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领域教案40篇_大班科学教案(优秀3篇)
大班科学实验教案40篇

大班科学实验教案40篇这是大班科学实验教案40篇,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和油的小秘密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油不溶于水。
2、培养、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认识、理解词汇:融合、分离。
4、探索各类绘画材料的特性(水粉颜料、油画颜料、蜡笔等)。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教具:1、清水、牛奶、红色水、蓝色水、油各一小杯。
2、图片一张、一盆清水、一个空盆学具:1、桌面:一小碗油、红色水、黄色水、蓝色水各半杯2、桌底:一盆清水、一个空盆3、每位幼儿两个透明杯、一把小勺。
4、棉签、白纸教具的准备中,控制好有色颜料水的浓度,以便可以在清水中更好的体现出它的色彩。
选择深色系的图片,让幼儿可以清晰的观察出透过水和水杯展现出的影像。
学具的准备需要为每位幼儿准备好一套实验工具,让每位幼儿都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体会其中的乐趣。
清水和空盆的提供可以每桌一个,大家共用。
透明的水杯以选择底部较稳的杯子为宜,以免幼儿在操作中碰到后,将水洒出。
活动过程:一、巩固已有知识经验1、出示水提问:水是什么颜色的?隔着玻璃杯,透过水,可以清晰的看到图片上内容。
以此帮助幼儿理解:水是透明的。
请小朋友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说出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透明、可以流动的。
再出示牛奶提问:刚才水颜色是无色,那请小朋友说一说牛奶是什么颜色?幼儿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对于水的了解,小朋友们从小班开始就有了逐步的接触和认识。
所以这一系列的操作由老师进行,幼儿进行总结归纳,在锻炼了他们观察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于科学实验所产生的结果能用语言进行总结的技能。
2、练习盛水、倒水的方法师:请小朋友们将小杯靠近大盆,再用桌子上的小勺轻轻的将大盆中的水盛到小杯中。
看看谁的本领最大,可以不让小水滴偷偷溜到盆外。
设计意图:玩水是大部分孩子的天性,当幼儿们看到桌子上的勺子和水杯时,早已按捺不住伸手一试的冲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为大班幼儿提供40个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科学活动教案。
教案一:彩虹实验目标:探究光的分解现象,了解光的三原色材料:玻璃杯、蓝色、黄色、红色食用色素、白色蜂蜜步骤:1. 将蜂蜜倒入玻璃杯中。
2. 分别向三个杯子中加入蓝色、黄色、红色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3. 将三个颜色的食用色素滴入蜂蜜中心,形成彩虹。
教案二:水与油的实验目标:观察水和油的不相溶性质,学习分层现象材料:水、食用油、透明容器、食用色素步骤:1. 将透明容器分别倒入水和食用油。
2. 加入少量食用色素。
3. 观察水和油的分层现象,并说明原因。
教案三:橡皮向上浮的实验目标:观察橡皮在水中的浮力材料:橡皮、水盆、水步骤:1. 将水倒入水盆中。
2. 将橡皮放入水中,观察橡皮是否浮起。
3. 解释橡皮浮起的原因。
教案四:种子发芽的实验目标: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材料:豆子、湿纸巾、玻璃碟步骤:1. 将豆子放在湿纸巾上,将湿纸巾放在玻璃碟上。
2. 每天观察豆子是否发芽,并记录生长情况。
3. 分析种子发芽的原因。
教案五:制作风车目标:动手实践制作风车,观察风的作用材料:颜色纸、牙签、剪刀、胶水步骤:1. 在颜色纸上剪出方形和圆形,大小各一个。
2. 将方形纸对角线剪开,再对折成三角形。
3. 将三角形的每个顶角都剪到约离底部1/3的位置,形成三个小片。
4. 在三角形底部贴上圆形纸。
5. 在牙签上用胶水固定风车纸片。
6. 吹气或者用风机吹风,观察风车的旋转。
教案六:魔法糖水实验目标:观察魔法糖水的变化,并了解溶解的原理材料:魔法糖、水杯、水步骤:1. 将魔法糖放入水杯中。
2. 倒入适量的水,等待片刻。
3. 观察魔法糖是否融化,水的颜色是否改变。
......(依次类推,共列举40个科学活动教案)通过这40个科学活动教案,大班幼儿将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大班科学探究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探究教案40篇《大班科学探究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探究教案40篇!(1)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活动《什么东西不见了》含反思活动目标1.探究物品的溶解速度与物品的颗粒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是否搅拌的关系。
2.学习记录,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透明的杯子(标记:绵白糖、白砂糖、方糖)、小勺、绵白糖、白砂糖、方糖若干,记录表,笔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一盆水,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能溶解在水中的物品。
(糖、洗衣粉、药等)2.如果把这些东西(指幼儿说的)放在水里,哪些化的快,哪些化的慢,怎样做能让它化得快一些呢?(二)通过操作和对比观察,探究物体的溶解速度与物体颗粒大小的关系1.认识实验材料:块糖、2杯凉水、搅拌棒。
并猜测: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块糖在哪杯水中化的快?2.填写记录表。
幼儿2人一组,每人一份记录表,第一个化完的写上数字1,第二个化完的写上数字2,第三个化完的写上数字33.幼儿分组实验验证。
