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https://img.taocdn.com/s3/m/023267390912a21614792958.png)
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 前期: 路而潜心学术,取得 累累硕果。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投身民主运动,做争 取民主的战士,青年 后期: 运动的领导人。 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卓越的学 者 言行一致 的志士 伟大的爱 国斗士
二。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 究志趣正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 救济的文化药方。”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 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 ‘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1.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唐诗杂论》 三本书 (学者) 《楚辞校补》
讲究典
《古典新义》
型性,
以少胜
起稿政治传单 三件事 (革命家)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示威游行
多。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 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 著作繁多,可以记述的事很 多。作者从大量材料中只选 取了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 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 多;六件事根据表现的中心 的需要有详有略。
一、研读文本
1.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先 生他是怎样说的和怎样做的?各 有哪些方面的成就?结合原文, 完成下表。 2.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 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 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 方?
作为“学者”的方面 作为“革命者”的方面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1.几年辛苦,著《唐 说 做
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 先生的“说” 和“做”的?围绕 这两方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从 中可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 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2.据此,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 何作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ding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ding](https://img.taocdn.com/s3/m/038b9047336c1eb91a375df8.png)
学者方面: 学者方面: (1-7 ) 做了不说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卓越的学者
说了就做
1起草政治传单 2群众大会演说
民主战士: 民主战士:
(8-20) )
既说又做
大勇的革命烈士
3参加游行示威
“言巨人,行的高标”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拓展延伸
“诗人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 诗人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 诗人的天赋是爱 他的民族。 他的民族。” 生命的量至多不过百年, “生命的量至多不过百年,他的 质却可以无限度地往高深醇美的境 域发展。 域发展。” ——闻一多 闻一多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闻一多的事迹很多,寻找资料,试 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2.找出文中仍不能理解的内容。 3.再次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精练含 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的语言。
自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像闻 一多先生一样的志士仁人, 一多先生一样的志士仁人,用 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 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 请你说出一两句表达他们理想 追求的诗。 追求的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他还活着。 有的人,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 有的人,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 不朽”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有的人,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野草 有的人,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臧克家
七下语文第二课《说和做》
![七下语文第二课《说和做》](https://img.taocdn.com/s3/m/03a4262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9.png)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闻一多先生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
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 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 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 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 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 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37年 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臧克家(zāng)诗兴(xìng)钻探(zuān)地壳 (qiào)弥高(mí)锲而不舍(qiè)炯炯 (jiǒng)目不窥园(kuī)兀兀穷年(wù)沥尽 心血(lì)梳头(shū)凌乱(líng)无暇(xiá) 心不在焉(yān)秩序(zhì)深宵(xiāo)伴侣 (lǚ)漂白(piǎo)小楷(kǎi)群蚁排衙(yá) 硕果(shuò)卓越(zhuó)校补(jiào)赫然 (hè)潜心贯注(qián)心会神凝(níng)迥乎 不同(jiǒng)独裁(cái)函(hán)李公朴(pǔ) 迭起(dié)大无畏(wèi)慷慨淋漓(kāng kǎi lín lí)气冲斗牛(dǒu)昂首(áng)澎湃 (péngpài)
5.“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 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 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 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 怎样的治学态度?
这部分的“说”有哪几种含义?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前一个说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 后一个说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
臧克家于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 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 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 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 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 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 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发行《烙 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 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 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 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 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 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解读(作品赏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解读(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c7cbc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4.png)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解读(作品赏析)这篇文章选自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
是“农民诗人”臧克家(zāng kè jiā)所作,原名《“说和作──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入选初中教材时经作者同意更改为此名称[1] (2017年人教社教材改版,改版后文章恢复初名[2] )。
这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讲解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eb4302da300a6c30d229f08.png)
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 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 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闻一多先生前期对于说和做的态度与他 后期的态度截然相反,这矛不矛盾?
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 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 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 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 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 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 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 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分析下列描写的作用
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 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 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
探索道路而苦读的目的是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 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
4、夹叙夹议的写法。第一、二、七段是议论。 第八、九、二十段也都是议论。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 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 题目的照应。
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 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 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 中的重要作用。
他有他有
《 有 的 人 》
——
臧 克 家
还 活 着
的 人 死 了
已 经 死 了
的 人 活 着
部。 臧克家先生笔耕不辍,走过一个世纪——
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
检查预习
给下列字词注音:
地壳 qiào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https://img.taocdn.com/s3/m/2dc69b7f58fafab069dc02ec.png)
能力拓展
1、“说”或“做”的相关成语或名言。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出必行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必行,行必果
讨论
1、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 什么启示?
