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14化学与技术 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7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Word版
A.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B.使用节能产品,推广节能环保汽车C.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植被面积D.用脱硫处理的煤代替原煤作燃料[答案]D[解析]用脱硫处理的煤代替原煤作燃料只能减少SO2气体的排放,不能减少CO2气体的排放,D项符合题意。
2.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下列有关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B.回收废弃的饮料包装纸,制作成公园内的休闲长椅C.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风力发电站,解决能源问题D.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答案]A[解析]开发煤炭资源,与低碳技术、高效节能技术不符,A项错误。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其中正确的是()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④CH4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生产甲醇A.①②③B.①②④C .③④D .②③[答案]B [解析]①天然气燃烧只产生CO 2和H 2O ,是相对清洁的能源;②CH 4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1,比CO 2的摩尔质量小,则等质量时,n (CH 4)>n (CO 2),则CH 4的温室效应大于CO 2;③天然气燃烧不产生硫、氮的氧化物,故不是酸雨形成的原因;由CH 4的用途知④正确。
4.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
下列制氢的方法中,最经济可行的是( )A .电解水制氢:2H 2O=====电解2H 2↑+O 2↑B .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 2O=====高温2H 2↑+O 2↑C .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 2O =====TiO 2太阳光2H 2↑+O 2↑ D .天然气制氢:CH 4+H 2O=====高温CO +3H 2[答案]C [解析]电解水制氢、高温使水分解制氢、天然气高温下制氢,都需要大量的电能与能量,不经济。
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三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化学与技术
A.高温多雨时比较适合施用钾肥B.长期施用硫铵会造成土壤板结C.石硫合剂必须与硫酸混合后才能使用D.过磷酸钙必须经硫酸处理后才能使用[答案]B[解析]A中钾肥易溶于水,多雨时易造成钾肥的流失;B中硫铵溶于水呈酸性,易破坏土壤的胶体结构使土壤板结;C中石硫合剂主要成分是多硫化钙,具有渗透和侵蚀病菌细胞及害虫体壁的能力,能在植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药膜起保护作用,如果和硫酸混合后施用,会生成硫酸钙使石硫合剂失去作用;D中有效成分为Ca(H2PO4)2,属水溶性速效磷肥,应直接使用。
2.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答案]D[解析]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过量使用会造成污染和浪费,A项;绿色化学核心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将化学过程中对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B错;开发新能源符合“低碳"经济,而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并没有降低CO2的释放量,C错;垃圾分类处理,是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措施,D正确。
3.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和液化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B.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C.石油分馏的目的是生产乙烯、丙烯、甲烷等化工原料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答案]B[解析]煤的气化是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等,煤的液化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均发生了化学反应,A错误;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合成氨和生产甲醇,B正确;石油分馏的目的是获得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不可能获得乙烯、丙烯和甲烷,C错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D错误.4.天然海水中主要含有Na+、K+、Ca2+、Mg2+、Cl-、SO2-,4、Br-、CO2-3、HCO错误!等离子。
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三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下列化学符号表示同一种元素的是()①错误!X ②错误!X ③错误!④错误!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③ D.全部[答案]C[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①②③中三种微粒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是同种元素。
④中微粒的质子数为18,所以和①②③中微粒表示的不是同种元素。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不同元素,其单质的化学性质一定相似C.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7纵行[答案]C[解析]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17纵行;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He元素属于零族元素;He元素和Mg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其化学性质相差甚远,故A、B、D均不正确.3.2010年12月29日,商务部下达2011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的通知,说明我国政府强化了对稀土元素原料的出口管制。
稀土元素是指镧系元素及第五周期第ⅢB族的钇(39Y),它们享有“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的美誉。
下列有关稀土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核外均有5个电子层B.它们的原子最外电子层均有3个电子C.它们均是金属元素D.76Y、80Y中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答案]C[解析]镧系元素位于第六周期,A错;稀土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B错;76Y、80Y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错。
4.元素A和元素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ⅣA族B.A、B两元素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化合物BA2C.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能与碳反应D.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红对勾】高三物理总复习 课时作业 单元综合测试一
单元综合测试一(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013·苏北星级中学联考)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王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解析:“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选项A正确.答案:A2.(2013·上海普陀期末)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x、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解析: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且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他们运动的x -t 关系图象均是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大小代表速度大小;而v -t 关系图线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由题图可知,v 乙>v 甲,故选项B 正确.答案:B3.(2013·北京西城期末)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 .0.10 m/sB .100 m/sC .4.0 m/sD .0.40 m/s解析: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做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 =d t =4.0×10-30.040m/s =0.10 m/s ,选项A 对.答案:A4.(2013·辽宁重点中学联考)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 .1 s 时甲和乙相遇 B. 2 s 时甲的速度方向反向C. 2~6 s 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 4 s 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反向解析:由题图可知,1 s 时两图线相交,表示此时它们的速度相同,选项A 错;2 s 时它们的瞬时速度都取正值,表示它们的速度方向都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选项B 错;根据图象可知,2~6 s 内,它们的加速度相同,而沿纵轴方向上的速度差值不变,这表示甲相对乙的速度不变,即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以根据v 甲=2v 0+at ,v 乙=v 0+at ,得v甲-v 乙=v 0(恒定不变)来判断,选项C 对;4 s 时,图线的斜率不变,表示加速度相同,所以选项D 错.答案:C5.如右图所示,水龙头开口处A 的直径d 1=2 cm ,A 离地面B 的高度h =80 cm ,当水龙头打开时,从A 处流出的水流速度v 1=1 m/s ,在空中形成一完整的水流束.则该水流束在地面B 处的截面直径d 2约为(g 取10 m/s 2)( )A. 2 cmB. 0.98 cmC. 4 cmD .应大于2 cm ,但无法计算解析:水流由A 到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v 2B -v 21=2gh 可得:v B =17 m/s ,由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横截面的水的体积均相等,可得v 1·Δt ·14πd 21=v B ·Δt ·14πd 22,解得d 2=0.98 cm ,故B 正确. 