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输血指征及原则

合集下载

输血指征汇总

输血指征汇总
2.血红蛋白 60g/L-100g/L 和/或红细胞压积 0.18-0.30,根 据患者组织缺氧与耗氧情况、心肺代偿功能等情况综合评估考虑 是否需输注;
3.血红蛋白<60g/L 和/或红细胞压积<0.18,可输注。
血小板
适应症:适用于血小板计数减少和/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出 血的治疗性输注或具有潜在性出血倾向的预防性输注。 通常每输注 1 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或 10 单位浓缩血小 板可升高血小板计数 20×109/L-30×109/L。 指征: 1.血小板计数>50×109/L,可不输注;倘若存在血小 板功能异常伴有明显出血,可输注; 2.血小板计数 10×109/L -50×109/L,伴有明显出血, 应输注; 3.血小板计数<10×109/L,应立即输注
有特异性浓 缩制剂可供 使用时冷沉 淀凝血因子 不宜作为首 选治疗方案.
ⅩⅢ因子 缺乏症、 血管性血 友病、纤 维蛋白异 常及纤维 蛋白原缺 乏症
冷沉淀指征
1、大量输血或 DIC 伴纤维蛋白原 水平< 1.0g/L 时,可输注冷沉淀凝 血因子
2、创伤、产科和心脏手术患 者纤维蛋白原维持在 1.5g/L2.0g/L
个体化输注
输血治疗应以安全为前提,避免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
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严格掌握输血适应 证
安全输注 合理输注
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输血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输注的有效 性,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有效输注
第二节
围手术期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
红细胞.
血小板
血浆
冷沉淀
红细胞
适应症: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政常 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 或胶体液应用。 指征:>100g/L, 不推荐输注,<70g/L,考虑输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 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_概述及解释说明

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_概述及解释说明

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输血是内科领域中一项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将血液或其组成部分输注给患者来纠正贫血、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是指在内科临床实践中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输血以及执行输血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了解正确的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展开详细讨论,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将介绍输血指征的相关内容,包括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输血的标准和判断依据。

其次,我们将探讨在进行内科输血时应遵循的原则,例如合理使用不同类型的血液制品、正确选择适宜的输血量等。

然后,本文将详细解释内科输血的必要性和适用范围,强调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进行输血是不可或缺的,并且针对不同的病情给出了相应的适用范围。

随后,我们将探讨内科输血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包括输血反应、感染风险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最后,本文还将介绍输血过程中的监测与管理,包括血液安全、输血速率以及输血效果的评估等。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和解释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内科输血的必要性、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并提供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指导。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内科输血决策与操作原则,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做出明智而准确的判断,并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在最终结论部分,我们还会总结主要观点并对未来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进行展望与建议,以期推动该领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 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2.1 输血指征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在内科领域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输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科输血指征:a) 术前准备:在某些手术前,如大手术或涉及重要器官的手术中,出于安全考虑可能需要进行预防性输血。

