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阶段练习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afb6f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5.png)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诗经》:“千耦其転。
”(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府,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材料反映了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C.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2、阅读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得出的结论是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髙祖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即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冲突渐趋激化B.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C.王国把握的区域日益扩大D.中心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3、《宋会要辑稿•食货·商税》:“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
”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A.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B.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C.商税不再是政府主要财源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爱护4、“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此由中心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种变相之封建。
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
此制大体上为明、淸所承袭,于地方政亊之推动,有莫大损害。
自此遂只有中心临制地方,而中心、地方共冋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说明该制度A.是中心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B.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地方政事推动C.所辖地区宽敞,并且拥有较大权力D.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为后世所沿用5、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头呈现出简单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进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杂剧6、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20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最终达成全都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方案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连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挽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d84d891a37f111f1855be1.png)
2016年春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二)历史试卷201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2、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
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3、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
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
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l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
这主要是因为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5、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
右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B.1946年的联合国C.1949年的北约D.1967年的欧共体6、右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
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
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7、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
精品: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测历史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161e4a77232f60ddcca19e.pn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替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与材料1954年12月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故答案选择C项。
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是在1953年,A不选;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中共八大召开都是在1956年,故B、D项不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
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叙述了现代中国50年代外交成果,这是现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基本原则指导下的外交成果,故50年代这些外交成果也正是现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故B项正确;A项“消除了”说法与史实不符,说法是错误的;不结盟外交政策是现代中国80年代的外交政策,C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中美关系,无法反映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和缓和,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外交精神3、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
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学情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学情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a5d069f5335a8102d2209c.png)
2014-2015学年高三学情监测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
这段记载反映出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2. 下列古代文明成就的出现与右图同属一个时期的是A.灌钢法 B.曲辕犁C.“钧紫” D.花楼机3. 对下列两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有:观点一: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
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观点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①“一千年的精神黑暗”指宗教神学长期的精神枷锁束缚社会进步②观点一中的“真理”和观点二中的“精神”指的是人文主义思想③观点一、二均正确揭示了文艺复兴的实质所在④观点一、二表明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文学和艺术两大领域展开A.①②③④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4. 明清史志资料显示: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一机一杼”。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由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①江南市镇经济繁荣②棉纺织业显著发展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④存在自由劳动力市场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5.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A.从分裂走向统一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C.从民主走向专制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6. 《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江苏省泰兴中学2024年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泰兴中学2024年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8afb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6.png)
江苏省泰兴中学2024年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陈旭麓指出:“‘新’有两种含义,(一)是质变和飞跃的产物,这是性质之新;(二)在性质不变的条件下,一物取代另一物,这是形式之新。
”以下属于第二种含义的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其他国家等待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是大规模反对其倡导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的示威游行,民调显示德国民众对于自由贸易的支持度从2014年的90%降至2016年的56%。
材料信息说明()A.经济全球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B.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C.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向前发展D.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3.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4.下表为“东汉、西晋政府户数、口数统计表”,据此可推知A.西晋时期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得到加强B.从东汉到魏晋土地集中现象十分突出C.战乱死伤是魏晋户口统计下降的主因D.东汉后期自耕农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5.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时间外交成果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55年4月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D.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6.阅读上表中两部宪法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两国①都确立了共和政体②宪法的上述条文都旨在防止总统专权③总统须对议会负责④各部部长均由总统任命并对总统负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下图为19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年份分布图。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测复习高考例题专练:必修2第7单元 含答案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测复习高考例题专练:必修2第7单元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0f49b3336c1eb91b375d6b.png)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2015·海南单科·17)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
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2.(2015·天津文综·9)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
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3.(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
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
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4.(2015·江苏单科·19)“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
”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5.(2015·山东文综·21)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6.(2014·安徽文综·20)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7.(2014·四川文综·12)表2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江苏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92353b0c22590103029d8e.png)
江苏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材料反映了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2.“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唐朝诗人窦冀的这首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
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A.王羲之《兰亭序》B.柳公权《玄秘塔碑》C.怀素《自叙贴》D.颜真卿《祭侄文稿》3.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4.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这说明王阳明A.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C.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6.在1896年至1911年间,中国新建铁路9002余公里,其资本构成见下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国交通运输完成近代化②清政府重视铁路交通事业③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④政府禁止民间资本参与铁路修筑A.①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7.据初步统计,1913年至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原料主要产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测复习高考例题专练:必修2第2单元 含答案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测复习高考例题专练:必修2第2单元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f2d3f303d8ce2f01662369.png)
第5课开辟新航路1.(2015·广东文综·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2.(2014·全国大纲卷·20)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王室大力支持B.地理位置优越C.商业资本发达D.金银需求量大3.(2013·江苏单科·14)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
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4.(2009·江苏历史·14)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5.(2008·北京文综·17)“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③封建主势力加强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2015·天津文综·4)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测复习高考例题专练:必修2第8单元 含答案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测复习高考例题专练:必修2第8单元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770099a98271fe900ef96a.png)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2015·广东文综·23)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马歇尔计划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
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3.(2015·浙江文综·23)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4.(2014·广东文综·23)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B.世界贸易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2012·江苏单科·18)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
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