“用心要专”“要有实干精 神”“要严谨刻苦”“耐得住寂 寞”“读书应有大目标”“为中华之 强盛而读书” 等等。
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
2、精于剪裁。
作者简介
臧克家( 1905—2004),现 代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 《老马》 《自己的写照》,抗 战后出版了《从军行》《淮上 吟》等诗集。解放后出版的诗 集有《春风集》《欢呼集》 《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 钊》等。
资料链接
闻一多(1899—1946),著名诗人、 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3年出版第一部 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 沉的爱国激情。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 写还有细节描写,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 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 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 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 胸、长发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 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 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 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 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 C ) A.弥高(满) 锲而不舍(刻) B.兀兀穷年(一年到头) 诗兴不作(起, 发) C.迥乎不同(差得远) 沥尽心血(滴) D.目不窥园(从缝隙中看) 气冲斗牛(凶猛的牛)
拓展阅读
七子之歌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https://img.taocdn.com/s3/m/6830d049a8956bec0975e3d0.png)
解释: 群蚁排衙
• 衙(yá),衙门。旧时官署陈设仪仗,属吏 依次参谒长官,叫排衙。 • 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 • 表现闻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他的以 十万百万字计的手稿,都是密密麻麻写得 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好像群蚁排衙。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 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该怎样理解? •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何妨一 下楼”意思一致,都是说闻一多研究极其用 功,用心极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 分心。
毛泽东赞扬— —:
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 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 愿屈服。
——《别了,司徒雷登》
•
•
•
•
• • • • 诗兴不作:作,起。诗兴不作,不是不作诗, • 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自《论语· 子罕》,是 • 颜渊赞美孔子的话,意思是“老师之道,越抬 • 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 • 弥,更加。 目不窥园:出自《汉书· 董仲舒传》窥,从小孔 • 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 • 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兀兀穷年:出自韩愈《进学解》辛辛苦苦的一 • 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 •
基础达标
piǎo 漂白 校补 jià o 赫然 hè 何妨 fá ng 目不窥园 kuī qiè 锲而不舍 wù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lì yá 群蚁排衙 jiǒng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dǒu 地壳
一年到头
qià o
课文品析
• 听录音,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1 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过渡的? • 2文章从哪两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每个方面都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些主要事迹?
目的
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 文化药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https://img.taocdn.com/s3/m/202ef03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b.png)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和文化人物,他的言行举止深受人们敬仰。
闻一多先生在思想上有独特的见解,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对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描述。
闻一多先生的言论一直以来都秉持着真理、正义和诚实的原则。
他曾经说过:“真理是精神的猎犬,正义是道德的战马,诚实是人格的明镜。
”这句话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真理、正义和诚实的追求。
他坚信只有通过追求真理,才能够实现正义和诚实。
因此,在他的著作中,我们能够看到他对于社会现象的评论和批评。
闻一多先生的著作也是他对于真理追求的表现。
他的著作涉及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文学、哲学、教育等。
他的著作以思想深刻、用词犀利为特点,能够引导人们思考和反思。
他的代表作《作为知识分子》是一本关于教育问题的著作,其中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观点。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个性。
他强调了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认为教育需要强调对于真理和美的追求。
闻一多先生的思想也体现在他的行动中。
他曾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的职务,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推动了教育改革,倡导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他还致力于改善农民教育,倡导农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他的努力使得中国的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此外,闻一多先生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人民谋福利。
他曾经参与抗日战争,为保卫国家安宁作出了贡献。
他还关注民生问题,提出了改善劳动者待遇和保障妇女权益的建议。
他的言行举止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总的来说,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体现了他对真理、正义和诚实的追求,他通过自己的著作和行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思想和行为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的影响力延续至今。
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努力追求真理,实现正义和诚实,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70653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b.png)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精选5篇)语文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
2、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3、注意本文的选材角度和记叙重点。
4、联系时代背景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并学习本文的写法。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切入角度:探寻闻一多先生的足迹。
程序:一、导入新课。
上个世纪30年代,闻一多先生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在教学间隙,他写了大量的诗作,出版了《红烛》、《秋菊》等诗集。
当时,不少人想拜他为师,但他有规矩,你若要拜他为师,必须先把诗作给他看,他觉得你有发展前途,才肯收你为徒……文学青年臧克家不远千里慕名而去,以一首题为《幻光》的诗向闻先生请教。
诗曰:“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若把幻光看作是幻光/那他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闻先生读完这首诗,深受感动,欣然收臧克家为徒!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一篇写他的老师的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二、解读文本。
1、整体把握:⑴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完后把下面这句话补充完整。
(可以用课文原句)闻一多先生是一位。
⑵本文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两个方面?注意两部分之间的过渡语。
2、仔细品味:探寻闻一多先生的足迹,体会其精神品质。
(1)作为学者和诗人的方面:向古籍钻探、开文化药方《唐诗杂论》毅力顽强、忧国忧民、(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楚辞校补》珍惜时间、吃苦耐劳!《古典新义》该部分哪些地方在叙述中穿插了形象描写?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作用。
