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诺夫斯基与“艺术意志”的概念

合集下载

艺术史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视角及其阐释

艺术史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视角及其阐释

187JXSHKX艺术史研究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视角及其阐释■楚小庆在艺术史的研究态度上,潘诺夫斯基所秉承的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态度。

他将关于图像意义研究的核心阐释分为三个意义层次,实际上表示的是同一对象(即整个艺术品)的几个侧面。

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几种处理方法要彼此融合为一种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过程。

从学术发展的逻辑进程来看,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的出现并非无所依托,它依然建立在对前辈学者思想的批判、吸纳和继承基础上。

同时,由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中所赋予艺术史家寻求图像内在意义的责任,也引发了后来者对其理论的质疑。

[关键词]艺术学;潘诺夫斯基;图像学[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 (2011)04-0187-06楚小庆(1975—),男,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江苏省文化厅《艺术百家》杂志社执行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学、文艺学。

(江苏南京210005)本文为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学者对艺术学概念的思考和艺术史研究方法论的建构,深刻地影响了后继的艺术学研究者。

这一时期的研究思路主要有两条:一是以知觉心理学为基础展开的对艺术的形式美感的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有里格尔、沃尔夫林和阿恩海姆;另一为图像学研究体系,对图像内容及其意义转变进行探究。

后一体系是瓦尔堡建立的,后来由贡布里希和潘诺夫斯基继续发扬,将这一理论系统引向了纵深。

其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方法把对艺术图像的解读从意义的认知层面推向意义的重建层面,为图像解释和图像诠释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潘诺夫斯基艺术史研究的人文主义视角在艺术史的研究态度上,潘诺夫斯基秉承的是一种人文主义态度。

他认为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研究过程都是从观察开始的。

科学讲究观察、记录和实证,并寻找自然现象的一般规律。

在潘氏眼中,人文的研究也应该如此。

在对两种研究的特点进行类比后,潘诺夫斯基发现,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文研究,都应该遵从一个预先选择的原则:“对科学家来说,这个原则就是指导性的理论;对人文主义者来说,这就是一般的历史概念。

“触觉”与“视觉”——在“艺术意志”规律中探讨古罗马与汉代艺术的差异

“触觉”与“视觉”——在“艺术意志”规律中探讨古罗马与汉代艺术的差异

Ta c t i l e S e ns e a n d Vi s ua l Se n s e:Ca us e s o f Di fe r e nc e s o f Ar t i n Anc i e nt
Ro me a nd Ha n Dy na s t y f r o m t he Pe r s pe c t i v e 0 f Ar t Vo l i t i o n ZHU We n —t a o
启动基金 ( 项 目编 号: 2 0 1 1 0 8 0 1 ) 阶段性成果 , 江 南大学 自主科研基金 ( 项 目编号 : J U S R P 2 1 1 4 7 ) 阶段性成果 , 江南大学产 品创 意与设计文化研 究 中
心( 江 苏 省 高 校 哲 社 科 重 点研 究基 地 ) 专 项 研 究 资 助 项 目阶 段 性 成 果 之 一 。
进 行 分 析 。艺 术 范 式 的 “ 内 系统 ” 是 在 一 个 在 大 文化 系 统 内构 建 而 成 。对 于 各 种 文 明艺 术 创 作 过 程 中所 表 现 出来 三种 : 一 种是 对 艺术 图像 进
基 金 项 目: 本论文为 2 0 1 1年 度 江 苏 省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社 会 转 型 期设 计价 值 观 研 究” ( 项 目编 号 : 1 1 Y S C 0 1 0) 阶段 性 成 果 ; 江南大学人 才
古 罗马和汉 帝 国是处 于同一 时代 的中西 两大文 明 , 代 表
着 当 时 文 明 的 最 高 成 就 。两 者在 中 西 方 艺 术 发 展 进 程 中 也 具
行“ 释义” 。潘诺夫斯基 作为开 拓者 , 以历 史文 化为 基础对 画 面 内容和象征意 义进行 解 释论证 , 建 立艺 术研究 的 图像 学 领

运用潘诺夫斯基提出的关于解读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的方法分析一幅

运用潘诺夫斯基提出的关于解读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的方法分析一幅

运用潘诺夫斯基提出的关于解读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的方法分析一幅潘诺夫斯基将瓦尔堡学派的图像阐释方法归纳为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于艺术作品的三层意义。

第一层次是“前图像学描述”(Pre-iconographicalDescription),主要探讨图像所再现的、模仿的“自然意义",一般是由可识别的物象或事件构成。

因此可称为图像本体阐释学。

第二层次是严格意义上的图像学分析,主要是探讨图像所暗含的“常规意义”。

“常规意义”源自某种普遍的因果记忆或逻辑推理,比如画面中的晚餐往往被理解为“最后的晚餐",画面中的战役也往往被识别为滑铁卢战役,可称为图像寓意阐释学。

第三层次是图像研究的解释,它所关注的是图像生产的文化密码,即彼得·伯克(Peter Burke)在《图像证史》中所说的“揭示决定一个民族、时代、阶级、宗教或哲学倾向基本态度的那些根本原则”。

比如,潘诺夫斯基在《哥特式建筑和经院哲学》一书中重点分析了图像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哲学内涵: 12—13世纪的建筑学体系和哲学体系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异体同形的关系,建筑图景只不过从另一个维度对天主教教义进行论证,那些醒目的视觉符号只不过指向了神灵、天使和天国中的事物。

因此,第三层次的意义生产可称为图像文化阐释学。

随着视觉技术和传播技术的进步,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以图像(lmage)为中心的时代。

相应地,视觉性(Visuality)在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甚至直接成为文化的主因,我们用以表征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图像化/视觉化的形式、经验和趋势。

海德格尔索性将当前的时代称为“世界图像时代",认为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马丁·杰进一步将这一文化现象称为“视界政体”( Scopic Regime)的形成与扩张,即当代社会正在经历一场由“文字中心主义"向“视觉中心主义"转变的文化变革,整个社会逐渐演变成以视觉性为基础的实践系统和生产系统。

