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全麻苏醒期的护理管理

小儿全麻苏醒期的护理管理

全麻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其麻醉方式是利用麻醉药物使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暂时性抑制。整个抑制过程是可逆的,当药物排出体外或在体内分解破坏后,病人即恢复清醒,且无后遗症。但是全麻结束后,麻醉对病人的影响并未全部消除,一些保护性反射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全麻也有一些并发症易在苏醒期发生。因此,苏醒期要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1观察

全麻苏醒前,应有专人看护。在全麻完全苏醒前注意监护生命体征、循环、神志的变化。应保证氧气的供给,连接监护仪的各条导线,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开放静脉,监测肛温、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听取麻醉师介绍术中情况。通过观察瞳孔、神经反射、脉搏、呼吸等估计麻醉深度,如瞳孔大或正常,睫毛反射存在,呼吸浅速,表示即将苏醒,应密切监护。

2护理

2.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要在手术前开始。多数患儿为初次手术,他们对手术缺乏认识,较大的患儿可能有紧张、焦虑,甚至恐惧。较小的患儿也可受其家属的影响表现烦躁、哭闹不安。因此护士应该在手术前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根据患儿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结合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的介绍与其疾病有关的基本医学知识,讲解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应措施。取得患儿的理解,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绝望感,使患儿及家属都能积极配合治疗。

2.2预防意外损伤

全麻苏醒期常出现躁动、意识不清、幻觉等表现。患儿常会不自觉地拔除氧气导管、胃管、静脉点滴等。因此应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双手进行功能位的固定,一旦躁动发生,应明确原因,去除诱因,耐心解释及安慰患儿,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患儿镇静剂。

2.3呼吸的观察及护理

2.3.1手术后带气管插管回来的患儿

根据病情及麻醉深浅选择呼吸机辅助呼吸或连接气囊给氧。在未拔除气管插管前,应保证气管插管固定牢固,患儿须安静,以防止患儿因躁动导致气管插管脱出。也应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氧气的供给。患儿麻醉完全清醒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拔除气管插管。

2.3.2手术后未带气管插管回来的患儿

应使其平卧,肩下垫一肩垫,头部后仰,下颌抬高,保证气道开放,防止因舌后坠引起窒息的发生。必要时可以放置口咽通气道。患儿麻醉完全清醒后可以去除肩垫,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宜卧位。

2.3.3对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患儿

应及时清理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误吸及窒息的发生。注意观察患儿呼吸的频率和节律,有无喉痉挛和喉头水肿的发生,一旦发生应保持患儿安静,减少耗氧量,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和激素类药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2.3.4呕吐的观察及护理

手术后应保证胃管放置位置合适,并开放胃管,定时抽吸胃液。一旦患儿有恶心、呃逆等表现时,应将患儿平卧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抽吸胃液,防止误吸及窒息的发生。

2.3.5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术中暴露过久,低温麻醉等可使患儿术后有寒战、体温不升、末梢循环差的表现,应注意保暖,并逐步复温,在复温的过程中防止烫伤,同时注意体温的变化避免高热的发生。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也有一些患儿麻醉后受药物的影响出现高热的表现,应及时给予降温处理,在麻醉未完全清醒前应用物理降温,尤其注意头部降温,以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

3讨论

在全麻苏醒期护士密切的监护能预见一些护理问题的发生,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可以降低护理问题的发生的几率,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使得患儿顺利度过全麻苏醒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麻醉复苏期患者的护理

麻醉复苏期患者的护理 麻醉复苏期是指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后, 进入复苏室,由麻 醉状态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随着施行麻醉和手术的增加,手术的结束并 不意味着麻醉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复原,再加上手术麻醉期间已发 生的循环、呼吸、代谢等功能的紊乱未能彻底纠正,患者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麻醉苏醒期仍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在此期间,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进 行严密监测、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 以便使患者安全、顺利地度过麻醉复苏期。 还应及时发现、处理对各类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及非正常反应, 及时报告有关 人员, 以便及时抢救患者生命。因此麻醉复苏期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是确保患者预 后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全身麻醉复苏期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从而确保患者 围麻醉期护理安全。 1 PACU 工作的重要意义 1. 1 对麻醉患者术后生命功能进行连续监测麻醉及重大手术后, 其麻醉和 手术对病人的创伤和打击以及对生理的干扰仍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各种生理 反射也未完全恢复, 其潜在危险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期,。资料显示, PACU 监测治 疗期间麻醉并发症或意外的发生率达6.2%, 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 低氧血症, 恶 心呕吐, 拔管后呼吸抑制和躁动,此时,任何疏忽, 都可能使病情恶化, 甚至造成 死亡, 因而需要通过严密的监测与加强治疗。PACU 工作的重要意义, 观察术 后病人麻醉恢复过程, 预防并早期发现和治疗手术、麻醉后并发症, 确保病人安全。 1. 2 PACU 的工作缩短了病人在手术室的滞留时间, 提高了手术室的使用率, 麻醉医生可以放心地进行下一台麻醉工作, 节约了人力物力。PACU 的工作完善 了麻醉后病人的管理, 是麻醉学科发展的需要。 2 PACU 的基本要求

