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普心第四章

合集下载

普心笔记

普心笔记

普心笔记(彭聃龄)第一章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普心分章节思维导图ppt课件

普心分章节思维导图ppt课件

心理和行为 生物学基础
意识和注意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客体 意识水平 无意识 意识 注意 做梦 白日梦 主体 异常意识 睡眠 意识功能 觉知 计划 选择 监控 睡眠与梦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REM 脑电波 混合 睡眠啶 Δ慢波睡眠 类β 身体状态 越来越难以被唤醒 梦游 眼动 持续时间 10min 20min40min20min 10~60 睡眠功能 功能恢复 生态学 精神分析 生理学 认知
感觉 概述 视觉刺激:380~780nm的光波 生理机制 感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折光机制 感觉机制 传导机制 中枢机制 感觉种类 外部感觉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肤觉 眼球 椎体棒体 三级神经 感受野 内部感觉 机体觉 运动觉 平衡觉 视觉现象 感觉测量 波长 强度 空间分布 持续时间 色调 饱和度 明度 视觉对比 闪光融合 韦伯定律 对数定律 幂定律 n P=KI 马赫带 视觉掩蔽 P=KlgI 颜色理论 K=Δ I/I 三色说 网膜上 视敏度 明适应 最小可觉差 反应凝缩 差别感受性 四色说 更高级 主观相等 暗适应 感觉现象 其他感觉 感觉适应 感觉后像感觉对比 联觉 嗅觉 味觉 内部感觉 肤觉 同一刺激 某一刺激不同刺激感觉间 动觉 平衡觉 触 冷 温 痛 嗅细胞 持续作用 停止作用相互影响的联系 嗅束 随意运 内耳前 振动觉 听觉:声波频率16~20000Hz 海马回 动基础 庭器官 痒觉 听觉现象 生理机制 溶于水的 内脏觉 生理零度 频率 振幅 波形 外耳 中耳 内耳 化学物质 黑暗感觉 损伤破坏机体 音调 音响 音色 收集声音 传导 能量转换 频率说 频率理论<1000 神经齐射理论<5000 肤觉意义:认识 敏感 音调 空间特性 , 补偿 镫骨频率 基底膜频率 频率 基底膜频率 37°C >37°C 频率 视听缺陷,调节 <37°C 甜 咸 酸 苦 共鸣理论 行波理论>500 体温,回避伤害 理论 位置说 舌尖 舌缘 舌根 不同位置横纤维的长短 最间知觉:空间关系的知觉 形状知觉 特征分析 图形识别 主观轮廓 大小知觉 a=A/D 熟悉性 邻近物 姿态 深度知觉 肌肉线索 单眼线索 双眼视差 方位知觉 视,参照 听,时间,强度,相位 时间知觉: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 形式 分辨 确认 预测 估计 依据 自然周期 生理节律 计时工具 影响因素 感觉道 数量性质 情绪兴趣 运动知觉:事件的运动特性 运动阈限:上阈限和下阈限 真动 似动 动景 诱发 自主 后效 错觉及其理论 错觉现象 大小错觉 波尔多也夫 月亮错觉 缪勒-莱耶 潘佐 水平-垂直 贾斯特罗 佐尔拉 冯特 形状 和方向错觉 爱因斯坦 波根多夫 错觉理论 眼动 神经抑制 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 取样误差 网膜水平 误用知觉恒常性

普心各章节总复习(选择题)

普心各章节总复习(选择题)

《普通心理学》总复习之选择题第一章绪论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B)。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D )。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3、“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而言都是脑的(C )。

”A、反应活动B、干涉活动C、反映活动D、返回联系4、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C)。

A、神经元B、神经系统C、脑D、大脑皮层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A )。

A、客观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C、社会原则D、主观性原则6、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D )。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测验法7、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

A、冯特B、华生C、费希纳D、弗洛伊德8、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A )。

A、边缘科学B、人文科学C、环境科学D、分支科学9、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B )。

A、感觉与知觉B、客观现实C、认识过程D、反映活动10、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是( A)。