用小勺取一平勺绵白糖和白砂糖,再取一块方糖,同时把糖放入对应的三个杯子中开始搅拌,看看谁的杯子中的糖先化完,并填写记录表。
4.交流与讨论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请幼儿说一下他们的结果是什么?小结:物体的溶解速度与是否搅拌有关,搅拌的化得快,不搅拌化得慢。
(三)通过操作和对比观察,探究物体的溶解速度与物体颗粒大小的关系1.认识实验材料:绵白糖、白砂糖、方糖、3杯水、搅拌棒。
请幼儿观察其不同,并猜测:三种糖分别放进水里,那种糖溶解的速度快些,为什么?2.填写记录表。
幼儿3人一组,每人一份记录表,第一个化完的写上数字1,第二个化完的写上数字2,第三个化完的写上数字33.幼儿分组实验验证。
将用小勺取一平勺绵白糖和白砂糖,再取一块方糖,同时把糖放入对应的三个杯子中开始搅拌,看看谁的杯子中的糖先化完,填写记录表。
大班科学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教案40篇《大班科学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教案40篇!(1)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我是小侦探》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引导幼儿细致观察、迁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分析、推理、排除等手段进行案情分析。
2、感受对人物、场景等的细致观察在侦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1、已认识各种脚印。
2、课件:ppt画面3、幼儿侦探卡人手一张,笔。
4、侦探道具(眼镜,放大镜)若干。
活动过程:一、事件起因――少了商品。
1、点击ppt画面一:熊猫开超市。
师:熊猫开了一个超市,生意可好了,来买东西的顾客非常多。
一天的生意忙完了,客人都走了,熊猫要整理货物,清点商品数量了。
2、点击ppt画面二:商品清单。
幼儿对照自己的清单卡,记录数量。
师:算出来的单子仔细观察一下,发现什么问题?幼:货架上有1块蛋糕,记录单上有3块蛋糕,少了2块蛋糕。
幼:货架上有3罐蜂蜜,记录单上有4罐蜂蜜,少了1罐蜂蜜。
二、进行侦破。
1、猜测。
师:那少了的1罐蜂蜜,2块蛋糕会到哪里去了呢?幼儿猜测,自由交流商店可能发生的情况。
引导幼儿说出有人拿走了。
师:到底可能是谁拿走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今天到过超市的顾客们吧!(有熊、猴子、狐狸、小狗等6种动物,动物神情、动作、衣着等各不相同,有利于引导幼儿观察、分析与推理。
)幼:是猴子,因为它戴着一副眼镜像坏人。
幼:可能是小狗,因为狗在流汗,很紧张。
幼:是熊,因为熊爱吃蜂蜜。
幼:可能是鸡,因为鸡背着背包上超市,很可疑。
幼:……。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可是这些都是你们猜出来的,光凭猜行不行,想想侦探破案需要找到什么?引导幼儿得出:找线索。
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侦探,一起去找线索吧!2、根据线索,圈定嫌疑人。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1. 主题:观察昆虫目标:通过观察昆虫,了解昆虫的特征,让孩子们对昆虫有更深入的认识。
活动过程:1)带孩子们到户外或者室内找寻不同种类的昆虫,并让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
2)观察不同昆虫的外形,颜色和大小等特征,记录下来。
3)介绍不同昆虫的名称和生活习性等信息。
4)让孩子们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和显微镜等,观察昆虫的细节结构。
2. 主题:制作风筝目标:让孩子们通过制作风筝,了解风力的作用和物理原理。
活动过程:1)为孩子们准备好食材和工具。
2)让孩子们根据模板把风筝图案绘制在纸板上。
3)为风筝加上竹签或者木棒,并在四周勾边。
4)为风筝添加尾翼,使它更加稳定。
5)让孩子们在空旷的地方试飞他们的风筝,并观察风的方向和力度对风筝的影响。
3. 主题:探索天文学目标:通过探索天文学,让孩子们了解太阳系和宇宙。
活动过程:1)介绍太阳系和宇宙的基本知识。
2)利用不同的工具,如望远镜和放大镜等,观察不同天体的位置和形态。
3)让孩子们制作日食和月食的模型,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及过程。
4)利用星图或天空观测仪观察星星的位置和名称。
4. 主题:动手制作火箭目标:通过制作自己的火箭,让孩子们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活动过程:1)为孩子们准备好需要的材料。
2)利用各种可用材料,例如塑料瓶和卡纸,制作一个简易的火箭。
3)为火箭添加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牙签和绸带,并把倒立的瓶口转入水平方向。
4)让孩子们观察火箭的运行和飞行,并用图表记录影响火箭通行的因素和效果的关系。
5. 主题:探索机械学目标:通过探索机械学,让孩子们了解简单的机械装置和基本原理。
活动过程:1)介绍机械学的基本知识。
2)为孩子们准备一些简单的机械零件,并带领孩子们制作机械装置。
3)利用乐高积木等制作简易机器人,并让孩子们观察它们的运作过程。
4)讲解简单机械装置的原理和作用,并让孩子们探索它们的应用。
6. 主题:科学实验目标:通过开展科学实验,让孩子们了解科学实验的流程和基本原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教案一:探索不同材料的浮力目标: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不同材料的浮力特性材料:水槽、塑料杯、纸杯、小石块、玻璃球、塑料球步骤:1.将水槽放在桌上,注入适量的水。
2.让幼儿观察不同材料的杯子,并询问他们对于杯子会浮还是会沉的想法。
3.先放入塑料杯,观察杯子的浮沉情况,并引导幼儿思考原因。
4.再依次放入纸杯、小石块、玻璃球和塑料球,进行观察和讨论。
5.引导幼儿总结出结论,不同材料的浮力大小与其材质和形状有关。