b) 急性失血:严重创伤、内出血或其他急性失血情况下可能需要输血以迅速恢复患者的有效循环容量。

c) 缺氧和贫血:当患者出现严重缺氧症状(如心肌缺氧)以及贫血相关症状时,给予红细胞输注可以提高氧运输和改善组织供氧。

2019年新输血制度解读

2019年新输血制度解读
✓ 血小板输注有效: 输血小板后1h CCI>7.5; 18-24h CCI>4.5 虽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增高,但临床出血明显改善
(三)各成分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4、冷沉淀
使用范围 扩大
更新前
补充VIII因子、 XIII因子
血管性血友(vWF) 纤维蛋白原 纤维结合蛋白
更新后
补充VIII因子、 XIII因子
普通血浆
更新后
输血指证以血流动力学稳 定和活动性出血分类
“血液管理”患者为关注 焦点,引入了PBM的理念
强调个体化输注的精准性, 调整了血液输注的指针
提出了血红蛋白“阈值” (包括儿科、高原人群)
增加了非适应症 新增了病毒灭活新鲜血浆
和病毒灭活血浆
(一)术语和定义
24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正常成人体重的7%; 儿童体重的8~9%);或3h内丢失50%自身血容量;或成人 出血速度达到150mL/min;或出血速度达到1.5mL/(kg·min) 超过20min;失血导致收缩压低于90mm/Hg或成人心率超过 110次/min。
患者HB<130g/L,可输血
如心肌梗死、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感染和实施肿 瘤放化疗等患者,输注指征可适当放宽
(三)各成分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红细胞
✓ 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时,红细胞使用剂量根据病情和预 期Hb水平而定。每输注2单位红细胞成分可升高Hb 5g/L10g/L。婴幼儿输注10-15mL/kg,Hb水平提高20-30g/L。
3、血小板
使用范围 扩大
更新前
血小板减少而引 起的出血
更新后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 降低而引起的出血
具有潜在性出血倾 向的预防性输注

