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2微波技术 课件
合集下载
微波技术基础课件 (10)[49页]
ZL Z0 2
2
1
1
1
1
1
4ZL
ZL
Z Z
0 0
2
4tg 2Z0ZL
ZL Z0 2
2
1
4 sec2 Z0Z
ZL Z0 2
L
2
1
4Z0
Z
L
1
1
ZL
Z0
2
sec2
2
ZL Z0 cos 2 Z0 ZL
2
>>1
12
λ/4阻抗变换器及幅频特性
m
m
2
m
l
T12
? 2 e j 3 e j T12
T12 T21 2 3 e2 j4
18
1 T12 T21 3 e j2 ...
1 #1
l T21
#2
T12
总的反射系数
3
1 T12 T21 3 e j2 ...
1 T12 T21 3 e j2 2n 3n e2 jn
ZL Z0 j2tg Z0ZL
11
λ/4阻抗变换器幅频特性
Zin Zin
Z0 Z0
Zm ZL Zm ZL
Z0 Z0
jtg jtg
Z
2 m
Z
2 m
Z0ZL Z0ZL
ZL Z0
ZL Z0
2 4tg 2Z0ZL
1 2
1
1
Z L Z L
Z0 Z0
2 2
4tg 2Z0ZL
Zn
Z n1
Zn Zn1 Zn1
16
Z1 1
Z1 1 1
单节变换器
Z2
Z3
Z3
1
Z2 Z2
2
1
1
1
1
1
4ZL
ZL
Z Z
0 0
2
4tg 2Z0ZL
ZL Z0 2
2
1
4 sec2 Z0Z
ZL Z0 2
L
2
1
4Z0
Z
L
1
1
ZL
Z0
2
sec2
2
ZL Z0 cos 2 Z0 ZL
2
>>1
12
λ/4阻抗变换器及幅频特性
m
m
2
m
l
T12
? 2 e j 3 e j T12
T12 T21 2 3 e2 j4
18
1 T12 T21 3 e j2 ...
1 #1
l T21
#2
T12
总的反射系数
3
1 T12 T21 3 e j2 ...
1 T12 T21 3 e j2 2n 3n e2 jn
ZL Z0 j2tg Z0ZL
11
λ/4阻抗变换器幅频特性
Zin Zin
Z0 Z0
Zm ZL Zm ZL
Z0 Z0
jtg jtg
Z
2 m
Z
2 m
Z0ZL Z0ZL
ZL Z0
ZL Z0
2 4tg 2Z0ZL
1 2
1
1
Z L Z L
Z0 Z0
2 2
4tg 2Z0ZL
Zn
Z n1
Zn Zn1 Zn1
16
Z1 1
Z1 1 1
单节变换器
Z2
Z3
Z3
1
Z2 Z2
《工学微波技术》课件
仿真与优化
利用仿真工具对设计进行验证和优化,确保设计 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工学微波技术的实现过程
硬件实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硬 件设备,搭建工学微波技术的
硬件平台。
软件实现
编写和调试软件程序,实现各 项功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靠性。
系统集成与测试
将硬件和软件集成在一起,进 行系统测试,确保整个系统能 够正常工作。
工学微波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工学 微波技术将逐渐实现智能化,提 高自动化和自适应性。
微型化
02
03
集成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工学微 波设备将逐渐微型化,便于携带 和应用。
工学微波技术将与其他技术进行 集成,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应 用。
工学微波技术的未来展望
拓展应用领域
工学微波技术的概念
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具有穿透 性、反射性、吸收性等特点。
工学微波技术是指利用微波的 特性,将其应用于工程领域中 的一种技术。
工学微波技术涉及的领域包括 通信、雷达、加热、检测等。
工学微波技术的原理
微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不同 介质会因为反射、折射、散射 和吸收等作用而发生能量衰减
05
工学微波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工学微波技术面临的挑战
技术更新迅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学微波 技术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以满 足新的应用需求。
设备成本高昂
工学微波技术需要高精度的设备 和材料,导致其成本较高,限制 了大规模应用。
安全性问题
工学微波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能 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加强 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
微波技术2PPT课件
地质勘查、安全监控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波雷达 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拓展,为人 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和安全保障。
05 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
微波通信是利用微波作为载波来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微波是指频率在 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具有波长短、频率高的特点。
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将低频信号调制到微波载波上,通过天线将微波 信号发射出去,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将低频信号还原出来。
微波雷达的探测信息丰富,能够提供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方向等多方面的信息,为后续 的数据处理和目标识别提供了基础。
微波雷达的应用领域
微波雷达在军事领域中广泛应用 于导弹制导、目标跟踪、战场侦 察等方面,是现代战争中的重要
技术手段之一。
在民用领域中,微波雷达也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交通流量监 测、气象观测、航空航天探测、
微波通信的调制方式有多种,如调频、调相和调幅等,其中调频是最常 用的一种。
微波通信的特点与优势
