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十二五_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合集下载

试论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优势与模式

试论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优势与模式

专业技 术人员 少 、 专业 技术职 称低 ; 游人才结 构不合 理 , 体表 现为旅 旅 具
游行政管理 、 旅游企业经营等 中高层次从业人 员数 量偏少 。 ①整体素质偏低
1研究生及本科旅游 管理 专业人 才培养 目标 .
我 国旅 游业虽然进入 快速发展 时期 , 但在旅游人 才市场上 , 需错位 供 的现 象 日 益严 重 , 成我 国旅 游业 “ 流资源 , 造 一 二流开 发 、 三流 服务 ” 的尴 尬局面 , 响了旅游业档次和 品位 的提 升。 影 () 1快速 发展 的旅游业对劳动力需求与 劳动力供 应不足的矛盾
“ 十二五” 间 , 期 中国旅游业 的迅猛 发展必 然增加 对旅游 人才 的大量
需求 。但 是 , 虽然 中国旅游教育 在蓬 勃发展 , 由于旅游教育 资源缺乏有效 整合 , 难以形成分 工合 理 的旅游 教育整体合力 , 而导致旅游 教育对旅游 从 人才供 给的总量不足 , 旅游人才供需之 间存在 较大缺 口。
类是能够 为旅 游产业和旅游企业进 行策划管理 的中高级人才 。 比
如江苏的一个酒店集 团, 旗下有 10 0 多家酒店 , 目前缺 8 多个高管 。 0 另一类就是实 际操 作能力非常强 的基 层岗位技能 型人才和 “ 专多 一 能的” 全能 型人才。旅游业从业 人员不仅要有 3 以上相关 工作经验 , 年 而 且至少要懂一 门外语 。 2 【 】 () 3 旅游企业创新要素与旅游人才素质相对不足 的矛盾 国家旅游局 副局 长王志发在《 中国旅 游业“ 十二五 ” 才规划》 议上 人 会 指 出: 十二五”时期是我 国旅 游业大发展 的黄金期 ,也 是旅游业调 整结 “ 构, 转变发展 方式的关键 时期 。但是 , 旅游人才 的培养却 并没有跟上 行业 的发展 , 能对旅游行业需求变 化和新业态变化及 时作 出反应 , 以培养 不 难 出复合型 、 开放型 、 创新型高素质专 门人才 。 首先 , 旅游项 目策划规划 、 高级旅 游营销以及旅游企 业资产管理 与运 作等旅游创意人才和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 的培养不到位 。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试题答案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试题答案

一、必修课(1):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总思路和总目标1、我国经济目前处于()期平稳进步;初创;高速发展;需求;出口;金融;投资。

3、美国面对金融危机采用()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凯恩斯主义;放任;偏紧。

4、未来全球货币多元化的趋势将会()改变;停滞;减弱;科学发展观;量化宽松;扩大内需;改革开放。

6、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

对()要重点开发。

城乡结合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城市化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城市周边地区7、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是()。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打发展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推动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8、“十二五”的核心任务是()改变社会风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均收入9、把()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10、坚持把深入实施( )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臵,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振兴东北老公也基地西部大开发区域协调发展南水北调11、十二五计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称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2、中国是以几年为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4年5年3年2年13、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你这篇文章写的是十多年前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请调整2.摘要要简洁,关键词3-5个;3.要多看些类似的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你的论题,提出自己的见解!4.个别词句需仔细斟酌5.个别资料过时,现在已经是“十二五”,将旅游业培育成支柱性产业,需更新!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旅游管理093班从阳)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国际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以及我国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来讨论我国旅游业当前出现一些的问题,借鉴国际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并综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打破陈旧观念,加强我国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合理的商业模式,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深改革开放程度,以旅游经济建设为中心,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以理论结合实际,提高我国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确合理地发展我国的这个朝阳产业----旅游业,使我国的旅游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走入不该走入的困惑区,让旅游业为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的文明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政府主导;第一个中国旅游日;新兴支柱产业;产业结构;西部大开发;假日旅游;工业旅游;挑战一、我国旅游业面临的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旅游业经历一场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

在接待对象上从过去的半封闭式转为向世界全面开放;在产业规模上,从少数几家旅行社、高档宾馆、餐馆,发展为由饭店业、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商品、旅游娱乐、旅游教育、宣传出版等构成的综合性产业;在旅游经济的所有制构成上,从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结构转向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股份、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并存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在旅游文化体系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活动质量的提高,旅游文化内涵逐渐加重,旅游活动的文化信息量日渐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在管理体制上,从政企合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向政企分开的市场经济型管理转变;在国际联系上,从过去的隔绝式转为开放式、参与式,从坐等海外游客上门转向主动出门宣传促销、组织招揽;中国旅游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韶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情况及十二五发展思路

