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也能生机盎然
如何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活起来论文
浅谈如何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活起来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政治课上老师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略对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政治课枯燥、乏味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那么怎样才能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重视课堂导入,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
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热点导入热点之所以“热”,一是因为它是新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二是由于它是大是大非、鱼龙混杂、令社会关注的必须澄清的一些问题,以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较易引起学生兴趣,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色。
2.疑点导入实践证明,疑点、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识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并能让学生从思想上明辨是非,摆正观点。
3.材料导入材料不仅源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从社会生活中搜集。
一个寓言故事、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则笑话都可以成为绝好的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去粗存精,并赋予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和针对性,为我所用。
以其形式新颖、语言幽默和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教学思维,还权于学生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说到底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因此,教师不应把学生看成是“容器”,进行强行灌输。
而要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主体。
精选课程资源 让思想品德课堂更精彩
精选课程资源让思想品德课堂更精彩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可谓丰富多彩、随处可见,但真有效利用起来就必须要精选,要学会精雕细刻。
文章从几种常见的思品课程资源类型,阐述如何精选,使思品课程精彩纷呈。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程资源开发自然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出:思品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建设,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好地发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渠道作用,重点强调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就意味着,思品课程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
一、精选生活资源学生品德的形成源自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因此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
例如教学《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这一课时,为了明白生命的重要性,可以先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父母是如何疼爱自己的,在父母心中居于什么样的位置,同时让学生讲述身边痛失亲人的事例。
为了强化学生对生命重要性的认识,我组织了学生观看《唐山大地震》影片,然后根据内容创设各种问题供学生探讨,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二、精选自然资源身边的大自然中,也存在着许多思品课程资源,如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风俗人情等,利用得好,学生会给你一份意外的惊喜。
在学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课题时,我充分利用了地处清末状元张謇家乡的优势,组织学生参观了张謇故居,使学生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亲身体会状元的学习生活,加之讲解员的详细讲述,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张謇先生“父实业、母教育”理念的认识,加深了对张謇先生身上所体现的那些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在上课时,同学们不仅积极发言,大胆讲述自己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自己家乡,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使自己的爱国情感得到升华。
三、精选活动资源游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对培养学生的情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让课堂“绿意盎然”——思想品德“生态化”教学探索
、
融入 情感 。 爱意浓浓
爱 的教育是儿 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教师对 学生 的爱在教育 中具 有重要 的作用 。陶行知先 生说 : “ 小孩 子的体力 与心理都需要适 当的营养 。有 了适 当 的营养 , 才能 发生高度的创造力 。 师爱 犹如心理发展 ” 的精神 乳汁 , 哺育儿 童的心灵发展 。师爱能营造 出和 谐 、 馨、 温 亲切 的师生关系 。在这种 师生关 系中 , 学生 不仅 乐学 , 而且 个性会得 到充 分发 展 , 形成 积极 向上 的精神状态 。 课堂上 , 教师融人情感 的一言一行 , 都将 会影 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 习的效 率。 在教师营造 的 和谐 的 教学氛 围 、脉 脉含 情” “ 的教态之 下 , 学生 自会 “ 亲其 师而信 其道” 从而达到 良好 的效果 。 , 作 为教师 , 必须 不断去接 近 、 了解学生 , 及学生 触 的思想 , 开启学 生心灵 的大 门 , 才会使学生信 服 , 这才 是教师 的人格 魅力所在 。 同样 , 在教学 中, 教师要创设 民主 、 和谐 的教 学氛 围, 以真诚 亲切 的微笑 、 和蔼可亲 的教 态 、 饱满 的精神 、 良好 的情 绪面对学 生 , 树立正确 的“ 学生 观 ”用 积极 的情感 去感 化学 生 , , 以激发 他们 的积极 性 , 这才是“ 绿色课堂 ” 的真谛 所在。 二、 走进生活 。 演绎精彩 我 国著名教 育家陶行知先 生早就提 出了“ 生活 即 教育 ” 的主张 , 而多年 的教学 经验告诉我 , 使我们 的 要
一
起他们的陇患意识, 从而投 人 到节约用水的行动中去。 在新课程理念下 , 回归生活 ” 根本 。思想 品德 “ 是 课所 学 的道德 知识 、 会规 则 、 活 常识及 法律 规 范 社 生 等 , 源于生活 , 然要为生活 服务 。回归 生活 , 都 又必 不 是让 生活来代替教学 , 而是强调课 堂与学生 生活 的联
践行德育培植生活力——生活力教育从德育开始
