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林业局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

2.通过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演讲技巧。

3.引导学生学会从演讲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

2.梁任公先生演讲的内容及主旨。

3.演讲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梁任公先生演讲中的文言文表达。

2.演讲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梁任公先生吗?他有哪些成就?第二环节:演讲内容解析1.教师播放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演讲的结构和主旨。

第三环节:文言文阅读训练1.教师挑选演讲中的关键段落,让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

3.教师针对文言文中的难点进行解析。

第四环节:演讲技巧学习1.教师讲解演讲技巧,如发音、语速、情感表达等。

2.学生模拟演讲,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3.学生再次模拟演讲,力求掌握演讲技巧。

第五环节: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将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演讲中?第六环节:课后作业2.学生练习演讲,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中。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和合作意识。

2.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理解程度和演讲技巧的运用。

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参考并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还学会了演讲技巧,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演讲内容解析1.教师播放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内容。

3.学生甲回答:“梁先生主要谈论了教育的意义和国家的发展。

高中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教案

高中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教案

高中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教案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学案学习目标:1、培养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把握人物性格,感受名士风流。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凸显人物性格的写法。

重点、难点分析:目标1是重点,目标2是学习的难点。

学法指导:诵读法、跳读法(抓关键词、关键语句)、质疑讨论法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1987),着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

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社,主编《新月》月刊。

后迁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2、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茶坑村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1890年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求学于万木草堂,接受维新变法思想。

先后倡导、发动公车上书,通过强学会、《时务报》等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参与和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杰出代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

戊戌政变后,他东渡日本,并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广泛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学说,影响和启迪了整整一代人。

一生着述宏富,达一千四百万字,结集为《饮冰室合集》。

学习过程一、掌握生字词:(A级)戊(wù)戌(xū)叱咤(zhà)莅(lì)临迥(jiǒng)异精悍(hàn)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酣(hān)畅蓟(jì)北二、整体感知:(C级)本文似为记事,实为写人,通过记录一个精彩有演讲场景来表现梁启超先生的一些特点,表达对教师的崇敬之情。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精选3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精选3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精选3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教学目标】根据语文新课标“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⑴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⑵学会“写人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⑴感知伟人的人格魅力。

⑵塑造自我美好心灵。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__。

__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所以品文和品人是这篇__的`重点。

所谓品文就是品赏__。

所谓品人就是品评人物。

品文是从教书的角度观照这篇__,重在赏析__的写人技巧,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品人是从育人的角度观照这篇__,重在关注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对学生的心灵进行熏陶,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评价标准】只要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如下方面有一点收获,就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并作出适时的恰当的评价。

如: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与人合作、共同探究;会分析、能概括;能交流、善表达等。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及预案一、导入新课(竞猜题:猜猜他是谁?)1、他是广东新会人。

2、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

3、他是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学者。

4、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诗经》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伟大人物──梁启超。

二、课文分析(品文与品人)问题设计:梁实秋是名人,他以创作散文小品著称。

今天,我们要把他头上的光环拿下来,就当这篇__是平常人──你,我,他写的,大家试着批改他的__,给它写评语,作旁注。

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1.圈点评注,体会精彩的人物描写,感受一代国学大师的气度、风范。

2.合作探究,领悟梁任公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

3.感染熏陶,秉承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1.圈点评注,体会精彩的人物描写,感受一代国学大师的气度、风范。

2.合作探究,领悟梁任公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感染熏陶,秉承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

【课前准备】独立阅读课文,和任公对话,做旁批,品评任公先生的独特魅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对话导入师:20xx年旺苍学子张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羡慕吧?〔羡慕〕师:不用太羡慕,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脚踏实地,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知道清华大学的训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那你知道这个训是谁最先提到的吗?〔梁启超〕师:对,正是梁启超,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梁实秋所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的梁任公,在1914年冬,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乾卦》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自强不息〞和《易经坤卦》中的卦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等话语来鼓励清华学子。

此后,清华人便把这8个字写进了清华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训。

我们也应该以此共勉。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梁启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90年了,但是像梁启超先生这样的人,我们是不应该忘记的,也不能忘记的。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梁实秋先生的文字,品文、品人,走近任公,感受他作为学者的独特的魅力。

二、抓描写〔一〕前面大家预习了课文,和任公对话,做旁批,品评了任公的独特魅力,现在,请大家说说,梁任公先生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生思考并作答。

