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经济史2

合集下载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第一章金融制度的建立1、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2、清算制度的建立3、股票市场的形成4、南海泡沫事件金融:资金融通金融革命: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银行制度、结算制度、证券交易市场的建立,促进经济发展。

一、硬币缺乏——对信用工具的需求资金分配和使用不均衡——产生信贷业务信用工具和信贷业务的发展——近代银行制度的结算制度发展原因:1、金银复本位制2、货币量增长推动了贸易的发展磨损和贮藏的损失人口的增加新兴工业发展与东方贸易逆差3、17世纪20年代欧洲采银业萧条4、货币短缺二、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大宗借贷业务经常发生在民间金融家和政府之间近代政府面临突发性货币匮乏,因货币缺乏,私人借贷普遍存在。

由于对贷款的广泛需求,出现早期“商业银行家”(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商业银行发展困难,破产的很多,社会上对放债人存有敌意,银行家经营无力,直到利率革命出现,缓解危机。

)利率革命是近代金融制度建立的关键一步汇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承诺支票:信用工具意大利首先采用转让支票的国家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贸易结算中心18世纪伦敦挑战阿姆斯特丹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瑞典国家银行——中央银行Be lombard street to a china orange. 英国金融界比喻“悬殊极大,十拿九稳”“华尔街2号”伦敦证券交易所17中叶正式的股票交易市场出现了南海泡沫——近代首次金融危机近代金融制度建立伊始,不完善,不稳定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1、密西西比泡沫2、郁金香狂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第二章工业革命的准备一、市场制度的创新农村:圈地运动城市:行会制度瓦解二、竞争有序化限制过度竞争,建立规则竞争三、政府行为的界定政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市场秩序,另一方面,限制经济活力自由放任成为成熟市场上政府的行为特征四、资本原始积累基础:对农民剥削1、圈地运动2、对土地掠夺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表现纺织业的技术革命(棉布价格上涨,刺激棉纺织业技术更新,毛纺织业受传统束缚和政府保护,没有创新)采矿业和冶金业的创新交通运输的变革航运业、公路的建设和铁路的兴起三、生产方式转变分散——集中工厂制度建立四、劳动力市场形成教会安置制度及其废除学徒条例废除自由工资制度的建立五、人民生活的变化收入受供求关系影响收入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表现在结构上新的生产方式影响人们生活水平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的强大引起其他国家的效仿第三章亚洲起飞尝试印度起飞尝试:1、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统治印度最早遭受侵略,最早接受西方文明,英国对印度采取直接掠夺四种方式1)索取战争赔款2)征收天赋3)掠夺大量棉花,转运纺织品4)渗入印度手工业生产部门2、实行片面自由贸易政策为了保护英国工业发展和便于商品输出3、近代工业的产生铁路、采矿业和原料初加工4、民族资本发展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轻纺工业主要是棉纺织业,国外市场需求的刺激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了钢铁工业5、民族工业特点:1)工业化水平不高2)浓重的殖民主义色彩3)有买办性,封建性特点中国起飞尝试:一、洋务运动闭关锁国,专制主义色彩浓厚,国家投资兴办的军事工业工厂管理模式:封建管理模式19世纪70年代,“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创办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民营工业出现甲午战争后,民营工业突破困境,中国近代第一次工业化尝试,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二、民国初年的工业发展第二次工业化尝试1)主张工商自由,颁布鼓励法令2)列强无暇顾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工业投资增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封建土地关系仍然存在三、20世纪30年代的工业化1927-1937年,消灭军阀割据,国家初步统一,国民政府开始着手与经济建设问题1)争取关税自主2)健全金融体系,统一改革币制日本工业化一、废除封建割据和封建特权1)1853年,美国贝里将军冲开日本海关2)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3)1871年,废藩置县二、地制改革和租税改革三、贸易立国与富国强兵日本每一次经济繁荣都与战争有关欧美国家的城市化主要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历年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历年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
一、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15分)
1、商业革命
2、普鲁士式道路
3、罗斯福新政
二、简答题(15分)
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终结。

三、论述题(20分)
1、试比较美国和日本工业化道路的异同。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lo分)
1、西进运动
2、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简答题(一题15分)
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特点
三、论述题(一题25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经济史】
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4、圈地
5、普鲁士式道路
6、帝国特惠制
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日本产业革命的特点。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30年代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近现代经济史

近现代经济史
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1956—58农业高级合作社—(1958—78人民公社) 中国现代(三)1978——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所有制体制改革: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二、国有企业的改革:
1、中心环节:
2、三个阶段:
增强企业活力
(1)试点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综合配套改革、厂长负责制 (2)全面展开:1984年。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 控的管理体制。 所有制体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 经济并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21世纪 初)
思考:1985—1989、1992—1997年代、21世纪初 我国经济出现三个发展高潮的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对开放三大步是什么?
新中国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前30年:(情况、原因是什么?)
第一产业:农业占主要地位
第二产业: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重工业发展较快 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较慢(绝大部分是国营和集体) 改革开放后30年: (情况、原因、影响) 1、农业所占比重逐渐减小(农业迅速发展、粮棉世界第一)
(5)西欧开始崛起。人类的视野大大开阔了,对世界
的认识开始改变。
“价格革命”的影响:
1、物价飞涨。对封建贵族、贫民、早期资本家产生重大影响。 2、理顺了一个价格。即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的价格体 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削弱了两个国家。先是壮大了西、葡两国,后因它把财富 购买奢侈品大肆挥霍而削弱。它的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政、 经、文) 4、壮大了三个国家的实力:
社会结构的变化:即出现新阶级新阶层(原因和影响)
春秋战国: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从古至今,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持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到了19 世纪中叶,长期以来闭关自守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叩开。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完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自然进程,促成了其封建经济的解体,带来了新的生产力和制度安排,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一) 近代前期( 1840—1919 年)1)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冲击下,中国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 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19 世纪60 年代到90年代,外国商品进口增长3 倍,中国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列强以资本输出作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 19 世纪60 年代起,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基本上是封建性的军事工业和以利润、市场为基础的带有封建性的民用工业。