韶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情况及十二五发展思路

韶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情况及“十二五”发展思路市政府:为贯彻落实全市东北片县(市、区)现场会暨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关于“科学谋划未来发展、确保‘十二五’开局良好”的工作部署和韶府办明电[2010]134号文件精神,现将韶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情况及“十二五”发展思路汇报如下:一、“十一五”时期韶关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十一五”时期,韶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确立了旅游业作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地位,并把它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促进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

2009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226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143%,年均增长24.85%;实现旅游总收入71.38亿元,比2005年增长234%,年均增长35.18%。

韶关旅游业发展速度位居全省前列。

2010,预计接待旅游者人数1450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18%;预计旅游总收入92亿元,比2009年增长29%。

(二)景区景点建设步伐加快。

已建成收费景点28家,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

不收费景点和农家乐、乡村游等特色景点数十家,旅游景区景点基本上覆盖了生态、文化、民俗、宗教等各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游览体系。

其中2006年后新开发建设开业的旅游景区有乳源天景山仙人桥、丽宫国际温泉度假村、新丰云天海温泉度假村、新丰江源温泉度假村、丹霞山竹筏漂流、乐昌白水寨生态园、仁化万时山高山草原、始兴铜钟寨旅游区。

正在建设之中的大型旅游景区有乳源御沐园温泉度假村、云门峡漂流、曲江小坑大森林温泉度假村、始兴车八岭旅游区、仁化瀛丰温泉度假村等。

(三)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

星级酒店规模和数量稳步增长。

目前全市共有星级饭店52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7家、三星级36家。

与2005年相比,五星级酒店实现了零的突破(莱斯大酒店),四星级酒店增加了2家(翁源龙翔大酒店、乐昌迎宾大酒店),三星级酒店增加了12家。

“十二五”期间促进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促进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据 内蒙古 自治区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 ’ 。 卜

五 ”期 间 ,截 止20 年底 ,全 区已有旅 游星 级宾 09
乐经营户 的培训班近 10 ,培训人员3 0期 万余人次。
方向 ,对于旅游 人才 的综合素质提 出了更高 的要 求 ,新兴人才更为短缺。旅游教育培训资源也 比较 短缺 ,旅游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一方面是旅游专业 院校毕业生就业 困难 ,另一方面是各地各景区旅游 专业人才匮乏。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 较低 ,环境 也 相对较 差 ,旅游 人才 流失严 重 。 ( ) 五 旅游市场宣传促销手段创新不足 缺乏重点 旅游产品 、重点旅游地区的宣传力 度 ; 自 区区域性联合促销意识不强 ,各 自为阵, 治 形不成合力 ;信息收集反馈不及时 ,网络利用水平 较低 ,如打开内蒙古的旅游网站,里面提供 的信息 不 是站 在旅 游者 角度 ,为 自助旅 游或 其他各 类旅 游 者提供旅游信息 ,而 比较大而空,真正实用 的旅游
2 1i- 0月 01 1 f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 济 论 坛
Ec n mJ Fo u oo f y r m
Oc .2 1 t 01
总第 45 9期
第 】 期 0
Ge 。 9 . 0 n 4 5 No 1
二五"期问促进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 对 策 研 究
文/ 岩松 李
【 摘 要】 ‘ ‘ 十一五” 时期 ,内蒙古通过 宣传报道 、资金扶持 、行业 管理等手段大力发展 旅游业 ,全 区旅
开 通 13 1 2 0 旅游 服 务 热线 ,启 动政 务 服务 公 开 ,有
( ) 二 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产业格局基本
形 成

低碳视角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策略探究

低碳视角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策略探究

低碳视角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策略探究摘要:本文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透过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现状,从游客群体和旅游消费、旅游资源、全民低碳意识、低碳科技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客观条件,进而从政府引领、旅游企业倡导、旅游者践行三个立体层面提出了我国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旅游现状发展策略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这种以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恶化为目的的低碳经济模式,很快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步引领人类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推进,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先后提出了低碳发展的目标,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低碳旅游顺势而起。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同时《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坚持节能环保,推进低碳旅游方式,走生态旅游,低碳旅游道路、。

