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下:观察物体 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观察物体 北京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观察物体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2.能够利用已掌握知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测量和估计。
3.能够探索物体的性质和特征,培养观察、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比较,并能够对物体进行简单的测量和估计。
2.教学难点:利用已掌握知识,探索物体的性质和特征,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所有学生展示一些物品,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和比较。
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一些有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纸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2. 温故知新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回顾已经学过的关于物体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知识,包括相同和不同、长短、高矮、胖瘦等方面。
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快速复习基本概念和知识。
3. 学习新知识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新的知识,如测量和估计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并关注物体的表面特征、材料和结构等方面。
教师可以将重点内容呈现在黑板、幻灯片或纸板上,让学生通过视觉方式进行学习。
4. 合作探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在课堂上选取一种物体进行观察和探究,例如橡皮擦、书签或书包等。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外形、颜色、大小、重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和比较。
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发现和心得体会,并向其他小组汇报。
5. 练习巩固在课堂的后半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黑板上展示一个简单的图形,让学生测量它的长度和宽度。
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例如“这个物体的重量有多少起司这么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总结最后,教师可以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来比较两个不同的物体?”或“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如何使用所学知识来设计一个新的玩具?”。
观察物体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优秀9篇
观察物体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优秀9篇观察物体篇一一,教学内容:教材p26—27 看一看(一)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在观察活动中,亲身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2,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四,教学准备:大象挂图,长方体(每个面不同颜色),白兔布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问题情景。
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生活着一头非常美丽的大象,笑笑,淘气和机灵狗都想看看大象长什么样子,于是他们来到了大象生活的地方,看到了大象。
回到家后他们向智慧老人介绍了大象。
笑笑说:大象是大大的眼睛,长长的鼻子,两个耳朵像蒲扇".淘气说:"大象是两根柱子上顶个门,门上有一条摆来摆去的长鞭";机灵狗说:"大象是四根柱子上有一座墙壁".智慧老人不解地问:"我听说,那里只生活着l头大象,你们怎么看到了3头大象呢"他们三人一口同声地说:"只有1头大象呀!". (逐一呈现他们所看到的图象)2,提出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验证一下同学们的说法。
(板书课题)(二)新课探讨。
l,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并认识正面,侧面和上面。
(1)布置观察任务: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位置观察白兔布偶,同桌互相说说看到的白兔是什么样的。
(2)组织集体汇报。
(3)启发思考:那我们现在就来验证一下,你们的座位调换一下,再看白兔,看一看结果和现在的是否真的不一样。
(学生活动,调位观察后,组内交流两次看到的情况,再集体汇报。
)(4)汇报交流结果: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4.3 观察物体 北京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4.3 观察物体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观察物体的方法与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
2.能够使用适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特征。
3.关注环境,爱护物体,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环境有了更多的关注,对周围的事物也会有更多的认识。
通过观察物体,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物体的特征和特点,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锻炼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课将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观察物体的方法;2.描述物体特征的词汇;3.爱护环境。
三、教学过程安排3.1 导入新课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两组词汇:颜色、形状、大小、纹理、材质、用途。
2.请一名学生把这六个词分成两组。
3.根据学生的分类,问大家观察物体时有哪些方面要关注,引出观察物体的方法。
3.2 观察物体方法的讲解1.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询问他们观察到了什么。
2.引出观察物体的方法:看、摸、闻、听。
3.让学生互相交换物品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3.3 描述物体的特征1.教师呈现一张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物体。
2.教师引入描述物体的词汇,并和学生一起回忆并增补这些词汇。
3.设计一组词汇(如:红、圆、大、光滑、玩具),请学生选择适合的词汇描述所观察的物体。
3.4 爱护环境1.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让学生一起想象自己准备去野餐,应该如何爱护大自然?3.5 总结课堂内容通过这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方法与技巧,了解了描述物体特征的词汇及如何使用。
同时,我们还关注了环境,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四、课后作业1.观察家中的物体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2.整理环保小贴士,并分享给家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通过观察物体增强了对环境的关注。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观察物体第3课时搭一搭教案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搭一搭教学目标1.能根据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4个小正方体组合),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2.引导学生发现实物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4个小正方体组合)。
教学难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导入并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立体图形,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用4个正方体搭出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搭一搭)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活动一。
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问题1:淘气用4个小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吗?让学生独立操作,试着搭一搭,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问:你是怎么搭的?怎么想的?指定学生上台边摆边说明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学生汇报预设:从正面看是,这个立体图形有如下四种搭法:再观察右面,能看到形状的可能是或;最后由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最终可以判断这个立体图形是:。