践行德育培植生活力——生活力教育从德育开始摘要:一个好的教育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道德思想和道德观念都处于萌芽期,也是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德育教育不再是冷冷的课本知识,而是讲究生活力教育,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贯彻落实德育教育,本文就小学德育生活力教学现状,以及生活力教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策略,进行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活力;德育;小学教育行业讲究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培养综合德育素质高的学生,为此小学德育工作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现如今小学德育要去教师从生活化视角审视德育工作,从学习方式和思维建设两方面进行深入,保证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了思想品质,注重与自然生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魅力,培养德性[1]。
一、小学德育生活力教学现状我国著名的教育学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育要知行合一[2]。
”为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新课改大力提倡生活力教育,一方面让德育内容和方法变得丰富多彩,将生活与德育紧密联系起来,让德育变得更具体、更生动,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说讲式”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活动方式来提高德育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但就目前小学德育生活力教学现状来看,想要开展生活力教育有一些挑战,其具体的有:(一)德育内容学科化就目前小学德育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融入生活力教育时由于德育教材内容道德与法治作为基础内容,与生活缺乏联系,内容学科化,未能及时利用生活资源对德育教学进行补充,从而导致小学德育生活力教育未能充分融入进去,致使德育目的无法有效达成。
(二)德育缺乏系统性生活力教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生活力教育也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学校和家长一起监督,家校一起合作帮助学生树立德育素养。
但就目前小学德育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对生活力教育只做到了听闻,未能及时落实,加之现如今的德育教学缺乏系统性,家校没有构建起桥梁,从而没有真正走入学科、走入家庭,导致小学德育生活化呼应不高。
走进生活,构建生机盎然的思想品德课堂
步增强学 生对违法行为特点和法律责任 的 直观认识 ,组织学生前往学校 的法制教育基 地——铜陵监狱。在聆听管教干部所作 的法律
一
须坚持原则 , 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
的友谊 ” 的道 理 。
知识讲座 的基础上 , 还特意请监狱 的教育科为 学生安排在押犯人现身说法。置身于高墙大院 之中, 犯人充满悔意 的述说 , 给学生以强烈的 震撼和深刻的启迪 。通过这一活动 , 不仅 圆满 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 还有 效克服了单纯课 本知识讲授所带来 的学生机械记忆 的弊端 , 使 学 生在 实 践活 动 中将 “ 清 一 般违 法 与犯 罪之 认 间的界 限 以及 从 自身做起 防微 杜渐 、 离 违法 远 犯 罪行 为” 的道理真 正 内化 为恒定 的情感 。 四、 服务学生生活的教育是教师在情感培
活、 学生 生 活相 联 系 , 要切 实做 到 “ 初 中学 生 从 的认知 水平 和生活 实际 出发 , 围绕成 长 中的我 , 我 与他 人 , 我与 集 体 、 国家 和社 会 等关 系 , 合 整 道德 、 心理健 康 、 法律 和 国情教育 等 内容 ”有鉴 。 于此 ,作 为学 习活 动设计 者 的教 师要依 据课 程 目标 的要求 充分挖掘 源于 生活 的素材 ,并有 针
是 ,刨设能够激起学生产生道德 内化需求的生
活情 境 , 利 于调动 学生 的主体能 动性 , 有 从而 达
到明理 、 启思、 慎行、 悟德的目的, 最终完成思想 品德 教学 的终极 目标 。 例如 , 我在“ 同学 ・ 朋友” 教学过程 中, 设计 了“ 放学路上和好朋友结伴回家 , 途经网吧时 ,
【 思 3 想政治 教学 2 8 课 0 年第 3期 0
维普资讯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也是各行各业的工作者追求的和必须做到的,因此构建思想政治课中的和谐,必然成为新时期思品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所在。
对于如何构建思想政治课中的和谐,很多有识之士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有价值的见解,笔者谨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构建思想政治课德育与智育的和谐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课,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中学思想政治课担负着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但是,现阶段我们的德育工作还相对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金华好学生杀母案就是一个反面警示。
课堂教学仅仅是知识传授,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上,以考试分数作为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割裂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辩证关系,重智轻德的现象还很普遍。
为了纠正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存在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做法,使思想道德知识的教学与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结合起来,使道德认识的培养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简单地说,就是要使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除了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尽量避免单纯的、抽象的与空洞的理论说教,加强行为训练。
如,在学习“生命健康权”这一目时,可选用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三鹿奶粉事件”。
课堂上,材料的出现马上刺激了学生好奇、悲愤的心理,然后,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着重介绍在此事件中相关责任人不负责任,安全措施不到位,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利益而采用非法手段在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致使6244名儿童患病,4名死亡,生命健康权受到严重威胁等内容。
举例中使学生产生了对生命健康权重要性的认识和对自己生命健康权如何保护的强烈兴趣,悲愤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道德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德育与智育的和谐得到了升华,实现了知识教学内容与道德教育内容的和谐统一,这样的教学才有吸引力,说服力和生命力。
浅议思想品德课创新教学
浅议思想品德课创新教学【摘要】思想品德课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思想品德课创新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创新教学方法的具体实现。
