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7课《散文诗二首》导学测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导学测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测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背诵全文;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得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审美能力。

【课前预习】一、文学常识泰戈尔是_____________(国籍)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长篇小说有____________、《沉船》等。

1913年他以散文诗集____________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开创了亚洲人获此殊荣的先河。

冰心,原名_____________,福建长乐人,现代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儿童文学家,诗歌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散文集_____________,儿童文学集_____________。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_____________,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散文诗: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二、字词积累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识记字音和字形。

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nì笑()沐.浴()dǎo告()嗅.到()蒂.()hàn萏.()荫.bì()徘徊..()覆.盖()()应该()闷热()绿荫应闷荫()答应()烦闷)荫庇2.解释词语的意思。

匿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菡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亭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沐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祷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遮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荫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敧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堂练习】三、课文见疑再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散文诗两首》学案(有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散文诗两首》学案(有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散文诗两首》学案第一课时《金色花》泰戈尔学习目标: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品析精彩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运用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学习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1、走进作者1)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以《吉檀迦利》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泰戈尔诗选》。

(2)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2、了解背景《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3、文体知识:散文(借物抒情)预习匿笑nì:偷偷地笑。

祷告dǎo并蒂dì(莲)花瑞ruì菡萏hàndàn:即荷花。

攲斜qī:倾斜;歪斜。

慈cí怜荫蔽yīn bì预习自测朗读训练(1)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语气,读准感情(2)朗读指导:找出几句话,学生探讨当时人物所处心情,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课题】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学习目标】1. 了解泰戈尔、冰心及相关文学常识,扎实掌握“匿笑、祷告”等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提高鉴赏审美能力。

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悟诗的意蕴。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培养孩子珍重母爱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鉴赏审美能力,培养孩子珍重母爱的情怀。

学习难点: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悟诗的意蕴。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勾画并思考本节重点内容,完成预习案,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组长搞好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能认真、高质量预习。

2、AB层完成导学案上所有问题,C层掌握基础知识。

3、将预习时有疑问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总结到“我的疑惑”中,以备上课交流。

预习案一、作家作品第 2 页第 3 页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生于地主家庭。

曾留学英国。

1921年在桑蒂尼盖登创办国际大学。

用孟加拉文写作,一生创作丰富。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等。

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冰心(1900-201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现代小说家、散文4、文章题为“荷叶母亲”,哪一句话写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5、文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为红莲而动的?红莲我的心情亭亭立着烦闷、不适意(浓阴的天,为红莲而担忧)左右欹斜无法可想(担忧伤心、无计可施,为荷叶的出现做铺垫)不摇动了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赞美荷叶,为红莲而高兴)六、这两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点,在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语言上:《金色花》语言轻快活泼,富有童趣。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

散文诗两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金色花》
(一)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母爱是人类永恒讴歌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赞美母爱的一首小诗《金色花》。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嗅xiù匿nì祷dǎo 衍yǎn
(2)词语: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洗澡,又比喻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

(3)学生介绍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散文诗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散文诗两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对自然、人生、情感的独特观察和表达的情况?”举例说明:比如,你们是否曾经被某个自然景象所打动,想要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散文诗的奥秘。
3.欣赏散文诗的语言美,体会散文诗所表达的情感,提高文学审美能力。
4.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培养审美能力,对文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5.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6.学会如何将散文诗中的情感和意象与自己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7.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对散文诗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5.拓展内容:关于散文诗的文学评论和研究,如《散文诗的艺术特色》、《散文诗的发展历程》等。
6.拓展要求: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以上作品,深入理解散文诗的文学价值和审美特点,提高文学批评和鉴赏能力。同时,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7.拓展内容:关于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如《散文诗的创作技巧》、《散文诗的创作实践》等。
4.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new)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new)

《散文诗两首》【学习目标】1. 学习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2. 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领悟散文诗对母爱的歌颂,进而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从一首现代诗或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

3。

检查搜集的作者及作品情况。

散文诗小常识:三、学习《金色花》1。

作者简介2. 听读课文根据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做到情感融合;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朗读语速。