欧文·潘诺夫斯基的艺术理论

欧文·潘诺夫斯基的艺术理论

欧文·潘诺夫斯基的艺术理论The Artistic Theory of Erwin Panofsky[意]吉多·尼里(Guido Neri)著汪坦译[注]E·潘诺夫斯基生于1892年,早在1915年,由于他对丢勒(Albrecht Duerer,1471—1528)艺术理论的出色研究而著名,并即开始在汉堡大学讲授艺术史。

他研究了里格尔(Alois Riegl,1858-1905,十九世纪最富于哲理性的艺术史家)的著作,当时亦已对康德哲学有了很深的造诣。

事实上,里格尔和康德——还有卡西勒(Ernst Cassirer,1874-1945,康德的现代解释者)——一直是他的主要参考来源,贯穿了他的全部事业。

象卡西勒一样,潘诺夫斯基和汉堡沃伯格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工作中密切合作,尤其是同学院主任萨克瑟(Fritz Saxl)。

萨克瑟遵循沃伯格(Aby Warburg)所开创的道路,成为新型文化史的主要倡导者;即,着重于形象世界。

当时对文艺复兴——研究的主要领域——在深度上进行分析,展现了一个图形和符号的不可思议的世界,这只能通过古代的文献和神话系统的探索才能理解。

潘氏因此而面临重新组织这些神话历史的任务;这任务和图象学(Iconology)问题以及一般解释紧密地联系着。

在这期间,卡西勒对他的影响格外强烈——如同对沃伯格学院其他学者一样。

新康德主义的卡西勒放弃了沃伯格大师们的几乎是排外的神学倾向,并致力于现代文化世界的彻底的历史重建。

事实上,他已经详尽阐述了关于构成人类文化的“象征”形式含义的人类学理论(在神话、话言和艺术领域内)。

由于纳粹事件,这些早年富有成效的合作突然告终。

沃伯格学院迁移到伦敦。

潘诺夫斯基从1931年起在纽约大学任教,1933年迁居到美国并参加了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研究院;同时,保留在汉堡的职位,潘氏的名著《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Perspective as “symbolic Form”)曾经激发起五十多年的讨论;这本书是他治史方法的最佳例证。

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起源:《论造型艺术的描述与阐释问题》

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起源:《论造型艺术的描述与阐释问题》
2018年 7月 第 32卷 第 4期
艺术 探 索
ARTS EXPL0RAⅡ0N
July.2018 V01.32 No.4
欧 文 ·潘诺 夫斯基 的图像学 起源 《论造型艺术 的描述 与阐释问题
李 骁 (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 院 ,上海 200444)
【摘要】美术 史家欧文 ·潘诺 夫斯基 (ErwinPano ̄ky)在 1939年 的著作《图像 学研 究}(StudiesinIconology) 书的导论 中详尽 论述 了图像 学分析的三个层 次,这篇文章也成为之后 学术界研 究艺术作 品意义最为重要 的参考文献。但早在
在 他 第 十 一 封 “收 藏 家 的 信 件 ”(Antiquarian Letters)中 ,戈特 霍 尔德 ·伊 弗 雷姆 ·莱辛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讨 论 过卢 齐 安 (Lucian)描 述 宙克 西 斯名 为 《半人 马 家族 》(A ̄mily ofCentaurs)的段 落 : “画面 的顶端 ,一 头半 人 马斜 躺在 那 里 ,就好 像 是从 一 个 观 察 的角度 微 笑 着 。 ”ano de tes eikonos hoion apo tinos skopes Hippokentauros tis… )“莱辛 指 出这里 的 ‘好 像是从 一个观察 的角度 ’明显 地暗示 了卢 齐安 自己并不清楚 这个形 象是被 安置在 远景还 是位 于方 看着前 景 中的形象 ,并 不是 因为它们 真实 的位置 就是 如此 ,而是 因为它 们这 么呈现 的含 义好像 是站在 了画面 中的后 面 。”⑨
国时期最 为主要 的方法论 声 明,而非哲学化 的思想表 述 ,考虑到美国当时艺术史的研究状况 ,及潘诺夫斯基 这些移民学者的地位 ,③当时 的美 国读 者不会 去深究 这篇导论源 自何等 复杂 晦涩的哲学思想 ,更不 会为 了 深入研究这篇文章而去学 习德语 。

论述潘洛夫斯基艺术图像的三层含义。

论述潘洛夫斯基艺术图像的三层含义。

论述潘洛夫斯基艺术图像的三层含义。

第一层:视觉层面潘洛夫斯基的艺术图像是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他的画作不仅充满了强烈的色彩变化和线条变化,还凭借着光影效果以及造型形态等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视觉张力和美感。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运用到了特殊的构图方式和不规则的形状,这些形式感非常强的线条和等比例的几何形态,都让人感到非常的震撼和美妙。

所以说,潘洛夫斯基画作中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在视觉层面上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享受。

第二层:思想层面从潘洛夫斯基的一些画作中也可以看出,他的画作还包含了很多深刻的思想内涵。

比如,在他的某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不断变化的图形和色彩所展示出来的随机性和多变性,这也可以看作是对人生中的变化和不可预测性的体现。

此外,他的某些画面还蕴含有对于独立自由和个性追求的呼唤和赞扬,在他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于传统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方式。

因此,潘洛夫斯基的画作中的第二层含义,就在于展示了不同于传统的思想体系和更加深刻的内涵世界。

第三层:情感层面最后一层含义,也是潘洛夫斯基的画作中最为灵性的一层,就是情感层面的表现。

在他的画中,往往可以看到精神力量、情感和心灵所带来的表现和传递。

通过他的画作,可以感受到他这位画家对美好生活和无限神秘的渴望,以及对于人类之间情感纽带的探究和认识。

这些都被巧妙地融入到了他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之中。

所以说,潘洛夫斯基的画作中的第三层含义,就是让人们感受到那种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心灵的触动。

总结:潘洛夫斯基的艺术图像,运用了丰富多彩的线条、色彩和造型,不仅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享受,也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

