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娜的文言文教案
高中语文《触龙说赵太后》教案
高中语文《触龙说赵太后》教案教案:《触龙说赵太后》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古代历史背景,理解赵太后的作用以及她和触龙的关系;2. 培养学生分析剧情、解读人物心理和抒发情感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和学生讨论一下古代的“太后”地位和赵太后的影响力。
引导学生思考触龙和赵太后的关系。
2. 逐段阅读:- 分析导言部分,明确剧情背景、人物关系和主题。
-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第一段:触龙与赵太后的第一次相遇。
学生可以讨论触龙的形象、语言、行为等,推测赵太后的感受。
- 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老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触龙和赵太后的心理和动机。
3. 分析剧情转折点:龙触犯颜政事件。
- 让学生分小组分析该事件,讨论龙触的动机和行为是否正确。
-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讨论。
让学生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4. 阅读余下部分:-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阅读剩下的部分。
- 学生可以记下自己的问题、疑惑或重要观点。
5. 深入探讨:- 学生可以就剧中的一些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如权力、忠诚、背叛等。
-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讲,以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6. 总结与拓展:- 学生总结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和观点。
- 学生可以找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加深对赵太后和触龙历史的理解。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2. 收集学生的写作、口头表达,评价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3. 对于小组演讲可以给予评价和点评。
拓展活动:1. 邀请专家或老师进行现场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情和历史背景;2. 组织学生根据剧中的故事和角色进行创作,写一篇小说、一首诗歌或者制作一段视频;3. 让学生深入研究古代历史中的其他太后或者重要人物,进行展示和分享;4. 学生可以模仿触龙和赵太后的对话写一篇短篇小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024年语文教案-触龙说赵太后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触龙说赵太后》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能够领会成语“触龙鳞”、“说客”等的含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对比分析,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中国古代的辩论技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触龙说赵太后》的原文及翻译。
(2)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对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要求学生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举例示范,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
5. 练习与反馈:(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测试或提问,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论证方法等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及译文。
2. 辅助资料: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论证方法讲解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论证方法。
2.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其他相关文献进行对比,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语文实习教师教案
语文实习教师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古诗文的魅力》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和朗读古代诗词,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古诗文,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学会欣赏和朗读古代诗词。
3. 创作古诗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古代诗词选集、黑板、彩色粉笔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古代诗词选集。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诗词的插图或朗读一首古代诗词,引起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如押韵、格律、意境等,让学生了解古代诗词的独特之处。
Step 3:欣赏与朗读(20分钟)教师选择几首经典的古代诗词,让学生轮流朗读,并进行欣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意境、修辞手法等,加深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Step 4:创作古诗文(25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主题或素材,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古诗文。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范例,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Step 5: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古代诗词的特点和魅力,并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教师可以选择几篇优秀的作品进行朗读和赏析。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学生的作业:阅读更多的古代诗词,并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词进行朗读和解读。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位古代诗人进行研究,了解他的生平和作品,然后进行介绍和分享。
2. 学生可以组织一个古诗文朗诵比赛,展示自己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2. 教师评价学生的创作成果,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3. 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分享对他人作品的欣赏和建议。
四年级语文上册11、去年的树教学案例热依汉古丽
四年级语文上册11、去年的树教学案例四(5)班汉语热依汉古丽 2015年1月这学期来本人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
一个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现对自己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1、贯彻新课程标准,认真上好课。
⑴按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情况备好课。
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
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
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变成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
2、积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能积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根据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的这一心理,我在和后进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3、积极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
我非常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总结、反思。
4、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过关。
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从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对确实空难的学生进行细致的个别指导,使之掌握,并能运用。
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5、拓展知识视野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搜寻优秀文段。
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古丽娜子 说课稿
(二)过程与方法
•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 在。 • 2、经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 有关的实验过程。 • 3、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 的一般方法。
• 1、通过对摩擦的分析, 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 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 产问题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三、学情分析
• 摩擦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 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 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 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 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 运动的作用。 •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3、认识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 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五、【重点、难点】
• 重点: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的因素,解释生活中的摩 擦现象. •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 科学的自主的实验探究 。
六、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打算采用 以教师引导,学生 探究和实验为主的 启发式教学。
七、教学流程和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就是生活中 摩擦现象来引入新课 (2)概念解释 通过生活上的事例来解释摩擦力的 概念并做一个演示实验来解释摩擦 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3)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做一个探究实验来验证摩擦力的大 小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有关系。 (4)生活上的摩擦力的增大和减少 解释生活上有有益摩擦力和有害摩 擦力并解释减少和增大摩擦力的方 法。
( 5)课堂小结 (6)巩固练习并 布置作业。
谢谢大家!
