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优质教案2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3摩擦力测量摩擦力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3摩擦力测量摩擦力优秀教学案例
生掌握摩擦力的概念,了解摩擦力的作用效果和影响因素。
2.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3.学会使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等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4.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摩擦力概念,让学生感受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提出问题:“为什么运动员在刹车时需要增大摩擦力?”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思考和兴趣。
3.总结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摩擦力的测量。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摩擦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影响因素。
2.介绍测量摩擦力的方法,如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3.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三)学生小组讨论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的培训。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展摩擦力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自行车运动员比赛视频引入摩擦力概念,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教学反思与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为后续教学提供了改进方向。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优秀表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成员共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小组的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小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教学设计
4.针对以下情境,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问题:
a.一个箱子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它,但推不动,请分析原因;
b.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紧急刹车时为什么会出现轮胎打滑的现象?
5.家长参与作业:与家长一起讨论家中可能存在的摩擦力问题,例如:家具的移动、鞋底磨损等,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6.拓展阅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摩擦力的应用实例,如汽车刹车系统、运动鞋底设计等,撰写一篇关于摩擦力应用的小短文。
4.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养成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7.课后作业:布置与摩擦力相关的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现象,如:走路、刹车、推箱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摩擦力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提问:“你们觉得摩擦力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尝试解释摩擦力的概念。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摩擦力现象,学以致用;
5.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活动。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如走路、开车等,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介绍摩擦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教学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8.3摩擦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8.3摩擦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8.3摩擦力一、设计意图:在本次课程中,我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方式,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到摩擦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了解摩擦力的一些基本特性。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

3.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

难点:摩擦力的测量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滑轮组、小车、毛巾、砂纸等。

2.学具:每人一套小车、毛巾、砂纸等。

五、活动过程:1.引入:我向孩子们介绍了摩擦力的概念,并通过举例说明了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

2.实践活动:(1)我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有一辆小车、毛巾和砂纸。

他们需要用毛巾和砂纸增加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然后用小车拉动挂在滑轮组上的重物,感受摩擦力的作用。

(2)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引导孩子们观察和记录摩擦力的变化,并让他们讨论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

难点:摩擦力的测量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是孩子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对摩擦力有了直观的感受和理解。

不足之处是有些孩子在讨论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表达不够清晰。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

拓展延伸:我还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摩擦力的应用,例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摩擦力实验,让孩子们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鞋底的花纹、自行车的把手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活动设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基于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我在活动中提供了不同的材料,如毛巾和砂纸,让孩子们自己尝试增加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8.3摩擦力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8.3摩擦力教学设计
3.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摩擦力实验,观察摩擦力的变化,总结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讲解:讲解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以及这些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5.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摩擦力的认识,讨论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正式导入新课:摩擦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摩擦力的概念,明确摩擦力的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讲解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通过实例解释各种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2.强调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3.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更、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教材课后习题,巩固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及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等基础知识。
-通过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摩擦力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8.3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分类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摩擦力的产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3摩擦力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3摩擦力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3摩擦力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是关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3摩擦力的教学。摩擦力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在教学中,我以生活实例为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克服摩擦力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现象,如走路、骑车等,引导学生关注摩擦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一些与摩擦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汽车刹车、摩擦力实验等,让学生对摩擦力有直观的认识。
3.设计一个有趣的摩擦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摩擦力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一些摩擦力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摩擦力的原理和作用。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实验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设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摩擦力实验,如“滑轮组实验”、“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实验”等,让学生在实验中共同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4.鼓励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彼此改进和提高。
2.利用实验和演示,引导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摩擦力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学设计

文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 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以及相对运动速度有关。

5. 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使接触面脱离以及用滚动代替滑动;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以及用滑动代替滚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能描述摩擦力的特点。

2. 能区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并了解它们的应用。

3. 掌握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能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问题。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木块、毛巾、斜面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摩擦现象,如走路、写字等。

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摩擦力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3. 分类讲解:讲解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和特点,让学生能正确区分。

