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物象内涵

合集下载

小说阅读物象内涵

小说阅读物象内涵

《追风筝的人》分析讲评
• 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风筝”的丰富内涵,并 谈谈小说给我们的启示。(5分)
《追风筝的人》分析讲评
• 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风筝”的丰富内涵,并谈 谈小说给我们的启示。(5分) • 内涵: ①对“我”来说,风筝是用以向父亲证明自己的东 西(或“风筝是打开父亲心门的钥匙”); ②对每个风筝斗士来说,风筝是勇敢与荣誉的象征 (或“风筝象征着每个人心中的成功梦想”); ③对哈桑来说,风筝是证明自己与少主人阿米尔的 坚固友谊的物品。 • 启示: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梦想的“风筝”,要 勇敢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 ②不计较地付出,是人性最美的花。 (“内涵”一点1分,共3分;“启示”一点1分,共2 分)
物象内涵的思考角度
• 带着物象指代义、象征义、双关义或主题义 的意识,进行物象内涵四考虑: • 1、考虑相关人物 • 2、考虑相关情节 • 3、考虑相关环境 • 4、考虑有无揭示涵义的提示语
• 《锈损了的铁铃铛》
《锈损了的铁铃铛》参考答案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6分)
①铁铃铛是铁铸的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 遥远的国度带回的”,寄托着爸爸对勉儿的爱和 期望。(2分) ②铁铃铛是爸爸命运的象征,“尽情地唱过”, 却“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爸爸为国家的科技事 业奉献了青春,牺牲了生命。(2分) ③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贯穿着爸爸的执着与逝 去、勉儿的思念与回忆。(2分)
《最后的黄豆》参考答案
寓意:一是爷爷通过一生奋斗留给我的物质遗产,是现 实世界中的财富;二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 对物质有清醒认识,是精神财富。 启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 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 启示二:就亲缘情感而言,真就传承而言,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 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

高三语文小说之物象作用

高三语文小说之物象作用

6、手法运用。从手法运用方面分析物象的作用也是思考的角度之一,涉及 到的手法有衬托、对比、侧面烘托、象征等。如10年江苏卷《溜索》本文 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答案】牛不 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文章中的牛之所以充满恐惧感,就是因为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此属侧面 表现。而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则包含两方面,一是“战战兢兢”的“我”, 这是映衬;二是勇敢无畏的领队和汉子们,这是反衬。在答题是注意不要 遗漏其中任何一方面。
7、(2013年新课标1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影子”对小说的艺术
三、规范答题
(一)精准审题
(1)提问方式
①小说以“××(物象)”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②小说多次写到“××(物象)”,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③小说“××(物象)”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④小说用不少笔墨写“××(物象)”,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2)审题要点
①审清问的角度:限定角度,如“提问方式”④,答作用分别限定在“艺术表现” 与“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角度;综合角度,如“提问方式”①②③,没有明显要 求答题角度,一般从多角度思考。其中,“艺术表现”名义是限定角度,实则也是 多角度。
小说阅读之物象的作用
【学习目标】
1、理解小说中物象的含义,明确设题方式 2、掌握小说中物象作用 的解题思路及答题方法 3、规范答题,学会有角度,有分析
【学习重难点】多角度分析小说中物象的作用
一、物象含义
小说中的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 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如鲁迅作品中的孔乙己吃的茴香豆, 《药》中的人血馒头,莫泊桑《项链》里的假项链,契诃夫《变色龙》中 那条咬人的狗,海明威《老人与海》里的“鲨鱼”。小说行文中恰当借助 物象描写,可以把要说明的道理或要表达的深意,隐含在文章所描述的情 景或事物之中,使文章更优美更含蓄,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咀嚼,给读者留 下深思想象和寻味的余地,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从而提高文 章的感染力。