答案:B6.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的O 点向上抛小球,从抛出小球至小球又落回抛出点的时间为T 2;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 点高H 的P 点,小球离开P 点至又回到P 点所用的时间为T 1.由T 1、T 2和H 的值可求得g 等于( )A.8HT 22-T 21B.4H T 22-T 21C.8H T 2-T 12D.H T 2-T 12解析:设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由题意知:h =12g (T 22)2,h -H =12g (T 12)2,解得g =8HT 22-T 21.故选A.答案:A7.汽车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加,重视交通安全问题,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命安全与家庭幸福,为了安全,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静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给出了驾驶员驾驶的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某同学分析这些数据,算出了表格中未给出的数据X 、Y ,该同学计算正确的是( )A.X C .X =60,Y =22D .X =50,Y =22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速度之比为v 1:v 2:v 3:v 4=2:3:4:5时,思考距离之比为x 1:x 2:x 3:x 4=2:3:4:5,制动距离之比为x 1′:x 2′:x 3′:x 4′=22:32:42:52,故22:32=20:X ,X =45;3:4=18:Y ,Y =24.答案:B8.甲、乙两物体相距100米,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请你判断哪种情况甲可以追上乙( )A .甲的初速度为20 m/s ,加速度为1 m/s 2,乙的初速度为10 m/s ,加速度为2 m/s 2B .甲的初速度为10 m/s ,加速度为2 m/s 2,乙的初速度为30 m/s ,加速度为1 m/s 2C .甲的初速度为30 m/s ,加速度为1 m/s 2,乙的初速度为10 m/s ,加速度为2 m/s 2D .甲的初速度为10 m/s ,加速度为2 m/s 2,乙的初速度为20 m/s ,加速度为1 m/s 2解析:只要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甲就一定能追上乙,故B 、D 正确;用速度相等时求出时间,即v 甲+a 甲t =v 乙+a 乙t 求出时间t ,再代入Δx =v 甲t +a 甲t 22-(v 乙t +a 乙t 22),如果Δx <100 m 则能追上,如果Δx >100 m 则追不上,故A 错C 对.答案:BCD9.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 ,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 m ;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 m ,由上述条件可知(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 m/s 2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 m/s 2C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05 m/sD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 m/s 解析:画出如图所示的过程图: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x 1=0.2 m ,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x 3=0.8 m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x m -x n =(m -n )aT 2,可得:a =x 3-x 12T2=0.3 m/s 2,故A 错,B 对;又由x 1=v 0T +12aT 2可得,v 0=0.05 m/s ,所以C 对,D 错.答案:BC10.将一小物体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 1和2,速度的变化量Δv 1和Δv 2的大小关系( )A .s 1=s 2B .s 1<s 2C .Δv 1>Δv 2D .Δv 1<Δv 2解析:设物体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 1,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则有s 1=12a 1·12=12a 1,s 2=12a 2·12=12a 2,又a 1>a 2,故s 1>s 2,A 、B 均错误;由Δv =a ·Δt 可得:Δv 1=a 1·1=a 1,Δv 2=a 2·1=a 2,故Δv 1>Δv 2,C 正确,D 错误.答案: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11.张强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打出纸带如下图所示,舍去前面较密集的点,取O 为起始位置,每隔五个间隔为一个计数点,则在A 、B 、C 三个计数点处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A =______,v B =______,v C =______(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mm),整个运动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解析:读取数据时应注意计数点位置之差即为0.1 s 内的位移,读数时要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若Δx 为恒量,则研究对象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可由a =x n +3-x n 3T 2和v n =x n +1+x n2T求得加速度和瞬时速度.从纸带读出数值如下表所示:Δx =1.20 cm(a =--23×0.01 m/s 2=1.20 (m/s 2).v A =+-22×0.1 m/s =0.18(m/s),v B =+-22×0.1 m/s =0.30(m/s)v C =+-22×0.1m/s =0.42(m/s)v ==x t =OA +AB +BC +CD 4T=+2.40+3.60+-24×0.1m/s=0.30 m/s答案:0.18m/s 0.3m/s 0.42m/s 0.3m/s12.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1/10)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0)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下表:的性质属________直线运动.(2)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甲同学:a1=(x2-x1)/T2,a2=(x3-x2)/T2,a3=(x4-x3)/T2,a=(a1+a2+a3)/3.乙同学:a1=(x3-x1)/(2T2),a2=(x4-x2)/(2T2),a=(a1+a2)/2.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中计算方法更准确的是________,加速度值为________.答案:(1)相等匀加速(2)乙 1.10 m/s2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3、14题各10分,15、16题各12分,共44分,计算时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3.(2013·福建福州期末)沙尘暴天气会严重影响交通,有一辆卡车以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看到前方十字路口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突然跌倒,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6 s,刹车后卡车匀减速前进,最后停在骑车者前1.5 m处,避免了一场交通事故.已知刹车过程中卡车加速度大小为5 m/s2,求:(1)司机发现情况后,卡车经过多长时间停下;(2)司机发现情况时,卡车与该自行车的距离.解析:(1)卡车刹车前初速度:v 0=54 km/h =15 m/s ,刹车时加速度a =-5 m/s 2,末速度v t =0,则刹车时间:t 2=v t -v 0a =0-15-5s =3 s , 故司机发现情况后,停下时间:t =t 1+t 2=3.6 s.(2)t 1=0.6 s 内卡车仍匀速前进,其行驶距离:x 1=v 0t 1=15×0.6 m=9.0 m ,卡车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x 2=v 2t -v 202a =0-152-2×5m =22.5 m故司机发现情况时距该自行车的距离x =x 1+x 2+L =33 m. 答案:(1)3.6 s (2)33 m14.2010年冰岛火山焼发,火山灰尘给欧洲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假设一灰尘颗粒开始以4 m/s 2的加速度从地面竖直上升,10 s 末,忽然失去所有向上的推动力,灰尘颗粒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则该颗粒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多高处?此颗粒失去推动力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地面?(g 取10 m/s 2)解析:向上加速阶段H 1=12a 1t 21=12×4×102m =200 mv 1=a 1t 1=4×10 m/s=40 m/s 竖直上抛上升阶段:H 2=v 212g =80 mt 2=v 1g =4 s ,自由下落阶段:H 1+H 2=12gt 23得t 3=H 1+H 2g=56 s =7.48 s 所以,此颗粒距地面最大高度H max =H 1+H 2=280 m 颗粒从失去推动力到落地的总时间t =t 2+t 3=11.48 s. 答案:280 m 11.48 s15.如图所示,A 、B 两个物体相距7 m 时,A 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以v A =4 m/s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B 此时的速度是v B =10 m/s ,方向向右,它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 m/s 2,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经过多少时间A 追上B?解析:A 追上B 时,位置坐标相同,因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许多同学列式为:v A t =v B t -12vt 2+s ,解得:t =7 s这种解法貌似正确,其实是错误的.事实上,B 物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最长时间t =v B a=5 s ,即经5 s B 就停止运动了.然后静止“等候”A 物体追上,所以正确列式为:v A t =v 2B2a+s ,代入数据得t =8 s.答案:8 s16.小汽车正前方x 处有一辆正在以速度v 0行驶的载重卡车,此时小汽车因有急事需追赶载重卡车,于是立即通知载重卡车司机以加速度a 1做匀减速运动,同时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2做匀加速运动,试求小汽车需多长时间可追上载重卡车.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为: 小汽车追上载重卡车时,有 12a 2t 2=x +(v 0t -12a 1t 2), 由此可求得小汽车追上载重卡车所需的时间t .问: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求出所需的时间;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只需列出方程即可).解析:不同意.因为载重卡车有可能在t 时刻前就已经停止运动. 本题应分三种情况讨论:由于载重卡车停下所用时间为t 0=v 0a 1,在这段时间内小汽车的位移为x 汽=12a 2t 20=12a 2(v 0a 1)2,(1)若12a 2(v 0a 1)2>x +v 202a 1,则小汽车在载重卡车停下前追上,有12a 2t 2=x +(v 0t -12a 1t 2)(取小于v 0a 1的解).(2)若12a 2(v 0a 1)2<x +v 202a 1,则小汽车在载重卡车停下后追上,有12a 2t 2=x +v 22a 1.(3)若12a 2(v 0a 1)2=x +v 202a 1,则小汽车在载重卡车刚停下时追上,则上述两个方程均可.答案:见解析。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化学实验基础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11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11化学实验基础A.将NaOH放在天平左边托盘中的纸片上B.将NaOH放入烧杯中(烧杯事先已称重),并放在天平左边托盘上C.用镊子取出标定为10.1 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D.用镊子取出标定为10 g的砝码放在天平左边的托盘上,并将游码向右移到0.1 g 位置上[答案]B[解析]A项,氢氧化钠不可以放在纸片上,应放入小烧杯中;B项,正确;C项,砝码没有10.1 g的,故不正确;D项,砝码应该放在托盘的右盘上,故不正确。