教案二:探索动物的生长变化目标: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材料:小龙虾、蜣螂、蝴蝶、幼虫、成虫的图片步骤:1.展示小龙虾、蜣螂、蝴蝶的图片,并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幼虫和成虫的图片,并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异。
3.让幼儿通过讨论或绘画的方式,描述动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4.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些动物会经历生长变化,为什么动物的外貌会有所改变。
5.总结讨论结果,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变化过程。
教案三:探索不同材料的磁性目标: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不同材料的磁性特点材料:磁铁、纸夹、铁钉、橡皮筋、塑料块步骤:1.展示磁铁,并让幼儿观察它的特点,如吸附其他物体。
2.给幼儿提供纸夹、铁钉、橡皮筋和塑料块等不同材料,让他们猜测哪些材料是具有磁性的。
3.引导幼儿一个接一个地测试每种材料,观察磁铁对它们的影响。
4.帮助幼儿总结出结论,哪些材料具有磁性,哪些材料没有磁性,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5.让幼儿动手制作一个磁力游戏,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教案四:探索风的存在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风的存在以及它的特点材料:扇子、气球、风车、纸条步骤:1.给幼儿展示扇子,并让他们观察扇子产生风的过程。
2.让幼儿自己用气球吹出气流,观察气流对周围物体的作用。
3.给幼儿提供纸条,并引导他们观察纸条在风中的运动情况。
4.进行风车实验,让幼儿观察风对风车的影响。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1)大班科学教案《怎样站得稳》含反思一、活动题目:怎样站得稳二、活动目标:幼儿通过怎样使纸板站得稳的实验,感知不同物体重心的位置不同,激发参加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培养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
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圆形纸板、方形纸板、不规则三角形纸板、多边形纸板、图书、粗细不同的棍子、牙膏盒、小花片等。
五、活动过程:看一看纸板的形状。
探究的问题。
(1)用棍子把不同的东西稳稳顶起来的位置一样吗?①顶在方形和圆形纸板的中间,能顶起来。
②顶在三角形和多边形物体的不同位置,能顶起来。
(2)用粗细不同的棍子顶相同纸板,在上面放花片,看谁的花片放得多?①粗的棍子顶得多而且稳。
②细的棍子顶得少还不稳。
记录实验结果。
你能让纸板小动物站起来吗?(1)用铁夹子夹住纸板小动物,就可以立起来。
(2)用橡皮泥包住纸板小动物的下面,小动物就站起来了。
(3)把纸板小动物插在泡沫上。
六、拓展思路1、提供积木、易拉罐、瓶子等能搭高的实物,让幼儿比一比,同类物品谁搭得高,说一说为什么。
2、让幼儿利用积木、易拉罐等材料进行搭高楼比赛。
在竞赛活动中使幼儿进一步感知只有将重物放在下面,底面搭得大,才能搭得高,而且不容易倒。
教学反思: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
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
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大班40篇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大班40篇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早期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培养观察、探究和实验的能力,建立对于自然和科学的兴趣与认知。
然而,在幼儿教育中,科学教育常常被忽视或者低估,许多幼儿园没有足够的科学教育教案、师资力量和有效的课程设计来提升幼儿的科学学习。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请看以下的40个大班科学教育教案,可以作为教师进行初步参考,为幼儿们的科学探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Lesson 1 如何观察自然——植物世界讲解范围:植物的分类、结构和特点活动目标:1. 能认识和理解植物的主要特点和分类方式;2. 观察周围植物的结构,了解各个部分的功能;3. 能从实际环境中探究与植物相关的问题Lesson 2 食物链和食物网讲解范围: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活动目标:1. 能认识和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和内容;2. 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3. 能指导幼儿识别并检测实际环境中的食物链与食物网Lesson 3 地球和太阳系讲解范围: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活动目标:1. 能认识和理解地球和月球的特点,并进一步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2. 了解太阳系中其他星球的特点与关系;3. 能将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与地球和太阳系联系起来Lesson 4 天气与气象讲解范围:天气和气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活动目标:1. 能认识和理解《天气与气象》的基本概念;2. 通过观察云层、气温、天气等相关情况,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3. 