这是同学们初读的感受,那任公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跟着梁实秋先生的文字穿越时空,回到100年前,1921年的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清华大学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在千人翘首以盼中,任公出场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二〕品出场〔1)生齐读第3段。

高中语文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设计意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任公先生的形象,呈现他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

一节课是有限的,一篇课文也不必面面俱到。

尽管尽管本文有的地方很精彩,但同学一看就明白,就不必在课上再花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同学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爱好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爱好。

”所以,这堂课,我主要想通过对梁先生演讲细节描写的赏析来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1、通过对细节描写的赏析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

2、简要了解作者梁实秋;【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先生所讲的杜诗、《桃花扇》、《箜篌引》来了解先生的性情与情感,是本课教学重点。

2、对《箜篌引》的理解,是本课教学难点。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讲读法、分析法结合同学自主争辩。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在前面诗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再别康桥》生疏了浪漫诗人徐志摩,他在现代诗坛上名头之高、影响之大妇孺皆知,除了他本身的才华使然之外,还得益于他成功地拜梁启超为师。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起点就置于众生之上了。

那么“虎爸”徐申如花了1000块大洋替徐志摩拜下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来看一看梁实秋的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的介绍。

(设计意图:这段导语的设计力求激起同学的爱好,力求通过带有悬疑性的言语带动思考,调动同学心情。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必修1第三单元的一篇散文,由于在学习第一单元现代诗时,我通过《再别康桥》讲过徐志摩和梁启超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讲这篇文章时,我就借助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导入新课,引出本文的仆人公。

梁启超、徐志摩这师徒二人一同消灭在我们的教材当中,我猜想编者是有意为之。

尤其是读完这篇散文,不禁佩服编者的用意,两个作品同是着眼于回忆的图景,但是我们看《再别康桥》,能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而《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则看得人心中暖流涌动,令人感叹。

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一、新知导学(一)学习目标1.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了解梁启超的人格魅力。

重点剖析第四段和第八段。

2.掌握基本字词。

3.分析课文内容梳理结构。

(二)知识清单1.字音辨识显宦.()叱咤..风云()莅.校()迥.乎()精悍.()箜篌..()弥.漫()沾襟.()涕泗.()酣.畅()答案:huàn chìzhàlìjiǒnghàn kōng hóu míjīn sìhān2.词义识记叱咤风云:迥乎不同:博闻强记:涕泗交流:短小精悍:答案: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极大,显然不一样。

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涕泗交流:眼泪鼻子一起流下。

形容非常悲痛。

涕:眼泪;泗:鼻涕。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指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3.文学常识梁实秋(1903-1987),现代_________家、文学评论家、_________家。

浙江杭州人。

散文代表作_________,还独立译有_________,晚年完成百万字著作《英国文学史》。

课文选自他的《槐园梦忆》。

解析:梁实秋是现代文学大家,对他的身份和主要作品要熟练掌握。

答案:散文翻译《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二、教材探究(一)知人论事1.作者简介(学生明确记忆作家时应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原名:梁治华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作品:《雅舍小品》(续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2.人物介绍:这里的梁任公就是梁启超。

梁启超是广东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1895年同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反对袁世凯。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5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5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人物写作方法。

2.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他的政绩呢?(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公车上书)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二、作者及梁任公简介三、课文学习1.提问: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先生却能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提示: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特点:(见板书设计)总之,梁任公先生是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

2.提问:梁启超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深刻印象。

从课文中找原句。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2)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3)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4)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5)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3.提问:梁启超的形象如何在文中得到完美展示的?明确:在对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在细节和侧面描写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文教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3篇

语文教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3篇

语文教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三维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字词。

2.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3.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觉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2.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诵读法[教具准备]录音机及教学磁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

作为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大家并不陌生,但作为一个文人,学者的梁启超又会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重温他的精彩演讲,去感受他的独特之处。

二、作者及梁任公简介1.梁实秋原名梁治华,散文家、文学评价家、翻译家。

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2.梁启超请同学读注释①的相关介绍,教师补充。

学生明确:梁启超是广东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1895年同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反对袁世凯。

这是梁启超作为活跃政治家的一面;他曾经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小说”“小说界革命”,早年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代表性作品《少年中国说》,晚年在清华著书立说,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这是他作为学者的一面。

三、板书本课字词戊戌wùxū 叱咤zhà莅lì临迥jiǒng异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篌kōnghóng 蓟 jì四、具体研习课文1.提问:梁启超的演讲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原句。