2.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A.①为稀释浓硫酸B.②为滴定前除去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气泡C.③为向试管中加固体粉末状药品D.④为向容量瓶中加水[答案]B[解析]①中标签应靠近手心;③中应先将试管平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竖起,再轻轻弹一下药匙或纸槽;④中应用玻璃棒引流。
滴定前除去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气泡时,将尖嘴斜向上,挤压橡胶管中玻璃球,使“水流”将气泡冲出,即图②所示。
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g+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2-4和CO2-3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D.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H3CH2CH2CHO[答案]C[解析]Al3+和Mg2+与氨水反应都只生成沉淀,不溶解,无法鉴别,故A错;SO2-4和CO2-3与Ba(NO3)2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B错;1-溴丙烷有三种等效氢原子,其核磁共振谱有三个峰,而2-溴丙烷有两种等效氢原子,其核磁共振谱有两个峰,故可鉴别,C正确;碳碳双键、醛基都能被酸性KMnO4氧化,KMnO4溶液都褪色,故无法鉴别。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2 g NaCl ②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盐酸③用蒸发皿加热NaCl溶液可以得到NaCl晶体④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 mol·L-1H2SO4溶液⑤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HNO3⑥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2种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 D.③⑤⑥[答案]A[解析]测定中和热时需要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
高三物理总复习红对勾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测试卷: 单元综合测试五含答案
单元综合测试五(机械能守恒定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012·天津理综)如下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 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0~t1时间内F的功率逐渐增大B.t2时刻物块A的加速度最大C.t2时刻后物块A做反向运动D.t3时刻物块A的动能最大解析:根据图乙可知:在0~t1时间内拉力F没有达到最大静摩擦力f m,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拉力F的功率为零,选项A错误;对物块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 m=ma,由于t2时刻拉力F最大,则t2时刻物块加速度a最大,选项B正确;t2到t3这段时间内拉力F 大于f m,所以物块做加速运动,t3时刻速度达到最大,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BD2.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 max后,立即关闭发动机直至静止,v-t图象如图所示,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摩擦力为f,全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1,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则( )A.F:f=1:3 B.W1:W2=1:1C.F:f=4:1 D.W1:W2=1:3解析:对汽车全程应用动能定理:W1-W2=0∴W1=W2,则知B对D错.由图象知牵引力和阻力作用距离之比为1:4,即Fs1-Fs2=0,∴F:f=4:1,∴C对,A错.答案:BC3.(2011·海南单科)一质量为1 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秒内受到2 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 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2 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错误!WB.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错误!JC.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第1秒内与第2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错误!解析:第1 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1 m,第2 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2。
(红对勾)2013届人教版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测试(六)
阶段综合测试(六)〈必修3第4~6章〉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B.适当增强光照和提高温度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有效措施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适当增强光照,提高温度,增加CO2浓度均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实现了废物资源化,不能提高传递效率;调查人类遗传病还需注意调查的群体要足够大。
答案:C2.2009·山东卷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解析:根据曲线a,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存活率逐渐减少,说明种群中个体数量越少,越有利于生存,因此a代表的种群营养级较高,个体数少,但个体一般体型较大;同时也说明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种群密度超过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种内斗争逐渐加剧,因此d点时并非最剧烈。
D项中“竞争”一词也有误,竞争指的是种间关系,而本题强调种内关系。
答案:D3.(2012·浙江温州十校联考)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极群落。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演替之初相比,顶极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和稳定B.形成哪种顶极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C.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将永远保持原状D.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解析:生物群落的演替是不断进行,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在没有受到影响的条件下会较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Word版含解析-
[答案]C
[解析]CO2 和 H2O 均属于分子晶体,而 SiO2 属于原子晶体。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鸡蛋壳浸泡在盐酸中产生气泡:CO23-+2H+===CO2↑+H2O
B.四氧化三铁固体溶解在稀硝酸中:
Fe3O4+8H+===2Fe3++Fe2++4H2O C.将氨气通入硫酸溶液中:NH3+H+===NH+4
适合的一组是( )
选项 蓝
黑
红
黄
绿
CuSO4
A
SiO2
CO2
溶液
NaOH Ag
溶液
B
O2
稀 H2SO4
CO2
Fe
NaOH 溶液
C
O2
稀 H2SO4
Al(OH)3
NH3
NaOH 溶液
D
Mg
CO2
KOH
Al
Fe2O3
溶液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0产中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2负料,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3试时23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2度并55工且22作尽2下可护1都能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5试技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4置管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3技试资件且、术卷料拒管中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2013高考物理红对勾复习课时作业-第十一单元综合测试(精)
单元综合测试^一一(热学)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 •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解析:A选项中小炭粒做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故A是正确的;B选项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在间距r<r。
的范围内,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而在间距r>r o的范围内,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故B是错误的;C选项中分子势能在r<r。
时,分子势能随r的增大而减小;r。
处最小,在r>r。