A、注意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思维11、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是( A )A、脑B、客观现实C、实践活动D、主观意识13、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活动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有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是(B)A、反映形式B、感应性C、反应活动D、心理现象14、蜜蜂根据花的形状和颜色采蜜;猛兽根据气味和足迹追踪猎物等,这种对信号刺激进行反映活动的机能是(C)A、生物反映形式B、物理反映形式C、心理反映形式D、化学反映形式15、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也是人的心理最集中、最本质体现的是(D)A、感知活动B、思维活动C、想象活动D、意识活动16、当动物能够把某个刺激作为信号时,就意味着有了(D)A、思维B、意志C、意识D、心理17、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物体具有感应性只表明其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

普通心理学教案(第4章 知觉)

普通心理学教案(第4章 知觉)

贵州医科大学教案
2018年10月 22日授课年级应用心理学专业2020级班
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教研室应用心理学教研室
教师徐鹏
室主任审核签字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普通心理学》第4版(彭聃龄著)
起止章节页码第四章,P149 – P201
讲授题目第四章知觉
计划用学时3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知觉的一般概念
熟悉内容知觉的特性
教学要点:重点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难点错觉
疑点
教学进程: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讲义)
25分钟20分钟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第二节知觉的特性
30分钟20分钟30分钟第三节空间知觉
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第五节错觉
10分钟小结:复习本章节掌握内容和做习题
教学方法:课堂多媒体讲解式+提问式+讨论式+习题练习
参考资料:
1.《心理学与生活》(美)津巴多等著,王佳艺译 /2008-07-01 /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业:一、复习本次课所授内容
贵州医科大学教案。

普心复习重点内容整理

普心复习重点内容整理

第一章:心理学与生活(非重点但有些内容要注意)1.心理学旳目旳:心理学是研究什么旳研究有关个体行为及心智旳过程,目旳在于描述发生旳事情、解释发生旳事情、预测将要发生旳事情和控制发生旳事情。

2.什么让心理学与众不同:心理学中旳科学措施科学措施涉及一组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旳有序环节。

这种措施用客观收集到旳信息作为得出结论旳事实基础。

3.心理学旳历史根基:重要事件、流派发展(重点在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心理动力学—行为主义—人本主义) 16版P8●构造主义产生于冯特和铁钦纳旳工作,它强调由基本感觉构成旳心理和行为旳构造。

德国心理学家惠特尔曼旳格式塔心理学是构造主义旳一种重要分支。

措施:内省法。

●机能主义是由詹姆斯和杜威发展出来旳,强调行为旳目旳。

与构造主义相反,没有将意识简化为元素、内容和构造,而觉得意识是流动旳,心理旳特性是与环境持续进行互相旳作用。

因此,重要旳是心理过程旳行为和机能,而不是内容。

尽管存在差别,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旳见解仍然为现代心理学旳繁华发展共同发明了环境。

心理学家们目前同步摸索行为旳构造与机能。

因此可以说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是现代心理学旳根基。

●心里动力学观点觉得行为是由本能力量、内在冲突以及意识和无意识旳动机驱使旳。

这种观念觉得,人旳行为是从先天旳本能和生物驱动力中产生旳,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之间旳冲突。

剥夺状态、生理唤起以及冲突行为都为行为提供了力量。

当机体旳需要得到了满足而驱力减少时,机体就停止反映。

行为旳重要目旳是减少紧张感。

●行为主义观点觉得行为是由外部旳刺激条件决定旳。

约翰华生觉得心理学旳研究应当在于寻找“控制不同物种可观测行为旳规律”。

行为主义对后世旳心理学研究有着重要旳影响,它对严格旳实验和仔细定义旳变量旳强调,影响了大多数领域。

尽管行为主义者开展旳许多基础实验重要是在动物身上进行旳,但行为主义旳原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问题,如教育小朋友、矫正行为障碍和创立抱负化社会。