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A.①②③ B.①③C.②④ D.②③④6.(2011·天津文综·10)右图所示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德国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B.燃料不够,用马拉作动力1973年德国公路上的马拉汽车C.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D.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7.(2011·福建文综·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测复习高考例题专练:必修2第3单元 含答案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测复习高考例题专练:必修2第3单元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243bbc2b160b4e777fcf68.png)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选择题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3.(2015·山东文综·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4.(2015·天津文综·5)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
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5.(2015·福建文综·24)表2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表2 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6.(2015·山东文综·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英国B.德国C.俄国D.日本7.(2014·浙江文综·15)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测复习高考例题专练:必修2第6单元 含答案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测复习高考例题专练:必修2第6单元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88ab57f524ccbff0218487.png)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2015·海南单科·19)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2.(2015·山东文综·21)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3.(2015·江苏单科·18)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
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4.(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5.(2014·海南单科·20)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
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6.(2013·天津文综·7)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测复习高考例题专练:必修2第5单元 含答案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测复习高考例题专练:必修2第5单元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f6a528ad51f01dc381f187.png)
第14课现代化史观视野下的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2015·江苏单科·11)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2.(2015·四川文综·6)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
该事例说明(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3、(2014·安徽文综·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图9 普遍现象C .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 .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4.(2014·北京文综·17)图9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②人物的发型③照明手段④饮食方式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5、(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6.(2014·福建文综·15)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A .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 .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 .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 .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7.(2014·江苏单科·6)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8.(2014·浙江文综·16)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甲图清初男子剃发蓄辫乙图民国初年男子剪辫第16题图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9.(2010·江苏单科·9)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第17题船既遇难,船长督率船员,百计救护。
江苏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18190fba0d4a7303763aea.png)
江苏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
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
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2.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
据此判断“宋”姓源于A.君主封地B.帝王赐姓C.居住村落D.生活部族3.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隶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③“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④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2010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
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B.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C.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5.据记载,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杀无赦。
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洋语、及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重则致杀身之祸。
陈旭麓先生将其概括成“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年春学期阶段练习二高三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1.“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 )A.夏商周时期开创的宗法制度B.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C.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D.汉朝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2.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 )A.原始农业 B.个体农耕C.千耦其耘 D.自然经济3.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
这说明(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4.《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C.科举制让人埋首功名利禄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5.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6.1894年9月,发生于黄海海战时期的邓世昌与其“义犬”的故事一直令国人感动并深信不疑。
但亲历黄海之战的美籍军官马吉芬在回忆录中指出,“义犬救人”的故事并不存在,邓世昌和狗是一起沉下去,双双落水而死的。
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当事人提供的资料最为可信B.单一的当事人记载不符合历史真实C.可以相互印证的资料信度更高D.传说故事不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7.据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这种现象说明了( )A.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D.国人受到新型商业模式利润的刺激8.“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
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
”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9.右图是一份信函,对此信函解读不正确的是( )A.此信函写于国共对峙时期B.“紧急会议”指的是“八七会议”C.“暴动计划”基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贺、叶军队”是指南昌起义部队10.延安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
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
主要表现分别是( )A.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确立“依法治国”方略B.毛泽东思想萌芽、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C.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毛泽东思想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11.右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
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建国初期的基层民主选举B.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C.选民证见证了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D.选民证是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统一印制12.21世纪以来,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农村土地经营的新办法,通过租赁转让、大户承包、以地入股、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在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搞活土地使用权,既打破了制约农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瓶颈,又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变革B.中国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C.面对国际市场冲击下的政策性调整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13.据《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
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A.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B.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益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D.初步具有“契约”思想14.“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
”据此判断,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众议院的职权B.实现制衡的最大化C.精英政治取代平民政治D.避免多数人的暴政15.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
他论述的是(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C.无产阶级第一个政权的建立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16.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商业革命”的影响B.“价格革命”的影响C.“商业战争”的失利D.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17.二战后,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
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②新经济的出现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④第三产业比重上升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8.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
”文中的“事件”是( )A.华约组织建立 B.朝鲜战争C.柏林墙修筑 D.古巴导弹危机19.2013年,美国学者彼得·马什在《新工业革命》一书中指出:“从1780年到20世纪末,人类共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工业革命,即蒸汽机革命、运输革命、科技革命和计算机革命。
前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仅局限于发达经济体,而此次新工业革命的最大亮点是其影响将均匀地遍及全球。
……将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民主化时代。
”此材料反映的信息是( )A.工业生产呈现分散化特点B.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C.工业生产呈现均衡性特点D.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20.“在欧洲(最早在法国)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
主要表现在绘画上,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
”此评论适用于( )A.表达情感的浪漫主义绘画B.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艺术C.穿透历史的“印象派”艺术D.描写自然风光的现实主义美术21.马啸原引用恩格斯的话评价某一历史事件:“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
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
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这一历史事件是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C.分封制的瓦解 D.万民法的实施22.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
”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主要依靠A.对外殖民掠夺 B.古罗马的法制C.文艺复兴 D.制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3.扬·胡斯(1369—1415)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他反对天主教会及德意志帝国对捷克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用捷克语举行宗教仪式,将《圣经》译为捷克文,后被教会处以火刑。
下列对此看法正确的是A.胡斯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B.胡斯主张取消教会,阅读《圣经》C.胡斯的观点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了影响D.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起因都是“赎罪券”问题24.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
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A.0 B.1 C.2 D.325.下图是宋学海2005年发表的漫画《这雨怎么越下越大》,对这一漫画解读正确的是①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②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③日本对历史问题没有正确反省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6.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
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
”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B.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C.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 D.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27.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
下列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C.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D.70年代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混合经济”28.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质的改造”的措施是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29.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
对“相对大国时代”的准确解读是①质疑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②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加强③欧洲是当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④出现一批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0.恩格斯在谈到某一作品时说,他从中“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