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提取自-高二上期数学全期教案_部分4

合集下载

高二数学教案电子版(精选6篇)

高二数学教案电子版(精选6篇)

高二数学教案电子版(精选6篇)高二数学教案电子版篇1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式的求值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式的求值教学过程【知识点精讲】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1)“给角求值”:给出非特殊角求式子的值。

仔细观察非特殊角的特点,找出和特殊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转化或消除非特殊角(2)“给值求值”:给出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

找出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某种关系求解(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4)“给式求值”:给出一些较复杂的三角式的值,求其他式子的值。

将已知式或所求式进行化简,再求之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课堂小结】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1)“给角求值”:给出非特殊角求式子的值。

仔细观察非特殊角的特点,找出和特殊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转化或消除非特殊角(2)“给值求值”:给出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

找出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某种关系求解(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4)“给式求值”:给出一些较复杂的三角式的值,求其他式子的值。

将已知式或所求式进行化简,再求之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高二数学教案电子版篇2教学目标(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思想.(2)会用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描述简单具体问题的算法;(3)学习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设计.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情境导入电影《神枪手》中描述的凌靖是一个天生的狙击手,他百发百中,最难打的位置对他来说也是轻而易举,是香港警察狙击手队伍的第一神枪手.作为一名狙击手,要想成功地完成一次狙击任务,一般要按步骤完成以下几步:第一步:观察、等待目标出现(用望远镜或瞄准镜);第二步:瞄准目标;第三步:计算(或估测)风速、距离、空气湿度、空气密度;第四步:根据第三步的结果修正弹着点;第五步:开枪;第六步:迅速转移(或隐蔽).以上这种完成狙击任务的方法、步骤在数学上我们叫算法.●课堂探究预习提升1.定义:算法可以理解为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看成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够解决一类问题.2.描述方式自然语言、数学语言、形式语言(算法语言)、框图.3.算法的要求(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且能重复使用;(2)算法过程要能一步一步执行,每一步执行的操作,必须确切,不能含混不清,而且经过有限步后能得出结果.4.算法的特征(1)有限性:一个算法应包括有限的操作步骤,能在执行有穷的操作步骤之后结束.(2)确定性:算法的计算规则及相应的计算步骤必须是确定的.(3)可行性: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基本操作,并能得到确定的结果.(4)顺序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个明确的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后续,且除了最后一步外,每一个步骤只有一个确定的后续.(5)不性:解决同一问题的算法可以是不的.高二数学教案电子版篇3活动1、提出问题一个运动场要修两块长方形草坪,第一块草坪的长是10米,宽是米,第二块草坪的长是20米,宽也是米。

2023最新-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3篇】

2023最新-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3篇】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3篇《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高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2.掌握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步骤;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

要出现正确的背景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二、学生活动学生回顾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

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2、确定点的位置就是求出这个点在设定的坐标系中的坐标四、数学运用例1 选择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的顶点。

高中高二数学教案(精选6篇)

高中高二数学教案(精选6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可以使用讲话稿的机会越来越多,讲话稿可以起到指引或总结会议,传达贯彻上级精神等作用。

那么讲话稿一般是怎么写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高中高二数学教案(精选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高二数学优秀教案篇一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学习的,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发展,但对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来看,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是很好,所以在复习时要及时对学生相关知识进行提问,然后开展对本节课的巩固性复习。

而本节课学生会遇到的困难有:数轴、坐标的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二、考纲要求1、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2、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4、能用坐标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垂直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向量坐标的求法(1)若向量的起点是坐标原点,则终点坐标即为向量的坐标。

(2)设A(x1,y1),B(x2,y2),则=xxxxxxxxxxxxxxxx_||=xxxxxxxxxxxxxx_(二)平面向量坐标运算1、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设=(x1,y1),=(x2,y2),则+=-=λ=。

2、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设=(x1,y1),=(x2,y2),则∥?xxxxxxxxxxxxxxxx.(三)核心考点·习题演练考点1.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例1.已知A(-2,4),B(3,-1),C(-3,-4)。

