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要点
毫针法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毫针法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毫针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针灸技术,目的是通过针刺,激活人体气血运行,达到调理健康的作用。
下面是毫针法的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一、流程
1.检查患者病情:询问病史、观察舌苔、脉象等。
2.准备工具:选择合适的毫针和手术器械,消毒工具。
3.选择穴位:根据病史、舌苔、脉象等,确定需要刺激的穴位。
4.穴位处理:用消毒棉球或酒精消毒穴位周围的皮肤,遵循穴位的取穴规律。
5.刺入毫针:将毫针慢慢插入穴位,注意尊重疼痛感觉,不宜快速、强力。
6.反复弹毫:将毫针在穴位中反复弹动,激发皮肤、筋膜、经络反应,以达到治疗效果。
7.拔出毫针:一般来说,毫针的刺激时间不可过长,一般2-3分钟为宜。
8.治疗结束:观察患者反应,帮助患者整理衣物、饮水等。
二、要点说明
1.根据病情选择毫针:选择适合的毫针对于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毫针是从不同材质制作而成,不同的毫针有不同的医疗作用。
2.消毒工具、穴位处理:治疗前需要认真消毒工具,防止交叉感染。
穴位需要规范处理,依照操作标准。
3.注意毫针插入深度:插入毫针不宜过深,以免伤及内脏等重要器官,同时不宜过浅,以免无法激活经络。
4.注意针刺力度:针刺力度要掌握好,刺入速度过快、过强对身体有害。
5.细心观察患者反应:治疗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患者反应,了解治疗效果。
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治疗。
总之,在进行毫针法操作时,要认真把握操作流程和要点说明,正确使用毫针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考点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考点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考点总结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考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足太阴脾经、穴
1.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2.主治概要
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足太阴脾经腧穴
足阳明胃经穴
1.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
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2.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足阳明胃经腧穴
下载全文。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针灸学》知识要点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针灸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经络系统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十二经脉的名称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名称2.奇经八脉的作用细目四:十五络脉要点:十五络脉的分布细目五:十二经筋要点:十二经筋的分布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细目一:经络的作用要点: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1.诊断方面2.治疗方面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要点: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主治特点要点: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细目二:主治规律要点:分经主治规律第五单元特定穴要点:1.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2.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交会穴的内容及临床应用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要点:1.骨度分寸定位法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腧穴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尺泽、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第八单元手阳明大肠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第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地仓、颊车、下关、头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丰隆、内庭第十单元足太阴脾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隐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第十一单元手少阴心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冲第十二单元手太阳小肠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少泽、后溪、养老、天宗、听宫第十三单元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睛明、攒竹、天柱、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承山、昆仑、申脉、至阴第十四单元足少阴肾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涌泉、太溪、照海、复溜第十五单元手厥阴心包