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诗、画
小学一年级上册古诗词《画》诗意及鉴赏
此诗为诗人赞画之作。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唐代王维 所作,但在王维的作品,或在《全唐诗》都没有此诗;一说是原为南宋僧 人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的一部分;一说为宋代 佚名诗人所作,如上海市一年级小学语文等教材中编入此诗时,作者一栏 里即是“宋·佚名”。
05
作者简介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说的是花儿尽管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地开放,但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的极致后还是要飘然而去,而只有在画中,花儿美而不谢同样,画中 的鸟,永远是那么可爱动人。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而且同第二句中的“水无声”一样,“人来鸟不惊”也是表示着鸟仿佛应该“惊”的,所以 这说明画家笔下之鸟的逼真了。这里诗人以“近听水无声”来表现水的潺潺可听,以“人来鸟不惊”来表现鸟的可惊的活力,手法是很高明的.
作者简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 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 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 年(7 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 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感谢观看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 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 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画·远看山有色》(高中诗词翻译赏析)
《画·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前言】《画》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
全诗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注释】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惊:吃惊,害怕。
【翻译】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赏析】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
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
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
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
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
全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
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
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
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
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
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
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
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画》原文、翻译及赏析《画》原文、翻译及赏析《画》原文、翻译及赏析1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王维《画》鉴赏《画》译文及赏析
王维《画》鉴赏《画》译文及赏析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之一,他的诗作和画作均为唐代文艺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诗作和画作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画》这幅画作便是王维画作中的佳品之一,下面将对其进行鉴赏和赏析。
《画》这幅画作为一幅山水画,表现了王维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整个画面构图简洁而优美,色彩柔和而浪漫,放眼望去,令人心旷神怡,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恬静和人间的美丽。
这幅画的构图精妙,形象逼真。
整个画面主色调为淡青色,以水墨手法表现,透出一种淡雅的气息。
画面中最显著的便是山和水,山峰的形态线条简洁流畅,暗示出山峰的高大和险峻,而水势平缓,透出清透的细腻和安详的气息。
二者构成了完美的对比,诠释了山水之胜的意境,符合“以石为足,以水为骨”的山水画创作理念。
画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十分生动,如山峰之间的流水,水边古树之间的芳草,都透出一种静谧的气息,让人感觉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
画中的人物处理也十分巧妙,没有给人过多的干扰感,只表现了一件小小的场面,一个渔夫划着小船在水中遨游,静静地看着水中的倒影,流露出淡淡的思索。
然而,这个简单的场景却富含哲理,很有意思。
渔夫顺水而下,飘摇不定,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而他凝眸水中的倒影,静静思考着天下间的万物,表现了王维在人生感悟上的深刻思考和豁然开朗的心境。
此外,王维的笔墨工夫也十分出色,一笔一划都显得极为自然。
这是王维体现文人气质、品味的重要特征,便是“儒墨之交融,笔墨具佳”的艺术表现。
画中的山水笔法流畅优美,小船、人物则以淡墨轻描,慵懒而自然的状态去勾勒,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个物的特点,显示出了画家深厚而娴熟的艺术功底。
综上所述,《画》这幅作品在表现王维的人文情怀和艺术风格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在中国山水画和文学创作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这幅画作默默地诉着一个人对自然之美的领悟和世间之理的窥探,通过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思的相互映照,表达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王维《画》原文、译文及赏析3篇