输血指征完全版

输血指征完全版

输血的临床指征和成分输血【2 】输血是把双刃剑,准确的输血可以抢救性命,但是输血仍是有风险的,即使血液质量标准不断进步,输血仍是一项高风险的治疗措施,须要严厉控制输血指征.实行输血治疗前,对患者的分解评估平常重要,评估包括试验室指标.贫血状态.耐受情形.心肺功效.机体代偿情形等.在不输血不足以保持患者的正常性命体征或不能度过难关时,才斟酌为患者实行输血治疗.值得切记WHO制定的“临床输血实践的原则”:①输血只是患者治疗的一部分;②依据国度临床用血指南,斟酌到患者自身须要再做输血决议;③应尽可能削减掉血以削减患者输血需求;④急性掉血患者应起首采取有用苏醒措施(静脉输液.输氧等),同时评估是否须要输血;⑤患者血红蛋白程度尽管重要,但不是决议实行输血治疗的独一身分.须要缓解临床症状,预防患者逝世亡和病情恶化等都是支撑输血的身分;⑥临床医务人员应当懂得输给患者的血液和血液成品有传播输血传染病的安全;⑦只有当输血对患者的利益大于所冒风险时才应进行输血;⑧医师应明白记载输血的来由;⑨应有经培训的医务人员监测输血的患者,当消失不良反响时能立刻做出反响,采取措施.1.全血输注(1)全血输注的顺应证为:①急性掉血.产后出血等大出血;②体外轮回;③换血治疗.(2)全血输注的禁忌证为:①心功效不全.心力弱竭的贫血患者,婴儿.老年人.慢性病体质衰弱的患者;②需长期重复输血者;③对血浆蛋白已致敏的患者,以往输血或怀胎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患者;④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⑤可能进行干细胞或其他器官移植患者.(3)全血输注的输注剂量:依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年纪及体重.输血顺应证.心肺功效等来决议.2.红细胞输注临床改正贫血.进步患者的携氧才能,主如果输注红细胞成品.内科慢性贫血:慢性贫血病人的输血指征:①Hb小于60g/L或HCT小于0.18,伴有显著贫血症状者(遗传性血液病患儿在其发展发育期,输血指征可放宽);②贫血轻微,而又因其他疾病须要手术者或待产妊妇.③Hb大于60g/L 而小于80g/L,大夫要细心评估患者具体病情酌情处理,做到能不输血就不输血的原则内科急性掉血量多按外科急性掉血处理外科急性掉血患者红细胞输注应依据掉血量和试验室指标来肯定.①掉血量:掉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只输液,不输血;掉血量达血容量的20%~30%时,输液和输注红细胞;掉血量达50%~100%时,应输液.输注红细胞和输注白蛋白.掉血量超过总血容量时,可依据现实情形补充血小板.冷沉淀.新颖冰冻血浆等.②试验室指标:血红蛋白大于100g/L,可以不输血;血红蛋白小于70g/L,应斟酌输血;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依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效.代谢情形及年纪等身分决议是否须要输血.术中输血,其目标是为了补充血容量的丧掉.改良血液的运氧才能.保持正常的凝血功效.进步机体的免疫力.临床上平日是依据敷料.吸引器中掉血量的若干,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血流淌力学的监测成果和变化,以及Hb和Hct的测定成果进行分解断定,从而估量掉血量.可参照急性掉血指征来肯定是否须要输血,红细胞的输注应使Hct保持在30%~35%,术中过高的Hct可增长血液的黏滞度,不利于血液对组织的灌注,有增长血栓形成的风险.3.血小板输注血小板的重要功效是参与止血,当患者血小板削减或功效平常时,须要输注外源性血小板以达到止血或预防出血的目标.依据输注视标不同,血小板输注分为治疗性输注和预防性输注.依据制备办法不同,血小板成品有两大类,一种是经由过程对采集的全血离心分别出的浓缩血小板,一种是应用血液分别机主动采集的单采血小板.前者可以勤俭血源,一血多用,后者可以从单个供者得到高纯度和含量高的血小板.血小板输注的指征重要包括:①血小板数目削减或功效平常,伴有出血偏向或表现;②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③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依据是否有自觉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议;④血小板计数<50×109/L,应斟酌输注;⑤如术中消失不可控制的出血,肯定血小板功效低下者,无论血小板数目若干,均可斟酌输注;⑥控制产科DIC出血时很少须要血小板,但抢救重症DIC时,一次性输注3个治疗量血小板,后果好.血小板输注的剂量因具体情形而定:①成人每次输注1个治疗剂量的单采血小板(血小板含量≥2.5×1011/袋),或8~10U的浓缩血小板(血小板含量≥2.0×1010/U),一般可达到显著的止血后果.理论上可晋升患者外周血小板(30~50)×109/L.②轻微出血或已产生同种免疫反响者应加大输注剂量.③儿童应依据患儿年纪和病情将1个治疗剂量的单采血小板分为2~4次输注.血小板输注的输注办法值得留意:①输注前应轻摇血袋,使血小板和血浆充分混匀;②输注前不须要作交叉配血,ABO血型同型输注;③应用标准滤网(170üm)的输血器输注,同时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大速度输入.4.血浆输注血浆(plasma)是血液的液体成分,由蛋白质.脂类.无机盐和大量化合物构成.重要心理功效有补充蛋白质.保持酸碱均衡.运输.调节和保持胶体渗入渗出压等.血浆成品重要有新颖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和通俗冰冻血浆(frozen plasma,FP),前者包含全体凝血因子,后者不稳固的凝血因子特殊是Ⅴ因子和Ⅷ因子几乎全体掉活.血浆输注的指征为:输血量相当于自身血容量,PT或APTT大于正常的1.5倍,创面漫溢性渗血,有先本性凝血功效障碍等情形时,应斟酌输新颖冰冻血浆.应当留意的是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大于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效仍可保持正常.即患者血液置换量达全身血液总量时,现实上还会有1/3的自身成分(包括凝血因子)保留在体内,仍有足够的凝血因子.但假如休克没得到实时改正,可导致消费性凝血障碍.新颖冰冻血浆的输入量达到10~15ml/kg才能达到补充凝血因子的感化,对于须要输注的患者,一次足量输注才能达到最佳后果. 血浆输注剂量取决于患者具体病情须要,一般情形下,凝血因子达到正常程度的25%根本能知足止血请求.一般成人患者输注剂量为200~400ml,或按10~15ml/kg盘算.儿童患者酌情减量.5.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冷沉淀是在控制前提下熔化新颖冰冻血浆而采集的沉淀物,使悬浮于20~30ml的血浆中.每200ml血浆制备的冷沉淀,Ⅷ因子含量≥80mg.纤维蛋白原含量≥150mg,同时还含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联合蛋白和因子Ⅷ等.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剂量:①血友病A患者,一般以为按10kg体重输1单位计,每日1次保持3~4天.手术出血时,应保持7~10天.②纤维蛋白原缺少症,所需的冷沉淀剂量取决于患者血浆中本来的纤维蛋白原程度,常用剂量为每l0kg体重输1~1.5单位.使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程度保持在0.5~1.0g/L为适度.③对于大量出血患者,补充冷沉淀的指征是纤维蛋白原小于0.8g/L.。