4)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却步发展;1912—1919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短暂的迅速发展,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该时期并存的几种主要经济形式主要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1)经济。

2) 相互关系:自然经挤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一开始起到抵制作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自然经济产生解体作用,后又由于中外反动统治的需要,这两种经济也出现相互依赖的关系;在自然经济解体的基础上及外国资立主义经济的刺激下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这一经济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起到抵制作用,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二)近代后期(1919——1949年)1) 国民政府建立后,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扩大资本输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金融财政;抗战时期,日本对沦陷区进行了野蛮的经济掠夺;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

历史学历年真题

历史学历年真题

历史学历年真题南京大学95年中国古代史1、简述商鞅变法的主有什么作用?3、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要内容及其意义。

2、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主要推行了哪些措施?各4、什么是牛李党争?他们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评析其优劣。

5、清朝在康、雍、乾时期为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进行过哪些重大斗争?南京大学96年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任择5题,每题5分)1、殷墟2、四书五经3、吐谷浑 4侨洲郡县 5、淝水之战6、庆历新政7、乡度会试8、土木之变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任择3题,每题10分)1、何谓“十通”2、唐朝的三省制3、元朝统一的意义4、“嘉靖倭难”的前因后果5、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举要三、论述下列问题(1——2题必做,3——5题任择其一,每题15分)1、东汉、唐、明三朝宦字擅权及其特征。

2、唐以来我国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

3、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

4、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阶段。

5、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2001年南京大学综合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良渚文化2、叶尔羌汗国3、马丁。

路德4、恒逻斯之战5、孔雀王朝6、新文化运动7、汉谟拉比法典8、汉尼拔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2、试述明清一条鞭法的实施过程及相关内容和意义。

3、简述蒙古西征的具体过程及其对中亚等地区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一. 名词解释:(5分*10个)古德诺公车上书租界“进北攻南”“重点进攻”胡适国民参政会《中国之命运》二二八起义国粹派二. 论述题:(20分*5个)1. 列强干涉中国近代政治的主要方式。

2. 1927-1937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脉络及其影响。

3. 抗战到解放时期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4. 1854-1861太平军与湘军争夺天京上游的主要阶段及战局特征。

5. 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例,分析改革与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世界近代史(记不太全了)一. 名词解释:(5分*10个)阿拉伯主义中立法航海条例拿破仑十二月党人《共产党宣言》国际联盟普法战争二. 简答题(10分*3个)1. 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历史必修2《经济史》整体结构和思维导图(复习用)

历史必修2《经济史》整体结构和思维导图(复习用)
中国古代经济
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的形成和
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 结构的变动与 资本主义的曲 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的道 路
1.发达的古代
1.开辟新航
1.自然经济的
1.社会主义建
农业。
路。
解体。
设的起步。
2.领先世界的
2.殖民扩张与
2.洋务运动。
2.探索与失
古代手工
世界市场的
3.民族资本主
误。
业。
拓展。
义的初步发
革。
化。
4.报刊事业的
义的新变
3.世界经济的
发展。
化。
全球化趋
5.影视事业的
势。
发展,
苏联的社会主
义建设
世界经济的全
球化趋势
1.物质生活与
1. 1929-1933
1.从战时共产
1.战后资本主
习俗的变
年资本主义
主义到斯大
义世界经济
迁。
世界的经济
林模式。
体系的形
2.路上交通事危机。2.第源自次世界成。业的发展。
2.罗斯福新
大战后苏联
2.世界经济的
3.通讯工具的
政。
的经济改
区域集团
变迁。
3.战后资本主
3.伟大的历史
3.古代商业的
3.第一次工业
展。
转折一十
发展。
革命。
4.民族工业的
届三中全会
4.古代的经济
4.第二次工业
短暂春天。
的召开。
政策。
革命。
5.民族工业的
4.经济体制改
曲折发展。
革。
5.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CSSCI来源期刊C1,C2类

