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经济辐射发展模式探析_徐晓红
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涵盖了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该区域在产业发展方面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从产业结构来看,泛珠三角区域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第一产业在区域内仍占有一定比重,尤其是在一些农业资源丰富的省份,如四川、江西、湖南等地,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也有所提升。
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农业模式逐渐兴起,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产业在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拥有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在电子信息、家电、汽车等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同时,四川、湖南等地的装备制造业也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品牌优势。
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传统制造业正朝着智能化、高端化的方向转型,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第三产业在泛珠三角区域的比重不断上升。
香港和澳门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旅游中心,服务业发展成熟。
广州、深圳等城市的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也蓬勃发展。
旅游业成为区域内多个省份的重要产业,如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丽江古城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此外,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态也不断涌现,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产业布局方面,泛珠三角区域各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珠三角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放的政策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集群。
成渝地区凭借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而西南和中南地区则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了能源、化工、冶金等产业。
在产业创新方面,泛珠三角区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从经济学角度透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论文_从经济学角度透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发展角度阐述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比较优势,指出了当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面临行政区划、基础设施、产业的同构和制度性等四大障碍。
最后,笔者提出了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主要构想:整合区域比较优势,拓展金融媒介宽度。
论文关键词:经济学角度,泛珠三角地区,比较优势综观全球,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
不论是北美经济自由贸易区,还是“欧盟”、东盟都充分显示了区域合作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东盟等国际上成功的区域合作经验来看,区域合作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合作区域相互毗邻,且处于“龙头”地位的核心区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增长力;二是各地区之间经济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梯度性,资源优势互补;三是必须形成利益共享、成果多赢的共生型协作机制。
在这一点上,“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相对于中国国内其他经济区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比较优势(一)从地理区位来看,东、中、西部区域特征明显。
香港是亚太金融、物流和信息中心,澳门与欧盟和葡语国家联系方便,广东毗邻港澳,唇齿相依。
如果以“大珠三角”为内圈和核心圈,第二圈则为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等沿海和与“大珠三角”相邻的省区,第三圈就是“九加二”的其他省份。
处于“龙头”地位的核心区是粤、港、澳大珠三角经济圈。
随着CEPA的进一步实施,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大珠三角城市群,将由现在的城市黄金圈沿东西海岸线延伸至湛江和汕头,发展为华南大都市连绵带,成为“泛珠三角”无可争议的经济中心。
该经济中心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对周边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增长力。
海南与广东原属一省,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人脉相通,生活习惯也差不多,目前尚有40多万人在广东发展。
到现在为止,海南最多的外商投资来自香港。
(二)从资源禀赋来看,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的选择和技术进步的方式都会与该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有关。
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务 。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需要认真围绕发展方式转变这
一
关键环节 ,借助区域合作的力量 ,加快推进区域内合作各
方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 ,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一
加快转 变经济发 展方式 是泛珠三 角区域 路 就 是 ,经 济 增 长应 主 要 依 靠 消 费 、投 资 、出 口协 调 拉 动 , 合作 与发展 的新课题 主 要 依 靠 第 一 、第 二 、第 三 产业 协 同带 动 ,主 要依 靠科 技 进
和战略举措 。泛珠三角地区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艰 巨任
染、 注重 质量效益的基础 上 。2 0 0 7年 1 0月召开 的党的十七
大 ,认真总结了提出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以来我 国经济发展的 实践 ,坚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提 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战略 任务 。 转 变经 济发展 方式 ,不仅 包括转 变经济 增长 方式 ,也 包括经济发展方法 、手段 、模式等多方面的变化 。其基本思
