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剪纸贴花教案.doc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 剪纸贴花》说课稿3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剪纸贴花》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剪纸贴花》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剪纸贴花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和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剪纸贴花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刻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剪纸技巧和审美能力,对于剪纸贴花这种艺术形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剪纸贴花的技巧掌握不牢固、创作思路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剪纸贴花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剪纸贴花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教学难点:剪纸贴花的创新设计和创作思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示范、学生实践、作品评价等手段,引导学生掌握剪纸贴花的基本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剪纸贴花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这种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剪纸贴花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如折叠、剪切、刻画等,并展示示范作品。
3.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剪纸贴花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剪纸贴花的重要技巧和创作思路。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剪纸贴花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以及创作思路的引导。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剪纸贴花的相关知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剪纸贴花的技巧掌握、创作思路、作品创意等方面。
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 剪纸贴花》教学设计

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剪纸贴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3课剪纸贴花》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通过剪纸和贴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剪纸的基本技法、剪纸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指导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对剪纸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在剪纸技巧和创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如何将剪纸作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创新意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优秀剪纸作品,进行分析讲解。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剪纸作品。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述,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剪纸工具:剪刀、彩纸等。
2.教学素材:剪纸作品、图片等。
3.展示平台:黑板、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剪纸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剪纸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优秀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剪纸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教师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剪纸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进行相互评述,提高审美能力。
教师总结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将剪纸作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创新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利用所学的剪纸技巧,创作一幅家庭成员的剪纸作品,明天上课展示。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 剪纸贴花》教学设计4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剪纸贴花》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剪纸贴花》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剪纸贴花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剪纸贴花的历史背景、基本技法、创作步骤以及作品的欣赏。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剪纸贴花是一种富有民间特色的手工艺术,能够在创作中感受到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学科有较高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剪纸艺术,对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剪纸贴花的细节处理和创意发挥方面仍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剪纸贴花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技法。
2.掌握剪纸贴花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剪纸贴花的历史背景、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2.教学难点:剪纸贴花的细节处理和创意发挥。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剪纸贴花的历史背景、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剪纸贴花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剪纸贴花创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评价激励: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剪纸贴花的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2.为每个学生准备剪纸贴花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准备一些剪纸贴花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剪纸贴花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技法。
引导学生关注剪纸贴花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过程。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剪纸贴花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引导学生探讨剪纸贴花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剪纸贴花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 剪纸贴花》教学设计1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剪纸贴花》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剪纸贴花》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剪纸贴花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剪纸贴花技法创作出具有美化生活作用的作品。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剪纸贴花的历史、流派以及基本创作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审美基础和动手能力。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剪纸、贴画等民间艺术形式,对剪纸贴花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剪刻技巧不熟练、构图不够新颖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提高作品的独特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剪纸贴花的历史、流派和基本创作方法,能够运用剪纸贴花技法创作出具有美化生活作用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剪纸贴花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
2.教学难点:剪刻技巧的运用和创新构图。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剪纸贴花的历史、流派和基本创作方法。
2.示范法:演示剪纸贴花的创作过程。
3.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剪纸贴花作品。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剪纸贴花作品、剪刀、彩纸、胶水等教学用品。
2.学生准备:彩纸、剪刀、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剪纸贴花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讨论,激发学生对剪纸贴花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讲解剪纸贴花的历史、流派和基本创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剪纸贴花的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演示剪纸贴花的创作过程,边演示边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剪纸贴花的基本技法。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 剪纸贴花》教案6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剪纸贴花》教案6一. 教材分析《剪纸贴花》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剪纸贴花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剪纸贴花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在剪纸贴花方面,他们可能还没有接触过,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范。