医院手术室麻醉恢复期间的护理技术

医院手术室麻醉恢复期间的护理技术 麻醉恢复是指患者从麻醉状态逐渐苏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只有在技术熟练医护人员的精心观察和护理下,才能防止患者出现意外情况。医院建立麻醉恢复室就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苏醒条件,可有效地减少麻醉后并发症,提高麻醉的质量与安全性。 一、麻醉恢复室的设计与装备 (一)建筑设计 麻醉恢复室应设置在手术室的非限制区,这样既便于麻醉与外科医师能及时到达抢救现场,遇有必要时可将患者迅速返回手术室接受进一步的抢救乃至再手术。恢复室的床位数与手术台的比例为1:2;若全麻手术较少的中小医院可按1:(3~4)的比例;也可按24h内每4例手术设1张床计算更符合实际。一般应以放置3~6张床为宜,对有传染病或创口感染的患者可另设单独的隔离间。恢复室要求光线充足,湿、温度可调控,每张床位均设置有中心供氧、压缩空气、负压吸引和多孔电源插座等接口,墙上放置监护仪。门要高大宽敞,以便接送患者。房顶设输液轨道。 (二)基本设备 1.放置带轮多功能病床或用接送平车,床旁有升降扶栏,可调节患者体位。每张床位应有多功能监护仪,可行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无创血压监测;还应配备直接测量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装置,呼吸末C02浓度测定仪、肌松监测仪、热电偶温度计和

呼吸容量计等监测设备。 2.放置急救必备的器材及物品,如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切开包、呼吸机、除颤器、起搏器等心肺复苏装置。床旁备有无菌吸痰管,导尿管,吸氧导管或吸氧面罩,口咽或鼻咽通气管,胸腔闭式引流瓶,尿液引流袋,胃肠减压装置,无菌手套,注射器,记录单等。 (三)常备药品 1.升压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麻黄碱,间羟胺,甲氧明,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美芬丁胺等。 2.降压药(抗高血压药)酚妥拉明,硝酸甘油,硝普钠,尼卡地平,亚宁定等。 3,强心及抗心律失常药地高辛,毛花苔C(西地兰),利多卡因,普蔡洛尔,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氯化钾,维拉帕米(异搏定)等。 4.抗胆碱药阿托品,东蔗若碱等。 5,抗胆碱酯酶药毒扁豆碱,新斯的明,依酚氯铁等。 6.利尿脱水药吠塞米,甘露醇等。 7.中枢兴奋药及平喘药尼可刹米,洛贝林(山梗菜碱),氨茶碱等。 8.镇静、镇痛药及拮抗药地西泮(安定),咪达嗖仑,硫喷妥

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护理

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护理 我科苏醒室(PACU)2012年12月成立,共4张床位,由1名麻醉医师和一名护士管理,收治 全麻术后患者,年龄7个月—90岁。留观时间1—3小时。超过3h不能转出者均转入ICU。 2 麻醉种类??静吸复合加气管插管、静脉麻醉、硬膜外加静吸复合麻醉。 3 进入PACU指征由麻醉医生判断是否收入PACU 全麻术后未清醒, 自主呼吸未恢复或未 完全恢复,带气管插管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肌张力恢复不满意;呼吸、循环不稳定,有特殊病 情变化需短期观察的患者。 4 离开PACU的指征?? 由麻醉医生判断??患者神志清醒;肌力、肌张力、呼吸恢复满意;咳嗽、吞咽等保护性反射恢复;脱氧条件下SpO2维持在94%,持续5min以上;血流动力学稳定。 5 入PACU护理措施 5.1 一般护理 全麻患者手术毕入苏醒室,苏醒室各类抢救物品呈备用状态,常规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 2-3L/min.无自主呼吸的患者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连接多功能监护仪,安排合适的体位,必 要时加用约束带。向麻醉医师了解术中的情况。将输液装置、各种引流管、负压装置妥善安放,维持静脉输液输血通畅。留置导尿应加固导管,及时清除袋中尿液并记录尿量。将被子 盖好,注意保暖。根据医嘱每5~10 min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 5.2 保持呼吸道通畅 5.2.1自主呼吸未恢复或未完全恢复带气管插管的患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根据患者 病情、SpO2、血气分析等调节呼吸机模式和参数,适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自主呼吸恢复 后常规给予氧气面罩或鼻导管给氧。并监测患者呼吸频率、潮气量、SpO2、呼吸动度。 5.2.2 气管插管拔管指征:PaO2在正常水平(>80mmhg),SpO2>95%,患者神志完全恢复,生命体征平稳,自主呼吸恢复,呼吸动度良好,节律正常,呼吸频率<30次/分,肌张力恢复,四肢活动自如,能完成指令动作。 5.2.3 气管插管拔管拔管前向患者作好解释,准备好氧气面罩或鼻导管,给予气管和口 腔充分吸痰后,置吸痰管于气管导管最深处,一边吸痰一边拔管,拔出气管导管后立即给予 面罩或鼻导管吸氧.拔管后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节律,观察病人有无呼吸急促、口唇发绀、鼻翼煽动、三凹征、心率增快、呼吸困难、SpO2下降等缺氧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床旁备气管切开包,简易呼吸球囊等急救器材。本组病例拔管后发生喉痉挛3例, 经及时打通气道,简易呼吸球囊辅助通气,应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药物后呼吸困难缓解,SpO2恢复正常。 5.2.4 全身麻醉时用药量过大或辅助药物过多,均会导致苏醒延迟、呛咳、吞咽反射微弱。为保证呼吸道通畅,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口咽分泌物和呕吐物误吸,随时吸引;遇到舌后坠患者,头后仰、张口、托下颌一般可以缓解,严重者可应用口咽通气管和鼻咽 通气道;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较为少见,一旦发生要及时抢救,一般采取充分供氧、地塞米松10~20mg静滴、氨茶碱250mg加50%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注,不缓解者,应用肌松剂后气管插管较为安全[1]。 5.3 保持循环系统稳定 麻醉药物和手术创伤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并不因为手术结束而消除。由于突然改变体位,使患者血液在脑、心脏、动静脉及肺血管床异常分布,重要脏器短时间内得不到供氧,极易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全麻术后护理是指在麻醉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护理。由于全麻术后护理是麻醉手术过程的补充和延续,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以下是全麻术后护理常规的具体内容。 一、术后意识观察 患者在手术后该进入恢复室或加护病房,在这里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专业的意识观察。显然,麻醉手术会让患者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此时他们的观察是非常关键的。患者意识观察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神经表现,评估患者停麻的时间和术后恢复的情况,以提高护理质量。 二、呼吸道管理 麻醉手术后24小时内,患者的呼吸管理至关重要。呼吸道管理包括定时清洁呼吸道,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注重患者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合理调整和维持吸氧,对窒息和低氧血症进行及时干预。 三、体位及难度护理 手术后患者较不适、体位易变、呼吸形式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体位及难度护理。加强床位内环境清洁卫生,保持床单的平整度,避免捆绑制约。还要注重调整衣物和枕头,防止引起过度压迫,避免造成恶心、呕吐等不适。