临床输血指征

临床输血指征

输血指征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区分紧急输血和择期输血的情况,确保输血的治疗作用;一、对慢性病患者血红蛋白≥10克,或红细胞压积≥30%不予输血:急性失血量在600ml以下,红细胞压积≥35%的患者原则上不输血;二、对慢性病患者血红蛋白<10克,可小量分次输血,应采用成份输血;1、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2、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凝血功能障的病人;1、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4、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失血量是判断输血的一项重要指标,准确地评估失血量对患者的救治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评估失血量的依据主要有:血液检查、临床指标、体位试验、中心静脉压等;急性出血情况下,失血量的评估单纯依靠血液检测指标并不能正确反映出血管内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因为在急性失血后的短时间内,体液移动还不明显,仍可表现为正常水平,难以通过HB、Hct等指标准确体现;因此需要结合临床指标辅助判断;轻度失血表现:口渴畏冷,皮肤苍白,血压及脉搏随体位变化而变化,颈静脉塌陷,尿色深且量少,预计成人失血量约为800~1200ml;中度失血进一步表现:口干,出冷汗,脉搏>100次/分、且无力,收缩压<90mmHg,预计成人失血量为1200~1600ml;重度失血表现:患者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四肢厥冷,血压明显下降,脉快而细弱,呼吸深快等,预计成人失血量>1600ml;此外,休克指数亦可辅助判断失血量,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正常值为0.5左右;患者休克指数=1,失血量为全身血量的20%~30%;休克指数>1,失血量已达30%以上;休克指数>1.5,失血量为全身血量的30%~50%;休克指数>2.0,失血量>50%;。

输血指征及标准

输血指征及标准

输血指征及标准输血是现代医学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当人体失血或因其他原因造成贫血时,输血可以及时地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然而,对于不同的病人,输血指征和标准并不相同。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输血的指征和标准:一、输血的指征1.急性及慢性失血:在手术和创伤中,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失血,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等紧急情况。

在这些情况下,输血是必要的。

2.贫血:对于严重贫血的病人,无论贫血的原因是由于营养不良还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输血都有可能是必要的。

3.手术前后:在进行某些大型手术时,可能需要提前为患者进行输血,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安全。

手术后,如果患者失血过多,也需要进行输血。

4.器官移植:在进行某些器官移植手术时,由于手术本身的复杂性,患者有可能需要进行输血来维持身体机能。

二、输血的标准1.血红蛋白水平:通常,若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0-80g/L,就需要进行输血。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急性失血性休克时,此标准可以适当调低。

2.血容量:血容量指血液循环中血液的总量,包括血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通常情况下,血容量低于体积的1/3需要进行输血。

3.病情及病人的身体状况:除了血红蛋白水平和血容量外,还需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及病人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

例如,老年人和儿童需要进行输血的标准可能略有不同。

总之,输血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医疗行为,需要在鉴别诊断后才能进行。

同时,为了减少输血的风险和副作用,在进行输血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严格遵守输血的指征和标准,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输血指征