设(1)求3+-3;(2)求满足=m+n的实数m,n;练:(20xx江苏,6)已知向量=(2,1),=(1,-2),若m+n=(9,-8)(m,n∈R),则m-n的值为考点2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例2: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3,2),=(-1,2),=(4,1)若(+k)∥(2-),求实数k的值;练:(20xx,四川,4)已知向量=(1,2),=(1,0),=(3,4)。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5篇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5篇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5篇1.高二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2)领会弧度制定义的合理性;(3)掌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4)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5)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6)使学生通过弧度制的学习,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孤立、割裂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入弧度制度量角的大小,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领会定义的合理性.根据弧度制的定义推导并运用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以具体的实例学习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能正确使用计算器.三、情态与价值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孤立、割裂的关系.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一个角都有的一个实数(即这个角的弧度数)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有的一个角(即弧度数等于这个实数的角)与它对应,为下一节学习三角函数做好准备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弧度制定义;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地互化换算;弧度制的运用.难点:理解弧度制定义,弧度制的运用.2.高二上册数学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②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的自主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三、教法、学法本节课我遵循引导发现,循序渐进的思路,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

人教版高二(上)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二(上)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二(上)数学教案(全册) 第六章 不等式第一教时教材:不等式、不等式的综合性质目的:首先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关系,了解并会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ⅠⅡ。

过程:一、引入新课1.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不等是绝对的,相等是相对的。

2.过去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不等式 从而提出课题 二、几个与不等式有关的名称 (例略) 1.“同向不等式与异向不等式” 2.“绝对不等式与矛盾不等式” 三、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关系(充要条件) 1.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谈起0>-⇔>b a b a 0=-⇔=b a b a 0<-⇔<b a b a2.应用:例一 比较)5)(3(-+a a 与)4)(2(-+a a 的大小解:(取差))5)(3(-+a a - )4)(2(-+a a07)82()152(22<-=-----=a a a a∴)5)(3(-+a a <)4)(2(-+a a例二 已知x ≠0, 比较22)1(+x 与124++x x 的大小解:(取差)22)1(+x -)1(24++x x22424112x x x x x =---++=∵0≠x ∴02>x 从而22)1(+x >124++x x小结: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结论 例三 比较大小1.231-和10解:∵23231+=-∵02524562)10()23(22<-=-=-+∴231-<102.a b 和ma mb ++ ),,(+∈R m b a 解:(取差)a b -m a m b ++)()(m a a a b m +-= ∵),,(+∈R m b a∴当a b >时a b >m a m b ++;当a b =时a b =m a m b ++;当a b <时a b <ma mb ++ 3.设0>a 且1≠a ,0>t 比较t a log 21与21log +t a 的大小解:02)1(212≥-=-+t t t ∴t t ≥+21当1>a 时t a log 21≤21log +t a;当10<<a 时t a log 21≥21log +t a 四、不等式的性质1.性质1:如果b a >,那么a b <;如果a b <,那么b a >(对称性) 证:∵b a > ∴0>-b a 由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0)(<--b a 0<-a b a b < 2.性质2:如果b a >,c b > 那么c a >(传递性)证:∵b a >,c b > ∴0>-b a ,0>-c b ∵两个正数的和仍是正数 ∴+-)(b a 0)(>-c b0>-c a ∴c a >由对称性、性质2可以表示为如果b c <且a b <那么a c < 五、小结:1.不等式的概念 2.一个充要条件 3.性质1、2 六、作业:P5练习 P8 习题6.1 1—3 补充题:1.若142=+y x ,比较22y x +与201的大小 解:241y x -= 22y x +-201=……=05)15(2≥-y ∴22y x +≥201 2.比较2sin θ与sin2θ的大小(0<θ<2π) 略解:2sin θ-sin2θ=2sin θ(1-cos θ)当θ∈(0,π)时2sin θ(1-cos θ)≥0 2sin θ≥sin2θ 当θ∈(π,2π)时2sin θ(1-cos θ)<0 2sin θ<sin2θ3.设0>a 且1≠a 比较)1(log 3+a a 与)1(log 2+a a 的大小解:)1()1()1(223-=+-+a a a a当10<<a 时1123+<+a a ∴)1(log 3+a a >)1(log 2+a a 当1>a 时1123+>+a a ∴)1(log 3+a a >)1(log 2+a a ∴总有)1(log 3+a a >)1(log 2+a a第二教时教材:不等式基本性质(续完)目的:继续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前面的性质进行论证,从而让学生清楚事物内部是具有固有规律的。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数学教案最新模板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数学教案最新模板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数学教案最新模板教案标题:高二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高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命题-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集合的运算;- 常用逻辑命题的概念与运算。

