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赏析(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
《鲁滨孙漂流记》公开课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鲁滨孙漂流记》,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笛福的创作意图,把握小说的主线和结构。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分析其对主题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特征,探讨其在当时社会的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鲁滨孙的冒险精神,理解其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勇气。
认同小说传递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如自我奋斗、个人英雄主义等。
二、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及作者简介介绍《鲁滨孙漂流记》的创作背景,分析作者笛福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2. 小说主线和结构梳理小说的情节,分析其主线和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紧凑性和连贯性。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鲁滨孙、星期五等,探讨其性格特点和对主题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鲁滨孙漂流记》的小说背景、主线和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及其对主题的贡献。
2. 教学难点:运用批判性思维,探讨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特征及其在当时社会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背景、主线和人物形象。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看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鲁滨孙漂流记》的背景和作者笛福。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关注主线和结构。
3. 人物分析: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享分析结果。
4.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讨论小说传递的价值观,如冒险精神、自我奋斗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评估其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观点的清晰度等。
3. 读后感写作: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内容阐述、观点表达和逻辑性。
七、教学资源:1. 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文本。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背景。
1.2 概述《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1.3 提出本节课的目标: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主题,提高阅读技巧。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了解其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2.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其他重要人物,如星期五、岛上的土著等,探讨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
2.3 教师总结人物分析,强调人物形象对主题的体现。
第三章:情节梳理3.1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概括各章节主要内容。
3.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节梳理,绘制故事情节发展图。
3.3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题,如冒险、生存、自我救赎等。
4.2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
4.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分享,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小说所传达的信息。
第五章:阅读技巧指导5.1 教师介绍阅读小说时的几种常用技巧,如预测情节、关注细节、理解象征等。
5.2 学生实践所学技巧,阅读小说中的某一章节。
5.3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所运用技巧的有效性。
第六章:文学特色分析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鲁滨孙漂流记》的文学特色,如叙述手法、语言风格等。
6.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例子,如描述自然环境、人物心理等。
6.3 教师总结文学特色分析,强调文学手法对主题的传达作用。
第七章:章节解析7.1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章节进行解析。
7.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章节解析,引导学生关注章节、开头、结尾等。
7.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析心得,讨论章节在故事情节和主题中的作用。
第八章:电影与小说对比8.1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鲁滨孙漂流记》的电影版本,注意观察电影与小说的差异。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导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导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推荐,初步了解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学习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小说内容的读书方法。
初步了解鲁滨逊的人物形象。
【重难点】重点:激趣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难点:学习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小说内容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提出问题,今天的这节课我们从一个问号开始,你们向往哪一种生活,安稳的生活还是冒险的生活?在冒险和安稳两种生活下面加上附加条件,再选择。
选择人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人,他坚定的选择了冒险的生活,他的名字叫鲁滨逊。
(二)初识封面,浅谈感受出示《鲁滨逊漂流记》两个版本的封皮。
问题:初次看到这两本书,你想打开哪一本来读一读?为什么?预设:封皮中鲁滨逊的硬汉形象,他独自面对苍茫的大海和未知的挑战,很引人入胜。
封皮中鲁滨逊海上航行搏击风浪的惊险刺激很吸引人。
(三)走近作者,激趣阅读丹尼尔·笛福: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
笛福在59岁开始写作小说,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一经发表,就大受欢迎,是《圣经》之外印刷最多的一本书。
之后又创作了《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等作品。
再次出示笛福人生经历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标签。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非凡精彩的人生经历,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四)趣学梗概,方法指导1、学生阅读小说梗概问题:鲁滨逊是第一次出海远行就流落无人荒岛了吗?从梗概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小说前面部分写了鲁滨逊的几次航海经历,后面才重点写了他荒岛求生的经历。
2、师生合作绘制航海线路图。
3、读书方法指导——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情节思维导图,又叫“树状图”“思维地图",是一种利用图画来梳理思路或文本内容的工具。
一般有一个中央关键词,然后由此延伸开来,以辐射线的形式连接其他概念。