普心分章节思维导图

普心分章节思维导图

短时记忆(1分钟以内) 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 感觉记忆 编码方式:图像记忆,声像记忆 编码方式:听觉,视觉,语义 语义,语言特点中介,主观组织 影响因素:觉醒状态,组块,深加工影响因素:意识状态,加工深度 1s 4s 保存时间 存储:精细复述 遗忘:干扰 存储(动态)复习 遗忘:干扰 感觉容量 9个 5个 实验:斯柏林局部报告法 长跑运动员 提取:完全系列扫描 提取:再认优于回忆(联想) 特征:容量大,时间短,形象鲜明 特征:容量小(7±2),时间较短 特征:容量很大,时间长
心理和行为 生物学基础
意识和注意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客体 意识水平 无意识 意识 注意 做梦 白日梦 主体 异常意识 睡眠 意识功能 觉知 计划 选择 监控 睡眠与梦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REM 脑电波 混合 睡眠啶 Δ慢波睡眠 类β 身体状态 越来越难以被唤醒 梦游 眼动 持续时间 10min 20min40min20min 10~60 睡眠功能 功能恢复 生态学精神分析 生理学 认知
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 传统 知 情 意 心理动力 心理特征 感觉 情绪 需要 能力 知觉 意志 动机 气质 性格 记忆 兴趣 想象 思维 人格 能力 现代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心理学概述 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个案法 测验法
研究方法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广 难重复不精确 简便真实 难控制太主观 容易收 不严谨太主观 集数据 不能揭示因果 揭示因果 不真实,主试 可重复 期待,被试效应 强调个别差异 难推广 标准化量表
概述与特性 知觉: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 知觉过程:觉察,分辨,确认 组织原则:相邻、共线、良对、简封 相似性 邻近性 对称性 简单性 共同命运 良好连续 线条朝向 封闭 知觉特性 理解性 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知觉的信息加工 自下而上(数据驱动) 自上而下(概念驱动) 刺激元素合成知觉 主观取向影响知觉 模式识别:如何从刺激中获得意义 模板说(自下而上)无法解释识别的灵活性 模板1 模板2 模板3 模板4 模式1 模式2 模式3 模式4 原型说(自下而上)类别或范畴的概括表征 原型 模式1 模式2 模式3 模式4 特征说(自下而上) 特征1 特征2 特征3 模式1 模式2 模式3

普心4-注意

普心4-注意

三,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自习)
1,选择功能: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 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 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 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2,保持功能: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 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 必要条件. 3,调节和控制功能: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 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利 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和控制功能.
结果:
Broadbent原估计能达到95%的准确再现率,但实际上,以 第一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65%,以第二种方式再现的准 确率为20%.
解释:
Broadbent认为,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而 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Broadbent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的神经 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则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瓶 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某种过滤器来对之加以 调节,选择其中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 这类信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而其他信 息则不让通过.这种过滤器体现着注意的选择功能.因 此这种理论被称为"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因为这种过 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 一条,因而,Welford(1959)称之为"单通道模型".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不需要
第三节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稳定性 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前者狭义,后者广义)
影响因素: 1,主体的积极性(活动对主体的意义,兴趣,意志等) 2,主体的身体状况(疲劳,失眠,疾病等) 3,刺激物(强度,持续时间,复杂性等)
注意的稳定性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有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注意稳定性 一直在发展,但起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小学阶 段发展得快,初高中阶段发展速度较慢. 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 7~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 10~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 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稳 定性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读书笔记
系统的认识了心理学,注意到很多没自己没留意到的自己,注意是改变的开始。 读这本书津津有味再读畅销书,大部分索然无味偏重学术的书很难畅销吗。 很多小伙伴问我,对心理学感兴趣可以看什么书,不妨就看这本,专门写给高中生的大一教材。 很适合想推荐给想报考心理学专业的高三毕业生!这是国内心理学专业最重要的教材,没有之一,也是心理 学考研的考试重点如果真的有兴趣做学术可以深入了解,如果只是因为一些心理学小知识或者心理测试才想学心 理学,也可以高效劝退。 看了50几页可能对于没接触心理学的新人来说完全看不懂在讲什么也不知道他讲的这些社会心里个体心里这 些东西是为了啥还是说我想要的东西不在这本书里?真是索然无味真无趣。 和学校教材框架类似老师也推荐作为课外读物,普心上完再温习一遍。 干货很多,但是感觉要更新版本了。 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入门教材。 谁情人节还在看心理学,喔,原来是期末考缓考的我 (╯-_-)╯╧╧。
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感觉记忆 第四节短时记忆 第五节长时记忆 第六节内隐记忆
第一节思维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表象 第三节概念 第四节推理 第五节问题解决 第六节决策
第一节语言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语言理解 第四节语言产生
第九章动机
第十章情绪
作者介绍
彭聃龄,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教授,认 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谢谢观看
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动机的种类 第三节动机的理论 第四节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
第一节情绪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情绪与脑 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第四节情绪理论 第五节情绪的调节

