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 理学
徽州建筑与程朱理学
而关于徽州建筑与程朱理学的关系, 我们可 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 行了解 。 1 .书院与程朱理学 书院作为徽州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便是程朱理 学在 徽州大地上 遍地 开花 的历史痕迹。徽州一直是全国书院产生最早 、 是最 发达的地区 也
之 一 , 北 宋 , 州共 有 书 院 l , 宋 达 到 2 在 徽 5座 南 8所 , 明 代 则 在 18所 以 而 3
梁 之 才 从 徽 州 书 院 走 出 , 徽 州 也被 誉 为“ 南 邹 鲁 ” 而 东 。 2 .徽 州 建 筑 与 尊 崇“ 理 人 文 ” 天 常 见 祭 祀和 举 行礼 仪 活动 的场 所 , 满 了人 们 对 先 祖 的敬 畏 追 慕 之 情 。 充 徽 州 建 筑 作 为 我 国 传 统 建 筑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蕴 含 了 大 量 的 文 化 积
上, 规模居全 国之首。 而正是 由于书院 的发达 , 也使得徽州的书院较之其他
地 区更 为 大 气 和 精 致 。
图 二 : 村 宏
在 徽州众 多的书院之 中, 歙县 的南湖书 院 ( 图一 ) 和紫 阳书 院最为 知
3 .徽 州 建 筑 与 宗 族 文 化
名, 紫阳书 院更是与岳 麓书院齐 名, 号称徽 州第 一书院 , 由宋理 宗亲提 牌
州建筑便也和程 朱理学有 了千丝万缕 的联系 , 本文就将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 。 【 关键词】 徽州建筑 徽州建筑大 致上是指我 国现安徽一 带的古徽州传统特色建筑 , 是我 国 传统建筑 中的一朵奇 葩。安徽地处 中国的东南部 , 属长江 中下游, 地跨长 江 、 河 、 安江 三 大 流 域 , 是 安 徽 自然 地 被 分 为 了 淮 北 、 淮 、 南 三 大 淮 新 于 江 江 板块, 平原、 丘陵、 山地错次分布 , 多山多水 , 其境 内的黄 山是闻名天下 的旅 游胜地, 而巢湖 也是我 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 不仅如此 , 古徽州连接着 中原大 地和江南水乡, 以其建筑充分吸收 了两个 区域的精华 , 所 堪称瑰宝。 由于重 要的地理环境 , 徽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 英雄 豪杰、 文人骚客 辈出, 这使得徽州建筑具有十分深厚 的文化底蕴 。 学一词始于南宋 , 理 主要 是指与辞章考据训诂相 对应的义理 之学 ,由于其代 表人物朱熹 是徽州人 士, 以他的理学思想在徽 州产生 了巨大影响 , 成了颇具安徽特 色的哲 所 形
新安理学:徽州社会的灵魂
新安理学:徽州社会的灵魂李方泽新安理学作为朱熹理学的重要分支和一种地方性哲学流派,既是理学与徽州社会地方特色和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又反过来对徽州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从广度上说,新安理学对徽州社会的影响无所不及,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从深度上看,新安理学对徽州人的影响深入骨髓,构成徽州人文化心理结构的思想基础和理性内核。
可以说,新安理学在古徽州社会是核心至上之学,是徽州社会的灵魂。
首先,新安理学以其尊“理”重“礼”的独特体系,为有宋以降的徽州社会准备了理论化、系统化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为稳定这个社会和维护其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树起了精神支柱。
礼是稳定封建社会秩序的核心,是象征封建王权的重要标志。
新安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视“礼”。
朱熹作为新安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将传统儒学的伦理道德观念抽象为哲学范畴“天理”,并把“天理”规定为宇宙万物统一的最高的本体,在高度思辨的哲学层面确立了儒家伦理道德的绝对权威;另一方面,又将“天理”运用于形而下的领域,使其具体化为百姓日用之“与”与社会伦常之“礼”,在世俗化的现实生活中确认了“礼”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朱熹认为,“不知礼,则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
为了使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封建伦常之礼,他在考察借鉴以往各种礼仪的基础上,整理制订出《家礼》一部,详细规定了人生经历的重要阶段必须举行的各种礼仪的程序。
其目的在于强调三纲五常、宗法伦理,其突出特征是重礼制,尚祖祭。
由于朱子后学及历代新安理学家的竭力推行,即所谓“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宜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清休宁《茗洲吴氏家典》),因而导致整个徽州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都深深地打上了《朱子家礼》的烙印,更使徽州社会成为一个典型的稳定性极强的封建宗法社会。
其次,新安理学以其关注现实,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为徽商商业理念的铸就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精神支持,促进了徽州社会的经济发展。
