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高校日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思政改革研究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的摸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
在文化虚无主义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在文化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上存在着价值观念扭曲、主体意识弱化等问题,它们依凭文化渗透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迅速蔓延至社会各个领域,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是高校外语专业高年级最为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培育青年人才的重要载体。
本文就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思政改革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思政;课程改革引言众所周知,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具有很深的渊源,中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对日本的文化及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在唐宋时期,日本从政治、经济、哲学、教育、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吸收中国文化,形成了文化移植现象。
因此,在日语基础教学中,有大量的可挖掘的思政元素,这为课程思政背景下第二外语日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性。
1高校日语课堂教学的现状许多高校日语课堂教学教师依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开展传统课堂教学任务,并且在教学时只注重学生学习的成绩,会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对学生布置繁重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仅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还会让学生在日语课堂学习中增添过多的压力和负担,逐渐消磨掉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高校并不注重对教师开展专业性的培训活动,所以高教日语课堂教育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认知水平比较低,在教学时注重的重点偏离教学原则,并不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单纯地认为本职工作便是进行日语知识教学,只要在课堂中完成教学流程,便可以结课收工。
在该类课堂中,学生并不是课堂中的学习主体,也不会在高校日语教学课堂中丰富专业语言知识,不能在教学课堂中增强思政学习领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
高校日语教学现状及建议措施探析
高校日语教学现状及建议措施探析一、高校日语教学现状1. 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高校日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依靠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阅读来传授知识。
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更全面的语言技能。
2. 课堂氛围单调在传统的日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较为单调。
3. 缺乏实践机会传统的日语教学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对实际运用的练习较少。
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4. 教学资源落后部分高校的日语教学资源相对滞后,教材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资源,影响了教学效果。
1.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建议高校日语教学引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教学,还应该注重实际运用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可以引入日语影视、音乐、文学等多种形式的文化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创新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采用更加创新的教学方式,比如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形式,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果。
3. 提供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组织日语角、日语演讲比赛、日本文化体验等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议高校加强对日语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结语:高校日语教学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高校日语教学相关人士的重视,推动高校日语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日语人才做出贡献。
日语教学的创新实践
日语教学的创新实践1. 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日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在我国的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学生的主体性。
为此,本文旨在探讨日语教学的创新实践,以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
2. 创学理念2.1 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 实用性原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注重实用性,让学生在掌握日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流。
2.3 跨学科融合日语教学不应局限于语言学科,而应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如文化、经济、科技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创学方法3.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定具体的日语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日语实际运用能力。
3.2 情境教学法创造真实的日语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际环境中练日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3 合作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创学内容4.1 动态更学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及时调整和更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最新的日语知识。
4.2 结合日本文化教学在日语教学中引入日本文化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3 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如组织日语角、日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日语水平。
5. 创学评价5.1 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多方面的评价体系,全面衡量学生的日语水平。
5.2 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过程的关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
