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分析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60514c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f.png)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15期口腔修复医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学科,涉及多个学科,与口腔组织学、解剖生理学、口腔生物力学、材料科学密切相关,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
因此,许多新的修复方法和技术应运而生。
磁性附着体通过获得电枢和永磁体之间的吸引力来增强固定力。
在义齿修复过程中,将永磁体固定在基牙根部的桩核或种植体的基牙上,然后将永磁体放入义齿或颌面部修复的组织表面,借助电枢与磁铁之间的有效吸引完成义齿的固定,使义齿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
目前,磁性附着体已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
本研究分析了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口腔修复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
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55~77岁,平均(64.82±4.12)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0.92±0.42)年。
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55~78岁,平均(64.52±4.56)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0.96±0.47)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入院后,患者首先接受例行健康检查,以确保他们符合口腔修复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的条件;②修复前应对患者进行根管治疗,使基牙根面与牙龈齐平,中心形成凹面,保证密闭性。
处理根管开口以防止旋转;③根据两组患者的情况制作根帽义齿,对照组给予传统球帽或杆卡式附着体覆盖义齿;观察组采用磁性附着体,试戴固定义齿。
观察指标:①咀嚼功能满意度、美观性满意度评分,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②治疗前后修复体固定力、咀嚼效率;③临床疗效;④牙龈炎、修复体折裂、脱落的发生率。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修复效果满意,咀嚼良好,固定力强;②有效:修复较好,咀嚼可满足需求;③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
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c79a89a767f5acfa0c7cd41.png)
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目的观察在口腔修复中采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0例口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牙齿咀嚼能力、固定力以及磁性附着体实施后的复查情况。
结果对比发现,患者于治疗后的牙齿咀嚼能力明显较强,治疗后的咀嚼效率(0.75±0.12)%高于治療前(0.32±0.11)%,治疗后的固定力(4.58±0.10)N亦高于治疗前(1.32±0.12)N,且磁性附着体实施后的复查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在3个月的时候出现牙龈炎症,仅有1例患者在6个月的时候出现义齿破损情况,几组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口腔修复中采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疗效显著,固定力得到明显提高,应用性能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临床;应用据相关研究指出,进行口腔修复的常见人群多为中老年群体,而口腔修复大致可以分为种植修复、粘结修复以及美学修复。
随着社会水平、生活水平以及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得到发展、进步,对口腔修复的人数也随之呈不断上升趋势,并且对口腔修复的要求也逐渐严苛[1]。
磁性附着体是目前临床上新型的口腔修复材料,适应于口腔余留牙少,基牙条件相对较差的义齿修复,通过磁性固定,减少侧向力冲击力对基牙的伤害,避免牙合创伤,同时使牙根不易被龋坏,其效果获得较多临床的认可[2]。
本研究旨在对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0例口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有1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40岁~70岁,平均年龄为(55.55±1.25)岁,体重在45~65 kg,平均体重为(55.20±1.10)kg,病程在5~40个月,平均病程为(25.22±1.20)个月,其中有18例为全口覆盖义齿修复,有12例局部可摘义齿修复。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寿建刚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寿建刚](https://img.taocdn.com/s3/m/89f0605a680203d8ce2f24ee.png)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寿建刚发表时间:2016-10-21T15:01:31.787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作者:寿建刚[导读]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以较强的固定效果。
浙江绍兴市中心医院浙江绍兴 312030作者简介:寿建刚男 1974.4.15 汉族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本科学历口腔主治医师从事口腔科工作、口腔内科、口腔修复摘要:目的:对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
方法:随机选取92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传统残根设置附着体口腔修复治疗(对照组,n=46)与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n=46)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
结果:从修复后固定力及咀嚼效果分析,两组患者修复后的固定力及咀嚼效果均优于修复前,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修复后观察组均强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经t检验,证明P<0.05。
从修复满意度方面分析,观察组为97.83%,对照组为80.44%,两组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用统计学研究意义。
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以较强的固定效果,利于患者咀嚼功能的改善,在临床上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关键词: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临床疗效口腔修复是临床口腔科一种非常常见的修复类型,主要治疗牙齿缺损、牙齿缺失,也包括利用人工修复体对牙周病、颌面部组织缺损等进行治疗。