)明确:深刻印象。

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2014年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⑴知识目标:①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和第八段②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③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备注:宽宏大量重友情等为人传颂,同时增大课容量,讲出语文课的文学性也是教改的一个趋势)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习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学习难点】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学习方法】赏析法讨论法朗读法【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原名:梁治华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作品:《雅舍小品》(续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2.人物介绍:这里的梁任公就是梁启超梁启超是广东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1895年同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反对袁世凯这是梁启超作为活跃政治家的一面;他曾经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小说”“小说界革命”,早年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代表性作品《少年中国说》,晚年在清华著书立说,合编为《饮冰室合集》【学习过程】一、品读全文,读准字音,看准字形.戊()戌()叱咤()莅()临迥()异精悍()激亢()箜()篌()酣()畅二.整体感知,回答问题.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就是通过梁启超的一次演讲来表现梁启超的学识和人品思考:这篇文章,围绕演讲,讲了关于演讲的哪些方面?(让学生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信息去概括和提炼,如演讲的时间、地点等)2.梁启超的这次讲演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何以见得?(点拨:让学生先找出有观点的段落,然后去找中间关于对演讲评价的句子)3. 到清华大学这所名校讲演做报告的人数不胜数,但他们却没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的一次讲演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使之常常想起,并笔而记之?(提示:梁任公演讲时有什么特点?或问梁任公这个人怎么样?)4. 通览全文,找出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小结:梁启超的名气在于他的政治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可文章并未从政治活动家、思想家的角度表现梁启超,而是从他的学者身份,通过讲演时的神态语言动作以及听众及作者的感受来表现其学识渊博、自由洒脱的真性情写人显情中透露着方法,我们要学在描语言、立外貌、举行动、抓侧面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布置作业:1.词语积累叱咤风云:迥乎不同:博闻强记:无人问津:短小精悍:2.请写一个片断,介绍你所熟悉的一个人物的活动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手法,要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与个性特点不低于200字3.拓展阅读生活中的梁启超是多方面的,你知道吗?一夫一妻少风流自古道:才子风流本一家,但在才情恣肆的梁任公身上,那风流之情怀还是可以遏制的他对华侨小姐何蕙珍的断然割爱便是明证那是在他带着“渔阳三叠魂惨伤,欲语不语怀故乡”的心境首途檀香山时,“学问见识皆甚好”的何蕙珍被这位流亡者的文采与演讲才华深深打动着年仅20岁的蕙珍明知梁氏已家室在堂,便主动提出,只求以偏房身份走进他的生活空间,无怨无悔任公先是为之感动,由敬重而生爱恋,终夕难寐,数日如之;嗣而思忖:出身名门的发妻李蕙仙有恩于自己甚多,加之自己曾与挚友谭嗣同创设“一夫一妻世界会”,总不能自食其言,愧对良知与亡友再说,自己乃朝廷悬赏通缉之要犯,生死未卜,怎能再去连累他人?权衡再三后,他就谢绝了这份稀世真情清朝垮台后,常年飘落异域的梁启超得以回国效力,旧情难忘的蕙珍专程赶往北京,找到梁启超,希望一还夙愿,时任司法总长的梁启超依然婉辞谢绝,而且只在总长客厅接待故友,拿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使抱兴而来的蕙珍扫兴而归李蕙仙病逝后,蕙珍又专程从檀岛赶来,旧话重提,梁启超则沉浸在失妻的悲痛中,别无他念,连饭也没留蕙珍吃一顿大义灭亲,披麻戴孝为了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梁启超从风风雨雨中走过56个春秋,应付过各种场面,甚至不惜同魔鬼打交道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恪守一份书生本色,以情谊为上,磊落其身,他是地道的性情中人君不见,每当有人提起亡友谭嗣同,他总是眼噙泪花,俯首低回在康梁师徒之间,由于梁启超颇有主见,对乃师并不完全惟命是从,康有为对他很恼火,尤其是梁启超违背他的意愿,暗中与孙中山协商合作方案,事虽未成,康氏却耿耿于怀尤其是面对乃师违背民国历史发展潮流,为帝制复辟大造舆论,甚至追随张勋之流,为宣统帝草拟“诏书”,梁氏大义灭亲,在讨伐复辟逆流时,也拿乃师陪榜,康氏恨之入骨,大骂“梁贼”梁氏身为弟子,事后依然心系师门,胸无城府康氏谢世时,是他带头募捐,主持身后,而且披麻戴孝,痛哭失声,率清华国学研究院众弟子在法源寺开吊3日每当来人行礼,又是他始终站在孝子位置,答礼不疲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不同寻常的宽容最能开人眼界的当首推任公为北京协和医院辩护之举1926年初,任公患有尿血症,协和医师诊断为右肾有肿瘤,建议割除挨刀之后,方知右肾完好无损,割除之后,尿血依然未止梁氏家属为之气愤,舆论矛头直逼协和但在任公看来,医师并非有意为之,医疗事故无法绝对避免,加之协和乃美国人创办之医院,那是科学的象征,不能因为自己的手术失误而使国人怀疑科学,让守旧者找到口实是他坦然忍受事故,劝慰家人,还以《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为题撰文,站在协和一边,“敬告相爱的亲友们,千万不必为我忧虑”,一场非同小可的医疗事故所引起的风波得以化解为零他割掉的是一个好肾,但他以生命的名义留下一方宁静,托起一份宽容,一份足以使任何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人间争斗都黯然失色的宽容,让生命个体由此超越和升华,这未尝不是一个奇迹,未尝不是全属他个人的一份杰作手术之后才过3年,肾的主人就撒手尘寰了身体素质原本不差的梁启超走得如此匆忙,显然与协和医院的那个医疗事故有关,怎不令人扼腕,一个56岁的学术大师毕竟还是正当时候啊!答案一.wù xū zhà lì jiǒng hàn kàng kōng hóu hān二.1.演讲的背景,演讲稿,演讲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开场白及语调,演讲过程的特点等演讲稿:预先写好,整整齐齐地书法秀丽十分美观反映了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修养很高;“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这句话运用对比手法,衬托了梁启超演讲的趣味性时、地、人:时间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地点是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人物中重点刻画了演讲人梁启超: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穿着肥大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这里运用外貌描写,突出了梁启超作为学者独特的风采——稳健潇洒;开场白:语言:“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动作:走,打,扫,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这个性的开场白显示了梁启超谦逊而又自负的一面2. ①.“我在听完先生这篇演讲后约十二余年,……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②“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③“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④过去也有不少显官,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能留下深刻的印象⑤.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3. 演讲特点:开场白——独特声音——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内容——丰富而有趣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人物特点:外貌——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眼神(光芒四射)讲演时的神态、语言、动作——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自负、谦逊、博闻强识、自由洒脱)总之,他是个有文采有学问的学者4. ①“我很幸运地有计划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②“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③“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演讲,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④“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⑤“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⑥“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可见,作者对于梁启超先生深含了一份敬仰和崇拜,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而梁启超先生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习目标1.通过品味文章,掌握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分析细节,体味感情。