4. 实验演示:进行摩擦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5. 方法讲解:讲解如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让学生学会应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摩擦力的问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学设计
4.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摩擦力的定义和分类,特别是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区别;
2.掌握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学会运用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摩擦力的概念已有初步的认识,能够理解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和基本分类。但在深入理解和运用摩擦力知识方面,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4.分析生活中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如:增大摩擦力——轮胎上的花纹、鞋底的设计;减小摩擦力——滑板、冰鞋等。
5.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利与弊,如:摩擦力在行走、刹车等方面的作用,以及摩擦力导致的能量损耗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摩擦力的作用和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自然现象的精神;
2.培养学生珍惜摩擦力所带来的便利,同时认识到摩擦力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学会在生活中合理利用和减小摩擦力;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养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增强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责任感。
2.教学步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摩擦力是由物体间的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共同作用产生的。
2.详细介绍摩擦力的分类,包括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并通过实例说明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粗糙程度等,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摩擦力的变化。
3.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等知识点。
2.强调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注意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包括摩擦力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以及拓展提高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成长。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案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摩擦力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因素的关系,学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2.了解摩擦力的分类,包括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并能够区分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学会使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摩擦力问题,掌握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方法。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本节课主要介绍摩擦力的概念、分类、产生条件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和产生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合作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分类、产生条件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难点:摩擦力的计算和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木块、斜面、毛巾、滑轮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如走路、写字等。

2. 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摩擦力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3. 分类讲解:讲解摩擦力的分类,包括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4. 产生条件讲解:介绍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包括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和相对运动状态。

5.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讲解:讲解如何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和相对运动状态来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6. 例题讲解:选用一道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滑轮组中的摩擦力计算等。

8. 板书设计:黑板上列出摩擦力的概念、分类、产生条件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9. 作业设计:(1)题目:计算滑轮组中的摩擦力。

答案: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计算出滑轮组中的摩擦力。

(2)题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答案: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和实验结果分析。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摩擦力在各种场景中的应用,如汽车行驶、自行车刹车等,进一步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摩擦力的计算和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摩擦力的计算和实际应用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摩擦力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3摩擦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3摩擦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 摩擦力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充满了热爱和责任感。

我始终坚信,通过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性、探究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思路,旨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摩擦力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理解摩擦力的定义,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还希望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摩擦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摩擦力的存在和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我将准备一个摩擦力演示仪,让孩子们观察摩擦力的存在和影响因素。

2. 讲解:通过讲解摩擦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摩擦力的基本概念。

3.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滑轮组和小车,亲身体验摩擦力的存在和影响因素。

4. 分析与讨论:让孩子们观察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如滑板和自行车的运动原理。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摩擦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准备了丰富的实践操作和分析讨论环节,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合作交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摩擦力的知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会进行课后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同时,我还会鼓励孩子们进行拓展延伸,思考摩擦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3 摩擦力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具体内容包括: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以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2. 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

难点: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摩擦力。

2. 知识讲解:(1)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 实验演示:进行摩擦力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4. 例题讲解:讲解与摩擦力相关的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生活中一个摩擦力的例子,并说明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答案:例如,骑自行车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自行车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大小与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有关。

2. 解释为什么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答案: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这是因为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停止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8.3摩擦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8.3摩擦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8.3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能描述摩擦力的方向。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2.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如自行车骑行、鞋子磨损等,引导学生关注摩擦力。

2. 知识讲解(15分钟)1) 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a.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