新安理学家们关注百姓日用之理并身体力行,不再受“君子耻言利”的制约而大胆言利,表现了一种可贵的务实态度和经世致用精神。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评介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评介张志强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人。
他在程颢、程颐的唯心主义理学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庞大、严密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
相应地,他本人也成为封建社会后期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家,后人为纪念朱熹在思想上的贡献,谥其为“朱子”;又因朱熹生于福建尤溪,他所建立的理学体系被称为“闽学”。
朱熹治学严谨,对经学、史学、文学等文化典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著述颇丰。
主要著作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四书集注》、《太极图谱解》、《西铭解》、《通书解》等。
朱熹思想是以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为内核,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并且成为了那个时代思想的范型。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朱熹思想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思维高度。
可见,首先应对朱熹的思想做一种全面、多角度的审视,以理解其思想体系的性质及意义。
一、理本气末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在前期的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中,儒家着重于伦理实践而缺乏哲学论证,佛学、玄学精于思辨,可流于空无。
在唯物主义思想的批判下,唯心主义思想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就是把出世的神学变为入世的哲学,着重于本体思辨和现实的纲常内容。
随着二程的理一元论与张载的气一元论的辩论,理气关系问题的争论很大。
二程认为,“虚皆是理”;张载则与之针锋相对,认为“虚空皆气”。
可见,哲学把理气关系的思辨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不仅对理气孰为先后作出承诺,而且要让理气有一个更好的结合度。
这个任务朱熹完成了。
朱熹认为,哲学在论证精神本体时,或者把精神本体规定为“有”或某种特殊的“物事”。
由此精神本体异化为“一物”而不能成为万物的本体;或者把精神本体规定为“无”或“空”,使得精神本体的存在虚无化。
朱熹认为,要重新解释“理”,以摆脱精神本体存在的困惑。
在朱熹看来,“以理言之,则不可谓之有;以物言之,则不可谓之无”,“无极而太极,正所谓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
显然,经过朱熹的再解释,理既不是简单的有,也不是简单的无,而是有无的统一。
徽州文化的主要特征
从建筑看徽州文化的主要特征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与和并称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伴随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入晚期封建社会,徽州区域的历史文化发展也进入徽州时代,在这一时代,徽州人几乎是在广义文化概念的所有领域都有非凡与伟大的创造,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异常的繁荣;随处可见的历史烙印在思想学术领域,徽州是曾经统治中国思想界达七八百年之久的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徽州人研究理学又形成了新安理学学派,源远流长;传统的经学研究,徽州从宋朝开始一直到民国,就代不乏人,大儒迭出;考据学上,至清中期,更是出现了以婺源人江永、休宁人戴震为代表的徽派朴学,作为乾嘉学派中的皖派,影响极大;在社会关系领域,中原世家望族的迁徙,在徽州是形成有自己特色和唐宋遗泽的宗族社会,势力强大,结构稳定,构成徽州社会千百年发展的基础,由之直接影响的徽州土地制度、佃仆制度等;而我在徽州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徽州建筑;徽州建筑给人的最深的印象就是黑白相间的颜色和浑然天成的格局特色;说到这黑白的颜色我就想到了另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物——阴阳鱼太极图;在走访了徽州古村落呈坎之后,更加印证了我对徽州建筑文化与道家思想的联系的想法;道家思想主张清静无为,具体为心神宁静,不轻举妄动;而在徽州游览的时候,那高低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优雅曼妙的美人靠无时无刻不在安抚我们那颗躁动的心灵;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道的本质特征之一,它返璞归真,崇尚自然;主张天人互动的和谐原则,这与我们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发展的原则不谋而合;而早在古代智慧的徽州人民便把这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