小说阅读物象内涵PPT课件

小说阅读物象内涵PPT课件
.
《最后的黄豆》参考答案
寓意:一是爷爷通过一生奋斗留给我的物质遗产,是现 实世界中的财富;二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 对物质有清醒认识,是精神财富。
启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 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 启示二:就亲缘情感而言,真正的爱而言,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 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
.
《追风筝的人》分析讲评
• 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风筝”的丰富内涵,并 谈谈小说给我们的启示。(5分)
.
《追风筝的人》分析讲评
• 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风筝”的丰富内涵,并谈 谈小说给我们的启示。(5分)
• 内涵:
①对“我”来说,风筝是用以向父亲证明自己的东 西(或“风筝是打开父亲心门的钥匙”);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 物象内涵
.
物象内涵题目提问形式
• 1、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风筝”的丰富内涵, 并谈谈小说给我们的启示。(5分)
• 2、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 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 一点(8分)
• 3、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6分)
物象的内涵指的是物象的深层含义: 象征义、指代义、双关义或主题义。
分)
.
物象内涵的思考角度
• 带着物象指代义、象征义、双关义或主题义 的意识,进行物象内涵四考虑:
• 1、考虑相关人物 • 2、考虑相关情节 • 3、考虑相关环境 • 4、考虑有无揭示涵义的提示语
.
• 《锈损了的铁铃铛》
.
《锈损了的铁铃铛》参考答案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6分)
②对每个风筝斗士来说,风筝是勇敢与荣誉的象征 (或“风筝象征着每个人心中的成功梦想”);

高三语文小说之物象作用

高三语文小说之物象作用

2、物象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一般为丰富人物内涵、衬托人物性格、 烘托人物心理等。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物象是其工具或 道具。14年湖北卷中,“玉蟠螭”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作用是衬托人物品格, 写东家爱玉,是衬托其风雅,写知府爱玉,则反衬其贪婪。08年江苏卷 《侯银匠》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① 要花轿 表现候菊为生活早作打算 ②改装花轿 表现候菊心灵手巧③ 出租花轿 表现候菊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7、有一些物象在艺术效果上还具有一定的作用。一般有两种,一是激发 阅读兴趣,如(2013年新课标1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影子” 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其一就是通过奇特形象的塑 造,营造作品的神秘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二是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如《战争》中“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的空白。“她形容 他像朝霞一样美,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她不允许我们 见面,整整12个月,我在期待中度过。”最后“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 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好心的接线小姐想告诉我号码主人的名字,我急忙 拒绝。故事也在此戛然而止。给人想象的空间。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 要分析。(6分) 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 化了戏剧性情节; 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 象更加真实; 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4、(2016年全国二卷)《战争》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 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5、(2014全国二卷)《鞋 》 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亊写人,这样处理 有什么好处?请筒要分析〃(6分)

09 小说中物象的作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

09 小说中物象的作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09 概括分析小说物象的作用一物象含义和作用小说中的物象,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和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

所以分析物象含义时需要既考虑到物象的表层含义,即物象本身的含义、语境义,同时还要考虑到深层含义,即分析物象背后的主旨义和情感义。

物象作用类题目,在高考试题中也屡有出现,考生主要从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环境的描写、主题的象征或衬托方面去思考。

二分析物象的三种思考路径(1)由外到内由物象的外在特征到其内在精神气质。

(2)由实及虚由物象的自身意思到附着其上的虚指意思,如象征义、比喻义、情感义。

(3)多方挖掘有时,小说中的物象对于小说中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含义,所以应依据不同人物挖掘其丰富含义。

三、小说中的物象分析方法小说中的物象是小说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人物形象一同构成了小说的艺术世界。

虽说物象在小说中处于从属地位,但其意蕴和作用绝不可小觑。

小说中的物象种类很多,就其内容而言,有事物、景物、动物,个别的还有体现大环境的村镇等地域;就其地位而言,有主体物象(贯串全文的)和次要物象(只出现在文中某处的)。

(1)把握小说中物象的基本作用①对人物的作用:交代人物背景,烘托人物情感,衬托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②对情节的作用:预示情节走势,推动情节发展;显示线索,做铺垫,构成对比;(开头)引起下文,(结尾)总结上文,前后呼应。

③对环境的作用:营造氛围,创造美感,创造意境,衬托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④对主题的作用:暗示主题,揭示主题,深化主题,触发情思,寄托情感,象征意义。

(2)精准答题注意事项:①根据物象种类与特征判断其作用。

像“太阳”“雪”“竹”“梅”等物象属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环境描写的作用,应特别注意它在渲染气氛、铺设背景中的作用。

像与人物密切相关的物象,如人使用的器物、伴随于身的动物等,要特别注意它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