2.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

3.感受任公的气度风范,领悟先生的爱国情怀。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自读全文,疏通文章,明确字词读音。

二、自练自测1.作家作品梁实秋,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就学于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

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为代表作。

还有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又号。

广东新会人。

清光绪举人。

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次年主讲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

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

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

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学等。

著作合编为《》。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酣.畅()主角.()激亢.()谦逊.()博闻强识.()屏.息以待()痛哭流涕.()莅.临()叱咤..()..()迥.异()箜篌三、质疑问难通过预习本文,你有什么疑问,请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1.圈点批画文中相应语段,分析梁任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2.梁任公先生演讲时为什么开头就提到一首古诗《箜篌引》,其用意何在?3.文中提到了先生在演讲《桃花扇》时“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梁任公先生为什么会如此动情?4.关于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在演讲时为什么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5.作者在末尾直接交代了梁任公先生的整体形象,如何理解句中的“热心肠”?6.文章开头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真是这样吗?【资料链接】1.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人物,了解梁任公睿智、潇洒、感情丰沛、博闻强识以及爱国等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评论与感受,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喜爱甚至敬佩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有选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品味文章,引导学生掌握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和练笔,掌握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阅读相关资料,对梁启超有所了解。

2.阅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结构。

(二)教学步骤1.检查预习情况2.导入(兼介绍梁启超)(1)节选《少年中国说》,学生齐读,并说说读后感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2)老师介绍:这是谁的名篇?(学生回答:梁启超)当年,日本及西方列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为驳斥此说,也为说明中国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中国,梁启超先生愤笔写下了此文。

作者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少年身上,坚信中国少年必有志士,能使祖国富强,雄立于地球!写下此文时,作者也才二十六七,正当热血青年!此文到现在,在座各位读来仍是心潮澎湃,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因为我们也正当少年,是当今之中国少年,读来能激励我们这些当今之中国少年勇挑祖国建设的大梁!)(3)我们通过历史、通过这些文字知道梁启超是位了不起的政治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的功臣,但是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让现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先生带我们近距离接触一个鲜活、可爱的任公先生。