做到语速适宜;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做到轻重分明;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节奏停顿。

做到节奏恰当。

3. 初读感知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4。

文中“我”与妈妈进行了几次嬉戏?5. 从文中故事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妈妈)?请大家用这样的句式来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从文中这句话(这几个词)中,感受到这是一个的孩子(妈妈).6. 为什么“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要“暗暗地”、“悄悄地”呢?7. 篇末,妈妈见到孩子说“你这坏孩子"?妈妈真的是在骂他吗?8. 美读指导(1)旁白:喜悦、舒缓、温馨、深情;(2)对话:注意各自语气,读出母子之爱.9。

再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注意各自语气,读出母子之爱.10。

拓展延伸泰戈尔经典语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

天空不曾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四、学习《荷叶·母亲》1. 作者介绍.2. 文章题为“荷叶母亲",哪一句话写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3. 文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为红莲而动的?4. 文中写到作者三次看红莲,红莲的样子、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各怎样?5。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3.学生在拓展延伸环节,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例如:
-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了解散文诗的发展历程和著名散文诗人的作品。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散文诗知识,与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
- ①本文重点知识点:《秋天的怀念》和《我的老师》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
- ②本文重点词:散文诗、意象、情感、写作手法等。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和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散文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从语言、结构、情感等方面对散文诗进行鉴赏。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让我看到了他们在思维和表达能力上的进步。在作业环节,虽然有些学生的完成质量不高,但也有不少学生提交了高质量的作业,这让我感到欣慰。
- ③本文重点句:两篇散文诗中的精彩语句,如《秋天的怀念》中的“秋天,是一把钥匙”,《我的老师》中的“他像一座山,屹立在那里”。
2.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 ①艺术性: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如在黑板上绘制与散文诗意境相符的简笔画,增强视觉效果。
- ②趣味性:采用有趣的字体或符号,如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关键词,或用卡通形象代表散文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两首散文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1.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散文诗,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文解析(15分钟)
1.分析《秋天的怀念》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2.解析《我的老师》中的情感表达,感悟作者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四、课堂讨论(10分钟)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散文诗的概念、特点和鉴赏方法,结合《秋天的怀念》和《我的老师》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文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散文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显得较为拘谨,不够积极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运用鼓励性语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散文诗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实际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诗的精髓。此外,我还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课程节奏。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散文诗的魅力和教学挑战。通过引导学生们学习《散文诗二首》,我发现他们在理解诗意、感受情感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这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诠释散文诗的美。但我也发现,仅仅依靠讲解还不足以让学生充分体会散文诗的韵味。因此,我尝试通过分组讨论、写作练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散文诗的特点。这一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们在讨论和实践中逐渐领悟到散文诗的魅力。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散文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2)散文诗的语言魅力:散文诗的语言富有诗意和音乐性,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出独特的意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散文诗的语言,体会其韵味。
(3)散文诗的情感表达:散文诗在表达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描绘景物、叙述事情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
2.教学难点:
1.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散文诗是一种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诗意的文学体裁,具有自由、散乱、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等特点。
2.《天上的街市》的作者、背景及主题:《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发表于1926年。诗歌通过描绘天上的街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
3.《静夜思》的作者、背景及主题:《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创作于唐代。诗歌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的《天上的街市》和李白的《静夜思》。以下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1.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散文诗是一种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诗意的文学体裁,具有自由、散乱、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等特点。
2.《天上的街市》的作者、背景及主题:《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发表于1926年。诗歌通过描绘天上的街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
6.散文诗的想象与创新:散文诗在表达上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诗人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诗意世界。
7.散文诗的朗读与欣赏:朗读散文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其韵律美和语言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8.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学习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如如何选择题材、如何描绘景物、如何表达情感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9.散文诗与诗歌、散文的关系:散文诗既有诗歌的韵味,又有散文的自由,它是诗歌和散文的一种融合体。
10.散文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散文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著名的文学家都曾创作过散文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甄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甄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散文诗两首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诗文,感受美好,纯洁的童真世界;2.学习运用想象手法展现世间挚爱真情的手法;3.体验至爱亲情,得到美的熏陶。