四、输液及饮食护理 在全麻术后过程中,患者的输液和饮食也是医护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应按照患者的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注入相应的药物,对药物的量、顺序和滴速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调整。在饮食方面,应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合理选择食物,确保患者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基本营养的补充。 五、疼痛及神经系统护理 麻醉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体内不适或剧痛的反应。疼痛管理是麻醉手术后必不可少的一项护理项目。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注射镇痛药物,对患者的疼痛进行有效的缓解。此外,神经系统护理也异常重要。医护人员应坚持监测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注重神经系统的调整和维护,以便患者顺利度过术后康复期。 六、心理护理 在全麻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一些不适应和焦虑的情况。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愈后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应注重与患者沟通交流,积极引导患者进行内心的自我调整和积极的情绪情感的释放,慰藉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孤独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总之,全麻术后护理是一项医护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且及时有效开展的工作。医护人员应该自觉加强大量常规的护理工作,增

小儿麻醉苏醒期常见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小儿麻醉苏醒期常见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小儿麻醉苏醒是小儿从麻醉状态逐渐苏醒的过程,在此期间由于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以及手术的直接创伤,再加上小儿本身的生理特点,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因此手术前的充分准备及术后管理尤为重要,是小儿麻醉安全的重要保证。 常见并发症 体温过低:体温过低的原因主要与气温低、手术间室温低、手术时间长、术中输入未加温的液体等因素有关,也与小儿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调节功能差有关。小儿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体重来说较大,血管多易于散热,同时由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成熟,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引起体温下降[1]。全麻后小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受到抑制,机体的代谢能力下降而散热增多,加上肌松药物的作用使肌肉失去产热作用,致机体易受冷环境的影响而体温下降[2]。低温时小儿易出现寒颤,寒颤时因肌肉收缩机体耗氧及CO2生成量增加而发生低氧血症,同时可致小儿麻醉苏醒延长及呼吸循环抑制,甚至造成不可逆损坏。体温过低,血管收缩,手术切口组织供氧减少白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可增加切口感染率,体温低时,血液分布改变使肾血流量减少,延缓麻醉药物的代谢,而使麻醉苏醒期延缓[1]。 喉痉挛:全麻苏醒拔管后可发生喉部肌肉痉挛,造成喉的狭窄或关闭。通常由于分泌物、血液或上呼吸道操作刺激声门,可直接引起小儿呼吸道部分阻塞甚至完全阻塞,从而引发生命危险。 喉水肿:小儿由于声门下区域的黏膜下组织松弛,容易水肿,再加上气管内导管过粗或气囊注气过多、插管时间过长(超过48小时)、插管损伤、同时伴有气道感染而引发[3]。 烦躁:术后兴奋躁动是儿科病人麻醉苏醒时相当常见的问题,尤其是3~9岁的患儿。如药物反应、疼痛、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膀胱扩张、尿潴留等[3]。小儿术后烦躁可造成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也易引起小儿意外性伤害,如坠床、手术部位的损伤,各种导管的脱落等。 呕吐反流:呕吐与反流是小儿麻醉常见的并发症,与麻醉诱导时加压给氧导致小儿胃内胀气,以及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另外术后小儿烦躁不安、挣扎、咳嗽、吸引管刺激咽喉部均可导致呕吐与反流。呕吐可引起小儿误吸,严重者可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术后疼痛:小儿对疼痛可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不利于小儿术后的康复。而术后及时有效的镇痛可减轻这些反应。 防范措施