低碳经济时代,如何探索和实现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出现的新兴旅游发展方式,它是旅游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

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随即得到各国响应。

几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低碳旅游的概念进行了多种解读,但其核心思想基本上是统一的:所谓低碳旅游,是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舆论宣传等多种手段影响旅游宏观主体行为和旅游微观主体行为,不断减少旅游活动各个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对旅游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的新型旅游发展方式。

它包括政府的低碳决策行为、旅游企业的低碳生产行为和旅游者的低碳消费行为。

1.国外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继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提出低碳经济能源战略后,美国于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同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降低25%~40%。

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2)

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2)

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前言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前和未来的方面都需要考虑到。

十二五规划作为过渡性规划,它的制定旨在继承和发扬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取得的成绩,同时坚持科学发展观,使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能够实现协调发展。

规划目标国家在未来5年的发展计划中,提出了以下的目标:•GDP年均增长率不低于7%•城镇化率达到50%•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能源和环境领域重点改革成效显著•教育卫生服务及社保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发展成效明显这些目标是在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之后,制定的一个科学的五年计划。

总体战略十二五规划将发展的道路确定在以节约型,环保型为主的新路上,将绿色发展作为本次规划的核心任务。

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以及社会、民生、文化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同时注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创新能力和扩大内需,推动稳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重点任务促进经济增长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主要重点是推动和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规划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

同时加强高技术产业和创新实力的培育,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拓展开放型经济。

在扩大内需方面,注重优化消费结构,发展文化、旅游业和服务业等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发挥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促进地域协调发展和经济一体化。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关键的一环。

规划将建立和完善以知识和技术改变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教育、科技和文化的人才资源投入。

此外,重视农村地区和农民发展,加大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增强可持续发展规划将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进节能和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提高水、土、空气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回收利用技术,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在社会方面,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强文化、教育、卫生服务的普及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国家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家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目录第一篇发展形势 4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 5第二章“十二五”发展环境 19第二篇总体要求 26第三章“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27第四章“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 30第三篇市场开发 34第五章拓展消费需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 36第六章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入境旅游 44第七章加强服务引导,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48第四篇产业促进 52第八章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企业竞争力 54第九章满足消费需求,完善产品体系 58第十章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 63第十一章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69第十二章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3第十三章深化开放程度,推进国际化发展 86第十四章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 91第五篇支撑保障 95第十五章深化旅游行政管理改革 96第十六章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 101第十七章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108第十八章建设旅游公共保障体系 118第十九章健全政策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12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

两大战略基点是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战略重点是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建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是指导我们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依据。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高速交通体系的快速完善,特别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文献述评报告

文献述评报告

哈尔滨学院
本科学年论文文献述评报告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学
年级09级
姓名陈曦学号09102426
指导教师刘岚岚职称讲师
说明
一、要求文献述评阅读的文献14-20篇、册。

二、要求对至少5篇进行述评,述评的字数应不少于3000字。

三、字号要求:封面用三号黑体。

论文标题(小二黑体居中),正文一级标题(三号黑体
居中),正文二级标题(空两格四号黑体),正文三级标题(空
两格小四号宋体),正文(小四宋体)。

四、文献述评报告在第八学期开题答辩前完成。

五、文献述评报告完成后,需由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系(部、中心)、
院审核合格后方可获得学年论文学分。

六、文献述评的写作按辅导材料要求,具体见ppt。

七、此表不够填写时,可另加附页。

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信息化规划

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信息化规划

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信息化规划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序言中国旅游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时期,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示精神,全面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阶段。

为推进旅游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及指导,根据<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作为旅游业首部国家级信息化五年规划,将立足于整个旅游产业,力求做到全面、完整,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信息化发展提供宏观指导,为各地各级规划编制提供参考依据,为旅游信息化各参与主体提供方向指引。

一、现状和形势(一) 发展现状1. 旅游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国家、省、市三级旅游信息化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旅游信息化规划、管理和组织工作有效推进,全国行业管理数据体系基本形成,旅游信息化管理由办公自动化和面向行政管理的职能逐步发展为整个旅游行业的信息化。

各类旅游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及推广应用逐步展开,<旅游电子商务标准(草案)>和<饭店信息管理标准(草案)>两部旅游信息化领域国家标准完成申报,旅游地理信息、旅游遥感信息、旅游卫星定位信息等多项行业标准陆续出台。