《鲁滨孙漂流记》公开课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孙漂流记》,使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情节,理解主人公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2. 培养学生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了解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与和谐,思考人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生平,概述小说的创作背景。
2. 第二章:分析小说的开篇,引导学生关注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后续故事的影响。
3. 第三章:通过讲解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如鲁滨孙的航海经历、遭遇风暴、流落荒岛等,使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
4. 第四章:深入剖析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生活,包括他如何搭建住所、种植粮食、养殖动物等,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态变化。
5. 第五章:探讨鲁滨孙与星期五的相遇,分析他们之间的友谊及对彼此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小说中的关键问题。
2.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生活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3. 利用比较法,使学生认识到《鲁滨孙漂流记》在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作品的关联。
4.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程度。
2.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鲁滨孙漂流记》原著:为学生提供原著书籍,方便他们随时查阅和深入阅读。
2. 相关学术论文和评论:为学生提供学术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小说。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如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
4.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5. 讨论话题和问题清单:为学生提供讨论话题和问题清单,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六、教学计划:1. 第六章:通过分析鲁滨孙在荒岛上的内心独白,探讨他的信仰、道德观念和人生哲学。
《鲁滨逊漂流记》详细阅读课公开课教案 一等奖【精品】
《鲁滨逊漂流记》详细阅读课公开课教案一等奖【精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能够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和他的生存技巧。
3. 学生能够理解小说所传达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深入阅读,分析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对话,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 通过写作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理解鲁滨逊所代表的个人奋斗和自力更生的精神。
2. 学生能够思考小说中所提出的人生哲学问题,如命运、自由、责任等。
3. 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经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和他的生存技巧。
- 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对话的理解。
- 小说所传达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思考。
教学难点:- 对小说中的深层次主题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 对鲁滨逊行为的道德和伦理评价。
- 对小说所反映的社会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鲁滨逊的肖像和介绍作者丹尼尔·笛福,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个人奋斗和生存技巧的看法,为后续的讨论做铺垫。
阅读与分析(20分钟)- 学生分角色朗读重要情节和对话,注意语气、表情和情感的传达。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和他的生存技巧,如勇敢、聪明、坚韧等。
- 学生讨论小说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如鲁滨逊是否应该留在岛上、是否应该杀死岛上的土著人等。
小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小说中的深层次主题和象征意义,如自由、命运、责任等。
- 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分享和讨论。
写作练(10分钟)- 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小说所传达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理解和思考。
-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收获。
- 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感受和观点。
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对情节、人物和对话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范本(精选12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范本(精选12篇)小学六年级语文《鲁滨孙漂流记》范本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途、篷、蛮、叛”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述课文故事。
3、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木求生存的非凡经历,感悟要想生存,就得自己想办法创造条件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教材分析:《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
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
课文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制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重点是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生存,是人生第一需要。
某生存,应该是每个人最起码的本领。
同学们将面临人类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怎样学会生存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鲁滨孙漂流记》(板书课题),这是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的缩写。
会给同学们很大的启示,你会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呢?二、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1、读一读课文前“阅读提示”,给自己确定阅读目标。
组织交流一下。
(知道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以后,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重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2、自己认真读课文。
读准带注音的字的字音;边读边记内容,练习讲课文里的故事。
读一遍记不下来,再读一两遍。
3、3、小组讲故事。
一人讲,其他同学补充。
三、重点研读细读第2~8自然段,知道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
1、自读自悟,思考: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是怎样战胜的?画出有关句子。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帮助从“食物、住所、安全、孤独”几方面进行归纳。
四、谈体会,感悟谋求生存的道理从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非凡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学生交流,教师酌情点拨。