(2)作为革命家的方面:争取民主、反对独裁大声疾呼言行一致!(说了就做。
)函寄传单大骂特务英勇无畏、义无返顾!带队游行身先士卒!该部分在叙述中穿插的描写比较少,但有一些评论人物言行的话,请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作用。
3、小结、回顾:⑴闻一多先生的业绩及品质;⑵大体比较在两部分中闻一多先生言行、思想的异同;⑶归纳:闻一多先生足迹深深,品德高尚,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二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二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https://img.taocdn.com/s3/m/d02891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4.png)
我们应该关注未来发展的趋势和 挑战,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和 机遇,为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大的
贡献。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的爱 国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提供 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让他们
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闻一多先生不仅关注学术研究,还积极参与公益 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倡导民主与科学
他积极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和发 展。
坚守正义
在国家危难之际,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为民族 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06 结语
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 民族解放和民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05 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
为人师表的典范
严谨治学
闻一多先生对待学问的态度非常 严谨,他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原 则,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
言传身教
他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通 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和感染
学生,成为学生们的楷模。
关爱学生
闻一多先生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 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 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
和帮助。
对学生的关爱和教导
耐心细致
他总是耐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讲解,直到学 生完全理解。
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闻一多先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激励成长
他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 造力。
对社会的责任感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03
古代文学
闻一多先生致力于古代文 学的研究,尤其对《诗 经》、《楚辞》等经典著 作有深入的探究。
七年级课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七年级课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https://img.taocdn.com/s3/m/0d40b0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5.png)
要注重言行一致,做到言出必行, 行必果,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展望
未来社会需要更多像闻一多先生 一样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才。
社会应该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爱国 情感和责任意识,为国家的未来
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社会也应该为青少年提供 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让他们 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成长为有用
01
02
03
富有激情
闻一多先生的演讲充满热 情,他善于用生动的语言 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打动 听众。
逻辑严谨
他的演讲内容条理清晰, 逻辑严谨,能够深入浅出 地阐述复杂的观点。
旁征博引
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善于 引用各种典故、诗词、名 言等,使演讲内容更加丰 富多彩。
闻一多先生的主要演讲内容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之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闻一多先生简介
生平
闻一多先生(1899-1946),原名闻 家骅,字友三,湖北浠水人,中国现 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
成就
他在新诗创作、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等方面都有 重要成就。
课程内容与结构
01
内容
本课件主要包括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介绍、代表作品赏析、思想与精神分
闻一多先生的演讲激发了无数人的爱国热情,引 导他们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去。
推动了社会进步
他的演讲揭露了社会黑暗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反 思和关注,进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3
促进了文化与教育的发展
闻一多先生对文化和教育的倡导,促进了当时社 会对于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为后来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注重礼仪、 尊重他人、关爱社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https://img.taocdn.com/s3/m/4c64374869eae009581bec7d.png)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啊,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 闻一多
红烛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抒情性议论,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
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 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 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 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 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 过渡自然。
学者
民主战士
巨 人 心 中 的 巨 人
臧克家 原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大 师 笔 下 的 大 师
臧克家
——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 代表作诗集《烙印》
朱自清:“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
农村为题材的诗。” 茅盾: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
《 有 的 人臧 》克 家
实际上作者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 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 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 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 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 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 文前后的多次照猫画虎应,有行文与题目的 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 章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 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初一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及教案
![初一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89abe0227916888586d74f.png)
初一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及教案国外有专家认为,在早期视听教材令人失望的情形下,“是教学设计使他们走出了困境。
”后来他们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致力于严格的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概括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0cf9591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3.png)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概括闻一多先生是一位重要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他的言行举止可以概括如下。