小儿全麻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小儿全麻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一、小儿全麻方法 1.全麻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小手术可在面罩吸入麻醉、静脉或肌肉麻醉下完成,较大手术应气管内麻醉; 2.部位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臂丛阻滞及其他神经阻滞 二、全麻药物; ⏹氟烷Halothane ⏹恩氟烷Enflurane ⏹异氟烷Isoflurane ⏹七氟醚Sevoflurane ⏹地氟烷Desflurane ⏹氯胺酮Ketamine ⏹丙泊酚Propofol 一般像斜疝等小手术就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就可以了,大点的手术需要用肌松要,再用芬太尼、七氟醚、丙泊酚等维持; 1、七氟醚 1无色透明、芳香无刺激液体;容易为小儿接受; 2麻醉起效快,苏醒迅速,术中麻醉深度容易调节,不良反应少,麻醉过深时有诱发全身痉挛的可能; 3对心率影响不显着,动脉压的下降与心脏抑制、心输出量减少以及血管扩张所致;对脑血流、脑供氧几乎没有影响; 4气道刺激小、可松弛气道平滑肌,对肌松药的强化作用比异氟醚、恩氟醚强; 5停药后患儿苏醒时间一般为3-5分钟,不超过10分钟,清醒完全,很少有再次入睡现象,无明显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咳嗽、喉及支气管痉挛水肿等并发症; 2、丙泊酚 1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起效时间为30-60秒,维持时间约10分钟左右,苏醒迅速;能抑制咽喉反射,有利于插管,很少发生喉痉挛; 2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 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肌血液灌注及氧耗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率无明显变化;丙泊酚能降低颅内压及眼压,减少脑耗氧量和脑血流量,镇痛作用很微弱; 3呼吸系统:丙泊酚可抑制二氧化碳的通气反应,表现为潮气量减少,清醒状态时可使呼吸频率增加,静脉注射常发生呼吸暂停,对支气管平滑肌无明显影响; 此三岁以内儿童慎用; 三、全麻的并发症及护理

麻醉科麻醉苏醒室工作制度

麻醉科麻醉苏醒室(PACU)工作制度 (一)基本管理制度 1.为确保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设置麻醉恢复室,科主任负责管理,人员构成至少包括一名主治以上医师(含主治)和一名或数名护理人员。 2.麻醉恢复室用于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虽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的恢复。病人入室后直接睡在手术室推床上,安排位置。护士观察记录病人生命体征及其他护理治疗。 3.每天的检查工作:检查抢救车、填充药柜、清理污物桶、清理吸引、备好氧气和吸氧管。 4.转出麻醉恢复室标准:患者意识清醒,呼吸及肌力等恢复情况达到Steward苏醒评分4分以上。 5.如遇到患者苏醒时间意外延长,或呼吸循环等功能不稳定者,应积极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转ICU,以免延误病情。 6.由麻醉医师决定患者入或出麻醉恢复室,并负责患者的病情监测与诊治。 (二)苏醒室病人交接制度 1、交接内容 (1)术中情况:手术部位、手术名称、各种留置管道(2)麻醉情况:气管插管、术中用药、生命体征2、既往病史 3、病人皮肤情况、随身带入物品情况

4、与病房或ICU的交接:呼吸和气道,生命体征,留置管道,皮肤,液体 (三)苏醒室病人监测制度 1、所有病人必须监测ECG、BP、RR、SPO2,特殊病人监测体温,。 2、观察意识状态。 3、观察呼吸、颜面与口唇颜色,保持呼吸道通畅。 4、保持留置各种管道妥善固定,引流通畅。 5、保持伤口敷料完好,观察病人的伤口情况和腹部体征。 6、烦躁病人用约束带约束。 7、发现特殊情况须立即通知当班医生。 (四)苏醒室护士工作流程 1、工作职责: 1)接受、观察、治疗、抢救、护理等 2)医嘱执行和观察记录的书写 3)院内感染预防 4)物资准备和监护仪设备的检查 2、工作流程 1)接收病人 2)填写病人登记表、观察记录 3)观察、护理病人 (五)出入苏醒室标准及流程 1、恢复室收治范围(患者转入标准)及流程患者转入标准

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

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 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 手术是对小儿身体的一种侵袭性操作,全麻手术需要对儿童进 行麻醉处理,使其失去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进入一种昏迷状态。手 术结束后,小儿需要经历一个苏醒期,这个阶段是十分关键的,需 要进行详细观察和护理,以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本文将讨 论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以帮助各位医护人员更好地 处理与小儿全麻手术有关的问题。 一、观察方面 在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以下方面的情况: 1. 氧饱和度 在麻醉过程中,小儿的呼吸系统表现为节律性、有规律的呼吸,术后苏醒期间,呼吸系统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喉头水肿、 支气管痉挛等,导致呼吸不畅。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小儿 的氧饱和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 2. 心率 全麻手术过程中,儿童的心率可能会变化,手术过后苏醒期间,也需要监测小儿的心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3. 血压