二.重点: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验至爱亲情。

难点: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提高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学法指导《散文诗两首》都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

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欢乐;远离母亲、思母之情是何等哀伤。

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

熟读课文,直到能背下来。

准备进行小组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加分。

四.问题导引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写母爱的作家,当推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冰心。

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的、最纯洁的爱。

泰戈尔对中国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而唯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的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冰心把母爱作为她歌颂的三大对象之一,承传了泰戈尔的文风,文字清新、优美、感人。

《金色花》中母亲的嗔怪,《荷叶母亲》的深情呼唤一定会让我们读出母爱的温馨与伟大。

五.自主学习资料整合:作者信息1.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生于地主家庭。

一生创作丰富。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等。

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搭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荣获1931年诺贝尔文学奖。

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2.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

原籍福建长乐,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

从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将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时用三言两语记录下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导学案统编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导学案统编版)

第7课《散文诗二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3.初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

【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查预习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嗅.(xiù)摩.(mó)衍.(yǎn)匿.(nì)祷.(dǎo)瓣.(bàn)花瑞.(ruì)莲蓬..(pái huái)..(hàn dàn)徘徊..(lián péng)菡萏欹.(qī)遮.(zhē)拦荫蔽..(yīn bì)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偷偷地笑。

()(2)花开的好预兆。

()(3)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4)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5)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6)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

()(7)倾斜,歪斜。

()(8)遮挡,阻挡。

()(9)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任务二:知作者、识文体1.作者名片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

代表作长篇小说《沉船》《戈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等。

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作家,诗人。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创作提倡“爱的哲学”。

早期所作“问题小说”具有反封建意义,散文、诗歌讴歌童心和母爱。

后期作品以儿童文学为主。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导学案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把握诗文感情。

2、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2、把握诗文感情基调,通过诵读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二、明确学习内容:师生同学《金色花》,学生自主学习《荷叶母亲》。

三、学习《金色花》(一)整体感知读一读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散文诗,并思考感情基调。

2、勾画字词,查助学资料解决。

说一说说说透过精美的语言文字所看到的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明确文章描绘的五幅画面。

(二)精读课文1、朗读活动一:读出人物形象。

议一议: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感受人物形象,然后说说读出一个怎样的妈妈和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朗读之后探究人物形象,以“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孩子),你看(听)”的形式说话。

(结合文章的具体情景和相关语句进行说明)2、朗读活动二:读出诗歌情感。

想一想:诵读这首散文诗你感受到怎样的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3、朗读活动三:读出诗歌意境。

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整体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美好意境。

(三)创意表达写一写: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

善良而富有想象力的你们呢?将以怎样的方式回报母亲,为爱你的母亲做点什么呢?请你按照“假如我变成了,我要”的句式,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吧。

学生创作,然后集中展示自己作品。

四、学习《荷叶母亲》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美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悟—①作者三写红莲,请感知内容和情感变化,完成下表。

环境红莲心情一写红莲二写红莲三写红莲②作者是怎样托物寄情,以花喻人的?请说明。

七年级语文上册 7《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7《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

7.散文诗两首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

2.过程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

3.情感目标: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

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

三.教学课时:2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课时1一、导入是什么让孩子那么快乐,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是母爱。

今天让我们变成一朵金色花,用我们的馨香回报母亲。

(板书课题)二、初步感知1、学生介绍泰戈尔情况,教师补充: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著名散文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小说有《沉船》等。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请学生读准并解释以下词语:祷告、匿笑、沐浴、罗摩衍那。

3、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重音、节拍、情感)(2)教师做朗读技巧提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语速;根据意境确定轻重音及停顿。