旅游信息化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工作稳步推进,国家863重点科研项目<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数字旅游服务开发及示范系统>取得初步成果,应用示范效果获得一致好评。

2. 旅游电子政务稳步推进。

以内部办公网络和业务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应用得到迅速普及与推广,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内部信息发布、公文处理等功能基本实现,办公效率显著提升,行政成本有效降低;旅行社监管系统,导游管理系统,景区管理系统,饭店统计管理系统,统计与财务系统,假日旅游预报系统等多个行业管理系统稳定运转,管理体系逐步规范,行政管理能力逐步加强;各级旅游政务网陆续开通,政务公开、办事指南和在线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型政府形象不断深化。

基于“十二五”规划视角的大理州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十二五”规划视角的大理州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关键词 :十二五” 划; “ 规 大理 ; 旅游产业; 游改革 旅
中 图分 类 号 :5 2 文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号 :6 3 2 1 2 1 )9 0 7 — 3 F9. 3 A 17 — 9 X(0 0 2 — 0 4 0
一Hale Waihona Puke 、大理 , 旅游 产业 发展 现状研 究 k l - l
授 , 事旅 游 经 济 管理 研 究 。 从
如洱源地热国和西湖、 苍海高尔夫、 双廊、 沙溪寺登街等 , 以会展 、 商 务、生态和康体等专项旅游产品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正在形
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 , 大理旅 游业 取得 了 一定的成果 , 了旅游产 确立
业支柱地位 、 具备良好的设施和能力 、 具有较强的旅游品牌效应等。 但从旅游消费额 、 旅游产品、 旅游企业 、 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考察, 大理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1 . 旅游消费额低与旅游产品供给单一 从消费层面看,主要表现为游客人均逗留时间较短和人均消费 额偏低。 根据大理州旅游局的调查, 国内过夜旅游者平均停留天数为
增加到 3.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 4 .亿元增加到 9. 50 3 95 2 6亿元; 2
旅 游外汇收入从 4 2 万美元增加到 9 8.万美元( 8 3 3 9 9 见表 1o预计
大理是云南省乃至我国旅游业发展较早的城市之一,旅游业已
发展成其支柱产业 ,足云南乃至全国的重要旅游 目的地和游客集散
济开发区、 温泉疗养区等项 目建设 , 形成了一批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① 数据来源: 大理州旅游局。下列有关大理 州旅游统计数据 同此 出处。
收 稿 日期 :0 0 0 — 2 2 1— 7 2

“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要点思考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

“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要点思考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
位作 为一项 国家经 济政策 的落实 , 要从 “ 赖 性” 需 依
的硬 件环境建 设 ( 区环境 优 化 、 景 设施 升级 ) 然 重 依 要, 但旅 游 业的一 些软 件 方面 ( 制度 、 准 、 才、 标 人 规
划设 计能力 等 方 面 ) 的痼 疾 , 已经 成 为 束 缚 我 国旅
游产业发 展 的制 度 基础 、 强 旅 游业 基础 支 持 系统 加
的建设 , 是未来 旅游 能否健康 、 将 快速 发展 的关键 因
素。 以下 8个 方 面 的 内容 在 旅 游 业 发展 “ 二 五” 十 规 划 中需要关注 :
的关键 。首先 要说 , 政府 是 发 展旅 游 业 不 可或 缺 的
于大 家完成 。可喜 的是 , 内局域 性 的 制度 创 新实 国
践 活 动 已不鲜 见 , 比如 海 南省 旅 游发 展 委 员会 的成
立、 三亚亚龙 湾国家旅 游度假 区开发模 式 的创 新 、 山 东 省旅 游“ 合推 荐一 捆 绑营销 ” 联 制度 的生成等 。
( 者 系 该 院 院 长 , 授 , 士 生 导 师 ; 稿 日期 :0 9— 笔 教 博 收 20

系列 的制度 创新—— 如果 把旅游业喻作木桶 , 在桶
底( 社会 需求 ) 断扩大 的时候 , 不 把分散 的桶板 组合 在
桶底 上, 而制 成无 缝木桶 的 关键是 几 组桶 箍, 进 无箍 不成桶 , 了它, 有 各桶板 的长 短才能显现 , 桶板 之 间质 量 的均衡才会被人关注 。制度就是这样 的桶箍。
要从行政 管理和 科学发 展 的角度 对旅 游管理体 制 问
题 加 以梳 理。 同时 , 意建立 区域 旅 游协作机 制。 注 2 确立旅 游规 划在城 市规划 中的法定 地位 。旅 . 游对城 市有综合 的影 响, 了经 济之 外 , 除 还影 响城 市