手术过程中,麻药可能会对儿童的血压造成影响。在术后苏醒 期间,也需要密切观察小儿的血压情况,以便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4. 意识状态 在麻醉过程中,小儿的意识受到明显的抑制,术后苏醒期间需 要观察小儿的意识状态,以便发现意识障碍或意识清醒度降低的情况。 5. 过敏反应 全麻手术中使用的药物可能引起小儿的过敏反应。在苏醒期间,需要密切观察小儿是否有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一旦发现 要及时处理。 二、护理方面 在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医护人员需要开展以下护理工作: 1. 观察情况 医护人员需要坚持在第一时间观察小儿的情况,及时发现任何 异常情况,并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2. 维持生命体征 在苏醒期间,医护人员需要维持小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 心跳、血压、氧饱和度等等。 3. 给予适当营养 手术对小儿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荷,因此,在术后苏醒 期间,需要给予充足的营养,确保儿童的身体机能得到恢复。

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

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3 年4月—2014年8月行全麻手术患儿10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 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50例。对照组患儿术后麻醉复苏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对比,并对比苏醒后小儿躁动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患 儿麻醉复苏期SBP、DBP、MAP和HR存在显著差异P<0.05,SpO2不存在显著差 异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 全麻手术患儿麻醉复苏期护理中,有利于维持患儿心率和血压的平稳,减少其躁 动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观察与护理 小儿行手术治疗时一般采取全身麻醉,但是这种麻醉方式容易使患儿因术后疼 痛和创伤而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对麻醉过程中维持机体平稳,降低应激反应,是麻醉科急需解决的问题[1]。 为了探讨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有效护理方法,本文选取行全麻手术患儿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颇为明显,现汇报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行全麻手术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共计50例,其中男孩24例,女孩26例;年龄3岁-8岁,平均年龄(6.25±1.36)岁;体重12kg-30kg,平均体重(21.45±4.56)kg;患儿母亲文化程 度包括本科10例、大专15例、高中18例、初中7例。观察组患儿共计50例, 其中男孩25例,女孩25例;年龄2岁-9岁,平均年龄(6.33±1.41)岁;体重 11kg-32kg,平均体重(21.58±4.63)kg;患儿母亲文化程度包括本科9例、大专 16例、高中17例、初中8例。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母亲文化程度等 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 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帮助患儿完成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术中配 合麻醉师摆放体位,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复苏期严密观察患儿体征,及时处 理紧急情况。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需增加巡视病房的频次,对患儿的血压、心率值和呼吸频率等体征进行密切 监测,以便在出现异常时可即刻联系主治医师处理。(2)呼吸系统护理。气管 插管患儿需要被保持气管通畅,防止出现滑脱,并及时清理分泌物,确保氧气供给。无气管插管患儿应将头偏向一侧,稍微后仰,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 泌物,避免出现误吸。(3)安全护理。术后在麻醉苏醒期帮助患儿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避免因舌后坠和分泌物过多引起窒息,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嘱患儿家长注意看护,防止因躁动、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自伤等意外事件[2]。(4)体温监测。麻醉苏醒期注意将室温控制在25-28

颅脑手术后麻醉苏醒期间护理要点

颅脑手术后麻醉苏醒期间护理要点 手术结束后,麻醉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此苏醒过程中,其潜在的危险性 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时,因此,手术后必须加强对病人的护理。神经外科病人麻醉苏醒期间的 护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 1 生命体征的观察 病人术毕转回术后观察室,立即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瞳孔向麻醉师了解手术中的情况。 以后每隔15~30分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同时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及肢体的变化。如发现瞳孔不等大、血压偏高、脉搏、呼吸减慢,应及时报告医生,可能是出现术后血肿或 脑水肿。如为后颅凹开颅的病人,要密切观察呼吸的变化,测量呼吸次数时要数1分钟。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口中放置通气道,并将肩部抬高,头向后仰,可防止舌后坠。有气管插管的病人要注意观察病人出现有不耐管或咳嗽反射时,及时通知医生拔除气管 插管,及时清除口腔及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并注意观察呼吸的幅度和频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痰鸣音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全麻清醒前的病人容易出现舌后坠、喉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误吸呕吐物等引起呼吸道 梗阻。如果突发梗阻性呼吸停止,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采用16号针头做环甲膜穿刺,再行 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3 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麻醉药和手术创伤对循环系统的抑制不因为手术结束而消除。因此,麻醉后应继续对循环系 统进行监测。术后要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皮肤的温度、颜色和湿润度。根据血压、脉搏、 尿量及末梢循环情况,调节输液量及速度,防止输液过多或不足。术后麻醉苏醒期间,病人 心率可能有所加快,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血压过高者应静脉用药维持正常血压,避免 因血压波动造成术后出血。 4 体温的观察 因术中暴露太久或大量输液、输血,全麻后病人多伴有体温过低,有的出现寒战,术后要注 意保暖。小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随着室温或覆盖过多而体温升高,应给予物理降温,半小时后重复测量体温一次。 5 伤口的观察 手术后应严密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如渗血、渗液多,应及时更换敷料,大量渗液要报 告医生,检查伤口有无裂开,对于椎管内脊髓手术的病人,术后伤口剧烈疼痛,提示有术后 出血的可能,应予以重视。 6 引流管的观察 各种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好,防止脱出,翻身时注意引流管不要扭曲、打折,应低于头部。注 意引流袋的高度,一般脑室内引流时引流袋固定高度为高出脑室平面15cm左右,硬膜外、 皮下引流时引流袋高度与头颅平齐;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交接班时要有标记,不可 随意调整引流袋的高度,引流管内液面有波动说明引流通畅,如发现引流不通畅时及时报告 医生处理。 7 密切观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课题研究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全麻术后恢复期躁动患儿的安全护理

