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的鉴别加诊断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2035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d.png)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以蛋白尿、水肿和低蛋白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通常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
正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后的改善非常重要。
因此,了解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一、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蛋白尿、水肿和低蛋白血症。
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g,水肿主要表现为面部、下肢水肿,低蛋白血症则是指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常规检查,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特征之一,尿常规检查中可见尿蛋白阳性。
2. 血清白蛋白测定,低蛋白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实验室指标,血清白蛋白测定低于35g/L。
3.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的损害程度。
三、肾活检。
肾活检是确诊肾病综合征的“金标准”,通过镜下观察肾小球和间质的病变情况,可以明确病变类型和程度,对于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四、其他辅助检查。
包括肾脏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免疫学检查(免疫固定电泳、免疫荧光等)等,有助于明确肾脏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在进行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时,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活检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明确病因和病变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同时,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总之,肾病综合征的诊断需要全面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辅以肾活检和其他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和病变类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从而达到及时治疗和改善预后的目的。
希望医务人员能够加强对肾病综合征诊断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b68a28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c.png)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肾病综合症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
对于肾病综合症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和诊断。
下面将详细介绍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
其中,蛋白尿是肾病综合症的主要表现之一,通常是指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大于0.15g/24h。
血尿是指镜下或肉眼可见的红细胞在尿液中的存在。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水肿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退所致。
二、实验室检查。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还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
其中,尿蛋白定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标,通常需要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
此外,肾小球滤过率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情况,对于肾病综合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肾活检。
肾活检是确诊肾病综合症的金标准,通过肾活检可以明确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病理类型,对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非常重要。
肾活检通常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进行。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肾病综合症,还需要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免疫学检查、遗传学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特点,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肾病综合症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活检和其他辅助检查,通过全面、系统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对于肾病综合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加强对肾病综合症诊断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诊断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合症](https://img.taocdn.com/s3/m/2297cedb7f1922791688e88a.png)
肾病综合症【定义】肾病综合症(nephrotic syndrome,NS)简称肾病,是一组多种原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丢失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特点】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高胆固醇血症;④不同程度的水肿。