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剪纸贴花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剪纸贴花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剪纸贴花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行创意创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剪纸贴花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剪纸贴花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剪纸贴花作品示例。
2.剪刀、彩纸、胶水等剪纸贴花工具。
3.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4.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剪纸贴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剪纸贴花的特点和美感。
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剪纸贴花》,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剪纸贴花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剪纸贴花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如折叠、剪切、拼贴等。
通过示范作品,讲解剪纸贴花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如窗花、灯笼、服饰等。
让学生了解剪纸贴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剪纸贴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自己喜欢的剪纸贴花作品。
赣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 剪纸贴花》教学设计

赣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剪纸贴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3课剪纸贴花》是赣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剪纸贴花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剪纸贴花的历史、种类、技法和创作步骤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掌握剪纸贴花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手工制作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手工材料和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剪纸贴花的技巧和创作方法上,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剪纸贴花的历史、种类和技法。
2.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剪纸贴花的基本技法。
2.创作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剪纸贴花的历史、种类、技法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演示剪纸贴花的制作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剪纸贴花作品。
4.评价法: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
六. 教学准备1.剪纸贴花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剪纸贴花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3.学生的作品展示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剪纸贴花的历史、种类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剪纸贴花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剪纸贴花的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剪纸贴花作品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自评,教师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运用剪纸贴花的技法,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剪纸贴花技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的期待。
7.家庭作业(5分钟)完成一份剪纸贴花作品,要求运用所学技法,体现个人特色。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 剪纸贴花》教案5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剪纸贴花》教案5一. 教材分析《剪纸贴花》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剪纸贴花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剪纸贴花技法创作出具有美化生活用品的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剪纸贴花的图案,可供学生选择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剪纸贴花的作品,对剪纸贴花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剪纸贴花的技法和创作方法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来掌握剪纸贴花的制作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剪纸贴花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剪纸贴花的基本技法的掌握。
2.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剪纸贴花作品。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剪纸贴花的制作过程。
2.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剪纸贴花的制作技巧。
3.交流法:学生之间相互展示、评价,取长补短,提高创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剪纸贴花的素材、工具和设备。
2.学生准备剪刀、彩纸等基本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剪纸贴花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剪纸贴花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剪纸贴花的制作过程,讲解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动手制作剪纸贴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总结剪纸贴花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创作建议,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更具个性的剪纸贴花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剪纸贴花技法和创作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课后运用所学技法,创作一幅剪纸贴花作品,下节课展示。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板书剪纸贴花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3课 剪纸贴花 》赣美版(2)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3课剪纸贴花》赣美版(2)一. 教材分析《第13课剪纸贴花》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通过剪纸、折叠、剪贴等手段,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剪纸贴花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剪纸的基本技巧介绍,又有优秀作品的欣赏,还有创作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剪纸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剪纸技巧和创作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剪纸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的创作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剪纸贴花作品。
4.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剪纸工具:剪刀、彩纸、铅笔、橡皮等。
2.展示优秀剪纸作品。
3.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剪纸贴花作品的模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他们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如折叠、剪切、粘贴等,并示范创作一幅剪纸贴花作品。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动手实践,创作剪纸贴花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提高他们的剪纸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剪纸贴花应用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如家居装饰、衣物搭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剪纸贴花教案
在剪纸的教学上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剪纸兴趣。
以下是小编搜集的小学美术剪纸贴花教案,欢迎查看!
小学美术剪纸贴花教案一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和区别对称、不对称(随意)纹样;学会对折一次剪纸的方法,剪出角花纹样;培养学生手脑协调的能力和简约、概括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对称(对折后剪)与不对称(随意)剪的认识和剪贴方法步骤。
(2)角花的设计制作的步骤、方法
2、难点:
纹样的简约、概括、变化、虚实得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开头叙说,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
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
刀剪和刀剪。
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
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
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
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板书课题)
二、插入新知。
教师传授角花的折纸方法。
(1)指导学生看书自学,教师提问:制作单个、两个、四个相同的角花分别怎样折纸?