徽州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

徽州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

四、先行先试,主动作为:徽州区旅游怎么做?
1
理念先行,打造一个可持续的国际心旅游区 Nhomakorabea2
3 4
抓大放小,做好独具徽州区特色的心旅游产业 引优引强,实施徽州区重大旅游项目牵引战略
谋篇布局,建设全开放、全景化徽州大景区 营造环境,倡导低碳服务打造低碳旅游示范区 规划引导,加强国家及市级层面政策配套
的束缚,而在于整个旅游地的体验与旅游情境,从整体环境中获得
旅游新感悟、休闲新体验,将旅游地当作一个大景区在休闲、在旅 游、在度假。
(二)从价格到价值,从门票经济到综合经济:旅游产业观
现代旅游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认识,要认真学习温家宝总理对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消 费”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旅
游业的意见》,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因
此必须转变原先单一的经济价值观,转变原先的小产业、小投入、 小产出的狭隘观念,必须告别“门票经济”时代,要从关注价格到 关注价值,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
(三)从产品开发向环境营造转变:旅游开发观、规划观
现代旅游发展不仅仅是创造一些旅游吸引物
、一批旅游接待设施,而更多地是在创造一种
旅游环境、一种旅游氛围、一种公共服务,与 此相适应的,未来旅游开发和规划不再局限于
景点、设施与产品,还要实行情景规划,营造
独具当地特色的旅游环境,打造以旅游活动( 故事)为主的软性旅游吸引物,迎合旅游新需 求,创造新一代旅游空间形态。
三 新徽州、心旅游, 徽州区旅游要主动作为
黄山(大黄山的南部门襟服务区),实现屯徽歙一体化发展,从而打造别
具一格的“新徽州”旅游中心区,引领徽州聚合点。

政策法规第四章“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测试题题库(含答案)

政策法规第四章“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测试题题库(含答案)

一、判断题1.《“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十三五”时期,要通过大力提振出境旅游,有序发展入境旅游等措施,推进国际旅游合作,构建旅游开发新格局。

错误2.“十三五”时期,应从推进导游自由执业改革、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加强“旅行社委派制”监管、改革导游保障体系这些方面着手,不断创新导游管理体制。

错误3.《“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十三五”时期,要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环境整治行动,到2020年,完成50万户贫困户“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的“三改一整”工程。

正确4.“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发展新领域。

正确5.“十三五”时期,坚持保护优先、有效管理的原则,强化旅游环境影响评价,推动绿色技术开发应用,实施绿色旅游开发。

错误6.“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旅游市场内在规律,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

错误7.《“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十三五”时期,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方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开发活动进行统一指导。

错误8.《“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十三五”时期,要构建新型住宿业,推进结构优化、品牌打造和服务提升,适度控制经济型酒店的规模,大力支持高星级酒店的发展。

错误9.“十三五”时期,必须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加快由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促进旅游发展阶段演进,实现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

正确10.《“十三五”旋游业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自助游、自驾游成为主要出游方式。

正确11.“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将旅游业培育成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推动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引领产业、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重要贡献。

“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业需要关注的战略性问题

“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业需要关注的战略性问题

口 汪传才 : 旅游安全 : 一项永恒而又亟待深入的研究课题
“ 十二五” 期间中国旅游业需要关注的战略性 问题
陈 荣
( 国国际旅行 社 总社 有 限公 司 , 京 10 0 ) 中 北 0 0 5
步入 “ 十一 五” 划 的 收 官之 年 , 国旅 游 业取 规 中
式领先 、 管理先进 的旅游集 团正 引领着旅 游 产业 与行
5 0强 , 0 在旅 游 产 业 中发 挥 影 响 力 、 动力 , 到 规 带 起
范行 业秩 序 、 引领 行 业 发 展 方 向作 用 的世 界 一流 大
型旅 游企 业 。
第二 , 要在 全 世 界 范 围 内整合 资 源。 沿 着 旅 游
纵观世 界旅游强 国 , 国运 通 、 国途 易集 团( U ) 美 德 T I、
攀 升 。 目前 , 家 “ 二 五 ” 划 工 作 进 入 筹 备 阶 国 十 规
段 。2 0 0 9年 1 1月 2 日, 5 国务 院常 务会 议 原 则通 过
差 距将进 一 步 显现 。 在 不 久 的将 来 , 国旅 游企 业 中
将 与 国际大 型旅 游 集 团在 同一 市场 中、 同一平 台上
《 关于 加 快发 展 旅 游 业 的 意 见》, 次 将 旅 游 业 从 首 “ 重要产 业” 升格 为 国 民经 济 的“ 略 性支 柱 产 业” 战 ,
展开 竞争 , 目前 两 者 还 存 在 很 大 的 差 距 , 要体 现 主
在: 中国旅 游 企 业缺 乏 先 进 的经 营理 念 与成 熟 的发
业 的发展 , 而我 国则缺乏这 样 的世 界级旅游 强企。
2我 国旅 游企 业 与 国际 大型旅 游集 团差距 明显 .