5.3 自主评价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同时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6. 结论日语教学的创新实践是提高学生日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创学理念、方法、内容和评价体系,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我国的日语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高校日语教学现状及建议措施探析
高校日语教学现状及建议措施探析日语教学是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日本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学习日语,日语教学也承担着培养跨国企业、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任务。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日语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教学内容单一目前我国高校日语教学往往只重视语音、词汇的教授和口语的训练,而忽略了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训练。
这种单一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语法、字汇等方面的掌握不够,同时也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高校教师加强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注重口语的训练,还应该重视阅读、听力、写作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日语。
目前我国高校日语教学中,多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失去兴趣,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学习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高校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互动式讲解、小组讨论等,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兴趣。
三、学生背景差异大随着日语教育的普及,参加日语学习的学生背景也越来越复杂,包括专业背景、学习能力、学习目的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背景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但当前我国的高校教学环境中很难做到。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高校设立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同时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背景的掌握,提高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学。
四、师资力量不足高校日语教学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但现实中,我国高校日语教师的专业水平、语言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这些差距容易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影响学生的日语水平提高。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高校优化招聘和培养机制,大力引进优秀日语教师,同时加强对现有日语教师的培训,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总的来说,我国高校日语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因此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日语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日语人才。
高考日语生激增背景下高校公共日语教学改革及策略研究
高考日语生激增背景下高校公共日语教学改革及策略研究余湘萍
【期刊名称】《东北亚外语研究》
【年(卷),期】2022(10)4
【摘要】近年来,高考日语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选择日语作为高考外语科目的考生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高考日语生源规模的迅速扩大刺激了小语种的蓬勃发展,同时也给高校的日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高校的公共日语教学呈现出相对滞后的局面。
如何改变高校公共日语教学的现状,解决高考日语生的现实困境,是目前各高校从事日语教学和研究的教育者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当下新形势的分析阐述高校公共日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总页数】10页(P95-104)
【作者】余湘萍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高考日语"背景下师范院校日语专业就业调查与研究
——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2.高考日语的变化趋势对高校公共日语教学的影响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日语课程创新教育探索--评《新文科视角下的高校日语专业建设个
案研究》4.高考日语生激增背景下日语专业的教学困境分析5.高考日语热背景下日语专业教学困境的突破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日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案例融入及教学设计探究 ——以基础日语课程为例
外语专业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外语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承担起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日 语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应该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使其 在跨文化交际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和 文化自信。
本文主要选取的是大学本科二年级上的基础日语 3,使用的教材是北 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彭广陆老师主编的“综合日语”系列教材的第三册修订 版,每课都涉及到日本代表性的文化或者社会相关知识,通过具体案例以 及课程环节设计,让学生了解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用唯物辩证 的思想把握中日两国的相关社会文化知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四 个自信等元素进行课程思政,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 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类课程有第 3 课相扑、第 5 课茶道及第 6 课古都,在学习 教材日本传统文化内容后,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案例。例如 :对应日 本相扑介绍,融入我国的传统武术“太极拳”案例 ;日本茶道学习中融 入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案例 ;日本古都京都介绍中融入开封、西安等 古都。
高校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高校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作者:卜小恬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年第08期[摘要]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第二外语日语在培养新型外语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现有的第二外语日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优化课程设置、教学过程适当导入日本文化、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助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优化第二外语日语教学效果,培养新型外语人才。