王维《画》原文、译文及赏析
第一篇:《画》原文、译文及赏析
《画》原文: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译文:
从远处看山,色彩丰富多彩,稍稍走近听水,声音却无声无息,春天已经离去,但是花儿依然在开放,人来了却不会惊动鸟儿。
《画》赏析:
《画》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作,是一首清新优美的田园诗。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的自然风景,通过文字的描绘把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王维将深山中的山水描绘得淋漓尽致,这句话用简单明了的词语,将深山中的景致一一道来,给人一种朦胧之感。
整个场景静得让人想到一片“宁静致远”的感觉,也像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吸引着观赏者投入其中。
第二句“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表现了山中的含蓄秀美。
春天早已经逝去,但花儿仍然在随着季节变化绽放着美丽,引喻事物的更替与永恒,表达了王维哲学思辨的境界。
整首诗深情而温婉,不泛一起的哀思也透着一股静默平和的气息,整首诗极具写意和意境,通过简洁准确的词语描述出只身穿越深山的美丽景色,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王维的画
境,则以其深邃、具象和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充分表现了他的雅致气质和广博学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画》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画》课文原文及赏析
课文原文: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赏析:
这首诗是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画》,它以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境。
首句“远看山有色”,诗人从远处欣赏这幅画,山的颜色鲜明,形态逼真,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这里的“有色”,不仅是指山的色彩,也暗示了山的生机和活力。
接着,“近听水无声”,当诗人走近画面,试图聆听水流的声音时,却发现水是无声的。
这是因为画中的水只是画家笔下的形象,无法发出真实的声音。
这一句通过对比和反差,突出了画与现实的区别,同时也展示了画家在表现静态景物时的精细入微。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的静谧和永恒的主题。
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但画中的花朵仍然盛开,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
而当人们走近画面,鸟儿却没有受到惊扰,依然安静地停留在枝头。
这既体现了画家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尊重,也表达了他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画》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画家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引导孩子们欣赏和理解绘画艺术的魅力,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宁静。
诗歌与画的关系
顾恺之《洛神赋图》
曹植: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 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敢 为 天 下 大 不 同
岭 上 白 云 同 我 笑
南 山 乐 山 题 画 诗
二:诗画异质: 诗与画的差异性
诗与画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 性 诗歌:时间艺术和间接艺术 画 :空间艺术和直接艺术
诗 歌
时间艺术:诗歌在对空间境界、方位、角 度、距离 的选择和变换方面,有着绘画无法比 拟的自由度。可以表现声音、触觉、嗅觉、感 觉等无法凭空间境界直接展示的内容,并且对 外物与内心的碰撞、交叉以至融合、渗透,或 相离、相反等情况,可以因意而施,运转自如。 间接艺术:诗中有画的情况,不是诗直接 表现出来的,诗中的画都是通过语言描述,在 读者头脑中形成一种自己的理解,再加上读者 自己的经验、想象、联想,才在读者头脑中形 成了一幅虚拟的画卷。
前两句是很明显的“诗中有画”,可以 用画表现出来,但后两句却很难用画表现 出来,“思故乡”怎样画出来呢?
•
总而言之:诗中有画,而不全是 画; 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
----这应该是诗与画关系的最好写照。
谢谢观赏!
同质性之一:诗中有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的意境是通过语言来实 现的,所有的意象也都是语言的表达。 • • 我们通过联想、想象等手段,根据诗的描述在 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来加深我们对诗的 理解。所谓“诗中有画”就是诗歌突破了语言的 界限,而充分发挥出了它启示作用,在读者的头 脑中形成了清晰的图画。
诗与画的关系
一、诗画同质: 诗歌和绘画的同一性
宋代大词人苏东坡先生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命题,主张诗与画应相互渗透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 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古诗《画》课件资料
03
古诗《画》与其他诗作的对比
与同时代其他诗作的对比
风格对比
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作相比,《画》的 风格独特,注重描绘画面感,使用具 象的词语,给读者带来直观的感受。
主题对比
多数同时代的诗作关注社会现象、人 生哲理等,而《画》则聚焦在画面的 美感,表达对自然和艺术的赞美。
与不同主题诗作的对比
与自然主题诗作的对比
古诗《画》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文学与艺术的交汇
古诗《画》作为文学作品与绘画艺术的结合体,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古代文 化、艺术与文学的珍贵资料。
启发后世创作
古诗《画》以其独特的诗意画境,启发了后世无数诗人、画家的创作灵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不断焕发生 机的源泉。
如何传承与弘扬古诗《画》的文化精神
诗歌大意
画面描绘
《画》一诗中,王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面,山峦起伏,水流潺潺 ,表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诗意表达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 诗歌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人生 态度。