输血指征

术科输血指征红细胞:合理输血指征:1)Hb <70g/L2)Hb 70-100g/L,依病情决定3)严重创伤合并感染,Hct可达0.35不合理输血指征:1)失血患者补液扩容前输红细胞2)Hb >100g/L3) 失血量<20%血小板合理输血指征:1)血小板<50*109/L 2) 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不合理输血指征:1)血小板>100*109/L2) 血小板50-100*109/L,无出血倾向3)量不中(一次性输注<2.0*1011)新鲜冰冻血浆合理输血理由:1)PT或APTT为正常的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2)输血量>或=自身血容量3)凝血功能障碍4)紧急对抗华法令抗凝作用不合理输血理由:1)无上述指征2)用于扩容3)治疗低蛋白血症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5)用于补充营养6)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7)促进伤口愈合8)FFP量不中(<10-15ml/kg)冷沉淀合理输入理由:纤维蛋白原<0.8g/L不合理输血理由:1)纤维蛋白原>1.0g/L2) 纤维蛋白原>0.8g/L,无出血表现3)量不足(<1.5单位/10kg)非术科输血指征红细胞合理输血指征:1)Hb <60g/L,或Hct<0.22)若有严重感染,Hct可达0.35不合理输血指征:Hb >60g/L,或Hct>0.2,无缺氧指征血小板合理输血指征:1)血小板10-50*109/L,伴有出血,可输血小板2)血小板<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不合理输血指征:1)血小板>50*109/L2) 血小板<5*109/L,未立即输注血小板3)量不中(一次性输注<2.0*1011)新鲜冰冻血浆合理输血理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III缺乏并有出血表现不合理输血理由:1)无上述指征2)用于扩容3)治疗低蛋白血症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5)用于补充营养6)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7)FFP量不中(<10-15ml/kg)冷沉淀合理输入理由:1)治疗甲型血友病2)纤维蛋白原<0.8g/L不合理输入理由:1)纤维蛋白原>1.0g/L 2)纤维蛋白原>0.8g/L,无出血表现3)乙型血友病4)量不足量不足(<1.5单位/10kg)输血检查事项1 有输血指征。

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

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

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引言:临床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损伤。

正确的输血管理是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有效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理解和应用输血技术,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一、合理的输血指征合理的输血指征是临床输血的基础。

输血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指征来决定,而不是盲目地进行。

常见的输血指征包括贫血、失血、血液凝块功能障碍等。

在确定输血指征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判断,确保输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二、正确的血型鉴定和配血血型鉴定和配血是输血前必须进行的重要步骤。

在进行输血前,应对患者和供血者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输血的血型匹配。

输血时应根据患者的血型和免疫情况选择适当的血液制品,避免出现输血反应和免疫相关问题。

三、严格的血液安全控制血液安全是输血过程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在输血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血液安全控制的各项规定和操作步骤。

包括严格的无菌操作、血液制品的储存和运输、输血设备的清洁和消毒等。

同时,应定期检查血液制品的有效期和质量,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个体化的输血管理个体化的输血管理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的输血管理。

在输血前,应评估患者的输血需求和输血反应的风险,制定个体化的输血方案。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后的反应和效果,及时调整输血方案,确保输血的疗效和安全。

五、合理的输血速度和剂量输血的速度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输血指征来确定。

输血速度过快可能引起输血反应和过敏反应,而输血速度过慢可能延长输血时间和治疗效果。

输血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失血量和代谢需求来确定,避免过度输血或不足输血。

六、严密的观察和记录输血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相关的问题。

同时,应详细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的时间、剂量、速度和反应等,以便及时追踪和评估输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结论:临床输血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医疗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第四条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第六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第七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第八条亲友互相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第九条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和监护。

第十条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第十一条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第十二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输血的指征及原则(优.选)

输血的指征及原则(优.选)

输血的指征及原则
1.血红蛋白低于60g/L 恶性肿瘤患者所致贫血的治疗主要是抗癌治疗,辅以补充缺乏的造血物质,当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可考虑输入浓缩红细胞。

2.输血次数多次输血可输入某些病毒,产生抗HLA抗体,从而出现热原性输血反应,
输入的血小板遭破坏,为超量化疗后的骨髓移植带来困难。

因此仅疾病晚期病情严重,为保证化疗顺利完成,或并发感染、出血等,才需要输血,一般给浓缩红细胞,以少量为宜。

3.慎用血细胞制品粒细胞减少症常见于恶性肿瘤侵犯骨髓或由于大剂量化疗、放疗造成的骨髓抑制、一般不宜输注粒细胞,应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或粒单集落刺激因子即可取得良好疗效。