摩擦力
说课稿
古丽娜孜 08第三节 《摩擦力》
师说4课时
作者简介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 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 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 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 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 孔孟之道, 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 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 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 创新,词必己出” 创新,词必己出”。
生在我前边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生在我前边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应该)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我(应该)跟从他,拜他为老师;生在我后 边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 ,(如果 边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 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学习道理, 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学习道理,哪管 他生的比我早还是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 他生的比我早还是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 地位低,无论年纪大、年纪小,(只要是) ,(只要是 地位低,无论年纪大、年纪小,(只要是) 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哪 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哪 里有道,哪里就有老师。) 里有道,哪里就有老师。)
唉!(古时)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可 !(古时)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 古时 知了!巫医、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 知了!巫医、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君子不 屑一提,(可是) ,(可是 屑一提,(可是)现在他们的见识上竟然反 而赶不上(这些人),不是太奇怪了吗! ),不是太奇怪了吗 而赶不上(这些人),不是太奇怪了吗!
分析第二段 A.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A.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通过针砭时弊, 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 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 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
初中语文课教案《古藤》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优质课教案《古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增强学生的词汇量。
(3)分析并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生命的情怀。
(2)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增强词汇量。
(3)分析并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生命的情怀。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古藤》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生字词卡片4. 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古藤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古藤的特点。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古藤》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古藤的描绘,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4. 小组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点评并进行解答疑问。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家长监督并签字,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北师大版语文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古诗的魅力》详案
北师大版语文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古诗的魅力》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本课古诗。
2. 理解并掌握古诗中的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
3. 分析并欣赏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课文简介本课将学习北师大版语文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古诗的魅力》。
本课收录了几首经典的古代诗歌,通过这些诗歌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
2.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
3. 分析并欣赏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
2. 运用古诗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准备古诗的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资料。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或白板。
第一环节: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第二环节:阅读与理解1.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2. 学生自读课文,并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程度。
第三环节:分析与欣赏1. 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
2.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表达。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欣赏和感悟。
第四环节:创作与实践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古诗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五环节: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3. 教师给予鼓励和反馈,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学生评价1. 学生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语文教案)小学生我和乌丽娜教案
学校生我和乌丽娜教案同学们,金色的读书年华,留给我们很多奇特的珍藏,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有许很多多的同学,还有同桌。
在这些同学中,你和谁的友情最深,能简要地谈谈吗一起看看学校生我和乌丽娜教案!欢送查阅! 学校生我和乌丽娜教案1教学目标1.把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从“我〞和乌丽娜数桥这件事中,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宠爱以及“我〞和乌丽娜的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秀丽……〞这一段。
教学重点从具体的词句中体会丽江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宠爱。
教学难点透过文字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同学们,金色的读书年华,留给我们很多奇特的珍藏,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有许很多多的同学,还有同桌。
在这些同学中,你和谁的友情最深,能简要地谈谈吗(引领同学以难忘的友情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2.齐读课题,引导同学对课题质疑(“我〞和乌丽娜怎么样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从这件事中能体会到什么……)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同学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自读课文,画诞生字、词。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信任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自同学字、词)3.检查同学初读课文的状况和学习生字的状况。