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曲泽、郄门、内关、劳宫第十六单元手少阳三焦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渚、外关、支沟、肩髎、翳风、丝竹空第十七单元足少阳胆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听会、阳白、风池、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丘墟、足临泣第十八单元足厥阴肝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大敦、行间、太冲、期门第十九单元督脉、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腰阳关、大椎、哑门、百会、水沟、印堂第二十单元任脉、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廉泉、承浆第二十一单元奇穴要点:常用奇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四神聪、太阳、夹脊、外劳宫、十宣、膝眼、胆囊、阑尾第二十二单元毫针刺法细目一:针刺准备要点:1.消毒2.体位细目二:进针方法要点:1.指切进针法2.夹持进针法3.舒张进针法4.提捏进针法细目三:针刺角度和深度要点:1.角度2.深度细目四:行针与得气要点:1.行针的基本手法2.得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五:针刺补泻要点:1.捻转补泻2.提插补泻3.平补平泻细目六:针刺异常情况的表现、处理和预防要点:1.晕针2.滞针3.血肿4.断针5.弯针6.气胸7.刺伤内脏8.刺伤脑与脊髓细目七:针刺注意事项要点:1.特殊生理状态的针刺注意事项2.妊娠妇女、小儿针刺时的注意事项3.颈项、眼区、胸胁腹背等部位腧穴的针刺注意事项4.不宜针刺的疾病第二十三单元灸法细目一:灸法的作用要点:1.温经散寒2.扶阳固脱3.消瘀散结4.防病保健细目二:灸法的种类要点:1.艾炷灸2.艾条灸3.温针灸细目三:灸法的注意事项要点:1.施灸的禁忌2.灸后处理第二十四单元拔罐法要点:1.拔罐方法2.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3.拔罐的注意事项第二十五单元其他针法要点:1.电针法2.三棱针法第二十六单元治疗总论细目一:针灸治疗作用要点:1.疏通经络2.凋和阴阳3.扶正祛邪细目二:针灸处方要点:1.选穴原则2.配穴方法第二十七单元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头痛要点:1.头痛的辨证要点2.头痛的治法3.头痛的处方4.头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二:中风要点:1.中风的辨证要点2.中风的治法3.巾风的处方4.中风的治疗操作细目三:眩晕要点:1.眩晕的辨证要点2.眩晕的治法3.眩晕的处方4.眩晕的治疗操作细目四:面瘫要点:1.面瘫的辨证要点2.面瘫的治法3.面瘫的处方4.面瘫的治疗操作细目五:不寐要点:1.不寐的辨证要点2.不寐的治法3.不寐的处方4.不寐的治疗操作细目六:感冒要点:1.感冒的辨证要点2.感冒的治法3.感冒的处方4.感冒的治疗操作细目七:哮喘要点:1.哮喘的辨证要点2.哮喘的治法3.哮喘的处方4.哮喘的治疗操作细目八:胃痛要点:1.胃痛的辨证要点2.胃痛的治法3.胃痛的处方4.胃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九:呕吐要点:1.呕吐的辨证要点2.呕吐的治法3.呕吐的处方4.呕吐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便秘要点:1.便秘的辨汪要点2.便秘的治法3.便秘的处方4.便秘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一:腰痛要点:1.腰痛的辨证要点2.腰痛的治法3.腰痛的处方4.腰痛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二:痹证要点:1.痹证的辨证要点2.痹证的治法3.痹证的处方4.痹证的治疗操作第二十八单元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月经不调要点:1.月经不调的辨证要点2.月经不调的治法3.月经不调的处方4.月经不调的治疗操作细目二:痛经要点:1.痛经的辨证要点2.痛经的治法3.痛经的处方4.痛经的治疗操作细目三:崩漏要点:1.崩漏的辨证要点2.崩漏的治法3.崩漏的处方4.崩漏的治疗操作细目四:绝经前后诸证要点:1.绝经前后诸证的辨证要点2.绝经前后诸证的治法3.绝经前后诸证的处方4.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操作细目五:遗尿要点:1.遗尿的辨证要点2.遗尿的治法3.遗尿的处方4.遗尿的治疗操作第二十九单元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瘾疹要点:1.瘾疹的辨证要点2.瘾疹的治法3.瘾疹的处方4.瘾疹的治疗操作细目二:蛇串疮要点:1.蛇串疮的辨证要点2.蛇串疮的治法3.蛇串疮的处方4.蛇串疮的治疗操作细目三:颈椎病1.颈椎病的辨证要点2.颈椎病的治法3.颈椎病的处方4.颈椎病的治疗操作细目四:落枕要点:1.落枕的辨证要点2.落枕的治法3.落枕的处方4.落枕的治疗操作细目五:漏肩风要点:1.漏肩风的辨证要点2.漏肩风的治法3.漏肩风的处方4.漏肩风的治疗操作细目六:扭伤要点:1.扭伤的辨证要点2.扭伤的治法3.扭伤的处方4.扭伤的治疗操作第三十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目赤肿痛要点:1.日赤肿痛的辨证要点2.目赤肿痛的治法3.目赤肿痛的处方4.目赤肿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二:耳鸣耳聋要点:1.耳鸣耳聋的辨证要点2.耳鸣耳聋的治法3.耳鸣耳聋的处方4.耳鸣耳聋的治疗操作细目三:牙痛要点:1.牙痛的辨证要点2.牙痛的治法3.牙痛的处方4.牙痛的治疗操作细目四:咽喉肿痛要点:1.咽喉肿痛的辨证要点2.咽喉肿痛的治法3.咽喉肿痛的处方4.咽喉肿痛的治疗操作第三十一单元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晕厥要点:1.晕厥的辨证要点2.晕厥的治法3.晕厥的处方4.晕厥的治疗操作细目二:内脏绞痛要点:1.内脏绞痛的辨证要点2.内脏绞痛的治法3.内脏绞痛的处方4.内脏绞痛的治疗操作。
16个针灸的注意事项及处理要点
16个针灸的注意事项及处理要点针灸这一治疗方法出自于我国传统中医当中,对许多类型的疾病都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有很多人对针灸缺乏一定的了解,而这则导致了许多人对于针灸这一疗法产生了一定的误会。
只有加强对针灸这一治疗方式的常见注意事项的了解,才能帮助人们更好的通过针灸摆脱疾病的困扰。