4.输血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输血能降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T4/T8)的比例,降低吞噬细胞对炎性刺激的反应,使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前列腺素E增加。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1 / 1word.。

输血指征

输血指征
不合理输血理由:
1.无上述血浆输注指征
2.用于扩容
3.治疗低蛋白血症
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
5.用于补充营养
6.用于提高免疫力
7.促进伤口愈合
8.FFP量不足(<10-15ml/kg)
不合理输血理由:
1.纤维蛋白原>1g/L
2.纤维蛋白原>0.8g/L,无出血表现
3.量不足(<1.5U/10kg)
全血
合理输血理由:
不合理输血理由:
1.血小板>100×109/L
2.血小板50-100×109/L,无出血
3.量不足(一次性输注<2×1011/L)
新鲜冰冻血浆
冷沉淀
合理输血理由:
1.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2.输血量≥自身血容量
3.凝血功能障碍
4.紧急对抗华法令抗凝血作用
合理输血理由:
纤维蛋白原<0.8g/L
手术科室临床输血指征
红细胞
血小板
合理输血理由:
1.血红蛋白<70g/L
2.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病情决定
3.严重创伤合并感染,HCT可达0.35
合理输血理由:
1.血小板<50×109/L
2.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
不合理输血理由:
1.失血患者补液扩容前输红细胞
2.血红蛋白>100g/L
3.失血量<20%自身血容量
2.纤维蛋白原<0.8g/L
不合理输血理由:
1.无上述血浆输注指征
2.用于扩容
3.治疗低蛋白血症
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
5.用于补充营养
6.用于提高免疫力
7.FFP量不足(<10-15ml/kg)
不合理输血理0.8g/L,无出血表现

输血新行标,4月起实施,这些输血相关知识,你要知道!

输血新行标,4月起实施,这些输血相关知识,你要知道!

输血新行标,4月起实施,这些输血相关知识,你要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18年9月颁布了新的《全血和成分血使用》的标准,要求2019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

本标准规定了全血和成分血的适应证、输注剂量和使用方法。

适用于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输血治疗的全过程。

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咱们应该充分了解并掌握新的卫生行业标准,今天就血液各成分部分内容跟大家分享。

一、大量失血的定义24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正常成人体重的7%;儿童体重的8%~9%);或3h内丢失50%自身血容量;或成人出血速度达到150mL/min;或出血速度达到1.5mL/(kg·min)超过20min;失血导致收缩压低于90mm/Hg或成人心率超过110次/min。

该定义对于护理人员在临床上观察患者出血情况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二、不同成分血的分类及适应症(一)红细胞制剂常见种类的特点及适应证注:红细胞制剂不适用于药物治疗有效的贫血;也不应作为扩充血容量、促进伤口愈合或是改善人体状态的治疗手段。

(二)血浆制剂常见种类的特点及适应证注:不适用于单纯扩充血容量和升高蛋白浓度,也不适用可通过其他方式(如维生素K、冷沉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浓缩制剂等)治疗的凝血障碍。

(三)血小板制剂常见种类及特点注:血小板应一次足量输注。

不适用于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无关的出血,也不适用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TTP,或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除非出血危及生命。

(四)其他血液成分制剂及特点三、注意事项1、全血和成分血出库后,应在4h内完成输注,不应再进行保存。

2、输注速度宜先慢后快,起始的15min慢速输注,严密监测是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若无不良反应,以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快速度完成输注。

3、除生理盐水外,血液制剂中不得添加任何药物。

4、血液置换、大量输血及患者体内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冷凝集素时宜进行血液加温。

