,鲁当然要尽情地释放心中郁积的怨愤了。
(向全体)于是,她声泪俱下地痛斥周这个卑鄙小人。
是这样吗?(生脸上有疑惑之色)那么,她是怎样痛斥的呢?我们再来看这段话——(点出“你们三”,“你”呈蓝色),你呀,你呀,你你你——(顿,点出“你们四”,“你们”呈红色)哎,不对!鲁痛斥的是周朴园,怎么又变成“你们”了呢?是“你们”逼“我”离开?“我”是被“你们”赶出来的吗?(再面向全体)怎么回事?搞错了么?(生议论)(顿)哦,还有呢——(点出“你们五”,“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我觉得我像在做梦”一段文字,“你们”呈红色)全都是“你们”,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你们”,是谁呢?(生自由答出:是周家的人。
)(师追问)比如说?(生答:周家老太太)(师与学生一道明确)这“你们”,自然是包括周本人在内,可是,显然并不只是周一个人。
看来,在鲁侍萍眼里,三十年前那场悲剧的罪魁祸首,并不只是周朴园,还有他家的“老太太”等为代表的封建家长。
(提醒学生注意“30年”前的社会现实,“光绪二十年”是1895年,是清王朝时代)看来,当年将梅侍萍赶出家门,周朴园是有着极大的苦衷的,正如我们学过的《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所说的“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周也有相当大的被迫的成分。
对于他最终的绝情,鲁当然是怀着明显的怨恨的,不过。
从鲁的这么多个的“你们”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她对周一定程度的原谅、宽恕。
尤其是“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一句台词,听起来是如此拗口,如果不是为了有意识的强调是“你们家里”,是无法解释的。
大家觉得呢?(生点头表示赞同)(五)补充资料: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课文之外的,《雷雨》的其它语言片断中找到类似的意思。
(点击“人心易变一”)鲁(落眼泪)凤儿,可怜的孩子,不是我不相信你,我太爱你,我生怕外人欺负了你,(沉痛地)我太不敢相信世界上的人了。
你妈就是在年青的时候没有人来提醒,--可怜,妈就是一步走错,就步步走错了。
人的心都靠不住,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软弱,太容易变了。
(顿,再点出“人心易变二”,末句呈蓝色)这是剧本第三幕中鲁要求四凤发誓不再与周家的人来往时说的一段话,这是鲁三十年的苦难换来的生活“经验”。
不难看出,这里所谓的“太软弱,太容易变”的“靠不住”的人,指的其实就是周朴园。
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妨这样说,对于周朴园,最让鲁感到不满的,与其说是周在感情方面的“绝情”,不如说是他的“软弱”,不能为爱情作抗争,不能为爱情作出牺牲。
那么,对周朴园的这种宽容,会不会是善良的鲁看花了眼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周本人的表现——三、片断三:汗涔涔(点击“汗涔涔一”)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
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朴(苦痛)哦!鲁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
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朴(汗涔涔地)哦。
(顿,自语)嗯,这里真热呀!(顿)哦,原来窗户关上了。
(顿)这么热,多半是“雷雨”要来了。
(一)问:(面向全体)同学们,“汗涔涔”,是怎样一种情形呢?(学生据页下注解作答)窗户自然是关着的,不过我们都很清楚,真正让周脸上汗水“不断地流”下的,显然不只是天气。
那是什么原因呢?(生自由作答:是鲁侍萍的讲述使他的心灵受到触动因而冒汗)(二)问:看来,周冒汗,并不是因为天热,而是因为心里热。
由脸上的汗,我们可以看出周此时怎样的心理活动呢?(任由学生自由叫出,再明确)对,是痛苦、愧疚。
为自己三十年前的绝情,为给梅侍萍造成那样深的创痛。
(适时点出“汗涔涔二”,“苦痛”呈蓝色)注意,此时,周并未认出鲁侍萍,站在眼前的,只不过是一个下人的母亲。
可是,即便是一个“局外人”的客观的讲述,就让周产生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感受到如此强烈的痛苦,我们可以想见,他内心的愧疚感有多深。
同学们,一个随意玩弄女性的封建纨绔子弟,有没有可能产生这样的心态呢?(生齐答:不会)(三)小结:同学们,品味了上面这几个语言片断之后,你们觉得,眼前的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呢?是的,在三十年前,他与鲁有过一段甜蜜的生活,真实的感情,对此,他一直念念不忘,他多年来保留的旧习惯也可以为证;而对于三十年前将鲁赶出家门的绝情行为,他有着发自内心的愧疚与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