了实现 经济 增长方 式根本性 转变 的方针 。1 9 9 7 年 召开 的党 的十五大 ,重 申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 转变 ,在优化经济结构 、发展科学技 术和提高对外开放 水平 方面取得重 大进展 ,真 正走出一条速 度较快 、效益较好 、整 体素质 不断 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 的路 子 。2 0 0 5年 1 0月召开
我国实施的改革开放政 策 ,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使我国
取得 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 。然 而作 为发展 中国家 ,在 改革开放
初期 阶段 ,我 国在经济增 长和 经济 发展上 实行粗放 经营 也
成 为 自然的 选择和 必然的结 果 。1 9 9 5年 召开的党 的十 四届
2024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会议副部长发言稿
2024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会议副部长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会议的副部长。
首先,我代表主办方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2024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会议上,我们在深化合作、促进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泛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开放门户,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合作,我们能够进一步发挥地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内各经济体的共同发展。
2024年对泛珠三角地区来说,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在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下,泛珠三角地区靠着各国政府的努力和企业的韧性,迎难而上,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并在疫后经济恢复方面逐步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要在局部复苏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首先,我们应加强政策沟通,凝聚合作共识。
泛珠三角地区涵盖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和九个省市区,属于不同行政地域,各自具备着不同的区域发展策略和经济侧重点。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沟通与协调,消除政策障碍,建立起互相对接、互补互利的发展模式。
此外,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各界力量的积极性,搭建起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平台,形成政策共识,为深化合作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我们应加强产能合作,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泛珠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各具优势,相互之间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
要通过深化合作,抓住机遇,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作和发展的新亮点。
在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等领域加强合作,形成产业协同效应,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第三,我们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融合发展水平。
泛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应加强对口援助,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打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提高区域融合发展的水平,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最后,我们应加强文化交流,提升区域影响力。
辐射理论分析珠三角
辐射理论分析泛珠三角经济学院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国贸124姓名:杨俊杰完成日期:2015 年5月24 日一、辐射理论的介绍辐射是一个物理学概念, 是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定媒介互相传送能量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量高的物体向能量低的物体辐射能量, 而且能量低的物体也向能量高的物体反辐射能量, 只不过由于后者小于前者, 因此从净辐射的能量数量来看, 能量低的物体的能量不断增加, 最后两者达到相对平衡。
通过流动和传播, 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取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的习惯势力。
辐射的媒介就是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人员的流动等。
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成为辐射源。
辐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点辐射、线辐射、面辐射, 把巨大的辐射网络, 即中心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和相关地区联系起来, 各自发挥自身在辐射体系中的作用。
二、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点辐射依据辐射理论, 点辐射一般是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
这些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技术、人才、服务、信息等相对比较充分, 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相对比周边地区先进, 但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相对比较缺乏。
而周边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比较充裕, 但资金积累和技术进步的速度相对缓慢, 这样通过周边地区和中心城市之间的交流, 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可以大大加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 香港85%以上的制造业转移珠三角地区。
香港在内地投资设厂6 万多家, 其中5.3 万家在珠三角。
香港对珠三角的经济辐射, 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以香港为龙头的大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圈大珠江三角洲发展的进程中, 香港、澳门等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作为辐射点, 通过它们的影响和带动, 向周边地区扩散, 形成了一个互相影响, 互相推进的区域, 其成绩卓然。