临床医学论文 全麻术后恢复期躁动患儿的安全护理 经过全麻手术后的患儿在苏醒后容易经历一个躁动期,而这时安全护理对于患儿顺利度过恢复期有着重要的作用,患儿全麻术后的安全护理就是指在医生要在符合法律规定内的护理方式对患儿进行心理或者功能上的恢复。从广义角度上来说,安全护理就是护士在护理方式上要严格遵循安全护理的管理制度,不允许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损害患儿健康以及对患儿未来成长产生不良因素的行为。经过全麻手术后的患儿在苏醒期或经历一个躁动兴奋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问题会尤为严重。我院在手术过程中对3-9岁的儿童采用的麻醉方式是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方法,这种药物可以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直接作用于中枢系统,可以将丘脑的传导阻隔开。这种麻醉方式根据药量的不同对于中枢神经的一直程度也不同,所以患儿恢复清醒需要一定的时间。当患儿苏醒过程中中枢神经没有恢复,患儿就容易出现思维不清、兴奋躁动的情况,虽然这种状况会逐渐缓解,但是对患儿身体健康的危害却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血压升高

等,可能会造成伤口开裂,患儿以外伤害、出血,甚至还有窒息的危险,因此这个时期的安全护理非常重要。 1 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20xx年10月来我院手术经过全麻处理后在恢复期情绪躁动的患病儿童300例,其中男性患儿189名,女性患儿111名,所有患儿年龄在3-9岁之间。在这些患儿中有80例,进行了口腔颌面的手术,有120例患儿进行了包皮治疗手术,有52名患儿进行了尿道的手术处理,有43名患者经过了腹部手术。经过全麻术后,患儿躁动情况导致输液管外渗或者脱出的情况有25例,呼吸管滑出的有1例,胃管脱开的有1例,引发伤口开裂出血的有2例。 2 护理 2.1 评估 在经过仔细评估患儿的情况后再进行手术的判断,评估的内容主要有患儿的年龄、手术方式、麻醉部位和方式以及用药情况等,这些都是评估术后躁动情况重要因素,对于院方来说准备好手术器材十分重要。2.2 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术后躁动产生

小儿全麻术后入苏醒室的护理流程

小儿全麻术后入苏醒室的护理流程 小儿由于耐受性差和思想的不成熟,全麻风险性比成年人显著增高。为了确保全麻手术患儿的安全性,科室规定全麻患儿入苏醒室指征:手术麻醉结束后,全麻患儿应仔细清除呼吸道及口咽部分泌物后拔出气管导管,待呼吸道通畅,通气良好,病情稳定后送入麻醉苏醒室,并对小儿患者制定了一套完整、规范、细致的护理流程。我院自2007年至今,麻醉苏醒室共收治患儿2000余例,通过我们细心规范的护理使患儿平稳度过了麻醉恢复期,无一例意外事故发生,均安全顺利的送回病房。现将我院小儿全麻术后入苏醒室的护理流程报告如下。 1 入苏醒室前 1.1 了解当日入苏醒室的患儿总数,向麻醉师了解有无特殊病例。 1.2 术前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麻醉护士态度诚恳、语言和蔼的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术后入麻醉苏醒室的重要性,耐心解答家长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消除其恐惧心理,通过有效的沟通使患儿及家长受到尊重和细微的服务。 1.3 注重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服务,术前了解患儿喜好,针对患儿天性准备一些玩具、卡片等,小于1岁的患儿,准备安抚奶嘴和摇铃等,必要时请家长到苏醒室陪伴。 2 入苏醒室 2.1 术后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共同护送患儿入苏醒室,麻醉护士立即给予患儿面罩吸氧,肩部垫一软垫,使气道开放。同时连接血氧饱和度和心电监测仪,测量血压,并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 2.2 与麻醉师和巡回护士进行面对面的交班,包括麻醉方法、手术方式、术中用药、出入量、引流量、皮肤情况、伤口敷料、有无特殊病情、估计苏醒时间、携带的物品药品并及时登记。认真而详细的记录麻醉苏醒患者记录单。 2.3 严密观察和控制患儿液体入量,同时一定要保证患儿静脉通路的顺畅,以便于能够及时的给予抢救药品。 2.4 及时而准确的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出入量,每十分钟记录一次。 2.5 保证患儿安全,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麻醉护士不能离开患儿床旁,对于躁动不安和意识不清的患儿,可给予保护性约束,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如情况允许也可让患儿家长入苏醒室陪伴。 2.6 注意患儿体温的变化,由于患儿手术时间过长、术中暴露时间过长、输液等,都可以使患儿术后有寒战、体温不升、末梢循环差的表现,要注意及时给予保暖。也有一些患儿在麻醉苏醒室过程中受麻醉药物的影响出现高热的表现,这时麻醉护士要及时给予降温,比如减少被子和实施物理降温等,防止体温过高而发生高热惊厥。 2.7 密切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患儿入室前就应备好中心吸引装置、抢救药品、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以便能够及时而准确的对患儿实施抢救措施。 2.8 麻醉护士评估患儿肢体活动、呼吸、循环、清醒程度、脱氧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等是否符合离开苏醒室的标准,立即报告麻醉医生,麻醉医生对患儿进行再次评估后,确认患儿可以离室,麻醉护士方可护送患儿回病房。 3 离苏醒室 3.1 患儿离开苏醒室必须由麻醉护士护送,如有病情较重的患儿需入ICU病房的,则由麻醉医生亲自护送。护送途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应配备简易呼吸器,