针灸前的注意事项与处理要点1.提前预留针灸时间在人们接受针灸治疗之前,人们应当提前对自身的时间做出安排,预留下充分的针灸时间,这是因为针灸治疗疾病需要每周接受2~3次以上的治疗,而且每次治疗的时间基本都在20分钟以上,如果人们没有安排好充足的时间的话就会严重的影响针灸的持续疗效。
2.就诊时更换宽松衣物为了让医护人员对患者更有效的针灸,患者在前往医院接受针灸治疗的时候应当更换宽松舒适的衣物,比如低领子的衬衫、宽松的裤子等,这类衣物可以更好的将需要针刺的部位暴露出来,从而使医生更加方便的施针,而牛仔裤、紧身裤、连衣裙等穿脱不方便的衣物则不适合针灸时穿着。
3.针灸前告知医生自身病史为了避免针灸的刺激导致患者的身体产生不良反应,患者还应当注意将自身的病史在接受针灸之前详细告知医护人员,包括自身的诊断史、服药病史以及相关的一些检查结果等都应当详细告知,这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选择更合适的部位进行针灸,从而促进针灸治疗的疗效提升。
4.针灸前准备急救药物为了避免在针灸期间出现突发情况,人们还应当在接受针灸治疗的时候按照自身的疾病以及针灸可能引发的副作用提前准备一些急救用的药物,比如能够为患者补充能量的高糖、能够解除神经肌痉挛的肾上腺素,舒张冠状动脉血管的速效救心丸,应对血压过低状况的西地兰等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保障患者在针灸期间的安全。
针灸时的注意事项与处理要点1.饥饿疲劳的人不要立即针灸在人们接受针灸治疗的过程当中,如果患者处于饥饿状态或劳累状态,那么医师应当让患者充分休息或吃一些东西后再针灸,否则患者很容易出现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等晕针的现象。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操作流程与技术要点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操作流程与技术要点循证医学是一种临床实践方法,通过收集、评价和综合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据,以指导医疗决策和临床实践。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是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开展的针灸治疗指南,其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对于提高临床针灸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操作流程:1. 提出临床问题:在进行循证针灸治疗之前,首先要明确患者的临床问题或需求。
例如,患者可能希望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调节情绪等。
2. 收集证据:通过系统地搜索相关医学文献和研究,收集与患者临床问题相关的证据。
可以采用数据库检索、文献筛选和评估等方法,确保所使用的证据具有高质量和可靠性。
3. 评估证据:对所收集到的证据进行评估,判断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可以使用循证评估工具,如GRADE系统等,对证据的质量、可信度、效果和副作用等进行评估。
4. 制定治疗计划:根据评估的证据,制定针对患者临床问题的治疗计划。
考虑到针灸治疗的特点,可以确定适宜的针刺穴位、针刺方法和针刺次数等。
5. 实施治疗:按照制定的治疗计划,实施针灸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师需要准确地操作针刺技术,确保针刺的深度、力度和速度等符合临床要求。
6. 监测疗效:根据治疗计划设定的指标,监测患者的疗效。
可以使用临床评估工具、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估治疗的效果和影响。
7. 修订治疗计划:根据监测结果,对治疗计划进行修订。
如果患者的临床问题没有得到满意的改善,可以重新评估证据,调整治疗方案。
技术要点:1. 针刺穴位的选择: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选择与患者临床问题相关的穴位。
可以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经验进行判断。
2. 针刺方法的确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的,确定适宜的针刺方法。
常见的针刺方法有直刺、斜刺、旋刺、插刺和温刺等。
3. 针刺深度和力度的掌握:根据穴位的特点和患者的耐受能力,合理掌握针刺的深度和力度。
在针刺过程中,需要注意与患者的反应和感受进行交流。
4. 针刺后的处理和卫生要求:针刺后,应及时处理伤口,避免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针灸要点
针灸总论总结经络输穴学总结1、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
2、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记忆:一肺二大三胃经,四脾五心六小肠,七膀八肾九心包,三焦胆肝依次行3、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由三部分组成:手足、阴阳、脏腑。
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与多少:阴气中太阴最盛,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中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4、十二经脉着,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5、膀胱一线1.5寸,膀胱二线3寸。
6、阴经为里,属于脏,阳经为表,属于腑。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7、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位交接肺经与大肠经食指(商阳)(迎香)胃经与脾经足大趾内侧(隐白)心经与小肠经小指(少泽)(睛明)膀胱经与肾经足小趾(至阴)心包经与三焦经无名指(关冲)(瞳子髎)胆经与肝经足大指撮毛 (中封)8、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蹻脉、阴阳维脉。
作用为统率联络经络、调节气血盛衰。
9、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成为“一源三歧”。
10、十二经别,又称为“别行之正经”。
一般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其间有“离、合、出、入”的特点——离,即从十二经脉分出;入,即进入胸腹腔;合,即与表里经同行;出,即在头项部出来。