传输容量大
传输质量稳定
微波通信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可以同 时传输多路信号,适用于大容量、高速率 的信息传输。
微波信号传输不受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 响,传输质量比较稳定。
建设成本低
灵活性高
微波通信可以利用现有的通信设施进行建 设,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线路铺设和施工 ,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质量和效率。
06 微波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
当前微波技术面临的挑战
技术更新换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波技术需要不断更 新换代以满足新的应用需求。
电磁波的安全性
微波技术的广泛应用涉及到电磁波的安全性 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和监管。
高频段电磁波的传输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波雷达 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拓展,为人 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和安全保障。
05 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
微波通信是利用微波作为载波来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微波是指频率在 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具有波长短、频率高的特点。
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将低频信号调制到微波载波上,通过天线将微波 信号发射出去,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将低频信号还原出来。
微波雷达的探测信息丰富,能够提供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方向等多方面的信息,为后续 的数据处理和目标识别提供了基础。
微波雷达的应用领域
微波雷达在军事领域中广泛应用 于导弹制导、目标跟踪、战场侦 察等方面,是现代战争中的重要
技术手段之一。
在民用领域中,微波雷达也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交通流量监 测、气象观测、航空航天探测、
微波通信的调制方式有多种,如调频、调相和调幅等,其中调频是最常 用的一种。
微波通信的特点与优势
传输容量大
传输质量稳定
微波通信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可以同 时传输多路信号,适用于大容量、高速率 的信息传输。
微波信号传输不受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 响,传输质量比较稳定。
建设成本低
灵活性高
微波通信可以利用现有的通信设施进行建 设,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线路铺设和施工 ,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质量和效率。
06 微波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
当前微波技术面临的挑战
技术更新换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波技术需要不断更 新换代以满足新的应用需求。
电磁波的安全性
微波技术的广泛应用涉及到电磁波的安全性 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和监管。
高频段电磁波的传输
Chapter1微波概念微波技术基础 幻灯片
图 1-11
三、场的方法向路的方法转化
注意在波中出现了阻抗概念, 它与R、L、C的低频阻 抗有所不同。 (1-11) 令Γ为反射系数 (1-12)
三、场的方法向路的方法转化
[讨论]衡量电磁波的反射和传输, 我们引入了反 射系数 和波阻抗 ,波阻抗η与媒质特性( ) 相关。 换句话说,媒质的变化影响波的传输。
一、Maxwell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图 1-5
一、Maxwell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3. Maxwell方程还指出: 电磁转化有一个重要条 件,即频率ω。让我们写出单色波频域的 Maxwell方程 (1-4) (1-5) 只有较或者说任何形式的信号高频分量都包含很少 高的ω,才能确保电磁的有效转换,直流情况没有 转换。可以这样说,在高频时封闭电路才有可能变 成开放电路。不过很有意思的是频率愈高,越难出 功率,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矛盾。
一、Maxwell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值得指出: 人类对于电磁的相互转化在认识上走了很多 弯路。其中Faraday起到关键的作用。Oersted首先 发现电可转化为磁(即线圈等效为磁铁),而Faraday坚 信磁也可以转化为电。但是无数次实验均以失败而告 终。只是在10年无效工作后,沮丧的Faraday鬼使神 差地把磁铁一拔,奇迹出现了,连接线圈的电流计指 针出现了晃动。
三、场的方法向路的方法转化
[例3]无限大无源 空间的均匀平面波研究波传输
问题。设 只有x分量, 只有y分量并不失一般性
。波只有可能(±)z方向, 且均匀平面波
不随x, y
变化。
图 1-10 均匀平面波传播
三、场的方法向路的方法转化
写出Maxwell方程组
均匀无源媒质
均匀平面波
上面这两个方程也称为均匀平面波的传播方程。
三、场的方法向路的方法转化
注意在波中出现了阻抗概念, 它与R、L、C的低频阻 抗有所不同。 (1-11) 令Γ为反射系数 (1-12)
三、场的方法向路的方法转化
[讨论]衡量电磁波的反射和传输, 我们引入了反 射系数 和波阻抗 ,波阻抗η与媒质特性( ) 相关。 换句话说,媒质的变化影响波的传输。
一、Maxwell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图 1-5