能设计相关的自然现象观察、记录活动,并引导幼儿探究气象问题Lesson 5 昆虫世界讲解范围:昆虫的分类、习性和生态地位活动目标:1. 能认识和理解昆虫的分类和生态地位;2. 通过观察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理解它们的特点和行为;3. 能用简单的语言和语境进行昆虫的介绍和演示Lesson 6 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讲解范围: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意义和方法活动目标:1. 能认识和理解不同垃圾的分类和归类;2. 了解垃圾回收的意义和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能设计和引导儿童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相关活动。
大班自然科学活动教案40篇

大班自然科学活动教案40篇《大班自然科学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自然科学活动教案40篇!(1)大班科学教案《勤劳的小蜜蜂》含反思活动目标:1、主动探究蜜蜂的知识。
2、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和能力。
3、体验小蜜蜂勤劳采蜜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探究蜜蜂的知识。
活动难点:了解蜜蜂做工的基础知识,并学习其动作。
活动准备:DVD《蜜蜂做工》、电脑中蜜蜂采蜜图片若干、谜语。
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1、谜语引入:“嗡嗡嗡,嗡嗡嗡,我们大家来做工,来匆匆,去匆匆,做工兴味浓。
”2、请幼儿一起观看DVD《蜜蜂做工》。
二、了解蜜蜂做工的基础知识1、通过视频让幼儿喜爱小蜜蜂。
2、通过视频图片使幼儿了解小蜜蜂辛勤劳动。
<文章.出自.>师:“视频上的小蜜蜂在做什么?他们是到哪里去采蜜的?为什么他们要采蜜?小朋友们有没吃过蜂蜜?甜不甜?小朋友们都看到了小蜜蜂的辛勤劳动,小朋友也要像小蜜蜂一样做个喜欢劳动的好孩子。
3、请幼儿提出自己想知道的有关于蜜蜂的问题,教师进行记录并提炼。
三、游戏:看谁最像小蜜蜂1、请你跟着音乐来学学小蜜蜂爱劳动、打扫班级的动作。
2、带领幼儿去教室外寻找劳动的内容,学小蜜蜂爱劳动。
活动反思:活动是结束了,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有几个环节就略过了,我把时间都花在了介绍蜜蜂的特点,使得第三部分游戏没有充分的时间,也没有带小朋友到户外学习蜜蜂的勤劳做环保工作,所以上课时间的合理安排很重要。
还有我对蜜蜂的知识也不是太熟悉,使得有些问题我也很朦胧。
(2)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设计意图:“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自然界,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对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但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又是陌生的。
另一方面,随着幼儿的增长声音越来越大,有的幼儿甚至大声尖叫。
大班科学课教案40篇【3篇】

大班科学课教案40篇【精选3篇】大班科学课教案40篇【精选3篇】一活动目标:1、理解动物是如何过冬的,知道动物如何过冬主要有四种形式:⑴隐藏;⑵冬眠;⑶迁徙;⑷换毛;2、理解词汇:冬眠、迁徙等。
3、对探究动物世界神秘感爱好,并具有较细致的观看力量。
活动预备:"动物过冬"的录像带、录像机、电视机、各类动物的磁铁教具、动物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1、复习巩固"人们是如何御寒的"。
老师用语--今日的天气真冷啊,我们都穿上什么衣服了?人们除了穿上厚衣服以外,还想出什么好方法来过冬呢?2、科学教育"动物是如何过冬的"老师用语--人们是这样过冬的,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⑴幼儿依据日常观看进行自由回答,老师不予评论。
老师用语--刚才小伴侣说了许多动物过冬的方法,那么毕竟小动物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现在,老师就来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⑵幼儿观看录像一遍:要求:A录像上有哪些小动物;B这些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幼儿依据录像内容进行回答,老师依据幼儿回答内容,出示相应的磁铁教具。
⑶幼儿再次观看录像,并出规定格画面,进行动行过冬形式的归类。
老师用语--小动物们也很能干,它们也想出了许多方法来过冬,那么小动们用了哪些好方法呢?我们再看一遍录像。
要求:A这些是什么小动物;B它们是用什么方式过冬的。
(依据定格画面,并运用磁铁教具关心功儿进行归类)隐藏--蜜蜂、蚂蚁(老鼠)等;(幼儿用动作表示"隐藏")冬眠--青蛙、蛇、熊(蝙蝠、刺猬、蜗牛、蚯蚓)等;(解释:眠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动的意思)迁徙--燕子、大雁、丹顶鹤等;(解释:迁徙就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意思。
)反复练习新词"迁徙"。
换毛--狮子、狐狸、狗、羊(鸡、鸭、兔)等。
⑷巩固动物过冬的四种主要开式:隐藏、冬眠、迁徙、换毛。
老师用语--现在,我相问问小伴侣:小动物想了几个好方法过冬的,又是哪些好方法呢?⑸老师总结:小动物们很聪慧,想出好方法来度过寒冷的冬天,它们有的隐藏,有的冬眠,有的迁徙,还有的换毛。
大班科学小实验活动教案40篇