通过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我们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创新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起到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创新教学不仅是为了应对教学挑战,更是为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更有效的途径,从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创新教学、重要性、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案例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必要性、教学质量、社会主义建设者、贡献。
1. 引言1.1 浅议思想品德课创新教学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成为了当下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
浅议思想品德课创新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与革新,更是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探索与思考。
思想品德课在学生的德育和品德修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缺乏互动、实践和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急需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与改进。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探索和实践创新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化,还包括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深入探讨思想品德课创新教学的重要性,挖掘出适合当下教育需求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讨论,能够为思想品德课的创新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思想品德课作为中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创建思想品德快乐课堂论文
创建思想品德快乐课堂初探【摘要】中学思想品德课存在课堂缺乏“生机”,教学吸引力不强,一边是教师喋喋不休的“说教”,另一边是学生昏昏欲睡的“对抗”局面。
怎样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快乐走进思品课堂,“乐学”、“乐思”,从而创建快乐的思品课堂,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思想品德;创建;快乐课堂目前,中学思品课教学存在学生兴趣不浓,课堂吸引力不强,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甚至存在抵触情绪,究其原因,对思品教师而言:固有的、传统教学行为习惯依然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不鲜见;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思想品德课的政治原理比较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生硬。
要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德育实效性。
扭转学生对政治课颓废消极、无精打采的不利教学局面。
教师必须从自身出发,运用教学机智,优化课堂结构,突破传统的“说教”。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行。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
教师富有创造精神,才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创建思想品德快乐课堂,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快乐教学的前提师生之间能否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决定着思品课是否能实现快乐教学。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就会亲师、近师、信师。
师生关系冷漠,学生就会远师、厌师,从而厌学。
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得抛弃陈旧与腐朽的传统观念,摒弃“师道尊严”的思想,放下“权威”的架子,蹲下身子,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注重“以人为本”给学生更多的关爱,“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宽容学生的缺点、不足,才能让学生感到自主的尊严。
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给学生更多的尊严,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尊的存在、师生平等。
当然,教师还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
巧设情境,提高品德教学实效论文
巧设情境,提高品德教学实效一次在电视里看到一个八岁男童获得国际钢琴比赛少儿组一等奖,记者问其母亲是怎么教孩子练琴的,母亲回答:我们在孩子弹欢快的乐曲之前,给他讲高兴的故事;在弹哀伤的乐曲之前,我们给他讲伤心的故事……一位多么懂得教育的母亲啊!用教育中的行话来说,这就是为孩子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的身心进入到这种预设的情境之后,他所演奏出来的曲子也就蕴含着他满腔的情感了,所以这个男童能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正需要多创设一些这样的情境吗?品德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儿童的感官,当儿童进入这样的情境时,他们很快就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进而情不自禁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表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并且迅速地对学习焦点的变化作出反应,从而一步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因此,为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和巩固儿童的学习动机,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巨大作用。
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品德课的愿望,使之不致于对教学内容感到乏味,首先就得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品德课上,我们可以创设丰富生动的情境,突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步入教材之中。
如教学《异域风情》一课,我一上课便让学生看世界各国标志性建筑图片,世界各地自然风光图片,这一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一下子便被世界各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巧夺天工的建筑、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所陶醉。
在此基础上图文结合学习课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画面,领略世界各地自然风光的壮丽景色,在审美中展开想象,在入情入景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