《鲁滨孙漂流记》语文优秀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语文优秀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梗概,分析鲁滨孙的人物形象。
2.掌握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背景及作者相关信息。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鲁滨孙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小说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论有关冒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梗概。
二、阅读与讨论1.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第一至第五章。
2.分组讨论: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小说的背景及主题。
三、课堂讲解1.讲解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勇敢、独立、聪明、坚韧。
2.分析小说的背景:18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
3.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人的勇敢和智慧是战胜困境的关键。
第二课时一、课堂检测1.学生简述《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梗概。
2.学生分析鲁滨孙的人物形象。
二、深入探讨1.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挖掘鲁滨孙的性格特点。
2.讨论小说中鲁滨孙与星期五的关系,探讨友谊与团结的主题。
三、拓展延伸1.介绍《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及其相关作品。
2.让学生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悟。
第三课时一、课堂检测1.学生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2.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
二、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鲁滨孙的精神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收获。
第四课时一、课堂检测1.学生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2.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
二、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小说中的精彩片段。
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演绎心得。
三、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2.选择小说中的一个场景,进行想象作文。
四、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评价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和思辨能力。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小说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等方面来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人生、价值观和生存意义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简介1. 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生平背景。
2. 掌握小说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第二章:小说的情节概述1. 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
2. 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第三章: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1. 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韧、自信、独立等。
2. 通过实例分析鲁滨逊的成长和变化。
第四章:小说中的自然描写和环境设置1. 分析小说中的自然描写和环境设置对情节和人物塑造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物心理、情感变化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小说中的象征意义1. 了解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荒岛、星期五等。
2. 分析象征元素在小说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
3. 利用视觉辅助工具,如图片、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4. 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题或考试来评估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和论文:评估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鲁滨逊漂流记》原著或学生版教材。
2. 与小说相关的图片、图表等视觉辅助工具。
3. 阅读指导资料和问题讨论指南。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2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使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情节,理解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2.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小说背景及作者,阅读第一章至第三章。
2. 第二课时:阅读第四章至第六章,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3. 第三课时:阅读第七章至第九章,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4. 第四课时:阅读第十章至第十二章,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5. 第五课时:阅读第十三章至第十五章,总结小说的主旨及启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小说中具体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分析等方面。
3. 阅读报告:评估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程度,以及对小说内容的概括能力。
五、教学资源1. 《鲁滨逊漂流记》原著:为学生提供完整的阅读材料。
2. 参考资料:包括小说背景、作者生平等,以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
3. 教学PPT: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4. 小组讨论指南:为学生提供讨论话题和方向。
六、教学准备1. 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鲁滨逊漂流记》的书籍或电子副本。
2. 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作者笛福的介绍,准备用于课堂讲解。
3. 制作详细的教案PPT,包括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讨论问题。
4. 准备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和作业评分标准。
5. 设计阅读报告的模板,以便学生能够按照统一的格式提交他们的阅读心得。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背景和作者笛福的情况。
2. 分组阅读:学生分小组阅读指定章节,教师监督并指导学生阅读。
3. 讨论交流:学生就阅读的章节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鲁滨孙漂流记》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鲁滨孙漂流记》公开课教案一等奖《《鲁滨孙漂流记》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鲁滨孙漂流记》公开课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种种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感悟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珍视生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体会他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揭题导入1、请同学介绍课前收集的关于笛福和《鲁滨孙漂流记》的'有关资料。