大班科学小实验活动教案40篇这是大班科学小实验活动教案40篇,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科学实验教案:油和水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案:油和水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搅拌后分离的现象,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2、了解生活中油水分离的相关现象,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活动准备:每人一瓶水、一瓶油、一根筷子、一张用油画棒画过的图画;各色颜料水若干;海鸥头饰一个;图示若干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小海鸥:小朋友们,昨天海上有一艘油轮漏油了,漏下的油都留在了海水里,同时出示油和水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油、水的颜色,他们的共性——流动性。
2、出示图片请幼儿进行猜测,油到了水里会出现以下那种现象:①油在水上面②油在水下面③油和水混在一起二、感知油和水相互倾倒后分离的现象1、请你去试一试:把油倒在水里或者把水倒在油里看一看,会出现什么现象?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3、交流:你把什么倒入什么?发现了什么?4、出示图示并用海鸥的口吻小结:不论是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们是分离的,不会混合的。
小朋友们,你们猜对了吗?三、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搅拌后分离的现象1、小海鸥:可是海上经常会有大风大浪,当风浪来的时候油和水不会混在一起呢?请幼儿进行猜测2、两名幼儿上前示范,用力搅拌油和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搅拌时的现象和停止后的现象。
你们发现了什么?3、请所有幼儿操作:你也去试一试,到底是不是这样?4、出示图示并用海鸥的口吻小结:用筷子用力的搅拌(就像海上风浪来的时候),油和水还是分离的,不会混合。
这次你们猜对了吗?5、小海鸥:这些浮在水上的油把我们住的海水都弄脏了,保护海洋环境的叔叔阿姨们现在把这些油都打捞起来了,海水又变干净了,现在我该回家去了!四、延伸请幼儿玩一玩“油水分离画”,想一想为什么颜料水不会和油画棒混在一起呢?感受油水分离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第2篇、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让纸落得快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让纸落得快活动目标:1、通过对比实验探索“怎样让纸落得快”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一、观察水的性质科学目标:通过观察水的性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活动一:水的三态变化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水存在的三种形态。
教学准备:1. 融化实验:冰块、玻璃杯、温水;2. 蒸发实验:水、玻璃杯、小盘子。
活动过程:1. 介绍冰块和温水,并请幼儿用手触摸冰块和温水,感受它们的温度。
2. 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观察冰块与玻璃杯的接触面变湿的现象,并询问幼儿对此的解释。
3. 将冰块放置在室温下,观察冰块逐渐融化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水与冰块之间的关系。
4. 将水装入玻璃杯,并放置在室温下的小盘子上,观察几天后水的变化。
活动二:水的溶解性活动目标:让幼儿探究水的溶解性。
教学准备:1. 盐、水、玻璃杯、勺子。
活动过程:1. 向幼儿介绍盐和水的概念,并请幼儿尝一尝盐和水的味道。
2. 给每个幼儿一杯水和一小勺盐,让他们将盐倒入水中,搅拌均匀。
3. 引导幼儿观察盐是否完全溶解在水中,并与幼儿一起讨论溶解的原因。
二、探索植物的奥秘科学目标:让幼儿通过探索植物的奥秘,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
活动三:观察植物的种子活动目标:让幼儿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1. 大豆、玉米、小麦等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2. 苗床或花盆。
活动过程:1. 向幼儿展示不同种类植物的种子,并请他们仔细观察种子的外观、大小和颜色。
2. 将种子分别种植在苗床或花盆中,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与变化。
3. 关注种子生长的时间、形态的变化以及根部和叶子的出现。
活动四:种植观察日记活动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与记录,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1. 小苗或种子;2. 观察日记本。
活动过程:1. 将小苗分发给幼儿,并鼓励他们观察苗的生长情况。
2. 引导幼儿及时记录观察到的事实,例如苗的高度、叶子的颜色等。
3. 定期回顾观察日记,与幼儿一起分析和总结植物的生长特点。
三、发现动物的奇妙科学目标:通过发现动物的奇妙,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40篇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40篇《大班科学优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优质教案40篇!(1)大班优质科学教案《纸站起来了》含反思一、活动内容:科学:纸站起来了二、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自主探索,大胆寻找让纸站立与叠高的方法。
2.通过操作,了解简单的力学原理。