合在建筑中;几乎所有的古村落都依山傍水,枕山跨水,力求与自然完美的融合;以山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把自然村落建成“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的生命有机体,几乎徽州所有的古村落均符合这一规则;在村落,山水,建筑物的关系上则表现为山峦是溪流的骨架,溪水是村落的血脉,建筑物成了依附的血细胞;而在庭院中,天井组织着花与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众多村落中让最我印象深刻的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天井,天井是对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的称谓;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地;南方房屋结构中的组成部份,一般为单进或多进房屋中前后正间中,两边为厢房包围,宽与正间同,进深与厢房等长,地面用青砖嵌铺的空地,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所以称为天井;这与老子所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与天道又十分的神似;小小的天井是在深宅之中连接无限浩大的天空的枢纽,何为无限何为有限天井的玄机值得深思;道家思想不光表现在空间上的无限和有限上也体现在时间上,所以在游览徽州的古村落的时候是空间和时间虚幻的交错,在时间的长河中你以现代人的身份触摸这些古老的年轮,在长巷中需要时间的变化通过自身所有的感官,移步换景地去感受;是以时间为轴线将各个空间串接在一起的,再由自然的力量将散落的单元串接在一个连贯的整体;道家思想对徽州建筑文化的原因我认为有两条,一是由于徽州地处中国原始江南古陆地带的皖南丘陵山地,处在黄山南麓,天目山以北;地处浙赣皖省交界处;四周的高山使徽州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又是道家天人合一,小国寡民思想生长的沃土;为道家思想的运用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就是徽州人口的组成因素,据察殷商时期这里居住着山越先民,从东汉到南宋出现的三次移民浪潮使国家混乱,人们产生了避世观念,大大削弱了儒家道德的约束力,使张扬个体生命价值的道家思想在徽州得以大发展;同样儒家思想在徽州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徽州是朱熹的故里,所以自然新安理学在徽州维系了六百多年,使徽州成为理学影响最深的地区之一,儒家的思想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这里儒教礼仪规范,宗法制度森严;朱熹所规定的“家礼”成为徽州人族规或者家典的主要依据;所以产生了一套完整的宗法秩序;人们的宗法观念极强,以姓为为聚居的标志,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度下的徽州人民既受它的保护,又受它控制;所以这里的宗祠和贞节牌坊比比皆是;徽州商人“商而兼士,贾而好儒,”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徽州建筑中则表现为注重对宅居建设中的布局,内设,结构和厅堂布置;厅堂内多为风雅之物,名人书画,古玩奇石令人眼花缭乱;朱熹认为大抵圣人之言,本身平易,而平易之中其旨皆无穷,主张平淡自然的美学理想;自宋之后,徽州人便宣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自恃,而从邹鲁之风传子若孙也;因而徽州的建筑几百年来都保持着淳朴自然的风格,如木雕保持着材质的天然纹理和自然的色泽,充分体现出材料的色泽之美;总之,悠久的文化孕育勾画了徽州建筑的独特面貌;徽州艺术是徽商士人思维的体现,是徽商对儒学的尊崇和对传统文人生活的憧憬,将程朱理学的文化精髓纳入文化礼俗之中,从而使徽州建筑与儒家思想取得完美融合;建筑艺术作为历史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标志,亦直观的形象方式诉说着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徽派建筑融合着儒道两家的精神内涵,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天人合一,淳朴自然;这同样也是徽州文化的主要特征;。
朱熹理学对古徽建筑的影响
建筑 制度 。现摘录其中有关民居堂室 的 祖 宗 。 广 续 族 谱 的 方 式 让 儿 孙 记 的人家将祖 先灵位 设在楼上厅 堂 , 以 四 平面 布局和 房屋 结构 的 片断加 以分 住祖宗的功德。《 县志 ・ 一・ 歙 卷 风俗》 时祭之 . 这种遗俗还留存至今。
析 、 绍。 介
载 : 邑俗重宗 法 。 各有 祠 , “ 姓 支分派
自南宋后 。 朱子理学 宗法制度 森
父安 父 之分 , 安子 之 分 ”定为 “ 子 。 天
以 君 份 , 别. 复为支 祠。” 所以营建村落首先考 严 , “ 安 君 之 分 ( )臣 安 臣 之 分 ,
一
、
在 营建宫室、 宗祠” “ 为先 虑祀祖 的场所 。 没有形成 建家祠 的
家 较 非 3 逆置 因果 关系) B 苟伤明 之权 势机构 , 祠堂被 视为关乎宗 族命 熹 的 “ 礼 ” 孔 子 所 说 的 “ 礼 则 无 人 若魂 职魄1 (
脉 之所在 。 有不可侵犯 的地位 。祠 以别 男 女 ” 具 体 化 。 即 男女 不 可 随 暗 , 具 更 则疾病生焉。” 一点从明代民居 这
维普资讯
圜 示 黄 扬 文 展 新 山弘徽 亿
HU 【 ZHO U S OCI S E CE AL CIN S
宗族 中都设 有族长 、 祠长 、 长 、 房 家长 外 建 围墙 来 分 隔 男 妇 随便 见面 。而 朱 而暗多 。故明多而伤魄 、 暗多而伤魂 。