《普通心理学(第3版)》第四章 意识

《普通心理学(第3版)》第四章 意识
白日梦经历非常普遍
24
一般而言,白日梦以一种十分直接的方式反映了我 们的喜好、恐惧和焦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幻想或白日梦总是与积极的情 绪适应、低攻击性、高度的灵活性或创造性联系在 一起的。
第三节 注意
24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
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与意识
不同年龄人的平均睡眠时间
10
不同物种的睡眠时间
11
2、睡眠的四个阶段
12
睡眠的阶段
13
一夜的睡眠
14
3、睡眠的功能
15
慢波睡眠的功能:
恢复理论:使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整和恢复 生态学理论: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伤害,让我们在夜晚保持安

快速眼动睡眠的功能:
修正脑中的神经联系,对我们学习、巩固记忆、从 大脑中消除不必要的记忆或其它混乱的内心活动有重要 作用。
大声重复该耳 听到的内容
shadowing
将被检测的内 容
Non-shadowing
持续性注意
32
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 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动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
分配性注意
33
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 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
30
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培养间接兴趣 合理组织有关活动 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 设法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加强意志锻炼
三、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与分配性注意 31
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 双耳分听实验

普心精华背诵手册一

普心精华背诵手册一

普心精华背诵手册一(名词解释版)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1 心理活动过程(规律和共同性)/心理过程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过程:1)认识过程(知)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意) 从内到外2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独特性导致差异性)1)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I.能力II.气质III.性格第二章生理部分1 操作条件反射:p57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2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3 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

4 感觉适应:是感觉系统对连续无变化的刺激反应减少的倾向。

第三章意识1 反映: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后,双方留下痕迹的过程。

2 意识: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省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知觉与认识。

3 几个意识水平在p78第四章注意1.注意定义: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动作或行为(心理特性)2(98 02考题)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3(99 考题)有意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得注意。

(以目的与努力为两个维度)4(00 考题)注意稳定性:人的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狭义)上或活动(广义)上的时间。

5(96 考题)注意广度:同一时间中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目。

6 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7 注意的转移:更具新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广义上的。

第五章感觉1 感觉:物体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人脑在人脑中引起的心理活动。

2 感受性(02考题):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3 感觉阈限:测量人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

普心第四章 知觉

普心第四章  知觉
第四章
知觉
Perception
教学目标
掌握知觉的概念与特性; 掌握知觉的概念与特性; 理解知觉对象与背景、 理解知觉对象与背景、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 知觉理解性的作用; 知觉理解性的作用; 掌握知觉恒常性的含义、种类、影响条件; 掌握知觉恒常性的含义、种类、影响条件; 理解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的概念, 理解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的概念,以 及相关原则和影响因素; 及相关原则和影响因素; 了解错觉现象及有关理论。 了解错觉现象及有关理论。
听 知 觉
触 知 觉
嗅 知 觉
味 知 觉
空 间 知 觉
时 间 知 觉
运 动 知 觉
第二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整体性 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知觉作用于 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 体的过程。 体的过程。
知觉的整体性与知觉对象的特性及其各个部分之间的 结构成分有密切关系, 结构成分有密切关系,格式塔学派把它们归纳为以下几个 组织原则: 组织原则:
3、空气透视(aerial perpective) 、空气透视
4、明暗和阴影(light and shadow) 、明暗和阴影(
5、运动视差 、
6、结构级差/纹理级差 、结构级差 纹理级差 纹理级差(texture gradient)
(二)肌肉线索 1、水晶体的调节 、
2、双眼视轴的辐合 、 (三)双眼视觉线索 这种由两只眼对于一个立体物得到的视像 有差别叫双眼视差。 有差别叫双眼视差。(binocular parallax)
对象距离( 对象距离(米) 1 10 100 1000 1300
可辨认的距离差异 0.37毫米 毫米 3.8厘米 厘米 4.15米 4.15米 274米 米 距离知觉的极限