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11、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去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
又有孙络、浮络和血络之分。
孙络为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浮络是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血络则是细小的血管。
12、十二经筋,是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起分布范围大体与十二经脉一致。
13、十二皮部六经皮部名称太阳——关枢;阳明——害蜚;少阳——枢持;太阴——关蛰;少阴——枢懦;厥阴——害肩。
澄江学派传人谢锡亮先生针灸经验精要
澄江学派传人谢锡亮先生针灸经验精要谢锡亮先生,现年82岁,河南原阳县人,是山西著名针灸家,也是近代针灸教育家,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承淡安的亲传弟子之一。
从事针灸临床针灸及教育工作近60年,学验俱丰。
今笔者总结谢老部分经验,以食同道。
1. 重视针灸基本功训练,提倡针灸要苦学加巧练谢老主张,学习针灸和艺术`书法一样,必须打下扎实的基本功,然后才能运用自如,才能发展创新和提高。
这个基本功就是熟读歌诀-划经点穴以及针法灸法的操作。
这一方法就是早年师从承淡安先生时学来的。
谢老说,当年跟随承老的学生都是要有“早读夜课”。
“早读”就是背歌诀,“夜课”的内容是划经点穴,这是今后从事针灸医学的基本功。
谢老认为:针灸歌诀是历代医学家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之精华,编成韵语,其词义广,文气流畅,一但念熟就会长期不忘。
在临床使用时就能脱口而出,帮助我们准确地拟出配方找到穴位。
谢老常说:“临床医生使用针灸歌诀,犹如演员登场歌唱,必须熟记,能够背诵,说来就来,从容流利,出口成词。
否则临床用时胸无成竹,茫然失措,再查书本就来不及了。
”但是读歌诀一定要善于选择,抓重点,不能见歌就读,要选择少而精的,勿贪多喜大。
在众多歌诀中,其中《十四经穴分寸歌》尤为重要。
如果读熟《十四经穴分寸歌》,不但熟悉了全身穴位的名称,同时也对经脉在体表循行的路线有了概念,并且给循经取穴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读熟本歌诀,就能代替《脏腑十2经穴起止歌诀》《十四经穴总歌》和《周身经赋》,一举多得,省时省力,收效巨大。
这点笔者体会尤深。
将《十四经穴分寸歌》烂熟于胸之后,就要结合人体,划经点穴。
谢老取穴十分考究,总是反复参详,格守《标幽赋》中“取五穴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证”的古训。
但是谢老既有传承,有有发展。
如他总结出了“取穴姿势的三要点”:放松自然,充分暴露,有所依靠。
针对每个具体腧穴也总结出了各自的要点。
如足三里的取法,并不是简单的犊鼻穴下三寸,径骨前棘旁开一横指,而是要同时与胫骨粗隆--阳陵泉参照才是。
自学针灸的入门方法
自学针灸的入门方法针灸治病,粗略看来,大体不外两个要点:选取恰当的部位,施行恰当的手法。
自学针灸,无非从这两方面入手。
所谓选取部位,又包括两个步骤:一是选,二是取。
选的目的,是决定到哪去找;取的目的,是找到那个点。
以下分别来看。
一选部位要选择恰当的部位,首先需要了解,人体一共有哪些部位可以供选择?按现代通行的说法,这些部位主要集中在十四经上,即十二正经加任督脉。
这个说法当然不错,但有一点,这种按十四经划线方式对针刺部位所作的区分,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值得商榷。
举个例子。
承泣穴,在眼球与下眼眶之间,主要治疗眼病和面部疾病,如面瘫、面肌痉挛。
在十四经体系中,承泣穴分属于足阳明胃经,而且是该经的起始穴。
问题是,这个穴的主治内容,只是集中在该穴所在的局部,即眼和面部(确切的说,是眼周;更确切的说,是眼的下方)。
而足阳明胃经的治疗范围,则远不止于此,还包括如胃肠病、神志病等。
那么,将承泣穴归入足阳明胃经,还有多大意义呢?因为所有穴都有局部治疗作用。
实际上,翻看宋代及宋以前的针灸书,如《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会发现腧穴排布的早期形式并非如此,以十四经统周身穴。
而是首先区别躯干部与四肢部,四肢部按十二经作区分,躯干部则没有这样的特点,最多标注“××脉气所发”。
站在针灸医生的角度,这样的区分方式,无疑与临床的关系更为紧密,更切合临床实际。
换句话说,自学针灸的朋友,要确定如何选择部位施行针灸,首先可以把握的原则就是:躯干部就近选穴,四肢部按经脉选穴。
所谓就近取穴,换成更直白的话,哪疼扎哪。
从临床结果看,很多时候,只是靠这个简单的办法,已经可以取得还不错的效果。
不过,如果针灸疗法的内容仅仅如此,恐怕针灸一门很难流传至今。
因为这种选穴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有时很危险,比如胸闷,针刺局部很容易出现气胸,甚至刺中心脏;有时不方便,比如腰背痛,但针刺时没有床可以躺下;有时不能刺,比如皮肤局部有水疱、血肿;当然,更多时候,是效果跟不上,比如胃痛,单纯从胃局部治疗,效果经常不理想,甚至会加重。
针灸推拿技能训练手册
针灸推拿技能训练手册一、引言针灸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追捧。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针灸推拿技能,我们特别撰写了本手册,旨在提供清晰的指导,并希望读者在阅读后能够下载并有效运用于实际操作中。
二、技能训练概述针灸推拿技能是一门涉及人体穴位、按摩手法等多种技术的复合性训练。
学习者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基本技能,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做到灵活运用。
三、常用穴位及操作技巧1. 头部按摩头部按摩可以帮助缓解头痛、失眠等问题。
学习者应了解头部穴位的位置,以及点按的力度和频率等细节。
通过手法的练习,能够更准确地刺激相应穴位,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2. 脊椎穴位按摩脊椎穴位按摩对于改善脊柱问题、舒缓背部肌肉疼痛等具有显著的效果。
学习者应当了解脊椎穴位的分布规律,并通过练习掌握正确的按摩手法,保证施术的准确性和舒适度。
3. 手部传统针灸手部传统针灸是指通过在手部穴位上刺激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学习者需要熟悉手部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通过手法的练习逐步提高精准度和熟练度。