【分型】先天性单纯性肾病肾病综合症原发性继发性肾炎性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单纯性肾病的发病可能与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肾炎性肾病患者的肾病变中常可发现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沉积,提示与免疫病理损伤有关。
先天性肾病与遗传有关。
【病理生理】1、大量蛋白尿是本病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导致本征其他三大临床特点的基本原因。
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
肾病时由于基底膜构成改变使血浆中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能经肾小球滤出(非选择性蛋白尿);另一方面由于基底膜阴电荷位点和上皮细胞表面的阴电荷减少,使带阴电荷的蛋白(如白蛋白)能大量通过(选择性蛋白尿)。
长时间持续大量蛋白尿能促进肾小球系膜硬化和间质病变,可导致肾功能不全。
2、低蛋白血症是病理生理改变中的关键环节,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是造成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蛋白质分解的增加是次要原因,同时蛋白的丢失超过肝脏合成蛋白的速度也使血浆蛋白减低。
血浆白蛋白下降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低白蛋白血症还影响脂类代谢。
3、高胆固醇血症低蛋白血症促进肝合成蛋白增加,以及其中大分子脂蛋白难以从肾排出而导致患儿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形成高脂血症,持续高脂血症可促进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
4、水肿肾病综合症时水肿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传统理论认为由于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和电解质由血管内往外渗到组织间隙,当血浆白蛋白低于25g/L时,液体主要在间质区潴留,低于15g/L时可同时形成胸水和腹水。
此外由于水和电解质由血管内外渗到组织间隙,有效血循环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造成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水肿。
毕业论文—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毕业论文—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5015b15a216147917112843.png)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摘要: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以及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
目前西医的治疗主要就是激素或加用细胞毒药物,辅助抗凝,降血压等治疗,而中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或滋阴清热或健脾益肾,活血化淤,在有效缓解病情的同时又有利于激素的顺利撤退。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第一章:肾病综合征的定义、病因、诊断标准以及治疗1.1 肾病综合征的定义肾病综合征是因多种肾脏病理损害所致的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等一组临床表现。
祖国医学称之为水肿,一种因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表现为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征。
1.2肾病综合征的病因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2/3为原发性,在儿童90%为原发性。
祖国医学认为水肿一证的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老倦。
1.3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1蛋白尿----尿蛋白每24小时持续≥3.5g,2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60g/L(低蛋白血症时血浆白蛋白量≤30g/L),3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值≥6.47mmol/L,4浮肿。
此前两项为诊断必备条件。
祖国医学诊断要点为: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2轻者仅有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3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第二章:肾病综合征的生活调摄及中西医治疗2.1生活调摄a卧床休息---活动可加重肾脏负担,加重蛋白流失,特别是对于水肿的病人。
而卧床可增加肾血流量,有利于利尿。
为防止肢体血管血栓的形成,保持适度的床上及床边活动还是必要的。
待病情稳定,症状好转后可逐步增加活动,有利于降低血脂,减少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e9dfccb71a37f111f1855bc7.png)
激素的应用(1)
优点:起效快,消除蛋白尿有肯定疗效。
缺点:副作用大,复发率高。 1.适应症 原发性:(单纯型); 2.禁忌症
原发性:伴高血压,消化道溃疡,肾功不全(急进性例外) ;
继发性:糖尿病NS,尿酸性NS。
激素副作用 • 1、代谢紊乱 • 2、消化性溃疡和精神欣快感 • 3、易发生感染或诱发结核病灶的活动 • 4、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戒断综合症。
六、论述题 肾病综合征的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七、病例分析 李某,男, 4岁。以反复全身皮肤浮肿2年为主诉。患儿全 身皮肤浮肿,伴腹胀,胸闷,按之凹陷难起,面色晄白, 神疲畏寒,四肢不温,食欲减弱,小便量少,沫多,舌 质淡,苔白,脉细无力。 理化检查:尿常规:尿蛋白3+,血浆白蛋白:25g/L,血 浆胆固醇8.7mmol/L; 请回答如下问题: 1.中医诊断:(病名)(1分) 辨证:(2分) 分型:(1分) 2.西医诊断:(1分) 3.治法(1分) 4.方药及服法(4分)
三、 单项选择题
3、某患儿,发病一年,水肿腰腹下肢为著,按之 凹陷难起,尿少,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畏寒 肢冷,四肢欠温,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无 力,尿检蛋白3+,其合适的诊断为( )。 A、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水证 B、急性肾小球肾炎,湿热证 C、肾病综合症,肺脾气虚 D、肾病综合症,脾虚湿困 E、肾病综合症,脾肾阳虚
部分效应 → 尿蛋白减少 定性在+~+ +,临床症状消失;
无 效 应 → 尿旦白仍持续在+ + +以上;
迟 反 应 → 8周无效应或部分效应,
在继续治疗的过程中,尿蛋白转(-)。
细胞毒性药物
1. 雷公藤多甙饮片
1mg/kg.d,分2~3次口服, 3个月为一疗程。