一、Maxwell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3. Maxwell方程还指出: 电磁转化有一个重要条 件,即频率ω。让我们写出单色波频域的 Maxwell方程 (1-4) (1-5) 只有较或者说任何形式的信号高频分量都包含很少 高的ω,才能确保电磁的有效转换,直流情况没有 转换。可以这样说,在高频时封闭电路才有可能变 成开放电路。不过很有意思的是频率愈高,越难出 功率,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矛盾。
一、Maxwell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值得指出: 人类对于电磁的相互转化在认识上走了很多 弯路。其中Faraday起到关键的作用。Oersted首先 发现电可转化为磁(即线圈等效为磁铁),而Faraday坚 信磁也可以转化为电。但是无数次实验均以失败而告 终。只是在10年无效工作后,沮丧的Faraday鬼使神 差地把磁铁一拔,奇迹出现了,连接线圈的电流计指 针出现了晃动。
三、场的方法向路的方法转化
[例3]无限大无源 空间的均匀平面波研究波传输
问题。设 只有x分量, 只有y分量并不失一般性
。波只有可能(±)z方向, 且均匀平面波
不随x, y
变化。
图 1-10 均匀平面波传播
三、场的方法向路的方法转化
写出Maxwell方程组
均匀无源媒质
均匀平面波
上面这两个方程也称为均匀平面波的传播方程。
CH02物理层_4
09
第3次课知识点
2.7 传输媒体可分为两大类:导引型传输媒体和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2.8 导引型传输媒体可分为:双绞线、同轴电缆、 光纤
2.9 导引型传输媒体的特点 习题:2-10、11、12
随堂测试2
单选题 问答题
单选题
1. 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同时发送 的通信方式称为( )。
C2
频分复用 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将整个带宽分为多份,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 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请注 意,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
频率 频带 n
第 2 章 物理层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5 应用层 4 运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数据据链链路路层层 1 物理层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运输层 (transport layer) 网络层 (network layer)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用户 Aa
时分复用 当某用户暂时无数据发送时,
a t①
在时分复用帧中分配给该用户 的时隙只能处于空闲状态。
Bb b
t②
C
cc
t③
④
D
dt
ab #1
bc
ca d
t #2 #3 #4
4 个时分复用帧
时分复用可能会造成线路资源的浪费
统计时分复用 STDM (Statistic TDM)
用户 Aa
统计
STDM 帧不是固定分配时
第3次课知识点
2.7 传输媒体可分为两大类:导引型传输媒体和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2.8 导引型传输媒体可分为:双绞线、同轴电缆、 光纤
2.9 导引型传输媒体的特点 习题:2-10、11、12
随堂测试2
单选题 问答题
单选题
1. 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同时发送 的通信方式称为( )。
C2
频分复用 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将整个带宽分为多份,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 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请注 意,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
频率 频带 n
第 2 章 物理层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5 应用层 4 运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数据据链链路路层层 1 物理层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运输层 (transport layer) 网络层 (network layer)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用户 Aa
时分复用 当某用户暂时无数据发送时,
a t①
在时分复用帧中分配给该用户 的时隙只能处于空闲状态。
Bb b
t②
C
cc
t③
④
D
dt
ab #1
bc
ca d
t #2 #3 #4
4 个时分复用帧
时分复用可能会造成线路资源的浪费
统计时分复用 STDM (Statistic TDM)
用户 Aa
统计
STDM 帧不是固定分配时
微波技术课件
微波技术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牛奶等乳制品的生产过程中,消毒杀菌是最重 要的处理工艺,传统方法是采用高温短时巴氏杀菌。 其缺点是需要庞大的锅炉和复杂的管道系统,而且 耗费能源、占用煤场、劳动强度大,还会污染环境 等问题。若用微波对牛奶进行杀菌消毒处理,鲜奶 在80℃左右处理数秒钟后,杂菌和大肠杆菌完全达 到卫生标准要求,不仅营养成分保持不变,而且经 微波作用的脂பைடு நூலகம்球直径变小,且有均质作用,增加 了奶香味,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有利于营养成分 的吸收。
10-9
10-6
10-3
m
微波技术的原理
微波原理:依靠以每秒几亿次速度进行周期变化的 微波透入物料内, 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 物料中 的极性分子吸收了微波能以后, 其极性取向随着外电磁 场的变化而变化, 致使分子急剧碰撞而产生了大量的摩 擦热, 使物料内各部分在同一瞬间获得热能而升温。
微波特点: 1、加热时间短、速度快
参考文献
[1] 辛志宏, 马海乐, 樊明涛.微波技术在食品杀菌与保鲜中的 应用[ 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0,4: 30 - 32.