据统计,近年来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以牙周病、颌面骨组织缺损、牙齿缺损等疾病为多见,为了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面部形象,恰当的治疗方案尤为关键[1]。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文中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接收的92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其治疗过程进行了全面探讨,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92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接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传统残根设置附着体口腔修复治疗(对照组,n=46)与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n=46)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其中对照组中,女性有20例,男性有26例,患者最小年龄为46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年龄平均值为(67.11±3.24)岁,观察组中,女性有17例,男性有29例,患者最小年龄为47岁,最大年龄为79岁,年龄平均值为(66.10±3.1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对比,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有可比性。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bb3272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f.png)
1.3 观察指标
于修复前、修复完成后以及修复 4 周后 测定患者的咀嚼效率(采用吸光度法)与固 定力;随访 12 个月,记录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 SPSS17.0 统计软件包分
析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以 t 检 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 x2 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患者不良反应情况:69 例患者出 现 4 例不良反应(其中,2 例牙龈炎、1 例磁 体脱落、1 例义齿折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6%。
3 讨论
以往口腔修复中设置附着体形成覆盖义 齿时,常采用球帽式或杆式附着体,虽能够 较好的保留残根、保持牙槽嵴的丰满度,但 其弊端在于口腔的自洁能力差、异物感强, 且牙龈炎发病率高,这与人们对义齿修复的 高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3]。
修复完成后 0.70±0.23
9.7
中采用了磁性附着体,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修复 4 周后 0.71±0.21
1.0
1.4±0.09
0.05 4.21±0.35
52.0
0.05
0.05 4.26±0.37
0.8
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1 年 10 月 -2012 年 10 月接 收的牙列缺损行覆盖义齿修复的患者 69 例, 其 中,21 例 为 上 颌 全 口 覆 盖 义 齿,19 例 为 可摘局部覆盖义齿,29 例为下颌全口覆盖义 齿。男性患者 39 例,女性患者 30 例;年龄 为 39-67 岁,平均年龄为(47.2±5.6)岁;病 程 5 个月至 3 年不等,平均病程为(1.2±0.7)年。
临床研究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
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分析
![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643bc3cc17552706220864.png)
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患者62例,对修复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患者黏固后咀嚼率达到(0.71±0.26,修复效果非常显著。
黏固后患者满意度明显好于黏固前(P<0.05)。
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可以明显改善口腔修复质量,对基牙的修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口腔修复;磁性附着体;临床应用口腔修复系运用人工装置恢复牙齿及其附属组织缺损,近年来,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缺失发生率逐年增高,龋齿,牙周病,外伤,肿瘤,先天畸形等都是导致牙体,牙列缺损的危险因素。
口腔修复术旨在采用设计制作的人工装置恢复各类缺损缺失和畸形,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
磁性附着体作为一种新型修复装置,主要由磁性不锈钢封套,非磁性不锈钢底盘,闭合磁路组成,在临床口腔修复中应用广泛。
我院通过对收治的62例行义齿修复术的患者实施磁性附着体覆盖修复,旨在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入住我院的62例行义齿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上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24例,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28例,局部可摘义齿修复10例。
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39±12.87岁。
病程6月~4年,平均病程1.2±1.67年。
修复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明确牙根情况,选取根周破坏组织位于根长1/2以下。
参考基牙存留时间,根尖活动度及牙槽骨吸收度,选取松动度小于1度,单侧颌处残留至少2颗健康牙齿,根尖组织无病变,牙根长度大于8mm牙齿作为基牙。
1.2方法口腔修复术包括基牙预备,制作根帽,制作义齿工作模型和颌托,义齿蜡型初戴,义齿黏附磁体。
具体操作步骤为:①基牙预备:于术前12d左右行根管治疗,磨平龈缘,根部中心部位磨为凹面,根据根管形态,为防止旋转,于根管口颊侧或舌侧壁制作防旋转沟,根尖区域周围大于0.2cm处作为预备区。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分析论文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a9822858fb770bf78a55f6.png)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牙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义齿覆盖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磁性附着体修复,修复包括基牙预备、根帽制作、义齿制作和试戴并完成制作义齿四个部分,然后对患者的修复疗效与修复前进行比较。
结果分别对患者在粘固前、粘固后即可和粘固后3周的固定力和咀嚼效率的比较,粘固后即可和粘固后3周的固定力和咀嚼效率明显大于粘固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的修复中对恢复患者的固定力和咀嚼效率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临床应用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91-01磁性附着体是一种利用磁性材料间的磁力将义齿吸附到基牙上,使义齿获得稳定性的一种装置,它具有美观、易清洁、咀嚼效率高等优点,目前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就对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进行观察,探讨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牙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义齿覆盖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在56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643岁。
病程在7个月到5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146个月。
所有患者均符合行义齿覆盖的标准:单侧颌处余留的健康牙齿≥2颗,根长≥8mm,且松动度≤1°,牙槽骨的吸收在根长的1/3内,残根或残冠经过完整治疗后可作为基牙。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行磁性附着体修复。
修复分为基牙预备、根帽制作、义齿制作和试戴并完成制作义齿四个环节。
121 基牙预备在修复前的1-2周先进行牙齿根面处的齐龈磨平处理,将根面中心磨成凹面,颈缘处形成肩台并保证要帽间隙密合,在根管口的侧壁处预备防旋转沟,以防旋转,根尖区保留2mm以上的封闭区。
20例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例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98ac3867ec102de2bd89d7.png)
2 o  ̄ J 磁性 附着体在 口腔修 复 中的临床应 医 院 , 云南 昆 明 6 5 0 5 0 0 )