3.主动参与讨论,并乐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PPT图片、数量多的纸相机、记号笔四、活动过程:(一)出示PPT,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有一个人我不知道小朋友认不认识,今天我把他的照片带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吗?出示刘谦的图片,这是谁呀?(刘谦)你知道他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吗?(变魔术)请幼儿来说说看他所知道的关于刘谦的事。
他厉害吗?(厉害)你想和他一样厉害,变成一个出色的魔术师吗?(想)老师也想。
要不今天我们也来变一变魔术,好吗?(好)那我们就一起开始吧。
(二)引入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一张白纸,"今天我们就来变一变关于纸的魔术。
"让幼儿观察白纸,说出白纸的一个特点--软,立不起来,好象没力气一样的。
"软软的纸站得起来吗?(站不起来的)那现在请你自己动动脑,动动手,来试一试,变一变,让纸站起来,好吗?"1.幼儿第一次尝试。
2.尝试后交流,教师记录幼儿将纸站立的方法。
提问:①你是用什么办法让纸站立在桌子上的。
(请幼儿进行解释和示范)。
②为什么这个方法能让纸站在桌子上呢?③我刚才看见有几个小朋友也用这个方法让纸站起来,但是后来又倒了,这是怎么回事?④有不一样的方法吗?⑤他这个方法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3.幼儿第二次尝试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几种让纸站立的方法,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这几种方法都去试一试,待会你来告诉大家,哪一种方法可以让纸在桌子上站的最稳。
4.尝试后交流①你觉得这几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可以让纸在桌子上站的最稳?②为什么?(三)引导幼儿综合利用刚才的办法,将纸搭建的更高。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1. 题目:水的三态变化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材料:水、冰块、锅、火源、温度计、透明玻璃杯、盖子、冷冻库。
活动步骤:1. 展示不同三态的水:将透明玻璃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生成水蒸汽;然后放入冰块,将水冷却成冰块。
2. 实验观察:将透明玻璃杯中的水冷却至0℃以下,观察水的变化并记录。
使用温度计检测水的温度。
3. 回顾讨论:与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为什么水可以出现三种不同的形态。
引导学生认识到温度的影响。
2. 题目:日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日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材料:小盆栽、土壤、透明塑料袋、日光灯。
活动步骤:1. 土壤准备:向小盆栽中放入适量的土壤。
2. 实验组与对照组设置:将一组小盆栽放置在有日光照射的地方,另一组放在无日光照射的地方。
使用透明塑料袋覆盖每个小盆栽。
3. 实验观察:每天观察两组盆栽的生长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速度、株高等指标。
4. 结果分析: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为什么有日光的植物生长速度更快。
3. 题目:颜色的混合与分解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颜色的混合与分解原理。
材料: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食用色素、透明玻璃杯、搅拌棒、纸巾。
活动步骤:1. 准备红、黄、蓝色食用色素和透明玻璃杯。
2. 实验一:分解颜色,取一玻璃杯,加入红色食用色素,然后用搅拌棒搅拌,观察颜色变化;再加入黄色食用色素,继续搅拌;最后加入蓝色食用色素,继续搅拌,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3. 实验二:混合颜色,取三个玻璃杯,分别加入红、黄、蓝色食用色素,然后倒入一个新的玻璃杯中,搅拌混合,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4. 结果分析:与学生一起分享实验结果,讨论为什么颜色可以分解和混合。
4. 题目:磁铁的吸引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吸引力。
材料:小磁铁、各种物品(如硬币、纸夹、铁钉、塑料夹子等)。
活动步骤:1. 实验一:测试物品对磁铁的吸引力,让学生一个一个尝试将物品靠近磁铁,记录物品是否被吸引住。
大班科学探索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探索教案40篇大班科学探索教案4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按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保藏!第1篇、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知道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发现转动的有趣现象,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同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本身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筷子、轮子、塑料玩具、伞、圆纸片、牙签、木片、盖子。
2、学具:陀螺、电风扇、法条玩具、录音机、磁带、钟表。
3、视屏展示仪、电视机活动过程:一、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转动的经验。
1、幼儿猜谜: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随风转。
猜猜什么?(风车)出示风车,请幼儿讲讲是怎么猜出来的?2、师幼小结:有了风,风车就转动。