“十二五”期间四川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

“十二五”期间四川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
5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决策咨询) 0 1年 ・ 2期 21 第
越重要 , “ 在 十二 五 ” 间更是 迎来 了重 大战略 发展 期 机 遇 。因此 , 四川 省必 须进 一步 认清 旅 游业 发 展 面 临的新 形 势 , 抓住 机 遇 , 分 发 挥 四,J 充 1 的区 位 和资 1 源优势 , 整合 资源 和产 品 , 强化 名牌 和精 品建设 , 开 拓 市场 , 努力 把旅 游业 培育 成 四川省 战略性 支柱 产
产最 多的省份 之一 。此外 , 四川还 有 5 0多 处各 类 5
年全年 共实现 旅游 总收入 18 .9亿元 , 比增 长 860 同
2 .% ; 8 1 人境旅 游收人 、 入境旅 游 人数 、 内旅游 收 国
省级 旅 游 资源 。 四川 旅 游 资 源 的 特 点 体 现 在 : 点
人、 国内旅游 人数 等 四大指标增 幅均保 持在 2 % 以 0 上 , 别为 2. % 、65 、82 和 2. % 。“ 分 15 2. % 2. % 38 十

多、 面广、 类型多、 品位高、 组合好 , 自然生态与历史
文化 、 红色文 化 、 民族 风情有 机地结 合 , 这些 都 为 四
3 5 .4
8 .9 4 9
14 9 o .3
其中, 设定增 长率最快 的为 国内旅 游 收入, 将从
21 的 11 亿元 上 升 到 2 1 0 0年 .5万 05年 的 19万 亿 . 元, 年均增长 率 为 1% 。此外 , 1 据世 界 旅 游组 织 预
测 , 22 到 0 0年 , 国将 成 为世 界 第 一 大 客 源 接 待 中
2 0 l 1 . 1 1 7 . 0 O 7 2 7 3 1 9 9 20 l9 .2 17 .3 0 8 O 15 O7 3

如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关键时期,‎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不仅‎对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性,而‎且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深‎化旅游业改‎革,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加速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推‎进国内外交‎流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总量的有‎效举措。

旅‎游业具有联‎动性广、经‎济性强的特‎点,可以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旅游业‎每增加1个‎单位效益就‎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增加‎4个单位效‎益。

与此同‎时,旅游业‎就业具有门‎槛低、覆盖‎面广、劳动‎密集的特点‎,可以有效‎带动其他行‎业就业。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研究‎发现,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就可为其他‎产业带来5‎个就业机会‎。

加快发展‎旅游业将会‎在未来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给我‎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巨大助力。

‎旅游业相较‎其他产业而‎言,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成本小‎的优势。

加‎快发展旅游‎业,可以实‎现依靠资源‎消耗促进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向低‎耗能、高收‎益的新模式‎转变,达到‎自然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引领和带动‎相关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转变以能‎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为主的贸易‎出口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

‎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扩大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积极接待‎入境旅游,‎打开国门,‎欢迎各国朋‎友,通过旅‎游让其充分‎了解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逐渐‎消除他们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偏见;‎另一方面,‎大力组织民‎众出境旅游‎,走出国门‎,通过宣传‎中华文明来‎提升华夏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塑造开放、‎自由、民主‎、富强的国‎家形象。

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关于__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其中蕴涵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和休闲经济的主力军。

旅游业是__城市形象的“金名片”。

相比____在旅游发展战略、旅游管理体制、城市旅游功能、重大项目建设究。

以及扶持政策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

“十二五”期间__瞄准“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加快推进我们仍处于争创“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负重爬坡阶段。

旅游产业发展的差距归根结底是城市功能品质、城市现代化的差距。

把发展__城市旅游作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缩小城市差距的重要突破口__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__发展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基础。