血液加温宜采用专用血液加温仪。

临床输血基本原则

临床输血基本原则

一、合理输血1。

高效2。

安全不同血液成分携带病毒的概率也不同,以白细胞最大,血浆次之,红细胞最小3。

有效保存在保存过程中会丢失一些不稳定的东西,包括:血小板、粒细胞、不稳定凝血因子。

增加了不害物质其中有钾4。

保护血液资源二、常用血液成分特性1.红细胞(1)悬浮红细胞:又称红细胞悬液,是目前最常用的成分.红悬的适应证:①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②老年人、小孩、妊娠期并发贫血需输血者③外科手术内出血等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用量:成人1单位红悬(200ml全血制得)提升5g/L(2)洗涤红细胞把红细胞洗了3遍,把抗源物质洗掉了.所以一说这个病人有过敏反应,过敏休质,我们就给他输洗涤红细胞。

还有高钾血症,急性肝肾衰竭,自免溶贫都要选择洗涤红细胞2。

血小板浓缩血小板.适应证: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3。

新鲜冰冻血浆(FFP)除了扩容外最重要的是里面的稳定的凝血因子。

用于凝血因子障碍所至凝血功能障碍。

4.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因为白细胞所携带病毒的机率最大,所以把它弄掉.用于:(1)多次输血者,如再障,重度海洋性贫血(2)准备器官移植患者5。

辐照血液成分血液经过γ射线照射,灭活淋巴细胞。

主要用于防止近亲输入所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6。

人血白蛋白用于低血容量休克,低蛋白血症,新生儿的核黄疸.它没有传播病毒的危险。

三、输血的适应征及原则1、急性失血血容量减少20%(800ML)一般输入晶体液胶体液,很少输血2、止血功能的异常可以输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四、血液保护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征不该输的就不要输2、减少失血减少手术中不心要的出血是减少异体输血的关键措施3、自身输血最能减少输血的并发症且无传染疾病的危险4、血液保护药物的应用:(1)术前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或维生素K(2)预防性的应用抗纤溶药,如6—氨基已酸,抑肽酶(3)应用重组因子激活物VII对大型手术的困难止血具有显著疗效五、安全输血(一)输血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热反应常见原因是致热原1、急性输血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荨麻疹和瘙痒,原因是对某种血浆蛋白产生过敏反应2、溶血反应是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因ABO血型不合引起.临床表现是:腰背酸痛+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处理原则:(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道(2)保持呼吸道,高浓度吸氧(3)利尿,防止肾衰竭3。

2019年新输血制度解读

2019年新输血制度解读

4、冷沉淀
使用范围 扩大
更新前
补充VIII因子、 XIII因子
血管性血友(vWF) 纤维蛋白原 纤维结合蛋白
更新后
补充VIII因子、 XIII因子
血管性血友(vWF) 纤维蛋白原 纤维结合蛋白 大量输血 DIC 其他治疗方法无效
的尿毒症出血
禁忌症:有特异性浓缩制剂可供使用时冷沉淀凝血因子不宜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三)各成分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4、冷沉淀
输注指征
ü 大量输血或DIC伴纤维蛋白原水平<1.0g/L或疑有凝血因子 FⅧ、ⅩⅢ缺乏或低下时,可输注。(其中创伤、产科和心脏 手术患者纤维蛋白原维持在1.5g/L~2.0g/L)
ü 血栓弹力图(TEG)显示K 值延长、α角缩小并伴有明显出血 时,可输注。
2、红细胞
输注指征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 注:高海拔地区及婴幼儿患者可依据病情适当提高Hb阈值。
压积 Hb水平 建议
临床表现
>0.30 0.180.30
<0.18
>100g/L 80g/L100g/L
70g/L80g/L <70g/L <60g/L
不推荐输注 特殊情况可考 虑输注
综合评估后可 考虑输注 考虑输注 推荐输注
前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三项新的输血相关卫 生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出台不仅进一步促进了输血 治疗规范和标准化的发展,更进一步提高了安全和合 理用血的水平。 输血相关编号和名称如下:
WS/T 622-2018 内科输血 WS/T 623-2018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 WS/T 624-2018 输血反应分类。
特殊情况的输注指征 ✓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在有创操作前,考虑预防性输注。 ✓ 血小板功能障碍的患者:出现关键部位出血或重大手术前,应 预防性输注。 ✓ 血栓弹力图(TEG):显示MA值降低伴有明显出血,应输注;