b.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接触面脱离。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摩擦力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 增大压力3. 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 减小压力3.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4. 使接触面脱离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 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3摩擦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3摩擦力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摩擦力的概念:介绍摩擦力的定义,以及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讲解摩擦力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即接触面粗糙和物体间存在正压力。
3.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实验和图示,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讲解摩擦力的方向,并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建立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交流等途径,掌握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物理知识基础,掌握了力的概念、二力平衡条件等,为学习摩擦力打下了基础。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尚不深入,对摩擦力的产生、大小和方向等方面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应用与实践: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如何减小滑板时的摩擦力、如何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等。
3.教学评价:
-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尝试,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4.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指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等因素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5.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介绍实际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如鞋底的花纹、滑板的轮子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分析摩擦力在运动和静止物体中的作用,举例说明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区别。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8.3摩擦力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8.3摩擦力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概念,理解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能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分类,掌握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等,并能够分析这些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
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2.了解摩擦力的分类,学会计算摩擦力;
3.能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物理素养。
在此基础上,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摩擦力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等。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摩擦力的理解和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设计小组实验任务,让学生合作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4.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果。
5.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摩擦力的概念、方向、大小、分类到计算方法,系统地介绍了摩擦力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摩擦力的概念和应用。同时,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连贯性,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优秀教学案例
3.提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二)讲授新知
1.摩擦力概念:讲解摩擦力的定义,阐述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以及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摩擦力的关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摩擦力》作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既是力学领域的基础知识点,也是联系生活实际的桥梁。本案例以八年级学生为对象,通过引导学生们从生活中发现摩擦力的存在,理解摩擦力的产生原理,探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如“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创设问题情境:展示一个物体在不同表面滑动时速度不同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在不同表面滑动的速度会有差异?”从而导入新课——摩擦力。
此外,以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案例的其他亮点:
1.知识体系构建:案例中注重引导学生将摩擦力知识与其他力学知识相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2.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实验情境,生动形象地展示摩擦力的产生、作用及影响,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教案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教案2

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二、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砝码(或钩码)、玻璃板、毛巾、几支圆杆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引入今天上课之前,我带了几个小玻璃球准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科学研究。

但在来学校的路上,小玻璃球变脏了。

老师给他们洗干净了。

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请出来。

(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学生讨论回答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二)新课学习1、认识什么叫摩擦。

师:关于摩擦力,你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学生回答。

师:你认为怎样能产生摩擦力?请同学自己感受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请同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感受摩擦力,并体会摩擦力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学生设计实验并实践感受:学生将手掌放在桌面滑动,脚在地板上来回擦动等。

并请学生回答。

师:我们的手、脚运动受到阻碍的现象叫摩擦现象,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的作用?这些摩擦中哪些是有害的?有些是有益的?学生回答。

师:显然,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为此,需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请同学大胆猜想。

(1)学生预测。

(2)教师点拨: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看《信息快递》,注意匀速拉动实验过程中,若要证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哪些条件应该是相同的?哪些条件是可以变化的?想好以后,如果你需要什么材料,而桌子上没有的,可以由组长上来拿需要的材料。

(教师提示学生控制变量的方法)(3)各组学生分别汇报准备进行的实验方法。

(4)学生以组为单位,安排好每个人的实验分工。

(5)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八年级物理下册 8.3摩擦力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2