3.感知标题(点拨鉴赏角度);浏览课文(标记)(1)标题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是一个动宾短语,缩一下就是“记演讲”,(板书标题)那么这篇文章中心是不是就是写一次演讲呢?(学生回答:不是,本文似是记事,实为写人,是通过演讲这件事来写梁启超先生)标题中对梁启超为何要以“任公先生”相称?(学生回答:以号相称,这是学生表达对老师的敬意)那么可见,这篇文章里,作者流露的应该是对梁启超先生的崇敬之情。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一、.了解文学常识(梁实秋和梁启超),识记字词。

二、.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三、.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学习重点]分析体会想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学习难点]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和语言的品味。

[教学过程]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任务:品味语言,了解文中的梁任公。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听过演讲吗?你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能从演讲者的演讲中看出其性格特点,他从梁任公先生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去感受梁任公先生独特的性格特点。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介绍人物1、由于课前同学们都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有哪位同学能主动的为我们朗读一遍课文?教师纠正字音。

2、通过他的朗读和结合书下注释,你们知道梁任公是谁么?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梁启超呢?(戊戌变法、公车上书、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大家说的差不多都是他在政治方面的业绩,你们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3、梁启超,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二十六日(2月23日)出生在广东省新会乡茶坑村。

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光绪举人。

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议,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征丛书》,次年主讲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

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

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

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

但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预习案、导学案及答案 (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预习案、导学案及答案 (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并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2.分析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3.学习梁任公的治学风格,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学习过程:教学流程(一)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标注文章段落,结合课文内容简单分段,并写出每段大意。

(二)探究导航1、为什么梁启超的演讲能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的演讲有什么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梁启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2、梁启超的形象如何在文中得到完美展示的?3、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启超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三、课堂评价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稳健.(jiàn)踱.步(duó)顿.时(dùn)恪.守不渝(kè)B.酣.畅(hān)欺侮.(wǔ)瘦削.(xuē)含英咀.华(jǔ)C.景仰.(yǎng)激亢.(háng)抛掷.(zhì)垂涎.三尺(xián)D.寒暄.(xuān)焦灼.(zhuó)阴.凉(yīn)涕.泗交流(t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景仰戊戌启迪风神潇洒 B.谦逊宏亮箜篌公竞渡河C.弥漫苍茫引证不能自己 D.机缘酣畅沾襟步屐稳健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河南省卢氏县辉锑矿某分厂厂长李某公款11万元,被卢氏县检察院依法查处。

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等亲自国道三二三线广东乳源县城路段改建工程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得到了民工和群众的赞颂和拥戴。

③下次你再来时,把那本书的底稿给我带来呢?A.鲸吞问津能否 B.侵吞问津可否C.侵吞过问能否 D.鲸吞过问可否4.下文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原创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原创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情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体验,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体会人物的形象以及精神内涵。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含蓄的敬仰之情,理解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关心大事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赏析课文中对梁任公先生精彩生动的描写,以此来了解人物的特点,学习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中的有关细节来揣摩人物的心理,体察任公的爱国情怀,尤其是作者笔下的“热心肠”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钟)前段时间,我们学校邀请了一个科学家和一个北大学霸给我们做了两场报告,谁还记得他们的名字?(陈光南、薛鼎)谁还记得他们讲了什么?或者说哪些细节?而梁实秋却记得25年前的一场演讲,为什么?是时间产生美吗?是因为梁是大家吗?要知道梁实秋也是大手笔、也是大家,却深深折服于一个人——梁启超。

梁启超的演讲究竟为何能令梁实秋如此称赞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答案就在文中。

二、解题及整体感知(6分钟)1、梁任公是谁?为何不是“记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启超”太严肃,太正式,反而有了种距离感。

以号相称反而恭敬亲切地多,题目中还有一个词可见对梁启超的尊敬——先生,鲁迅先生、冰心先生,可以说**先生(不能,有才学、有品德的人方可称之为先生。

)在文中第一段有一句话,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切和敬仰:“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2、讲了什么,怎么讲的?(整体感知)过渡:其实,梁启超的这次演讲,就是一场学术报告,与陈光南和薛鼎先生给我们作报告一样。