[2] 郭建中, 郝玉书.微波促进食品工业发展[ J] .食品工业科技, 1999, 5: 59 - 61.
[3] STEVE ENNEN.Microwaves step up totheplate[J] .Food Processing, 2002, 63( 8) : 50 - 54.
微波技术
目录
1、微波技术简述 2、微波技术的原理 3、微波技术在食品中应用 4、专业联想---微波技术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5、总结 6、参考文献
微波技术简述
微波是指波长在10-3~ 1M,频率在300~30000MHz 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 ,以 每秒24.5亿次的惊人速度进行周期变化。
微波技术(第二版)
张朝柱,男,1970年9月出生,工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廖艳苹,女,1980年出生,工学博士,博士后,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
崔颖,女,1979年出生,工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学会会 员。从事遥感图像、医学图像、水下图像、语音、视频等信息的智能处理。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图像的分类及特征提取、图像增强与目标检测、络自组织。
谢谢观看
该书共8章,主要介绍了微波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成书过程
修订情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版工作
为了适应微波技术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作者在研究了中国国内外新的同类教 材基础上,结合第一版教材的使用情况,重新编写了该教材。
该书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赵春晖担任主编,第1~5章由赵春晖编写,第6章由崔颖编写,第7章由廖艳苹编写, 第8章由张朝柱编写。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微波技术(第二版)》有配套的慕课——“微波技术”。
获得荣誉
2021年9月26日,《微波技术(第二版)》被国家教材委员会授予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 教育类)二等奖。
作者简介
赵春晖,男,1965年出生,工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黑 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
微波技术(第二版)
20xx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 获得荣誉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06 作者简介
《微波技术(第二版)》是由赵春晖、张朝柱、廖艳苹、崔颖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20年6月11日出版 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iCourse·教材。该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微波工程、电磁测量、无线电 技术等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廖艳苹,女,1980年出生,工学博士,博士后,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
崔颖,女,1979年出生,工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学会会 员。从事遥感图像、医学图像、水下图像、语音、视频等信息的智能处理。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图像的分类及特征提取、图像增强与目标检测、络自组织。
谢谢观看
该书共8章,主要介绍了微波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成书过程
修订情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版工作
为了适应微波技术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作者在研究了中国国内外新的同类教 材基础上,结合第一版教材的使用情况,重新编写了该教材。
该书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赵春晖担任主编,第1~5章由赵春晖编写,第6章由崔颖编写,第7章由廖艳苹编写, 第8章由张朝柱编写。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微波技术(第二版)》有配套的慕课——“微波技术”。
获得荣誉
2021年9月26日,《微波技术(第二版)》被国家教材委员会授予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 教育类)二等奖。
作者简介
赵春晖,男,1965年出生,工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黑 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
微波技术(第二版)
20xx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 获得荣誉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06 作者简介