小儿肾脏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小儿肾脏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c94ccda58f5f61fb736669e.png)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单纯型)本病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特征。
根据患儿为学龄期男童,首次入院时具备肾病综合征典型表现,即三高一低,表现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水肿,故肾病综合征诊断成立。
因患儿无明显血尿,肾功能正常,补体C3、C4正常,无高血压,考虑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单纯型),患儿曾应用激素、环磷酰胺、环孢菌素A 治疗,激素减量时尿蛋白反复阳性,于1个月前尿蛋白第三次转阳,门诊査白蛋白28g/L,胆固醇6.1mmol/L,24小时尿蛋白定量648mg/d(19.6mg/kg.d),考虑肾病复发。
鉴别诊断:1.家族遗传性肾脏疾病如薄基底膜肾病、Alport综合征等,多表现为血尿,也可以浮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本患儿无家族肾病史,无眼部病变及耳聋,无明显血尿,考虑可能性不大,进一步做肾活检以协助诊断。
2.IgA肾病本病多见年长儿,该病表现多种多样,多以感染后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也可表现为浮肿及大量蛋白尿等肾病综合征症状,本患儿反复蛋白尿,不能排除本病可能,进一步做肾活检协诊。
3.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均可以浮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本患儿有乙肝疫苗接种史,无乙肝接触史,无紫癜、蝶型红斑、口腔溃疡、全血细胞减少、关节炎症状等多脏器受累表现,不支持,可进一步做乙肝表面抗原、补体C3、C4、肾活检等协助诊断。
4.布加综合征本病为肝静脉/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是肝小叶下静脉以上,右心房入口处以下肝静脉主干和或肝段下腔静脉任何性质的阻塞。
常表现为门脉高压,肝肿大,腹水等。
本患儿以腹部肿大为主要表现,应注意本病可能,待入院后完善腹部B超协诊。
急性肾功能衰竭:(一)急性肾功能衰竭本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减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肾脏生理功能急剧下降,甚至丧失,导致代谢产物堆积,血尿素氮及肌酐迅速升高并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及急性尿毒症症状。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bffc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9.png)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 感染和过敏。
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及时发 现和治疗肾病综合征。
THANKS
感谢观看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原则
起始剂量要足
通常采用泼尼松(Prednisone )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日每公 斤体重1mg,晨起一次顿服。
减量要慢
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每12周减少原剂量的5%-10%,减至 每日0.5mg/kg左右时,改为隔日 顿服。
维持治疗要长
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再维持一段时 间,一般不少于3-6个月。
高脂血症
血液中脂质物质含量升高,尤其是胆 固醇和甘油三酯。
02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 鉴别诊断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明显水肿。
尿蛋白大于3.5g/d; 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通常指肾脏本身病变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如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尿蛋白、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 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白
尿蛋白是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之一 ,表现为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且泡 沫长时间不消失。
低蛋白血症
由于尿中蛋白质大量丢失,血液中的 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低蛋白血症。
水肿
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水分从血管腔进入组织间隙,引起 水肿。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总结词
发病率高,青少年多见,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详细描述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肾病综合征中发病率较高,且多发于青少年。其病理特点为系膜区细胞和基 质弥漫性增生。约半数以上的病例其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但多数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治 疗反应较好。然而,部分病例病情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b8d7089dd88d0d233d46a86.png)
4. 严重程度
5. 其他可能 6. 治疗方案的选择
7. 疾病发展与治疗
定义
1. 是什么?
肾病综合征是多种肾脏病理损害所致的以大量
蛋白尿(尿蛋白≥3.5g/d),并常伴有相应的低 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 血症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其中前两条为诊断的必备条件
定义
1. 是什么? 2. 如何发生?
2、部位:肾静脉、肺、下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腔 3、影响NS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1、原因: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 2、以微小病变性肾病居多, 病理提示与肾间质弥漫水肿有关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免疫球蛋白 :免疫力低下 低蛋白 血症 NS 金属结合蛋白 :微量元素缺乏 内分泌素结合蛋白 :低T3综合征 药物结合蛋白 :影响药物疗效 高脂血症 血栓、栓塞、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麦考酚吗乙酯:近来报道该药对部分难治性NS有效。