2、老师小结导入:师: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生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小朋友都应该读读《鲁滨孙漂流记》,它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的作品,启发人们去考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初读课文,整体掌握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阅读中词句的障碍。
2、考虑: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同学汇报。
(本文写了鲁滨孙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
)三、深入读文,感受鲁滨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珍视生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1、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发放表格,让同学自主填写。
)鲁滨孙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我的感受2、同学自主选择课文内容,感情朗读,激发对鲁滨孙的勇敢无畏的精神的赞叹。
四、练习复述课文内容1、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明确记叙的顺序。
(时间顺序: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2、同学简要复述其中的一些情节。
五、联系自我,畅谈生活每个人在生长道路上都会遇到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你想怎样做?六、拓展延伸1、假如你遇到鲁滨孙的情况,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让同学了解一些“野外生存的技巧”。
)2、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原著和《世界探险故事集》。
2、《鲁滨孙漂流记》公开课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鲁滨孙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推荐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推荐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推荐课一、【设计理念】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更多的是基于自身兴趣的原发性阅读,缺乏一定的方法指导,从平时的阅读行为来看,泛读较多,缺乏深入思考和总结归纳。
而且学生对书中人物的形象,仅仅停留在影视作品的初印象中,处于浅显和简单的认知阶段,因此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联系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设计的理念是先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书的封面、插图、序言、简介、目录、精彩情节等方法,去提取重要的信息,有助于学生快速感知整本书,为读懂书中的故事和人物奠定了基础,然后再让学生结合精彩的故事情节,自主赏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引导学生用上本节课学习的阅读方法,自发地去阅读整本书,并由此爱上阅读,善于阅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鲁滨逊漂流记》三、【教学目标】1.学习关注封面、插图、序言、目录、情节等阅读方法,渗透整本书阅读。
2.结合精彩的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学会制定阅读计划,明确近期读书任务。
四、【教学重点】学习关注封面、插图、序言、目录、情节等阅读方法,渗透整本书阅读。
五、【教学难点】1.结合精彩的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会制定阅读计划,明确近期读书任务。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推荐书籍1.同学们,在五年级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也感受到了不同作家笔下各具特色的人物,有敢作敢当、不畏强权的孙悟空,有正义勇敢、刚猛不屈的武松等形象,那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外国名著《鲁滨逊漂流记》,与鲁滨逊一同去探险,感受他的勇者形象。
2.教师简介:《鲁滨孙漂流记》是长篇小说,写于1719年。
主人公鲁滨孙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孤岛,独自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八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鲁滨逊是他那个时代的创业者,作者借此歌颂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精神。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以及该书的背景知识。
1.2 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主题:冒险与生存,勇敢与坚韧。
1.3 分配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第一至第四章,并记录下感触深刻的片段和问题。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包括他的性格特点、人生观等。
2.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过程中对鲁滨逊的看法和感受。
2.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其他重要人物,如星期五、野人等,分析他们的角色作用。
第三章:情节解读3.1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特别是鲁滨逊的漂流经历和他在荒岛上的生活。
3.2 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式,探讨其对主题的体现。
3.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荒岛象征着人生的困境等。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探讨小说的主题,如生存与自我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主题思考,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4.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对主题进行深入剖析。
第五章:阅读策略5.1 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阅读策略,如预测、质疑、联想等。
5.2 学生运用这些策略阅读本书,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5.3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策略进行指导和反馈。
第六章:文学元素分析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文学元素,如象征、比喻、拟人等。
6.2 学生分析这些文学元素如何增强小说的表现力和深度。
6.3 教师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文学元素及其原因。
第七章:章节总结与讨论7.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前几章的内容,确保学生对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和主题有清晰的理解。
7.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章节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整体故事的影响。
7.3 各组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第八章:创意写作8.1 教师提出一个与《鲁滨逊漂流记》相关的写作任务,如写一封信给鲁滨逊,或者描述一下星期五的形象等。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通用12篇)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通用12篇)《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掌握目标: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以及创作原型;分析鲁滨逊以及星期五的形象;研讨《鲁滨逊漂流记》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赏析作品中的优美语句。