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伍静文、谢素娟、陈沁梓摘要泛珠三角经济圈是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泛珠三角经济圈内的9个省份发展情况各不相同,这种差异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分析如何促进区域内各经济体的协调、共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经济、社会、人口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指标,构建了分析经济发展差异的指标体系,通过建立聚类分析模型,因子分析模型和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具体分析。
在聚类分析模型中,利用SPSS17.0软件分别对2008年和2009年九个省份进行聚类,分成三类,清楚展示出泛珠三角九个省份经济发展差异的分类情况。
在因子分析模型中,利用SPSS17.0软件对2008年和2009年九个省份进行因子得分排名,得出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进行比较分析。
在回归分析模型中,利用EVIEWS6.0得出各个省份人均GDP的多元回归模型,并结合时间序列对未来三年做出预测。
模型得出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关键词:泛珠三角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目录一.问题的提出 (3)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3)三.数据来源及分析软件 (3)四.模型假设和符号说明 (3)五.模型的建立、求解及结果分析 (4)模型一:聚类分析模型 (5)1.聚类 (5)2.模型结果 (6)模型二:因子分析模型 (6)1.模型建立 (6)2.模型结果分析 (7)3.因子得分分析 (11)4.因子分析模型的评价 (13)模型三:回归模型 (13)1.模型建立 (13)2.时间序列及回归模型预测 (15)3.模型的评价 (16)六.结论与建议 (16)参考文献 (17)附录: (18)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近30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与竞争力,引来了世人的关注与瞩目,其中以泛珠三角区域的发展速度最为明显。
但是,由于泛珠三角区域各省份的自然禀赋、地理位置、改革开放程度以及政策制度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别、导致各省的发展很不均匀,区域差异问题日趋凸显,且某些方面,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泛珠三角有关问题研究
汇报人:Xts
目录
• 泛珠三角概述 •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现状 • 泛珠三角区域发展面临问题 • 国内外典型区域合作模式借鉴 • 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策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泛珠三角概述
泛珠三角定义与范围
定义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由珠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 、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简称“9+2”)共同组成的区域合作体系。
区域产业分工不明确
泛珠三角区域缺乏明确的产业分工,各地都在发展相似的产业,难以 形成互补优势。
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科技创新资源集中程度高
泛珠三角区域内的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和高校科 研机构,分布极不均衡。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泛珠三角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难以成 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不完善
目前泛珠三角区域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无法充分发挥科 技创新资源的整体优势。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问题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
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日益明显 ,给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泛珠三角区域内跨省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跨界河流污染 、大气污染等,需要加强跨区域环境治理合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
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推 进,未来各省份之间的经济联系 将更加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 程将加速。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泛珠三角区域将加大产业结构调 整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和新兴产业发展。
创新驱动成为重要战略
“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王晓颖来源:《北方经济》2011年第09期“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内地9省区的面积为200.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20.9%,GDP总值124532.12亿元,占全国GDP的31.29%。
“泛珠三角”的金融总量位居我国各经济区的首位,但在区域内金融资本的差距较大,金融发展不平衡性显著,金融制度差异很大,这就迫切要求加强区域内金融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展“泛珠三角”区域内金融合作,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一、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现状(一)区域内金融合作制度安排顺利推进2004年6月3日,“9+2”省区政府领导在香港共同签署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正式启动。
区域内金融的正规化合作, 始于2004 年12月召开的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金融论坛, 并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金融论坛备忘录》的形式作为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安排。
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金融发展战略为主题的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9+2”)合作与发展金融论坛也已于2010年11月19日在海口顺利召开。