代表药物:赛可平,骁悉
高脂血症特点
降脂药物的种类
代表药物
胆固醇升高为主
羟甲戊二酸单酰辅 酶A还原酶抑制剂
洛伐他汀 普伐他汀 辛伐他汀 非诺贝特 苯扎贝特
甘油三酯升高为主 氯贝丁酯类
①高凝状态指标: -当ALB<20g/L,提示高凝状态,应预防性抗凝,可予肝素钠 1875~3750U皮下注射,q6h,维持凝血时间于正常值的1倍。 -抗凝同时可辅以血小板解聚药:双嘧达莫300~500mg/d,分3~ 4次口服或阿司匹林40~300mg/d口服 ②抗凝剂种类:肝素、双香豆素类(华法令) ③ 有血栓栓塞时,应抗凝半年
免疫病理
微小病
变型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 小球肾炎
肾小球正常 肾小球系膜及基质弥 漫性增生 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 增生↑,插入基膜, 内皮细胞之间双轨征 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 嗜复红小颗粒,钉突 形成,基底膜逐渐增 厚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54cc90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c.png)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1)血清肌酐水平≥133mmol/L,并且(2)有不良反应及其他症状,如血压异常、脱水、糖酵解异常、急性肾小球滤过率障碍、低血容量、代谢性酸中毒、寒战等。
2. 受检者:病患本身或家属有经常性测量血清肌酐的习惯,受过肾脏病学和内分泌学检查,发现存在肾病活动性及其他病症征。
3. 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清肌酐测定、尿蛋白定量检测、肾功能指数测定、肌肉酶等。
(2)影像学检查:肾内循环彩超、肾脏 X 线摄片、肾脏融合 CT 或 MRA。
(3)病理学检查:活检、肾镜活检等。
(4)免疫测定:血清尿沉渣、全血细胞分析、尿毒素定性等。
4. 判断标准:诊断肾病综合征,应联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型特点及病史等因素,当满足以上判断标准即可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另外,在诊断肾病综合征时,应优先考虑有无家族史、分子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肾病及肾脏异常性遗传。
另外,在一些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多由慢性肾小球滤过率障碍导致,活检或者病理检查可有助于诊断。
最新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最新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75a07cd6294dd88d0d26baa.png)
Diagnosis
1。确诊肾病综合征 2。确认病因:必须首先除外继发性病因和遗 传性疾病,才能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 好能进行肾活检,做出病理诊断 3。判定有无并发症 肾组织检查对病理类型诊断十分重要,对指导 治疗十分有助,多数也可做出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
过敏性紫癜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糖尿病肾病 乙肝相关性肾炎 肾淀粉样变性 骨髓瘤性肾病
机械屏障
肾内血管紧张素Ⅱ增加
过量蛋白尿
微小病变 选择性蛋白尿 MW=70000~150000道尔顿 白蛋白为 主 非微小病变 非选择性蛋白尿 MW>150000道尔顿 IgM a2巨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高密度脂蛋白
低蛋白血症病理生理
尿中丢失蛋白
肝脏合成白蛋白增加
低蛋白血症
肾小管摄取白蛋白增加
肾脏潴Na+* ↓ 血浆容量↑ 低蛋白血症
渗透压↓ 浮肿形成
浮肿形成
*肾功能正常病人
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机理
低蛋白血症 肝细胞间胶体渗透压↓
脂质合成↑
LDL受体↓
清除 降解
甲羟戊酸在肾内分解↑ 胆固醇前体↑
尿丢失脂代谢 辅助物质 (LPL,LCAT等)
肾病综合征脂质、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变化
糖肾病 肾淀粉样变 肿瘤
继发NS常见病因
全身性疾病 : SLE 过敏性紫癜等 感染:链感后肾炎 乙型肝炎 HIV 家族遗传性疾病 : Alport 综合征 药物、中毒 代谢性疾病 肿瘤 其它:肾动脉狭窄等
过量蛋白尿病理生理
产生机理:
电荷屏障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1b959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c.png)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肾病综合征是指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三个方面。
一、临床表现。
1. 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尿蛋白定量>3.5g/24h。
2. 水肿,主要表现为眼睑、面部、下肢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积液、腹水等。
3. 高血压,常见于肾小球疾病,部分患者可有头痛、眩晕等症状。
4. 血尿,多见于肾小球疾病,呈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常规,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增多。
2. 血清白蛋白,降低。
3.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4. 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比值,<0.65。
三、肾活检。
1. 光镜下表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系膜增生、细胞增多等。
2. 电镜下表现,可见电子致密物、系膜区免疫复合物等。
3. 免疫荧光,可见肾小球IgG、IgM、IgA、C3、C1q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对于可能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在必要时进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及早发现和诊断肾病综合征对于及时治疗和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提高对患者的警惕性,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期早日康复。