《微波技术(第二版)》是由赵春晖、张朝柱、廖艳苹、崔颖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20年6月11日出版 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iCourse·教材。该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微波工程、电磁测量、无线电 技术等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微波技术》课件
03
微波器件与系统
微波振荡器
微波振荡器是产生微波信号的 电子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电 磁振荡,通过在谐振腔内形成
电磁振荡来产生微波信号。
常见的微波振荡器有晶体振荡 器和负阻振荡器等,广泛应用 于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等领
域。
微波振荡器的性能指标包括频 率稳定度、相位噪声、输出功 率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着微 波系统的性能。
微波滤波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电 磁波理论、材料特性、工艺制 造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其性能 和可靠性。
微波天线
01
微波天线是用于发射和接收微波信号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波 的辐射和接收。
02
常见的微波天线有抛物面天线、平板天线、八木天线等,广泛应用于 雷达、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等领域。
03
微波天线的性能指标包括增益、方向性图、极化方式等,这些指标直 接影响着微波系统的性能。
微波技术的发展历程
要点一
总结词
微波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过程,目 前仍在不断发展中。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微波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的基础研究,随着电子技术 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波技术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实 际应用。在通信领域,微波技术率先得到广泛应用,如微 波接力通信、卫星通信等。随后,在雷达、加热、医疗等 领域,微波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目前,随着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微波技术仍在不断创新和进步中 。
向,以实现微波技术的绿色发展。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新型微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总结词
新型微波材料的研发是推动微波技术进步的关键,它们在改 善微波性能、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微波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 逐渐受到关注。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性能,能够大幅提 高微波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为微波技术的应用开拓更广阔 的领域。
微波技术课件PPT概要
二、传输特性 (一)传播常数
r j
衰减常数:
表示单位长度上波的振幅值的衰减量,
与波导横截面的形状、尺寸及波导管内表面的材料, 波导内填充的介质、传输的波型以及工作频率等有关
相移常数
表示沿波导的轴向传播时单位距离内相位的变化量
理想、无耗时:
=0, =j
(二) 波导的截止现象/截止波长及传输条件
K Kc wc 2f c
截止频率 fc 2 2 Kc 截止波长 c
传输条件:K > Kc
c 即f f c
如果某一波型要在给定的波导内能够传输,则要求f>fc,具有高通滤波器的特性 对于TEM波没有截止现象, 但TE和TM波有截止现象
(三) 波的速度和波导波长 (1)相速vp:
1 j Ht r H jw 0 t H z t z t 2 2 Kc Kc
1 1 Et 2 0 jw t H z 2 jwaz t H z Kc Kc jw jw j 2 a z t H z 2 a z H t 2 Kc Kc Kc
与无界空间均匀 媒质的相同
静态场也满足同样的Laplace方程,因此一个导波系统若能传输TEM
波型,则该系统中必然能存在静电荷或恒定电流,而在单导体所构成 的空心金属波导管内,不可能存在静电荷或恒定电荷,因此也不可能 传输TEM波型。 若是双导体或多导体,则可以传输TEM波型
§3-2 规则波导中的导行波
这三类波型都是可以单独存在的波型, 对于既有Ez又有Hz,可看作是TE和TM波型的线性叠加 ——(混合波型)
(一)TE波型
微波课件第.节
2020/3/3
标准波导BJ-32各模式截止波长图
2020/3/3
单模传输区域
截止区
[例2-1]设某矩形波导的尺寸为a=8cm,b=4cm,试
求工作频率在3GHz时该波导能传输的模式。
解:由f=3GHz得 c 10(cm)
f
而各模式的截止波长为
cTE10 2a16(cm) cTE20 acTE01 2b8(cm)
E y
j
m 1 n 1
k
2 c
nπ b
E mn
sin
mπ a
x cos
nπ b
y e jz
Hx
m 1 n 1
j
k
2 c
nπ b
E mn
sin
mπ a
x cos
nπ b
y e jz
a
x
H
x
ja π
H 10
sin
a
x
H
z
H 10
cos
a
x
Ex Ez H y 0
2020/3/3
TE10模场分布沿纵向传播瞬时图
2020/3/3
TE10模场分布横截面上瞬时图
2020/3/3
场强与y无关,各分量沿y轴均匀分布,沿x方向的变
其中,A1 、A2 、 B1 及B2为待定系数,由边界条件确定。
Hz应满足的边界条件为
H z x
|x0
H z x
|xa 0
H z y
|y0
H z y