[关键词]第二外语;日语;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8-0110-03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形势。
在这种背景下,新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也被提上日程,第二外语成为创新型外语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日本经济的活跃以及日语人才需求量较大,带动了日语教育的迅速发展,其中日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第二外语日语课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课程设置方面第二外语日语虽然是一门第二外语课,但是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其课程内容量大,需要足够的学时给予支撑。
选择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基本上是零基础起步,对于日语没有任何的基础和积累,要想培养学生较为专业的外语能力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然而大多数高校的第二外语日语课程开设在学生二年级至三年级阶段,不同学校开设总学期数有所不同,有的为三个学期,有的为四个学期。
在学时设置上,大多数高校的第二外语日语课为一周2~4个学时,对于课程教学内容复杂、课程量大的第二外语日语课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致使在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有限。
如果每周2课时,四个学期共计128课时,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为例,整个课程结束后也只是完成课本初级上册的学习而已,学生刚刚日语入门,对日语才发生了兴趣就停止了学习,这对他们接下来的日语学习无疑是一个不利因素。
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日语学习法的探索
18现代交际·2019年1期基金项目: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J2018158)。
作者简介:苗伍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廖芷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外语系学生。
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日语学习法的探索苗伍君 廖芷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外语系 广东 佛山 528000)摘要:近年来,大数据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不仅重申了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概念,也带来了众多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对于学习者来讲,大数据影响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应运而生,不仅是对传统学习的新的变革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也带来了新的学习理念和思维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 日语学习 混合式学习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018-03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互联网和教育结合的趋势已势不可挡。
混合式学习是在E-learning 基础上定义的,它融合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利用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从而达到多元化学习目的的教学方式。
近几年MOOC、微课等学习手段的兴起,加速了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开发和使用。
本文旨在研究相对于传统学习模式,怎么利用信息技术来探究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日语学习模式。
一、大数据时代下混合式学习的诞生从2012年美国政府宣布启动“大数据计划”以来,大数据的研究进入到了新的发展时代。
同时,为了迎接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专门成立了大数据专业委员会。
“2012年3月,教育部制定并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文件指出,要加快推进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近年来,知名刊物Science、Nature 以及国内的《高校教育管理》《思想理论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等著名刊物刊登了多篇大数据方面的相关研究。
基于“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以日语高级视听说课程为例
基于“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胡燕静(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MOOC、SPOC、在线视频公开课等丰富的线上资源建设,给高等教学改革提供了足够丰富的资源,各高校教师结合学生学情积极开展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逐步成为国内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的主流。
一、现状分析目前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合作式、混合式等热词常见于各大报刊,但在高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真正切实应用的却屈指可数,“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依然占据重要位置,“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造成了学生厌听的现象,大学课堂“瞌睡族”“低头族”“手机族”比比皆是。
随着大数据、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伴随信息技术共同成长的“90后”“00后”进入大学课堂,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学生求知求学的习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因此,大学必须对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一体化,以结果评价为主向多元评价的教学转变。
大学教师主动适应学生学习特点,探索基于MOOC、SPOC的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碎片化教学内容的建设,主动适应学生学习特点,实施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混合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内外生生互动、生师互动,增加有效沟通、交流与合作,教师加强对学生指导和启发,带动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活动[1]。
目前,在国内外语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但纵观这些改革研究成果,基本上以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为重,而极少关注外语教学过程中理论对产出的指导。
本文在二语习得理论的指导框架下,搭建基于“互联网+”、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日语高级视听说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综述及展望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综述及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新媒体技术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以及数字技术实现的信息传播媒介,它具有互动性、跨越地域和时间的特点。