1、制作一个角花:
2、制作两个角花:
3、制作四个角花:
(2)学习设计描绘花纹。
(3)剪制纹样。
请看老师剪。
(教师示范剪)
是不是很难?你们自己剪剪看。
学生试剪,教师观察,发现问题提请大家注意。
针对学生在剪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边讲边示范分解步骤:
(4)、贴。
在考虑好构图大小布局的基础上开始粘贴。
角花最好贴在有色底纹纸上。
鼓励同学们套色剪贴。
三、补充观摩。
上教师将收集的图案给学生看,稍加特色说明,引发学生的创作愿望。
四、课后作业
布置学生剪出大小形式各异的角花,剪得好而快的同学可让其粘贴在底纸上,提请注意底纸要尽可能把角花衬托明显。
教师巡行指点,并不断出示剪得好的角花,加以表扬。
小学美术剪纸贴花教案二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
本课学习剪动物,重点学会用剪纸剪动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简单的手法剪出动物,学会用剪纸装饰纹装饰动物。
3、情感与态度目标: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剪纸兴趣。
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动物的剪纸方法。
教学难点:外形设计。
教具准备:
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的彩色纸、剪刀、刻刀和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2’)[通过这个导入,揭题]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观赏一小段动画片(1分29
秒)
师:说说这段动画片和你们以前看过的有什么不同呢?
学:里面的人物和动物都是用纸剪出来的……
师:嗯,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要上课的内容就和剪纸有关,叫做《剪纸贴花》。
二、讲授新课(12’)
[通过这个直观欣赏环节,让学生感受剪纸贴花的表现方式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剪纸?
学:
师: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剪纸,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差不多是和造纸术同时出现的。
主要有人物,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详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师:剪纸和绘画有哪些不同呢?工具、技法、形象。
师:你们知道这些剪纸都代表着什么寓意吗?出示作品。
学:
师:说的真不错。
所有的图案都有吉祥的寓意。
相传剪纸最早是因为古代有一只叫夕的怪兽,专门偷吃农民的粮食。
后来有位婆婆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落荒而逃。
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驱
赶走了这只怪兽。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那是不是所有的剪纸都是红色的呢?在陕西就有一位库淑兰奶奶,用手中的剪刀,剪出了一个梦幻多姿的世界。
(出示剪纸作品)
师:看到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题材,造型,色彩。
学:
师:你知道库奶奶是怎么样做出来的吗?谁来猜一猜?
学:
师:先剪出外形再贴花装饰。
师:生活中同学们见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吧,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动物吗?
师:猫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出示图片)
师:每只动物都有不同的形状、色彩,它的花纹就是由不同的装饰纹组成。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动物进行剪纸创作。
学:第一步我们先该做什么呢?
学:剪出外形。
师:老师这有个剪好的外形,能看出来是什么吗?
学:是只大公鸡。
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学:有鸡冠,大大的尾巴
师:大公鸡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头部:椭圆形,有山形鸡冠
身体:长长的,有羽毛
尾巴:弯弯的,色彩很丰富
脚:有力的
是的,当我们在剪外形时应抓住特征,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剪了什么。
师:如何让这只大公鸡更威风呢?
学:剪些花纹贴在大公鸡身上
师:老师这也准备了些花纹,要怎样拼贴、组合才可以让大公鸡变漂亮,谁来试试!
学:我来……
师:别急,老师这还有一张,再请个同学上来试试。
点评[师生互动]两位同学都贴的真不错。
[通过三个连续问,让学生明白剪纸贴花和画画一样也可以是有场景的,并且从生活中找题材]
师:因为运用的花纹不同,拼贴、组合的方法也会不同,所以两大公鸡各有各的美。
现在请大家再想一想,她可能在哪?再做什么?周围又有些什么?
学:……(学生说,我也同时剪出来,并进行组合)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谁来说说看
学:……
师:是的,想法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画面,虽然这幅作品的主角是大公鸡,但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题材,你们看(课件播放)师:大家都迫不及待了吧?让我们先小组讨论下你们要剪的题材,然后剪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大家动起来吧!
学:开始制作(20’)
三、评价(4’)
师:恩,大家作品都做的差不多了,请做好的同学贴在合适的位置。
现在我这有三个奖项,请大家来评评看[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色彩搭配奖]同学们的作品都非常不错
四、拓展延伸(1’)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是很多的题材可以用剪纸贴花的方式来表现,还有很多不同质地的纸张也可以用来进行剪纸贴花呢。
比如旧挂历,包装纸等,希望同学们回去后都可以进行尝试。
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小学美术剪纸贴花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