【 摘要 】 目的 分析研 究石 矗 性 附着体 在 1 2 ' 腔修 复中的 治疗 效果 。方 法 选取 2 0 1 1 年 1月至 2 0 1 2年 1 0月在 本院接 受治疗 并 实施磁 性 附着体 口 腔修 复的 2 0例 患者 , 同时对 2 0例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实施 比较 分析 。结果 通过 分析研 究这 些 患者 的 资料 与信 息 发现 ,黏 固之后 两个 星期 、3 个星期 比较黏 固之前 的咀 嚼率 以及 固定 力都 有所 改观 ,其差 异性 有 着统 计学 意义 。另外 黏 固之后 两个星期 比 较黏 固 3个 星期 ,差 异 没有 统
5 o 8 ・l 临床 研 究 ・
发呼吸道 之外 的多系统 并发症 且症状较 为严重 】 。通常对于 单纯 支气
管肺炎 或者单纯败血 症患儿 的临床诊断 并不困难 ,而对于 以支气 管肺
U Ct ODer Zu 1 。vo1 . 1 1.N O. U
其 中尤 以溶 血性葡 萄球菌 及 嗜麦芽窄 食 单胞菌检 出率最 高 ,且 6 例
儿为 多重病原菌感染 ,认为 菌群变迁 以及 多重耐药 与抗菌药物 滥用密
切相 关。因此 ,在 临床治疗 中 ,对于儿童 败血症 ,应针对病 因、严格 掌握禁 忌症 并在药敏 试验 的前提 下台理选择 抗菌药 物进行治疗 ,切勿 滥用抗感染 药物而引起细菌耐药 。
参考文献
【 1 ] 侯瑶 , 殷峥 . 1 0 8 例 儿童 败 血症 临床特 及病原 菌分析 [ J 1 儿 科药 学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4d031984f01dc281e43af0b5.png)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09-2012年应用磁性附着物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78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在粘固前后固定力及咀嚼率的测定上,粘固后14 d相比粘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固后21 d相比粘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粘固后21 d相比粘固后14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本组患者对粘固后舒适度、外观及语音的满意度相比粘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效果好,值得推广。
标签: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效果磁附着固位技术是近年间口腔修复学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固位技术,是将义齿利用基牙上的磁体吸附到种植体或基牙上,以固定义齿的一种口腔修复装置[1]。
由于其具有美观、易清洁等优点,所以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选用[2]。
为研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本院选取了7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9-2012年进行磁性附着物口腔修复的患者78例,男51例,女27例,年龄54~77岁,平均(61.2±3.7)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1.2±0.3)年,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有卡环固定义齿多年带用史,对义齿了解较深刻。
1.2 基牙要求单颌余留两颗以上牙齿,根长≥8 mm,松动度≤1度,牙槽骨吸收在根长三分之一以内,残根断端取出腐质应位于龈上,X线遭到破坏的根周骨低于根周一半,所有基牙修复前行根管治疗,且无根尖病变[3]。
1.3 方法(1)预备基牙:在修复前两周内将根面齐龈磨齐,中心位置磨成凹面,将颈缘形成肩台以确保密合要冒间隙,为防止其旋转,可在根管口侧管壁处预备小沟或对根管修整为卵圆形。
根尖区保留≥2 mm的封闭区。
(2)制作根帽:将衔铁置于根帽蜡型中,尽量选择低垂位置,使衔铁平面平行于颌平面,将蜡型包埋,根帽材料为金属合金或钴铬合金浇铸而成。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2)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2)](https://img.taocdn.com/s3/m/b1f603f02af90242a995e5d3.png)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目的:探讨在实施口腔修复过程中,分析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口腔修复患者40例。
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
结果:对所有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患者完成黏固之后的2星期以及完成黏固之后的3星期同未进行黏固之前进行比较,在咀嚼率以及固定力两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此外,患者在黏固之后2星期以及3星期进行比较,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结论:针对患者在实施口腔修复的过程中选择磁性附着体的方法,临床能够获得确切治疗效果,凸显磁性附着体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
标签: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临床应用通过于患者口内残根以及口内残冠有效安置磁性附着体,完成覆盖义齿的制作,可以对患者余留牙冠根比例进行有效调节,从而将针对患者基牙表现出的侧向力以及扭力有效减少,将患者基牙以及邻近骨组织表现出的吸收作用有效减缓【1】。
此种方法表现出咀嚼率高以及较为美观等诸多的优点,在进行口腔修复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价值。
为了有效分析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选择磁性附着体完成临床治疗后,最终获得的治疗效果确切,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40例口腔修复患者。
在所有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55岁-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8±1.9)岁。
1.2 基牙选择原则患者的单颌余留牙齿的数量为1颗-3颗,牙齿的松动度不大于1度,患者牙槽骨吸收同牙齿根长进行比较,小于后者的三分之一。
患者截冠后根长不小于8毫米。
针对所有患者在准备实施口腔修复前,对其进行X线片的拍摄,对患者余留牙牙根、牙根周围以及牙根尖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2】。
针对所有患者在准备实施修复之前,对其进行根管治疗。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6953c24431b90d6d85c742.png)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16-07-12T10:51:09.1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作者:于俊光朴国滨[导读] 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疗效。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摘要:目的:研究在空腔修复患者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作用。
方法:选取 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应用覆盖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应用磁性附着体前后固定力、咀嚼效率变化情况,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结果:修复后,患者咀嚼效率与固定力分别为(0.74±0.33)%、(4.22±0.43)N,明显比修复前的(0.32±0.21)%、(1.34±0.36)N高,且修复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比修复前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但能够对咀嚼效率与固定力进行有效提升,而且能够使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口腔修复;磁性附着体;临床应用口腔修复指的是应用人工装置对患者牙齿及附属组缺损进行修复,让患者能够正常使用口腔的治疗方法,传统的义齿修复固定不稳固、咀嚼效率不高,难以人们的要求,而磁性附着体应用基牙与义齿处的磁力,让义齿稳固的吸附到基牙或种植体上,不但具有稳固性,容易取戴,而且具有美观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1]。