02
古诗《画》的赏析
诗中表现的画面美
古诗《画》课件资料
汇Hale Waihona Puke 人: 2023-11-22目 录
• 古诗《画》背景介绍 • 古诗《画》的赏析 • 古诗《画》与其他诗作的对比 • 古诗《画》的文化内涵与传承
01
古诗《画》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
王维
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佛”,擅长描绘自然景色,表现 幽静、清新的意境。他的诗歌多涉及山水、田园等题材,具 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THANKS
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析《荷花淀》的诗画之美
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析《荷花淀》的诗画之美
《荷花淀》是一首传统的中国民间诗歌,讲述的是荷花开在水中的情景。
这首诗歌被认为是一种象征着美好生活和幸福的象征。
这首诗歌最著名的版本是由李白所作,其中包含了很多富有感情和视觉冲击力的描写。
李白用浅淡的语言描述了荷花在水中开放的过程,并且用精致的语言表达了荷花的美丽和优雅。
在这首诗中,李白用荷花的生长过程来象征人生的变化和发展。
荷花从萌芽到成长再到开花,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够象征人生的不同阶段。
同时,李白还用荷花的自然美丽来描述人生的美好,并且用荷花开在水中的形象来暗示人生的轻松愉快。
总的来说,《荷花淀》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其中融合了浓厚的感情和丰富的视觉冲击力。
它描述的荷花的美丽和优雅,以及荷花在水中的生长过程,都能够触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且激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
对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看法
浅谈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唐代诗人王维在其诗歌创作中很好地体现了他诗画意境统一的观念。
“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自然也就体现在各个重要的创作环节上,本文仅从结构、炼材、语言三方面进行赏析。
结构,王维的诗往往采用组诗的形式来写,每首诗都可构成一个画面,合起来可以集结成一幅和谐的全景画面。
炼材,指的是选材练意,王的诗善于捕捉形象和创造形象,在诗中体现出绘画的特点。
语言,王的诗善于运用词句描绘形象的声、色、光、态。
当然,以上几个方面的说法,本文分而述之只是为了论述上的方便,实际上这三方面在其诗中是融合统一的。
唐代诗人王维,兼诗人与画家于一身,把诗画艺术融为一体,留下了千古名诗,也留下了传世名画,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赞誉(见《东坡志林》)。
自宋以来,用类似词语来赞美其他诗人或画家的,多到难以数计,这说明诗和画作为姊妹艺术,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往往相通,相互间的影响甚为密切。
但是,当我们一提起“诗中有画”或“画中有诗”的境界时,很自然的就想起王维的名字,觉得只有他才适合作为这种艺术境界的代表者,这说明东坡的评语入人之深,意味着这种艺术境界在王维笔下体现出来的深度与广度,应该比一般的诗画作家更为突出,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诗和画虽然是姊妹艺术,但由于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也就各有特色,各有局限。
“诗中有画”的说法,应该是以诗为主体,吸收画的某些因素,融入诗境,从而体现出一般诗作所难以达到的美感。
同时,我们说某个作家的“诗中有画”,应该是就他的全部作品的艺术特点而言。
这就要求作者在诗、画创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构思上,达到高度熟练,才有可能相互渗透,自然融合。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理想的作家应该既是大诗人,又是大画家,王维可以说是古代诗人中具有这种条件的代表人物。
因此,“诗中有画”才能体现为王维全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它不仅表现在山水景色的形象刻画上,也表现在声、光、色、态的语言结合上,乃至表现在非山水景色的某些创作环节上。
古诗文《画》赏析
画唐代: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及注释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注释: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
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
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
全诗对仗工整,尤其是诗中多组反义词的运用,使其节奏清晰,平仄分明,韵味十足,读着琅琅上口。
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
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
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
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
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
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
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
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
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
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
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王维《画》鉴赏《画》译文及赏析
王维《画》鉴赏《画》译文及赏析王维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以其丰富的意境和深远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其中,他的诗《画》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的画作,通过细腻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展示了王维独特的艺术感悟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对《画》的译文进行赏析,深入探讨王维在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天。