(1)初读课文,留意长句子的自然停顿,如:有时候欢快地观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
(2)学习生字,从音、形、义三方面指导。
①音:留意区分平翘舌音,如“酥〞“诧〞“捶〞“宅〞。
留意多音字“娜〞。
②形:留意区分“宅——诧〞的字形。
③义:同学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假如与课文理解紧密相关就留到后面随文学习。
4.引导同学概括主要内容。
初步解决下面的问题: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古城丽江给“我〞和乌丽娜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三、品读课文,解疑感悟(一)回忆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二)从课文对“我〞和乌丽娜数桥这件事的表达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1.体会丽江的美。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教案——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
第八、九课教案: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的文章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言文不再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学习的一门语言,但是,文言文中流传的中华传统文化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因此,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文言文,来了解和体验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
然而,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语言难度较大,文字排版与现代文不同等等。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的文章,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先从基础语法入手相比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更加复杂,需要课堂上的比较长时间的解释说明。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从基础语法入手,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的五四三二一变化,动词、名词等的用法变化等。
让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法特点有个深刻的认识。
2.借助课文内容来分析学习文言文,必须要通过不断的阅读来提高自身文言文阅读能力。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经典的文言文课文和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方式。
例如《论语》中的一些句子,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词语、语法结构、含义,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思想与哲学。
3.用现代汉语来解析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现代汉语来解析文言文中的难点,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例如,教授《史记》中的语言时,可以简单解析一下现代汉语中的对应词汇,以便学生理解。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找到现代汉语中的语言词汇来对照理解文言文中难懂的词汇。
4.多见多练要经常让学生多读一些文言文,多练习一些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技巧,这是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遇到困难时尽量排除,让他们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学习文言文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了解语言本质、具体的语法特点和方法,而能够发现其中的思想特点,可以在对中国古代文化内容的理解上再次突出。
所以我们也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真正能够受益无穷。
小学汉语班,佐日古丽的说课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课不懂就问石超和田地区洛浦县多鲁乡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国培小学汉语班的石超,来自和田洛浦县多鲁乡,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课《不懂就问》第二课时。
我将从五个部分展开说课内容:一、说教材《不懂就问》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本文讲述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特征。
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知识不懈追求的精神。
因此,教学中要抓住内容上的特点,强调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
二、说学情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从多读向理解方面的转变。
通过读课文,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充分鼓励学生不懂的东西就要勇敢提出来,从而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巩固并掌握重点词语,运用句型,达到会听、会读、会写、会运用的程度。
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掌握重点句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用讨论的方式学习课文,用总结的方式更加进一步掌握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知识要变被动为主动,不会的问题一定要解决。
四、说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句型。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培养写作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教法】本课共分为七个课时讲授,我今天说课是围绕第二课时深学课文展开的。
首先我用情景导入法进入主题,然后用讲解点拨法,多媒体展示法,讲解了课文。
【学法】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理解,互相交流,培养学生了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六、教学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遵循这一要求,本节课将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课标渗透。
(一)通过情景创设来导入:(二)深学课文内容;(1)让学生带着问题跟读课文,我先给学生泛读第一自然段,之后把主动权给学生,让四个组分别读课文,然后通过问答形式,使同学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按段落知识要点来串讲课文;(3)通过先归纳后复述的形式,提高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4)讲练句型。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走进丽江》第二课时语文S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教材分析: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
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看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关心幼儿学习正确的观看方法,即按顺序观看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重点观看,观看与说话相结合,在观看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看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模样的,有的小孩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小孩说“乌云跑得飞速。
”我加以确信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确实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如何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看,让幼儿把握“倾盆大雨”那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看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如此抓住特点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体会联系起来,在进展想象力中进展语言。