因此,潘洛夫斯基的艺术是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表达形式,这种艺术符号体系在跨越语言和文化界限的过程中,传达出人类共同的美学情感和人生价值。

[课程]美术鉴赏与批评

[课程]美术鉴赏与批评

1、黄金分割比例:毕达哥拉斯学派2、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元代赵孟頫提出的批评观点之一是”古意”观,“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意”;之二是”书画用笔同法”论;之三是钱选提出的”士气”说。

4、基于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这一观点,关于美术批评的标准也就建立起来了。

模仿的观点、数学品质的形式美的观点、道德的观点,在此后的美术批评中被不断的探索5、中世纪艺术批评分为三个方式:神秘美学,图像的收集和“画像诀法”。

6、十七、十八世纪美术批评思潮主要有以下几种:理性主义的批评思潮(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情感注意、浪漫主义批评思潮(在反对理性主义的批评思潮中出现)。

7、亚里士多德: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8、贺加斯:“精细的蛇形曲线”是最美的线9、康德指出了纯粹美与依存美的区别。

10、中世纪美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形式是构成美的第一特征。

11、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前卫艺术相对的是庸俗文化,艺术即媒介《走向更新的拉奥孔》12、精神分析学是当代艺术研究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心理学,其创立者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他对艺术的研究主要基于他对人类深层心理现象的发觉。

“力比多”的升华理论是我们理解精神分析学应用于艺术分析的主要基础性本能13、弗洛伊德将主体的人格分为三类:本我(是最原始的部分,是本能冲动和欲望产生的地方)、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对本我的欲望进行监督)、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负责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意识的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

14、阿恩海姆:一生致力于“格式塔心理学”;具有倾向性的紧张力,《艺术与视知觉》,视知觉规律(简化)造成简化的条件:a、人类大脑领域所存在的向最简单结构发展的趋势;b、唤起知觉经验之刺激物的简化;c、由知觉对象所传达的意义;d、知觉对象与其传达的意义之间的关系;e、个别观察者的精神状态。

运用潘诺夫斯基提出的关于解读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的方法分析一幅

运用潘诺夫斯基提出的关于解读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的方法分析一幅

运用潘诺夫斯基提出的关于解读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的方法分析一幅潘诺夫斯基提出了一种解读艺术作品的方法,他认为每幅艺术作品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感性层次、形式层次和内涵层次。

感性层次是指作品的表面现象,形式层次是指作品的形式结构和技巧运用,内涵层次是指作品的深层思想和寓意。

在这篇分析中,我将应用潘诺夫斯基的方法,对一幅艺术作品进行三个层次的分析。

首先,我选择的是梵高的名画《星夜》。

在感性层次上,这幅画展现了一个夜晚的景象。

可以看到一座小城镇,星星在天空中闪烁,月亮在云层中若隐若现。

画面中夜空中的星星用明亮的颜色描绘出来,给人一种明亮繁星的感觉。

城镇的建筑物由深褐色和黑色构成,与夜空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平静、宁静的感受,引起观者对夜晚的向往和思考。

在形式层次上,《星夜》运用了梵高独特的绘画技巧和用色方式。

首先,梵高将画面分成了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星空和月亮,下半部分是城镇和田野。

这种垂直分割的构图方式增强了画面的稳定感,并且使得夜空与城镇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次,梵高采用了明亮的色彩,特别是在星空中,运用了大量的蓝色和黄色。

这种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引人注目。

此外,梵高用粗糙的笔触和强烈的线条勾勒出建筑物和植物的轮廓,给整幅画带来一种独特的质感和动感。

最后,在内涵层次上,《星夜》传递了梵高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通过将夜空绘制得如此明亮和繁星点点,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宇宙的敬畏。

同时,画中的城镇和田野给人一种温暖和平静的感觉,体现了梵高对和谐社会生活的向往。

此外,画中一颗明亮的星星在画面中央突出,可能代表着梵高对于自己艺术追求的坚持和渴望。

整幅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传递出了梵高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总结起来,通过潘诺夫斯基的方法,我对梵高的名画《星夜》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分析。

在感性层次上,这幅画呈现出夜晚的景象,给人带来思考与向往。

在形式层次上,梵高通过绘画技巧和用色方式创作出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视觉艺术的含义 潘诺夫斯基读后感

视觉艺术的含义 潘诺夫斯基读后感

视觉艺术的含义潘诺夫斯基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视觉艺术的含义1.定义与特点2.视觉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区别三、潘诺夫斯基的观点1.潘诺夫斯基对视觉艺术的解读2.潘诺夫斯基对视觉艺术与社会关系的看法四、读后感1.对潘诺夫斯基观点的理解2.对视觉艺术的认识的提升五、总结正文: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我对视觉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最近阅读了关于视觉艺术的含义以及潘诺夫斯基读后感的文章,让我对视觉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引言、视觉艺术的含义、潘诺夫斯基的观点、读后感和总结。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视觉艺术的含义。

视觉艺术是一种通过视觉元素,如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等,来表现艺术家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它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立体性等特点,使观众能够在感受美的同时,产生共鸣和思考。

视觉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如音乐、文学等相比,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和视觉冲击力。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潘诺夫斯基对视觉艺术的观点。

在文章中,潘诺夫斯基对视觉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他认为,视觉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体验,更是一种文化、历史和心理的反映。

潘诺夫斯基指出,视觉艺术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意义,往往揭示了人类内心的深层需求和欲望。

此外,他还强调了视觉艺术与社会关系的紧密联系,认为艺术作品是社会背景的产物,同时也对社会产生影响。

在阅读潘诺夫斯基的观点后,我对视觉艺术有了新的认识。

他的理论使我更加关注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艺术家如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思想。

受潘诺夫斯基的影响,我开始从更多角度去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从而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

最后,总结一下本文的主要观点。

视觉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

潘诺夫斯基对视觉艺术的解读,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对视觉艺术的认识得到了提升,也更加关注艺术与社会、历史的互动关系。

潘诺夫斯基 德国艺术史家

潘诺夫斯基 德国艺术史家

潘诺夫斯基德国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Erwin Pan o f sky)(1892年3月30日—1968年3月14日),美国德裔犹太学者,著名艺术史家。