另辟蹊径,让思想政治课堂充满活力
另辟蹊径,让思想政治课堂充满活力作者:李梦晨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08期【摘要】思想政治课是高中生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其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看,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改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从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观念等方面着手,只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我们都可以勇于探索。
【关键词】政治教学;打破传统;情感传递;悬念设置【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72-02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及高考升学率目标的教学理念,转变陈旧老化的教学模式,体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一致。
如何另辟蹊径,让思想政治课堂充满活力呢?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阐发执教者的思想,突出教师的育人灵魂,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意见,打破政治课教学的严肃性、政治性。
笔者在教学中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若干角度进行“离经叛道”的尝试,这些看似“离经叛道”的教学行为,或许能让我们的教学“柳暗花明”。
一、在教学理念上:转变教学理念,顺应新课标思想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
也就是说,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學的重中之重。
这就要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这样,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就会得以体现。
一线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新思想、新理念,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所以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和独立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和良好行为习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政治理论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用这些知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问题,用自己的实践去改变行为。
让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再虚无论文
让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再虚无人们经常给思想政治教师冠以“政治骗子”的头衔。
教师们听惯了,也就无所谓了。
正如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的那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是比照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反思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的欺骗了学生呢?纵观若干年来的思想品德课堂,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十分明确的。
在一定程度上讲,我们的确是“欺骗”了学生,只不过是一种“善意的欺骗”而已。
生活中呈现的“5+2=0”、“5+2﹤0”等现象在某种角度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东西。
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和学生生活中内容不一致,教材上描述的和学生所见所闻不一致。
这两个“不一致”基本上架空了我们的课堂教学。
于是,思想课仅仅被当做一门学科对待,只被当做考试的一个工具而已,这完全背离了课程的宗旨和目的。
虚无的课堂让政治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学的死胡同,把本来生机盎然的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
今天,是该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一、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观察,体验课程的功能生活是最直接、最现实的课堂。
学生在学校中与老师和同学朝夕相处,师生和生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和谐的和平等的。
但事实上呢?许许多多的师生冲突和生生矛盾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的学校生活。
一边是思想政治教师的反复教诲,一边是各种不良现象的迭生。
究其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严重脱离了学生的“本真”生活,好比是架在学生头顶的一座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天桥!对教学内容的漠视仍然是时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这实际上给思想政治教师提供了一个彰显课程魅力的契机。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细节,并借助所学知识理解自己生活中是是非非,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课程即生活,生活即课程。
那种远离了生活的课程说教只能是空洞虚无的“流水行云”,是若有若无的。
一般地,时下的学生大多缺乏一种必需的问题认知和分析能力,他们只知道“是什么”,而不去主动地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
让思想品德课生活化
让思想品德课生活化作者:周晓强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年第24期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因此,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那么,怎样让生活走进课堂,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呢?聚集热点、搭建桥梁。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思想品德课教学背靠的是社会大舞台,面对的是时代新天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堵“围墙”隔不断课堂和社会的联系。
而且现阶段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和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大量吸收信息,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观念新颖。
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最佳途径之一。
教师可大量引用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时政热点,采用时事演讲、课前5分钟新闻发布会、模拟答记者问、时事专题讲座、时事点评等形式灵活地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上都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进。