时,分子势能随r的增大而增大,故C选项是正确的;D 选项中真空环境是为防止其他杂质的介入,而高温条件下,分子热运动剧烈,有利于所掺入元素分子的扩散,故错误选项为 B.答案:B2 •在一定温度下,某种理想气体的速率分布应该是()A •每个分子速率都相等B. 每个分子速率一般都不相等,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数目都很少C. 每个分子速率一般都不相等,但在不同速率范围内,分子数的分布是均匀的D •每个分子速率一般都不相等,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数目都很多.解析:由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规律知,气体分子速率大部分集中在某个数值附近,速率很大的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数目都很少,所以B正确.答案:B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B •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C .凡各向同性的物质一定是非晶体D •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解析:晶体的外形、物理性质都是由晶体的微观结构决定的, A 、B 、D 正确;各向同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非晶体,多晶体也具有这样的性质,C 错误.答案:C4•一房间内,上午 10时的温度为15C ,下午2时的温度为25C .假定大气压无变化, 则下午2时与上午10时相比较,房间内的()A .空气密度增大B. 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 空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D .空气质量增大解析: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 平均每个分子给器壁的冲量将变大,但气答案:B图15.如图1所示,U 形管封闭端内有一部分气体被水银封住,已知大气压为 p o ,则被封闭部分气体的压强 p (以汞柱为单位)为()A . p o + h 2B . p o — h 1C . p o —(h1 + h 2)D . p o + h 2— h 1解析:取最低液面为研究对象, 列出平衡方程.选右边最低液面为研究对象,右边液面 受到向下的大气压强 p o ,在相同高度的左边液面受到液柱h 1向下的压强h 1,上面气体向下的压强p ,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p + h 1= p o ,得:p = p o — h 1,所以选项B 正确.答案:B图2压并未改变,可见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一定减少,所以有P 空减小,m 空=p 空V 减小.6. 如图2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 B 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的过程中()A .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增加B •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C.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D•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解析:当活塞P向B移动时,活塞压缩气体对气体乙做功,乙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由于隔板B是导热的,乙升温后会传递热量给甲,由于气体与外界是绝热的,故当最后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比最初的温度有所升高,甲、乙的内能均增加,选项A、C正确.答案:AC7•如图3所示,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缸壁是导热的,缸外环境保持恒温,活塞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但不漏气,现将活塞杆与外界连接缓慢地向右移动,这样气体将等温膨胀并通过杆对外做功,若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 •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全部用来对外做功,因此此过程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B. 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但并不全部用来对外做功,所以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C. 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全部用来对外做功,但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D. 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气体从外部环境吸收热量,然后全部用来做功,保持自己的内能不变,要保持外部环境温度不变,需要有别的变化来维持,另外,外界必须发生某种变化,才能拉动杆•故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答案:C&关于永动机和热力学定律的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B •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外界对物体做功,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观点来看这两种改变方式是有区别的解析:第二类永动机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故A错•据热力学第一定律AU= Q+ W知内能的变化由做功W和热传递Q两个方面共同决定,只知道做功情况或只知道传热情况,则无法确定内能的变化情况,故B、C错误•做功和热传递都可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做功是不同形式能的转化,而热传递是同种形式能间的转移,这两种方式是有区别的,故D正确.答案:D9. (2011山东卷)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B •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 •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解析:液体体积与分子间相对位置相联系,从宏观上看,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A正确•多晶体表现各向同性,B错误•温度升高,分子速率增大,遵循统计规律,C错误•露珠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收缩到最小,呈球状,D正确.答案:AD10. (2011江苏卷)如图4所示,一演示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 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而“划水”,推动转轮转动.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恢复,转轮因此能较长时间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转轮依靠自身惯性转动,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B •转轮转动所需能量来自形状记忆合金自身C.转动的叶片不断搅动热水,水温升高D .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在空气中释放的热量解析:形状记忆合金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后,伸展划水时一部分热量转变为水和转轮的动能,另一部分释放到空气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只有D项正确.答案:D第n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11. (2011江苏卷)图5如图5所示,内壁光滑的汽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密封在汽缸内,界大气压强为P o .现对汽缸缓慢加热,气体吸收热量Q 后,体积由V i 增大为V 2•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 ___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气体内能变化了V解析:气体等压膨胀,由T =C 可知T 增大,所以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由热力学第 —定律可得: AU = Q — p o (V 2- V i ) •答案:增大 Q — P o (V 2— V i )12.—定量的理想气体与两种实际气体I 、n 在标准大气压下做等压变化时的V — T 关V — V o 1系如图6(a )所示,图中V o — V ,= 2•用三份上述理想气体作为测温物质制成三个相同的温度 计,然后将其中两个温度计中的理想气体分别换成上述实际气体I 、n •在标准大气压下,当环境温度为To 时,三个温度计的示数各不相同,如图6(b )所示,温度计(ii )中的测温物质应为实际气体 _________ (图中活塞质量忽略不计 );若此时温度计(i )和(iii )的示数分别为 21 C 和24C,则此时温度计(i )的示数为 __________ C;可见用实际气体作为测温物质时, 会产生误差•为减小在 T i 〜T 2范围内的测量误差,现针对T o 进行修正,制成如图 6(c )所示的复合气体温度计,图中无摩擦导热活塞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在温度为T i 时分别装入适量气体I 和n,则两种气体体积之比V i : £应为 ___________ • 体积相同;温度为 T o 时,i 的体积要小,所以温度计 i 中的测温物质应为实际气体V — V o T ffl— To i 温度为T o 时,T i = 2「C, T ffl = 24C ,由于Vo _ V ,=讥_ T 辻=2,代入数据可得T o = 23C , 对T o 校正,在温度T i 时装入气体体积比为 2 : i.答案:n 232 : i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i3、i4题各io 分,i5、i6题各i2分,共44分,计算时 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i3•利用所学的热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解析:本实验是在教材探索性实验的基础上, 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处理实验数据等能力,从而突出了对创新能力的考查•从 V — T 图象可看出,温度为 T i 时, 气体的 图6(i)我们知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是比较大的,常温下能达到几百米每秒,生活中一些污染企业排放刺激性废气,同时发出噪声,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 m/s.按说离得较远的人闻到气味和听到噪声应差不多同时发生,而实际上往往是听到噪声较长时间后才会闻到气味,为什么?(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焊接方式,如摩擦焊接、爆炸焊接等,摩擦焊接是使焊件的两个接触面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同时加上很大的压力(约每平方厘米加几千到几万牛顿的力),瞬间就焊成一个整体了•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摩擦焊接的原理.