在图像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影响广泛。

潘诺夫斯基反对沃尔夫林的形式自律原则,主张在思想观念、哲学风格之间建立联系,认为风格的发展是与哲学、文化发展趋向一致的。

生平1892年出生于德国的汉诺威。

从18岁起开始准备研究丢勒的著作,大学时期撰写的关于丢勒作品受意大利人启发的数学论文荣获柏林大学赫尔曼一格林奖(He rm a n n Grimm Prize),1923年又与扎克斯尔合作发表研究丢勒的《忧郁Ⅰ》(M e l e n c o l i aⅠ),他曾跟随德国中世纪艺术史学家戈尔德施米特(A.G o l d s c h m i d t)和弗格(w.V o g e)学习,在他俩的指导下,完成了论丢勒艺术观的博士论文,1914年在弗莱堡获得学位。

他对丢勒的兴趣,伴随终生。

1921年在汉堡大学任编外讲师,1926年在该校升任教授。

自1931年起往返于大西洋两岸,轮流担任德国和美国的艺术史教授。

1933年被纳粹政府解雇,自此留在美国担任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教授。

当时美国对西方艺术史的研究刚刚起步,由于潘诺夫斯基和其他移民学者的努力,这项研究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1935年起在享有学术共和国之誉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任研究员,1962年退休后又担任纽约大学的教授。

他是20世纪伟大的艺术史家之一,是最后一位黑格尔派哲学家,也是20世纪后期的艺术史家应当回归的典范。

著作潘氏的主要著作有:《丢勒的艺术理论》(1915)、《丢勒作品中古代人物的姿势》、(1922)、《十字路口上的赫克利斯》(1931)、《圣像学研究》(1939)、《哥特建筑和经院哲学》(1951)、《尼德兰早期绘画》(1953)、《阿尔布雷希特·丢勒》(1954)、《作为艺术评论家的伽利略》(1955)、《文艺复兴与其他文艺复兴》(1960)、《墓地雕刻:从埃及到贝尔尼尼的变化》(1964)以及《视觉艺术的含义》(1955)。

潘诺夫斯基与“艺术意志”的概念

潘诺夫斯基与“艺术意志”的概念

之 ,这 些 研 究 无 法 解 释 艺 术 品 的独 特 意 义 及 其 审 美 价 值 , 它 们 没 有 揭 示 出 艺 术 之 为 艺 术 的 原 理 , 即它 们 没 有 为 经
念 》 为 其 后 来 的美 学 思 想 以及 艺 术 史 研 究 提 供 了一 种 方 法 论 的 基 础 。在 其 中 ,潘 氏 引 人 注 目地 求 助 于 康 德 式 的 进 行 科 学 判 断 的 概 念 以提 出一 种 理 解 艺 术 的 解 释 模 式 。 在 《 术 意 志 的概 念 》 的开 篇 ,潘 氏这 样 说 道 : 艺
心 理 之 上 ;第 二 种 是 基 于 一 个 时 期 的 集 体 心 理 之 上 :第 三 种 是 基 于 观 者 的 心 理 反 应 之 上 。 潘 氏认 为 这 三 种 方 法
方 面 经 验 性 的 艺 术 史 主 要 面 对 的 是 具 有 审 美 价 值 的艺
术 品 ,这 可 谓 是 艺术 史 的祝 福 ,而 另 一 方 面 .它 又 不 可 避 免 地 需 要 正 视 和解 答 由艺 术 品 的 审 美 价 值 所 提 出 的 复
潘诺 夫斯 基与 ‘ ຫໍສະໝຸດ ‘ 艺术 意 志 " 口 概念 的 , . J
张 玮
摘 要 :潘 诺 夫 斯 基 于 12 9 0年 发 表 的 《 术 意 志 的概 念 》 为 其 后 来 的美 学 思 想 以 及 艺 术 史 研 究提 供 了一 种 艺
方 法论 的 基 础 。 它 既 是 潘 氏 对 于 里 格 尔 “ 术 意 志 ” 概 念 的 重 新 诠 释 , 也 是 对 沃 尔 夫 林 理 论 的 批 判 的 深 化 。 艺 潘 氏 认 为 . 美 学 的任 务 — — 超 越 了历 史 理 解 、形 式分 析 和 内容 解释 — — 是 要 利 用 艺 术 意 志 , 建 立 先 验 有 效 的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意识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意识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意识作者:陆强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05期摘要潘诺夫斯基对图像学的研究在艺术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在对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认识上,由浅入深的把古典“图说”与现代的“读图”相结合,与语境相结合,把图像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潘诺夫斯基图像学母题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焦点,既不同于瓦萨里的“图说”,把很直观的平面叙述变成了对图像意义的挖掘和阐释,也不同于沃尔夫林只注重形式的风格分析,它是一种以内容的分析为出发点,根据传统史的知识背景来解释艺术品象征意义的方法,认为某一个时期的艺术与这个时期的政治、生活和宗教、哲学、文学、科学具有密切的联系,正如他所说:“在一件艺术品中,形式不能与内容分离。

色彩、线条、光影、体积与平面的分布,不能在视觉上多么赏心悦目,都必须被理解为承载着多种含义”。

艺术品背后的象征意义,就蕴含着无比丰厚的文化意味。

作为一部伟大的艺术史著作,《图像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德语学术和英语学术的传统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写作风格。

我们知道,在英语的传统中,有一项重要的制度就是学术讲座,由于它的对象是一般的民众,要求讲稿必须清晰,例证必须吸引人,无需使用显示学术深度与广度的大量的注释,赋辞也讲究文字优美,情趣高雅而有诗意。

而德语国家的学术首先看重的是论证的严密和思考的深度,它要求大量的注释以让人信服。

1933年,潘诺夫斯基在担任美国客座教授时被纳粹政权解雇,从此以后,就在美国担任纳粹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教授。