2. 第二章:函数基本概念和常用函数- 函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函数的性质与运算;- 常用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3. 第三章:二次函数与图像的性质- 二次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次函数的应用。

4. 第四章:数列与数列极限-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数列的特殊形式;- 数列极限的概念与性质。

教学步骤:1. 学习并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进行相关例题的讲解与实践;3. 练习相关习题,巩固基本知识;4. 进行综合应用题的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归纳能力。

教学方法:1. 以问题导向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2.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例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4.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评估:1. 课堂小练习:对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2. 作业考查:对学生的综合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考察;3. 课堂讨论与互动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主动性和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及相关习题;2. 多媒体课件和示例题目;3.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 对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总结和优化;3.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2022模板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2022模板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2022模板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教学目标
03
教学内容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05
教学过程设计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07
教学资源与工具准备
08
教学实施与反思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高二上册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题目类型: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如概念题、应用题、综合题等,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归纳小结环节设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总结本节课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难点
强调易错点和注意事项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选择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汇报人:
感谢观看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等进行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家长评价:家长根据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制定
制定评价标准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标准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评价标准的制定方法: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等制定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03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概述
集合与函数:集合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等
数列与极限:数列的概念、数列的性质、极限的概念等

2020—2021学年度上半年高二数学教学设计表

2020—2021学年度上半年高二数学教学设计表

2020—2021学年度上半年高二数学教学
设计表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巩固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研究动力,激发他们的研究潜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复与巩固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内容。

2. 引入高二新知识,包括函数、导数、积分等内容。

3. 结合实际问题和应用场景,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训练。

三、教学方法
1. 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 开展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情境和情景,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手段
1.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示意图、动画等展示数学概念和
解题方法。

2. 使用教学软件和在线资源,提供学生自主研究和练的机会。

3. 制作教学PPT和讲义,提供给学生作为研究资料。

五、教学评价
1. 组织定期的小测验和作业,检查学生的研究进度和掌握程度。

2. 定期组织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评价学生的研究成绩。

3.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和竞争
意识。

以上是2020—2021学年度上半年高二数学教学设计表的内容。

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我们将帮助学生提高数
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研究动力。

同时,我们将通过评价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竞争意识,进一步推动他们的数学研究。

人教版高二(上)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二(上)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二(上)数学教案(全册) 第六章 不等式第一教时教材:不等式、不等式的综合性质目的:首先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关系,了解并会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ⅠⅡ。