追问:这位同学是从正面开始摆的,有没有摆的方法和他不一样的,来试一试吧。
引导学生尝试根据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摆出立体图形:从右面看是,这个立体图形有四种搭法:再观察正面,能看到形状的可能是:或;最后由上面看到的形状是,最终判断出这个立体图形是:。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两种方法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相同,这个立体图形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怎么做?明确:从三个方向看看对不对。
让学生观察搭好的立体图形,判断是否正确。
2.活动二。
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第2个问题:笑笑用4个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请你动手搭一搭。
学生独立操作,再小组交流。
老师提问:你是怎么搭的?怎么想的?指定学生上台边摆边说明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互相补充,交流各自的想法。
从正面看是,这个立体图形有两种搭法。
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
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物体的属性及分类方法;2.掌握比较大小和相等的概念;3.发现物体形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提高观察能力;4.培养整体观察、注意细节的能力;5.巩固二维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学习“较大”、“较小”、“相等”等概念;2.了解物体的属性和分类方法;3.发现物体形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4.运用二维几何图形基本概念分析、解决问题。
2. 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1.辅助学生理解“较大”、“较小”、“相等”等概念,巩固学生的大小比较方法;2.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提高物体分类及形态分析能力;3.针对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难点,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巩固和解释。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学生用品,如干净的纸张、颜色笔、尺子、黏土、卡纸等;2.教师准备生活中常见的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3.教师提前研读教材,准备授课案例和教学设计方案等。
四、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教师在黑板上以教材为基础绘制图形,设计展示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尺寸大小不一的物品,启发学生针对每种物品,用相对言语描述大小。
比如铅笔和笔记本、水杯和饭碗,提示学生观察物体的大小关系和比较方法,引导学生慢慢了解“较大”、“较小”、“相等”等数量概念。
2. 新课讲解1.理解“较大”、“较小”、“相等”的概念。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打出“较大”、“较小”、“相等”的大字,引导学生思维,用生动的示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的含义。
2.了解物体的属性和分类方法。
让学生带来自己家中常见的物品,并让学生按照形状、颜色、功能等属性对物品进行分类。
通过对物品的分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各物品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引导学生对物体形态的更深层次思考。
3.发现物体形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教师分别展示不同形状的木块、黏土等物品,让学生依照自己的感觉分类,提示学生对比分类后的结果,发现分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观察物体》看一看(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教案:《观察物体》看一看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版本:北师大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认识和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1. 观察物体的细节特征。
2. 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物体。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多个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观察结果。
3. 各组分享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2. 学生独立完成观察记录表。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观察记录表进行展示和点评。
四、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指导。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多个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观察结果。
3. 各组分享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2. 学生独立完成观察记录表。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观察记录表进行展示和点评。
四、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看一看教学内容:第53—54页教学目标:1、观察立体图形(最多用4个小正方体搭成),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2、通过观察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获得这些立体图形从正面观察的形状可能完全相同的直接经验。
3、初步经历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画出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图形教学用具.:正方体6个、小正方形若干、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想)那老师就在讲课之前先和大家一起玩个游戏“我搭你画”,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搭的立体图形,然后把你从正面看到的形状画到方格纸上。
你知道怎样才是从“正面”观察吗?1、找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并上台演示。
2、摆出一个正方体,学生画出看到的形状。
3、在正方体的上面再放一个,学生画出看到的形状。
4、在下面正方体的后面再放一个,学生画出看到的形状5、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看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不同的立体图形,从正面观察的形状可能完全相同)看来呀,观察物体也是有学问的,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怎样观察物体吧。
二、活动探究,合作交流.1、淘气、笑笑和小鸟听说我们在玩游戏,他们也想参加,看,他们已经开始了。
仔细看图,思考这几个问题:他们观察的图形一样吗?观察的位置一样吗?各在什么位置?看到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呢?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可借助正方体搭一搭,看一看。
3、小组汇报4、教师总结: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5、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看到的形状吗?6、如果给大家一个更难的立体图形,你还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吗?(课件展示立体图形)小组交流,汇报。
三、当堂训练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我能体会到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_________;远到近看景物,能体会到看到的范围___________,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请说一说。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四观察物体-看一看(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北师大版
学习指导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教师指导时间
3、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指导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什么?