这种技能不仅需要注意力集中,还需要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反思总结。
4. 足部推拿足部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足部来改善全身健康状况的技术。
学习者应当了解足部穴位的分布和相应的按摩手法。
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手法和力度,以实现针对性的治疗效果。
四、安全须知1. 学习者在进行针灸推拿训练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自身的安全。
2. 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解剖学知识,充分了解每个穴位的位置,以避免误伤。
3. 学习者应注意保持施术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以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4. 针灸推拿操作中应注意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以便能够针对性地施以治疗。
五、技能训练步骤1. 具备理论知识:学习者需对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有充分了解,包括穴位分布、手法特点等内容。
2. 实践操作:通过模型或真人演练等方式,学习者需要进行实践操作,不断加深对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倪海厦针灸大成80课笔记
倪海厦针灸大成80课笔记引言概述:倪海厦针灸大成80课是一本经典的针灸学教材,内容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倪海厦针灸大成80课的要点和重要内容。
正文内容:1. 理论基础1.1 针灸学的历史渊源1.2 针灸学的基本原理1.3 经络学说的重要性1.4 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5 针灸的治疗原则和方法2. 针灸技术2.1 针灸的基本操作技巧2.2 针灸的穴位选择和刺激方法2.3 针灸的灸法和拔罐疗法2.4 针灸的配穴和配伍原则2.5 针灸的特殊技术和疗法3. 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3.1 内科疾病的针灸治疗3.2 外科疾病的针灸治疗3.3 妇科疾病的针灸治疗3.4 五官科疾病的针灸治疗3.5 神经病学疾病的针灸治疗4. 针灸辅助技术4.1 中药配合针灸的疗效4.2 针灸与推拿、理疗的结合应用4.3 针灸与营养调理的综合治疗4.4 针灸与心理疏导的综合应用4.5 针灸与其他中医疗法的综合应用5. 针灸治疗的实践技巧5.1 病案分析和辨证施治5.2 针灸治疗的病程管理5.3 针灸治疗的疗效评估5.4 针灸治疗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5.5 针灸治疗的进阶技巧和经验分享总结:综上所述,倪海厦针灸大成80课是一本全面系统的针灸学教材,涵盖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技术要点、常见疾病治疗、辅助技术和实践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我们可以全面了解针灸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提高针灸治疗的疗效和临床应用水平。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善于分析病情和辨证施治,才能更好地运用针灸治疗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简述针灸治疗腰腿疼的技术要点。
简述针灸治疗腰腿疼的技术要点。
针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腰腿疼是一种常见的病症,针灸治疗腰腿疼的技术要点如下:
1. 穴位的选择:针灸治疗腰腿疼需要选择相应的穴位,常用的穴位有肾俞穴、腰俞穴、足三里穴等。
这些穴位都与腰腿有关,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2. 针刺的深度:针灸治疗腰腿疼需要掌握针刺的深度,一般来说,针刺的深度应该适中,既不能刺得太浅,也不能刺得太深。
刺得太浅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刺得太深会损伤身体组织。
3. 针刺的角度:针灸治疗腰腿疼需要掌握针刺的角度,一般来说,针刺的角度应该与穴位的方向一致,这样可以更好地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的效果。
4. 针刺的时间:针灸治疗腰腿疼需要掌握针刺的时间,一般来说,针刺的时间应该适中,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时间太短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时间太长会导致身体疲劳。
5. 针刺的频率:针灸治疗腰腿疼需要掌握针刺的频率,一般来说,针刺的频率应该适中,既不能太频繁,也不能太稀少。
频率太高会导致身体疲劳,频率太低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针灸治疗腰腿疼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要点,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点,才能更好地治疗腰腿疼,缓解疼痛。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重要知识点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重要知识点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重要知识点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少阳三焦经穴
1.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2.主治概要
头、目、耳、颊、咽喉病证,胸胁病证,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手少阴三焦经腧穴
手厥阴心包经穴
1.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2.主治概要