本文将对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进行综述和展望。
1.教学应用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涉及到教学平台、教育软件、数字化教材、网络课程等方面。
在教学平台方面,常见的有Blackboard、Moodle等平台,它们可以通过网页版或手机应用,提供课程表、教学资料、在线交流等功能。
教育软件也具有多种丰富的功能,比如视频播放、课件制作、题库管理、在线测试等。
同时,大部分教育软件也可以通过手机应用使用。
数字化教材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背负的书包,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现教材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网络课程则满足了学生跨越地域和时间进行学习的需求,也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2.科研应用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科研应用主要体现在科研平台、数据分析工具、科研合作等方面。
科研平台可以为科研团队提供项目管理、论文撰写、成果展示等一系列服务,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
数据分析工具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数理计算、模拟仿真、数据可视化等工具,让科学家更好地分析和处理数据。
科研合作则是科学家之间开展互动交流、合作研究的一种方式,新媒体技术为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便利。
3.管理应用新媒体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涉及到教务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
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在线选课、学生档案查询、校园卡管理等一系列服务。
通过新媒体技术,管理者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校园安全情况等,及时处理学生反映的问题,更好地服务学生。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发展研究主要与其应用相关。
一方面,研究者可以探索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果,比如研究使用网络课程的学生学习成绩是否更好。
另一方面,研究者可以探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高校教学和管理产生的影响和意义,以深入理解和推进新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日语教学成效的路径探索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日语教学成效的路径探索摘要:“青川一道,风雨同担”,历史上中日本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新冠疫情下,互赠物资更是拉近了中日之间的情谊。
近年来,中日经济往来以及旅游往来的日益密切,也让日语教学备受关注。
互联网时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日语教学成效,借助微课教学打造智慧教学模式,依托“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来推进日语教学成效的提升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文也将立足互联网+教育现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提升日语教学成效方面的运用路径。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日语教学;微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智慧教学模式引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日贸易往来逐渐增加,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
受到我国日语教学经验不足以及模式刻板等问题的影响,日语教学成效不理想的问题长期存在。
日语学生口语能力不佳或者是越到后面的学习越吃力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互联网时代,依托网络资源以及微课短视频等信息化教学方式,能够将日语教学从刻板严肃的教学转变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日语教学成效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
一、依托微课教学,翻转日语课堂教学模式微课教学能够利用5-8分钟的视频内容完成日语教学,通过将日语教学内容拆解为不同的模块,进行合理化的教学设计和安排,能够为学生提供精炼且精彩的日语教学。
这与当前学生对短视频的偏好不谋而同,也能够让学生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一边学习一边消化授课内容。
微课中的内容通常相对精炼且核心,不仅能够起到课程导入的作用,还能够为学生预习提供帮助和支持。
依托微课教学,可以翻转日语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可以基于日语课堂教学内容,在微课设计中融入日本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做好知识铺垫。
然后,针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在授课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问题,也需要让学生根据微课内容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
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提问,或者让学生根据课下自主学习和查阅资料得到的信息互相解答疑惑。
互联网环境下二语习得理论在日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互联网环境下二语习得理论在日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现代语言习得中论述最全面、影响最深远的理论,为二语习得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本研究将在二语习得理论的指导下讨论如何完善日语视听说课程,提高学习者听的能力,并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探讨互联网环境下二语习得理论在日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标签:二语习得理论克拉申互联网环境日语视听说课程一、引言“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一个人在母语习得之后,对一种或多种其他语言进行的学习过程。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形成。
在众多的二语习得研究中,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D.Krashen)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现代语言习得中论述最全面、影响最深远的理论。
根据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语言的“输入”是语言习得最基本的条件,没有语言输入就不会有语言习得。
在人类语言交流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听”作为一种输入型技能在二语习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语习得听力方面的研究也颇受专家学者的重视。
特别是二十世纪末以来,我国关于二语习得听力方面的研究曾一度达到高峰,在经历了一段低谷之后近年又有所升温。
资料表明,在众多研究中大多数为关于英语方面的研究,日语方面的研究只占少数。
特别是结合二语习得理论对日语听力课程和教学进行研究的文章更是少之甚少。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为《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对初级日语听力教学的启示》(陈潇,2014)。
文中作者论述了如何利用“输入假说”完善课堂设计,提高初级日语听力教学的教学质量。
因此,笔者认为二语习得理论在日语听力课程中的应用这一课题应该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设备在听力课程中的引入,使得传统的以“听”为主的日语听力教学模式向“视”、“听”、“说”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