同时也对__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通过分析__旅游目前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对__成为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地的可能进行探,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以大旅游发展战略为指引。

积极塑造城市特色品质20__年《__县城市总体规划(20__—2021年)》明确了“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定位自此__县委、县政府以“大旅游战略”为导向拉开了城市大旅游发展框架。

__通过强有力的县委、县政府政策引导、支持激发旅游经济巨大潜力带动相关产业和特色潜力行业的繁荣从中获得多重收益包括拉开城市框架、提升环境品质和土地价值、促进对外开“风情小镇、旅游特色乡村”为框架结构的旅游发展格局合力推进休闲度假基地、旅游综合体、特色休闲街区建设加快近郊区域从单一观光游向观光、休闲度假、会议奖励、生态疗养“四位一体”转变与主城文化特色相呼应加速城市旅游产品转型升级。

2021年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__县委、县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营造高质量的国际旅游环境打造国际旅游市场上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服务等举措20__年起__提出以建设“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为核心积极推进第三轮旅游国际化战略(20__—2021)并将具体目标、实施步骤、推进举措纳入全市综合目标管理考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 2010年第1期 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 I SM TR I B UN E
6
 提高旅游产业的技术含量,推动转型升级,如果长期处在低技术含量的情况下,这个产业没法转型升级。

旅游业本身创造不出多大技术含量来,基本上是技术的使用者,所以要通过提高技术含量这种方式来升级。

总体来说,智能化是中国旅游发展的金钥匙。

第五,实施旅游促进计划。

一是坚持并完善现行假日制度。

年年争议黄金周没有意义。

实行几年后,整个行业运行以及大众的消费习惯都会逐步形成,就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商机来。

二是国家旅游局制定《带薪休假条例实施细则》。

没有实施细则,这个条例就是空的。

三是强化旅游城市建设。

现在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手段虽然淡化了,但是不等于这个事不做。

要研究新的手段,构造出以城市群为主体、以中心城市为节点、以小城镇为基础的旅游城市体系。

四是划定并培育旅游主体功能区。

这些事现在基础很好,步步推进,“十二五”期间应见到效果。

五是培育旅游要素市场。

这是最薄弱的环节,使旅游很多优势发挥不出来,也体现不出来。

六是稳定入境观光市场,发展商务旅游市场,促进文化旅游市场,拓展休闲旅游市场,培育度假旅游市场。

第六,创新旅游管理。

在宏观管理方面,完成七个转变。

总的格局是研究大手段,形成大职能,提供公共服务。

一是从旅游部门管理到部门协同管理。

二是从旅行社管理到旅行业务管理。

三是从星级饭店管理到住宿管理。

四是从景区管理到旅游吸引物管理。

五是从旅游供给管理到需求管理。

六是从行业管理到公共管理。

七是从国内管理到跨国协作。

很多转变都是根本性的,使小旅游局的工作职能真正扩充到为大产业服务。

在发展中,旅游应主动融入中心,纳入主流。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说旅游服从大局,后来说旅游服务大局,实际上无论服从还是服务,都意味着旅游是边缘化的。

现在要讲旅游融入大局、构造大局。

这个大局观的转换,就意味着旅游就在中心、就是主流。

一是服务工业化,二是促进城镇化,三是推动国际化,四是拉动新农村。

这样的格局,旅游自然就是中心工作和发展主流。

(作者系该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
师;收稿日期:2009-10-26)
“十二五”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思考张凌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北京100024)
“十二五”我国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宏观
经济走势、经济社会结构等与“十一五”相比,存在
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世界经济复苏仍不明朗,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受到严峻挑战。

因此,积极扩大内需,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均衡发展成为“十二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在此宏观经济背景下,“十二五”我国旅游业正值由世界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型的关键期,同时也面临着增长方式和发展目标上的战略调整,要应对新形势,研究新课题,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

具体地说,我国旅游业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实现转变和突破:
一、更加重视和充分挖掘国内旅游市场,增强旅游业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通过建设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旅游接待水平。

如适时开发自驾车旅游市场,建设和完善自驾车旅游接待体系,将自驾车旅游作为一项产业新业态来培育和发展。

二、利用基础建设项目,如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跨海大桥、一小时都市圈的建设,以及城市带的“同城化”建设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提升区域交通的旅游服务功能,建设和完善全国各大区域的旅游集散中心和散客接待中心的网络布局。