解析:(1)分子热运动速率虽然较大,但分子之间的碰撞是很频繁的,由于频繁的碰撞使分子的运动不再是匀速直线运动,分子到鼻孔前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程,况且引起人的嗅觉需要一定量的分子;声波传播速率与分子热运动速率差不多,传播距离也相等,但声波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到达接收者的时间较短,所以听到噪声较长时间后,才会闻到发出的气味.(2)摩擦焊接是利用分子引力作用•焊件的两个接触面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且加上很大的压力,就可以使两个接触面发生熔化使大多数分子之间的距离达到分子力发生明显作用的范围,靠摩擦熔化使大量的分子距离达到表现引力的距离范围,使两个焊件成为一个整体.答案:见解析14. 新华社北京2008年11月12日电:在中国探月工程一期即“嫦娥一号”圆满成功的同时,中国探月工程二期也已启动•其中,嫦娥二号卫星将于2011年底前完成发射•已知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的重力而产生的,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资料知道:月球半径R=「7X 106 m,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 1.6 m/s2.为开发月球的需要,设想在月球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h的大气,使月球表面附近的大气压达到P0= 1.0x 105 Pa,已知大气层厚度h=1.3x 103 m比月球半径小得多,假设月球表面初始没有空气•试估算(1) 应在月球表面添加的大气层的总质量m;(2) 月球大气层的分子数为多少?-2⑶分子间的距离为多少?(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M = 2.9X 10 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23 —1N A= 6.0 x 10 mol )解析:(1)月球的表面积S= 4 nR,月球大气的重力与大气压力大小相等mg= p°S,所以4 T JR P0大气的总质量m= g代入数据可得6 24X 3.14x 1.7X 10m= 1.6 x 1.0 x 105 kg〜2.27x 1018 kg.(2)月球大气层的分子数为182.2 X 1023人 2.9X 10—2 X 6 7 8 9-0X 10 个 〜4.7X 1043 个.(3) 可以认为每一个气体分子占据空间为一个立方体,小立方体紧密排列,其边长即为⑵由平衡条件可得,G = (p o - P 2)S = 100 N.(3) 吸盘恢复原状过程中盘内气体发生等温膨胀,其内能不变却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 定律可知气体吸热.答案:(1)2.0X 104Pa (2)100 N(3)吸热 简述理由见解析m N = M N A =分子间的距离.设分子间距离为a ,大气层中气体的体积为V ,则有 V = 4nR h ,3 . 4nR hMg 3 : ghM a=,‘ P O SN A = P O N A ~15. (2011浙江自选)吸盘是由橡胶制成的一种生活用品,其上固定有挂钩用于悬挂物—2体•如图7所示,现有一吸盘,其圆形盘面的半径为2.0X 10 m ,当其与天花板轻轻接触时,吸盘与天花板所围容积为 1.0X 10—5m 6;按下吸盘时,吸盘与天花板所围容积为2.0X 10—6m 3,盘内气体可看作与大气相通,大气压强为 P O = 1.0X 105Pa.设在吸盘恢复原状过程中,盘面与天花板之间紧密接触, 吸盘内气体初态温度与末态温度相同. 不计吸盘的厚度及吸盘与挂钩的重量.(1) 吸盘恢复原状时,盘内气体压强为 __________ ; (2) 在挂钩上最多能悬挂重为 ________ 的物体;(3) 请判断在吸盘恢复原状过程中盘内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简述理由.P 1V 1 P 0V 1 解析:(1)吸盘恢复原状时盘内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 p1V 1 = P 2V 2可得P 2= V 2 = V 2 =1.0X 105X2.0X 10-6+ + F图816.如图8,一根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下端密封,上端封闭但留有 一抽气孔•管内下部被活塞封住一定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气体温度为T i .开始时,将活塞上方的气体缓慢抽出,当活塞上方的压强达到P o 时,活塞下方气体的体积为 W,活塞上方玻璃管的容积为 2.6V i .活塞因重力而产生的压强为O.5p o •继续将活塞上方抽成真空并密封•整个抽气过程中管内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然后将密封的气体缓慢加热•求:(1) 活塞刚碰到玻璃管顶部时气体的温度; (2) 当气体温度达到 1.8T i 时气体的压强.解析:(1)活塞上方的压强为 P o 时,活塞下方气体的体积为V i ,抽气过程为等温过程,=2.0X 10 Pa. 1.0X 10-5Pa1.0 X 10- 9 m.答案:(1)2.27 X 1018 kg9mV p o+ O.5p o活塞上面抽成真空时,下面气体的压强为O.5p o•由玻意耳定律得o.5p o①式中V是抽成真空时活塞下面气体的体积.此后,气体等压膨胀,由盖吕萨克定律得2.6V1 + V1 「V = T1 ②式中T是活塞碰到玻璃管顶部时气体的温度•由①②得T = 1.2T1.③(2)活塞碰到顶部后的过程是等容升温过程•由查理定律得1.8T1 D2T' = O.5p o ④式中p2是气体温度达到 1.8T1时气体的压强•由③④式得P2= o.75p o.⑤答案:(1)1.2T1 (2)O.75p o4。
2013年物理人教版《红对勾》一轮单元综合测试14电磁波相对论简介
单元综合测试十四(电磁波相对论简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它的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B.电磁波中每一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总是互相垂直的,且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C.电磁波和机械波一样依赖于介质传播D.只要空间中某个区域有振荡的电场或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它的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故选项A是错误的.因电磁波中每一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总是互相垂直的.且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所以电磁波是横波,故选项B是正确的.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选项C是错误的.只要空间中某个区域有振荡的电场或磁场,就在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同周期变化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同周期变化的电场,这样由近及远传播,形成了电磁波,故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B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速不变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C.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D.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解析:由相对论的知识知,A对;拍摄玻璃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是为了滤去反射光而不是增加透射光的强度,B错;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中小,C错;由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磁场,但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如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同样,变化的磁场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答案:A3.“风云”二号卫星发送回地面的红外云图是由卫星上设置的可以接收云层辐射的红外线的感应器完成的,云图上的黑白程度是由辐射红外线的云层的温度高低决定的,这是利用了红外线的()A.穿透性B.热效应C.可见性D.化学效应解析: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人眼无法觉察到,所以C选项错误.它的波长长,频率低,穿透能力较弱,A选项错误.它的主要作用是热效应,物体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的红外线越强,正是利用这一性质得到大气层遥感图的,故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答案:B4.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医院里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B.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C.在人造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紫外线有较好的分辨能力D.在人造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红外线有较好的穿透云雾烟尘的能力解析:紫外线有杀菌消毒的作用,红外线的主要效应是热效应,且红外线的波长长,易衍射,穿透云雾烟尘的能力强.答案:BD5.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伦琴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射到固体上,使固体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B.γ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C.在电磁波谱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γ射线D.紫外线比紫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解析:在电磁波中,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的.从无线电波到γ射线,频率逐渐增大,波长逐渐减小,而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因此,紫光比紫外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无线电波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答案:A6.太阳光中包含的某种紫外线的频率为f1,VCD影碟机中读取光盘数字信号的红色激光的频率为f2,人体透视使用的X光的频率为f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这三种频率的大小关系是f1<f2<f3B.紫外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C.红色激光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D.X光是原子核受激发产生的解析:根据电磁波谱中各种电磁波产生的原理可知,紫外线,红色激光(属于可见光)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X光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则C选项正确,B,D选项错误.答案:C7.图1是一个水平放置的玻璃圆环形的小槽,槽内光滑,槽的宽度和深度处处相同,现将一个直径略小于槽宽的带正电的小球放在槽中,让它获得一个初速度v0,与此同时,有一个变化的磁场垂直穿过玻璃环形小槽外径所对应的圆面积,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跟时间成正比例增大,方向竖直向下,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不变,则()图1A.