(二)区域内金融合作水平逐步提高近几年来,泛珠三角地区经济金融合作发展很快,合作的方式、内容、项目都比往年有所提高,区域经济金融总量快速增长。
截至2010年10月底,泛珠三角地区签约合作项目超过1.5万个,总金额超过2万亿元。
今年上半年,泛珠三角地区有8个省区的GDP增幅高于全国水平。
2009年末,泛珠三角九省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6.32万亿元、贷款余额为11.22万亿元,分别比2005年提高102.9%、109.3%,充分显示了泛珠三角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巨大的活力和潜力。
(三)粤港金融合作紧密突出粤港人文相通,地域相邻,经济金融紧密联系,两地建立的金融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可以支援广东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达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研究
“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研究摘要:本文借鉴地域空间与金融合作的既有理论,融合行政地域空间观与金融地域空间观,形成“泛珠三角”金融合作机制的设计路径,并对如何构建“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机制提出构想。
关键词:地域空间视角;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中图分类号:F1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6)07-0008-04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1966)提出区域发展的核心――边缘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组成。
核心区域是由一个城市及周围地区组成,边缘区域的界限由核心与外围的关系来确定。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这就产生了空间二元性,具有高创新和增长潜力的核心区带动落后的边缘区增长,边缘区在发展上依赖核心区。
不过,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展、交通条件的改善、观念的改变,区域间的不平衡最终开始缩小。
同时,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边界会发生变化,空间二元性将变得模糊,区域的空间关系会不断调整。
因而,经济的区域空间结构也随之不断演变。
根据核心――边缘模式演变过程,弗里德曼提出“核心区域发展战略”。
主张必须为核心区域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从而不断地逐级促动“新的核心区域在边缘活跃起来”,最后达到用“空间一体化”来取代非均衡的“核――缘”结构目的。
海格特(1972)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也表明了空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中心城市与周围腹地之间存在对流、传导、辐射的关系,即物质流、金融流、信息流的相互传递关系。
“金融合作”是描述双方或多方金融主体的金融产业之间交流、合作、协调、互利的金融关系。
金融合作形式是在金融关联、金融联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并突出各方主动意愿的金融互动形式,它的内涵比较宽泛,规则比较灵活。
其一,它承认金融的地域差异,但不以彻底消除金融差异为主旨,而是在不触动各方金融产业的根本体制和机制的前提下,提倡沟通和协调。
“泛珠三角”构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极
2004年,香港、澳门、广东,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泛珠区域合作的前程;2005年,四川,第二届泛珠盛会被誉为“开启了一扇门”,开启了泛珠深入合作之“门”;2006年,云南,第三届泛珠盛会,主办方“架起一座桥”,即搭建起“9+2”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科技文化、友好交往的金“桥”。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三年前发轫于珠江口,三年后回溯到珠江源,无论在象征层面还是在实际层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从第一届的“点亮一盏灯”,第二届的“开启一扇门”,到第三届的“搭建一座桥”,泛珠三角正在探索一条国内区域合作与国际区域合作结合的新路子,必将在构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极的同时,成为一个世界的区域合作品牌。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不断向纵深迈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中国迄今最大规模的区域合作机制。
泛珠三角的九省区区域面积200.5万平方公里,生产总值接近4万亿人民币,约占全国的1/3,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区域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从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到东盟,区域合作的领域一步步扩大,视野一片片开阔。
看三年的实绩,历历可数。
参与各方一开始就显露出参照国际区域合作经验的开阔视野和勃勃雄心。
第一年签署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在不触及“9+2”当前行政区划和各自权限的前提下,为泛珠合作定下了“合作发展、共创未来”的长期愿景。
第二届泛珠江合作与发展论坛其标志性成果是签署了《泛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该文件对第一届论坛所确定的合作领域进行了细化,使合作项目更加具体。
在常设机构及制度上也一一落实。
搭建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和经贸洽谈会两个合作的平台,确立了泛珠三角“9+2”的各政府行政首脑的联席会议制度、“9+2”政府的秘书长协调会议制度、“9+2”政府的部门跟踪落实制度,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机制。
“泛珠三角”省际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最新经济学类】
“泛珠三角”省际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研究生姓名:刘科学导师姓名:陈文开学科专业:国民经济学研究方向:宏微观投资与管理年级:2004级摘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更加严重。
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各个区域以及区域内部各个省份之间在发展中进行合作。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就是由地方政府提出来的各地加强合作及整合经济的设想,反映了“泛珠三角”地区各级政府谋求“多赢”的需要。
如何使“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能够真正达到参与各方所预期的结果,保持甚至是缩小区域内部的发展差距,真正实现该区域的共同富裕,是个重要的议题。
探讨这一议题,必须了解该区域经济合作的初始条件和现实基础,初始条件之一就是判断改革开放以来该各地区经济是呈现收敛态势还是呈现发散态势,以及这一态势是以怎样的速度演进的。
总体来看,在目前的样本区间范围内,改革开放以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发展趋势是扩散的。