1935年,许多德语国家的杰出学者随瓦尔堡图书馆(20世纪初由瓦尔堡创建,二战期间迁往英国,现为伦敦大学的瓦尔堡研究院)进入英国,这样西方艺术史研究的中心便从德语世界转移到了英美两国,潘诺夫斯基的学术研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潘诺夫斯基很早以前就受到过严格的德国古典语言学的训练,而这与时代的进步是格格不入的,于是他们就不得不寻求新的起点,试图与当时社会发展和知识环境紧密地联系起来。

艺术史研究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视角及其阐释

艺术史研究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视角及其阐释

艺术史研究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视角及其阐释在艺术史的研究态度上,潘诺夫斯基所秉承的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态度。

他将关于图像意义研究的核心阐释分为三个意义层次,实际上表示的是同一对象(即整个艺术品)的几个侧面。

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几种处理方法要彼此融合为一种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过程。

从学术发展的逻辑进程来看,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的出现并非无所依托,它依然建立在对前辈学者思想的批判、吸纳和继承基础上。

同时,由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中所赋予艺术史家寻求图像内在意义的责任,也引发了后来者对其理论的质疑。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学者对艺术学概念的思考和艺术史研究方法论的建构,深刻地影响了后继的艺术学研究者。

这一时期的研究思路主要有两条:一是以知觉心理学为基础展开的对艺术的形式美感的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有里格尔、沃尔夫林和阿恩海姆;另一为图像学研究体系,对图像内容及其意义转变进行探究。

后一体系是瓦尔堡建立的,后来由贡布里希和潘诺夫斯基继续发扬,将这一理论系统引向了纵深。

其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方法把对艺术图像的解读从意义的认知层面推向意义的重建层面,为图像解释和图像诠释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潘诺夫斯基艺术史研究的人文主义视角在艺术史的研究态度上,潘诺夫斯基秉承的是一种人文主义态度。

他认为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研究过程都是从观察开始的。

科学讲究观察、记录和实证,并寻找自然现象的一般规律。

在潘氏眼中,人文的研究也应该如此。

在对两种研究的特点进行类比后,潘诺夫斯基发现,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文研究,都应该遵从一个预先选择的原则:“对科学家来说,这个原则就是指导性的理论;对人文主义者来说,这就是一般的历史概念。

”[1](P8)在把资料组成自然或文化体系上,两者也是相通的。

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类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一种理论或一般历史概念预先决定的:“因为为了建立一个‘合理’的体系所采取的每一步骤不仅是以前面的东西为先决条件的,而且也要以后面的步骤为先决条件。

读潘诺夫斯基美国艺术史中的某年有感

读潘诺夫斯基美国艺术史中的某年有感

读潘诺夫斯基美国艺术史中的某年有感读潘诺夫斯基的《美国艺术史》中,感受最为深刻的是第一章中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美国艺术的描述。

这个时期,美国正处于探索本土文化、建立国家身份的阶段,艺术的发展也被动地受到影响。

在这一章节中,潘诺夫斯基不仅透露出了这一时期艺术家们的追求与困境,还阐述了这个时期艺术的特征。

如潘诺夫斯基所言,这个时期的美国艺术是“在传统和前景之间迷茫”的。

其表现方式往往是模仿欧洲艺术风格,没有形成自主的美国艺术特色。

这种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

当时的美国经历着一系列变革,艺术家和文化推动者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创造出全新的、原创的、适应本土文化的美国艺术。

因此,大部分的美国艺术家会把欧洲艺术带回美国,通过仿效和不安定的探索来进行学习和发展。

但是,正如潘诺夫斯基在书中所说,这期间的美国艺术家们也不是没有尝试创新和自我表达。

《自画像》就是这个时代一副标志性的艺术作品。

这幅作品由贝尔加姆于1770年完成,他身穿学士服,向西方市政厅的一面墙壁投影自己的肖像。

墙上的页面和手稿,以及胸膛下方的笔,都暗示了他是一位作家和教育家。

作品既有独立审美价值,也对人物形象和美国历史背景有深入的探索。

这种自我表达的尝试,为后来美国艺术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对这个时期美国艺术的探讨,潘诺夫斯基《美国艺术史》这本书的另一个魅力,是对美国社会、历史的深入挖掘。

通过对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艺术家个人经历的阐述,潘诺夫斯基深刻地反映出美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变化。

正是由于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这本书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反映美国历史和文化的完整资料。

总之,《美国艺术史》这本书让我对美国这个国家和它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它不仅让我了解了美国的艺术发展历程,还帮助我更好地了解美国的文化、社会和政治环境。

这是一本不仅限于艺术而又涵盖丰富领域的探索史书,同时也增强了读者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潘诺夫斯基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法

潘诺夫斯基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法

潘诺夫斯基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法
潘诺夫斯基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法可以说是一种视觉艺术。

它以外视的方式将
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和景物空间上安放在一起,使得人们不仅能够清楚地看出事物的层次关系,而且还能更熟练地利用光线和色彩来体现影像的协调美、立体美及动感美。

潘诺夫斯基的运用使艺术家能够让作品中的视觉层次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空间感,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序地将想象中的视觉效果表现出来。

同时潘诺夫斯基也是一种改变了传统画面视角的视角技巧。

艺术家们运用这种
技术给日常生活中的景物赋予奇特的视角,让作品中的一切相对平行的景物通过空间的变幻构成几何形状并有一定的深度,而这份深度又能够属于观众的视角,从而接近写实的感受。

换句话说,潘诺夫斯基的运用可以把一切画面都形成自己的视角,减小了空间距离上的移动,使观众获得更好的把握主题。

另外,比起其他表现形式,潘诺夫斯基在艺术表现中占据了一席地位,它可以
大幅度减少画面中的一些未必需要的东西,而增加对景物及物体本身具有特殊意义和个性的突出表现;它也可以利用正反双重视角来构建出美妙的景观;甚至还可以利用光照的变换充分地利用空间的深度感提升画面的张力,使作品通过视觉把题材表现得更加生动。

潘诺夫斯基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法,不仅可以让视觉表现的层次更进一步,还
能获得更强烈的空间感,是艺术家表现作品的重要手段,也是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使用最多、最有用处的表现形式。