CSSCI来源期刊C1,C2类

CSSCI来源期刊C1,C2类排序刊物名称学科分类刊物级别1管理世界管理学C1 2科研管理管理学C13中国软科学管理学C14科学学研究管理学C15外国经济与管理管理学C16南开管理评论管理学C17管理科学学报管理学C18研究与发展管理管理学C19中国管理科学管理学C110管理工程学报管理学C111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管理学C112预测管理学C213管理科学管理学C214科学管理研究管理学C215中国科技论坛管理学C216中国行政管理管理学C217管理评论管理学C218经济管理管理学C219软科学管理学C220公共管理学报管理学C221经济体制改革管理学C222科技进步与对策管理学C223管理现代化管理学C224科技管理研究管理学C225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学C226管理学报管理学C227宏观经济管理管理学C228华东经济管理管理学C229现代管理科学管理学C2管理学平均值1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C12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C13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C14国外理论动态马克思主义C15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C16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C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C28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C29理论前沿(原在政治类)马克思主义C210高校理论战线马克思主义C211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马克思主义C212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C2马克思主义平均值1哲学研究哲学C12世界哲学哲学C13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C14自然辩证法通讯哲学C1 5哲学动态哲学C1 6中国哲学史哲学C2 7现代哲学哲学C2 8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哲学C2 9道德与文明哲学C2 10孔子研究哲学C2 11周易研究哲学C2 12伦理学研究哲学C2 哲学平均值1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C1 2宗教学研究宗教学C2 3中国宗教宗教学C2 4世界宗教文化宗教学C2宗教学平均值1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学C1 2现代外语语言学C1 3当代语言学语言学C1 4中国语文语言学C1 5外国语语言学C1 6外语界语言学C1 7中国翻译语言学C1 8中国外语语言学C2 9世界汉语教学语言学C2 10方言语言学C2 11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学C2 12外语与外语教学语言学C2 13外语电化教学(原在教育学)语言学C2 14外语教学语言学C2 15语言研究语言学C2 16语言科学语言学C2 17国外外语教学语言学C2 18民族语文语言学C2 19外语学刊语言学C2 20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语言学C2 21汉语学习语言学C2 22语言文字应用语言学C2语言学平均值1文学评论中国文学C1 2文学遗产中国文学C1 3文艺争鸣中国文学C1 4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学C1 5当代作家评论中国文学C1 6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文学C1 7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文学C1 8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文学C2 9小说评论中国文学C210鲁迅研究月刊中国文学C2 11民族文学研究中国文学C2 12南方文坛中国文学C2 13新文学史料中国文学C2 14红楼梦学刊中国文学C2 15明清小说研究中国文学C2中国文学平均值1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C1 2外国文学外国文学C1 3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C1 4国外文学外国文学C2 5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C2 6俄罗斯文艺外国文学C2外国文学平均值1音乐研究艺术C1 2文艺研究艺术C1 3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艺术C1 4中国音乐学艺术C1 5民族艺术艺术C1 6电影艺术艺术C1 7黄钟艺术C1 8音乐艺术艺术C1 9当代电影艺术C2 10中国音乐艺术C2 11民族艺术研究艺术C2 12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艺术C2 13人民音乐艺术C2 14中国电视艺术C2 15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艺术C2 16音乐探索艺术C2 17戏剧艺术C2 18交响艺术C2 19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艺术C2艺术平均值1历史研究历史C1 2近代史研究历史C1 3中国史研究历史C1 4清史研究历史C1 5史学理论研究历史C1 6史学月刊历史C1 7史林历史C1 8抗日战争研究历史C1 9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历史C2 10世界历史历史C2 11当代中国史研究历史C2 12史学集刊历史C2 13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历史C214民国档案历史C2 15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历史C2 16历史档案历史C2 17史学史研究历史C2 18安徽史学历史C2 19中华文史论丛历史C2 20文史历史C2 21西域研究历史C2 22历史教学历史C2 23文献历史C2 24历史教学问题历史C2 25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C2 26东南文化历史C2历史平均值1考古学报考古学C1 2文物考古学C1 3考古考古学C1 4敦煌研究考古学C2 5考古与文物考古学C2 6华夏考古考古学C2 7中国历史文物考古学C2考古学平均值1经济研究经济学C1 2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C1 3世界经济经济学C1 4金融研究经济学C1 5会计研究经济学C1 6中国农村经济经济学C1 7国际经济评论经济学C1 8经济科学经济学C1 9中国农村观察经济学C1 10世界经济文汇经济学C1 11经济学动态经济学C1 12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经济学C1 13农业经济问题经济学C1 14财贸经济经济学C1 15财经研究经济学C1 16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学C1 17改革经济学C1 18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C1 19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学C1 20经济学家经济学C1 21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C2 22世界经济研究经济学C2 23经济评论经济学C2 24审计研究经济学C2 25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经济学C226财经科学经济学C2 27国际贸易问题经济学C2 28上海经济研究经济学C2 29财经问题研究经济学C2 30产业经济研究经济学C2 31当代经济科学经济学C2 32财经论丛经济学C2 33宏观经济研究经济学C2 34国际贸易经济学C2 35中国农史经济学C2 36中国经济问题经济学C2 37当代财经经济学C2 38当代经济研究经济学C2 39财经理论与实践经济学C2 40农业技术经济经济学C2 41中国土地科学经济学C2 42中国经济史研究经济学C2 43税务研究经济学C2 44证券市场导报经济学C2 45财政研究经济学C2 46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经济学C2 47商业经济与管理经济学C2 48经济纵横经济学C2 49国际经贸探索经济学C2 50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学C2 51城市问题经济学C252经济与管理研究经济学C2 53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经济学C2 54金融论坛经济学C2 55经济问题经济学C2 56城市发展研究经济学C2 5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经济学C2 58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经济学C2 59经济问题探索经济学C2 60调研世界经济学C2 61亚太经济经济学C2 62财贸研究经济学C2 63中国流通经济经济学C2 64投资研究经济学C2 65上海金融经济学C2 66涉外税务经济学C2 67经济经纬经济学C2 68现代经济探讨经济学C2 69商业研究经济学C2 70消费经济经济学C2 71现代财经经济学C2 72中国金融经济学C2 经济学平均值1世界经济与政治政治学C1 2欧洲研究政治学C1 3政治学研究政治学C1 4美国研究政治学C1 5现代国际关系政治学C1 6国际问题研究政治学C1 7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政治学C1 8当代亚太政治学C1 9青年研究政治学C1 10求是政治学C1 11国际论坛政治学C1 12日本学刊政治学C1 13国际观察政治学C2 14南洋问题研究政治学C2 15台湾研究集刊政治学C2 16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政治学C2 17太平洋学报政治学C2 18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政治学C2 19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政治学C2 20中共党史研究政治学C2 21东北亚论坛政治学C2 22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政治学C2 23新视野政治学C2 24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政治学C2 25东南亚研究政治学C2 26外交评论政治学C2 27德国研究政治学C2 28台湾研究政治学C2 29拉丁美洲研究政治学C2 30国际政治研究政治学C2 31党史研究与教学政治学C2 32妇女研究论丛政治学C2 33党的文献政治学C2 34求实政治学C2 35东南亚纵横政治学C2 36南亚研究季刊政治学C2 37理论与改革政治学C2 38日本研究政治学C2 39西亚非洲政治学C2政治学平均值1法学研究法学C1 2中国法学法学C1 3中外法学法学C1 4政法论坛法学C1 5法商研究法学C1 6法学法学C17法律科学法学C1 8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C1 9法学评论法学C1 10现代法学法学C1 11环球法律评论法学C2 12比较法研究法学C2 13知识产权法学C2 14法学家法学C2 15法学论坛法学C2 16行政法学研究法学C2 17法学杂志法学C2 18中国刑事法杂志法学C2 19政治与法律法学C2 20当代法学法学C2 21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法学C2 法学平均值1社会学研究社会学C1 2中国人口科学社会学C1 3人口研究社会学C1 4人口与经济社会学C2 5人口学刊社会学C2 6市场与人口分析社会学C2 7社会社会学C2 8南方人口社会学C2 9西北人口社会学C2社会学平均值1民族研究民族学C1 2世界民族民族学C1 3中国藏学民族学C1 4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学C1 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学C2 6西北民族研究民族学C2 7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民族学C2 8广西民族研究民族学C2 9回族研究民族学C2 10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民族学C2 11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学C2 12民族教育研究民族学C2 13民俗研究民族学C2民族学平均值1编辑学报新闻学与传播学C1 2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C1 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C1 4国际新闻界新闻学与传播学C1 5现代传播新闻学与传播学C1 6编辑之友新闻学与传播学C2 7新闻记者新闻学与传播学C28新闻大学新闻学与传播学C2 9科技与出版新闻学与传播学C2 10出版科学新闻学与传播学C2 11出版发行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C2 12当代传播新闻学与传播学C2 13编辑学刊新闻学与传播学C2 14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学与传播学C2 15新闻界新闻学与传播学C2 新闻学与传播学平均值1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1 2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1 3情报学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1 4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1 5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1 6图书情报知识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1 7图书馆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1 8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2 9情报资料工作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2 10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2 11情报科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2 12图书馆论坛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2 13图书馆杂志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2 14国家图书馆学刊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2 15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2 16情报杂志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2 17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2 