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不变B.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不断增大C.磁场力对小球做了功D.小球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与时间成正比解析: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时,将产生一个恒定的感应电场,由楞次定律可知,此电场方向与小球初速度方向相同,由于小球带正电,电场力对小球做正功,小球的速度逐渐增大,向心力也随着增大,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C选项错误.带电小球所受洛伦兹力F=qB v,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时B与t成正比,则F与t不成正比,故D选项错误.答案:B8.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揭示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关于质能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B.当物体向外释放能量时,其质量必定减少,且减少的质量Δm与释放的能量ΔE满足ΔE=Δmc2C.如果物体的能量增加了ΔE,那么它的质量相应减少Δm,并且ΔE=Δmc2D.mc2是物体能够放出能量的总和解析:由质能方程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对应的关系,而不能认为质量就是能量,能量就是质量,能量与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在核反应过程中,对应着质量的减少,才有能量释放出来.答案:B9.如果你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朝某一星体飞行,如图2所示,你是否可以根据下述变化发觉自己是在运动()图2A.你的质量在增加B.你的心脏跳动在慢下来C.你在变小D.你永远不能由自身的变化知道你的速度解析:相对论的基本概念是:当你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子中时,你绝对无法知道房子是否在做匀速运动.当房子突然停止运动时,在其中的人是能够感知这一点的;当房子突然开始运动时,其内部的人也能有感觉;当房子旋转时,关在其内部的人也能说出它在转动.但如果房子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没有任何加速度,则在其内部的人就无法知道房子是否在移动.即使房子有一个窗户,你从窗户向外看,看见某些东西在朝你移动,但你仍说不出是你的房子在向这些东西移动,还是这些东西在向你的房子移动.答案:D10.沿铁道排列的两电杆正中央安装一闪光装置,光信号到达一电杆称为事件1,到达另一电杆称为事件2.从地面上的观察者和向右运动的车厢中的观察者看来,两事件是() A.在地面观察者看来,事件1先发生;从车厢中观察者看来,事件2与事件1同时发生B.在地面观察者看来,事件2先发生;从车厢中观察者看来,事件2与事件1同时发生C.在地面观察者看来,事件1、2同时发生;从车厢中观察者看来,事件2比事件1后发生D.在地面观察者看来,事件1、2同时发生;从车厢中观察者看来,事件2比事件1先发生图3解析:从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光源在两根电杆的正中央,光信号向两电杆传播的速度相同,因此,光信号同时到达两电杆.从运动车厢中的观察者看来,运动车厢是个惯性系,地面和电杆都在向左运动(如图3所示),光信号向左右两侧传播速度相同(光速不变原理).在光信号向两侧传播的过程中,地面及两个电杆都向左运动了一段距离,所以光信号先到达电杆2,后到达电杆1.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11.中国成功发射和回收了“神舟”号系列飞船,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的技术水平已跻身于世界前列.(1)图4中A为某火箭发射场,B为山区,C为城市,发射场正在进行某型号火箭的发射试验,该火箭起飞时质量为2.20×105 kg,起飞推力为2.75×106 N,火箭发射塔高100 m,则该火箭起飞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在火箭推力不变的情况下,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及火箭质量的变化,火箭起飞后,经____________ s飞离火箭发射塔.图4(2)为了传播火箭发射的实况,在发射场建立了发射台用于发射广播与电视信号,已知传播无线电广播所用的电磁波的波长为550 m,而传输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的波长为0.566 m,为了不让山区挡住信号传播,使城市居民能收听和收看火箭发射实况,必须通过建在山顶上的转发站来转发__________(填“无线电广播信号”或“电视信号”),这是因为:____________.解析:(1)设火箭起飞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得a=2.5 m/s2.设火箭起飞后经t时间飞离发射塔,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s=at22,t=4 5 s=8.94 s.(2)电视信号波长短,沿直线传播,易受山坡阻挡,不易传播.答案:(1)2.58.94(2)电视信号;见解析12.(2011·镇江模拟)“世界物理年”决议的作出是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有关.一个时钟,在它与观察者有不同相对速度的情况下,时钟的频率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当时钟和观察者的相对速度达到0.6c(c为真空中的光速)时,时钟的周期大约为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察觉时钟周期的变化的现象,是因为观察者相对于时钟的运动速度________.若在高速运行的飞船上有一只表,从地面上观察,飞船上的一切物理、化学过程和生命过程都变__________(填“快”或“慢”)了.图5解析: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当时钟和观察者的相对速度达到0.6c时,对应时钟的频率为0.4 Hz,则周期为2.5 s.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察觉是因为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c.在高速运行状态,时钟变慢.答案:2.5 s远小于光速c慢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3、14题各10分,15、16题各12分,共44分,计算时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3.(2010·广州模拟)如图6所示为某雷达的荧光屏,屏上标尺的最小刻度对应的时间为2×10-4s.雷达天线朝东方时,屏上的波形如图甲;雷达天线朝西方时,屏上的波形如图乙.问:雷达在何方发现了目标?目标与雷达相距多远?图6答案:西方300 km14.人马星座α星是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它距地球4.3×1016m.设有一宇宙飞船自地球往返于人马星座α星之间.若宇宙飞船的速度为0.999c,按地球上的时钟计算,飞船往返一次需多少时间?如以飞船上的时钟计算,往返一次的时间又为多少?解析:以地球上的时钟计算Δt =x v =2×4.3×10160.999×3×108 s =2.87×108 s =9年 若以飞船上的时钟计算:因为Δt =Δt ′/1-(v /c )2,所以得Δt ′=Δt 1-(v /c )2=2.87×108×1-0.9992 s=1.28×107 s =0.4年.答案:9年 0.4年15.(1)冥王星绕太阳公转的线速率为4.83×103 m/s ,求其静止质量为运动质量的百分之几?(2)星际火箭以0.8c 的速率飞行,其静止质量为运动质量的多少倍?解析:(1)设冥王星的静止质量为m 0,运动质量为m ,由公式m =m 01-(v c )2可得m 0m =m 0m 01-(4.83×1033.0×108)2×100%=99.9999%. (2)设星际火箭的静止质量为m ′0,运动质量为m ′,则m ′0m ′=m 0m 01-(0.8c c)2=0.6. 答案:(1)99.9999% (2)0.6倍16.目前电能都是通过电网采用有线方式传输的.人们一直梦想能无线传输电能,梦想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无线充电,甚至不用电池.现在,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也许,人类的这一梦想不久就能实现.(1)实现无线传输能量,涉及能量的________、传播和接收.(2)科学家曾经设想通过高耸的天线塔,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将电能输送到指定地点,但一直没有在应用层面上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这类无线电波( )A .在传输中很多能量被吸收B .在传播中易受山脉阻隔C .向各个方向传输能量D .传输能量易造成电磁污染(3)如果像无线广播那样通过天线塔输送电能,接收器获得的功率P 和它到天线塔的距离R 相关,实验测得P 和R 的部分数据如下表:①上表中的x=________,y=________.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归纳出P和R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4)为研究无线传输电能,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试制了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在短距离内点亮了灯泡,如图7.实验测得,接在乙线圈上的电器获得的电能为输入甲线圈电能的35%.图7①若用该装置给充电功率为10 W的电池充电,则损失的功率为________ W.②若给甲线圈接入电压为220 V的电源,测得该线圈中的电流为0.195 A.这时,接在乙线圈上的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则此灯泡的功率为________ W.(5)由于在传输过程中能量利用率过低,无线传播电能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为早日告别电线,实现无线传输电能的工业化,还需解决一系列问题,请提出至少两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像电磁波一样,无线传输能量也需要发射、传播和接收的过程.(2)电磁波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而电能的输送需要定向传播.(3)由表中的前三组数据和最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PR2=1600.将R=5带入上式得P=64,所以y=64;将P=25带入得R=8,所以x=8.(4)①由题意知,输电效率为η=35%,则P总=P/η=28.6 W.所以损失的功率为P损=P总-P=28.6-10=18.6 W.②甲线圈输入功率为P总=UI=220×0.195=42.9 W,所以,乙线圈得到的功率,即灯泡的功率为P=P总η=42.9 W×35%=15.0 W.(5)因为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电磁波向各个方向传播是均等的,无法有效地控制方向性,所以为了更多地接收到电磁波,就需要接收仪器和发射点之间有较短的距离及接收器需有很大的体积.同时,向空间辐射较多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答案:(1)发射(2)C(3)①864②PR2=1600(4)①18.6②15.0(5)仪器体积过大、对人体有伤害,传输距离太短等。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水溶液中的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1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A .加热饱和三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Fe 3++3H 2O△Fe(OH)3(胶体)+3H + B .硫氢根电离的离子方程式:HS -+H 2O H 3O ++S 2-C .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Ca 2++2HCO -3+2OH -===CaCO 3↓+2H 2O +CO 2-3D .在0.5 mol·L -1的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 2O 2-7+H 2O2CrO 2-4+2H +,其平衡常数K 的表达式为K =c 2CrO 2-4·c 2H +c Cr 2O 2-7 [答案]A[解析]利用FeCl 3溶液制胶体Fe(OH)3,不是一个可逆过程,不用“”,A 项错误;B 、C 项明显正确;平衡常数K 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水的浓度是一常数,不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出现,D 项正确。