古典绘画艺术之精髓——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解读伦勃朗部分素描作品

古典绘画艺术之精髓——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解读伦勃朗部分素描作品

古典绘画艺术之精髓——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解读伦勃朗部分素描作品作者:张志强孙宁宁魏彬来源:《美术界》 2012年第1期TEXT / 张志强孙宁宁魏彬在中国,有人将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用于当代艺术作品的研究中,本人因对伦勃朗的素描有很强的兴趣,对此作了一些浅层次的研究。

“赫·普菲茨指出:艺术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源于‘艺术自律’,另一方面源于‘社会的本质’,美学和社会是艺术的‘两种张力因素’。

”①他的这个观点与伦勃朗的素描作品非常吻合。

他的作品在艺术本身的造诣和对社会本质的理解上表达得淋漓尽致。

伦勃朗的素描因具独特表现力的艺术语言,被许多艺术家所研究。

纵观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却主要集中在画面的构图安排、绘画语言的分析、形神兼备的传统意义、画面内容的背景和现实意义、对形体的研究等,以及在绘画史上的独特贡献等一些广泛的研究上。

而笔者觉得,对图像本身的分析来揭示伦勃朗的素描在教化作用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也许为日后的研究开启了另外一扇窗。

在潘诺夫斯基的理论中,他认为绘画作品有三个层面的意义。

在第一个层面中,他认为“所见即所得”即画面中所见的就是你心中所想的,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能做到。

在伦勃朗的素描作品中,可以从图像的本身来直观地了解剧情的发展。

例如:《冷酷的仆人的寓言》这幅作品反映的是主人要求仆人还钱的情景。

我们从画面上看到了三个人,一个是主人、一个是管家、一个是仆人。

画面反应的是算账的当天,管家拿着账册在翻找仆人的账目,高贵的主人高傲地坐在中间,与仆人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从仆人的站姿上就能看出他无力付账,他的头低着,一只手在深深的口袋里摸索,眼神的无奈,衣着的落魄。

与主人高傲的坐姿,华丽的服饰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幅作品,画家用简洁、明了的手法来表现了这组画面。

技法娴熟有力,寥寥几笔就把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清晰地表现了出来。

忙碌的管家、有罪的仆人和高傲的主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当绘画作品的认识走向第二个层面时,潘诺夫斯基认为,那已经不再表达“所见即所得”,我们已经从解释主题的第一个层面进入到解释图像的第二个层面。

艺术意志的概念

艺术意志的概念

艺术意志的概念欧文•帕诺夫斯基(陈平译)2012-10-25 15:50:16 来源:《世界美术》2000年第01期编者按:维也纳艺术史学派最主要的代表李格尔的"艺术意志"的概念,是西方艺术史学史上的一个最著名,也是争议最多的概念,它曾在20世纪初叶对东西方的艺术运动、艺术史及美学理论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即使在它出现于艺术史论坛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耳畔仍常听到它遥远的历史回音.虽然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前科学"的概念,但李格尔对于艺术史的伟大贡献却都是以这一概念的名义作出的。

艺术科学所研究的对象要求以必然性,而不只是以一种纯历史的观点来把握它【2】,这是艺术科学的祸,也是它的福。

纯历史的研究,无论它是从形式史着手,还是从内容史着手,都不能解释作为一种现象的艺术作品,除非凭借其他现象来解释。

历史的研究并不具备任何更为高级的认识基础:要在一个特定艺术家所处的时间框架内(或通过他个人的艺术个性)来解释他的艺术创作,它便从图像志方面追溯一种特定的表象,或根据类型史追溯一种特定的形式综合体,或甚至试图规定这样一个综合体是否全然来源于任何特定的影响。

这意味着,每一种要考察的真实现象都要参照这整个综合体之内的其他所有现象;它们真正的轨迹和意义并不是由外在于它们本质属性的一个固定的阿基米德点所规定的。

即便是最长的“发展系列”,也只代表了在这样一个纯粹的历史联系之中必有其起点与终点的线段。

政治史,被设想为是人类行为的历史,它必须满足于以这种方式【3】来看待事物——而且它也能够以此为满足。

对行为现象的纯历史研究——即对既定内容的更替而不是对造成那些内容的推动力的更替的研究——必须是彻底的研究;的确,如此定义的行为只能以一种历史的方法来研究。

【4】然而,艺术活动,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活动不同(在这种意义上,它像知觉),因为艺术生产再现的不是主体的表述,而是资料的提供,不是特定的事件,而是结果。

西方艺术史学方法及观念的启示

西方艺术史学方法及观念的启示

西方艺术史学方法及观念的启示翁剑青2012-12-16 20:21:13 来源:文艺研究,2007年10期一“史者何?记叙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本相,校其总成绩,求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凡活动的事项、人类的情感、理智、意志所产生者,皆活动之相,即皆史的范畴也”①。

而艺术史,则属于人类社会之总体历史中的一种文化形态的历史。

一般地说,艺术史研究的基础是可以寻觅的史料,可分为两种:其一为非文字性的资料(包括实物的艺术作品、口头传述和具有史料价值的相关遗迹);其二为直接或间接的文字(文献)记录,它们构成描述、阐释艺术史的材料和内容。

艺术史基本的叙事和论证方式,是把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过程尽可能地还原到它原本所在的历史时空之中,并对其相关的、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解读和阐释。

在解读和阐释的过程中,艺术史家多运用各类资料进行综合论证的方法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如20世纪上半期美国艺术史论家潘诺夫斯基所言:“可以根据一般历史概念对各个建筑(泛指作为研究对象的艺术作品——引者注)、文献进行研究,同时,这一般历史概念也只能从各个建筑和文献中形成”,“任何人的‘建筑’都是别人的‘文献’”以及“在实践中,我们甚至不得不把那完全不属于我们研究范围的‘建筑’吞并过来进行研究。

”②其中,依据艺术史家所研究的具体对象和目的的差异,可将艺术作品、文献及其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历史情形等因素作为相互比较和佐证的材料,它们之间互为“文献”,乃至借用不同学科研究中所启用的对象、概念和方法,进行相关性或交叉性的研究。