|yb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低频传输线和微波传输线
[例1]计算半径r0=2mm=2×10-3m的铜导线单位长度 计算半径r mm=2 的直流线耗(电阻) 的直流线耗(电阻)R0 计及 J =σE I = JS =σEπr2 0 同时考虑Ohm定律 同时考虑Ohm定律 Ohm
V = ∫ Edl
V 1 ∫ Edl = l = R = = 0 I σEπr2 σπr2 5.8×107 ×π ×(2×10−3)2 0 0 =1.37×10−3Ω/m
u = u(z,t) i = i(z,t)
(2(2-1)
二、传输线方程
图 2-5
长线效应
二、传输线方程
利用Kirchhoff 定律,有 定律, 利用
∂i(z,t) −u(z +∆z,t) +u(z,t) = Ri(z,t) + L ∂t ∆z −i(z +∆z,t) +i(z,t) = Gu(z,t) +C ∂u(z,t) ∆z ∂t
u(z,t) = Re U(z)ejωt i(z,t) = Re I (z)ejωt
(2(2-4)
(2-4)式中,U(z)、I(z)只与 有关,表示在传输线z 只与z (2-4)式中,U(z)、I(z)只与z有关,表示在传输线z处 式中 的电压或电流的有效复值。 的电压或电流的有效复值。
一、低频传输线和微波传输线
图 2-1
低频传输线
图2-2 直线电流均匀分布
一、低频传输线和微波传输线
由分析可知,Poynting矢量集中在导体内部传播 矢量集中在导体内部传播, 由分析可知 , Poynting矢量集中在导体内部传播 , 外部极少。 事实上, 对于低频, 我们只须用I 外部极少 。 事实上 , 对于低频 , 我们只须用 I,V 和 Ohm定律解决即可 无须用电磁理论。 定律解决即可, Ohm定律解决即可, 无须用电磁理论。 不论导线怎样 弯曲,能流都在导体内部和表面附近。 弯曲,能流都在导体内部和表面附近。
三、无耗传输线方程
所以可得
β C − jβz jβz I (z) = (Ae − Ae ) = (Ae− jβz − Aejβz ) 1 2 1 2 ωL L
1 = (Ae− jβz − Aejβz ) 1 2 Z0
一、低频传输线和微波传输线
我们很容易提出一个问题: 我们很容易提出一个问题:微波传输线为什么不 采用50周市电明线呢? 50周市电明线呢 采用50周市电明线呢? 1、低频传输线 在低频中,我们中要研究一条线( 在低频中,我们中要研究一条线(因为另一条线是 作为回路出现的) 电流几乎均匀地分布在导线内。 作为回路出现的)。电流几乎均匀地分布在导线内。 电流和电荷可等效地集中在轴线上,如图( 电流和电荷可等效地集中在轴线上,如图(2-1)。
代入铜材料 σ = 5.8×107
一、低频传输线和微波传输线
2. 微波传输线 当频率升高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导体的集肤效应 Effect)。 导体的电流、 ( Skin Effect)。 导体的电流 、 电荷和场都集中在导 体表面。 体表面。
图2-3
微波集肤效应
一、低频传输线和微波传输线
[ 例 2 ] 计算f=10GHz=1010Hz、r0=2mm铜导线单位长 计算 f=10GHz=10 Hz、 mm铜导线单位长 f=10GHz= 度的线耗(电阻) 度的线耗(电阻)R 这种情况下, 这种情况下,设 J = J0e−a(r0−r) 其中, 的表面电流密度, 是衰线常数。 其中, J0是 = r0 的表面电流密度,a是衰线常数。对 r 于良导体,由电磁场理论可知 于良导体,
σ = 5.08×10
∆= 0.066/ f , 若 =1010 Hz, ∆= 0.66×10−6 f
σ ⋅∆= 3.83×10
1 R= = 2.07 Ω/m −3 2π ×2×10 ×3.83×10
从直流到10 Hz,损耗要增加1500 1500倍 从直流到1010Hz,损耗要增加1500倍。
R r = 0 =1.515×103 R0 2∆
第2章
传输线方程
Transmission Line Equation
低频电路有很多课程, 唯独没有传输线课程。 低频电路有很多课程 , 唯独没有传输线课程 。 理由很简单:只有两根导线有什么理论可言? 理由很简单:只有两根导线有什么理论可言? 上一章讨论了微波基本概念, 上一章讨论了微波基本概念 , 并且指出了工程 中所关心的微波传输问题。 中所关心的微波传输问题 。 微波传输最明显特征是 别树一帜的微波传输线, 例如, 双导线、 同轴线、 别树一帜的微波传输线 , 例如 , 双导线 、 同轴线 、 带状线和微带线等。本章就来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带状线和微带线等。本章就来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1 I (z) = (Ae− jβz − Aejβz ) 1 2 Z0
η
(2-8) (2-
其中:Z0称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其含义如下: 其中: 称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其含义如下: 由于 并且
U(z) = Ae− jβz + Aejβz 1 2 dU(z) − = jβ(Ae− jβz − Aejβz ) = jωLI (z) 1 2 dz
一、低频传输线和微波传输线
事实上,微波功率应该(绝大部分)不会在的导线 事实上,微波功率应该(绝大部分) 内部传输, 而是在导线之外的空间传输。 内部传输 , 而是在导线之外的空间传输 。 柱内部几 乎无物,并无能量传输。 乎无物,并无能量传输。 最简单而实用的微波传输线是双导线, 最简单而实用的微波传输线是双导线,它们与低 频传输线有着本质的不同: 功率是通过双导线之间 频传输线有着本质的不同 : 的空间传输的。 的空间传输的。
一、低频传输线和微波传输线
可见, 可见 , 如果使用同样尺寸的导线来传输微波信 那么导线的电阻和损耗将大大升高, 号 , 那么导线的电阻和损耗将大大升高 , 这很不利 于能量的传输,同时也是种浪费。 于能量的传输,同时也是种浪费。 反过来,如果想在微波频率下使其损耗(电阻) 反过来 , 如果想在微波频率下使其损耗 ( 电阻 ) 与直流(或低频)情况一致, 与直流 ( 或低频 ) 情况一致 , 那么可以计算得到此 时所需导线的半径r如下: 时所需导线的半径r如下:
(2(2-7)
和均匀平面波类比 β ↔k
β =ω LC,
k =ω µε
三、无耗传输线方程
最后,求解的结果也作了类比. 最后,求解的结果也作了类比.