总之,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三个方面,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准确诊断肾病综合征,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广大医务人员能够加强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提高对患者的警惕性,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肾病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
![肾病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93f5e3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5.png)
肾病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尿蛋白定量: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可以确定尿蛋
白排泄量是否超过临界值。
一般认为,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
大于3.5克为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指标。
2. 尿蛋白/肌酐比值:这是一种更简便的尿液检测方法,可以
通过测量尿液中的蛋白质和肌酐来判断尿蛋白的排泄量。
尿蛋白/肌酐比值大于200 mg/g被认为是肾病综合征的标志。
3. 肾活检:肾活检是诊断肾病综合征的确诊方法。
通过对肾脏组织进行镜下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肾小球的病变。
典型的肾病综合征的特点是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和蛋白尿。
4. 排除其他病因:在进行诊断时,需要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蛋白尿。
一些常见的病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对于这些疾病,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
综上所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金标准主要包括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比值、肾活检和排除其他病因。
这些指标的综合判
断可以确定是否患有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ad74440fe4733687e21aadd.png)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首先要看看它的临床体征表现。专家称,患者会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全身显著水肿。
①大量蛋白尿:这是肾病综合征的标志。尿蛋白定量≥3.5 g/d,使尿液表面张力升高而产生很多泡抹,形成泡沫尿。主要成分是清蛋白,也含有其他血浆蛋白成分。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是肾内科常见的一种综合症状类疾病。对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很多人不是非常清楚,它的特征之一就是水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此外,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也是它的主要特征表现。有人问:肾病综合征有什么诊断标准?关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下。
②水肿:初始晨起眼睑、面部、踝部可见水肿;随着病情发展,水肿波及全身,并出现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纵隔积液、阴囊或阴唇水肿,也可出觋肺水肿。若有皮肤损伤,则组本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H)、极低密度脂蛋白(VLDH)水平升高。高脂血症与低蛋白血症有关,高密度脂蛋白(HDL)正常或下降。LDL/HDL比率升高,使发生动脉硬化性合并症的危险增大,高脂血症与血栓形成及进行性肾小球硬化有关。
④低蛋白血症:血清清蛋白低于30 g/L。肾病综合征时肝脏对清蛋白的合成增加,当饮食中给予足够的蛋白质及热量时,患者的肝脏每日合成清蛋白约22.6 g,比正常人每日15.6 g显著增多。
我国标准规定:出现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再加上水肿或高脂血症其中之一,即能诊断肾病综合征。
简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简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708555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e.png)
简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蛋白尿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通常指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大于 3.5g/24h。
但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这个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如果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在1.5-3.5g/24h之间,同时伴有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等症状,也可以被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二、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另一个重要表现,通常指血清白蛋白浓度低于35g/L。
低蛋白血症的发生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有关,导致大量的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从而引起血浆蛋白浓度下降。
三、水肿水肿是肾病综合征的另一个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面部、手脚等部位的水肿。
水肿的发生与低蛋白血症有关,因为低蛋白血症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而使水分从血管内部渗出到组织间隙中,引起水肿。
四、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病变是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基础,通常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损伤和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的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
肾小球病变的类型和程度不同,可以根据肾活检结果进行分类和诊断。