《我和乌丽娜》五年级语文教案
《我和乌丽娜》五年级语文教案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3、从“我”和乌丽娜数小桥这件事中,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以及“我”和乌丽娜纯真的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这一段。
从具体的词句中体会丽江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
透过文字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2课时
1、同学们,几年的学校生活,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回忆。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同学,还有同桌,在这些同学中,你和谁的友情最深,能简要地谈谈吗?(引领学生以难忘的友情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
2、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我”和乌丽娜怎么样?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从这件事中能体会到什么?……)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自学生字、词)
3、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和学习生字的情况。
(1)初读课文,注意长句子的自然停顿,如: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
(2)学习生字,从音、形、义三方面指导。
①音: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如“酥”“诧”“捶”“宅”。
注意多音字“娜”。
②形:注意区分“宅——诧”的字形。
③义: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如果与课文理解紧密。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谷利娜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城南初中谷利娜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了解作者,体会作者追求自由、厌弃世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3、感受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彩,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
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板书课题)
二、欣赏图片、诗文
三、出示目标
四、简介作者
五、出示预习检测,指名回答。
六、出示自学指导。
七、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感情。
八、联系《三峡》找相似句子。
九、对照课本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
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画面背诵课文。
(板书主要内容)
十、根据画面提示,尝试背诵课文。
十一、请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语句?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十二、齐声背诵全文。
十三、联想关于优美景色的试句
十四、小结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总之,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十五、布置作业
1、默写并翻译全文
2、把本文扩写成一篇500字的散文。
古丽娜老师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本组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三:一是通过朗读、导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二是识字写生词,积累生动的语言;三是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文 29、古诗两首 30、西门豹 31、女娲补天 32、夸父追日语文园地八教学目的1、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5、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6、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7、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8、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9、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10、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11、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12、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29 古诗两首学习目标:1、认识‚乞、霄‛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板题示标: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唐代诗人林杰。
这是一位精通书法棋艺的诗人,而且非常的聪明,六岁的时候就能写诗。
下面我们就学习一首他写的诗。
师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一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示标。
二、新授1、初读古诗,初步感知自学指导一:同学们,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要求声音响亮,其他同学认真听,有错及时纠正。
(第一次先学后教)1、抽生读、正音。
乞、霄、宵、渡2、同桌互读、互评。
3、再读古诗,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此时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和插图)4、全班交流不理解的地方。
①生提、抽生解决。
语文实习教案
语文实习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古文魅力》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古文的魅力和价值,培养对古文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古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古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古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古文课文、练习题、黑板、粉笔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古文课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文的魅力和价值,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Step 2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段古文,引导学生读懂其中的意思,并解释其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结构。
Step 3 梳理重点知识(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古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让学生逐一理解并进行解释。
Step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教师设计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和改错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Step 5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古文魅力的短文。
Step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篇古文进行阅读和解析,并写一篇读后感。
2. 学生可以组织文言文朗读比赛,展示所学知识和技巧。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2. 批改学生的练习题和写作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古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梳理重点知识和练习与巩固,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拓展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古对今》教案
古对今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想的方法,让孩子回忆上学期学过的类似文章。
孩子们积极响应上学期的对韵歌,一起背诵一遍。
2.自读圈画读中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识记前四行生字。
(4)游戏巩固,灵活认字
(5)写字练习,指导书写