(二)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情感的体验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四)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语: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好书可以增加我们知识的广度,可以增加我们思想的深度,可以使我们能够拥有一个更广大的世界,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阅读沟通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阅读沟通了殊方异域的文化传播,使人类变得丰腴,可是面对茫茫书海,青春年少的我们又该如何寻找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灵魂加油充电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属于我们自己的图书。
(二)想一想:进入高年级,我们的阅读又向外延伸到外国文学的赏析上,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部影片的几个片段,大家猜猜看,今天我们要走进谁的生活中?(播放《鲁滨逊漂流记》电影版的几个片段)能先回答我的几个小问题吗?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哪国人?2、这部作品是以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创造的,那么大家知道在塞尔柯克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吗?3、鲁滨逊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了多少年?4、被鲁滨逊救下的土著人叫什么名字?你知道鲁滨逊教给他的第一个单词是什么吗?小结:面对种种挫折,鲁滨逊总是“不成功决不放手!”,想出变通的方法去达到目的,在和大自然的斗争中,他改变了恶劣的环境,战胜了地震的恐惧,挨过了疾病的打击,只要有可能,就动手改善自己的生活,他的人生哲学就是行动的哲学,不怕困难的哲学。
(出示:补充材料:《鲁滨逊漂流记》是十八世纪英国四大名著小说家之一的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是笛福文学创作的里程碑,同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孙漂流记》,使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情节,理解主人公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及其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了解其文学特点和价值。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审视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小说的背景,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析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如勇敢、自信、独立等,并结合具体情节阐述这些特点如何体现出来。
3. 第五章至第七章:探讨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特点,如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对社会现象的反映等。
4. 第八章至第十章: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作品,如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角度进行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小说的背景、情节、人物等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写作作业:评价学生的读后感、评论等写作作品,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安排:1. 第一章:了解作者及小说背景,阅读第一章。
2.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析鲁滨孙的性格特点,阅读相关章节。
3. 第五章至第七章:探讨现实主义特点,阅读相关章节。
4. 第八章至第十章:多角度审视作品,阅读相关章节。
5. 课堂讨论、写作等环节穿插进行,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活力。
2. 情境创设:教师模拟小说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作品。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读物分析】《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小说,叙述了17世纪有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
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
经过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2.与课堂所学相结合,学会把握文学作品的精华。
3.激发学生学习鲁滨孙自信、自立、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勇于创业的精神;懂得靠自己的诚实、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
4.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选书、读书的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课前准备】自制书签;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读《鲁滨孙漂流记》。
【指导课时】一课时【指导过程】一、名言我珍藏1.插在书本里的小书签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快捷,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书签上关于读书的名言。
2.学生汇报。
二、书籍我会选1.分享上次阅读课所积累的名言警句。
2.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并板书。
3.今天,我们学习一部具有持久魅力的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赞扬这本书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习的经典”,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的名著。
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哪?这本书就是《鲁滨逊漂流记》。
三、名著我会读1.我们手里的这部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阅读呢?2.自由阅读目录,看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3.仔细阅读序言,你从中又了解到了什么?4.教师小结目录和序言的作用及重要性5.找到与课本相同内容的章节四、收获我展示1.学生汇报自己读《鲁滨孙漂流记》后的收获。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阅读目的: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2、通过阅读和交流,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运用精读法学习他顽强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精读,略读,速读等正确的读书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有人说,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是啊,当我们展开书页,其实我们就是走进了作家的心田,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我们的目光走过文字,其实就是在和作者亲密的对话。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收获。
好,同学们齐读课题《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
1、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封面)一本书,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封面,那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书名、作者、插图。
一艘小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几个水手正奋力划着船。