维普资讯
展 示新 黄 山 弘 扬 徽 文AL CI NCES
徽州文化题目答案
徽州文化1徽州文化的内涵由主体要素、时间要素、空间要素、内容要素四个部分构成。
正确答案:√2如果简单一点说的话,所谓徽州文化就是指宋代以来“一府七县”的徽州人所创造的精神、物质和制度文化的总称。
正确答案:×3徽州文化的主体要素是徽州人。
正确答案:√4徽州文化的内容要素是以物质、制度精神和文化为主体的既有()又有()的典型文化。
A、区域性、丰富性B、区域性、独特性C、区域性、普遍性D、独特性、普遍性正确答案:C5徽州文化的空间要素是徽州本土。
正确答案:×1徽州文化的总体特点,一言以蔽之:博大精深。
正确答案:√2徽州文化的三大特点指的是丰富性、独特性、普遍性性。
正确答案:×3徽州地处偏僻山区,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最多时不超过百万。
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A4徽州文化流派纷呈,独树一帜,在很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徽派版画代表了中国传统版画的最高成就,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是宋以来学术思想史上的两座高峰,具有典型标本研究价值。
正确答案:√5从经济角度看,徽州在传统农业之外,还有闻名遐迩的商业;从社会角度看,徽州是一个宗族社会;从文化角度看,徽州理学昌盛,有()之称。
A、海滨邹鲁B、东南邹鲁C、岭海名邦D、文献名邦正确答案:B1在徽州文化形成之前,经历了江南越文化、山越文化和新安文化三个历史文化的发展时期,这些文化特别是山越文化,虽然与后来的徽州文化有质的不同,但为后来的徽州文化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铺垫和催生作用,它们无疑是徽州文化形成的背景和基础。
正确答案:×2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原()改为徽州,从此进入徽州时代,徽州文化的时代随之到来。
A、宣州B、抚州C、歙州D、青州正确答案:C3徽州文化在进入元代以后,继续得到曲折发展。
正确答案:√4明代中叶以后,以乡族关系为纽带的徽州商帮在全国崛起,并在嘉靖和()之间得到繁盛发展。
A、万历B、隆庆C、泰昌D、天启正确答案:A5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徽州本土数十万份徽州文书的被发现,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和重视,被誉为“继汉晋简帛、甲骨文、敦煌文献、明清大内档案之后,中华历史文化的第五大重要发现”。
儒学发展的新阶段
儒学发展的新阶段——理学(理学理学有两种意思,可以指古代的理学,也可以指现代自然科学的理学,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
嘉祐治平年间(1056年—1067年),理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王安石(荆公)新学、司马光(温公)朔学、苏轼的蜀学、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含张载的关学)为代表的理学四大派;现代科学上所说的理学通常是指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地质、地理等等。
)理学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
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理学起源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
又称道学。
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
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
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体现在?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体现在吸收佛、道思想,完成对宇宙、自然的思考,弥补了孔孟儒学的不足和缺陷,简言之,理学使儒学成为可解释万事万物的哲学,只是这种解释与儒家伦理直接联系,使理学继续为封建统治所用,在元朝时成为官方哲学理学研究内容概括说来,理学讨论的问题主要有:①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
新安理学与历史上的徽州民俗
新安理学与历史上的徽州民俗杨国平新安理学对徽州的影响几乎无所不在,最具说服力的当是徽州民风民俗。
历史上,徽州民俗区别于其他郡府的特质在于“邹鲁之风”,即具有浓厚的儒教化特征。
作为徽州文化活的见证,徽州民俗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理学存在的社会基础是宗法伦理关系,而聚族而居是徽州特别普遍的风俗。
“父老尝谓,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豪不紊;主仆之严,虽数世而不改,宵小不敢肆焉。
”(康熙《徽州府志》卷1《风俗》)这些材料说明,徽州人聚居具有严格的传承,其指导思想是以家庭伦理观念为中心,严于上下之别,具有强烈的宗法伦理色彩。
历史上宗族聚居好处很多:首先是重宗谊,修世好,岁时合族以祭,使“贫民亦安土怀生”,这是保证社会稳定的一个有效手段;歙地有“千百年祖墓,千百丁祠宇,千百户乡村”,所以能保证经商外出者的故乡观念。
同时也因为聚族而居,乡村城市诸姓皆无错乱,各有段落,如此则“主教堂,礼拜之寺无从建焉”,所以“徽州独无教门”,不尚佛老,以至“求其崇宏壮丽所谓浮屠老子之宫,绝无有焉”。