淘气、笑笑、小鸟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4、想、画,进一步明确形状。
谈话:通过刚才的交流,请同学们试着把你刚才说的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5、搭一个,看一看,把你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三、拓展练习
完成书上练习54页#1、2、3、
全班汇报交流。
小组汇报,其他小组互相
补充。
交流时,学生说
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
状。
学生画
学生画
学生汇报。
学生独立做题
集体订正
明确观察标准:正方
体的正面、上面、左
面和右面
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
教师巡视、指导
敢探未开发之新理,敢入未开化之边疆。
——陶行知
当堂检测
检测内容(可粘贴)
检测结果分析:
作业布置请您在布置作业前先试做,建议根据学情布置个性化作业,为学生减负。
练习试卷能力培养
板书设计
看一看(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
三个正方体摆成一排:
上面、正面观察到的都是:
从侧面看是:
课后反思
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
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纵在他的手中。
青年人的一切发展成就,直接影响他的,都以过去各种原始印象,起着强烈的作用。
——别林斯基。
观察物体(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案:观察物体课程名称:数学年级: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并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学生将学习如何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
2. 观察几何图形:学生将学习如何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图形,并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并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物体和几何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2. 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物体和几何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物体和几何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和几何图形,并提出问题:“你们能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这些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吗?”二、探究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学生作为观察者,其他学生作为协助者。
2.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简单的物体和几何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3. 观察者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并描述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4. 协助者根据观察者的描述,尝试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三、交流1.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经验。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并总结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的技巧。
四、巩固1.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简单的物体和几何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四 观察物体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知道何为相同、不同,能识别不同的物体和形状。
2.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形状、颜色等特征分类。
3.培养观察、比较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孩子对不同事物的敏感度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观察物体,识别不同的特征,并能够分类。
2.教学难点: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相同”和“不同”,孩子需要通过反复观察来加深理解。
三、教学准备1.描述性语言,比如“这个球是橙色的”,“这个正方形是蓝色的”。
2.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品,比如球、正方体、圆柱体、红色卡片、绿色卡片、蓝色卡片、黄色卡片等。
3.布告板和卡片。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在布告板上展示两幅图片,让学生比较不同并说出他们的不同之处,然后再用描述性语言来描述他们。
第二步:探究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物品,例如两个球,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柱体。
让学生通过观察、摸索来比较物品的不同之处,并用描述性语言记录下它们的不同特征。
第三步:分类教师将两个红色卡片,两个绿色卡片,两个蓝色卡片和两个黄色卡片放在布告板上。
然后要求学生分类,将相同颜色的卡片放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堆,例如将所有的蓝色卡片放在一起,将所有的黄色卡片放在一起。
第四步:总结在所有学生完成分类后,教师让学生复习并总结今天所学过的知识点:相同和不同的物品,大家如何分类,以及我们如何用描述性语言来描述物品。
第五步:拓展与应用1.让学生继续练习观察物体,然后用描述性语言来描述他们。
2.让学生去寻找和收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品,并进行归类和描述。
五、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识别和描述物品的不同之处,是否能正确分类不同的物品。
2.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在观察和描述物品时是否充满好奇心和热情。
3.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孩子们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兴趣。
六、教学反思1.在引入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孩子熟悉的物品,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2.在探究阶段,教师可以多加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北师大版四下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看一看》说课
一、教材分析1、内容:北师大版四下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看一看》2、地位与作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从两个方向、三个方向观察物体,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而本节课的学习,又为六年级上册,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作铺垫。
3、学情:本课的学习任务,对于缺乏观察空间活动经验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操作、以丰富、发展他们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4、教学目标:(1)观察立体图形(最多4个正方体搭成),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它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2)通过观察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获得这些立体图形从正面观察的形状可能完全相同的直接经验。