用熟悉的事实引导学生把课堂内外联在一起,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究,从而增强他们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巧用媒体,链接课堂。
在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播放生活中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诗画、图表、佳作、音乐、录像、影视等,这些新鲜、直观、生动、丰富的教学手段,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唤起美感,引起共鸣,陶冶身心,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思想品德课,变得非常喜欢思想品德课。
创设情境,感悟生活。
教师千言万语的说教抵不上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的感受。
只有植根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因此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日常生活形式,而是以日常生活形式为基础,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境,通过开展参观、访问、调查、交流、看电视、讲故事、听报告、开辩论会、竞赛等活动,使课内外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促进德育品质的内在生成。
让生活的乐章在思想品德课堂奏响
让生活的乐章在思想品德课堂奏响随着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新理念和新思维像一缕春风为思想品德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活”了起来,学生也“动”了起来。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那么,怎样让生活走进课堂,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挖掘生活,寻找教材资源的切入点教材是一种充满变性和弹性的课程资源。
有时对教材内容适当取舍,能让思想品德课更生动、精彩。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
教材编排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通过教材设置的内容联系国内外重大时政、社会热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构建、形成及发展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比如教科版九年级教材第四课《感受小康》,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生动的例子和图片。
在课堂教学中我在教材中提供的丰富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人生活实际、家庭和所处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列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变化,并引导他们思考“带来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有什么感想”等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感悟,从而增强学生对总体小康的正确认识和解读。
二、链结时政热点,搭建课堂生活化的桥梁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在于紧跟时代步伐。
但“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思想品德课教学背靠的是社会大舞台,面对的是时代新天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堵“围墙”隔不断课堂和社会的联系。
而且现阶段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和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大量吸收信息,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观念新颖。
高效思品课堂,幸福道德成长
高效的思品课堂,幸福的道德成长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让我受益匪浅,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已成为昨日黄花,我们决不能再手握“旧船票”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应该在新课改这片蓝天下不断地学习着,工作着,收获着,精心打造道德课堂,成就高效课堂。
一、创设真情境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
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美味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
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品德课堂更是需要把这15克盐很好地放入精心准备的汤中。
我在将《理智面对学习压力》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鸡蛋落在地上,它悲伤地哭道:“我完了,我这只倒霉蛋,我为什么这么倒霉?”接着就粉身碎骨,壮烈牺牲了。
一块石头落在地上,他愤怒的大叫:“谁敢跟我作对,你硬,我比你更硬!”它把地面砸了个窝,自己也深深地陷进去了。
一只皮球在地上,砸得越猛弹得越高,然后轻巧的换了一个姿势,在地上打了个滚,就又蹦蹦跳跳的走了。
我把这个故事做成动画在多媒体上播放,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身临其境,我抓住时机进行总结:面对压力有的人逃避,有的人愤怒,有的人坦然面对,大家愿意做哪一种呢?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感受到面对压力的正确态度。
可见,巧妙创设情境的方式,使思品课堂生机盎然,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唤醒真情感一位教育家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之根。
那么,思想品德的课堂上,我们教育目的是什么?我想,首先应当是唤醒学生的情感。
“登山则情满于上,观海则意溢于海”,“情感”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
为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佳境,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运用教材,精于设计,巧于引导,创设情境,为学生精神世界的战士提供情感场,唤醒学生的真情感,让学生心情愉快,放飞囚禁的情愫,以激起学生道德成长的需要。
让教学成为学生凸显生命活力的过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探索
… …
.
加活跃 , 索热情更加高涨 , 探 课堂更 加生机盎然 , 使不 同才 能、
LL Y IGT IUIPN Al
@ 吉 林教育
让教 学成 为学生 凸显生命 活 的过程
— —
初 中思 想品德教学 中落实《 课程标准》 的探 索
江苏省如 东县景 安初 中 孙 刘华
教育 的功 能在 于 唤 醒 学 生 的生 命 意 识 , 迪 学 生 的生 命 智 启 慧 , 发 学 生 的 生 命 活 力 , 发 学 生 的生 命 潜 能 , 升 学 生 的生 激 开 提 命 质量 。作 为 老 师 的 重要 任 务 就 是 去探 求 并 实 现 教 育 的生 命 意 义 , 教育 过 程 变 成 具 有价 值 意 义 的 生命 发展 过 程 。《 把 思想 品德 课程 标 准 》 以 人 为本 的 教育 理 念 有 了 规 范 化 的 操 作 要 求 。怎 使 样 贯彻 落 实 《 思想 品德 课 程 标 准 》 神 , 思想 品 德课 教 学 成 为 精 使 学 生 凸显 生 命 活 力 的 过 程 ? 下 面 结 合 自 己 的教 学 实 践 , 谈 几 谈