但是具体到各个分样本区间却存在着不同的结论:1978-1991年间“泛珠三角”各个省区之间存在绝对收敛,收敛系数为-0.081,也就是说按照1978-1991年的增长速度,该区域各个省区之间达到其长期均衡状态的一半大约需要9年的时间;而在1992-2004的样本区间中,该区域各省区之间尽管仍然存在绝对收敛性趋势,但是其统计量是不显著的;对于在其他的实证研究中不断被证明了的条件收敛,作者在仅加入人力资本这一项作为控制变量时,是得不出该区域省际之间在三个样本区间存在条件收敛的结论的;对于俱乐部收敛,作者在加入地区虚拟变量进行验证时的结论是在1978-2004和1992-2004样本区间,该区域各省区之间是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的,但是1978-1991年间该区域各省区之间却是有明显的东、西两大俱乐部收敛的趋势。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原因中,人均物质资本、技术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水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直观上我们认为应该是经济增长差距产生的源泉的人力资本,在作者的分析中却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背景下,产业分工与转移的计量分析(一)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背景下,产业分工与转移的计量分析(一)【摘要】:产业转移与分工日益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的焦点议题,也是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本文试以新古典经济增长函数构建模型,以广东省和四川省为代表样本,通过计量经济分析,比较两省经济系统内优势生产要素的差异,从而提出两省区的产业转移和分工内容,并试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成本理论,H-O要素禀赋理论,雁行形态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产业布局中的区域梯度开发理论出发,阐述广东省和四川省进行产业转移和分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本文结论为:广东省应逐步向具劳动要素优势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专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四川省则应发挥要素禀赋优势,专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关键词】:资本要素劳动要素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引言:“泛珠三角地区(9+2)经济合作”概念在2003年第一次提出后,便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引起巨大的关注。
泛珠三角地区涵盖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贵州,云南,海南,四川以及港澳两地区,地域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五分之一,经济总量居国内同类合作区的首位。
近年来广东省经济发展遭遇瓶颈制约,以加工制造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周边省区快速发展下遭遇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优势逐渐丧失;同时由于长三角洲地区以及环渤海圈经济合作地区的高速发展,广东省面临更多的直接的竞争,而在高新产业和金融服务类产业以及知识信息产业等方面,广东由于人才和地域以及政策信息的原因,该类产业发展并未得到壮大。
因此广东省面临产业升级以提升地区内经济竞争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的难题。
在1998年提出“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各省区在直接或间接的各类援助后,发挥自身地区的优势产业,在纵向比较上,经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横向比较方面,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却在拉大。
因此西部地区需要东部地区更多的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支持,而最直接最有力的就是投资的力量,因此西部地区希望通过东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通过地区协作获得更多的市场空间,从而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生产要素,加快地区内经济发展速度。
实现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县乡干部赴港及珠三角考察培训的启示
实现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县乡干部赴港及珠
三角考察培训的启示
陈政
【期刊名称】《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本文就如何实现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阐述.1.泛珠三角区域
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战略构想;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3.推动以区域经济为主体的文化经济建设;4.贵州省与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合作潜力巨大;5.贵州应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协调发展;加强总体规划和完善政策、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和利用、推动境外加工贸易发展、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劳务合作、积极利用国外科技资源及人才培养等.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陈政
【作者单位】贵州省招商引资局,贵州,贵阳,55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西部地区人才培训计划"第四期学员赴港培训 [J],
2.香港信用建设对浙江的启示--浙江省信用管理高级研修班赴港培训考察报告(摘要) [J], 浙江省信用办赴港信用管理高级研修班
3.优势互补互相融合以金融合作助推泛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金融论坛"上讲话 [J], 吴盼文
4.香港银行业和金融管理局的运作及启示──赴港培训、考察报告 [J], 刘滨燕
5.赴德国考察的启示与建议——赴德国宏观经济管理培训考察报告(之四) [J], 北京市计委培训考察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泛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与副省级城市科协多边合作会议举行
泛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与副省级城市科协多边合作会议举行佚名
【期刊名称】《科技与生活》
【年(卷),期】2011(000)021
【摘要】近日,由成都市科协承办的2011年泛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与副省级城
市科协多边合作暨科技咨询工作会在成都举行。
此次会议以服务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并围绕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泛珠三角中心城市之间、副省级城市之间科协的合作,共同推进新形势下科协和科技咨询工作的发展与创新等内容展开讨论。