可以猜想书的内容可能与大海航船有关系。
2、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了解作者,对理解故事是有帮助的。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人称“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
阅读“走近作者”,结合你已经读了的小说内容,说说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故事内容有什么关系吗?(1)小说中鲁滨逊出海历险的时代背景,也是作者笛福从小生活的时代背景。
18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竞争正处于发展上升时期,在英国,工商业迅速发展,海外贸易与海外扩张不断进行。
追求个性解放、自由竞争、崇尚冒险则成为时代精神的标志。
从某种意义上讲,笛福塑造的小说人物——鲁滨逊身上正寄托着那个时代的梦想,寄托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梦想。
鲁滨孙漂流记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并能够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与人性探索。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主人公鲁滨孙的勇气、智慧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奋发向前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鲁滨孙漂流记》的情节和主题,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品味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对《鲁滨孙漂流记》这个故事的了解和想法,了解学生对这个标题的猜测和期望。
2. 学习活动步骤一:介绍《鲁滨孙漂流记》向学生简要介绍《鲁滨孙漂流记》这本小说的作者、背景和主要情节,并引导学生思考这本小说可能要表达的主题。
步骤二:阅读与理解挑选一段适当的文本让学生进行阅读,要求学生精读并理解文本中的细节,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三:人物形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性格、行为和在故事中的作用。
步骤四:情节分析与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重要情节,比较主人公鲁滨孙的经历和改变。
让学生思考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生活和他回到文明社会后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步骤五:深层含义剖析引导学生思考《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深层含义,如对孤独与合作、自由与束缚、责任与勇气等主题的思考。
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对《鲁滨孙漂流记》的改变和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对自己的启示和启发。
四、教学延伸为了延伸学生对《鲁滨孙漂流记》的了解和思考能力,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活动:1. 分组演绎故事情节:让学生自行分组,选择其中一个情节进行改编和演绎,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制作鲁滨孙漂流笔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设计并完成一本鲁滨孙漂流笔记,可以包括人物形象分析、情节分析和个人感悟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赏析(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2022-12-15《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赏析(精选13篇)《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赏析篇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阅读中概括《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情节,并谈谈读后的感想,给他们提供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学会阅读。
2、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鲁滨孙自信、自立、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勇于创业的精神;懂得靠自己的诚实、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
二、课前准备:学生的采蜜本和读书笔记卡;师生共读的一本书《鲁滨孙漂流记》缩写文。
三、指导过程:(一)、展示导入:1、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
同学们,两位著名作家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有益的书籍的确是一样好的东西!感谢亲爱的学校,开展了名家名作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我们逐渐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
这堂午间阅读课我们和往常一样,先来欣赏一些上一周的优秀采蜜本和优秀的读书笔记卡。
请值日班长上来,请你给获得优秀的同学在竞赛表上打上一个五角星。
2、展示学生优秀的采蜜本和优秀的读书笔记卡,教师并相机作简短的点评。
名著欣赏记录卡学生姓名班级阅读时间记录时间1、读物名称字数作者读物类别:□中国□外国2、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是:3、这部名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优美句段是:4、欣赏这部名著,我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3、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卡(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内容),并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地方。
(标明书籍的页数,写上欣赏的理由,留出装订的地方。
)(课伊始,教师就营造民主氛围。
学生只有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才能放松身心,真正地和文本对话。
首先教师要放下架子,俯身倾听,学会欣赏,真正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并要学会鼓励和赞赏,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感受到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才能放下包袱,自主地投入学习。
)(二)、实践阅读:1、师:同学们,一本好书能拯救一个人。
现在我百分之二百相信这句话。
上周二,我们师生就一起开始阅读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开山人丹尼尔-笛福(1660-1731)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鲁滨孙自信、自立、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勇于创业的精神;告诉我鲁滨逊靠自己的诚实、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
我想我应该拿出所有的精力努力介绍:《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写鲁滨孙遭遇船难而流落荒岛的英国流亡贵族鲁滨逊,在极度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运用水手时代训练而来的地理方位标示,天象人文观测,日移与潮汐变化登计法,与奥妙的自然搏斗,同时记录下自己的荒岛生涯,并随时等待时机与别逃离绝境。
鲁滨逊在自治的日历星期五这一天,从食人族手中救出一个土著小孩,因此为他取名星期五作为纪念。
星期五是被食人族作为祭祀的祭品带到荒岛上来的,无法再回到他的部族,随着两个人的朝夕相处,鲁滨逊面对一个与自己不同种族,宗教,及文化的人,慢慢改变了自己,两人发展成亦父亦友情谊。
从同学们的口中,老师已经知道你们都很喜欢这部小说,有的同学已经快要阅读完整本书了是不是?那么老师考考你,并请你用简短的话语谈谈是什么理由让你尽情地去阅读呢?(学生自主阅读的前提是对阅读产生兴趣。
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催化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的确,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地体验,就会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他的整个身心就会对学习充满渴望,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学习。