从标题起,王维的《画》就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诗的开篇写道“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以一种独特而直接的方式传达了山水画作的基本特征。
王维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生动地描绘出了画中山色的绚烂和水声的幽静。
这样的描写方式达到了画境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平衡,使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画作所带来的美感。
然后,王维转移到了描写画作中的具体元素。
他写道“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示了山水画作中花朵仍然绽放,鸟儿仍然自由飞翔的情景。
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带给读者一种宁静和寂静的感觉,同时又强调了画作中蕴藏的生命力和不变的美。
接下来,王维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句话为诗歌增添了哲理和情感的深度。
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理想和向上之路上所面临的困难和阻碍。
蜀道是古代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被称为“天路”,极具挑战性和艰难度。
王维通过这句诗,既点明了画中山水的险峻和壮丽,又以此来比喻人生的艰辛和不易。
这种结合自然和人生的手法,使诗歌增添了智慧和哲理的深意。
最后,王维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天。
”来结束整首诗。
这句诗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将整个大自然的壮丽和荒凉一一展现。
九曲黄河的冲刷和风簸沙的浪潮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这种描写方式使整首诗具有了一种磅礴之感,同时又折射出岁月的沧桑和无情。
黄河和沙滩的描写,使诗歌获得了纵深和开阔的视野,也将人生的沧桑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
通过对王维《画》的赏析,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他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王维《画》原文、译文及赏析
王维《画》原文、译文及赏析王维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景色和表达思考人生哲理而闻名。
在他的诗集中,有一首名为《画》的诗被广为传诵,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首著名诗作的原文、译文,并对其进行赏析。
《画》是一首以中国传统绘画为背景的诗歌,诗中以绘画作为媒介,描绘了一幅山水画的景象,并融入了诗人的感慨和哲思。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华陀再造之;颜阙厌若之。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的第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表达了山不一定非要高大,只要山中有仙人栖身,这座山也会有名声。
这句话包含着王维的态度,他通过这样的比喻来说明,即使自己身处简陋的小屋,但只要内心拥有高尚的品德,也会闻名于世。
接下来的两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意味着虽然水的深浅不是决定水的灵性的关键因素,但如果水中有龙这种神奇的生物存在,那么水就会显得灵动而神秘。
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在暗示,即使环境平凡普通,只要内心怀有追求卓越的力量,仍然可以具有独特的魅力。
继而诗人描绘了一幅山水画的景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些景色细腻而自然,再加上红色帘子的点缀,使整体画面呈现出清新淡雅的美感。
这些描绘山水画的细节,展示了王维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他对艺术的赞美。
随后,诗人在诗中提到了“鸿儒”这个词,表达了自己与文人雅士的交往。
“鸿儒”是对德才兼备、儒雅高尚的文人的称呼,这也是王维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
他通过与“鸿儒”的交流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自己身处深山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两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达了诗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舒心地调弄着琴弦,阅读充满智慧的经书,没有了琴弦的杂乱声响,也没有了繁琐的文书劳心劳神。
王维画原文及赏析
王维画原文及赏析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出自王维的《画》,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
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
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
(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原文】《画》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注释】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
【赏析】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
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
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
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
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
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
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
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
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