U(z) = Ae 1
− jβz
+ Ae 2
jβz
E(z) = Ae− jβz + Aejβz 1 2 1 H(z) = (Ae− jβz − Aejβz ) 1 2
(2z = Ri + L∂t − ∂ i = Gu +C ∂ u ∂z ∂t
(2(2-3)
式(2-3)是均匀传输线方程或电报方程。 (2-3)是均匀传输线方程或电报方程。 是均匀传输线方程或电报方程
二、传输线方程
如果我们着重研究时谐(正弦或余弦)的变化情况, 如果我们着重研究时谐(正弦或余弦)的变化情况,有
2
(2(2-5-2)
其中,我们令: 其中,我们令:γ = YZ = (G+ jωC)⋅ (R+ jωL) =α + jβ
γ 为 “ 传播常数 ” , 为损耗因子 , α 为损耗因子, β 传播常数”
为相位常数。 为相位常数 。
三、无耗传输线方程
对于无耗传输线而言: R=0,G=0 。 此时, 方程可写 对于无耗传输线而言 : R=0 G=0 此时 , 成如下形式: 注意: 为了便于理解, 成如下形式 : ( 注意 : 为了便于理解 , 我们将传输 线方程与平面波传播方程做一类比, 线方程与平面波传播方程做一类比 , 左边为无耗传 输线方程,右边为平面波方程) 输线方程,右边为平面波方程)
−ar 0 r 0 ar −ar 0
计及在微波波段中, 是一阶小量, 计及在微波波段中, ∆=1/ a 是一阶小量,对于1/ a2及以 上量完全可以忽略。 上量完全可以忽略。则
I = 2πσE0r ∆ 0
因此
E0l l R= = I 2πr σ∆ 0
一、低频传输线和微波传输线
和直流的同样情况比较 7
dU +(R+ jωL)I = 0 dz dI +(G+ jωC)U = 0 dz
(2(2-5-1)
二、传输线方程
为串联阻抗, 为并联导纳, 令 R+ jωL = Z 为串联阻抗, + jωC = Y 为并联导纳, G 则上式可写成: 则上式可写成:
d2U −YZ ⋅U = 0 2 dz dI −YZ ⋅ I = 0 2 dz
二、传输线方程
传输线方程也称电报方程。 传输线方程也称电报方程 。 在沟通大西洋海底 电缆时,开尔芬首先发现了长线效应: 电缆时 , 开尔芬首先发现了长线效应 : 电报信号的 反射、传输都与低频有很大的不同。经过仔细研究, 反射 、 传输都与低频有很大的不同 。 经过仔细研究 , 才知道当线长与波长可比拟或超过波长时, 才知道当线长与波长可比拟或超过波长时 , 我们必 须计及其波动性,这时传输线也称长线。 须计及其波动性,这时传输线也称长线。 为了研究无限长传输线的支配方程,定义电压u 为了研究无限长传输线的支配方程,定义电压u 和电流i均是距离和时间的函数, 和电流i均是距离和时间的函数,即
dU − = jωLI dz dI − = jωCU dz
dE = jωµH dz dH − = jωε E dz −
(2(2-6)
三、无耗传输线方程
二次求导得: 二次求导得:
d2U + β2U = 0 dz2 d2 I + β 2I = 0 d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