凡此等等都说明了族居这一徽州普遍的民俗所体现的是一种稳定的社会状态。
《歙事闲谈》的作者许承尧认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理学的教化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聚族而居的民俗是受新安理学的直接影响而产生的,它标示的是一种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同时也强化了作为封建伦理纲常的理学的地位,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理学精神最显之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倡导“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现在依旧竖立在徽地的贞洁牌坊即是证据。
理学以“天理”为念,要求人们致身国事,孝慈亲友,也强调对人欲的节制,所以要求妇人守节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作为程朱理学渊源的徽州此风尤盛,对于节烈的提倡更是不遗余力。
《休宁碎语》卷一说:“新安节烈最多,一邑当他省之半”。
婺源县城有一处牌坊记载的烈妇自宋以至于光绪年间共有5800人之多,民国修订的《歙县志》16本当中就有4本是《烈女传》,其他未见于史料者便可想而知了。
朱熹理学体系及其对徽州文化的影响
朱熹理学体系及其对徽州文化的影响王国良内容提要:朱熹哲学是两宋理学的总结与集大成。
理学的核心价值就是:天理与人欲、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心与人心、公与私、义与利、王道与霸道。
朱熹理学对徽州文化产生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理学兴盛(新安理学)、教育发达(东南邹鲁)、儒商精神(贾而好儒),与提倡气节(刚毅风节)。
其消极影响表现为强化宗法等级制度、压迫妇女等。
戴震激烈批判了朱熹理学体系的消极面,继承发展了理学的合理价值,代表了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理学 核心价值 徽州文化以朱熹为集大成的理学体系昭垂绵延,影响世道人心至深至久,其流风余韵至近代尚未绝响。
朱熹的理论体系标志理学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
理学最主要的核心价值就是:天理与人欲、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心与人心、公与私、义与利、王道与霸道。
本文试就朱熹理学体现的儒学创新、合理价值以及对徽州文化的影响加以分析,以求教于方家学人。
一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晚年自号晦庵,徽州婺源人,祖居歙县黄墩,其地古为新安郡,有紫阳山,故常自称新安朱熹,别号紫阳,后世推尊为新安理学的创始人。
因侨寓(福建)建阳之考亭,又称考亭先生。
朱熹出生之年(宋高宗建炎四年),宋室南渡仅有四年,诸事草创,人心未定,金人南侵,险象环生,北方之溃兵流民,南方之兵变民变,此伏彼起,交相呼应。
朱熹逝世之年(宋宁宗庆元六年),其学说正被以“伪学”之名而遭禁,真可谓生于忧患,死于禁遏。
中间几十年,为官日少,倾全力发愤著书。
斯人虽已殁,而其思想学说却大行于中国,远播于东亚。
其人其学,尽可任后人评说,但其“逆水撑篙”、“拔出心肝与他去做”1的“刚决向前”、“勇猛奋发”的求学精神,足令后人肃然起敬,闻风兴起。
理学在北宋有五个代表人物: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张载,在中国思想史和理学史上称为北宋五子。
北宋五子之学在当时各有侧重,并没有自觉形成一个理学系统。
而且他们的学说之间还有许多相互矛盾之处。
谈徽州文化
谈徽州文化,我们必要先了解一下徽州。
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前身经历了从"三天子都" "蛮夷"之地属吴、越、楚秦置黟歙,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的漫长历程。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
在此后的866年中,徽州的名称一直延用,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止。
现在我们讲的徽州地域包括: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宣城地区的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等。
尽管千百年来,朝代的不断变更,名称的不断变化,但徽州的地域相对稳定,这就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徽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徽州人在文化领域里建树、创造了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几乎涉及当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且都以自己的特色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
主要内容有:1、新安理学。
这是程朱理学的正宗流派,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藉均系徽州篁墩。
它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核心是伦理常纲,同时也倡导"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的重学思想,"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理不计其功"的思想和"修内政","攘夷狄"的节义思想;2、徽州朴学。