(3)初步经历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想象能力。
5、重难点: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换。
二、教学法1、教法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课程特点,我选择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综合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问答法等。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节课我特别重视学法指导。
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立体图形的过程,还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学生都经历了“搭、看、想、说、画”等过程。
三、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观察平面图形想象所对应的实物和立体图形的形状。
分别出示从一个方位、两个方位、三个方位拍摄的图片,由学生猜实物。
本环节活动主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头脑中的表象想象实物,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渗透一种思想,即要看清一个物体,需要多个角度观察。
利用猜物游戏开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物体。
(一)观察一个正方体:经历“看,说,摸,画”四个过程。
(二)观察上下相对的两个正方体:经历“搭,画,说”过程。
(三)观察三个正方体:经历“搭,看,画,说,分析只看到2个正方形,指摸,贴,搭”过程。
体现撘一搭——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并贴一贴的层次,从观察一个正方体过度到两个,三个正方体。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 北京版 (1)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北京版 (1)课程目标•学习观察物体的特征;•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分析物体的共同点和特殊点。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体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预习教材,并准备好教案、教具等;•打印出学生练习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0分钟)•教师站在讲台上,用一个篮子将几个物品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自行观察这些物品;•随后,教师问学生看到了哪些物品,要求学生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这些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学习新知 (35分钟)•示范分析:教师列举几个物品的共同点和特殊点,比如共同点是颜色都是红色的,特殊点是大小不同、形状不同;•让学生站在黑板前,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两两物品之间的共同点和特殊点,然后将自己的发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黑板上对每组同学的发现进行点评,并补充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述几个物品的共同点和特殊点,并复述教师所讲内容。
巩固练习 (35分钟)•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练习内容为观察几个几何体物体并描述其中的特征,如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矩形、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等;•学生可以用图形、文字的方式进行描述;•学生在各自完成练习后,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和比较答案,互相矫正。
课堂小结 (10分钟)•教师回顾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及其实用性;•教师强调,观察物体不仅仅是看表面,还要通过分析发现物体的特征,建立正确的物体观察方法;•教师激励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观察物体和分析物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具体到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察思维方法。
下一节课,我将加强练习,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也将积极鼓励学生,让他们在练习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去发现和探索更多的物体特征和规律。
【精品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4单元-观察物体
第4单元观察物体“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而“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安排了几个观察和操作活动,如“看一看”“我说你搭”“搭一搭”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在学习了从不同位置观察实物的形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能根据指令及从某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搭出符合要求的立体模型,在动手拼搭、探究与思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及推理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2.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指令拼搭立体图形,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几何的直观作用;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独立地进行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在动手拼搭、探究与思考中,培养善于观察的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及推理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正确地画出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难点】由观察物体到观察立体图形的思维转化。
1.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操作与观察活动,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前面学生已经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本单元“我说你搭”一课,要发展这样的经验:要求搭的一方用3~4个正方体按另一方的指令搭出立体图形,并进一步感受从相同的角度观察若干个不同形状的空间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换句话说,从同一个角度所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的立体图形,可能不是唯一的;用正方体搭正面相同的立体图形,所用正方体的个数也可能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练习四(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
教案:《观察物体》练习四(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提高对物体形状、大小、颜色等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2.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
2. 提问:你们是如何观察物体的?你们观察到了物体的哪些特征?二、观察物体(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如桌子、椅子、窗户等。