普心每章重点

普心每章重点

普心每章重点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人的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人格,也研究其他动物的心理现象。

它既研究意识,也研究无意识;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心理不同于行为,又和行为有密切的关系。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因此心理学有时又被认为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和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心理的神经机制、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心理与环境的关系等。

3、由于社会需求和科学自身的发展,心理学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研究领域,如普通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4、研究心理学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在理论上,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时间上,有助于引导人的心理的健康发展,并运用心理学的规律,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活动。

5、心理学不仅是一门有吸引力的学科,而且提供了多种职业的选择的机会。

6、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

一方面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另一方面,心理现象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因而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也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要成为一名心理学家需要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知识和科学素养。

7、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实验方法是心理学最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

在心理学中还经常采用观察法、测验法、相关法和个案法。

8、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证实诞生。

心理学的当时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根源,一个是近代哲学的影响,包括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影响;另一个是实验生理学的影响,它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系列客观的研究方法。

9、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心理学中派别纷争的时期。

当时涌现出来的重要学派有:构造主义、技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和格式塔心理学等。

普心

普心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和人格三个方面。

2、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3、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问答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什么?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3、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包括那些?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

★4、心理学研究的几种主要方法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一)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观察法的缺陷:1、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

2、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精确分析。

3、由于未对条件加以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

4、观察法容易各取所需,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影响。

优点: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二)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普心第四讲

普心第四讲

第四讲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确定目的或目标、制定计划、心理冲突、作出决策等许多环节。

(2)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

此阶段意志的强弱有以下表现:
一是坚持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好的行为程序;
二是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标的行动;
三是克服遇到的困难、新情况以及调节此过程中产生新的期望、意图等。

因而,以这个阶段,个体常常要反复修改行动的方案,包括审定自己的目标,检查行动的方法和手段,坚持合理的,坚决抛弃不良行为,将意志行动贯彻到底。

三、意志过程中的挫折
挫折是个体动机、愿望、需要和行为受到内外因素阻碍的情境和相应的情感状态。

具体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挫折情境。

即干扰或阻碍意志行为的情境,如学生由于考试过于紧张没有正常发挥而高考落榜。

二是挫折认知。

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这是产生挫折和如何对待挫折的关键。

挫折情境能否构成挫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态度和评价,同一挫折情境由于个体的认知水平不同,感受挫折的程度也是有区别的。

三是挫折行为。

即伴随着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愤怒、焦虑和攻击等。

当上述三种情况同时存在时,便构成心理挫折。

人面对挫折的反应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主要是受人的生理条件、气质类型、挫折经验、人生观、价值观及对挫折的主观判断等因素的制约,表现出不同的挫折承受力。

普心名词解释总结

普心名词解释总结

普心名词解释总结第一篇:普心名词解释总结第六章记忆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编码:指信息的最初加工,即信息的获取,相当于输入或者识记的阶段。

存储: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等保存在头脑中。

知识在大脑中储存的形式也叫知识的表征。

提取:指从记忆中查找已存储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包括再认与回忆两种形式。

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情景或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作业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区别*)外显记忆:过去作业对当前作业的有意识的影响,个体有意识地回想或者收集有关的经验,用以完成任务。

陈述性记忆: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感觉记忆:当刺激停止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保持时间大约几秒钟。