18图书与情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2 19档案学通讯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2 20档案学研究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2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平均值1教育研究教育学C1 2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学C1 3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教育学C1 4电化教育研究教育学C1 5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学C1 6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学C1 7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育学C1 8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学C1 9教育与经济教育学C1 10中国电化教育教育学C1 11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学C1 12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学C1 13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学C1 14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学C1 15中国远程教育教育学C2 16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学C2 17中国高等教育教育学C218开放教育研究教育学C2 19教育科学教育学C2 20外国教育研究教育学C2 2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育学C2 22复旦教育论坛教育学C2 23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C2 24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学C2 25现代大学教育教育学C2 26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学C2 27中国特殊教育教育学C2 28江苏高教教育学C2 29教育学报教育学C2 30高教探索教育学C2 31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教育学C2 32中国大学教学教育学C2 3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教育学C2 34远程教育杂志教育学C2 35教育与现代化教育学C2 36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学C2 37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教育学C2教育学平均值1体育科学体育学C1 2中国体育科技体育学C1 3体育与科学体育学C1 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C2 5体育学刊体育学C2 6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C2 7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C2 8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C2 9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C2 10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C2体育学平均值1统计研究统计学C1 2数理统计与管理统计学C2 3统计与决策统计学C2 4统计与信息论坛统计学C2统计学平均值1心理学报心理学C1 2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C1 3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C1 4心理科学心理学C1 5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学C2 6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学C2 7应用心理学心理学C2心理学平均值1中国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1 2读书综合性社会科学C14学术月刊综合性社会科学C1 5天津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1 6浙江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1 7江海学刊综合性社会科学C1 8南京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1 9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1 10开放时代综合性社会科学C1 11江苏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1 12文史哲综合性社会科学C1 13学术研究综合性社会科学C1 14社会科学战线综合性社会科学C1 15浙江学刊综合性社会科学C1 16社会科学研究综合性社会科学C1 17人文杂志综合性社会科学C2 18东南学术综合性社会科学C2 19河北学刊综合性社会科学C2 20学术界综合性社会科学C2 21学习与探索综合性社会科学C2 22思想战线综合性社会科学C2 23北京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2 24江汉论坛综合性社会科学C2 25社会科学辑刊综合性社会科学C2 26中州学刊综合性社会科学C2 27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综合性社会科学C2 28内蒙古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2 29云南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2 3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综合性社会科学C2 31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综合性社会科学C2 32学术论坛综合性社会科学C2 33宁夏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2 34广东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2 35社会科学家综合性社会科学C2 36甘肃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2 37东岳论丛综合性社会科学C2 38学海综合性社会科学C2 39探索与争鸣综合性社会科学C2 40中国文化研究综合性社会科学C2 41求索综合性社会科学C2 42山东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2 43天府新论综合性社会科学C2 44学术交流综合性社会科学C2 45江西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2 46科学·经济·社会综合性社会科学C2 47西藏研究综合性社会科学C2 48新疆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2 49青海社会科学综合性社会科学C2综合性社会科学平均值1旅游学刊人文、经济地理C1 2城市规划人文、经济地理C1 3经济地理人文、经济地理C1 4城市规划学刊人文、经济地理C1 5人文地理人文、经济地理C2 6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人文、经济地理C2 7地域研究与开发人文、经济地理C2人文、经济地理平均值1自然资源学报环境科学C1 2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C1 3资源科学环境科学C1 4环境保护环境科学C2 5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C2环境科学平均值1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3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4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5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6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7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9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10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11上海财经大学学报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12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13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1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15求是学刊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16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17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18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19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20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21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2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23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2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1 25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原:西南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26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27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28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29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30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31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32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33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34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35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36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37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38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39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40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41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4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43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44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45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46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47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48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49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50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51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52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5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54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55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56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57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58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59齐鲁学刊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6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61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62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63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64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65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66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67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C2 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平均值总计平均值。