八年级物理下册 8.3摩擦力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2

第3节摩擦力摩擦力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力,通过摩擦力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也为机械功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节的重点是探究,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摩擦力是在弹力和重力的基础上,学生接触到的又一种常见的力.本部分教材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作为探究内容,目的是要学生获得对摩擦力大小跟有关因素的直接经验.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对于摩擦的种类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来体会,但是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有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2.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并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2.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提高科学价值观.重点: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问题.难点:探究实验的过程和实验数据表格的设计,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1课时本节课用到的教学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花生米、玻璃球、盘子、筷子、牙刷、长木板、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多媒体课件等.课前3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23-P26内容并用双色笔标出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定律和重点知识,物理课代表收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在课堂上展示.一、导入新课【趣味活动】活动器材:一盘花生米和一盘玻璃球,两双筷子.活动规则:由四个学生分成两组,一位同学用筷子夹花生米,一位同学用筷子夹玻璃球,在30 s内,看谁夹取的数量多.活动结果:两组中夹花生米的同学比夹玻璃球的同学夹取的数量多.【提出问题】为什么夹取玻璃球的同学都比夹取花生米的同学夹取的数量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设计意图:积极参与趣味活动,增强学习兴趣.)二、进行新课(一)摩擦力学生实验一:1.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在其上滑动,体会桌面对手的前进有什么影响.2.将牙刷的刷毛直立在课桌的表面,用力推动或拉动牙刷,观察刷毛弯曲的方向与牙刷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学生认真体会桌面对手的阻碍作用并观察刷毛的弯曲方向.教师引导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说明物体受到了摩擦力?学生考虑后回答:用火柴点火;人走路;滑滑梯时裤子会磨破……这些现象中都有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当点拨和归纳产生摩擦力的条件:(1)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且有压力;(2)接触面不光滑;(3)两物体之间必须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教师明确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由于摩擦力是一种力,教师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进行分析:(1)摩擦力的方向:由于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2)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作图时也可以画在物体的重心上.(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得出摩擦力的定义.)【对点训练】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存在摩擦力B.一个物体只有跟另一个物体表面压紧,并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C.具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D.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摩擦力【答案】B(二)测量滑动摩擦力教师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方向,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测量呢?学生实验二:在进行实验前,使学生明确: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原理是什么?用什么工具?怎样测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设计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可以得到木块与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各组汇报测量结果:F1=______N F2=______N F3=______N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强调:1.实验中应注意保持长木板水平;2.保持弹簧测力计与长木板平行;3.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点训练】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图所示,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物块,使物块做______运动,根据______知识,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答案】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1.6 N(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生体验: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并在其上滑动,用手掌在衣服上滑动,用脚在地上蹭动,先轻轻地试试,再用力试试,体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让学生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猜想】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面积、物体的运动速度.【设计实验】利用桌面的实验器材:长木板(两面粗糙程度不同)、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1.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以下问题:(1)用什么方法进行实验探究?(2)如何改变压力大小?(3)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小组内充分讨论,并在老师指导下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2)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来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3)通过换用长木板的另一面,来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设计实验表格.压力的大小程度接触面粗糙程度摩擦力/N小光滑大光滑大粗糙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及时做好记录.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论证】小组内交流讨论,得出结论.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对点训练】小明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如下四个猜想.发现其中与实验结论不相符合的是()A.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把滑动变为滚动,摩擦力变小C.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D.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上压力的大小有关【答案】C(四)摩擦的利用与防止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有些摩擦是有利的,有些摩擦是有害的.对于有利的摩擦,我们要设法增大.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你认为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对于有害摩擦要设法减小,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哪些?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25的内容,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归纳总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请阅读课本P26的“科学世界”,试着说出下面各图中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摩擦的方法:(3)变滑动为滚动;(4)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隔开.(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真正的生活情境中去.)【对点训练】下面四个实例中,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答案】B三、学以致用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B.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上C.只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会产生摩擦力D.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有摩擦力产生2.如图,物体所受重力是30 N,当对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100 N的压力,将它压在竖直墙面上处于静止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3.重50 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果用5 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方向______;如果水平推力增加到10 N,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答案】1.C 2.30向上 3.5水平向左10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收获和体验?1.摩擦力的概念.2.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4.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第3节摩擦力一、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二、摩擦的利用与防止1.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变滑动为滚动(4)使两个互相接触的面隔开完成《红对勾·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或《红对勾·练吧》的相关练习.本节课在总结摩擦力这一概念时,通过摩擦力的事例,讨论其共同特点,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此时教师应及时参与讨论.在总结摩擦力的定义时,主要采用了提出问题——搜寻事例——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的创造思维程序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要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亲自体验成功的喜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案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案2

第3节摩擦力整体设计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摩擦力这节课中,要求掌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会简单的判断其方向,了解生活中的摩擦力。

以及了解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基础性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学习相关概念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逐步引导、循循善诱,对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有个清晰的认识,在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发生质的变化。

对于动摩擦因数的教学最好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由于本节课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多用所学知识揭示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本质。

教学重点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明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难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哪些因素有关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了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3明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哪些因素有关4了解摩擦的利用与防止5知道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并使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滑动摩擦力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木块、弹簧秤、木板、毛巾、纸、钢板、砂纸、水等.知识准备:搜集有关的摩擦力信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导入准备两只碗,分别放入数量较多的玻璃小球,一只碗内是光滑干净的,另一只碗内是粘有灰尘的.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从碗中用筷子夹出来,比赛看谁夹得快.然后让两位同学分别说出自己的感想,从而引出摩擦力的问题.情景导入运动员滑雪,如图,让学生说出滑雪要求的环境条件,然后导出摩擦力的概念.问题导入粉笔在黑板上可以写出字来,在玻璃上写得出来吗?试试看.想想若在外面的柏油路面上用粉笔写字又会有何不同?为什么?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一、滑动摩擦力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时,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2.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是粗糙的.(2)两物体有.(3)两物体在接触面上有.实验探究:利用教材演示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定性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八年级物理下册 8.3 摩擦力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八年级物理下册 8.3 摩擦力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第三节摩擦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