把 生 命力 量 引 出来 , 学 习 的过 程 成 为 生 命成 长 的历 程 。 使 ( ) 会 赏 识 每一 个 学 生 。每 个 人 的 生命 都 有 自 己不 同 的 二 学 “ 子 ”尊 重 生 命 的 独 特 性 , 师 要 能 够 设 身 处 地 为 学 生着 想 , 样 , 教
年来 的实 践 与 反思 。
一
的 自尊 和 自信 心 , 发其 学 习热 情 , 诱 以最 终 实 现“ 生全 面 和 谐 学 发 展 和 自主 发展 的 I标 ” i 。 i 二 、 造“ 种氛 围” 营 一 —— 师 生 互 动 , 生 学 习愉 快 、 松 、 学 轻 和 谐 、 序 有 《 基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纲 要》 明确 提 出“ 师 在 教 育 教 学 过 中 教 程 中应 与学 生 积 极 互 动 、 同发 展 , 处 理 好 传 授 知 识 与 培 养 共 要 能 力 的 关 系 , 熏 培 养 学 生 的 独 立 性 和 自主 性 , 导 学 生质 疑 、 注 引 调查 、 究 , 实践 中学习, 进 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主动地 、 探 在 促 富 有 个 性 的 学 习 。” 年 来 , 几 我在 课 改实 践 中努 力 营 造“ 动 ” 育 五 教 教学氛围, 对促 进 学 生 发 展 有着 明显 的 效 果 。 ( ) 生 求知 主 动 。教 师 要 积 极 营 造 融 洽 、 跃 的 学 习 氛 一 学 活 围 , 要 求 教 师 建 立 一种 平 等 、 好 、 就 友 和谐 的 新 型 的师 生 关 系 , 要 努 力 使 自 己成 为 学 生 的知 己和 朋 友 , 为 学 生 最 可 依 赖 的 支 成 持 源 , 以满 腔 的热 情 去 感 化 每 一 位 学 生 , 父 母 般 的情 怀 去 要 以 善待每一位学生, 以合 理 而科 学 地 举 措 去 帮 助 每 一 位 学 生 。例
树立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改革新理念
者就此略述已见, 诚请同行赐教。
一
、
坚持“ 一个观 点 ” —— 育人 为
本 , 了全体 学 生 的发展 为 素质教 育 呼唤人 的主体 精 神 ,要
求 教育者 以育 人为本 ,促 进每一 个 学生 的全 面 发展 因此 ,整个教学 过 程就要 紧紧围绕 学生 的发展 而展 开 ,教学 的重点 要 由重知 识传 授 向 重学生 发展转 变 。要尊 重 、 心 、 解 和信 任每 关 理
地地感 受学 生 的所作 所为 、 思所 想 , 所 随时掌 握
或个 别辅 导 等方式 ,教 师 以积极 的旁观者 的身 份予 以指 导 ; 也可直 接改 变谈 话的语 气 , 自己 使 以朋 友 、 己的身份 出现 , 知 而不 是 以权 威者 的身 份 出现 只有 如此 ,才 能构建 思想政 治课 独有 的 、 型 的师 生关系 , 新 以保 障本课 程教 育教 学 目 标 的实 现 。 四、 到“ 做 三个淡 化” — 淡化“ — 老师说 教” 、
一
人格 ,关 注个别 差异 ,满 足不 同学生 的学 习需 要 , 设能 引导学 生 主动参 与的教育环 境 , 发 创 激 学生 的学 习积极干 牛,培养学 生掌 握和运 用知 识 的态度 和能 力 ,使 每个 学生都 能 得到充 分 的发 展 。” 为此 , 中学政 治教 师必须 从 自身 的学科 实 际出发 , 根据其 修订 后 的新《 课程 标 准》 尽力 营 . 造“ 五动 ” 的课堂 教 育教 学 氛 围 这 就是 :
的 目标 ” 惟有 如此 , 能更好地 实现 才 思 想政 治课 的学科 价值 二、 营造 “ 一种 氛 围” —— 师生互
动 , 生学 习愉 快 、 学 轻松 、 有序 、 和谐 《 础教 育 课程改 革 纲要 ( 基 试
高中思想品德自我评价
高中思想品德自我评价高中思想品德自我评价500字(精选8篇)高中思想品德自我评价1在短短的时间里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我于2021年x月考入xx市示范性高中。
而在浓厚的学习气氛和优雅的学习环境下我充实的度过了三年的校园生涯,在这段时间里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我对高中阶段的自我评价:高一开始我就积极向团组织靠拢,就任本班班长的同时也加入了校团委宣传部。
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团委、学生会成员团结一致,出色的完成各项宣传工作。
在那年业余团校和业余党校先后毕业。
我喜欢文学,并一直坚持和坚信有这么一群同样喜欢文学和执着追求的人,我在团委宣传部工作时就做着一份叫《中心团讯》的报纸。
但我不满足与这些,我门学校全国重点职业高中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学社。
而且我要建立一个文学社,有了这样的目标,接下来就是计划怎么实施,和团委老师商量了办文学社的事,得到了他的支持,在朋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支持。
这样字我的信心就更大了。
在过后的日子里,我尽量主动与周边的同学进行交流,虽然主动并不是我的天性,不过,我还是选择迈出了第一步。
而今的我今非昔比了。
不过,唯一欠佳的是,是还没有主动与女生交流。
这可能更取决我的性格,我想这个会是我接下来的一个挑战。
高中思想品德自我评价2我已经进入高中已经近一年了,我想加入光荣的共青团,处处严格地要求自己。
在思想政治方面,通过学习,我学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怎样履行党员的义务。
使我对党的认识理解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课学习,使我更加明确了入党积极分子决不是套在自己头上,在人前用于炫耀的光环,而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所应该达到的目标,组织上的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的入党一生一世。
在学习之后,我懂得了科学的生涯规划,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刻苦学习,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课余时间,我也进行一些文体活动。
平时在家里,我也常和家人一起出去打球以增加我在体育方面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经验交流
初中政治教学经验交流文安县大柳河镇中学-------罗四举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十几年的政治教学,十几年的教学涯,让我深感政治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政治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
下面我对初中政治教学作以下经验,与大家共同交流。
首先,把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
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
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
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
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
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政治知识。
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
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其实我们的政治也是丰富多彩的,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政治的影子。
国旗下的思政课祖国在我心中美篇
国旗下的思政课祖国在我心中美篇国旗下的思政课是我每周最期待的时间。
每当国旗升起,同学们整齐列队,我总能感受到一种肃穆而庄严的氛围。
然后,我们走进教室,开始了思政课。
思政课是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和国家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这里,我们学习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了解了祖国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