也就是徽派考据学。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婺源县的江永和屯溪的戴震。
它作为乾嘉学派中的皖派,直接继承了汉古经学,把经学研究从纯考据的藩篱中解救了出来;3、新安画派:开先河的为元代的程政,明朝开始形成新安画派风格。
明末清初,江韬(渐江)、查士标、孙逸、汪元瑞"海阳四家"异风突起,有力地冲击了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四王"画派在中国画坛的统治地位。
他们主张师法自然,寄情笔墨,大胆创新,给明末清初画坛带来新的生气。
什么是徽文化
什么是徽文化?徽文化,即徽州文化,包括:新安理学、新安志学、新安医学、新安建筑、新安朴学、新安教育、新安画派、新安艺文、新安科技、新安工艺、文房四宝、徽菜等。
徽即徽州,府治在歙县,包括歙县,绩溪,黟县,祁门,休宁,婺源等六县,古曾称歙州、新安郡。
徽州文化,是徽州(古称新安郡)人,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底蕴深厚创造杰出。
自古新安人才辈出,徽州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有三大学问家:朱子(婺源)、戴震(休宁)、胡适(绩溪)。
有汪华、朱升、程大位、郑复光、程晋芳、陶行知、赛金花等等。
黄山山麓一条小溪---九龙瀑,一沟三状元、三丞相,是程元凤、曹文植、曹振镛,形成显赫的文化沟。
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生产力逐渐发达。
徽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
作为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徽州文化,崛起于北宋后期,“东南邹鲁、礼义之邦”于南宋,鼎盛于明清时期,已约800年之久。
90年代后,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列为国学三大地方学科。
徽州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徽州文化主要是指宋元明清以来,根植于徽州本土,并经由徽州商帮和徽州士人向外传播和辐射,进而影响其他地域文化进程的一种区域性历史文化。
她既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又有一定的时间界限。
就空间范围而言,徽州文化主要产生并植根于徽州本土,并在明清时期徽商和徽州士人的传播与拓展下,向外辐射,远播海内外。
古代徽州文化-徽州学术教育
(2)徽州朴学的成因
乾隆时期统治者对经学的重视是推动徽州朴学 发展的客观原因。 清初学术风气的影响是徽州朴学兴盛的另一重 要原因。 西学东渐为徽州朴学提供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 法。 徽州独特的社会环境,培育了徽州朴学。(新 安理学的治学主张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对徽州朴 学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性心说的主要内容
朱熹认为理在人身上就体现为性,性就是人生所应遵循的准则。 性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之别。“理之性”是至真至善、 完美无缺的,世人之性由于受到污染而不得“理之性”,便是 “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有善与不善,通过学习与修养,使不 善的成分逐步减少,直至消除,从而逐步恢复本然的天地之性, 这便成了贤人圣人。 由人性所决定,人的心也有“道心”与“人心”之分。道心与 太极、天理、天地之性相对应。人心与气质之性相对应。道心 为人的本性,是禀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 辞让;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饥食渴饮之类,它有善恶之辨; 人心与道心是船与舵的关系。 由心性之论,朱熹进而提出天理人欲问题。道心指向天理,为 心之本然,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体现为父子、兄弟、夫妇等 伦常,这是善的。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都是善的,因此,必须 “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并不反对正常的物质生活欲望,他只 是反对超越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理气观主要内容
朱熹思想的核心范畴是“理”,它有几种含义:(1)理 为世界本原,有理便有天地,无理就没有天地、人、物, 理是一种永恒的东西,不依赖于任何事物,独立存在于天 地之间。(2)理为自然规律,阴阳五行错综交叉而又不 紊乱就是理,任何事物都存在一定的理,如椅子能座就是 椅子之理。理是必然规律,人们只能依理而行。 理解了理只是解决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即形而上的问题, 还需要去理解什么是“气”。朱熹认为造成我们世界实体 的理的具体形式就是气,它是理安顿、挂搭、附着的场所, 理气结合,生成万物,包括人。 朱熹还认为“太极”是最高的理,即天地万物之理的总言, 不同的万物则是太极的分别体现。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 一太极,人人物物依理而存在,当然人人物物便具有一个 完整的理,这就是“理一分殊”,即千变万化的事物统一 于理,又由理化为天地万物,呈现出多样性。合则为理, 分则为万物。