二、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转动是运动的方式。
1、是:你能让本身的身体转动起来吗?试一试,看看本身的身体哪些部位能转动。
2、幼儿探索绳梯部位的转动。
3、幼儿交流:(1)幼儿交流;你让身体的哪一部位转动起来了,请你试一试。
(2)师:如果我们身体的一些部位不能转动,行不行?4、师幼小结:我们的身体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转动,让我们做事、运动更灵活.三、探索使物体转动的方法。
1、师:你能够想办法让桌上的东西转动起来吗?玩的时候动脑筋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2、交流:鼓励幼儿将本身的发现大胆的告诉同伴,并请想法奇特的幼儿在视屏仪上演示.3、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很多的办法让篮子里的东西转动起来,并且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四、拓展生活经验1、请小朋友到周围找一找那些东西能转动?转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幼儿在活动室里寻找幼儿交流:哪些东西能转动,转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2、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能转动?转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活动反思: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40篇_大班科学教案(优秀3篇)
大班科学活动主题教案篇一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
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
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
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深入探讨: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
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过渡物质在变化:
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
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
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
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
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学生的思维面不会停留在课本展示的变化中,要求学生作出适当合理的解释,教师适当补充,尤其是蜡烛的燃烧)
2、各种变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重点在自然产生的变化和人为产生的变化、变化速度的快慢、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3、过渡引申:我们说的是我们现有的物质,对于岩石、房屋、马路在变化么?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么?说出你的依据。
四、总结:
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篇二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力的传递现象,知道直线传得快、曲线传得慢的道理以及简单的终止力传递的方法。
2、培养幼儿大胆探索、仔细观察和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
现成的多米诺骨牌或由木板锯成的长木条若干、排列示意图三张(如图)、录像带。
1、我们已玩过“击棋子”的游戏,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新的材料,你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分成三组来玩“击木块”的游戏。
2、出示排列示意图(如图),引导幼儿分组讨论本组准备按哪种方式排列木块。
〔评:教师用简洁的语言迅速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让幼儿自由结伴、自主选择排列形式这一做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感受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
1、三组幼儿分别协商排列木块的方式,并尝试推击木块,体验力的传递现象。
2、集体讨论:为什么有的组搭得快,有的组搭得慢?为什么有的组搭的木块倒得慢,有的倒得快?(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
3、引导各组幼儿在吸取其他小组经验的基础上再操作一遍,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4、教师小结:排得快慢与小组合作情况有关,木块倒得快慢与排列线路有关。
〔评: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不是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幼儿,而是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得出结论,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感想。
〕
1、将木块排列好以后,如果我们不小心碰倒其中一块,就会使它后面的木块也连续倒下。
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好办法阻止木块继续倒下呢?