(完整word版)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完整word版)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一)近代中国经济一、知识归类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表现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1、封建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己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的生存条件。

带有保守性和滞缓性,少有活力,排斥社会分工,抵制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是在外国经济侵略和本国资本主义等新的经济成分的冲击下逐步瓦解的。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逐步接替。

其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接替,但整体而言这是个长期过程,一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全建立起来,才有了彻底改变。

封建自然经济是近代中国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反过来封建上层建筑对它又有巩固和保护作用。

封建自然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它对国内外资本主义经济有顽强的抵制作用,但反过来又被它们逐渐瓦解.随着中外反动势力在政治上的勾结,也出现了封建自然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相互依赖的一面。

而在此基础上,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使农民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又决定了它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阶级。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是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自由、开放、充满活力。

为了抢占市场和掠夺廉价原料,其扩张过程与军事侵略和殖民统治息息相关。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机器大生产,使其产品物美价廉,市场竞争能力强。

①鸦片战争前后主要是鸦片贸易.②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主要以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为主,也有部分早期资本输出,但数量不大,为商品输出服务,同时又为后来的大规模资本输出奠定了基础。

③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列强的经济侵略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④一战期间,由于列强忙于战争对经济侵略放松,使日本乘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霸局面。

⑤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门户开放政策下的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成。

⑥国民政府前期,列强一方面继续扩大经济侵略,另一方面在20世纪30年代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金融和财政.⑦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日本殖民地经济形成,在“以战养战”目的下对沦陷区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美国经济扩张增强。

外国经济史课件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

外国经济史课件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

②标志:机器制造业的出现。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进到“蒸汽时 代”; ③扩展:18世纪末,向欧美扩展,自19世纪40-80年代,法美德俄 等国相继完成, ④影响: a.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引起了社会结构的 变化,并开始城市化进程; b.列强对外扩张加剧,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也传播了先 进技术和生产方式; c.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 成。
• 2 传统航道危机: • 欧洲——西亚——中亚 • 地中海——红海——印度洋——中国(海上丝绸 之路) • 地中海——波斯湾——印度阿拉伯人垄断。 • 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对航路的垄断是西偶开辟新 航路的动力,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加速了新航路开 辟。
• 3、技术进步: • ①航海技术进步,指南针,东方造船技术 传到欧洲——远航。 • ②火药引进:西方武器技术大大进步,使 海外征服得到保证。 • ③印刷术引入,文化水平推进。“地圆说” 渐占主导,提高航海信心。
• 学习外国经济史的意义 一是把握和加深对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规 律的认识; 二是学习历史上后发国家成功进行现代化的 经验; 三是有助于新的经济理论的提出,“实践 出真知,历史出理论”。
二 经济增长的动力
• “马尔萨斯陷阱” • 马尔萨斯提出两个级数的理论:人口增长 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 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 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 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否则新增加的人口 会把新增加的收入、产量全部消耗,人类 会逐渐变得更加贫困。
3、国家政治支持: • 国家支持。西欧国家是国王与新兴资产阶 级联合打击封建贵族的结果,当时民族国 家程度最发达的是葡萄牙与西班牙,国家 建设、经济发展、打击贵族都需要钱,所 以国家有支持开拓海外市场的动力,而航 海需要大量资金,单个的资产者无法承担, 国家也有支持的能力。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 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 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  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 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知识精讲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一)近代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A. 清政府统治后期的社会经济1. 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经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经济:总理衙门设立后,中国海关管理权由英国赫德等操纵了近半个世纪。

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便利了他们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外贸易,外国商品进口增长3倍,中国原料出口也相应增加。

这说明,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同时,在这一时期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以“自强”“求富”的旗号,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 在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4.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社会经济: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同时也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B.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一是由中国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军阀本来就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

二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

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以后,大小军阀各霸一方,连年争战,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环。

从1914年到1918年,农户减少了1500多万户,耕地减少了2600多万亩,荒地增加了4900多万亩。

《中国近代经济史》课件

《中国近代经济史》课件
工业化的进程与问题
分析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以及应对措施。
商业贸易的繁荣
商业贸易概述
介绍了商业在近代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和作用,以及商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商业贸易的变革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传统商业 贸易逐渐受到冲击,开始出现一些变 革。
商业贸易的现代化
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开始尝试引进西 方商业管理模式和营销手段,推动商 业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 重要经验,必须继续坚持和 深化,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 关键因素,应加大科技创新 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优化资源配置
优化资源配置是提高经济发 展效率的重要手段,应加强 市场机制的作用,合理配置 资源,提高经济效率。
产业结构调整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 投资计划,推动产业结构 向更加合理和高附加值的 方向发展。
产业扶持
政府对新兴产业和战略性 产业给予扶持,包括财政 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 持等措施。
04
近代中国的经济思想与思潮
洋务运动与早期现代化思潮
总结词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现代化改革运动,旨在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注重民生改善
经济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加大民 生投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未来中国经济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
促进绿色发展
未来中国经济应注重绿色发展,加强环境 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发展主线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发展主线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发展主线,阶段已经其特征‘一、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存在的各种经济成分(1840——1919):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在整个中国近代史阶段,封建自然经济虽然不断瓦解,但始终占主导地位,是清政府、北洋军阀政权的经济基础,是中国社会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