五、排除其他疾病在诊断肾病综合征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等症状的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等。
因此,在诊断肾病综合征时,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疾病。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肾小球病变和排除其他疾病等方面。
对于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减轻症状和延缓疾病的进展。
同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监测疾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35a1ef6137ee06eff91866.png)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患有肾病综合征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饮食,因为很多食物对于你们的肾脏是有伤害的,患者以及家属们都希望可以尽快摆脱这一问题。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远离肾病综合征的影响,我们建议大家应该要对于它的诊断标准有一定的认识,现在就让你们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介绍的内容。
★诊断1.肾病综合征(NS)诊断标准是(1)尿蛋白大于3.5g/d;(2)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3)水肿;(4)高脂血症。
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2.NS诊断应包括三个方面(1)确诊NS。
(2)确认病因:首先排除继发性和遗传性疾病,才能确诊为原发性NS;最好进行肾活检,做出病理诊断。
(3)判断有无并发症。
★鉴别诊断1.过敏性紫癜肾炎好发于青少年,有典型皮肤紫癜,常于四肢远端对称分布,多于出皮疹后1~4周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
2.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好发于中年女性及青少年,免疫学检查可见多种自身抗体,以及多系统的损伤,可明确诊断。
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或NS,常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
诊断依据:①血清HBV抗原阳性;②患肾小球肾炎,并且排除继发性肾小球肾炎;③肾活检切片找到HBV 抗原。
4.糖尿病肾病好发于中老年,常见于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
早期可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排出增加,以后逐渐发展成大量蛋白尿、NS。
糖尿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
5.肾淀粉样变性病好发于中老年,肾淀粉样变性是全身多器官受累的一部分。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主要累及心、肾、消化道(包括舌)、皮肤和神经;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常继发于慢性化脓性感染、结核、恶性肿瘤等疾病,主要累及肾脏、肝和脾等器官。
肾受累时体积增大,常呈NS。
肾淀粉样变性常需肾活检确诊。
6.骨髓瘤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见,患者可有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如骨痛、血清单株球蛋白增高、蛋白电泳M带及尿本周蛋白阳性,骨髓象显示浆细胞异常增生(占有核细胞的15%以上),并伴有质的改变。
肾病综合症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症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dc9012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d.png)
肾病综合症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导致慢性肾病的原因之一。
肾病综合症多发于成年人,特别容易发生在老年人。
肾病综合症诊断包括肾功能检查、血
清学分析、影像学检查等技术方法,以及肾脏病理活检。
一般来说,当经传统检查的出现重复性尿蛋白尿、蛋白尿比例高于0.2、血清
尿酸高达884.8µmol/L以上、肌酐(Crea)增高至2.51mmol/L以上、血尿素氮增高
至543.7µmol/L以上时,应考虑为肾病综合症的诊断依据。
此外,当实施CT、
MRI检查显示肾小球损害、肾小管损害以及血管改变时,也可以诊断为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合症的治疗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清尿酸水平以及心血管状况等因素进行,主要包括降血压、调节血糖、减轻肌肉酸痛等。
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储备性肾病和慢性肾病,可通过保守治疗及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总之,针对肾病综合症,要准确诊断及早治疗,以免发生恶变。
有肾病综合症的患者,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增强体质,以及避免以各种物质过量或正确的药物治疗。
而此外,及时拜访医生进行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肾病综合症更好的控制作出贡献。
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合症](https://img.taocdn.com/s3/m/d9a3fc32f111f18583d05a25.png)
北 京 朝 阳 医 院
肾 病 综 合 征 --并发症
感染 血栓、栓塞 急性肾衰竭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北 京 朝 阳 医 院
并发症--感染
易感因素: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及应用糖皮质激 素治疗有关 常见感染部位顺序为呼吸道、泌尿道、皮肤 症状:由于应用糖皮质激素,其感染的临床征象常不明显 感染是导致肾脏综合症复发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 京 朝 阳 医 院
治疗:主要治疗
--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
细胞毒药物这类药物可用于“激素依赖型”或“激素抵抗型”的 患者,协同激素治疗 若无激素禁忌,一般不作为首选或单独治疗用药 环磷酰胺 累积量达6—8g后停药。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中 毒性肝损害,并可出现性腺抑制(尤其男性)、脱发、胃肠道反应 及出血性膀胱炎 氮芥 其他 苯丁酸氮芥,硫唑嘌呤、长春新碱及塞替派
北 京 朝 阳 医 院