从古至今,中国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众多的英雄和伟人,他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不畏艰难险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他们的事迹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思政课还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国家的发展和变革。
我们学习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
这些理念和价值观深深地根植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的指南针。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惑,但思政课教给我们如何正确选择,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这些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重要素养。
思政课也是培养我们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思政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进行思辨和讨论,激发我们的思维潜能。
我们通过阅读各种经典著作,学习到了不同的思想和观点。
这些知识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思政课让我们懂得了如何辨别真伪,如何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这些都是我们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思政课还注重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我们学习到了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义务,学习到了如何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思政课教会了我们如何关心他人,如何为社会做贡献。
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
在思政课的影响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作为一个小小的个体,也可以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旗下的思政课让我对祖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热爱。
每当我看到国旗升起,我就会想起思政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和思考过的问题。
我会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关心社会。
我会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国旗下的思政课的教育下,我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课堂也能生机盎然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在有限的时空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优质高效地达到预定目的,完成预期任务,需要精心细致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
面对新课改,新理念和新思维像一股春风为思想品德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活”了
起来,学生也“动”了起来。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对现
实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导致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使学生无法
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产生欲望和兴趣,也因此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因此,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所
追求的教学境界。
那么,怎样让生活走进课堂,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摸索
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生活的切入点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一种课程资源,一种充满变性和弹性的课程资源。
有时候
对教材内容的适当取舍,能让思想品德课更生动、精彩。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源于生活而又
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
教材编排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通过教材设置的
内容联系国内外重大时政、社会热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开发和利用学生
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从而
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构建、形成及发展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
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比如九年级教材第七课《学会合理消费》,在教学中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例子和图片。
如“家庭电器的对比、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百姓生活十大变迁”,“十月黄金周旅游购物
热潮”等,真实的教学内容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在教材中提供的丰富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人生活实际、家庭和所处环境
的变化进一步列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引导他们思
考“带来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学会理财、学会
合理消费”等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感悟社会巨变的原因,从而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合理的理才和消费观念。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已有资源,对已有的资源做切合实际的适当改变,
有针对性地增添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
中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材的利用率,而且也使课堂和学生的生
活实践相联系,为学生的知行融合搭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
二、巧建课堂和生活的桥梁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紧跟时代步伐。
但“理论是灰色的,生
活之树是常青的”。
思想品德课教学背靠的是社会大舞台,面对的是时代新天地,“外面的世
界很精彩”,一堵“围墙”隔不断课堂和社会的联系。
而且现阶段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