)。

②从19世纪40年代起,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开办船坞和工厂。

(是中国大地上出现的最早的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由此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③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由此出现洋务经济。

④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并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诱导,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兴起,但发展举步维艰。

(2)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1949):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除了原有的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又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形式。

①官僚资本主义通常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帝国主义而存在的落后经济,既有封建性又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官僚资本主义的消长概况:A、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开始形成于1927年,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之一。

B、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族依靠国家政权,大肆搜刮,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C、解放战争时期,战争消耗了大量官僚资本,使官僚资本主义濒临崩溃。

D、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官僚资本由此消亡。

②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革命型的经济它从1927年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建立时开始出现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而退出历史舞台。

(新民主主义经济包括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或解放区的经济以及1949~1956年过渡时期的经济)。

2013年高考历史 讲练测系列10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

2013年高考历史 讲练测系列10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

【专项冲击波】2013年高考历史讲练测系列10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教师版)(教师版)【讲01——考点梳理】1.从新航路开辟到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讲02——知识归纳】考点一:从新航路开辟到世界市场的形成(一)新航路的开辟A.新人教版——开辟新航路东方的诱惑: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强烈。

自《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人们对书中关于中国等东方国家遍地黄金的描述深信不疑,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长期以来,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把东方的商品,如丝绸、茶叶和香料等,辗转运销西欧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令其他西欧国家的商人垂涎不已。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西欧同东方的贸易更加困难。

于是,很多西欧人都渴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那时西欧局势动荡,各国争斗激烈。

葡萄牙和西班牙濒临海洋,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同时,教会也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而这一时期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更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为了到达东方,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组织了东西两条路线的海上探险。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领一支由三艘帆船组成的葡萄牙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

航行一段时间后,船队遇到风暴,一度远离海岸。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的认识免费范文精选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的认识免费范文精选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的认识外国经济史有历史的属性,可以说有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曰审美,二曰致用。

外国经济史一方面是一种娱乐性的事业,另一方面它确实是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那些基本的变迁过程的钥匙,并为我们揭示人类境况的伟大真理,它告诉我们今天是如何走过来的。

而我们所学的《外国近现代经济史》既包含以上特点,但又更精简。

其选择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巴西和埃及九个主要国家作为研究对象。

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大背景下,以工业化为主线,重点阐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特点和规律;(2)在工业化带动下各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和社会整体进步的具体过程、特点与规律;(3)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各国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形成、演变与特点;(4)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各国政府的政策与作用。

同时,对外国经济史这门学科来说,也不宜于简单地用几世纪到几世纪的办法来划分历史阶段,因为处在同一社会经济形态或发展阶段的地区或国家,各有自己的历史起讫年代,按世纪一刀切,将会模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界限。

1790—1815 年,法国革命和分裂欧洲的战争随着拿破仑的失败和 1815 年维也纳和约的签订已成为过去,而从英国开始的另一场革命却在全球如火如荼。

这场革命主要是经济性的革命,即涉及到财富创造、制造技术、资源开发以及资本形成等多方面。

通过这场革命,建立和扩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企业主和雇佣劳动者在工业化进程中壮大、产业革命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迅速增长并向世界扩散。

西方近代后期经济历史经历了资本主义经济成熟时期(1816—1850)和资本主义经济高涨时期(1850—1872)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向世界扩张,是资本追求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然规律。

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价格低廉的商品,加上刀枪火炮,摧毁一切抵御外国入侵的万里长城和一道又一道民族闭关自守的屏障,从亚洲、非洲、大洋洲到拉丁美洲,它迫使一切民族从属于资本主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资本主义强国利用经济上的优势,用价格低廉的商品和自由贸易的手段,把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变成了资本主义扩张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金融史主要阅读文献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金融史主要阅读文献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主要参考书目民国史主要阅读文献:(通史类)1、(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

2、张宪文主编的《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3、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版。

4、张献文主编《中华民国史》(1-4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0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张海鹏著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姜涛、卞修跃著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虞和平、谢放著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马勇著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张海鹏、李细珠著第六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汪朝光著第七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王奇生著第八卷《内战与危机(1924——1927)》,杨奎松著第九卷《抗日战争(1937——1945)》,王建朗、曾景忠著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汪朝光著研究方法类:(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8月重印本。

(美)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李伯重著《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高德步:《经济史与经济学》,《经济学家》1998年第5期。

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

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经济学专业第六学期专业选修课简介

经济学专业第六学期专业选修课简介

经济学专业第六学期专业选修课简介
1.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经济学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初由西方传入中国。

随着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城市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亦越来越重要。

城市经济学是以城市为系统研究城市系统经济运行、城市经济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

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多种分析的方法,分析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揭示城市经济活动和城市发展规律,为国家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管理政策,为发展城市经济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2.外国近现代经济史: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欧国家拉开了殖民扩张和商业革命的序幕,而工业革命的爆发则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路径,人类社会也由此开始迈向工业化、现代化。

此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参差不齐的,世界至今还不能完全实现“和谐”,各种冲突仍然存在。

本课程主要讲述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其产业结构、经济和社会体制变革的路径与原因。

此外,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对其他国家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将是本课程讲述的重点。

3.证券投资学:本课程内容包括:证券投资导论,证券投资客体,证券投资市场,证券投资基本面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是使学生理解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增强对证券投资的风险认识。