为了进一步分析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应用覆盖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报道: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来自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应用覆盖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50例,24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在50-75岁之间,平均(37±4.3)岁,病程在5个月至4年之间,平均(1.1±3.2)年,23例为上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22例为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5例为局部可摘义齿修复。
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8d96934e009581b6ad9eb79.png)
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治疗的患者38例,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咀嚼效率以及固位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粘固后患者对于舒适度、语音以及外观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不良反应率为7.9%。
结论: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磁性附着体,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咀嚼效率以及固位力,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口腔修复;磁性附着体;临床疗效口腔修复中常需应用义齿固定装置,以确保义齿固位效果以及咀嚼功能的良好恢复。
磁性附着体主要是以基牙上安装的磁体所具有的磁性作用而将义齿吸附至种植体或者基牙上,从而牢靠固定义齿[1]。
相比于传统的固定装置,磁性附着体具有固定效果好、美观、操作简便、便于清洁以及摘戴方便等优势,在临床中获得了广泛应用[2]。
为深入探讨其应用于口腔修复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本研究详细分析了38例应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50-74岁,平均为(55.6±3.3)岁;病程2-35个月,平均为(22.1±3.2)年。
患者均有义齿应用史,其中,10例为上颌全口覆盖义齿,17例为下颌全口覆盖义齿,11例为局部可摘覆盖义齿。
义齿应用史均在2年以上,口腔卫生情况良好,治疗前均无根尖组织病变;单颌健康牙齿≥2颗,且牙根>8mm,牙槽骨吸收度≤牙根长的1/3;牙齿的松动度均0.05),详见表1。
2.2修复满意度:分别于粘固前与粘固后调查患者对于舒适度、语音以及外观的满意度,结果显示,患者的各项满意度均显著提高(P<0.05),详见表2。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临床观察 (2)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临床观察 (2)](https://img.taocdn.com/s3/m/5c7796ef43323968001c925a.png)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实施覆盖义齿修复,对修复前后的咀嚼效率和固定力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患者粘固后的咀嚼效率、固定力、义齿修复满意度均明显优于粘固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标签:口腔修复;磁性附着体;临床观察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观念的不断转变,人们逐渐提高了对于口腔修复的要求,传统的义齿修复由于美观性较差,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磁性附着体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口腔修复装置,主要是通过将义齿利用其和基牙处磁体之间存在的吸附作用,从而将义齿固定于种植体或基牙上[1]。
磁性附着体具有咀嚼效率高、方便摘戴、异物感小、美观易清洁的特点,近年来在临床口腔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2]。
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口腔修复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磁性附着体对于该类患者的临床价值,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24例男性,36例女性,年龄分布为41~73岁,平均年龄为62.5±3.7岁,病程分布为5个月~4年,平均为12.8±1.6个月。
其中包括14例上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29例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及17例可摘局部覆盖义齿修复。
所有患者均存在可利用缺损牙列,均未发生根间组织病变。
1.2 方法1.2.1 基牙预备于修复前1周实施根管治疗,将基牙平齐龈缘截断,并将根面磨成凹面,边缘为1mm,宽为45°,将颈缘制备为肩台,以确保要帽密和。
于舌侧壁或根管口颊预备防旋转沟,直径为0.7mm,长为2mm,并根据根管形态将扁根管制备为变形,同时于根尖区留置2mm预备区。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3027cef580216fc710afd5c.png)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目的评价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其临床适用性。
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76例牙列缺损行覆盖义齿修复的患者,观察通过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固定力和咀嚼效率的改变情况,同时对语言功能影响、义齿外观及舒适程度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患者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固定力明显增大,与磁性附着体修复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469,P=0.0000);患者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咀嚼效率也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814,P=0.0000);患者磁性附着体修复后舒适度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52,P=0.0209);患者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外观满意度也明显增大,与磁性附着体修复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93,P=0.0000);患者磁性附着体修复后语音评价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38,P=0.0007);76患者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出现牙龈炎1例,根面龋2例,义齿折裂1例,未出现修复体脱落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3%。