2.(2011·四川,9)25 ℃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 2SO 4溶液,②0.05 mol/L 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 2S 溶液,④pH=5的NH 4NO 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0∶1010∶109B .1∶5∶5×109∶5×108C .1∶20∶1010∶109D .1∶10∶104∶109[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电离和水解的实质。
pH =0的硫酸中,由水电离出的[H +]=10-14 mol·L -1,0.05 mol·L -1 的 Ba(OH)2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10-13mol/L ,pH =10的Na 2S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10-4mol/L ,pH =5的NH 4NO 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10-5mol/L ,故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4∶10-13∶10-4∶10-5,即答案A 正确。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3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3金属及其化合物①纯铁不容易生锈;②钠着火用水扑灭;③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④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贫血;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⑥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答案]A[解析]钠在常温时即可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因此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②错;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金属的氧化,③错。
2.(2011·重庆,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C.Li、Na、K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有关性质、元素周期律,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铁和氯气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铁,而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A错;Zn2+水解显酸性,B错;钾的密度小于钠,C错;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正确。
3.2010年10月1日,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被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送上太空。
该运载火箭卫星整流罩的端头帽为玻璃钢材料,前锥段和圆柱段均为铝合金蜂窝夹层复合结构,外表面贴软木防热,倒锥段则为化铣网格结构。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B.铝合金密度小,机械强度高C.铝合金由铝与其他金属高温熔融而成,其中不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D.铝合金在强碱溶液中能部分溶解[答案]C[解析]玻璃钢即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一种复合材料;铝合金有很多种,如硬铝,其中含有硅,C项说法不正确。
4.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 mL pH=14的溶液,然后用1 mol/L的盐酸滴定,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消耗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合金质量为0.92 gB.图中V2为60C.整个滴定过程中Na+的浓度保持不变D.OP段发生的反应为:NaOH+HCl===NaCl+H2O[答案]D[解析]Q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由钠和氯守恒可得:n(Na)=n(NaCl)=n(HCl)=1 mol/L×0.04 L=0.04 mol,m(Na)=0.92 g,A错;OP段之所以没有沉淀产生,是因为盐酸用于中和NaOH,D对;OP段消耗盐酸的体积为n(NaOH)剩/c(HCl)=1 mol/L×0.02 L÷1 mol/L=0.02 L(20 mL),即V1=20,所以PQ段消耗的盐酸为20 mL,QW段消耗盐酸是PQ 段的3倍为60 mL,故V2=40+60=100,B错;整个滴定过程中,n(Na+)保持不变,但溶液的体积不断增大,故Na+的浓度是不断减小的,C错。
高三物理总复习红对勾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测试卷: 单元综合测试三含答案
单元综合测试三(牛顿运动定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A.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B.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C.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D.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解析: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时,加速度方向向下,属于失重现象,A错误;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属于超重现象,B正确;跳水运动员被弹起后,只受重力作用,属于完全失重现象,C错误;火箭加速升空,加速度方向向上,属于超重现象,D正确.答案:BD2.如下图所示,将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桌面对它支持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电视机处于静止状态,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和它所受的重力的合力为零,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错误;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错误;压力和重力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力,故C错误.答案:A3.一辆空车和一辆满载货物的同型号汽车,在同一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同一方向行驶.两辆汽车同时紧急刹车后(即车轮不滚动只滑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满载货物的汽车由于惯性大,滑行距离较大B .满载货物的汽车由于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滑行距离较小C .两辆汽车滑行的距离相同D .满载货物的汽车比空车先停下来解析:同种型号的汽车,在同一路面上行驶时,汽车急刹车时,车轮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因此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同,由v 2-v 2,0=2ax 可知,两车滑行距离相同,C 正确,A 、B 错误,由t =v -v 0a 可知,两车滑行时间相同,D 错误.答案:C4.(2013·南平模拟)如图所示,带支架的平板小车沿水平面向左做直线运动,小球A 用细线悬挂于支架前端,质量为m 的物块B 始终相对于小车静止地摆放在右端.B 与小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三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A.图Ⅰ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低[答案]B[解析]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SO2的转化率应该相等,所以B正确。
2.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
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ΔH〈0B.2CO(g)===2C(s)+O2(g);ΔH〉0C.N2(g)+3H2(g)===2NH3(g);ΔH<0D.CaCO3(s)===CaO(s)+CO2(g);ΔH〉0[答案]B[解析]A为放热、熵增反应,一定可以自发进行;B为吸热、熵减反应,一定不可以自发进行;C为放热、熵减反应,低温可自发进行;D为吸热、熵增反应,高温可自发进行.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v(C)与v(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总质量⑧混合气体总体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⑧[答案]B[解析]②由于是定容容器,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故反应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故不能满足题意,同理⑧也不能满足;⑥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与是否达到平衡无关;⑦由于反应物生成物全部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不论是否达到平衡,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故不能满足题意.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三种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在t1~t4(s)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测定时刻/s t1t2t3t4c(A)/(mol·L-1)6322c(B)/(mol·L-5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高温多雨时比较适合施用钾肥B.长期施用硫铵会造成土壤板结C.石硫合剂必须与硫酸混合后才能使用D.过磷酸钙必须经硫酸处理后才能使用[答案]B[解析]A中钾肥易溶于水,多雨时易造成钾肥的流失;B中硫铵溶于水呈酸性,易破坏土壤的胶体结构使土壤板结;C中石硫合剂主要成分是多硫化钙,具有渗透和侵蚀病菌细胞及害虫体壁的能力,能在植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药膜起保护作用,如果和硫酸混合后施用,会生成硫酸钙使石硫合剂失去作用;D中有效成分为Ca(H2PO4)2,属水溶性速效磷肥,应直接使用。