2. 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程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并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提高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1.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过程设计和实验数据表格设计。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手工木偶等。

学生每组需要:牙刷、长木板(两面粗糙程度不同)、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等。

【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同样的动作,同样的口令,灰太狼却没有听这位学生的话,这是为什么呢?学习完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明白其中F【板书】(3)变滑动为滚动;(4)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隔开。

(设计意图:从物理走向生活。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前后呼应。

)【板书设计】§8.3摩擦力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影响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摩擦的利用与防止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变滑动为滚动(4)使两个互相接触的面隔开【教学反思】一、案例的“亮点”1.本课由精心设计的魔术——《听话的灰太狼》引入,通过学生熟悉的木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师生演示对比鲜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完本节知识点时,及时点拨,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了魔术的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摩擦力
整体设计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摩擦力这节课中,要求掌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会简单的判断其方向,了解生活中的摩擦力。

以及了解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基础性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学习相关概念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逐步引导、循循善诱,对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有个清晰的认识,在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发生质的变化。

对于动摩擦因数的教学最好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由于本节课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多用所学知识揭示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本质。

教学重点
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明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哪些因素有关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3明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哪些因素有关
4了解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5知道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并使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滑动摩擦力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木块、弹簧秤、木板、毛巾、纸、钢板、砂纸、水等.
知识准备:搜集有关的摩擦力信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导入
准备两只碗,分别放入数量较多的玻璃小球,一只碗内是光滑干净的,另一只碗内是粘有灰尘的.
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从碗中用筷子夹出来,比赛看谁夹得快.然后让两位同学分别说出自己的感想,从而引出摩擦力的问题.
情景导入
运动员滑雪,如图,让学生说出滑雪要求的环境条件,然后导出摩擦力的概念.
问题导入
粉笔在黑板上可以写出字来,在玻璃上写得出来吗?试试看.想想若在外面的柏油路面上用粉笔写字又会有何不同?为什么?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时,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
2.产生的条件
(1)接触面是粗糙的.
(2)两物体有.
(3)两物体在接触面上有.
实验探究:
利用教材演示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定性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多变量的研究;使学生体会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
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原理的探究.
(学生活动:思考并交流讨论得出利用二力平衡定量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法的探究
(学生活动:思考并交流讨论得出控制变量法)
3.组织学生利用已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
4.要求学生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初步得出自己的结论.
(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定量得出压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对动摩擦因数有定性的认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小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有关。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及逻辑推理能力)
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A、为了测定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从弹簧测力计示数得出。

B、比较图甲和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到的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比较图甲和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到的结论:
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D、综合上述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知识拓展
增大有益摩擦:
1.增加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如:鞋底、车轮胎、各种旋钮表面都有花纹.
2.增大压力.如:电动机的皮带拉得很紧,以便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防止皮带打滑.
减小有害摩擦:
1.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用滚动轴承代替滑动轴承.
2.减小表面粗糙程度:加润滑油.
课堂小结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体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常用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更粗糙的方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使摩擦面光滑,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加润滑油、气垫)这三种方法.
课堂训练
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D.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的相互作用
解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弹力的相互作用,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故选项A错误;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间,可能有静摩擦力的相互作用,故选项D正确;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不一定总是阻力,故选项B、C错误.
2. 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C.弹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D.摩擦力越大,弹力一定越大
解析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之一是接触面间有弹力,但还需另两个条件同时具备,即接触面粗糙,物体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才会有摩擦力,所以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但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A错,B对.静摩擦力大小与弹力大小无关,C、D错.
3.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向左拉力F1和水平向右拉力F2作用下,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和方向为( ).A.C
A.F1>F2时,Ff=F1-F2,方向水平向右
B.F1<F2时,Ff=F2-F1,方向水平向右
C.F2=F1,Ff=0
D.摩擦力是定值
4.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C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