很多专业学校把日语听力课程的名称改为“日语视听说”。
但笔者认为,多媒体的引入只是日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一个小阶段,随着日语学习网站,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兴起,互联网时代将为日语视听说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时代日语教学应用研究_1
新媒体时代日语教学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12-08T06:54:24.379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15期作者:宋予[导读] 在“互联网+”背景下,将网上与网下教学进行科学的综合,即为混合式教学模式。
近些年,网络技术获得了巨大发展,对学习、生活等诸多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
同样中等职业教育也深受网络技术的影响,在授课模式方面在积极创新,进而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宋予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 116023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将网上与网下教学进行科学的综合,即为混合式教学模式。
近些年,网络技术获得了巨大发展,对学习、生活等诸多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
同样中等职业教育也深受网络技术的影响,在授课模式方面在积极创新,进而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提升日语教学质量与效果,使其具有较高水平的个性与多元化,很多职校都在积极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互联网+”技术进行科学运用。
日语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对网络技术进行科学运用,开展混合式教学,从而更好推动日语教学革新,更进一步提升日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日语教学;培养目标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中日两国的经贸往来也在持续扩大与深化,中国已成为日本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
伴随着中日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对既精通日语又兼具商务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
我国对日语人才的培养,源于20世纪90年代左右,国内各职校纷纷开设日语相关课程,为中日经贸活动培养了大量人才。
然而,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这对日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日语教学也被赋予了新时期的使命。
一、新媒体时代日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探讨(一)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在日语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课堂教学气氛是否良好,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
因此,为了活跃日语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则需要考虑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
日语教学中的多媒体策略研究
日语教学中的多媒体策略研究作者:康伟姜晓红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26期康伟姜晓红(东北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辽宁沈阳 110006)【摘要】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交际环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及建构学生的认识图式,是极具价值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日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多媒体教学在应用中同样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从多媒体教学的涵义出发,结合日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日语教学中的影响,阐述如何结合日语教学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日语教学;多媒体;网络资源1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它是计算机技术与声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把声音、文本、图形、动画等多种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集成处理,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编辑、存储和展示的技术。
多媒体不是几个媒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集合在一起,用以扩展人与计算机交互方式的多种技术的综合。
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多种感官的刺激传递信息,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从这一点来看,多媒体不是简单地把多种媒体混合叠加起来,而是改善了信息的表达方式,增强了理解能力,把人们的各种感官有机地组合起来,从而能够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更好地获取信息。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兴起和蓬勃发展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风。
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视频、音频、动画等功能,使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促进教材观念和形式的更新,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的变革,同时也会促进教学思想和学习理论的发展。
但正如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不断推广和研究的深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出现了许多的误区,存在着不少问题,极大地影响着现代教育技术引进的步伐与教学改革的深入。
因此,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值得深入讨论的研究课题。
微信公众号对日语自主学习的影响
微信公众号对日语自主学习的影响作者:王菲姚晓丽来源:《文学教育》 2020年第12期王菲姚晓丽内容摘要:近年来,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方兴未艾,日语学习类公众号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文章将在5W模式的指导下,探究微信公众号在日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如何灵活运用。
关键词:5W模式微信公众号自主学习现有的日语教学模式死板老套,仅局限于课堂上老师授课,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媒体平台,承载海量学习资源,形式新颖有趣,内容丰富多彩,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日语专业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等众多新兴手段,在自主性学习方面有何表现,一直以来受到广泛讨论。
一.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分析就笔者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仅限于课下背诵单词、语法和观看日剧、日漫,没有进行过深度的研究实践;其次,市面上的辅导机构教育质量良莠不齐,各种辅导用书也“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缺少判断能力,没有教师的指导,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和金钱。