浅谈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

浅谈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采用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ASA评级为Ⅰ~Ⅱ级的患儿34例为研究对象,在术后麻醉苏醒期内,观察记录各患儿有无并发症出现,有无死亡等状况,评价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护理的必要性。结果:小儿术后苏醒期内,发生呼吸道梗阻5例,心率异常3例,呕吐1例,对于发生异常反应的患儿,经过积极救治,均转危为安,顺利苏醒。结论:术后麻醉苏醒期护理能够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对患儿的成功苏醒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1-0078-01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出现,幼小儿童的手术治疗也逐渐增多。但幼儿在心理、病理等方面也不同于成人,对手术的实施不够配合,又无法进行健康教育,故手术时多数选择全身麻醉。由于幼儿的生理功能不健全,在麻醉结束后,患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除麻醉的影响,恢复正常的呼吸、循环、体温等[1],在此期间,易发生意外,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故正确且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本文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患儿34例,观察其术后麻醉苏醒期的状况。 1临床资料 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采用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ASA评级为Ⅰ~Ⅱ级的患儿3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耐受力良好,麻醉过程平稳顺利。患儿的年龄分布为1岁以内4例,1~3岁12例,4~10岁18例;34例手术包括泌尿系统手术15例,肢体手术12例,先心病手术7例。 2术后苏醒期的护理观察 2.1加强呼吸道管理 转入PACU进行手术后,时刻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节律等的变化。因为小儿舌大颈短,呼吸储备差[2],常引发呼吸道阻塞。因此在转入PACU后,应采用鼻导管或者可调式面罩吸。若发生异常,不能自主呼吸时刻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早发现低氧血症[3]。手术时可将患儿的头部垫高,使其双肩舒展,加强其呼吸。对于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要积极吸痰,但需要谨慎,防治刺激过重,对患儿造成损害。 2.2正确掌握输液速度 小儿水代谢较快,不易耐受脱水,因此正确的输液、输血速度可促进药物代谢[4],但应防止速度过快,引发肺水肿。 2.3监控患儿的体温 麻醉药物通常抑制下丘脑的功能,麻醉状态下患儿体温会升高,当温度超过38 ℃时,需要采取降温措施,若无效,可采取冰袋降温、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5]。 2.4加强安全防护 术后须专人看护,并使用约束带固定患儿四肢,防止患儿在苏醒前无意识的拔掉身上的各种管道,造成意外伤害,同时对各种管道进行固定。保持周围环境

小儿全麻术后麻醉苏醒期的监测及护理

小儿全麻术后麻醉苏醒期的监测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全麻术后麻醉苏醒期进行监测及护理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内曾接受全麻手术患儿88例,在随机分组方法下将其分为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对其性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儿在常 规护理基础上对其行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之后, 对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照组中患儿有5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 中所有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对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分析其满意率,观察组中患 儿家长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中患儿家长满意率为81.8%,两组患儿之间存在着 较显著差异。结论:小儿全麻术之后,在苏醒期对其行全面护理以及监测,能够 使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保证患儿安全,并能够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 意度。 关键词:小儿;全麻苏醒期;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所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在临床上小儿 手术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小儿的心理及病理与成人相比存在很大差别,无法很 好配合手术实施,并且无法对其行健康教育,因而临床上在小儿手术中多选择全麻。本文选择曾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患儿88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与全面护理,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均来源于我院儿科内曾接收的全麻手术患儿,共有88例。在随机分组 方法下,将其分为两组,并使数量相等,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对照组中患儿 数量4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患儿20例,患儿年龄段为3—10岁,平均 5.6±2.6岁;观察组中共有患儿44例,在该组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数量为18例,患儿年龄区间为4—10岁,平均年龄值为 6.0±2.5岁。两组患儿在年龄与 性别等方面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有可比性存在。 1.2方法 对照组中患儿对其行常规护理。患儿在进入PACU之后以常规方法对其行面 罩吸氧,将流量控制在4—6L/min之间,对其行心电监护,并对其血氧饱和度、 脉搏、血压以及心电图变化情况行持续动态监测,约束肢体,设置床栏保护,防 止其坠床。若患儿带有气管插管,对插管深度进行检查,观察固定性与气囊压力,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辅助呼吸时对患儿胸廓起伏程度进行观察,注意对称性。 尽量行一对一护理,安排床位时应注意方便观察及处理,与护士工作台靠近[1]。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其行全面护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第一,呼吸道护理。在苏醒期使患儿呼吸道保持顺畅是保证其顺利渡过苏苏 醒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手术结束之后,患儿转入监护室,此时护理人员应当对 其呼吸频率与结构等方面因素进行严格观察。这是由于小儿舌大颈小,因而呼吸 功能稳定性比较差,在全麻后很容易有呼吸道阻塞出现,在其转入监护室之后, 可利用鼻导管或者面罩辅助呼吸。若小儿无法进行自主呼吸,可利用呼吸机进行 辅助呼吸,同时应对血氧饱和度进行密切监测,防止其发生低血糖症。护理人员 在护理过程中应将患儿尽可能垫高,使其双肩舒展,该方法对患儿呼吸有利。若 患儿有呼吸道分泌物与呕吐物出现,可利用负压吸引器将分泌物吸净,以防患儿 发生吸入性肺炎或者窒息,在吸引时应注意保持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呼吸道粘膜