闻一多先生的说:1.呼吁思想解放:闻一多先生主张思想的自由和独立思考,反对受到传统观念束缚,提倡开放的思维方式。
2.强调个人独立性:他鼓励个人保持独立的立场和自主性,主张对权威和传统观点进行怀疑和批判,并倡导追求个人的真实自我。
3.崇尚艺术与美:闻一多先生高度重视艺术和美的价值,认为艺术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
4.追求人文关怀:他关注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强调人文关怀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支持。
他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表示担忧,并尝试通过文学和教育改善社会。
5.倡导进步与改革:闻一多先生积极推动科学、教育和社会制度的进步与改革,鼓励年轻一代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努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闻一多先生的做:1.重要的文学家:作为一位重要的文学家,闻一多先生以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表达了对人性、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2.教育家与学者:作为一位在学术领域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与学者,闻一多先生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的进步。
他担任过教育机构的重要职务,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教育理念和观点。
3.积极参与社会运动:闻一多先生积极参与了中国的社会运动,特别是在五四运动期间,他以鲜明的个人立场和言论发声,对社会变革和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推动文化与社会发展:闻一多先生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倡导,努力推动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予了人们启示和思考。
总的来说,闻一多先生以他的言行举止展现出了对思想自由、个人独立、艺术美感、人文关怀和社会进步的追求和关注。
通过他的作品和行动,他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遗产,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https://img.taocdn.com/s3/m/3bda4a015f0e7cd1842536e4.png)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11.1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 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 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 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 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 [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与《七子之歌》
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澳门》、 《香港》、 《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 和《旅顺,大连》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 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 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 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写作这组诗篇的时候,正值闻一多在美国 纽约艺术学院留学期间。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将 近三年的他,多次亲身体会到种族歧视的屈辱, 他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激发起他强烈的民族 自尊心。加上三年背井离乡的经历,使他更对 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也使他更加深 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因此,在这 段时间里,他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一 《七子之歌》 方面怀念和赞美祖国,一方面抒发对帝国主义 列强的诅咒。
嫉恶如仇 革命家 (8-18) 勇于献身 后期
说了就做 说(言) 做(行) 一致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 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 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 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 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 过渡自然。
臧克家
地壳 qià o 函寄 há n 卓越 zhuó
锲而不舍 qiè 潜心贯注 qiá n 气冲斗牛 dǒu 仰之弥高 mí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原文及注释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8fc9b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2.png)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原文及注释
以下是一段记载闻一多先生言行的片段原文及注释:
原文:
闻一多先生曾说:“我不是想做一个文学家,而是想做一个文化人。
”他认为文学只是一个方面,一个文化人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思考能力,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引导人们思考,促进社会进步。
注释:
闻一多先生以“我不是想做一个文学家,而是想做一个文化人”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他认为文学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思考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世界,关注社会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他人思考,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表明闻一多先生对自身的要求和对社会责任的强烈意识。
说和做原文
![说和做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eda73302d276a201292e94.png)
说shu ō和h é做zu ò——记j ì闻w én一yī多du ō先xi ān 生sh ēn ɡ言y án 行x ín ɡ片pi àn 段du àn臧z ān ɡ克k è家ji ā“人r én 家ji ā说shu ō了le 再z ài 做zu ò,我w ǒ是sh ì做zu ò了le 再z ài 说shu ō。
”“人r én 家ji ā说shu ō了le也y ě不b ù一y í定d ìn ɡ做zu ò,我w ǒ是sh ì做zu ò了le也y ě不b ù一y í定d ìn ɡ说shu ō。
”作zu ò为w éi 学xu é者zh ě和h é诗sh ī人r én 的de 闻w én 一yī多du ō先xi ān 生sh ēn ɡ,在z ài30年ni án 代d ài 国ɡu ó立l ì青q īn ɡ岛d ǎo 大d à学xu é的de 两li ǎn ɡ年ni án 时sh í间ji ān,我w ǒ对du ì他t ā是sh ì有y ǒu 着zhe 深sh ēn 刻k è印y ìn 象xi àn ɡ的de。
那n à时sh í候h òu,他t ā已y ǐ经j īn ɡ诗sh ī兴x ìn ɡ不b ù作zu ò而ér 研y án 究ji ū志zh ì趣q ù正zh èn ɡ浓n ón 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https://img.taocdn.com/s3/m/b79c21c3a1c7aa00b52acbf5.png)
“说和做”的 特征
主要事例
人物形象
总体评价
1、卓 越的学 者,热 情澎湃 的优秀 诗人, 大勇的 革命烈 士。
学 者
1、做了再说 2、做了也不一 定说
为探索救国救民 1、《唐诗杂论》 的出路而废寝忘 食,潜心学术, 2、《楚辞校补》 不畏艰辛、十数 年如一日,终于 3、《古典新义》 在学术上取得累 累硕果的卓越学 者。 1、起稿政治传单 2、群众大会演说 3、参加游行示威 投身于民主运 动,敢于为人 民讲话。对敌 人无所畏惧, 大义凛然,视 死如归,言行 一致,大勇的 革命烈士。
2.文章标题为什么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 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 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 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 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 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 革命精神。
品析本文语言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仁慈的医生本该在他呱 呱坠地之际就结束他对灾多难的生命。主要美德: 平素清白,从不牵累别人。主要过失:终身未娶, 脾气暴躁,消化不良。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 最大罪过:不向财神顶礼膜拜。一生重要的事迹: 无。这样说是不够还是多余了呢?在我们这个时 代,有哪些事情才能叫做‘重要的事迹’呢?在 我们这个被称为银河系的小小的宇宙旋涡中,大 约有100亿颗太阳,但太阳如果知道了整个银河 系有多大,它肯定会因为自己的渺小无比而感到 羞愧。