但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有着明显差异的是,艺术史对于其对象的研究除去某些实用的目的和意义之外,还具有对于人和社会的生存意义的价值判断和探究,也包括对于艺术中人的情感意志和审美感受的特别关注。

因此,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艺术史家也就成了人文主义学者。

人文主义学者的‘原始资料’就是那些以艺术品的形式流传下来的记录”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诺夫斯基与“艺术意志”的概念作者:张玮来源:《江汉论坛》2009年第06期摘要:潘诺夫斯基于1920年发表的《艺术意志的概念》为其后来的美学思想以及艺术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基础。

它既是潘氏对于里格尔“艺术意志”概念的重新诠释,也是对沃尔夫林理论的批判的深化。

潘氏认为,美学的任务——超越了历史理解、形式分析和内容解释——是要利用艺术意志,建立先验有效的范畴去发现根本存在于艺术现象之中的内在含义。

同时,这也显示了他希望探询视觉艺术的历史语法的深刻意识。

关键词:艺术意志;历史语法;内在含义中图分类号:1206.2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6-0109-03一潘诺夫斯基于1920年发表的论文《艺术意志的概念》为其后来的美学思想以及艺术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基础。

在其中,潘氏引人注目地求助于康德式的进行科学判断的概念以提出一种理解艺术的解释模式。

在《艺术意志的概念》的开篇,潘氏这样说道:对于艺术的一种系统的研究它要求的是,必须通过必然性而不仅仅是从历史方面来把握它的研究对象,这既是它的祸也是它的福。

一种纯粹地历史的考察。

无论是否它首先去研究内容或者首先去研究形式的历史,都仅仅只是相关于别的现象来说明作为现象的艺术作品。

它没有那种作为这一研究的基础的任何更高秩序的知识:去向后追踪特定的图像志表现,从一种类型学的历史得出一种特定的形式的结合……不是要将它固定在它的绝对的位置之中和涉及一个处于它自身的存在范围之外的阿基米德点的绝对的意义之中,而是要保持在内在于实际的相互关联的外观的总的有机统一体之中。

甚至最长的发展系列必然要将发展线路置于纯粹历史的有机统一体的限度之内。

潘氏认为,假如艺术史要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它就必须为自身先验地打下理论基础,并且不仅仅是从历史现象的方面来理解它的材料。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方面经验性的艺术史主要面对的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这可谓是艺术史的祝福,而另一方面,它又不可避免地需要正视和解答由艺术品的审美价值所提出的复杂纠结的、先验性的艺术理论问题,这或可说是其“诅咒”。

一门真正科学的艺术史无疑要从这二者之间丰富和互动的关系中产生和发展。

潘氏认为,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中,一件艺术品仅仅是通过确定其在不同的发展时序中的位置来加以研究的;然而这些方法是不充分的,因为一件艺术品的意义和重要性不应该基于那些外在于它的现象状况的原则而被理解,也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实例而被置于某种图像志或形式系列之中加以理解。

换言之,这些研究无法解释艺术品的独特意义及其审美价值,它们没有揭示出艺术之为艺术的原理,即它们没有为经验的艺术史研究的基础提供一个阿基米德点。

潘氏认为,“因此,在考察艺术时,我们面对着需要一种解释原则的要求(那一点在哲学领域是通过认识论来实现的),通过那种解释原则,艺术现象不仅可以通过它的历史范围之内的其它现象加以理解。

而且也可以通过一种意识被理解,那种意识渗透于它的经验存在的领域。

”潘氏认为,在既有艺术史家的研究模式中,里格尔是这一尝试的杰出代表。

因为里格尔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创造性力量的总体或统一体(既是形式的也是内容的力量),该力量从内部将作品组织为一体。

这个概念就是艺术意志。

二潘氏认为,艺术意志这一概念并非没有危险,这种危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纠缠于心理学的意志而造成的。

潘氏希望将艺术意志这一概念同缺乏必然性基础的心理主义剥离开来,为此潘氏逐一批判了三种对于艺术意志概念的心理学的解释:第一种是试图将它基于艺术家的心理之上;第二种是基于一个时期的集体心理之上:第三种是基于观者的心理反应之上。

潘氏认为这三种方法都会导致艺术史研究处于一种漂浮无根的状态之中。

在陈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潘氏也批判了这一观点,即认为艺术意志仅仅是一种来源于一个时代的艺术意图的抽象的和宽泛的综合。

潘氏认为这种观点也没有充分地阐释里格尔的概念,因为这种综合仅仅只能导致个别风格的现象方面的分类,而不是对处于所有特征之基部的风格原理的发现,只有那些原理才能根据形式和内容来解释风格特征的存在论的基础。

通过一种福尔摩斯式的排除法,潘氏认为最合乎实际的答案是,艺术意志的概念“定义了不是一般作品的现象的特征,而是通过抽象所发现的,从根本方面揭示了作品的内在意义,并且揭示了它的存在的实际的根源……艺术意志不可能是别的什么事物而是(并且不是对我们而言,而是客观地)存在于艺术现象之中作为它的根本意义的东西”。

既然艺术意志揭示的是客观存在于艺术现象之中并使其成为一件艺术品的内在意义的东西,那么,如何能保证这一阿基米德点的认知合法性呢?潘氏认为:“同认识论的一种比较可以帮助我们阐明这种艺术意志的定义的重要性。

假如我考察任何特定的判断命题——例如,康德在其《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命题:“空气是有弹性的”——从而我们能从许多视角来看待它。

”接着潘氏详细分析了该命题可以从历史方面、心理学方面、语法方面和逻辑方面一一加以考察,“最后。

我可以问是否一种分析的或综合的、一种经验的或者知性判断被表达在这一命题中。

在问该命题的这种最终的、先验的哲学问题时,某种我称为的该命题的认识论本质的东西被揭示出来:在它之中所被揭示出来的是纯粹的认知内容”。

潘氏认为,通过先验地审视这一命题,我们能确定它体现了康德哲学的哪个范畴,并且理解了它如何合理地说出了关于经验的某种真实的东西。

为了进一步让人们理解这种研究如何区别于一种心理学的研究,潘氏援用了康德在《导论》中对于知觉判断和经验判断之间的区别。

在《导论》中,为帮助读者理解范畴的角色和性质,康德介绍了知觉判断和经验判断的区分,当我说“空气似乎是有弹性的”,我正在做出一个判断,该判断以某种方式结合了两个仅仅具有主观有效性的概念,即我陈述了一种仅对于我个人而言是真实的心理事实,但是它还不具备普遍性。