2、各组幼儿分别通过操作,探索阻隔的方法。
3、请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组的阻隔方法,教师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小结:排木块时大家应努力协作,尽量放稳木块。
如果不小心碰倒了,只要将手掌插入其中或赶紧抽掉后面的一块,就可以避免后面的木块倒下。
4、每组幼儿分别运用其他小组的阻隔方法进行尝试。
〔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着重培养幼儿的是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
〕
1、各小组分别交换排列示意图,幼儿继续合作排列木块并推击,看看排列线路与力的传递之间有什么关系。
2、在幼儿操作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懂得:力的传递速度与其排列线路有关,直线传得快,曲线传得慢,路线越弯曲,速度就越慢。
3、看录像了解生活中力传递现象的应用情况,如打桌球、打保龄球、打玻璃弹珠等。
4、力的传递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回家找一找再来告诉大家。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了解米的生产过程,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材料,采用不同方法起米。
2、增强幼儿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严谨的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一些收割程序和工具
2、物质准备:谷子若干,幼儿前期准备工具若干,教师准备工具若干:如磨子,碾子,剪刀,筷子,瓶子等。
活动过程:
师:还记得我们的米从稻子到米要经过哪些过程吗?
幼儿边讲述,教师边出示图片
师:从稻子到白米有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把稻子的壳去掉,在图片中我们看到现在的人是直接把稻子放进机器出来就是白米了,可是以前的人没有这么发达的机器又是怎么把稻子的壳去掉的呢?
幼儿猜想应讨论,师幼一起观察PPT
师小结:在以前稻子变米的过程叫“起米”,人们都是用的很古老的工具,你们想不想也来试着“起米”呢?
1、选择工具,自由分组
拿相同工具的幼儿为一组
2、分工合作,进行“起米”
教师分派给每组同量的米,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起米”最多。
3、纪录各组“起米”情况,互换工具再次尝试
工具起米的效果,幼儿检验工具,再次进行起米。
请各组幼儿代表讲述自己的操作方法,并展示成果。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教育要贴近幼儿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怎样拓展,提升幼儿经验。
于是,我鼓励孩子们回家,和家长一起讨论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用什么材料起米,而且不会把米弄坏,这一活动孩子们马上很感兴趣,和家长讨论后带来了各种工具,有石头,瓶子,锤子,等等。
并把自己的猜想记录了下来。
同时尝试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起米”(即剥开谷壳)。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合作记录,操作。
最后我们还通过网络资料展示精米厂生产米的流程,进一步提升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生活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幼儿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
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
组织我们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我们的“米”主题就是一个生活的过程,我们和孩子一起收集米的种植生产过程资料、一起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米,孩子们在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的过程中学习了关于米的知识。
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探索,在充足的想像空间和时间里孩子们自主的找朋友、合作,孩子在身临其境中获得知识发展了能力。
同时在这个主题中的音乐活动里,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探究性游戏中,幼儿与同伴的合作游戏,幼儿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我也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真正的体现出了教学相长。
在进一步认识米的过程中,我们也让孩子萌发了尊重人们劳动成果思想,培养了孩子爱惜粮食的习惯。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由于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我们虽然没有能去农村走一走看一看,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我们利用网络媒体来弥补了我们的缺憾。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孩子在城市中也感受到乡村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