过程:一、引入新课1.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不等是绝对的,相等是相对的。

2.过去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不等式 从而提出课题 二、几个与不等式有关的名称 (例略) 1.“同向不等式与异向不等式” 2.“绝对不等式与矛盾不等式” 三、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关系(充要条件) 1.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谈起0>-⇔>b a b a 0=-⇔=b a b a 0<-⇔<b a b a2.应用:例一 比较)5)(3(-+a a 与)4)(2(-+a a 的大小解:(取差))5)(3(-+a a - )4)(2(-+a a07)82()152(22<-=-----=a a a a∴)5)(3(-+a a <)4)(2(-+a a例二 已知x ≠0, 比较22)1(+x 与124++x x 的大小解:(取差)22)1(+x -)1(24++x x22424112x x x x x =---++=∵0≠x ∴02>x 从而22)1(+x >124++x x小结: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结论 例三 比较大小1.231-和10解:∵23231+=-∵02524562)10()23(22<-=-=-+∴231-<102.a b 和ma mb ++ ),,(+∈R m b a 解:(取差)a b -m a m b ++)()(m a a a b m +-= ∵),,(+∈R m b a∴当a b >时a b >m a m b ++;当a b =时a b =m a m b ++;当a b <时a b <ma mb ++ 3.设0>a 且1≠a ,0>t 比较t a log 21与21log +t a 的大小解:02)1(212≥-=-+t t t ∴t t ≥+21当1>a 时t a log 21≤21log +t a;当10<<a 时t a log 21≥21log +t a 四、不等式的性质1.性质1:如果b a >,那么a b <;如果a b <,那么b a >(对称性) 证:∵b a > ∴0>-b a 由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0)(<--b a 0<-a b a b < 2.性质2:如果b a >,c b > 那么c a >(传递性)证:∵b a >,c b > ∴0>-b a ,0>-c b ∵两个正数的和仍是正数 ∴+-)(b a 0)(>-c b0>-c a ∴c a >由对称性、性质2可以表示为如果b c <且a b <那么a c < 五、小结:1.不等式的概念 2.一个充要条件 3.性质1、2 六、作业:P5练习 P8 习题6.1 1—3 补充题:1.若142=+y x ,比较22y x +与201的大小 解:241y x -= 22y x +-201=……=05)15(2≥-y ∴22y x +≥201 2.比较2sin θ与sin2θ的大小(0<θ<2π) 略解:2sin θ-sin2θ=2sin θ(1-cos θ)当θ∈(0,π)时2sin θ(1-cos θ)≥0 2sin θ≥sin2θ 当θ∈(π,2π)时2sin θ(1-cos θ)<0 2sin θ<sin2θ3.设0>a 且1≠a 比较)1(log 3+a a 与)1(log 2+a a 的大小解:)1()1()1(223-=+-+a a a a当10<<a 时1123+<+a a ∴)1(log 3+a a >)1(log 2+a a 当1>a 时1123+>+a a ∴)1(log 3+a a >)1(log 2+a a ∴总有)1(log 3+a a >)1(log 2+a a第二教时教材:不等式基本性质(续完)目的:继续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前面的性质进行论证,从而让学生清楚事物部是具有固有规律的。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数学教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数学教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数学教案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数学教案1学习目标:1、了解*的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思想方法2、能叙述随机变量的定义3、能说出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4、能够把一个随机试验结果用随机变量表示重点:能够把一个随机试验结果用随机变量表示难点:随机事件概念的透彻理解及对随机变量引入目的的认识:环节一:随机变量的定义1.通过生活中的一些随机现象,能够概括出随机变量的定义2能叙述随机变量的定义3能说出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一、阅读课本33页问题提出和分析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了解一个随机现象的规律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析理解中的两个随机现象的随机试验结果有什么不同?建立了什么样的对应关系?总结:3、随机变量(1)定义:这种对应称为一个随机变量。

即随机变量是从随机试验每一个可能的结果所组成的到的映射。

(2)表示:随机变量常用大写字母.等表示.(3)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函数随机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因变量的范围相同点都是映射都是映射环节二随机变量的应用1、能正确写出随机现象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能用随机变量的描述随机事件例1:已知在10件产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

现从这10件产品中任取3件,其中含有的次品数为随机变量的学案.这是一个随机现象。

(1)写成该随机现象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试用随机变量来描述上述结果。

变式:已知在10件产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

从这10件产品中任取3件,这是一个随机现象。

若Y表示取出的3件产品中的合格品数,试用随机变量描述上述结果例2连续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用X表示这两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则X是一个随机变量,分别说明下列集合所代表的随机事件:(1){X=0}(2){X=1}(3){X2}(4){X0}变式:连续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三次,用X表示这三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则X是一个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是?并说明这些值所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练习:写出下列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并说明随机变量所取的值表示的随机变量的结果。

高二数学上期教案设计模板

高二数学上期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高二数学教学年级:高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讨论、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公式和定理的推导过程。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 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习题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准备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

2.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3.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课堂练习1. 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探究与讨论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本节课的难点问题。

2.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实际应用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复习和巩固。

七、布置作业1.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作业要求:独立完成,认真检查。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氛围。

备注:本教案为模板,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二上期数学

高二上期数学

高二上期数学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二上学期的数学教学任务。

在这一阶段,学生将深入学习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数学领域,为高考及未来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复数的概念与运算、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数列的概念与性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不等式的性质与解法、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导数的概念与应用等。

通过这些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经过高一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面对复杂问题和高难度题目时,部分学生可能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复数的概念、几何意义及其四则运算规则,能够运用复数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能够识别并绘制常见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理解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3)熟练运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几何及物理等相关问题。

(4)理解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5)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与解法,能够解决含参数的不等式问题。

(6)深入理解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并能运用导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几何画板、数学软件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二数学上教案

高二数学上教案

高二数学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概念,会使用基本不等式;2.了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概念,会解绝对值不等式;3.掌握关于不等式的应用题解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基本不等式的概念及其使用;2.绝对值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解法;3.不等式应用题的解法。