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有效,可以增强固定力,提高咀嚼效率,修复后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安全性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magnetic attachment in oral cavity repair,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bility.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dentition defect line cover dent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0 to March 2014 were selected,the change of the fixed force and masticatory efficiency by the magnetic attachment after repair were observed,Impact on the language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denture appearance and comfortabl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evaluation,the language function influence,denture appearance and comfort level were given satisfaction evaluated,the adverse reactions appeared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recorded. Results Patients with magnetic attachment fixed force increased obviously after repair,compared with magnetic attachment to repair befor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70.5469,P=0.0000).Patients with magnetic attachment masticatory efficiency also increased obviously after repair,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1.4814,P=0.0000).Patients with magnetic attachment comfort score increased after repair,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3352,P=0.0209).Patients with magnetic attachment exterior satisfaction also increased obviously after repair,Compared with magnetic attachment to repair befor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5.2393,P=0.0000).Patients with magnetic attachment after repair speech evaluat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3.4738,P=0.0007).76 patients with magnetic attachment gingivitis after repair in 1 case,root caries in 2 cases,denture fracture in 1 case,did not appear restoration falls off phenomenon,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only 5.3%. Conclusion Magnetic attachment in oral cavity repair,can effectively enhances the fixed power,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hewing,after repair of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s higher,the security is good,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for a long time.[Key words] Magnetic attachment;Prosthodontics;Fixed force and masticatory efficiency牙列缺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发病率高[1]。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2ea90be30b4c2e3f56276389.png)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討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
对照组给予传统残根设置附着体口腔修复治疗,研究组应用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前的咀嚼效率、固定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修复后,两组患者的咀嚼效率和固定力均增加,且研究组的咀嚼效率和固定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修复前,两组患者的语音功能、外观、舒适度等参数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后语音功能、外观、舒适度评分均增加,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患者修复后总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修复后总满意率为79.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磁性附着体治疗口腔修复患者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语音功能、外观、舒适度和满意度,优化手术各项指标,提高患者早日康复的信心,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agnetic attachment in prosthodontics.Methods 108 cases of dental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Nov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table method,with 5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residual root attachment prosthodontics,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agnetic attachment oral repair.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masticatory efficiency and fixation force of the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oral rehabilitation were compared,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repair,the masticatory efficiency and fixing force of the two groups increased,and the the masticatory efficiency and fixed forc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Before the restora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speech function,appearance and comfor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speech function,appearance and comfort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increased with oral cavity repair,and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100.00%,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9.6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attachments for dental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improve the speech function,appearance,patient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rate,optimize the indicators of the operation,and improve the early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confidence,which is worthy of widely used in clinic.[Key words]Magnetic attachment;Prosthodontics;Application effect;Clinical value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方面出现多样化,导致牙列缺损发生率逐年上升[1]。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38dd8f10066f5335b812136.png)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牙列缺损行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磁性附着体修复后的固定力与咀嚼效率情况,以及语音功能变化,义齿的外观和舒适度等方面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