可见,高校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加之教师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才能将效率最大化,取得更加满意的学习效果。
二.“东林日语微学伴”的创建机制“东林日语微学伴”这一公众号是以本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为导向,师生共建的自主学习平台。
本公众号共设置三个自定义菜单,分别是“东林日语”、“考级有我”、“有关日本”,每个大菜单下面还有若干个相关的子菜单。
以“东林日语”为例,该菜单下面分为“基础日语”、“日语听力”、“专选课程”三个子菜单。
“基础日语”主要推送由项目成员自己整理的《基础日语》的每节课单词及例句的默写和自测题目,能起到良好的复习和巩固作用;“日语听力”整理每节课的听力原文,帮助同学们解决课堂中没有完全理解的语句;“专选课程”整合本学期开设的所有专选课,推送与课程有关的相关知识。
“考级有我”针对专业四级考试和日本语能力等级测试,推送相关知识点;“有关日本”,发布日本历史、文化等有趣、有料的文章,让学生了解一个更加全面的日本,培养起对日语的兴趣。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近年来,由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日语翻译行业日趋重要,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国内高校不断加强日语翻译课程的改革。
本文从思政课程的角度探讨了日语翻译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相关措施。
首先,思政课程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人才的必修课程,涉及哲学、政治、文化、伦理等多个方面。
在人才培养方面,日语翻译行业要求人才要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文化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等方面的素质。
因此,日语翻译课程改革需要从思政课程的角度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日语翻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日语翻译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道德观念和综合思考能力。
其次,日语翻译课程应加强文化认知教育。
文化是语言的灵魂,日语翻译涉及到日本的语言、文化、历史、习俗等方面,因此必须注重文化认知教育。
应当增加文化课程,增强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包括日本的国家制度、文化古迹、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
通过日本文化的深入了解,不仅可以为日语翻译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和历史背景,增加翻译的准确性和美感度,同时能够维护学生的良好文化素养,使其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此外,日语翻译课程还要强化思维训练。
在实践中,翻译常常需要对原文进行各种分析和思考,涉及到语法、句式、逻辑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必须通过课程设置问题解答、逻辑思考、辨析价值观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获取、整合和应用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最后,日语翻译课程还要注重道德教育。
翻译行业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要求翻译员具有正直、诚信、专业精神和承担责任的品质。
因此,日语翻译课程需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教育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也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工作的压力和挑战时,能够积极应对。
总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不仅要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日语翻译课程需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文化认知、思维训练和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新媒体环境下日语JLPT语法视频语料库之小程序平台设计与实现
新媒体环境下日语JLPT语法视频语料库之小程序平台设计与实现①夏国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摘要]“互联网+”正推动着教育行业朝着线上线下混合发展模式变革。
拟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近年来兴起的微信小程序设计开发日语JLPT语法视频语料库,力求突破传统语料库使用的技术要求,以最新日剧为素材,建立一个将语言、文化、情景、练习等融为一体的多模态考级语料库,让日语学习者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就能随时置身真实的语境中感同身受,同时学习者的日语知识框架也会变得动态化、立体化、社会化。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日语JLPT;视频语料库;微信小程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26-0102-02一直以来,阻碍日语学习者应用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就是“缺乏接触真实语境的机会”,这就直接导致了多数学习者的日语语法应用能力弱,尤其是日语JLPT考试题型都是选择题,在这种考试模式下语法学习的结果往往是讲不成句、写不成型,会考不会用。
纽南(Nunan.D)认为语法学习要做到句法形式、语义和语用三个维度的统一,属于语言交际的范畴,不能只偏重句法形式的解释。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革新,影视作品被广泛地运用在日语教学中,尤其是以JLPT语法条目为目标语的视频片段的精准学习如何在日语教学中得以运用成为重难点。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JLPT考试高分者或者口语交际能力较强的学习者超半数都有在看日本动漫、日剧、日本综艺节目等,究其原因,就是影视作品可以将语言、情景、文化礼仪等融为一体,让学习者可以置身于仿真的环境中感同身受,是日语学习者增强日语实际应用能力的理想载体。
利用传统语料库进行学习对于普通学习者来说既有技术难度又不方便操作。
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发的学习软件虽然很多,但开发成本高、上线周期长、打开率低、学习者手机储存空间不足。
随着技术的革新,作为一种轻度云端App近年盛行的微信小程序被开始运用到教育行业,它不用常驻手机内存,无须安装、卸载,可以实现“随时可用、即用即开、用完即走、走亦无痕”,学习者可以非常便捷地登录,扫一扫或搜一搜即可打开平台,这种新媒体技术可以突破传统语料库使用烦琐的问题。
互联网环境下日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互联网环境下日语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环境下日语专业学生学习环境现状的分析,主要从教师层面探讨了作为活跃在日语教学一线的教师,有必要丰富自身知识体系结构、充分了解网络资源对学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明确自身角色,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与时俱进,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等几个问题,以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分析,找到提高日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习现状;日语教学;思考分析一、现状分析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其不只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十分的便利,对学生的学习也是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方式。
然而,其带来的影响是否能一概而论呢?我们还需要分而辨之。
(一)学习资源丰富,但过于碎片化在现代网络发达的环境下,各种与日语、日本相关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层出不穷、内容涉及日语学习、日本文化、流行元素、日本产品等各个方面,不可谓不丰富多彩。