(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作积极性评价。

4、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一朵怎样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愿望: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4)“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5)“‘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妈妈寻找孩子的焦急和找到孩子后的惊喜心情;“我”为妈妈做好事保密的高兴和调皮。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1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1 新人教版
2.红莲是作者描写的重点,作者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在一起赏莲的情景呢?请说说自己读后的理解。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体会这句思想感情。
1、明确展现任务。
教师举例
2、点拨文章主旨。
3、指导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
4、明确:
读书投影书页
拿灯去牛棚恢复原形
《荷叶母亲》冰心
景情 情景交融
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烦闷
雨打红莲不适意
荷叶遮蔽红莲不宁的心绪散尽 联想
母亲无私爱护子女
朗读的基本要求和技巧介绍。朗读的基本要求有三个:一是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句;二是态度自然 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品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
朗读《金色花》回答下列问题
倾听学生的质疑,理出研习思路。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前后两部分在朗读的过程中情感应有怎样的变化?
重点感知:思考:明:(3)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1.明确学习目标。
2.根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
3.小组合作交流,理出文章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4.教师提示后,反思、纠偏。
祷告(dǎo):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mùyù):洗澡。比喻承受 润泽、培育。
2.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 ,诗意其质”。

7《散文诗二首》-教案导学案

7《散文诗二首》-教案导学案

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

检查生字词。

(可用大屏幕投影)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

(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

”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

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整体感知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呢?(学生回答: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散文诗二首1。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3.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

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1.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导入⇒研读《金色花》⇒研读《荷叶·母亲》⇒拓展延伸导入一:情境型[设计意图]由耳熟能详的歌曲带学生进入一个爱母、念母的情境,再直接引出课题,有利于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播放歌曲《妈妈的吻》.】我们刚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在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

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两篇以母爱为主题的作品。

导入二:激趣型[设计意图]交流关于母爱的诗句、名言,以利于学生情感的调动,能够激发学生尽快进入课堂。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母爱,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于它的名言名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有关母爱的名言名句。

生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生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生3: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是的,一次回眸,一个微笑,母亲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我们来学习表现母爱的《散文诗二首》。

一、研读《金色花》[设计意图]通过诵读这一手段,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赏析诗歌语句的优美,体会其深刻的内涵,进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教育。

(一)整体感知。

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

【课件出示】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第7课 《散文诗二首》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

第7课 《散文诗二首》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

第7课母爱如莲自荫蔽化作金花昵母亲——《散文诗二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3.初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

【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任务群】任务一:读故事猜想人物任务二:品读·概括画面知写法任务三:研读·把握关键明主旨任务四:诵读·读出诗意韵味任务五:比读·感知散文诗特点【学习过程】用声音传递亲情,用视频感恩母爱。

在感恩节即将来临之际,学校拟举办以《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为蓝本的诵读活动,并录制短视频,请你参与完成相应任务。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读故事猜想人物1.请同学们读下面故事,猜想故事中的世纪老人是谁?她的朋友又是谁?并查找资料,了解一下这两个人物。

一位世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给远方的朋友写信: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明星稀的一个夜晚,一本书无意中将你介绍给我,我读完了你的传略和诗文——心中不作别想,只深深地觉得澄澈……凄美。

你的极端信仰——你的“宇宙和个人的灵魂中间有一大调和”的信仰;你的存蓄“天然的美感”,发挥“天然的美感”的诗词,都渗入我的脑海中,和我原来的“不能言说”的思想,一缕缕的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

★任务二:梳音晓义夯基础2.自由读两首散文诗,在课文中标注下列词语读音,并理解词义。

匿.(nì)笑:偷偷地笑。

沐浴.(yù):洗澡,洗浴。

祷.(dǎo)告:祝告鬼神,以求福佑。

《罗摩衍.(yǎn)那》:印度长篇叙事诗。

蒂.(dì):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把儿(bàr)。

姊.(zǐ)妹:姐姐和妹妹;对年辈相当的女性的通称菡萏..(hàn dàn ):荷花的别称,文中指红莲含苞待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学习目标】
1. 了解泰戈尔、冰心及相关文学常识,扎实掌握“匿笑、祷告”等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提高鉴赏审美能力。

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悟诗的意蕴。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培养孩子珍重母爱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鉴赏审美能力,培养孩子珍重母爱的情怀。