三、教学难点1.不等式应用题的解法;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3.基本不等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教师讲解、学生举例、小组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方法。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基本不等式(4课时)a. 不等式的概念b. 基本不等式的表述c.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d. 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求解2.绝对值不等式(6课时)a. 绝对值不等式的概念b.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c. 绝对值不等式的应用3.不等式应用题(8课时)a. 几何中的不等式b. 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c. 小组讨论及答辩六、教学过程1.基本不等式a. 通过清晰的ppt讲解不等式的概念b. 向学生分组发放练册,让学生动手实践c. 给出类似的例题,引导学生应用基本不等式求解2.绝对值不等式a. ppt讲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概念b. 引导学生探究解法c. 发放作业并布置小组研究任务3.不等式应用题a.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类讨论,选择可行的方法b. 让学生自己动手分类讨论案例c. 布置答辩任务七、教学评估1.查缺补漏式评估a. 在每个环节设计试题,及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2.期末考试a. 写出某类不等式的性质b. 应用不等式成功解决问题c. 在小组合作中展示自己的贡献度。

八、作业1.课堂练;2.家庭作业。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关于不等式的三个环节,整个课程编排紧凑,减少了学生的分神情况,每个环节都讲解了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练和交流提高解题能力及思维能力。

在练册中注重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真正好处及应用,可以在后面的研究中,形成良好的基础。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高二上册数学教案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期望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反映随机变量取值分布的特征数,学习期望将为今后学习概率统计学问做铺垫。

同时,它在市场预料,经济统计,风险与决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今后学习数学及相关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的概念及其实际含义。

难点: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的实际应用。

[理论依据]本课是一节概念新授课,而概念本身具有肯定的抽象性,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把对离散性随机变量期望的概念的教学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此外,学生初次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也较为困难,故把其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的概念,了解其实际含义。

会计算简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验概念的建构这一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从特别到一般的.思想,培育学生归纳、概括等合情推理实力。

通过实际应用,培育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实力和学以致用的数学应用意识。

[情感与看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培育其严谨治学的看法。

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其主动探究的精神,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三、教法选择引导发觉法四、学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怎样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2一、教学目标1、在初中学过原命题、逆命题学问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四种命题。

2、给一个比较简洁的命题(原命题),可以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3、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育学生逻辑推理实力4、初步培育学生反证法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分析重点:四种命题;难点:四种命题的关系1.本小节首先从初中数学的命题学问,给出四种命题的概念,接着,讲解并描述四种命题的关系,最终,在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四种命题的学问,进一步讲解反证法。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2022模板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2022模板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2022模板数学是一门日常都要使用的学科,所以要拥有好的教案才能充分教育同学们如何使用数学。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册数学教案2022模板7篇,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同学了解反函数的概念;2.使同学会求一些简洁函数的反函数;3.培育同学用辩证的观点观看、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1.反函数的概念;2.反函数的求法。

教学难点反函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争论教具装备幻灯片2张第一张:反函数的定义、记法、习惯记法。

(记作A);其次张:本课时作业中的预习内容及提纲。

教学过程1.讲授新课(检查预习状况)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反函数(板书课题)§2.4.1反函数的概念。

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对反函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复述一下反函数的定义、记法、习惯记法?生:(略)(同学回答之后,打出幻灯片A)。

师:反函数的定义着重强调两点:(1)依据y=f(x)中x与y的关系,用y把x表示出来,得到x=φ(y);(2)对于y在c中的任一个值,通过x=φ(y),x在A中都有惟一的值和它对应。

师:应当留意习惯记法是由记法改写过来的。

师:由反函数的定义,同学们考虑一下,怎样的映射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呢?生:一一映射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

(同学作答后,老师板书,若同学答不来,老师再予以必要的启示)。

师:在y=f(x)中与y=f-1(y)中的x、y,所表示的量相同。

(前者中的x与后者中的x都属于同一个集合,y也是如此),但地位不同(前者x是自变量,y是函数值;后者y是自变量,x是函数值。

)在y=f(x)中与y=f–1(x)中的x都是自变量,y都是函数值,即x、y 在两式中所处的地位相同,但表示的`量不同(前者中的x是后者中的y,前者中的y是后者中的x。

)由此,请同学们谈一下,函数y=f(x)与它的反函数y=f–1(x)两者之间,定义域、值域存在什么关系呢?生:(同学作答,老师板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它的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