心、心包、胸、胃病证,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针灸穴位与操作要点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针灸穴位与操作要点针灸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中医行业工作中,掌握针灸穴位与操作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针灸穴位以及操作要点,帮助从事中医行业的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穴位一:曲池曲池是手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前臂肱骨外侧上部凹陷中,属于阳经之首。
经络学说认为,曲池穴具有收敛扬阳、疏风清热、利咽消肿的功效。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针刺或温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
操作要点包括:1. 选择合适的针具,一般推荐使用细针或三棱针;2. 消毒穴位及针具,确保操作前的卫生;3. 轻握针具,以稳定手势将针头准确地刺入穴位;4. 控制针灸刺激的力度和时间,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做出调整。
穴位二:太渊太渊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下巴下缘的中央凹陷处。
太渊具有疏散风热、利喉止咳、解毒的作用。
常用的操作方法包括:1. 清洗患者的面部,确保操作区域的清洁;2. 用酒精棉球擦拭太渊穴位,做好消毒准备工作;3. 使用细针轻握针刺入太渊穴位,注意角度和深度的控制;4. 在刺激时应注意力度和频率的适度,以避免过度刺激。
穴位三:足三里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三横指的距离。
足三里具有健胃消食、利水利尿的作用。
操作要点如下:1. 清洗患者小腿前外侧的皮肤,保持穴位区域干净;2. 使用细针或针刺连接仪轻握针具,稳定手势刺入穴位;3. 控制好刺激的时间和深度,根据患者的舒适感做出相应调整;4. 针刺后保持穴位清洁,避免引发感染。
总结起来,中医行业中的针灸穴位与操作要点非常重要。
通过掌握曲池、太渊和足三里等常用穴位的操作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针灸治疗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灵活运用针刺、温针灸等不同疗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防护,确保穴位和针具的消毒,避免引发感染风险。
总之,中医行业工作中的针灸穴位与操作要点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的关键指南要点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的关键指南要点循证医学是基于循证实践的医学模式,通过从最新的经验证据中获取可靠的治疗信息来指导临床实践。
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针灸临床实践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是指通过结合临床经验和最新的研究证据来制定针灸治疗方案和指导治疗过程,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是循证针灸临床实践的关键指南要点。
1. 确定研究目标和问题:在进行循证针灸临床实践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
例如,想要探究针灸治疗特定疾病的疗效,或者在某种特定的针灸疗法中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案。
2. 收集和评估证据:为了支持循证针灸临床实践,需要收集和评估最新的研究证据。
可以通过检索医学数据库、阅读相关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等方式来获取高质量的证据。
3. 应用循证指南和指南:循证指南是基于最新研究证据的治疗指南,可以用于指导针灸临床实践。
在应用循证指南时,需要评估指南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并结合临床实践中的个体差异来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4. 个体化治疗方案:循证针灸临床实践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针灸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人因素和偏好等因素来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5. 监测治疗效果:循证针灸临床实践强调持续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这有助于针灸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效果。
6. 教育和沟通:循证针灸临床实践还强调针灸师与患者之间的教育和沟通。
针灸师需要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方案的理论基础和可能的效果,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7. 继续学习和更新: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更新的过程。
针灸师应该持续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循证指南的更新,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实践水平。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的关键指南要点主要包括确定研究目标和问题、收集和评估证据、应用循证指南和指南、个体化治疗方案、监测治疗效果、教育和沟通以及持续学习和更新。
在实践过程中,针灸师应该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和病情特点,灵活运用循证针灸理念,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曲池扎针的注意事项
曲池扎针的注意事项文章一:给针灸爱好者的曲池扎针小贴士亲爱的针灸爱好者们,咱们来聊聊曲池扎针那些事儿。
曲池这个穴位可不简单,扎针的时候可得小心点。
比如说,扎针前一定要把皮肤清洁干净,就像你做饭前要把菜洗干净一样。