2.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答案]D[解析]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过量使用会造成污染和浪费,A项;绿色化学核心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将化学过程中对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B错;开发新能源符合“低碳”经济,而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并没有降低CO2的释放量,C错;垃圾分类处理,是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措施,D正确。
3.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和液化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B.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C.石油分馏的目的是生产乙烯、丙烯、甲烷等化工原料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答案]B[解析]煤的气化是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等,煤的液化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均发生了化学反应,A错误;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合成氨和生产甲醇,B正确;石油分馏的目的是获得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不可能获得乙烯、丙烯和甲烷,C错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D错误。
4.天然海水中主要含有Na+、K+、Ca2+、Mg2+、Cl-、SO2-4、Br-、CO2-3、HCO-3等离子。
火力发电燃煤排放的含SO2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A.天然海水pH均为8的原因是海水中的CO2-3、HCO-3水解B.“氧化”是利用氧气将H2SO3、HSO-3、SO2-3等氧化生成SO2-4C.“反应、稀释”时加天然海水的目的是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D.“排放”出来的海水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进入吸收塔的天然海水相同[答案]D[解析]本题可直接选取错误答案,海水吸收了SO2,通入氧气后氧化成SO2-4,故排放的海水中的SO2-4浓度增大。
5.下列关于金属腐蚀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的本质:M+n H2O===M(OH)n+n 2H2↑B.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实质:M-n e-===M n+,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C.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D.在潮湿的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答案]D[解析]钢铁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A项错误;金属的化学腐蚀不一定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如铁和氯气的反应,C项错误;发生电化学腐蚀,电子并非直接转移给氧化剂,B项错误。
6.2009年11月16日,我国规模最大反渗透膜项目工程在北京开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海水淡化目前已有多种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B.电渗析法是指利用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将水中的一部分离子转移到另一部分水中而达到除盐的目的的方法C.在进行水处理时,只需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或阴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一种就能将水中的阴离子、阳离子都除去D.反渗透分离法是膜分离技术在纯水制造中的又一应用[答案]C[解析]在水处理工艺中,阳离子交换树脂只能除去某些阳离子,阴离子交换树脂只能除去某些阴离子。
在使用时一般将两种离子交换树脂配合使用,故C错误。
7.2011年被第63届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主要作用。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 A.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B.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C.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D.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答案]B[解析]填埋未经处理的垃圾必定会引起水体污染,同时一些塑料制品也不能短时间内降解,必定会引起新的污染。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共79分)8.(10分)氢氧化钠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重要化工原料。
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获得氢氧化钠,我国的氯碱工业大多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一般采用钛作阳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离子交换膜把电解槽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电解氯化钠的速度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增大阴极碳钢网面积B .提高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温度C .加大阴极与阳极间的距离D .提高电解时的电源电压(4)如果将某离子交换膜电解槽:①电解时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2倍;②电解时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2倍;③电解时的温度从30 ℃提高到60 ℃,则电解速率一定会达到原来2倍的是________,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Cl --2e -===Cl 2↑ 2H ++2e -===H 2↑2NaCl +2H 2O=====电解2NaOH +H 2↑+Cl 2↑ (2)见解析(2) (3)A 、B 、D(4)② 当电解时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2倍,电解池的电阻可能会变化,电流不一定为原来的2倍;当电解时的温度从30 ℃提高到60 ℃,电解池的内阻会有所降低,但不一定恰好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当电解时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2倍,单位时间内流过电路的电荷量恰好为原来的2倍,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也恰好为原来的2倍,即反应速率为原来的2倍[解析](2)阳极用金属钛的原因是因为Cl 2不易腐蚀金属钛;用阳离子交换膜把电解槽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的原因是既能防止阴极产生的H2和阳极产生的Cl2相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Cl2和NaOH溶液作用生成NaClO而影响烧碱的质量。
(3)为了加快电解氯化钠的速度,可以采用增大阴极碳钢网面积、提高饱和氯化钠溶液温度、提高电解时直流电源电压的方法。
(4)解析见答案。
9.(7分)纯净的碳酸钙在工业生产中有许多用途。
用大理石制取纯净碳酸钙的流程如下:已知298K时,K sp[Fe(OH)3]=4.0×10-38,K sp[Fe(OH)2]=8.0×10-16,K[Mg(OH)2]=1.8×10-11。
sp依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采用低温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产生最难溶物质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通入NH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
(5)上述流程中,可能产生对环境有影响的气体是________(填两种),必须处理后排放。
[答案](1)防止硝酸分解(2)Fe3++3NH3·H2O===Fe(OH)3↓+3NH+4(3)抑制碳酸铵水解,有利于碳酸钙生成(4)过滤洗涤(5)NO、CO2(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1)步骤①为大理石与硝酸的反应,由于硝酸受热容易分解,因此采取低温加热。
(2)步骤①中所得溶液中阳离子为Fe3+、Ca2+、Mg2+,根据提供的K sp,Fe(OH)3最难溶。
(3)步骤④中(NH4)2CO3的作用是沉淀Ca2+,由于(NH4)2CO3容易水解,通入NH3可以抑制其水解,有利于Ca2+的沉淀。
(4)操作Ⅰ为过滤CaCO3沉淀,操作Ⅱ为洗涤CaCO3沉淀。
(5)上述流程中步骤①中加入硝酸,会产生CO2和NO,对环境有影响,必须处理后排放。
10.(8分)钒(V)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
(1)V2O5是接触法制硫酸的催化剂。
①一定条件下,SO2与空气反应t min后,SO2和S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和b mol/L,则SO2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生成SO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min)。
②工业制硫酸,尾气SO2用________吸收。
(2)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因如图所示。
①充电过程中,右槽溶液颜色逐渐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
②放电过程中氢离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①a +b b t ②氨水(2)①绿 紫②参与正极反应 通过交换膜定向移动使电流通过溶液[解析](1)接触法制硫酸主要反应:2SO 2+O 2催化剂△2SO 3反应t min 后,SO 2和SO 3浓度分别为a mol/L 、b mol/L ,由元素守恒知SO 2初始浓度为(a +b )mol/L ,生成SO 3的化学反应速率v (SO 3)=b t mol/(L·min),尾气SO 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氮肥。
(2)①充电时,右槽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V 3+转化为V 2+,即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
②放电时,H +参与正极反应,同时还可通过交换膜定向移动使电流通过溶液。
11.(10分)南海某小岛上,解放军战士为了寻找合适的饮用水源,对岛上山泉水进行分析化验,结果显示水的硬度为28°(属于硬水),主要含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