论徽州文化的生成与价值
论徽州文化的生成与价值一、徽州文化的生成原因1、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天目山脉和黄山山脉是古徽州境内的两条主要山脉。
徽州地处万山之中,虽然山川秀丽、风景绝佳,但“其地险狭而不夷,其土骍刚而不化”,俗称“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与平原地区得天独厚的耕作条件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样的地理环境为徽州文化的生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与峭山激水的反复拼搏中,徽州人愈发坚忍不拔,培养了气质,缔造了精神。
徽州山水的灵性,化为徽州人的品格,在历代徽州人的不懈努力下,缔造了徽州文化。
2、中原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徽州文化形成的“基因”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早在炎黄统治时期,中原文化就已经开始在酝酿形成,经过近四千多年的发展,中原文化不断积累,至公元十二世纪,中原文化已经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
此后,中原文化的深厚积淀成为了徽州文化形成的“基因”。
3、徽商经济的发展是徽州文化形成的“酵母”徽商是徽州文化的原动力,是徽州文化发展的“催化剂”。
如果没有徽商的大规模参与投资与建设,徽州文化有可能是一片苍白。
作为位居明清两代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的徽商,拥有一种良好的传统,那就是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投入。
徽商对徽州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关注,直接推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与发达。
4、程朱理学的勃兴是徽州文化形成的“支柱”徽州是程朱理学的故乡,这一文化渊源进一步加强了徽州文化的生成。
程朱理学已成为徽州宗族文化以及乡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鲜明性格,为儒家伦理思想的弘扬和勤俭持家风气的维系,输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使徽州文化的发展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5、徽州教育的高度发达是徽州文化形成的“温床”徽州教育培养出来的一大批教育家、思想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徽州文化丰富和发展的催化剂,徽州发达的教育为徽州文化的行成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因此,我们说徽州教育的高度发达是徽州文化形成的“温床”。
二、徽州文化的价值1、徽州文化的学术价值徽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文化遗存作为徽州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其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学术价值弥足珍贵。
一种山水,两段徽州
一种山水,两段徽州李翰徽州给人的印象,是雪白的马头墙,高耸的牌坊,是群山怀抱中,蜿蜒幽深的古道,旖旎的青垣黛瓦……所谓印象,就是拉开一定距离,在无关利害的浑沌中,品味出的诗意徽州。
待我迈过查济古宅那半人高的门槛,站在天井中,四围逼仄的院墙,露出头顶小半片天空,整个人都不好了。
徽派大宅的房间,窗户基本都朝内。
据说是为安全计,防备山贼,但也隔开了墙外的山光水色,春秋轮转。
宅内甚少花草树木,堂庑幽邃,四季如一,甚至连空气的流动都那么迟缓。
想起鲁迅写家乡的大宅:“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故乡》)少年的迅哥儿该多么羡慕闰土那开阔的沙地,一望无际绿油油的西瓜田啊。
胡适回忆童年在绩溪,也有类似情境:“五岁了,还不能跨一个七八寸高的门槛。
”(《九年的家乡教育》)胡、鲁后来作为“五四”文化主将,毕生为自由鼓呼呐喊,那童年的高墙与门槛,一定是他们最初的痛。
这是我第二次到皖南宣歙一带,为一个千年前的诗人。
我们登采石矶高咏他的诗句,在大青山下凭吊诗魂,又来到桃花潭畔追索诗踪。
是的,这个和安徽情挚缘深的诗人,就是李白。
望着眼前的高墙,不禁想,李白盘桓皖南时,所栖所居,是怎生面貌?他必不喜如此深严的宅院吧!徽州是北宋徽宗后建制,大体范围即唐之歙州,李白在皖南的游踪,主要集中在宣、歙二州。
其中居留时间较长的秋浦,当时属宣州———唐代宗复立池州,秋浦方从宣州划出。
他住在秋浦清溪的朋友家,“夜到清溪宿,主人碧岩里。
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
月落西山时,啾啾夜猿起。
”(《宿清溪主人》)主人结庐碧山溪水之旁,在晚上,抬头就能见到满天星斗,仿佛是挂在屋檐旁边,溪水潺潺,在枕边与梦里浮动……没有高墙的阻隔,人居与自然融贴无间,这才是李白的至爱。
李白与秋浦县令崔某情交甚款,有《赠崔秋浦三首》,其一云:“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
门前五杨柳,井上二梧桐。
山鸟下听事,檐花落酒中。
……”从诗中“山鸟下听事”可知崔氏所居,既是官府,也是私邸,当为前衙后宅之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学徽州是喜?是悲?