但当我说“假如我改变施加于一定实体的空气之上的压力,那么它的外延将会发生改变”,这时,我所陈述的不仅和上述的主观陈述是兼容的,而且它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经验真实,即任何处于和我相同状况下的人都能得出同样的判断。

主观的知觉判断和客观的经验判断之间的区别是后者揭示了因果关系的范畴,并且能够让我们通过将理解和感知结合起来说出关于世界的真实情况。

因此,潘氏认为艺术史应该承担一种去获取适合于或等价于艺术的范畴的研究,这些范畴容许我们将艺术史研究中的纯粹主观的判断同客观的判断区分开来;即他相信艺术史应该追求“具有一种先验基本原理的力量的那些确定性的标准,那些确定性的标准涉及的不是现象本身而是涉及到它的实在和它‘因此’存在的条件”。

这就是艺术意志的概念能够提供的作为艺术史理解之基础的阿基米德点。

潘氏认为,“再次似乎……正是里格尔在创造和运用这些根本概念方面走在了最前列。

他不仅创造了艺术意志这个概念,他也发现了适合于理解这个概念的范畴。

他的‘光视觉’和‘触觉的’的概念(一个更好的形式是‘触觉’),尽管它们一直被阐明为心理学的和经验的术语……目的是要揭示内在于艺术现象中的一种意义。

里格尔相信,他能够根据环境将它与两种基本的、外向型的可能性相联系。

从而表述这种意义的特色”。

在此,潘氏认为,里格尔的意图是要通过将艺术意志和根本态度的可能性结合起来揭示艺术现象的内在意义。

“后来,一对“客观的”和“主观的”概念也以这种方式发展起來,表示艺术自我对艺术对象的可能的智力态度,它们无疑是迄今为止最接近于拥有范畴的有效性的概念”。

在里格尔的《荷兰团体肖像画》的研究中,这对概念设计出来也是为了它们能够包含“触觉一光视觉”的区分,并且同时超出这一区分以包括诸如作为“形式成分”的内在的和外部凝视的一致性的图像特征。

但是,这里隐含着里格尔艺术史思想的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在此,我们可以问的是:除了后一对概念能够包括前一对概念以及把观者的形式因素考虑进去外,“主观的-客观的”这对范畴还预示了什么?我们知道。

里格尔总是从艺术现象和艺术史本身的历史实际来提出自己的概念范畴,这样一对看上去具有浓厚哲学意味的概念范畴说明了里格尔在解释荷兰团体肖像画时,已经意识到像“触觉的一视觉的”这种形式分析范畴在解释荷兰艺术意志时明显是有局限的,透露在“主观的-客观的”这对概念背后的是里格尔的一种寻求“历史语法”的深刻含蓄的意识,我们也可以说“触觉的-视觉的”概念也存在这种意识的萌芽,但在《荷兰团体肖像画》中里格尔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此时里格尔大概已初步意识到视觉艺术背后的“认知装置”的问题。

这一点在他去世后出版的《视觉艺术的历史语法》中有更集中的思索。

和沃尔夫林经验论的形式主义的倾向不同,里格尔有意地不考虑形式-内容的标准的描绘方法正和潘氏的思路是契合的。

我们仍然记得潘氏批判沃尔夫林的风格的双重根源的论文,在那篇论文中,它提出了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

不难看出,潘氏在这篇论文之中延续和深化了对于沃尔夫林的批判:“艺术实体预示了艺术意志这个概念的运用和决定性,那个概念要求的是任何目的指向一种艺术现象的内在意义的解释必须把现象理解为一个统一体。

形式的和模仿的成分(相对于沃尔夫林的双重根源的学说)需要的不是被简化为可分离的概念——并且对于它们的角色——并且需要的不是不可化约的概念。

”因此潘氏认为,当沃尔夫林宣称里格尔的概念仅仅是他自己的那些概念的别名时,他就没有公正地对待里格尔的概念。

在对里格尔用于阐明艺术意志的光视觉一触觉的概念(一个更好的形式是触觉)到主观一客观的概念范畴的转变过程的评价中,潘氏认为里格尔似乎在探询艺术历史发展过程中真正的因果基础。

不过,潘氏认为里格尔对艺术意志的解释还不够充分,因为里格尔在理解艺术意志时并未完全摆脱心理主义的影响,并且仍然是在心理学的意义上提出和发展出用于阐明艺术意志的概念。

在此,潘氏提出一个例子,即里格尔所提出的“近距离的一远距离的”这对术语特别针对伦勃朗的艺术,是尤其可疑的。

潘氏认为,里格尔的杰出之处来源于他本人所持的历史观点,即“他本人仍然未能完全确认他已经证明了一种先验的艺术哲学的正当性,那种先验的艺术哲学已经将直到那时仍然盛行的纯发生论的方法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在此,潘氏暗示的是,在里格尔那里已经萌发出一种探询视觉艺术的历史语法的理论意识,并且潘氏也指出了里格尔的这种心理学色彩的艺术意志概念及其相应概念的不足之处。

而在这篇论文的注释中,潘氏结合这一点再次谈到沃尔夫林的描述性概念:当沃尔夫林对这一点做出回答,说形式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并且不是反之亦然,我们必须同意;除了我不否定的是“再现的模式”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之外,我仅仅不赞成的是支配这种形式发展的规律是独立于支配内容的那些规律。

“摹仿”的发展是以同再现的模式的发展具有准确地、同样程度的必然性而发生的,并且是以一种完全平行的方式发生的,以至于例如,正如造型阶段预示着涂绘阶段,一个风景再现的时代同样预示着一个纯人像(素颜)再现的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