这样,学习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1、生说喜欢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的理由。
2、师:下面我们进行两分钟默读,看看在两分钟内,自己能看几页课外书。
同时要注意读书的姿势,要注意读书的质量,做到眼到,心到,决不能三心二意。
3、师生共同进行两分钟默读。
4、用手势出示各自两分钟默读的页数。
5、让学生拿起笔,给刚才默读的地方圈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和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做眉评。
6、交流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词语和眉评。
如:看着鲁滨孙的经历,让我可以想像到他在孤岛生活的艰辛,使我体验到他不屈不挠的冒险精神,让我对他肃然起敬;看着鲁滨孙的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鲁滨孙是一个永不知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动者。
理智明达的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抛开幸福之家,出海闯天下。
他肯于劳动并且善于劳动,总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奋斗着,历尽千辛万苦,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出财富。
7、互提互答:﹙1﹚.鲁宾孙是什么时候开始漂流的? 一六五九年九月一日﹙2﹚.在孤岛上有什么与他做伴? 答:一只狗,两只猫,一只鸟,一些书¨﹙3﹚他找到几本什么书? 祈祷书和圣经﹙4﹚他的狗是怎样到岛上去的? 自己游泳上岛的.﹙5﹚.他的鸟会说话么? 会﹙6﹚.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全名是什么? 丹尼尔-笛福﹙7﹚他刚刚到岛上时思考了哪些问题? ⑴生存问题⑵物质问题⑶精神问题﹙8﹚他救下了谁?(有两个) "星期五"和船长﹙9﹚他的衣服是什么做的? 兽皮﹙10﹚他最先做的事是什么? 调整心态﹙11﹚.他的主食是什么? 羊肉﹙12﹚.后来他又自己种了什么?养了什么? 种了小麦水稻,养了羊群﹙13﹚那些粮食的种子是怎样来的? 从沉船中的麻袋上抖落在土中的﹙14﹚他曾经几次到船上搬东西? 十一﹙15﹚他在船上找到了哪些东西?(请列举) 略﹙16﹚.书中最经典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其他也可以)﹙17﹚.他看见野人的脚印后是怎么样的? 极度恐惧﹙18﹚.他看见能带他回祖国的人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先生们,你们是什么人?"﹙19﹚.他是怎样回到文明国度的? 帮助了船长然后被船长带回。
(学贵有疑。
思维活动一般总是从问题开始。
疑问是思考的动力,创造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有探究的欲望,才能积极地去思考,并从中获取成功的快乐。
)(三)、阅读总结鲁滨孙,勇于向世俗挑战:离家出走;勇于和大自然斗争:在经过大浪后也没被淹没;勇于行动:在荒岛上看见俘虏快被野人杀后吃掉,舍身去救他----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挑战和磨练。
(教师围绕这堂课中涌现出来的用心读书和发言积极的同学来激发学生学习鲁滨孙自信、自立、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勇于创业的精神;懂得靠自己的诚实、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
)(四)、拓展训练1、继续制作读书笔记卡或名著欣赏记录卡。
2、读完这部小说后,简要的在世界地图上画出作者所走过的路线。
小说中主要人物鲁滨孙的性格是什么?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请你写在名著欣赏记录卡上3、请用自己的话评价鲁滨孙。
如:看着鲁滨孙的经历,让我可以想像到他在孤岛生活的艰辛,使我体验到他不屈不挠的冒险精神,让我对他肃然起敬;看着鲁滨孙的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鲁滨孙是一个永不知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动者。
理智明达的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抛开幸福之家,出海闯天下。
他肯于劳动并且善于劳动,总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奋斗着,历尽千辛万苦,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出财富。
4、读《鲁滨孙漂流记》后有什么感想?5、扉页上的谨以此书奉献给那些时时处处依赖父母、依赖学校的青少年朋友们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教师让学生自己感悟:作为学生的也应该这样,要敢勇于向世界挑战,不被打垮,压力越大则能够越坚强,这才是目标,要勇于斗争、勇于行动、勇于挑战、勇于追求,这样才能创出一个坚强的自我。
)五、延伸阅读:鲁滨逊是一个铮铮硬汉,对他来说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就是绝对真理。
那么,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双手,凭着自己一个人的力气,凭着自己的智慧,续写这个生命奇迹的呢?欲知详情如何,请大家去阅读小说原著《鲁滨逊漂流记》吧。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赏析篇2一、揭题导入1、读题。
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注意这双眼睛,你想说什么?3、学生质疑,这是你想“问”的!看着这双眼睛你还想说什么?4、“漂流”如何理解?(流浪,会遇到困难,四海为家,没有亲人,孤独……)书上还有一个词“流落”。
5、梳理问题,可以先解决一部分,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一自然段,你对哪个词最感兴趣?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二、自读课文1、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看一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了,还有哪些问题?3、学生自读。
三、交流收获1、老师在你们自读过程中数了一下,全文大概有一千二百多字,在这一千二百多字里,你收到了哪些信息?2、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把很多话整理成一句话,再概括成一个词,意思要表达清楚。
⑴流落荒岛:你是怎么知道这是一个荒岛的?读,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和一般人住的?与世隔绝,流落到了这样一座荒岛。
出示:他又冷又饿,流落到了这种地方,怎样才能活下去呢?读,你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的(可怜、着急、担心……)再读。
你还收到了哪些信息?⑵建房定居。
⑶养畜种粮:多音字注意。
⑷解救“星期五”。
⑸回到英国。
4、把小标题插到文中的空档,不仅要会整理,还要把整理的东西表达出来!四、“抓”抓住你觉得重要的,对解决问题有帮助的信息1、现在还有三个问题:碰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收获?2、学生概括:住、吃、安全、还有隐性的困难!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寂寞,是如何解决的?3、从文中找信息:⑴住:出示1:这段文字很平常。
你能看出什么?这么一个居处,他是怎样得来的?“走”看出了什么?信心、耐心变成了什么?(毅力。
)⑵吃:出示2:抓住什么?从打猎到捕鱼到畜养,你看出了什么?(眼前利益到长远打算。
)出示3:注意“种”读音,看出了什么?很有毅力……出示4:“圈养”看出了什么?从打猎到捕鱼到畜养,你发现了什么?(进步,改进,想办法,动脑,聪明才干。
)⑶安全,解救“星期五”一举两得。
4、获得了什么?五、拓展延伸1、师:鲁滨孙从遇险上岛到回到故土,想尽办法,积极改善生存环境,全是靠了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历,这对于处于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2、还记得在1992年的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中国的内蒙古草原,与其说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次草原较量探险夏令营,他们年龄在某些方面11岁至于16岁之间,在夏令营中他们进行了一场较量,请一位学生来介绍一下。
3、师: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思考:中国的孩子应该如何“学会生存”?从鲁滨孙身上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4、是呀,在当今的社会,只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知识,不向恶势力低头,不轻言放弃,就能克服任何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