视觉感觉记忆(映像记忆)不超过一秒,听觉感觉记忆(回声贮存)为3-4秒。

短时记忆:信息保存在一分钟之内的记忆。

组块:在记忆过程中,联合较小的单位形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称为组块。

而这样组成的记忆单位也叫做组块。

精细复述:将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

平行扫描:探测项目与记忆集合中的全部项目同时进行比较。

系列扫描:探测项目与记忆集合中的项目一个个进行相继比较。

从头至尾的完全系列扫描:与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顺序进行比较,并判断探测项目是否与其中一个匹配。

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在记忆集中搜索到匹配的项目后即停止搜索。

工作记忆:是对信息进行暂存和加工的一个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

包括语音回路,视觉空间模板和中央执行系统。

语音回路:保持和处理基于语音的信息。

视觉空间模板:处理视觉的和空间的信息。

中央执行系统:注意资源有限的控制系统,最重要的成分。

协调语音回路和视觉空间模板活动;注意资源的分配与控制等。

1.普心各章知识点 (1)修改版

1.普心各章知识点 (1)修改版

第一章结论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有哪些?传统的二分法:就是把个体心理分作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大的方面。

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3、怎样理解人的心理的实质?(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生活的内容与源泉。

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3)心理是有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人的心理的实质:人的心理是人在实践中通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4、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所公认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5、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含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1)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著名代表人物:铁钦纳基本观点:第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

而人的意识经验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构成。

(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第二、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年人的一般心理规律,因而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反对把心理学看做是一门应用科学。

第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实验内省法。

(2)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士主要观点:第一、也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

但它反对把意识看作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即反对心理的元素分析),而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或过程。

即意识流。

第二、反对把心理学看成是一门纯科学,而注重心理学的应用(功能)。

第三、强调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内省法。

(3)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主要观点:第一、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第二、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韦特海默、苛勒、科夫卡(又译为:考夫卡)主要观点:第一:大力强调整体组织,坚决反对元素分析。

第二: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直接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知觉
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知觉
1.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

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1)区别:
A.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B.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

知觉不仅依赖于它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

C.感觉是某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知觉是多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2)联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与综合。

但不是感觉信息的简单相加。

3.知觉的过程(作用)
知觉如下几种过程:觉察、分辨和确认。

觉察是指发现事物存在,但还不知它是什么。

分辨是把一个事物及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及其属性区别开来。

确认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系统。

4.知觉加工的特点
(1)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加工):在知觉过程中,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如声、光等感觉信息)的加工。

(2)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加工):在知觉过程中,人脑对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如需要、兴趣、期待、知识经验等非感觉信息)的加工。

一般来说,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
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多,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二、知觉的分类
1.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征,知觉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2.根据脑所认识的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主要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

(2)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移动和移动速度的反映。

三、知觉的生理机制(P151)
是在“特征觉察器”对事物的各种特征或属性作出反应的同时,神经系统实现着对各种刺激性质的整合,完成“特征捆绑”的过程,从而确定事物“是什么”。

第二节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一)概念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总是把知觉对象从知觉背景中选择出来的特性。

知觉对象和知觉背景是相互转化的。

(见双关图或两歧图)
女人脸还是吹萨克斯管的人?
老妇少女双关图
人头花瓶双关图
(二)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从客观来看: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性
2.对象的活动性
3.刺激物的新颖性
4.刺激物的强度。

从主观来看:
1. 个人目的和任务
2. 个体知识经验
3. 个人需要和兴趣
4. 定势与情绪状态。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一)概念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总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多种属性知觉为一个具有统一特性的整体。

(二)格式塔心理学派总结出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见下图):
(1)接近原则:凡距离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如图a
(2)相似原则:凡形状或颜色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

如图b
(3)连续原则:凡能够组成一个连续体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如图c中人们看到的总是直线加曲线而不是两条曲线。

(4)闭合原则: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如图d中的三角形和圆.
(5)好图形原则:如图e被看成方和圆的组合而不是两个不规则图形的结合。