为什么不叫“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报告”呢?所以,关键点在演讲二字上。

《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如果是仅仅这么朗诵,学生能记住吗?能,只是暂时的,不会跨越20多年还让作者“哀从中来”(第6段),更不会记得那么多细节?那么,梁启超是如何做到的呢?——动作(肢体语言)(如果学生反映不出,可举例《满江红》中“臣子恨”,恨的动作。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0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0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0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篇一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教法与学法、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课。

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的第9课。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性的散文,也是略读课文,它围绕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选取了几个给作者深刻印象的片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表现了梁启超先生平凡之中的不平凡,语言简练风趣,篇幅短小精悍,感情真挚自然。

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高一的学生对梁启超已相当熟悉,文章所表现的生活中的梁任公形象以及风趣的语言无疑会引起他们极大地阅读兴趣。

与之前的《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相比,本文篇幅短小、线索清晰,也更易于学生把握和理解。

但是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对文章开掘不深,浅尝辄止。

三、说目标根据教材、学情及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圈点批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知大师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塑造自我美好心灵。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揣摩语言,把握梁启超在性格、气质和修养上表现出的特点;②从字里行间的叙述中,把握作者对梁启超的感情。

难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片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表现人物的描写方法。

五。

说教法和学法教法:1、问题引导法;2、交流讨论法;3、点拨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研讨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

四、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看过央视的《百家讲坛》吗?许多优秀学者在节目中通过精彩的演讲,展示了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儒雅的学者风范,闻名全国。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梁任公先生的生平事迹及演讲背景。

2.分析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结构、内容和技巧。

3.培养学生倾听、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梁任公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演讲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梁任公先生演讲中的深刻哲理。

2.演讲技巧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梁任公先生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梁任公先生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梁任公先生有什么了解?他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第二环节:演讲内容分析1.教师播放梁任公先生演讲的视频,让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演讲的魅力。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演讲的结构,如开头、中间、结尾部分分别讲述了哪些内容。

3.教师提问:梁任公先生在演讲中提出了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对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影响?第三环节:演讲技巧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技巧,如语音、语速、语调、肢体语言等。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梁任公先生在演讲中运用了哪些技巧?这些技巧对演讲的效果有什么作用?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四环节:实践演练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让学生模仿梁任公先生的演讲风格,进行演讲。

2.教师为学生提供演讲主题,如“我的祖国”、“我的梦想”等。

3.学生分组准备,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3.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

五、作业布置2.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

2.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演讲技巧方面的进步。

3.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程度。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梁任公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演讲内容,还学会了倾听、思考、表达的能力。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教案标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梁任公先生的背景和成就。

2.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他们对演讲的理解和体验。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过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或了解他的背景。

导入(10分钟):1. 分发一篇关于梁任公先生的简介文章,让学生快速阅读并回答几个问题。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梁任公先生的了解和印象。

主体(30分钟):1. 分发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稿件,让学生阅读并标记关键词和短语。

2.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演讲稿件中的关键词和短语,讨论梁任公先生可能会谈到的主题和观点。

3. 学生团队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或观点,并准备一个简短的演讲。

4. 学生表演: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演讲,并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和进行讨论。

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他们从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提问学生对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

3.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和成就,并分享给其他同学和家人。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梁任公先生的其他演讲或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

2. 学生可以尝试模仿梁任公先生的演讲风格,进行角色扮演或自己撰写一篇演讲稿。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演讲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讨论的质量和深度。

3. 学生对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梁任公先生的简介文章。

2. 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稿件。

3. 小组讨论和演讲评估表格。

4. 演讲评估标准。

教学反思:1. 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在导入环节增加一段梁任公先生的演讲音频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先进行听力理解。

2. 在主体环节的小组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以促进思考和讨论的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林业局第三中学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分析品味语言,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学习指导】朗读、赏析、讨论法。

结合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1、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

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2、梁实秋,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

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

主要著作有《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译著《莎士比亚全集》,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梁实秋名言: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思考2:第三段的“秃头顶”不是在丑化梁启超吗?第十段的“热心肠”体现在哪里?
思考3:本文开篇两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三、1: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写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的情景,用意何在?
2:梁任公先生讲《桃花扇》,为什么痛苦流涕不能自已?而讲到杜甫的诗句又张口大笑了?
{资料链接}《桃花扇》是一部以南明王朝的兴亡为内容的历史悲剧。

“高皇帝,在九天------”出自《桃花扇》第十三出《哭主》的【胜如花】曲子,是左良玉的唱词,原文如下:
(小生起,搓手跳哭介)我的圣上呀!我的崇祯主子呀!我的大行皇帝呀!孤臣左良玉,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了。

【胜如花】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

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