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资源变得相当丰富,足以让他们应接不暇。
然而,浩瀚的网络资源,在给专业学生们提供多项选择与方便的同时,也有其自身的最大弊端,那就是缺乏系统,过于碎片化。
且不说增加了查找、选择有效信息的时间成本,在长期阅览四处得来的碎片化知识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以下两种后果:1.丧失深度思考能力。
我们习惯在碎片时间获取的一些信息通常不會很长,其篇幅有限,大多是阐述一个现成的结论或逻辑简化后的信息,习惯了微博、微信等平台上100多字,几秒读完的短文,时间久了就容易养成“因为A所以B”“只要C就D”等思维方式,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进入深入思考。
2.知识的使用效率下降。
单独的一个知识点非常容易获取,尤其是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短平快,但由于碎片化的特点,导致脑海里的知识点经常是孤立的,像一盘散落的珠子。
每次只能拎出“一个”即止,而不是连续的“一串”,于是只能处理一些浅维度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在高校日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赵凯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10期
摘要随着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不断深入,新媒体技术也逐渐出现在各个高校平时的日语教学中,这对高校以往的日语教学模式带来新的活力,产生不少有利的影响。
以往的日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信息时代的具体需求,若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进一步发展日语教育,便需进行一定的优化与改革,而新媒体将为此带来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对新媒体在高校日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日语日语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对高校日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需要日语教学对此采取一定的措施并进行改革来适应当前的新媒体时代。
由于当前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日语相关的翻译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日语专业学生需要在新时代提高日语翻译技能。
同时,要求学生学习海量的日语相关知识,这在以往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限制,所以亟需高校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来对教学进行一定的延伸和优化。
以下将对新媒体在高校日语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析:
1树立正确的新媒体日语教学观念
基于新媒体对日语学生带来一定影响的现状,高校在平时的日语教学中需要融入新媒体的相关教学理念,并把新媒体教学具有的一些显著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更新,并根据具体情况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计划好课堂教学与新媒体教学所占的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独具的效能,把教学中的重难点转移到课堂教学上,从而将日语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出来。
另一方面,需要让学生在一些日语词语学习、日语阅读练习等安排到新媒体的学习上。
通过一些与日语学习有关的软件或网站进行自学。
教学模式的更新还要求通过创新的新媒体教学和评估方法来促使学生学习,从而改革教学和评估方法。
若是相关资金和人力能够满足支撑条件,大学必须为新媒体教育建立一个随机的测试系统,完成学业后,学生将通过在线评估来查看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使他们能够充分吸收和巩固知识。
2加大新媒体日语学习思想教育的力度
通过新媒体学习日语与学生的自主意识密不可分。
进入到大学后,一些学生学习的动力减弱,在学习上不够认真。
这种懒惰在教授新媒体方面很难有成效。
因此,大学的日语教师应加强新媒体教育的思想教育。
日语教师需要将日语学习的思想教育整合到整个课程中,并将其融入新媒体教育的每一环节中,这样思想教育才能让学生愿意投入到新媒体学习中。
一来,为了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需要加强自律,树立学习意识,感受到社会竞争的压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再来,可以指导学生建立相互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自主监督模式,互相督促学习。
3建立高质量新媒体日语教学资源库
当前,信息时代使得网上包含着不少学习相关的资源。
而海量的学习资源中,不免会有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日语教学资源也难免如此。
而且给这些或好或差、真假掺半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指导。
因此,高校的日语专业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学习资源的优质筛选和整理,建立一个优质的新媒体日语教学资源库,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便享受到优质的学习资源,避免浪费太多时间在甄别资源上。
教师有时可以在新媒体中发布学习知识和学习帖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
考虑到学生需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用日语翻译实践技能,日语大学教师和协作型讲师必须合作收集和制作基于当地行业和行业的日语学习资料。
4创设新型新媒体教学,大力开线上讲座教学
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日语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样,还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由于新媒体技术在实际运用中的便利性,高校教师可以在任何地方和任何合理的时间面向学生进行日语学习的相关线上讲座,并可以回答学生的教职问题。
课堂培训必须完成固定的培训任务,因此教师不应进行最先进的演讲培训。
大学内固定地点的讲座要求学生在现场学习,统一时间,准备多次并且次数有限。
新媒体的主播功能允许教师在没有一定时间约束的前提下,选择合适合理的时间进行日语的有关讲座。
而学生可以在认真听讲座的过程中,通过软件带来的功能实时向老师提问或者在讲座结束后进行相关留言。
同时,日语专业的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上的讲座,及时为学生提供日本跨文化交流和翻译实践的前沿知识,以满足国际日语人才的需求,树立国际日语学习思想,树立国际视野可以提高实用的日语交流和翻译技能。
5结束语
总之,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洪流中,高校教师必须要时刻跟随着社会前进的方向,顺着新媒体这一股势头,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并灵活地与日语教学进行有效结合。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当前的日语教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其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高校的日语教学更上一层楼,让日语学生在新媒体教学中收获到不少传统教学无法学到的内容,从而优化了高校日语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嫄.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J].北京印刷學院学报,2019,27(12):97-99.
[2] 刘烨.高校日语教育教学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5):178-179.
[3] 陈钟善.高校日语教学现状及建议措施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239-240.
[4] 马莹.高校日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2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