二是使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实战技巧。

因此,课堂教学在阐明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讲授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与基本技能。

世界经济的历史

世界经济的历史
外国经济史一般分为古代、中世纪、近现代等 几个时期。
近年又形成了世界经济史,即把世界经济作为 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它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 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来龙去脉。
三、经济学的经济史和历史学的经济史
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都研究经济史。但“经济 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熊彼特)。作为经济学的 经济史与作为历史学的经济史有很大的区别,这种 区别可以从经济史的三个不同层面来考察。
第一个层面:编年经济史。在这个层面上,经 济史研究的对象是历史的经济部分,其任务是对人 类历史上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的描述,主要采用历 史归纳法。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观察和描述方法上 所采用的理论、工具和术语的区别。差别不显著。
第二个层面:分析经济史。在这个层面上,经济 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经济规律。两者区别体现在 分析方法上的区别。在这个层面上比较典型的经济史 研究范例,包括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诺斯的制 度变迁理论、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等,年鉴派经济史 学家在具体的研究实践方面做得也比较成功。
历史过程进行客观的描述,所回答的主要是“是 什么”的问题,即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经济方面是如何演进的?其轨迹如何?作用和意 义如何?
在这类经济史著作中,虽然我们也能够看
出作者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乃至观察问题的角度 上受到当时当地主流意识的影响,但是,它们一 般都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概念体系以及特定的 理论研究方法,而是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详尽描述 来尽可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
五、经济史在经济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为什么要读经济史? 芝加哥大学经济史教授Donald McCloskey 在
1976 的名作《历史对经济学有用吗?》(Does the Past Have Useful Economics?)中认为,历 史对经济学可以提供五项功能:(1)更多的经济事 实,(2)更好的经济事实,(3)较好的经济理论,(4) 较好的经济政策,(5)较好的经济学家。 历史对经济有用吗?McCloskey 的答案是:当然。 斯密、马克斯、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等人的著 作里,都有明显的历史面向,这些人物的著作,转 而在历史留下重要的轨迹。

高中历史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洋务运动(2)(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洋务运动(2)(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洋务运动(2)1、1842—1846年,中国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

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

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

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农产品日益商品化B.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D.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2、“买办”一词,明代专指对宫廷供应用品的商人;清初专指为居住某某商馆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买人或管事人。

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雇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

以下与之相关评价,正确的是(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与买办一致B.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因买办的出现得到了推动C.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买办D.帮助西方列强进行军事侵略是买办的主要任务3、“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晚清这副对联反映了(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顽固派对维新派的批评C.维新派对革命派的批评D.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4、下图为邱炯的名为“为什么开不快”的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晚清时期清政府向西方学习、追赶世界潮流的活动及结局。

造成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内部不同政治势力的内讧B.清朝皇帝没有实权C.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破坏D.没有彻底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5、太平天国后期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

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说明,当时的中国( )A.开启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B.学习西方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C.敌对双方具备了合作基础D.变更社会制度已经是大势所趋6、后世的史学家们发现,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像和坤、李鸿章等,学者们查找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往往认为他们并非定论中那么不堪,亦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