小儿全麻苏醒期的护理管理

小儿全麻苏醒期的护理管理 全麻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其麻醉方式是利用麻醉药物使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暂时性抑制。整个抑制过程是可逆的,当药物排出体外或在体内分解破坏后,病人即恢复清醒,且无后遗症。但是全麻结束后,麻醉对病人的影响并未全部消除,一些保护性反射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全麻也有一些并发症易在苏醒期发生。因此,苏醒期要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1观察 全麻苏醒前,应有专人看护。在全麻完全苏醒前注意监护生命体征、循环、神志的变化。应保证氧气的供给,连接监护仪的各条导线,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开放静脉,监测肛温、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听取麻醉师介绍术中情况。通过观察瞳孔、神经反射、脉搏、呼吸等估计麻醉深度,如瞳孔大或正常,睫毛反射存在,呼吸浅速,表示即将苏醒,应密切监护。 2护理 2.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要在手术前开始。多数患儿为初次手术,他们对手术缺乏认识,较大的患儿可能有紧张、焦虑,甚至恐惧。较小的患儿也可受其家属的影响表现烦躁、哭闹不安。因此护士应该在手术前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根据患儿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结合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的介绍与其疾病有关的基本医学知识,讲解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应措施。取得患儿的理解,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绝望感,使患儿及家属都能积极配合治疗。 2.2预防意外损伤 全麻苏醒期常出现躁动、意识不清、幻觉等表现。患儿常会不自觉地拔除氧气导管、胃管、静脉点滴等。因此应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双手进行功能位的固定,一旦躁动发生,应明确原因,去除诱因,耐心解释及安慰患儿,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患儿镇静剂。

护士资格考试外科护理学考点归纳

护士资格考试外科护理学考点归纳 全身麻醉的护理 一、麻醉前护理 采用吸入麻醉的应特别注意呼吸道状况和呼吸功能,有呼吸道疾病的应首先治疗。术前用药,禁食禁饮水等。 二、麻醉中护理 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师观察病情,执行医嘱,预防和抢救麻醉意外。 三、全麻苏醒期的护理 1密切观察:一般都在恢复室或重症监护室进行,有专人护理,酌情每15~30min测一次血压、脉搏、呼吸直至稳定清醒。 2维持呼吸功能:防止呕吐误吸引起窒息,全麻后患者取侧卧或去枕平卧位,头转向一侧,有呕吐物及时吸出。防止舌后坠,出现鼾声时,可托起下颌或应用口咽、鼻咽通气导管,当有喉痉挛,出现尖锐的喉鸣声时,立即去除诱因,加压给氧,必要时环甲膜穿刺给氧。 3维持循环功能:应注意血压、脉搏、心律、心电图的监测,随时注意患者的变化,如血压过低,应检查输液和术后出血等。 4保持正常体温:术中长时间的暴露和大量输液均可使体温过低,术后注意保暖,必要时可用热水袋,小儿体温中枢尚不健

全,术后可有高热,采用物理降温防止高热抽搐。 5防止意外损伤:在麻醉的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明显的兴奋期,出现躁动、幻觉等。应有专人守护,做好防护,防止拔出各种导管,也应防止坠床外伤的发生。 6清醒后,非消化道手术的患者如无呕吐、腹胀,可在4~6h后开始少量饮水,次日开始进食。 手部瘢痕挛缩的健康指导瘢痕,是身体组织修复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如果组织不能形成瘢痕,一旦由于受伤或感染等原因,使组织遭到破坏后,就不能愈合,外科也就无法开展手术治疗。 瘢痕对手部功能影响: 1.肌腱粘连 2.关节僵直 3.皮肤瘢痕挛缩 手部瘢痕形成的原因: 1.手部开放性创伤 2.手部烧伤 3.手部化脓性感染 4.手术 以上是造成手部形成瘢痕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手功能的主要原因。 引起手部功能障碍的瘢痕分类: 1.不稳定性瘢痕:瘢痕厚,表皮薄,血运差,表面干燥易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