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
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画》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画体裁:诗题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作者:名字:王维年代:唐代描述: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翻译:原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原文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此诗为诗人赞画之作。
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有多种说法。
一说是唐代王维所作,但在王维的作品,或在《全唐诗》都没有此诗;一说是原为南宋僧人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的一部分;一说为宋代佚名诗人所作。
今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王维所作。
赏析二:思想内容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花鸟画的特点,构成了一幅生意盎然的、优美的山水花鸟图。
赏析三:艺术特色“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
“近听水无声”源头活水本是“动景”,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
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
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
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
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
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_1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画原文翻译及赏析1书戴嵩画牛/杜处士好书画宋朝苏轼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书戴嵩画牛/杜处士好书画》译文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
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织布应当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
”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书戴嵩画牛/杜处士好书画》注释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
宝:这里是动词,珍藏。
囊:袋子,此处指画套。
用彩锦做装画的袋子,用玉石做卷画的轴子。
曝:晾、晒。
搐:抽搐,收缩。
掉:摇着尾巴。
掉,摆动,摇动。
然:认为__是对的。
所宝:所珍藏的画。
戴嵩:唐代画家。
锦襄玉轴:以玉为轴,用锦囊盛起来。
拊掌:拍手。
翘起尾巴。
《书戴嵩画牛/杜处士好书画》简析从杜处士角度的收获:要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从戴嵩角度的收获: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从牧童角度的收获: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__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通过引用手法来加以说明__的中心思想。
做任何事应该先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正如画牛必须懂得牛的习性。
画牛必须懂得牛的习性;做其他事也应该先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
即使是名家的创作,也应该以真实的事理为依据。
__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
也就是5个字:实践出真知。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2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中秋节的诗词和绘画
中秋节的诗词和绘画原文:《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一、衍生注释:“海上生明月”描绘了明月从大海上升起的壮阔景象。
“天涯共此时”表示即使远在天涯海角,此刻都共同沐浴在这月光之下。
“情人怨遥夜”里的“情人”可指思念爱人之人,因思念而埋怨长夜漫漫。
“竟夕起相思”意思是整夜都沉浸在思念之中。
“灭烛怜光满”是说灭掉蜡烛,喜爱那满屋的月光。
“披衣觉露滋”指披上衣服到外面,感觉到露水的湿润。
“不堪盈手赠”是说不能把月光捧满手中赠送给思念之人。
“还寝梦佳期”即还是回屋睡觉,希望在梦中能与思念之人相会。
二、赏析:这首诗开篇就营造出一种雄浑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海上明月升起,瞬间将空间拉得极为广阔。
远在天涯各处的人们都能共享这一时刻,这一句就把思念之情与宏大的景象相融合。
情人因思念而埋怨长夜,这是多么细腻的情感描写,整夜的相思苦,通过“竟夕”二字展现得淋漓尽致。
灭烛后满室月光惹人怜爱,披衣外出感受露水,从室内到室外的行动转换,进一步烘托出思念者内心的孤寂与深情。
最后无奈不能把月光赠给思念之人,只能期望在梦中相会,把那种思念而不得的惆怅与期待表现得极为动人。
三、作者介绍:此诗作者张九龄,是唐朝开元年间的名相。
他风度翩翩,诗文俱佳,其诗歌风格清淡,语言素练质朴,对扫除唐初从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诗风贡献很大,在唐诗发展过程中有很高的地位,他的诗作常能在简洁之中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宏大的意境。
四、运用片段:中秋佳节,我和好友坐在庭院中赏月。
好友望着那轮明月,不禁感叹道:“这真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啊。
你看这明月,不管我们身处何方,它都能让我们的心连在一起。
”我回应道:“是啊,就像古人思念远方之人一样,此刻咱们虽近在咫尺,却也能体会到那种思念的情愫,仿佛这月光也带着思念的魔力呢。
”原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含有色彩的诗句并描绘画面
10首含有色彩的诗句赏析以下是10首含有色彩的诗句并描绘画面: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描绘画面:夕阳西下,天空渐渐被染成了金黄色,黄河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如同一条金色的绸带,流向无尽的远方。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绝句》描绘画面:辽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在绿树掩映中欢歌,村庄、山峦、酒旗在风中飘扬。