结果:患者在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固定力明显增大,咀嚼效率明显提高,修复前后固定力与咀嚼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舒适度、外观以及语言功能的评分较高,与修复之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后能有效增强固定力,提高患者咀嚼效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标签: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固定力;咀嚼效率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治疗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力,将义齿吸附到基础呀或种植体上,主要应用于余牙过少或基础牙较差患者的义齿修复治疗中。
该项技术的特点是稳定性较高,能够对基础牙齿受侧向力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避免出现牙合创伤的现象[1]。
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120例患者的研究,观察并探讨磁性附著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牙列缺损行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在15~47岁之间,平均(28.36±8.12)岁,病程为8~36个月,平均病程为(15.69±6.45)个月。
所有患者在治疗之前均拍摄X线片,充分了解余牙牙根以及根尖、根周情况。
基础牙选择标准为单颌处至少余留2颗以上健康牙齿,根长至少在8mm以上,松动程度在1度之内,牙槽骨的吸收度在1/3根长之内。
1.2方法修复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基牙准备、根帽制作、义齿制作、试戴和完成义齿覆盖。
①基牙准备:在修复之前首先进行根管治疗,将龈缘磨平,截断基牙,将基牙中心打磨成凹面,确保与根帽密和,在根管口侧面准备长2mm,直径为0.7mm的防旋转沟,根尖处至少保留2mm作为预备区。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0aca3f941ea76e59fa04bf.png)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口腔修复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以研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
结果:口腔修复治疗3周后,患者的义齿固定力与咀嚼效率分别为(4.23±0.34)N和(0.76±0.21)%,与修复治疗前具有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修复牙齿的固定力与咀嚼率,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效果【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022-02Zhang hui Li Congyu Suining city central hospital Sichuan suining 629000【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 of magnetic attachment application in oral cavity repair.Methods Our hospital of 42 patients with magnetic attachment for oral cavity repair treatment, its oral repair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o study the magnetic attachment effect in oral cavity repair. Results Oral repair 3 weeks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with fixed force and masticatory efficiency of complete denture, respectively (4.23 + 0.34) N and (0.76 + 0.21) %, and repair has a bigger differenc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magnetic attachment for oral cavity repair treatment application,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rate of repair teeth fixed force and chewing, has a good effect,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Magnetic attachment; Oral repair; The effect磁性附着体作为一种口腔修复应用装置,在进行患者口腔修复应用中主要是通过借助口腔基牙和义齿之间的磁力[1],实现义齿的吸附种植,从而达到相应的口腔修复与治疗效果,它与传统的义齿修复固定治疗方式相比,不仅修复牙齿的美观性更为突出,并且牙齿固定力也更好,取戴更为便利,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和普遍。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14fe003186bceb18e8bbad.png)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义齿修复、嵌体修复、全冠修复等,同时也包括采用人工修复体对牙周病、颌面部损伤等疾病实施的治疗[1]。
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进步,患者对口腔修复治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磁性附着体是现阶段我国口腔修复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型口腔修复装置,该种装置主要由不具有磁性的不锈钢底盘、具有磁性的不锈钢封套和闭合磁路组成,多数临床实践应用发现,该种口腔修复装置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口腔修复治疗效果,且经济美观,能够满足患者对口腔修复治疗提出的要求[2]。
基于上述现状,本次研究对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做出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纳入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本院接受义齿修复治疗的75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患者中包括男39例,女36例,年龄在42~78岁之间,平均为(57.2±1.6)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为(2.6±0.5)年,其中41例患者为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28例患者为上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6例患者为局部可摘义齿修复。
所有患者在接受口腔修复治疗前均经影像学检查明确牙根情况。
本次研究已事先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为非强迫性参与,且在参与研究前均已签署本院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修复,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1.2.1 选择参考基牙将基牙的健康状况、根尖长度、存留时间、活动度以及基牙所在位置的牙槽骨吸收度作为选择依据。
通常情况下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基牙活动度小于1度;(2)根尖长度大于0.8 cm;(3)牙槽骨吸收度小于根长1/3;(4)临床影像学检查显示根尖无组织病变。