这说明( )A.评价历史人物没有什么客观标准B.越往后人们评价历史越接近客观事实C.对历史人物评价不应该有定论D.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具有多样性的特征7、鸦片战争以后,地方督抚谈到欧美国家时“必以‘船坚炮利’论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第二次科技革命
以电机的发明为起点,以 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生产技术由一般的机械化 向电气化、自动化转变
涌现出的新行业:电气设 备、汽车、飞机、石油采 炼、化工
新能源的出现:电力、石 油、天然气
热衷于传统工业,没有 加大对新行业的投资
殖民地开拓、大量资本 输出国外
1911年,英国的国外投 资收入为19400万英镑, 而该年英国国内的工业 收入仅为5000万英镑
给量——降低物价——刺激出口——维持国际贸易平 衡
第三节:经济缓慢发展与强国地位的丧失
一、自由贸易政策本身的弊端——农业衰落—— 农业及农业原料依赖于进口
二、自由贸易体制的动摇: 1、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关于制造业的报 告》、 1789年《关税法案》 2、乔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对古典经济学的 批判——1841年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 民体系》
第二节 工业革命
瓦特改良蒸汽机
工业革命的影响
从生产力和社会关系方面: 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
工劳动; 社会阶级结构: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
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 和壮大起来 社会经济结构:英国工业经济中心的扩散和城市化浪 潮的出现 社会生活结构:交通工具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生产关系调整: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自由改革运动的 高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工厂制发展起来。
能、通讯等蒸蒸日上
三、国有化运动:
1、从1945年到1951年,艾德礼政府先后通过 8个国有化法令,将英格兰银行、煤矿 (1945)、航空(1946年)、电报和无线电 通讯、运输、电力(1947年)、煤气(1948 年)和钢铁(1951年)等行业实现国有化。
2、1974年3月,再次上台的威尔逊工党政府 把国有化作为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在英 国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
一、马歇尔计划 目的: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
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 进一步渗透和扩张 参与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西德、英国、 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瑞典、 瑞士、土耳其和美国 同时,美国向欧洲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敦促欧洲一体 化
乏增长的动力。2万年以前,全球人口30万, 自然界供给的食物,足够维持人类的生存。自 然和人类是融为一体的。
二、传统农耕社会
传统农耕社会,没有民主国家。人与人之间 是不平等的,因此获取财富成本最低的方法就 是掠夺,而不是创造,由此就有了战争。
三、现代工业文明
人口增长了,民主国家建立起来了,独立宣言 发表了,人生而平等了,因此,通过掠夺获得 财富不再成为可能,唯一生产财富的方法只能 通过创造财富。因此,就有了经济增长。
和整个报告的主要内容 2、审视了英国当时保障制度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详细论述了报
告所建议的二十三项改革的理由及具体建议 3、重点讨论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老年问题以及关于伤残赔偿
的途径问题 4、主要涉及社会保障预算问题 5、社会保障计划 6、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
外国经济史
参考书目:
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 第1~3册
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 何炼成,《中国经济史》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分析史》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课程框架
导论 第一章 英国 第二章 美国 第三章 法国 第四章 德国 第五章 俄罗斯 第六章 日本 第七章 印度、埃及和巴西
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萨缪尔森
1、经济学的任何假设和命题,都必然来源于 经验和事实
2、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或事实是大量的
3、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感 知的现实经济世界要可靠得多;
经济史的假定方法
1、人性假设 经济史“以最显著的方式随着每一个时代而变
化着” 经济学“经济人”的假设 2、“反事实假设” (美国经济史学家福格尔
工业革命对各行各业的影响
农业 交通运输与通讯业 贸易与金融业 自由贸易政策与金本位制 城市化
金本位
1、法律规定货币的含金量 2、含有一定成色、重量的黄金金币为本位币,可在
市场上流通,流通中的其他货币可以随时兑换成黄金 3、居民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黄金 4、对黄金的输出和输入没有任何限制 金本位制的调节作用: 一国国际贸易逆差——黄金流失——减少本国货币供
亚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出现期货、股票、特许公司等 2、完成了原始积累 3、输出文化
资本家学术上指:占有生产资料,使用雇佣劳动力,榨取工人创造的 剩余价值的人.资本家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并有一定发展后才出现 的,因为他们使用的是"雇佣劳动力",剥削的主要是工人而非地主 所剥削的农民.而且地主一般只有土地. 2.封建制度下,从劳动力方面:农民被土地束缚,无法从事其他行业, 使劳动力减少.市场方面:封建传统的自然经济,自己自足,大大阻碍 统一的市场的形成.资本方面:竞争少,使得生产力发展缓慢.思想方 面:封建思想"重农抑商"是很明显的.
四、其他原因
1、科学技术发展停滞,丧失了工业科技的优 势
2、没有及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3、企业家精神的丧失 4、一战前期英国经济被美、德超越,市场优势
丧失 5、开始出现生产过剩,经济严重依赖外部 6、每隔十年会出现一次经济危机
第三节 两次世界大战与危机时代的经济
一、一战中的英国 1、工业结构的变化 2、内部市场的混乱 3、国际贸易中断 4、对外投资严重受损 5、物价高涨 6、国有化
从世界格局方面:
政治格局:极大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造成东 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 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了旧思想和旧 制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经济格局: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东方许多国家和地区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西方的商 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者开始壮大) 重商主义思想(把货币当做财富的唯一形式)
的出现
五、资产阶级革命和新市场、制度
君主立宪制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分工理论(英国著
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 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 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 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 条例”。 ) 1642年《专利法令》、《合伙契约法》、 《货物买卖法》、
革与增长
第一节 工业革命前期
一、地理位置,资源状况 国土面积较小、资源丰富
二、近代农业革命、人口及圈地运动
1、马尔萨斯陷阱 2、农业革命——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
营方式,休耕改为轮耕,英国成为“欧洲的粮 仓” 农业革命——扩大市场、促进市场交换 3、圈地运动、农业革命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
三、科学——开启工业革命的钥匙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理 论依据——牛顿力学、 数学
牛顿——《自然哲学 之数学原理》 (1687 )
四、海外活动(地理大发现之后)
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扩大) 各种行业的出现 新的商业组织的出现:合伙制、特许公司、股
份公司等 价格革命促进社会分化(新兴农场主和工商业
二、一战后的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掉了优势
1、英国从站前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 2、一战中,商船损失,使得其航运业遭受重
创,英国贸易质量下降 3、国际金融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 4、战后完成殖民领土的最后一次扩张,但对
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耗 而大大减弱
三、30年代的经济危机
绪论
第一节 学科简介 第二节 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学习意义
第一节 学科简介
一、经济史 经济史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历史学之间的一门专史,
是一门边缘学科。 二、经济史和经济学 经济史指经济的历史、历史上的经济、过去的经济实
践三个方面。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
国有化带来的问题
国有企业的弊端: 一是“公共性”与“企业 性”的对立。
问题: 1、国有企业的低效率 2、国有企业挤占大量资金,加速了英国的通
货膨胀和巨额财政赤字 3、工会势力的膨胀加剧了劳资关系的紧张
四、社会福利制度-贝弗里奇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 1、概要介绍了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的工作过程
现代新生产方式如何破坏传统农业旧生产方 式,如何克服自身弱点以及巩固自己的过程。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分为几大板块进行研究: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印度 (1)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特点和规律; (2)在工业化带动下各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
和社会整体进步的具体过程、特点与规律; (3)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各国经济结构与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兴起
一、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的兴起 东西方的文化、制度、思想等等一系列的不同
产生的根源是生存环境的不同决定的。
二、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起因) 1,对黄金的渴求 (1)、东西方贸易的变化,造成西欧对黄金的渴求 (2)、技术进步: 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东方造船技术传到欧洲 火药引进欧洲 地圆说 三、国家支持资金
战后的境况
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的国家
马歇尔计划的结果
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 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 上已经超过战前的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 饥饿已不复存在,西欧经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 的空前发展
西欧各国政治环境得到了稳定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
传统行业日益衰落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科技革命带动的新行业:航空航天、电子、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