和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大量吸收信息,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观念
新颖。
思想品德课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台海局势,提起伊拉
克战事学生们津津乐道;提起奥运会,提起世博会他们能够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思品
课上的其它内容。
因此,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最佳途径之一。
在今年的九
年级课堂教学中,我大量引用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时政热点,采用时事演讲、课前
5分钟新闻发布会、模拟答记者问、时事专题讲座、时事点评等形式灵活地教学,激活了学
生思维的兴奋点,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上都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进。
如我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幕式”让学生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真切
地感受社会主义祖国的日益强大;利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让学生理解我国科教兴
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利用“西藏3·14打砸砍烧事件”和“两岸
‘三通’的实现”使学生理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利用“三鹿奶粉事件”和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维护自身权益……
新闻人物,熟悉的事实引导学生把课堂内外联在一起,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究,从而增强他们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行为。
三、妙用教学媒体,优化课堂
传统教学手段的贫乏性和单一性,致使思想品德这门本来应是内容最丰富、讲解最精彩、最能联系实际、最具有思想教育性的学科,变的刻板、枯燥、沉闷。
因此在新课程下的思想
品德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播放生活中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诗画、图表、佳作、音乐、录像、影视等,这些新鲜、直观、生动、丰富的教学手段,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
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由感性认识上
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唤起美感,引起共鸣,陶冶身心,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思想品德课,变
成非常喜欢思想品德课,使“说教”这一名词从思想品德课中永远消失。
如在讲述《树立科学发展观》一课时,我先从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入手,用多媒体课件展
示漫画“举不动”“垃圾包地球”、世界人口对比图等资料,以及材料“大自然的报复”,表明环
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再播放实况录像“在中国……”,看人们是如何浪费水资源,如何污染江
河湖海,如何乱砍滥伐森林等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们面临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形势,明确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从而树立环境保护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
而在讲述《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这一知识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08年初的雨雪灾害”和“5·12汶川地震”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实动人的场景:胡锦涛总书
记和温家宝总理等各级领导亲临第一线指挥抗灾战斗和慰问受灾群众;各职能部门坚守岗位;新闻记者深入现场,及时报道;各族同胞自发组织捐钱、捐物,及时送到灾区,特别是播放
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的讲话,使学生理解和感悟不屈的民族精神是鼓舞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四、创设教育情境,体验感悟生活
生活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源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千言万语
的说教抵不上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
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
的课堂,才是具有深厚生命力的课堂。
因此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
复日常生活形式,而是以日常生活形式为基础,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
实际的主题,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境,通过开展参观、访问、调查、交流、看电视、讲故事、听报告、开辩论会、竞赛等活动,使课内外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促进德育品质的内在生成。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动学生发掘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表演,在主动探索中收获知识、体验情感,体会学习乐趣。
如在讲述“构建和谐社会”这
一内容时,我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现阶段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职工下岗、贫富悬殊、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同时在课堂上展示党的十八大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什么,讨论交流如何解
决这些问题。
从而理解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一事实,认清社会发展的现状,自觉承担历史责任。
新课程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更清晰,要求更明确,内容设计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课堂是小天地,不能替代现实世界;课堂又是大天地,可以再现现实生活。
生活赋予了思想品德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使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从课堂单调如一的枯燥乏味到精彩纷呈,生机盎然。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应该具备一双“慧眼”,善于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富有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生活素材,把生活引进课堂,让思想品德课堂奏响生活的乐章,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所喜欢的课程,让思想品德教育在欢乐愉快中收成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