1.2.2 预备基牙在对患者实施口腔修复治疗前2周左右,对患者实施根管治疗,进行基牙预备,首先将患者基牙根面磨平,确保基牙根面与牙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然后将基牙中心磨成凹面,边缘宽度以1 mm为最佳,并在根管两侧打磨出沟槽,目的是为了防止基牙旋转,也可根据根管形态制作成相适应的形状,不需要打磨沟槽,在根尖区保留超过2 mm 的长度作为预备区。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eb8701102de2bd970588c9.png)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分析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口腔修复,研究组接受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固位力以及咀嚼率比较可知,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口腔修复之后,在固位力以及咀嚼率方面均较修复之前有明显增加,并且研究组的固位力以及咀嚼率均高于对照组在进行口腔修复之后的固位力以及咀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效果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牙齿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主要是利用口腔中的基牙与义齿的磁体间的吸附作用,将义齿进行进一步稳定,是一种口腔的修复装置。
本次研究围绕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展开深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ﻭﻭ1资料与方法ﻭ1。
1一般资料选取某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35岁~68岁,平均年龄(51.5±2.5)岁;在研究组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34岁~68岁,平均年龄(52.5±2.5)岁,在两组患者中进行义齿修复手术患者的病程在4~36个月之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2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ﻭ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口腔修复。
研究组接受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患者在进行口腔修复之前,其基牙的入选标准为:患者口腔中,单侧余留牙齿数目≥3颗,牙齿的根长≥7.9mm,牙齿的整体松动程度要≤0.9度,牙冠在进行洁治或牙周手术治疗后其长度应位于龈上或≥4。
9mm,两组患者均经过详细的检查后,无根尖组织病变现象。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研究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2cc6d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8.png)
临床研究40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研究罗 辉资中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四川省资中县 641200【摘 要】目的:对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将磁性附着体安置在患者口腔内的残根残冠或者余留牙上的方法,对患者的义齿进行全覆盖修复,同时对患者义齿修复后的咀嚼、固定情况以及患者对修复体的使用满意情况进行随访观察,为期3年。
结果:在15例牙列缺损患者23件磁性附着体中,出现4颗基牙发生龈炎的现象,基牙并未出现松动,根面板也未脱落,同时义齿出现折裂或是出现继发龋的现象也并没有发生,15例患者的义齿固位效果,让人满意。
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优点显著,其适应症范围较广,且美观舒适、固位效果佳、可保护基牙、取戴简易方便,在临床上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牙列缺损;临床应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医学模式发生了改变,人们对口腔修复体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且更加重视美观[1]。
所以在临床上,磁性附着体已被广泛应用到口腔修复中。
为研究将磁性附着体应用到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本文以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5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磁性附着体对其口腔进行修复,取得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间收治的15例牙列缺损患者,所有患者是由于常规修复效果不佳,均采取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为47-77岁,平均年龄(58.5±6.7)岁;病程为半年-3年,平均病程为(12.5±0.9)个月。
15例患者都存在戴用卡环固定的义齿均已有多年历史。
1.2 入选基牙的指标单颌余留牙的健康牙齿应不少于2颗,牙根的长度应不小于8mm,牙齿的松动度应不大于1°,残根在将腐质去除后,其断端的水平应高于龈下0.5mm,经X线检查,被破坏的根周骨组织,显示其水平应在1/2以上的根长位置,所有基牙的根间组织均没有发生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姚希,谢雷,李昀生,等.磁性附着体和球帽附着体在下颌覆盖全 口义齿修复中的I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VI腔医学杂志,
2011,9(4):234-238.
指标——
72例患者粘固前后固位、咀嚼效率比较(面±s)
测试时间点 粘固前 粘固即刻 粘固14
d
粘固21
d
固位力(N)
1.79±1.09 4.11±1.21 0.71±0.21
27—52岁,平均(42.2±2.9)岁;病程3—42个月,平
中心磨成凹面,摩擦过程中要注意与牙龈保持水平,以 保证要冒间隙密合。为防止旋转,可在根管口的两侧壁 上制作防旋转沟槽,根尖区≥0.2 cm作为封闭区。 1.2.2根帽制作:先在根管内涂抹石蜡油,选择托盘、 调拌聚醚硅橡胶后注入根管直至覆盖全部根面,采用
cover
repairment.Methods
den—
repair in Zhengzhou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 1 to Sept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faction
subjects.The
印模法制出基牙和颌弓印模,用超硬的石膏灌注模型。 于根帽蜡型中放置衔铁,注意衔铁的放置位置要尽量
均(8.0±2.2)个月。基牙确定标准:单颌处余留≥2 颗健康牙齿,根长/>8 mm,活动度≤1 o;牙槽骨吸收度
DOI: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5.02.006
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市口腔医院修复科
【Abstract】
in the oral cavity
tur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magnetic attachment and its clinical effect Seventy-two defect dentition patients underwent defect
1.2.1基牙预备:一般在实施修复前10 d左右时采取 根管处理,根管处理1—2周后磨平基牙根面,并将基牙
体覆盖义齿修复,与修复前比较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 我院修复科门诊收治的1 12例行牙列缺损覆盖义齿修
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
・16・
主冒塞旦医型2Q!j生!旦筮丝鲞筮!翅£垒!坠堕!』壁望墅!型!!幽!型丛鲤i!鱼堕』塑:!Q!§:Y生:丝:塑!:兰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分析
吴茫茫张先琴 【摘要】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
郑州市口腔医院修复科门诊收治的72例行牙列缺损覆盖叉齿修复惠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磁性附着体修复,比较 修复前和修复后即刻、14 d和21 d后固位、咀嚼情况及发音、舒适度和美观满意度评分。结果修复后即刻、14
均高于粘固前(P<0.05),提示磁性附着体治疗在改善
牙齿本身功能以外的效果也有积极的意义。见表2。
表2 72例患者磁性附着体粘固前后满意度 情况比较(元±s)
[2]
王文潮.磁性附着体在覆盖半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体会[J].实 用VI腔医学杂志,2010,26(6):823-825.
[3]
王磊.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 用医刊,2011,38(17):100.