三、切实控制热点旅游区因游客超载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改变传统的大众旅游方式。

通过加快中西部地区温冷旅游点的开发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来达到旅游流的区域均衡发展。

在新一轮的区域旅游开发中,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旅游区的开发要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区”,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不仅成为旅游业的增长方式,更要成为旅游者的消费模式。

四、在不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时,既要引进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又要让当地居民能从发展旅游业中分享到好处和实惠。

事实上,在旅游开发中,如果说帕累托改进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话(指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而其他人不因此而受到损失),那我们至少可以作出卡尔多—希克斯改进(Kaldor 2H icks i m p r ove ment )的制度安排(指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益就改进了)。

真正发挥旅游业扩大就业和减贫富民的社会功能。

五、进一步宣传和落实《国民休闲纲要》。

旅游和休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要惠及全体国民,发展国
旅 游 学 刊 TOUR I SM TR I B UN E
第25卷 2010年第1期 月刊 
7
 民旅游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有效方式,而发展社会旅游和公益旅游是惠及低收入阶层,给他们创造旅游的机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制度安排。

继续推行和扩大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景点的免门票政策,对于世界遗产地实施门票限价政策。

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如发放旅游券和优惠年卡等)来支持国民休闲和旅游,同时改变单一的“门票经济”运营模式,发挥景点企业的消费带动作用。

六、积极配合国家新型的海洋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海洋旅游,如海滨旅游、海岛旅游、游艇旅游、邮轮旅游等蓝色旅游,加快邮轮母港和游艇码头的建设,海洋度假和旅游还可以带动相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将国内旅游的边界由陆地拓展到我国的领海区域内。

七、我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已经是充分“国际化”了,目前世界主要的旅游企业集团都已在我国有商业存在,我国的旅游企业应该在与这些国际大企业的同台竞争中,充分发挥本土化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我国的民族品牌。

目前,我国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和一些著名的主题乐园已经具有与国际同类企业竞争的实力,应该在此基础上培育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利用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优势,统筹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八、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对旅游和休闲的带动功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旅游,将北京、上海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

同时,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洋旅游度假目的地,成为我国居民和周边国家和地区游客首选的度假旅游胜地。

(作者系该院院长,教授;收稿日期:2009-11-16)
“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战略问题及对策研究何建民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本文依据产业经济学与战略管理理论,并参照笔者主持《浦东新区“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和从事《浦东新区“十二五”会展与旅游业发展研究》课题的经验,提出我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编制需要研究的战略问题及对策。

依据产业经济学与战略管理理论,我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是要研究解决下列发展战略问题:
(1)研究掌握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旅游业有效需求的影响状况,包括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与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
现状与发展潜力;(2)研究掌握我国旅游业的供给
基础和特点,包括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特点与发展规律,在目前与未来竞争环境下旅游业发展必须依托的资源与能力的优势与劣势状况;(3)研究掌握我国政府发展旅游产业的目标与政策导向,如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调整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区域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以形成国际合作和对外竞争的新优势等;(4)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需要依据旅游业目标市场发展潜力,旅游资源与能力的优势,我国政府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与政策导向,明确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定位与功能,制定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指标体系和发展战略;(5)依据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编制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功能布局和旅游项目的发展规划;(6)依据被细分的不同旅游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制定旅游产品与旅游线路发展规划;(7)依据游客选择旅游产品或活动时往往同时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延伸地、旅游中转地即选择一系列旅游产品或旅游线路的行为规律,需要注意本区域内与本区域外旅游产品或旅游线路的合作开发与推广;(8)依据旅游功能布局与旅游项目发展规划,同时依据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开发规划,编制相应的旅游支持系统规划,包括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交通、旅游厕所、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文化娱乐设施、旅游文化娱乐夜经济集聚区、旅游人力资源培训机构、各类旅游企业培育发展、旅游行业协会发展等规划;(9)依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规划;(10)依据旅游目标市场特点、营销机会和资源,编制旅游地与旅游产业营销规划;(11)制定旅游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与行动计划。

在解决我国旅游“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上述发展战略问题时,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战略对策有:
(1)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旅游市场影响的判断及对策。

金融危机的影响是“V ”字型的,还是“U ”字型的,还是“W ”型的,对入境客源国与客源地的游客消费行为有什么影响?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国内旅游市场有什么影响?我们是否需要采取旅游目标市场结构的调整策略?(2)我国旅游业的供给基础是否已经出现了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延伸发展或跨越式发展,是否已经出现了从一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