3.品词析句积累运用
(1)读一读文章中的词语,从文章中圈出来。
(2)练习猜字训练
读一读,记一记,积累词汇。
试着写写类似的语句。
(3)朗读背诵课文
4.以例悟法拓展延伸
(1)正确流利的朗读23页《对韵歌》、《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2)了解什么是问答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 教案
元旦吃福橘,将福橘“塞在我嘴里”,虽是迷信却是真诚善良的祝福。教给我的很多道理也是出于对
我的关心爱护。
讲长毛的故事,讲到“脱下裤子”“外面的大炮便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的话,更是让人看到长妈妈的无知和淳朴。
写到买《山海经》时,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和非常具体的细节来写,作者只是随意地告诉阿长《山海经》的事,她却真的买了回来,而令作者对她产生了衷心的敬意。体现了这位长妈妈的善良、热心和
7、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
“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以当听了这话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就显得真实自然,毫不夸张了。因此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却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合人物的特点。
对孩子的关心、爱护。
而文章自始至终就一直在刻画她对孩子的关心爱护的品质:从她“不许我走动”到吃福橘的祝福和“晒裤子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道理及后来买《山海经》都充分体现出来。 所以她虽然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淳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四、重点分析买《山海经》一部分: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一年级语文听说教案
一年级语文听说教案1.你好1.教学目标:会使用“你好“,“早上好”,“再见”等礼貌用语,能听懂“上课”,“下课”等课堂用语。
2.教学重点:重点句式:“你好!”“早上好!”“再见!““明天见!”3.教学难点:会使用“你好…”“再见…”表达意思。
教学过程:(利用DVD光盘)自学指导(一)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礼仪.老师边讲解,边问:(1)小朋友有哪些日常礼仪?(2)见到有认识的人应该说什么?(3)道别的时候要说什么?1.引导学生观擦图画,让学生说一说图画上有谁,他们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在说话等句子,借以复习“你好……”这一句式。
2.学生借助拼音读句子,练读对话,解释学生不理解的词语。
3.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连读对话,读完一遍,换角色再读,多读几遍。
自学指导(二)深入学习重点句式请学生分别扮演“老师”“学生”可以直接读句了,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1)引导学生说一说日常礼仪。
你好!再见!(2)引导学生跟老师一起学唱一唱儿歌“老师您早”,要教会儿歌的内容和意思。
引导学生的兴趣。
布置作业:1.回家练一练,唱一唱儿歌:“老师您早”。
2.给父母说一说图画中的“学校”“教室”“老师”,“学生”。
课后反思:2.你叫什么名字教学目标:1.会使用疑问词“什么”,询问姓名,会使用疑问词“几”询问年龄。
2.能使用完整的句子,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及所在学校,班级。
教学重点:重点句式:“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巴特尔”“你今年几岁“”我今年7岁“教学过程:一、会话二、自学指导(一)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哪里。
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里的情况。
2.学生拼读句子,练读对话。
教师解释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并引导学生读好问句,读出疑问的语气。
3.对话中出现的“名字”“年龄”是本课的重要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画面形象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5.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对话。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互换角色,反复练习,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对话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文言文两则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
(板书:学弈)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
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⑴谁学下棋?⑵怎么学下棋?⑶学得结果怎么样?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
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
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
(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
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学弈》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全文注释如下:弈秋..(人名),通.(全)国之.(文言助词,的)善.(擅长)弈.(下棋)者.(的人)也.(文言助词)。
使.(让)弈秋诲.(教)二人弈,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集中意志),惟.(只)弈秋之.(文言助词,有提起动词性谓语“为”的作用,从而使句中的“弈秋之为”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成为了“听”的状语。
――这一点只对教师讲,之所以提出这个“之”字,使为了和本文其他“之”字含义相区别。
)为听,一人虽听之.(他,指代弈秋),一心以为鸿鹄..(天鹅)将至.(原是生丝绳,这里指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箭)(到),思.(想)援.(拉开)弓.(弓箭)缴.而射之.(它,指鸿鹄),虽与.(和)之.(他,指代另一个学生)俱.(一起)学,弗.(不)若.(如)之.(他)矣.(文言助词)。
为.(因为)是.(这,指这个人)其.(他的)智.(智力、智慧)弗若与.(文言助词,同“吗”)?曰.(说):非.(不是)然.(这样)也。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
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⑴读准字词,读通课文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②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⑵结合注释,疏通文意①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②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③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译文如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
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⑴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⑵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
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⑶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⑷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
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
由于视觉的误差。
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
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
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
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
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
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⑴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⑵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⑴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学生分组表演故事。
(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⑶学生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