09 小说中物象的作用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通

09 小说中物象的作用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通

天灶并未搭话,他只是把柴火续了续,然后提着脏水桶进了自己的屋子。 他吃力地搬起大澡盆,把水倒进脏水桶里,然后抹了抹额上的汗,提起桶出去 倒水。奶奶见天灶提着满桶的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
“你嫌奶奶——”她失神地说。 天灶什么也没说,拉开门出去了。外面又黑又冷,他摇摇晃晃地提着水 来到大门外的排水沟前。冬季时那里隆起了一个肮脏的大冰湖,许多男孩子 都喜欢在冰湖下抽陀螺玩,他们叫它“冰嘎”。他们不仅白天玩,晚上有时 月亮明得让人在屋子里待不住,他们便穿上厚棉袄出来抽陀螺。 天灶看见冰湖下的雪地里有个矮矮的人影,他躬着身,似乎在寻找什么。
(续表)
①对于礼镇的人而言,“放水”是一种风俗,是辞旧迎新的喜庆仪式,洗
去一年的风尘,是为了迎接美好的新年。②对于天灶而言,一开始,清水
只是指天灶想求得的一盆用来洗澡的清水;后面,“清水”这个意象反
多角 复出现:与肖大伟争辩时,他理直气壮地说“我自己也用一盆清水
度分 多方 !”“今年我用清水洗!”;他坚决不用家人用过的水,说“我只想用清水
“天灶——”那人直起身说,“出来倒水啦?” 天灶听出是同班同学肖大伟,便问:“你在这干什么?” “天快黑时我抽冰嘎,把它抽飞了。”肖大伟说。 “你今年就着谁的水洗澡?我家年年都是我头一个洗,每回都是自己用 一盆清水!”肖大伟挑衅地说。 “我自己也用一盆清水!”天灶理直气壮地说。 “别吹牛了!你家年年放水时都得你烧水,你总是就着别人的脏水洗,谁 不知道呢?” 天灶只有万分恼火地提着脏水桶往回走,走了很远的时候,他又回头冲 肖大伟喊道:“今年我用清水洗!”
“给我自己用。” “你不用你爸爸的水?” “我要用清水。”天灶强调说。 夜深深的了。天灶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寒冷的空气,因为他怕体内不断升 腾的热气会把他烧焦。这时屋门“吱扭”一声响了,跟着响起的是母亲的声 音:“天灶,该你洗了!”

小说阅读物象内涵

小说阅读物象内涵
心灵共鸣
自然物象所传达的情感意蕴能够引起读者心 灵的共鸣,使读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 够体验到人物的情感世界。
03
人物物象
人物物象的塑造手法
间接描绘
通过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价,或 者通过情节的暗示,来描绘人物 形象。
象征手法
通过象征手法,将人物形象与某 种抽象概念或情感联系起来,增 强艺术效果。
场景物象的象征意义
自然景观
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树木等,暗 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命运。
建筑风格
通过描绘不同风格的建筑,如古典、现代、哥特 式等,暗示故事背景和人物身份。
物品摆设
通过描绘物品摆设,如家具、装饰品等,暗示人 物性格和命运。
场景物象与主题的关系
突出主题
通过描绘场景物象,突出故事的主题和思想内涵,使读者更加深 刻地理解故事的意义。
小说阅读物象内涵
目录
• 小说物象概述 • 自然物象 • 人物物象 • 物品物象 • 场景物象 • 小说物象的跨文化比较
01
小说物象概述
物象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物象是指小说中具体可感的客观形象, 包括人物、景物、事物等。
分类
根据物象在小说中的功能,可将其分 为人物物象、景物物象和事物物象。
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情感渲染
自然物象的描绘往往与人物情感 相互呼应,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 反映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增强 作品的情感表达力。
自然物象的象征意义
生命与死亡
自然物象常常被用来象征生命与死亡,如春 天的繁花象征生命的勃发,秋天的落叶象征 生命的凋零。
自由与束缚
自然物象也常被用来象征自由与束缚,如无 边无际的海洋象征着自由,而高耸入云的山 峰则象征着对自由的挑战和束缚。