我有个朋友,有次扎针前没好好清洁皮肤,结果感染了,可遭罪了。
还有啊,扎针的深度得把握好。
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
太深可能会伤到里面的重要组织,太浅又没啥效果。
这就好比做菜放盐,多了咸,少了没味。
另外,扎针的角度也有讲究。
要是角度不对,那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就像你投篮,角度不对,球就进不了篮筐。
一定要找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扎针。
要是周围乱糟糟的,你心里也不踏实,容易出错。
记住这些小贴士,让咱们的针灸之旅更安全、更有效!文章二:老年人需知的曲池扎针要点老年朋友们,咱们来说说曲池扎针的注意事项。
岁数大了,身体不像年轻时那么硬朗,所以扎针这事更得小心。
扎针前,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病。
有个大爷就是没跟医生说自己有高血压,扎完针头晕得厉害。
还有,扎针的时候别紧张。
一紧张,血压容易升高,对身体不好。
可以闭上眼睛,深呼吸,放松放松。
我认识的一位老奶奶,每次扎针都很放松,效果特别好。
另外,扎完针别急着走,在那儿坐一会儿,观察观察有没有不舒服。
要是有啥不对劲,赶紧告诉医生。
咱们老年人,要多注意这些,才能让扎针给咱们带来健康,而不是麻烦。
文章三:上班族关注的曲池扎针须知上班族们,每天忙忙碌碌,要是想用曲池扎针来调理身体,可得注意啦!工作压力大,身体容易疲惫,这时候扎针可别马虎。
扎针前,得安排好时间,别刚扎完针就急着去工作。
我有个同事,中午扎完针就回公司加班,结果整个下午都没精神。
而且,扎针前后别喝酒、别抽烟。
烟酒对身体不好,这时候更得忍住。
就像你跑马拉松前不能乱吃东西一样。
记住这些,让曲池扎针成为咱们工作中的健康小!文章四:宝妈们要了解的曲池扎针事项宝妈们,照顾宝宝辛苦啦,要是想用曲池扎针给自己放松放松,这些注意事项得知道哦!如果还在哺乳期,扎针前要问问医生会不会影响喂奶。
针灸取穴的五大要点
针灸取穴的五大要点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针灸快速入门的不二法门针灸取穴的五大要点秘诀针灸取穴的五大要点秘诀学习中医我们虽然不提倡快速入门的诀窍方法等,但学习以下方法,对一个针灸的初学者来说,起码可以起到拨开云雾见天明的效果:针灸的要点:一是辩证,一是取穴,第三则是必要的手法。
做到如上三者针灸的效果我想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辩证需要深厚的积累,手法也不是一两天可以练成。
那在取穴上我们不难发现一定的规律,从此入手,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现归纳针灸取穴的五大要点如下:第一,八总穴;第二,八会穴;第三,局部取穴;第四,背部督脉寻找阿是穴;第五,病位交叉对应取穴。
”首先是第一“八种穴”古书有歌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现总结增加歌诀如下:头面合谷,颈项列缺,胸脘内关,脘腹(足)三里,腰背委中,胸胁阳陵,少腹(三)阴交,颅脑太冲例如:眼睛红肿。
眼睛所在的部位和头面与颅脑有关,于是就在太冲与合谷穴位上扎针;胸闷心烦失眠,胸闷心烦所在的部位和胸部有关,与颅脑有关。
于是就在内关与太冲穴位上扎针;呕吐胃痛,呕吐胃痛所在的部位和胃脘有关,于是就在内关与足三里穴位上扎针;颈项强痛,颈项强痛所在的部位和颈项与肩背有关,于是就在列缺与委中穴位上扎针等第二八会穴“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它们分别是一、腑会中脘;二、脏会章门;三、筋会阳陵泉;四、髓会绝骨;五、骨会大杼;六、血会膈俞;七、脉会太渊;八、气会膻中。
八会穴的使用一般‘男左女右’,初学者用寸的毫针,切记勿忘。
”另外有三个部位初学者先不要针刺:“一是枕骨下面的区域,如风府、痖门、风池等穴位,它们与延髓靠得很近,一不小心就会出大事故。
深刺风府治精神病,但是初学者不容易操作。
古语云:‘刺胸腹者,必避五脏’,‘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一个就是眼睛以及它的周围的区域;一个就是肚脐眼。
针灸的注意事项以及禁忌你了解多少
针灸的注意事项以及禁忌你了解多少针灸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一些病症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而随着中国西医学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治疗疾病速度也比中医快,这使得人们逐渐的忽略中医。
最近几年中国康复发展快速,人们对防治未病、养生方面很重视,渐渐中医又出现在大众眼中。
中医用望、闻、问、切来分析病因、诊断疾病。
再通过经脉、穴位、个人身体状况进行对症治疗。
针灸这种特殊的治疗方法非常神奇,常常被外国友人称为“东方神术”!是中国医学文化的瑰宝。
一针灸的历史针灸最开始出现在我国,在我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是伏羲创造出来的。
它出现在原始社会,在新石器时期就有石针也就是针灸工具的雏形,那时医学还被认为是巫蛊之术,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逐渐成型,医学才摆脱了巫蛊的束缚,再经过后人不断的努力探寻摸索,中医才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
唐朝时期,经济发展快速,国家昌盛,针灸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得到了很大发展;发展到清末民初的时候,西医进入我国,中医逐渐衰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开始重视传统医学,到今天中医针灸才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二针灸的好处1.效果明显:能很好的兴奋身体各个器官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同时又有非常好的镇静、止痛功效。
对治疗失眠、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类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经济实惠:针灸治疗使用的工具小巧简单,不需要那些特殊又昂贵的医疗设备,只用随身携带上几支银针(现在也有铜针、不锈钢针)和一些医用酒精、棉花球、艾灸棒就可以治疗一些疾病。
而且针灸治疗非常方便,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进行治疗,比如在单位、家里、乡间山野都可以治疗。
用针灸治疗比较简单、灵活、方便。
同时能为病人减少一部分医药费,缓解病人经济压力。