三、知觉的理解性
(一)概念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常常以过去的知识经验进行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最佳解释、说明的特性。

你看到了一只狗吗?
(二)影响知觉的理解性的因素
1.知识经验
2.言语的指导作用
四、知觉的恒常性
(一)概念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二)种类
(1)大小恒常性(2)形状恒常性(3)亮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
第三节空间知觉
一、形状知觉
(一) 形状的特征分析:
形状的原始特征:点、线条、角度、朝向、运动由视觉特征检察器完成分析。

(二) 轮廓与图形
图形为视野中的一个面积,它借助可见的轮廓而从其余部分分离出来。

因此,在图形中,轮廓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形成的。

主观轮廓(错觉轮廓)图:
(三) 图形的组成(知觉的组织原则)
1.邻近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2.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3.对称性: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4.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几条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5.共同命运:当其中某些成分按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就会把它们看成是一个图形
6. 封闭性: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7. 线条朝向:方向对图形组合有重要意义,方向相同难以分开;方向不同则容易分开。

8.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二、大小知觉
(一)大小—距离不变假设(P148-149)
物体大小==网像大小×距离
(二)影响大小知觉的因素:
1. 观察者的距离
2. 熟悉物体的参照
3. 观察者身体姿势的变化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一) 肌肉线索(生理线索)
1.调节:它是指水晶体的形状(曲度)由于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2.辐合: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

(二)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

这些线索包括以下几种:
1.对象重叠(遮挡)
2.相对高度
3.结构级差(纹理梯度)
4.空气透视
5.明亮和阴影
6.线条透视
7.运动视差和运动透视
(三)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人的两只眼睛相距约65毫米。

当我们看立体物体的时候,两眼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物体,视线便有点差别:右眼看到右边多些,左眼看到左边多些。

这样,两个视线落在两个视网膜的部位上便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重合。

这就是双眼视差。

四、方位定向
方位定向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机体自身空间位置的知觉。

(一)视觉的方位定向
视觉的方位定向就是指人们利用视觉从环境中捕捉各种参照信息,以确定客体及自身的位置关系。

借助于参照物进行
(二) 听觉的方位定向
1.规律(3条)
2.原因: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
位相差就是同一频率声波的波形的不同部位作用于二耳,因而所受声波的压力也就有了差别。

虽然这种差别很小,但它是低频声源定位的主要线索。

大脑皮质上的细胞对这些不同的强度、不同到达时间、不同位相的声波做出反应,从而判断出声音的方位。

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一、时间知觉
(一) 什么叫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就是时间知觉。

包括对时间的分辨、确认、估计和预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二) 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
1.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2.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生物钟)的活动。

3.借助计时工具。

(三) 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情绪和态度
二、运动知觉
(一)什么叫运动知觉对物体运动特性的反映就是运动知觉。

包括真动知觉与似动知觉
(二) 似动知觉似动,顾名思义就是"似乎在动",其实并未真动。

确切地说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移动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知觉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1. 动景运动 (PHI现象) 两个刺激按一定时间距离或空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向另一个刺激连续运动的现象。

2. 自主运动自主运动是由于人总认为看客体时眼睛是固定不动的。

但眼睛却是不随意地运动着,即使在注视时仍有微弱的颤动;眼动信息的输入反而使人觉得亮点在运动。

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视野中缺乏参照物之故,因为一旦视野里有某个参照物,自主运动即随之消失。

看来,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可能起作用。

3. 诱导运动在没有更多的参考标志的条件下,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在运动,人可能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看成是运动的。

4. 运动后效 (瀑布效应)注视向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第五节错觉
一、错觉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或错误知觉。

二、错觉的种类
(一) 大小错觉(几何图形错觉)
(二)形状和方向错觉方位错觉(几何图形错觉)
冯特错觉
黑林错觉
爱因斯坦错觉
波根多夫错觉
(三) 形重错觉
(四) 倾斜错觉
(五) 运动错觉
(六) 时间错觉
三、错觉理论
1.眼动理论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作业:
将本章“思考题”中的1、4、5、7题做到作业本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