【总页数】1页(P239-2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7
【相关文献】
1.“‘2008泛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科技咨询合作与发展(南宁)论坛”召开 [J], 黄丹阳
2.欢迎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协学会部与中国科协学术文献收藏工作 [J],
3.第十六届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总编辑联席会议在杭举行 [J], 陈培新
4.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化综合水平评价研究——以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 [J], 刘艳军;李诚固;孙迪
5.欢迎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协学会部积极参与中国科协学术文献收藏工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泛珠三角经济圈”发展的几点建议
作者: 刘宏
作者机构: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秘书长、副研究员
出版物刊名: 湖南社会科学
页码: 90-91页
主题词: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省长联席会议制度;资源配置
摘要: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有五个: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渤海湾,大西部,东北老工业区.其中,珠江三角洲过去一直处于领先地区,开放最早,发展最快.目前,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珠三角',面对长江三角洲的迅速崛起遇到了新的挑战.由此,张德江同志适时提出的'泛珠三角经济圈'概念,对'珠三角'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它将给'珠三角'发达地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给泛珠三角欠发达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了更好地发挥'泛珠三角经济圈'的作用,我们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供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参考.。
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格局的新发展
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格局的新发展陈广汉【摘要】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内国家颁布的多个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可能形成多极化的区域发展动力机制.多圈层、多极化和开放性将成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发展的重要特征.加快环珠三角区域发展有利于修补珠三角与内地省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形成的"经济断层",建立珠三角辐射和带动泛珠三角和内地发展的战略接点和平台.【期刊名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5页(P110-114)【关键词】泛珠三角;环珠三角;多极化;多圈层;区域合作格局【作者】陈广汉【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近年来,在泛珠三角区域内国家颁布了多个区域发展规划。
《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国家的层面将“环珠三角地区”纳入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视野,提出了通过充分发挥珠三角的辐射、服务和带动功能,促进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建设成为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龙头,成为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的区域发展理念。
同时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长株潭城市圈、成渝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的实施,泛珠三角区域正在形成多极化的区域发展动力机制。
多圈层、多极化和开放性将成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发展的重要特征。
环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粤东、粤西、粤北以及江西、湖南、福建、广西等与广东相邻的地区,可以说是珠三角与泛珠三角的结合部,是珠三角带动泛珠三角和内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接点和平台。
它与海西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可能存在一定的重叠关系。
长期以来,广东省在经济区域的划分上一直采取“四分法”,即将全省的经济划分为四块: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
泛珠三角:探索东西协调发展新模式
泛珠三角:探索东西协调发展新模式
刘世庆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管理》
【年(卷),期】2004(013)002
【摘要】泛珠三角,一个超出一省范围,跨越一国两制,远系中国西南,融合南中国经济圈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经济区轮廓,继大珠三角之后,正在朦胧之中浮出水面,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2003年12月初,由广东社科院发起、相互地区社科院、政府、企业参加,以泛珠三角9+2经济区为主题的“珠江区域经济合作论坛”在广州举行。
与会者对“泛珠三角”的概念、内涵、范围;泛珠三角合【总页数】5页(P4-8)
【作者】刘世庆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浅论泛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泛珠三角区域协作的经济与政治视角[J], 黄克亮
2.对东西部协调发展问题的开创性探索——评《东西共富新论》 [J], 赵尚东
3.积极探索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新模式 [J], 李闽榕
4.构建东西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探讨 [J], 欧志文
5.“三个全覆盖”探索东西部扶贫协作新模式 [J], 陈世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泛珠三角合作协议下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思路
泛珠三角合作协议下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思路
张宏建
【期刊名称】《湖南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15)004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框架下.农业发展规划对湖南这个传统的农业大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对外合作的平台,如何认真探索湖南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发挥区域特色农业的优势,在区域合作中把握发展机会,扩大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当前湖南省经济贸易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总页数】5页(P81-84,88)