2.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3. 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
三、描述物体(10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观察到的物体,用数学语言描述它的特征。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如长度、面积、体积等,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四、解决问题(10分钟)1. 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如何计算教室的面积?2. 引导学生运用他们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和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2. 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观察过程,看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观察物体的特征。
2. 评估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
3. 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观察更多的物体,如建筑物、植物等,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2. 提供更多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注意事项:1. 在观察物体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物体的细节,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2. 在描述物体时,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如长度、面积、体积等。
3. 在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运用他们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和数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运用他们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和数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说课稿(附反思、板书)
教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请拼搭出,
看一看,把你从正面、
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学生小组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拼搭正方体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 对于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一般不相同,所以要 想了解物体的全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它。
教师:为什么同样的立体图形,你们各自看到的正面图形不一样呢? 学生:因为我们在这个立体图形的不同的位置。 教师:一般我们把观察者所对物体的一面叫正面,在观测者左面看到 的物体的一面叫左面,观测者从上面看到的物体的一面叫作上面。所 以刚才同学们在这个物体的不同位置,看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又要注重学生能 力的培养,更应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材设计了四个问题,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把立体图 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第一个问题是用小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再观察 并画出从它的正面看到的形状,获得经验或体验;第二个问题是体 验在增加搭立体图形中正方体的个数的情况下,被改变了形状的立 体图形的正面形状并没有改变;第三个问题是学会辨认从正面、上 面和侧面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第四个问题是学会画出表示 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的平面图形。
二、说教学目标
1.能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从而体会到不同的位置看到 的情景不一样。 2. 能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能体会到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3. 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有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及超越自我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 念。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观察物体第1课时看一看教案北师大版
第1课时看一看教材第53~54页的内容。
1.观察立体图形(最多用4个正方体搭成),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2.通过观察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获得这些立体图形从正面观察的形状可能完全相同的直接经验。
3.初步经历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想象能力。
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难点:画出从不同角度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多媒体课件、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方格纸、投影仪师:平时经常听到同学们背诵古诗,那么你们会背苏轼的《题西林壁》吗?指名学生背诵。
师:你们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什么意思?学生低声讨论后汇报: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师:同一事物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一下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看一看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什么变化。
(板书课题:看一看)1.观察并画出从立体图形的正面看到的形状。
(我搭你画)(1)出示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说一说:从正面看到的是什么?学生独立画图,教师指名用投影仪展示:看到的是一个正方形。
(2)出示由两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模型。
师:现在你从正面看到的是什么?请画出来。
学生独立画图,教师指名展示:看到的是两个正方形竖着一列。
(3)出示由三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模型。
师:像这样又增加了一个小正方体,摆在竖着的两个小正方体的前面,你还能画出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吗?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并汇报:从正面看到的还是两个竖着一列的正方形,但这两个正方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画出来是。
2.体会“形”与“体”之间的联系。
(看看淘气画出的图形)师:淘气从正面观察上面由三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画出来的图形是,看上去是两个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长方形。
你知道他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学生讨论交流,师课件出示图形,同时讲解,使学生明确,虽然这两个正方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但我们将它画出来时,看上去还是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长方形。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设计5.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我会搭1(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淘气用4个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吗?1、先观察,再动手搭一搭。