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号‘平娃’, 理想于顺利;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 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生于1953 年2月21日,孕胎期娘未梦星入怀,生产时亦没 有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甚神话,少年更 不得家庭艺术熏陶。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 能显贵发达?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 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离家10年季季 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见江东父 老’之愧。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弄文学; 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执 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若问出版的哪几本小书, 皆是速朽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如此而 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纲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一课时七年级茹老师李老师
预习纲
温馨提示:学习语文尽量做到看书读文必动笔,点、画、圈、批勤动手,字词陌生不放过,长文段落编序号,专心读文记文意,俗事文情典故理,语
言文貌体悟细,修辞逻辑莫忘记。
回答问题不看文,凭借记忆来答题。
一、预习导学
1、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赫然()警报迭起()锲而不舍()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潜心贯注()迥乎不同()慷慨淋漓()()shuāi()微 lì()尽心血心会神níng ( ) 气冲dǒu()牛群蚁排衙() mí( )高
2、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或查阅有关资料,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臧克家、闻一多。
3、根据语境,理解下列词、句的含义。
(1)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2)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3)仰之弥高,越高攀的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迹的文化药方。
(5)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6)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4、朗读课文后填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在和两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点,热情赞扬他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精神。
二、预习方法:独立探究,知识积累。
三、预习要求: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一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学习纲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臧克家和闻一多先生。
2、有感情读课文,积累词语;
3、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二、展示交流:
1、交流预习导学
2、研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从标题看,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文章共写了几件事来反映闻先生的说和做。
从这些事中你能看出他是位什么样的人?
答:①④
②⑤
③⑥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的学者,是一位
的民主战士。
(2)文章两个部分写出了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
闻一多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课文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请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3、品味语言
(1)课文三、四节叙述了闻一多写作《唐讨杂论》的目的以及他为了这一目的而苦读钻研。
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内容的关键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的表达作用。
(2)研读第二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有感情地朗读几遍,抓住关键词句,说说这些词句对表达中心内容的作用。
三、总结课文:
感悟收获
实践纲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无暇及此()赫然而出()目不窥园()沥尽心血()仰之弥高()
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粗字。
(1)迥乎不同:(2)锲而不舍:(3)潜心贯注:(4)兀兀穷年:(5)气冲斗牛:
3.填空
(1)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_______。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越坚,________。
(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_______,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_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
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________,气冲斗牛,________!(6)他,是的巨人。
他,是的高标。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二课时七年级茹老师李老师
预习纲
一、预习内容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3、围绕中心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
二、预习方法:导读法、文献法合作探究法圈点批注法
三、预习要求:品读中感悟
学习纲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
二、展示交流:
阅读语段第八止文末,完成1——6题。
1、给上面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思。
2、第二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3、最后几段,几乎是一句话为一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
4、请在上面语段中画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5、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6、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三、总结全文
实践纲
平时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
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
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
”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
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
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
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
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
”父亲说到做到。
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
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6、用“”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
7、文中记了三件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三件事的内容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课前教师寄语: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闻一多尽可多创造快乐去填满时间,哪可活活缚着时间来陪着快乐。
——闻一多
一、创设情境——导入: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
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着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
参考答案: 1.xiá hè kuī lì mí
2.①很不一样。
迥:差得远。
②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刻。
③全身心、全精力集中做某事。
潜:隐藏的④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劳苦的样子。
⑤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3.(1)诗人、学者、民主战士(2)做了再说(3)钻之弥坚,钻得越锲而不舍(4)凶多吉少慷慨淋漓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5)鼓壮志,声震天地。
(6)口行
4、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5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6、“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像……请教”7、第一件事:父亲画一个人牵几只羊,青年农民看到。
他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
第二件事讲的是父亲讲述“斗牛图”的故事,并得出结论: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
第三件事是画背纤图就是经过实地观察而画就的。
8、父亲说到做到9、强调了要有虚心求学的态度。
谈到自己的理解时,也应该从虚心求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