【作者】张宏建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长沙4102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64
【相关文献】
1."泛珠三角"区域的发展思路探索--兼论"泛珠三角"背景下西南地区的发展 [J], 尹虹潘
2.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 [J],
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广东东西两翼经济发展思路探究 [J], 李敏;罗寿枚
4.区域经济合作中环境问题探析——由《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想到的
[J], 周利梅;冷穆
5.泛珠三角区域内地九省区签署应急管理合作协议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春学院学报Journal o f Y ichun U niversity泛珠三角经济辐射发展模式探析徐晓红,陈忠暖,史铁丑¹(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是珠三角区域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是广东在区域发展思路上的重大突破,它已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
泛珠三角地区战略的确立和实施可以认为是运用和实践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的一个事例。
本文从区域经济辐射发展理论分析了泛珠三角经济的发展,并对泛珠三角经济发展辐射模式的建立给予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泛珠三角;区域经济;辐射[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80X(2005)S0-0027-03The Analyzing of the Radiation Development Mode ofPan-Pearl River Delta EconomyXU Xiao-hong,CH EN Zhong-nuan,SH I Tie-chou(Dep artment o f Geograp hy,South China Nor mal University,G uangz hou,510631china) Abstract:T he eco nomy cooperation of Pan-Pearl River Delta is t he need of deep development of the Pearl Delta and it i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 dong P rovince1It has been one of the impor tant stratagems in China1T he stratagem of Pan-Pearl River Delta is an example of r adiation theory1T he author analyzes the economy of the Pan-pearl Riv er Delta fr om radia-tion theor y1Acco rding the radiation theory,several sug gestions for building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are put forwards1Key words:P an-Pearl Riv er Delt a;district economy;radiat ion theo ry一、泛珠三角发展战略建立的背景分析珠三角区域经济作为中国华南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干峙认为,珠三角要走出发展的困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突破区域限制,实现区域协调和共同发展[1]。
在新的世纪里,珠三角地区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这些环境包括国际的和国内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两个世纪交替之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日益深化,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成员间的互惠互利,以实现共同利益[2]。
经济发展需要使我国加快融入这两大潮流中。
第二,中国已经成为W T O正式成员。
加入WT O后,面对复杂形势的情况下,珠江三角洲必须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来实现资源的整合,通过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增强整体经济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第三,香港和澳门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推动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2003年6月和10月,内地与香港和澳门分别签订了5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6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 rrang ement,简称CEPA)协议,有利于加快推进内地与港澳经济的紧密联合。
第四,中国已经与东盟签订协议,2010年中国又将与东盟10国共建/10+10自由贸易区,将更高程度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作为外向依存度最高的一个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可能再次优先获得各种发展机遇。
在这种形势下,珠三角和其周边省份都面临着如何更好的面对新的开放和融合问题。
/9+20泛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关于珠三角经济未来发展战略的热点,是广东至华南和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事件。
泛珠三角地区主要包括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九省(区)以及香港,澳门地区,这一地区地域辽阔,相互联系密切。
2002年,11个省区的面积1991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018%;人口约41536亿人,占全国的3418%;GDP 为48496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4118%[3]。
泛珠三角地区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十分突出,这一战略的提出是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的突出表现,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引导作用。
二、泛珠三角经济发展辐射模式分析辐射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定媒介互相传送能量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量高的物体向能量低的物体辐射能量,而且能量低的物体也向能量高的物体反辐射能量,只不过由于后者小于前者,因此从净辐射的能量数量来看,能量低的物体的能量不#27#¹收稿日期:2005-10-03作者简介:徐晓红(1981-),女,河南平顶山人,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经济。