输血的指征及原则

输血的指征及原则

输血的指征及原则
输血的指征有急性失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70g/L,慢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者血红蛋白值未达输血值但患者有严重的贫血症状,抢救时。

输血的原则是尽量选择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

输血是快速纠正贫血,改善患者贫血症状及抢救的重要治疗措施。

对于有输血指征的贫血患者,可予以同型红细胞悬液输注,同时完善贫血六项、胃镜、肠镜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贫血病因,针对病因治疗纠正贫血。

如果是择期手术的患者,可以术前储存自体红细胞或术中回收自体血液回输给患者。

自体输血的最大优点是不会出现输血反应,无输血风险。

对于既往有输血过敏史的患者,需要予以去白红细胞悬液输注,对于发生过输血相关性溶血的患者需要输注洗涤红细胞。

心脏外科输血指征

心脏外科输血指征

心脏外科输血指征红细胞1.Hb<80g/L2.危重患者、年龄>70岁,Hb<90g/L3.紫绀患者和婴幼儿除外4.体外循环Hb<70g/L输注剂量:体重60kg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输注400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2U),理论上提高Hb浓度10g/L或红细胞压积0.03 ,新鲜冰冻血浆(FFP)PT、INR、APTT正常不是输注FFP的指征,其使用主要针对大量微血管出血(即凝血障碍)和凝血因子缺乏,在输注之前应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来决定是否输注FFP1.出血时,PT>正常1.5倍(18秒)或APTT>正常1.5倍(45秒)(ASA指征为APTT>正常的2.0倍)(备注:我院正常参考值:PT:12.2秒APTT:30秒)2.大量失血或大量输血后,输血量相当于自身血容量,为纠正患者继发的凝血因子缺乏3.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作用4.抗凝血酶Ⅲ缺乏引起肝素耐药者5.术后出血病人,在排除外科活动性出血和肝素残余作用后,要求PT、APTT结果支持输注剂量:首次10-15ml/kg,维持剂量:5-10ml/kg对抗华法令的抗凝作用,剂量5 ~8ml/kg血小板1.血小板计数>100×109 /L,可以不输;2.血小板计数<50×109 /L,应考虑输;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 /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4.如血小板计数不低,但已知或疑有血小板功能异常(如使用氯吡格雷、体外循环)和微血管出血者为输血小板的指征。

预防性输注:成人1个治疗剂量活动性出血,需要更大剂量儿童体重≤15公斤0.3治疗剂量体重15~20公斤0.4治疗剂量体重20~30公斤0.5治疗剂量较大儿童1个治疗剂量冷沉淀出血患者输注冷沉淀主要是为了纠正纤维蛋白原的缺乏,当纤维蛋白原的浓度>1.5g/L 时,不必输注冷沉淀,冷沉淀在输注前应尽可能知道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在1-1.5g/L时,应视出血情况的风险而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输血指征及原则
2019年输血的指征和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患者存在严重的贫血或失血症状,血红蛋白水平低于特定阈值。

具体阈值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临床指南确定。

2. 患者在手术、产科或创伤等情况下需要大量输血,以维持组织氧供。

3. 患者存在恶性肿瘤或造血系统疾病导致的明显骨髓功能不全时,可以考虑输注造血干细胞或血小板。

4. 患者需要纠正凝血异常或替代凝血因子时,可以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或凝血因子制剂。

除了上述指征外,还有一些输血原则:
1. 选择符合血型的输血血液成分,以减少输血反应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2. 优先选择无病毒、无感染的血液成分,以减少输血相关的传染病风险。

3. 尽量减少输血的频率和数量,以避免输血相关的并发症,例如输血反应和免疫抑制。

4. 在输血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例如血型鉴定、交叉配血
等,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严格遵循输血操作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输血过程中的血液安全和质量控制。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原则,具体的输血指征和原则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