整个画面色彩鲜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描绘画面: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出碧绿的颜色,一半则被染成了红色。
残阳映照在江面上,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4、“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描绘画面:江边杨柳青翠欲滴,江水平静如镜,映照出杨柳的倩影。
在这宁静优美的画面中,传来情郎悠扬的歌声。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描绘画面: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将江边的鲜花照耀得如火般鲜艳。
春天来临,江水呈现出碧蓝的颜色,清澈见底。
整个画面透露出江南春日的明媚和生机。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画面:湖面上铺满了碧绿的莲叶,一直延伸到天际。
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
整个画面充满了清新和生机。
7、“青山绿水皆相映, 雁荡奇峰入画来。
”——袁宏道《游雁荡山》描绘画面: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雁荡山的奇峰异石突兀而立,仿佛是从画中走出来的。
8、“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描绘画面:千里黄云将白日遮蔽, 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朦胧,景物若隐若现。
黄、白、绿交织出这幅冬日图景。
9、“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张祜《送沈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描绘画面:江水轻拂着脚底的沙滩, 渔帆点点走他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 荷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 才 露 尖 尖 角 ,
杜甫前后人生经历和心态的巨大变化成就了他迥异的诗风。青年时代比较顺达的人生环境使杜甫意气 风发,踌躇满志,其作品也就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豪放风格;而困居长安的求仕挫折,“安史 之乱”带来的不幸遭遇,促使杜甫开始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他的诗也就开始显现现实主义的色彩。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杜甫的早期作品。诗人恰似一位丹 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 马”。 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 更是诗人自己锐于进取精神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强盛, 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 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
离 离 原 上 草, 一 岁 一 枯 荣。 野 火 烧 不 尽 ,春 风 吹 又 生。
黄四娘家花满蹊,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自在娇莺恰恰啼。
( ( ( ( ( (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荷才露尖尖角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妆成一树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好雨知时节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南国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病马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晚年的杜甫生活越来越艰难,缺衣少食,诸病缠身。这是 写给自己所乘之马的一首诗,但这病马的身上依然有着作 者的影子:"老"-杜甫此时已48岁; "病"-杜甫此时患肺病芒 疾; "沉吟"-既是为马,又是为了个人。以“病马”抒发了 志士不能建功立业的遗恨.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 万 条 垂 下 绿 丝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年轻时期的杜甫壮志雄心与饱经战火离乱的老年杜甫的忧国忧民,真不可同日而语。
王冕的《墨梅图》 一枝梅花横贯画面,构图新奇;花朵只用淡墨轻染, 王冕的《墨梅图》,一枝梅花横贯画面,构图新奇;花朵只用淡墨轻染, 仅花蕊加墨重点,清新俏丽;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梅花的“清气” 仅花蕊加墨重点,清新俏丽;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梅花的“清气”似从 纸背透出。作者以梅花自喻,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纸背透出。作者以梅花自喻,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 青翠欲滴 舒展挺秀 清新俏丽 虬枝峥嵘 亭亭玉立 含苞待放 郁郁葱葱 枝繁花茂 • 碧盘滚珠 俯仰顾盼 蓓蕾竞绽 幽雅淡逸 遒劲奔放 疏枝浅蕊 嫩蕊凝珠 劲峭冷香
• 高标挺立 特立独行 耿直廉洁 不屈不挠 铮铮铁骨 超凡脱俗 卓尔不群 刚正不阿 • 浩然正气 两袖清风 坚贞不渝 大义凛然 光明磊落 洁身自好 清贞孤傲 生机盎然
M
ei
品诗赏画 意韵无穷
品诗赏画韵无穷
松柏风度 梅竹精神
格超梅以上 品在竹之间
吾爱松柏梅兰友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开霜启翠 梅动雪前春
品若梅花香在骨 人如秋水玉为神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学翠竹到老虚心留劲节 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
数点梅花亡国泪 二分明月故臣心
松柏风度 梅竹精神 2格超梅以上 品在竹 之间 3吾爱松柏梅兰友 任尔东西南北风 4竹开霜启翠 梅动雪前春 5品若梅花香在 骨 人如秋水玉为神 6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 梅无仰面花 7学翠竹到老虚心留劲节 敬苍 松久经风雨不知寒 8数点梅花亡国泪 二分明月故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