2、小组交流展示成果:我是这样想的。
(摆一摆、说一说)3、全班汇报展示成果。
教师活动11、出示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方法和策略。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独立探索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动手搭一搭。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逐步由直观到抽象,引导学生发现根据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环节二:我会搭2(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2笑笑用4个正方体搭成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请你动手搭一搭。
1、独立搭一搭。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教师活动2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搭一搭2、指导学生利用小正方体探索还原步骤和方法3、指导学生分享、倾听4、及时板书活动意图说明:根据活动1探索出的经验和方法,尝试独立还原立体图形,加深方法和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环节三:我会想(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3与同伴交流你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教师活动31、要求学生回顾以上两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搭一搭》导学案学习内容搭一搭学习目标1.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出发,探索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
2.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资源准备4个小正方体随堂记录学习过程我的学习过程:一、我会搭1、淘气用4个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吗?2、笑笑用4个正方体搭成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请你动手搭一搭。
二、我会想:和同伴交流你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 北京版 (3)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北京版 (3)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图形进行模型搭建,并计算模型的面积。
2.能够利用计算器测量角度。
3.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计算和推理问题。
教学重点1.能够熟练地搭建简单的几何模型。
2.能够清晰地解释和描述所搭建模型的各个部分。
3.能利用计算器输入数据进行角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所学的教材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准确地使用计算器进行角度的测量。
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通过介绍或引导问题,调查学生对模型和角度这两个概念的了解。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模型和角度的例子,并进行简单的解释和描述。
3.教师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工具和物品,如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二、讲解1.教师通过教材的课件和实物示范,讲解如何在平面上绘制正方形和矩形,并介绍模型的搭建方法。
2.教师通过实际举例,讲解如何用计算器进行角度测量,以及如何读取角度值。
3.教师通过提问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角度和模型等概念进行问题解决的方法。
三、练习1.教师布置相关试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模型的搭建和角度的测量,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答案的讨论和解析,并重点纠正和指导学生在处理过程中常见错误的方法。
3.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模拟练习和做题,提高他们在数学学科中素质的综合运用。
四、总结1.教师通过总结和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查漏补缺。
2.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知和理解,并激发他们兴趣。
作业布置根据所学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
注意点1.教师要注意在讲解和解析过程中,讲清楚每一个步骤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更加明白数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2.教师要注重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积极思考。
3.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和反思,以及悉心的指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抓住一个物体根据距离和方向来判断。
你还有什么想法?全班交流讨论。
我们有什么方法作这样的题?
反馈时请学生讲出理由。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四下:观察物体教案
课题
观察物体
内容
P60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区分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重点
能正确区分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
难点
能正确区分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
关键
正确判断观察点
教学准备
教师
小黑板、投影
学生
练习本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1分
14分
18分
2分
5分
一、导入
二、组织活动
三、学生自主活动
1.呈现《自主数学》P27页的情景图
2.呈现《自主数学》P28页的第1题情景图
3.呈现《自主数学》P28页的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题情景图
四、小结
五、检测
呈现《自主数学》P28页的第2题情景图
小明乘船游览,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拍下了四幅图片,你能帮帮小明确定四幅图片的先后顺序吗?
1.实物投影呈现一组照片。
2.提出问题:请你说出这四张照片的拍摄顺序。
3.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再填写。
4.让学生用物品(铅笔盒、水杯)代替上面的三个建筑物,并按图中的位置摆一摆。然后从A点出发,看一看这三个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不是与上面的顺序一样。
5.同学之间交流
6.全班反馈时,要求学生说出理由。
7.小结。
虽然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个物体,由于物体的运动,所拍出来的相片是不一样的。
1.学生独立认真观察、分析问题。
2.同桌互相交流。
3.全班反馈。
1.学生观察,用线连一连。
2.教师巡视指导。
3.同桌互相交流。
4.全班反馈。
1.学生观察,表上序号。
2.教师巡视指导。
3.同桌互相交。
4.全班反馈。
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所观察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拍摄的时候应注意选择最佳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