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创新性的物象运用手法
随着文学创作手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小说中物象的运用手法也将更 加多样化和创新化,为读者带来更加 独特的阅读体验。
谢谢
THANKS
通过物象的隐喻或象征,读者可以更 加深入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作者的创 作意图。这种技巧也增加了小说的艺 术性和感染力。
通过物象设置悬念或反转情节
物象在小说中还可以用来设置悬念或反转情节,增强小说的故事性和吸引力。例如,在侦探小说中,关键的物证往往成为解 开谜团的钥匙。
作者通过描述物象的特征、作用和意义,引导读者产生猜测和联想,进而推动情节的发展和高潮的到来。这种技巧使得小说 更加扣人心弦,令人难以放下。
,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物象在小说中的独特性和个性化,可以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特色
03
和魅力,吸引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05 物象运用技巧与实例分析
CHAPTER
巧妙运用物象进行隐喻或象征
在小说中,物象常被用作隐喻或象征 ,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题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 通灵宝玉象征着他的独特身份和命运 。
同情、厌恶等情感倾向。
渲染氛围
02 物象可以渲染出特定的氛围,从而增强小说的感染力
和艺术效果。
象征意义
03
一些物象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
想,通过它们可以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倾向。
04 物象在表达主题思想中作用
CHAPTER
深化主题思想表达
物象作为小说中的符号和象征,能够承载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通过物象的描绘和呈现,读者可 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
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目录
CONTENTS
• 物象基本概念及分类 • 物象在小说情节发展中作用 • 物象在塑造人物形象中作用 • 物象在表达主题思想中作用 • 物象运用技巧与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物象在小说创作中重要性

小说物象的意蕴及作用

小说物象的意蕴及作用

小说物象的意蕴及作用物象的意蕴及作用小说中的物象种类很多,就其内容而言,有事物、景物、动物,个别的还有体现大环境的村镇等地域;就其地位而言,有主体物象(贯穿全文的)和次要物象(只出现在文中某处的)。

1.物象的意蕴“三发掘”物象的意蕴有很多,有实指义、指代义、双关义、象征义、主题义等,一般要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来思考。

首先看文中有无揭示意蕴的提示性词语、句子。

如果有,找出来既准又快;更多的情况下是没有,要靠读者品读、感悟。

可以循着以下思路思考、发掘:由外到内由物象的外在特征到其内在精神气质。

由实及虚由物象的自身意思到附着在其身的虚指意思,如象征义、比喻义、情感义。

由表入里先由该物象最表层的意思入手再到其语境义,尤其是深层义。

2.物象的作用“五考虑”自身作用指的是物象作为小说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独到的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能够丰富文章的内容。

环境作用一是指物象对时代特点、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二是指物象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

人物作用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

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的映衬,如梅、兰、竹等。

情节作用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

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主题作用指物象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例三] (2017·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美]杜鲁门·卡波特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

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

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

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

她现在仍是个孩子。

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

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来摆去,像醉鬼的腿。

分析小说物象的作用

分析小说物象的作用

分析小说物象的作用
小说中的物象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可以通过具体的事物形象,激发
读者的情感和联想,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下面将分析一下小说物象
的作用。

再次,小说中的物象可以创造氛围和描述环境。

物象可以通过形容细
节来渲染小说的氛围和环境。

比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小说通过
描绘盖茨比家上方的绿灯和浮动的雾气来创造一种神秘而不确定的氛围,
表达了主人公无法实现的梦想和追求。

在《乌合之众》中,物象可以通过
描述人群的方便面包装纸和一次性餐具来描绘大众社会的浮躁和消费文化。

通过这些物象的刻画,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小说所处的时代背景和
情景,增强阅读的参与感。

总之,小说中的物象在塑造角色、承载主题、创造氛围和传递意图等
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物象这个具体的形象,读者可以更好地理
解和体验故事,增加对作品的共鸣和思考。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物象含义及作用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物象含义及作用

二、物象的作用答题要点
思考角度
物象作用
人物形象
① 物象交代了人物背景 ② 衬托/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心理) ③ 暗示了人物命运
情节安排 环境角度 主题角度
① 推动情节发展 ② 线索作用
① 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② 揭示时代特色气氛 ① 象征意义 ② 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自身作用:引申义(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
活动二 真题链接·实战演练
真题重现(2021年新高考I卷)
《石门阵》 9.小说中多次出现“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 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温馨提示:找出和“门”有关的段落,判断这些门是否是同样的意 思,对应含义层次,解析背后的意蕴)
我来评价 请对同学答案进行评析。
9.小说中多次出现“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 加以分析。(6分)
限定角度
活动一 教考衔接·归纳要点
教材衔接:《老人与海》
1.依据小说相关内容,分 析小说中多次写到鲨鱼的 含义。
2.依据小说相关内容,分 析小说中多次写到鲨鱼的 作用。
选必修上P71
教材衔接:《老人与海》
1.依据小说相关内容,分析小说中多次写到鲨鱼的含 义。
①庞大、凶猛的动物。鲨鱼一次又一次地抢夺老人的 收获,攻击捍卫收获的老人。
① 自身:“门”是百姓抗击侵略者时摆的“石门阵”,代表着百姓 抗日的智慧和决心。
②人物:百姓把木门变成了“石头门” ,表现了对侵略者的憎恶, 也写出了“皇军”在看见“石头门”时的震惊。
③情节:“门”作为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从诸葛亮的八阵图到 抗击侵略者的石门阵,再到“家门”“国门”,由“门”串联故事。
2021年新高考I卷 《石门阵》