断增加,最后两者达到相对平衡。
通过流动和传播,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取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的习惯势力。
辐射的媒介就是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人员的流动等。
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成为辐射源[4]。
辐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点辐射、线辐射、面辐射,把巨大的辐射网络,即中心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和相关地区联系起来,各自发挥自身在辐射体系中的作用[5]。
(一)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点辐射依据辐射理论,点辐射一般是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
这些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技术、人才、服务、信息等相对比较充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相对比周边地区先进,但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相对比较缺乏。
而周边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比较充裕,但资金积累和技术进步的速度相对缓慢,这样通过周边地区和中心城市之间的交流,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可以大大加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85%以上的制造业转移到珠三角地区。
香港在内地投资设厂6万多家,其中513万家在珠三角。
香港对珠三角的经济辐射,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以香港为龙头的大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圈[6]。
大珠江三角洲发展的进程中,香港、澳门等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作为辐射点,通过它们的影响和带动,向周边地区扩散,形成了一个互相影响,互相推进的区域,其成绩卓然。
但是随着国内外的竞争形势的加剧,粤港澳的经济腹地明显不足,珠江三角洲正在寻求突破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知识和信息型产业。
这样,珠三角有必要寻求更广阔的经济腹地来实现产业的转移和升级。
/9 +20泛珠三角地区发展战略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策略。
在这一区域的发展进程中,同样需要一些辐射点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依据区域经济辐射理论,在一个区域里面,辐射点不应该只有单个或很少的几个,单点带动,不能起到拉动或者说支撑起整个中国经济的脊梁作用,尤其像泛珠三角地区这样的大范围的区域,应该积极地培育多个辐射点(当然这些辐射点有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程度以及辐射力的差异,如表),它们可依据自身的实力对区域进行不同程度的辐射,共同发挥带动作用。
表1泛珠三角9省区近年国内生产总值表[7]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 2001年2002年2003年广东106471711176917313449193广西223111924551362733121云南207417122321322424四川44211764875112545613福建42531684682101521415海南545196604113698130贵州108419011851041299118江西217516824501482769湖南368310043401944634表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近年国内生产总值表[8]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2002年2003年1-9月香港12790(亿港元)13237(亿港元)9044(亿港元)澳门498(亿澳门元)(1-6月)598(亿澳门元)445(亿澳门元)这一地区区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地理、自然条件不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相对优势。
每个省区可以依据本身的特点,集中发挥特有优势,选取正确的辐射点,优先发展,然后依据这些辐射点的带动作用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这些辐射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要与其他的辐射点之间加强彼此的联系和合作,逐渐形成合作的平台,就像广州由于它本身的人力、技术、资本、理念以后还会有制度、就是体制上都走在前面,可以联合深圳、香港,要形成一个组团式的城市群,作为一个辐射源,这样可以在形成/9+20的共赢格局,加速泛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和壮大。
(二)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线辐射在辐射干线上,上下游之间交通方便,人员流动频繁,经济交易中的交易成本比较小,经济资源周转快,信息也相对更加畅通,因此辐射的效率更高。
这些干线上的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辐射干线的两翼地区会较高,于是这些干线上的城市和地区通过和两翼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就会互相传播,进而实现这些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就推进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图1泛珠江三角线辐射示意图泛珠三角地区各个省份之间已经形成了密集网络系统,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等辐射干线。
一些省区是靠海的,港口众多,航运发达,其海岸线长占中国海岸线的三分之一是泛珠三角地区的明显的特点。
这条辐射线有很好的利用价值,沿这条辐射线分布的城市和地区可以非常方便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广泛的经济交易和文化交流,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进#28#宜春学院学报行辐射,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向内陆城市和地区进行流动和传播,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和窗口。
依据泛珠三角地区的这些特点,我们在泛珠三角地区整个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确立几大轴线:海路的轴线主要有(1)由厦门)粤东)珠三角)粤西)桂南)河内)东南亚沿海轴线;(2)珠江、韩江、鉴江、湘江、湄公河)澜沧江等沿江经济轴线;(3)珠三角)香港)台湾海路发展轴线。
陆上发展轴线主要以/大珠三角0为中心,包括(1)大珠三角)长沙)武汉)郑州南北向轴线;(2)大珠三角)湛江)海口南北向轴线(3)大珠三角)贵阳)重庆)成都轴线;(4)大珠三角)南宁)昆明发展轴线;(5)大珠三角)湛江)防城)河内)万象)曼谷轴线;(6)大珠三角)赣州)南昌发展轴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