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得病的12个秘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得病的12 个秘诀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健康也是如此。国内外诸
多研究证实,只有生活中养成一些好习惯的人,才能少得病,甚至不得病。以下秘诀不妨尝试。
1.每天两升水:肾病降80%。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喝5 杯水的女性比喝2 杯及以下者,患结肠癌的风险降低45%。英国肾脏研究中心的报告则显示,每天喝两升水(相当于4瓶500 毫升的瓶装水),得肾病的几率降低80%。特别是在夏季,排汗增多,如果不及时喝水,尿液浓度增大,患上结石的风险更高,前列腺炎和慢性肾炎等疾病也与水摄入不足有关。
我国发布的新“膳食宝塔”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
下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200 毫升,约为两瓶矿泉水。天气炎热之际,需适当增加。
2.爱吃橘子:骨质疏松降92%。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吃1 个橘子可降低口腔癌、喉癌和胃癌的风险。日本果蔬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则发现,每天吃4 个橘子的人得骨质疏松的风险要低92%。柑橘中抗氧化剂维生素C 的含量比苹果高几十倍。柑橘还富含橙皮甙,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3.每周3 次坚果:癌症降55%。
西班牙洛维拉依维尔基里大学一项最新研究称,一周吃3 次以上坚果(尤其核桃),因患癌症和心脏病导致死亡的风险分别降低了55%和40%。坚果还能降低患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风险。研究者认为,坚果中富含的亚油酸、维生素E 以及钙、镁、钾等矿物质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坚果虽好,热量偏高,每天以20 克左右为宜,最好别超一小把。
4.散步:糖尿病降40%。西班牙最近发布的一项成果表明,每天散步3 公里,能降低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阻肺)的风险。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则发现,步行上班的人比开车上班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险降低40%,高血压危险降低17%。
此外,散步还能保持关节灵活性,还有助于平复心情,缓解压力,改善睡眠。
5.每周两次豆制品:乳腺癌降24%。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每周至少吃两次豆制品,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降低24%。我国豆制品中种类丰富,营养价值也不同,如豆腐好消化、豆皮补铁补锌、豆浆富含大豆异黄酮等等,大家可变着花样吃。不过,肾病患者要少吃。
6.勤晒太阳:肾癌降24%〜38%。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一项长达20 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从不在夏天晒日光浴的女性,因各种原因死亡的风险增
加两倍。《癌症》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则表明,经常晒太阳的男性,患肾癌的风险降低了24%-38%。专家建议,上午10-11 点、下午4-5 点晒太阳最好,每次晒15-20 分钟为宜,夏季炎热下午晒太阳的时间可适当延后,晒的时间以舒适为宜。
7.喝对红酒:脑卒中降20%。美国《循环研究》杂志
发布的一项研究证实,心
脏病高危男性每天饮用两杯(约300 克)无酒精红葡萄酒(如零度干红),心脏病和脑卒中风险分别下降了14%和20%。
专家提醒,红酒虽好,但酒精摄入量(饮酒量X 酒精浓度X要控制在15克内,更不可跟啤酒、白酒混着喝,以免增加肝脏负担。
8.常吃大蒜:肺癌降44%。
今年5 月,江苏省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吃大蒜的人患上肺癌的可能性降低44%。即使研究人员考虑了吸烟因素后,生吃大蒜仍能让肺癌风险降低约30%。这可能与大蒜素能抑制体内炎症有关。大蒜素生吃保留得更多。
9.每周一两次鱼:猝死降36%。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观察研究发现,每周通过吃一两次鱼摄取2 克左右的欧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降低36%,并减少17%的死亡可能。研究还表明,常吃鱼能降低哮喘风
险,还能滋润皮肤、提高精子数量。
10.一天2 个狝猴桃:便秘缓解54%。香港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连续4 周每天吃两个狝猴桃,可使54%的便秘获得缓解。常吃狝猴桃还能辅助降压。狝猴桃富含维生素
C、K,后者有益凝血功能和骨骼健康。
11.戒烟:肺癌风险降90%。
研究显示, 40岁戒烟能多活9 年。30岁以前戒烟
能将患肺癌的风险降低90%,戒烟5 年之内的人,死于肺癌的几率会降至每天吸1 包烟人的一半。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杨功焕强调,什么时候戒烟都不晚,都对延长寿命有利。
12.适量喝啤酒:心脏病降42%。意大利一项研究发
现,适量喝啤酒的受试者比滴
酒不沾者患心脏病的危险降低42%。啤酒花中含有丰富的黄腐酚,有抗癌和降低坏胆固醇作用。但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提醒,让健康受益的关键是
不能“豪饮”,成人每次饮用量最好不超过一听),一天不超过500 毫升(约一瓶)多种癌症的风险。
300 毫升(约
,否则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