【++高中语文】高三小说复习之物象的意蕴

【++高中语文】高三小说复习之物象的意蕴
天云当时正在叠纸花,她气得一梗脖子说:“为什么要在我的屋子?” “那为什么年年都非要在我的屋子?”天灶同样气得一梗脖子说。 “你是男孩子!”天云说,“不能弄脏女孩子的屋子!”天云振振有词地 说,“而且你比我大好几岁,是哥哥,你还不让着我!”
天灶便不再理论,不过兀自嘟囔了一句:“我讨厌过年!年有个什么过头!” 天灶确实不喜欢过年。首先不喜欢过年时的焚纸祭祖,磕头拜年。其次 他不喜欢忙年的过程,种种的活儿把大人孩子都牵制得像刺猬一样团团转。 人最后还得为自己洗尘,一家老少因为卖力地搓洗掉一年的风尘而个个都显 得面目浮肿。 奶奶第一个洗完了澡。天灶觉得洗澡后的奶奶显得格外臃肿,像只烂蘑 菇一样让人看不得。奶奶嘘嘘地喘着粗气对天灶说:“你烧的水真热乎,洗 得奶奶这个舒服。你就着奶奶的水洗洗吧。”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 门阵摆退鬼子兵。”
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 “来了。”大家一起想。 果然——
“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 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 “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开步走!’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 “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
二、 近十年高考真题考察举隅
2023年新高考一 卷小说阅读题 《给儿子》
2021年新高考一 卷《石门阵》 2021年浙江卷 《麦子》 2020年新高考二 卷《大师》 2020年浙江卷 《雪》

文学作品中的物象含义

文学作品中的物象含义

文学作品中的物象含义在文学作品中,物象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它通过具体的物体来象征或暗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以下是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物象含义的详细解读:1.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大观园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生活的地方,它象征着封建社会的繁华和衰落。

大观园的繁荣代表了封建社会的繁荣,而它的衰落则预示着封建社会的灭亡。

2.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他象征着智慧和力量。

他的形象代表了人们对智慧和力量的渴望,以及对邪恶势力的反抗。

3. 《水浒传》中的梁山泊:梁山泊是宋江等人起义的地方,它象征着正义和反抗。

梁山泊的存在代表了人们对正义的追求,以及对压迫者的反抗。

4.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赤壁是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的战场,它象征着战争和权力。

赤壁的存在代表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权力斗争的激烈。

5. 《诗经》中的蒹葭:蒹葭是一种水草,它象征着爱情和思念。

蒹葭的存在代表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6. 《楚辞》中的湘君:湘君是湘水的神灵,他象征着忠诚和爱情。

湘君的存在代表了人们对忠诚的追求,以及对爱情的执着。

7. 《唐诗》中的明月:明月是诗人常用的意象,它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明月的存在代表了人们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8. 《宋词》中的梅花:梅花是诗人常用的意象,它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梅花的存在代表了人们对坚韧的追求,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赞赏。

9. 《元曲》中的柳树:柳树是诗人常用的意象,它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柳树的存在代表了人们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10. 《明清小说》中的桃花:桃花是诗人常用的意象,它象征着爱情和美丽。