我一直讨厌宋朝,讨厌朱熹理学,因为这是中国最迂腐最孱弱的时代。
但我偏偏喜欢徽州。
徽州,这个从头到尾浸透朱熹理学的地方,从习俗到建筑,无一不展示出封建性,但在现在建筑林立的今天,这种封建型建筑却成了徽州独特的美。
“程朱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系徽州。
从南宋前期至清乾隆年间,新安理学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理学家对理欲、心物、义理、天人等概念的意义,关系的追问和逻辑论证,提升了徽州文化的理性思维,培养了深厚的理性主义传统。
这种理性主义传统,进一步影响了徽州的建筑文化。
祠堂:朱熹制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
”徽州古村落大都受此影响,徽州人在建造房屋之前,首先考虑的祠堂或宗庙的位置,一定要造在房屋的东边。
现在考察徽州的村落,如棠樾、唐模等,大都得以印证,祠堂都建于村口之东。
理学最讲究祭祖,“立祠堂以祭祖敬宗,续族谱为效法子孙”。
即崇拜自己的祖宗,以广续族谱的方式让儿孙记住祖宗的功德。
因此,徽州人营建村落首先考虑祀祖的场所,注重建造祖祠。
徽州大家族的家祠多为类似与民宅的建筑,常毗邻与大宅东侧,或居于宅内东侧。
徽州家祠一般面阔三间,中轴线设大门,两侧另辟耳门,为三路三进制,前为天井,后为享堂、堂内供祖先牌位。
徽州还有的人家将祖先灵位设在楼上厅堂,四时祭之,这种遗俗还留存至今。
徽州每一宗族都建有本族的宗祠,以奉供本姓始祖。
宗祠逐渐成为显示本族力量之强大,财富之雄厚的标本。
所以宗祠开始突破原面阔三间之规模达到多开间多进深。
宗祠逐渐变得威严宏丽,成为村中建筑之首,“始建者力求壮丽,尽孝敬而求观瞻”。
祠堂前面设有广场,树牌坊,立旗杆;由棂星门进门厅,内设广敞天井式场院、享堂、寝殿,两厢祭品库、马房等,使举行宗事活动功能齐全。
牌坊:牌坊,是历史授予古徽州的勋章。
“扩祠宇以敬宗耀祖,树牌坊以传世显荣”。
新安理学与儒家一直都在极力提倡一种名垂后世、万古流芳的大功大名,徽州出了不少民族志士,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气节,也与朱熹和新安理学的影响分不开。
“嘉功前人,效法后世”,而它们最直接最生动的展现方式就是子孙代代景仰的牌坊类留存物了。
现在徽洲不断提倡并加强文化中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
徽州人始终认为真正重视文化的民族才识真正有希望的民族,做学问和经商同理。
因此,徽州人重视并努力保护徽州所拥有的牌坊。
遍布整个徽州的,尚有另一种牌坊。
即贞洁坊。
理学对妇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节烈观。
故徽州境内到处可见“节烈”牌坊,徽城小北街有一“节烈总坊”载有五千六百多名节妇烈女。
大批的“贞女烈妇”、“孝子贤孙”为传统礼教而殉身,这也是理学在程朱桑梓之邦结出的必然之果。
同时,徽州男人多经商在外,建立贞洁坊,也是对与徽州特殊的行商风俗的保障。
或许我们认为这是封建给妇女的最大不幸,但时至今日,徽州人仍以这些牌坊为傲。
朱熹理学在古徽州处于思想统治地位,由朱熹理学而形成的徽州祠堂、民居、牌坊之徽州“古建三绝”,成为徽文化史、建筑史之教科书的实质蓝本,为史学研究提供了真实的资料,也为徽州的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