8
4.20±1.138 4.21±1.428 0.78±0.258 0.81±0.278
咀嚼效率(%)0.27±0.13
8
注:与粘固前比较,8P<0.05 2.2
72例患者磁性附着体粘固前与粘固21 d后满意
度情况比较:参照满意度评分标准,粘固21 d后,72例
患者在发音、舒适度(适应性)和牙齿美观度满意评分上
2 2.1 14
要的领域,采取以特殊材质制作而成的磁性附着体制成 覆盖义齿,通过调整余留牙的冠根比例,可以最大限度 消除义齿在咀嚼过程中对基牙的扭力和侧向力,从而明 显增强全口义齿的固位力和咬合力博J。除此,在可摘局 部义齿修复中磁性附着体亦有着显著的优势。在缺牙 余留牙根处安置2~3根衔铁,将闭路磁体安放于义齿 基底,可使义齿借助磁力发挥固位效应∞o。 本研究结果显示,磁体粘固后3个时间点固位力 和咀嚼效率均呈逐渐提高趋势,且较粘固前明显增高, 说明铷铁永磁合金制成的磁性附着体能有效改善义齿 固位力和咀嚼效果,而粘固后14 d与粘固后21 d的固 位力、咀嚼效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经磁性附着体修复后义齿的固位力、咀嚼效果逐 步趋于稳定,长远效果值得肯定。此外,特殊材质制成 的磁性附着体光面本身洁净,且易于维护,同时手术操
手段。本研究笔者选取72例牙列缺损患者行磁性附着
控制在1/3根长内,去除腐质后残根断端水平位于龈
上或低于龈下0.5 mm;行x线提示破坏的根周骨组织
水平低于根长的1/2。 1.2修复材料及方法:修复材料包括Magfit EX-400、 Magfit EX-600和Magfit MD-800磁性固位体;铷铁永 磁合金;硅橡胶印模材;玻璃离子粘结剂及室温自凝树 脂。修复方法分为基牙牙体准备、根帽制作、义齿制 作、试戴及完成义齿。具体步骤如下: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fter holding power restored 14 d and 21
d(P>O.05).
sat-
Twenty—one days after the cement,pronunciation,degree of isfaction
万方数据
生圄塞旦匿型垫!!生!旦筮丝鲞筮!翅£塾i望!墼地些望型!!塑苎笪型丛鲤i堂』塑:垫!i:!!!:堡:盟!:!
低,以使衔铁平面与颌面平行,再将蜡型包埋,根帽选 择铷铁永磁合金制成。 1.2.3义齿制作:根帽试戴合适后,将其粘固于基牙 处,将衔铁与磁性固定体精确对位,检查器吻合效果,
取模制作义齿。
3讨论
(本文编辑:王帆)
鉴于传统义齿修复带来的牙齿美观度差、固力性
万方数据
scores
comfort(adaptation)and
dental aesthetic
in 72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he
cement(P<0.05).Conclusions
Magnetic
attachment in repairing the defect of oral teeth fixed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stability and poor chewing ability,and
The
reten-
tion force and masticatory efficienc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repair,the differences restoration had
no
immediately,14 d and 21 d after repair chewing efficiency and
咀嚼效果趋于稳定。见表1。
表l
患者异物感明显减轻,这能有效保证牙齿美观度,促进 修复后语音功能的恢复和保持。另外,在咀嚼过程中, 磁体本身的引力可实现义齿轻度悬浮,这无疑消减了 义齿对口腔黏膜的部分压力,从而减少患者的术后不 适和疼痛感。本研究结果发现,修复后21 d患者在发 声、舒适度和美观效果满意率方面均要高于修复前,说 明磁性附着体修复除本身应达到的强固位、高咀嚼效 率等功能效果外,对牙齿美观度、口腔发音等附加功能 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过程避免了将卡环、金属等固位材料暴露牙外,因而
结果
72例患者磁性附着体粘固前与粘固即刻、粘固
d和21 d后固位、咀嚼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行磁
性附着体修复后即刻、14 d和21 d后固位力和咀嚼效 率均明显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修复后14 d粘固力和咀嚼效率与修复后21 d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修复后固位力和
ensure
good degree of appearance,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
【Key words】
Magnetic attachment;Prosthodontics;Effect
磁性附着体指利用基牙上的磁性将义齿吸附到基牙 或种植体以上,以实现固位和稳定义齿的一种口腔修复 装置…。该装置采用特殊材料产生磁场,能够持久固定 基牙,且有效提高咀嚼效率,此外修复后很好地保证了简 洁美观的效果,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一种缺损牙齿修复
retainer,chewing situation and pronunciation,degree of comfort and aesthetic satis—
scores
were compared before repair
and
instantly,14 d
and 21
at
d after repair.Results
[4]
许晓虎,徐强.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 察[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9,7(3):168—170.
[5]
曾东,焦立平,刘钢,等.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用于晚期牙周炎患者修 复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8(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