桃花的存在代表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美丽事物的欣赏。

小说阅读物象内涵分析

小说阅读物象内涵分析

物象内涵的思考角度
• 带着物象指代义、象征义、双关义或主题义 的意识,进行物象内涵四考虑: • 1、考虑相关人物 • 2、考虑相关情节 • 3、考虑相关环境 • 4、考虑有无揭示涵义的提示语
• 《锈损了的铁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6分)
①铁铃铛是铁铸的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 遥远的国度带回的”,寄托着爸爸对勉儿的爱和 期望。(2分) ②铁铃铛是爸爸命运的象征,“尽情地唱过”, 却“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爸爸为国家的科技事 业奉献了青春,牺牲了生命。(2分) ③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贯穿着爸爸的执着与逝 去、勉儿的思念与回忆。(2分)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
物象内涵
物象内涵题目提问形式
• 1、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风筝”的丰富内涵, 并谈谈小说给我们的启示。(5分) • 2、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 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 一点(8分) • 3、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6分)
物象的内涵指的是物象的深层含义: 象征义、指代义、双关义或主题义。
《追风筝的人》分析讲评
• 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风筝”的丰富内涵,并 谈谈小说给我们的启示。(5分)
《追风筝的人》分析讲评
• 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风筝”的丰富内涵,并谈 谈小说给我们的启示。(5分) • 内涵: ①对“我”来说,风筝是用以向父亲证明自己的东 西(或“风筝是打开父亲心门的钥匙”); ②对每个风筝斗士来说,风筝是勇敢与荣誉的象征 (或“风筝象征着每个人心中的成功梦想”); ③对哈桑来说,风筝是证明自己与少主人阿米尔的 坚固友谊的物品。 • 启示: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梦想的“风筝”,要 勇敢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 ②不计较地付出,是人性最美的花。 (“内涵”一点1分,共3分;“启示”一点1分,共2 分)

物象内涵作用4

物象内涵作用4

•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 意。(5分)
• ①有形的各种窗子;(指代义)
• ②无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
界的隔膜;
(象征义)
• ③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 (比喻义)
• ④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 之窗。(主题义)
《锈损了的铁铃铛》参考答案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6分)
含意。(5分)
二、物象内涵题解题思路
• 1、思考方向: • 物象的内涵指的是物象的含义,一般有四种: •Βιβλιοθήκη 1)指代义(表面义)——在文本中具体
指什么 • 2)象征义或比喻义——即某种性格精神
品质或某种现象、情感 • 3)主题义——即文本主题思想 • 4)双关义——即谐音义
• 2、文本有无揭示涵义的提示语 • 提示语一般是作者的议论或抒情 • 3、选择题的提示语 • 4、结合文本主题去理解
• (二)物象作用题目
• 1、提问形式 • 1)文中多次提到某物,有何作用? • 2)作者描写这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 3)作者描写这个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 2)2016年全国卷2
•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 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 要分析。(6分)
二、物象作用题解题思路
• 思考方向 • 1)结构方面:线索,贯穿全文 • 2)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性格品质 • 3)主题思想:象征义,寄托作者情

• 4)艺术效果:营造或渲染……气氛 • 引人联系想象、引人深思、制造悬念
范例: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 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 析。(6分)
①(内容)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 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 了戏剧性情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 物象内涵
物象内涵题目提问形式
• 1、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风筝”的丰富内涵, 并谈谈小说给我们的启示。(5分)
• 2深的 一点(8分)
• 3、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6分)
物象的内涵指的是物象的深层含义: 象征义、指代义、双关义或主题义。
• 《锈损了的铁铃铛》
《锈损了的铁铃铛》参考答案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6分)
①铁铃铛是铁铸的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 遥远的国度带回的”,寄托着爸爸对勉儿的爱和 期望。(2分) ②铁铃铛是爸爸命运的象征,“尽情地唱过”, 却“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爸爸为国家的科技事 业奉献了青春,牺牲了生命。(2分) ③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贯穿着爸爸的执着与逝 去、勉儿的思念与回忆。(2分)
• 启示: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梦想的“风筝”,要 勇敢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 ②不计较地付出,是人性最美的花。
(“内涵”一点1分,共3分;“启示”一点1分,共2 分)
物象内涵的思考角度
• 带着物象指代义、象征义、双关义或主题义 的意识,进行物象内涵四考虑:
• 1、考虑相关人物 • 2、考虑相关情节 • 3、考虑相关环境 • 4、考虑有无揭示涵义的提示语
《最后的黄豆》参考答案
寓意:一是爷爷通过一生奋斗留给我的物质遗产,是现 实世界中的财富;二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 对物质有清醒认识,是精神财富。
启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 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 启示二:就亲缘情感而言,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是帮 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启示三:就传承而言,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 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
《追风筝的人》分析讲评
• 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风筝”的丰富内涵,并 谈谈小说给我们的启示。(5分)
《追风筝的人》分析讲评
• 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风筝”的丰富内涵,并谈 谈小说给我们的启示。(5分)
• 内涵: ①对“我”来说,风筝是用以向父亲证明自己的东 西(或“风筝是打开父亲心门的钥匙”); ②对每个风筝斗士来说,风筝是勇敢与荣誉的象征 (或“风筝象征着每个人心中的成功梦想”); ③对哈桑来说,风筝是证明自己与少主人阿米尔的 坚固友谊的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