3.简单易学:想要学习针灸,就必须记住每一个穴位的身体部位和它的主治病症以及禁忌症,并要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就可以给人治病了。
学起来比较简单,实际运用起来也不算困难。
4.治疗广泛:能用针灸治疗的疾病计较宽泛。
针灸的急症治疗及要点归纳
1头痛: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风池、率谷、角孙。
均用泻法。
2落枕:外劳宫(经验穴)、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
风寒加风池合谷,气血瘀加内关。
毫针泻法。
3中风:中经络: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
中脏腑:内关、水沟。
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内关太冲合谷泻法、水沟雀啄、十二井点刺、关元气海灸、神阙隔盐灸。
4哮喘:实证:列缺、尺泽、膻中、肺俞、定喘(效穴,刺络拔罐)。
风寒加风门,风热加大椎曲池,痰热加丰隆。
虚证:肺俞、膏肓、肾俞、定喘、太渊、太溪、足三里。
肺气虚加气海,肾气虚加阴谷关元。
5呕吐:内关、足三里、中脘。
寒吐加上脘胃俞,热吐加合谷,食滞加梁门天枢,痰饮加膻中丰隆,肝气犯胃加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加脾俞胃俞,腹胀加天枢,肠鸣加脾俞大肠俞,泛酸干呕加公孙。
6泄泻: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
寒湿加神阙,湿热加内庭,食滞加中脘。
神阙隔姜灸。
7痛经:实证:三阴交、中极、次髎。
寒凝加归来地机,气滞加太冲。
虚证: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加悬钟8牙痛:合谷、颊车、下关。
风火牙痛加外关风池,胃火牙痛加内庭二间,阴虚牙痛加太溪行间。
9晕厥: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虚证加气海关元百会,实证加合谷太冲。
10虚脱:素髎、水沟、内关。
神志昏迷加中冲涌泉,肢冷脉微加关元神阙百会。
11高热: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风热加鱼际外关,肺热加尺泽,气分热盛加内庭,热入营血加内关血海,抽搐加太冲,神昏加水沟内关。
大椎刺络拔罐放血,十宣井穴点刺出血。
12抽搐水沟内关合谷太冲。
发热加大椎曲池,神昏加十宣涌泉,痰盛加阴陵泉丰隆,血虚加血海足三里13心绞痛:内关、阴郄、膻中。
气滞血瘀加血海太冲。
14胆绞痛:胆囊穴阳陵泉胆俞肝俞、日月、期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阴维脉的穴:内关
错误的是:冲脉主治腰腹痛?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3寸
肺经中五行属水的是:尺泽
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列缺、公孙
通任脉的是:列缺
起于本经的经脉:心经
属于原络配穴的:腕骨、通里
曲池主治:瘾疹、瘰疬
太溪主治:咳嗽、耳鸣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承泣
肘上臂肱骨外上髁压痛点:手阳明大肠经
治疗牙痛:颊车
肾虚头痛出百会、风池、头维:加太溪、悬钟、足三里
夹咽。
连舌本,散舌下:脾经
实证眩晕除风池、百会:加内关、太冲
对太白穴描述错误的是:八脉交会穴之一
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少海
治疗乳痈:少泽
微握拳,当小指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纹头赤白肉际:后溪治疗耳鸣耳聋:听宫(选择)
鱼腰定位:眉毛中
瞳孔直上,入发际0.5寸:头临泣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额旁3线
治疗心悸首选:心俞
治疗胁痛首选:阳陵泉
在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胆俞
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
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对第2骶后孔处:次髎
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志室
膀胱经络穴:飞扬
内踝尖下:照海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上2寸,跟腱前缘:复溜手厥阴心包经荥穴:劳宫
属三焦经的穴位:翳风、角孙、耳门
主治耳鸣、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的穴位:翳风
胆经原穴:丘墟
在足背,当第1、2趾间的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行间在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腰阳关
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陶道
仰坐位可取穴:上星、天突、百会
足三阴经交汇:中级
心痛首选:膻中
水分:前正中线,脐中上1寸
近视眼首选光明
目疾:肝俞
针刺深度与患者体位无关
提插法不是辅助手法
循法:顺经脉循按
徐徐刺入,疾速出针,疾按压:补法
疾速刺入,徐徐出针,不按压:泻法
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泻法进针时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补法
突然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心慌:晕针
滞针处理错误的是:单向捻针
属于实按灸的:雷火针灸
属于隔物灸的:隔附子饼灸
治疗痿证、瘫痪:断续波
三棱针治疗顽鲜:散刺法
三棱针治疗中暑:刺络发
与上肢相应的:耳舟
小儿脑性瘫痪耳穴:枕、皮质下
多动耳穴:
耳穴:心?
耳穴选穴原则错误的是:左右配穴
“宛成则除之”不属于“虚则补之”
大肠经五行属木:三间
便秘:支沟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经气深聚:八脉交会
八脉交会穴配穴:后溪、申脉
皮肤针扣刺:适用于外感头痛
痿证肺热伤津加:鱼际、尺泽
痫病间歇期治疗:化痰熄风
癫病:理气豁痰,开窍醒神
疫毒痢:加大椎、太冲、十宣
瘾疹病机:邪不透达、郁于腠理
近视病机:目失所养
三棱针法,痔疮点挑刺
皮肤针轻扣督脉、夹脊和背俞:慢性疲劳综合症皮肤针重扣督脉、夹脊和背俞加刺络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