学习难点: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悟诗的意蕴。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勾画并思考本节重点内容,完成预习案,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组长搞好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能认真、高质量预习。

2、AB层完成导学案上所有问题,C层掌握基础知识。

3、将预习时有疑问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总结到“我的疑惑”中,以备上课交流。

预习案
一、作家作品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生于地主家庭。

曾留学英国。

1921年在桑蒂尼盖登创办国际大学。

用孟加拉文写作,一生创作丰富。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等。

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代表作《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等。

冰心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温柔亲切的感情,微带忧郁的色彩,含而不露的手法,清新秀丽的语言。

二、散文诗小常识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匿.笑()攲.斜()沐.浴()祷.告()
膝.盖()并蒂.()菡萏
..()徘徊
..()
四、词语解释匿笑:偷偷的笑
菡萏:荷花的别称,文中指含苞未放。

徘徊: 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攲斜:倾斜,歪斜。

荫蔽:遮蔽。

五、这两首散文诗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
都赞美母爱的伟大神圣
探究案
1.在《金色花》中,我变成金色花后做了什么事?
妈妈我
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跳到妈妈面前,恢复原形
2.《金色花》中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作者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欢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4、文章题为“荷叶母亲”,哪一句话写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
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5、文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为红莲而动的?
红莲我的心情
亭亭立着烦闷、不适意
(浓阴的天,为红莲而担忧)
左右欹斜无法可想
(担忧伤心、无计可施,为荷叶的出现做铺垫)
不摇动了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
(赞美荷叶,为红莲而高兴)
六、这两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点,在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语言上:《金色花》语言轻快活泼,富有童趣。

《荷叶—母亲》朴实平淡,宁静而致远。

手法上(共同点)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拓展案
一、收集与母爱有关的诗歌并背诵下来。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二、仔细阅读、欣赏以下这篇优美的歌颂母爱的散文,并试着说说你的感受。

母爱如歌
母爱,如沏一杯香茗,茶香,在落日的黄昏、在清闲的午后;母爱,如饮一杯醇酒,酒香,云卷云舒,星稀月明……香甜的睡梦中,我正蹲在田埂之上,手拿一根刚刚折断的小芦苇棍,调皮地敲打着绿叶上的露珠,那银色的珠儿便赛跑似的落入水中,不见了……绝望时,便有一种稀稀碎碎的响声送入你的耳畔,那声音甜得如歌……
农家小院的高大的老杏树下,那灰白的晨曦还没有来得及筛下银色的树影,她的脚下已有半张芦席了。

芦席的花纹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横看竖看成行,远看近看成线,如果不是在生活窘迫中看它,那便是绝妙的工艺品。

巧手编织这芦席的便是我的母亲。

我长大了,母亲的腰弯了,背陀了,头发白了,满脸遍布弯弯曲曲不规则的小沟渠,满手的老茧和编织芦席留下的疤痕,写满了母亲对女儿的期待。

我哪里是长大的,是母亲那双手编大的呀,是用那不足一厘米宽的芦苇片子织大的呀!
母亲的手曾在编织席子时割了一道道的小口子,鲜血顺着指尖滴落在席子上,那黄白的席子上便留下朵朵红色的梅花,也许那花便是母亲未来的梦吧。

每逢想起这些,我总是觉得自己不是长大的,而是母亲的血染大的,是母亲手上的刺疼大的呀!
想啊!要多少的时光,才能装满这一片波涛起伏的快乐的海洋?要多少的时光,才能把山石充蚀成细柔的沙粒并且把它们均匀地铺在我的脚下?要多少的时光啊,才能酝酿出这样一个清凉美丽的夜晚?要多少的时光啊,母亲才看到长大后的我?
我想,在那宝蓝色的深邃的星空之上,在那亿万年的距离之外,必有一种温情和慈爱的力量会听到了我的感谢,并且微微颌首向我怜爱的微笑……
其实,母爱不仅是一种真情,更是一种不灭的灵魂……
我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