并发症--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高脂血症增加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栓、栓塞并发症的 发生 还将增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并可促进肾小球硬化和 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发生,促进肾脏病变的慢性进展
北 京 朝 阳 医 院
肾 病 综 合 征--诊断
诊断包括三方面 确诊肾病综合征 确认病因:必须首先除外继发性病因和遗传性疾 病,才能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好能进行肾活 检,作出病理诊断
本病复发率高达60%
北 京 朝 阳 医 院
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依其增生 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
免疫病理检查可将本组疾病分为IgA肾病及非IgA系膜增生性 肾小球肾炎。前者以IgA沉积为主,后者以IgG(我国多见)或 IgM沉积为主,均常伴有C3,于肾小球系膜区、或系膜区及毛 细血管壁呈颗粒样沉积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137827469eae009581bec6b.png)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包括三个方面:①确诊NS;②确认病因:必须首 先除外继发性病因和遗传性疾病,才能诊断为原发 性NS;最好能进行肾活检,作出病理诊断;③判定有
无并发症。
需进行鉴别诊断的继发性NS病因主要包括以下疾病: 一、过敏性紫癜肾炎 好发于青少年,有典型的 皮肤紫癜,可伴关节痛、腹痛及黑粪,多在皮疹出 现后1-4周左右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典型皮疹有 助于鉴别诊断。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 好发于青少年和中年女性, 依据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检查可检出多 种自身抗体,一般不难明确诊断。
微小病变型肾病约占儿童原发性NS的80%-90%, 成人原发性NS约20%-25%。本病男性多于女性, 好发于儿童,成人发病率较低,但老年人发病率又 呈增高趋势。典型的临床表现为NS,仅15%左右患 者伴有镜下血尿,一般无持续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减 退。可因严重钠水潴留导致一过性高血压,通常于 利尿后即可消失。
要原因之一,甚至造成死亡,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血栓、栓塞并发症 (1)原因:高凝因素+高粘因素 (2)判断指标:ALB﹤20g/L (3)常见病理类型: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 (4)常见部位:肾静脉、下肢血管、肺血管、下腔 静脉 (下肢肿、腹水)
三、急性肾衰竭 (1)肾前性急性肾衰 特点:BUN/Scr (mg/dl) a 正常值1:10 肾前性-比值升高 b 尿比重及渗透压升高 c 水肿严重 d 扩容后利尿效果好 (2)病理类型重 如: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炎 (3)双侧肾静脉主干大血栓形成 (4)合并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急性间质性肾炎 (5)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机制:a 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引起肾间质广泛水肿。 b 大量蛋白尿形成管型,堵塞肾小管。
四、糖尿病肾病 好发于中老年,NS常见于病程 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可发现尿微量白蛋白 排出增加,以后逐渐发展成大量蛋白尿、NS。糖尿 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 五、肾淀粉样变性 好发于中老年,肾淀粉样变 性是全身多器官受累的一部分。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主要累及心、肾、消化道(包括舌)、皮肤和神经;继 发性淀粉样变性常继发于慢性化脓性感染、结核、 恶性肿瘤等疾病,主要累及肾、肝和脾等器官。肾 受累时体积增大,常呈NS。肾淀粉样变性常需肾活 检确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病综合征的鉴别加诊断
*导读: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多种,比如系统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肾毒性物质、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妊娠毒血症以及肾移植慢性排斥等等。
……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的症候群,而不是独立的疾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脂症。
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
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
即: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虽然有共同的临床表现,但在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等方面差异很大。
因此两者必须作进一步的鉴别诊断。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如微小病变性肾病、膜型肾病、膜增殖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
(1)微小病变肾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起病隐匿,肉眼血尿。
(2)膜型肾病,一般发病于35岁以后,起病隐匿,病变发展缓慢,易发生肾静脉血栓,肉眼血尿罕见。
(3)膜增殖性肾病,多发病于30岁以前,起病急,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镜下血尿,肾功能呈进行性减退,约1/3患者伴有高
血压。
(4)系膜增生性肾炎,好发于青少年,隐匿起病,也可急性发作,多伴有血尿,以镜下血尿为主,及轻、中度高血压。
(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多见于青少年,多数患者几乎都是隐匿发病,表现最多的是肾病综合征,其次是镜下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2.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多种,比如系统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肾毒性物质、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妊娠毒血症以及肾移植慢性排斥等等。
但临床上常见的只有少数几种,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为多见。
(1)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常见于年轻女性,往往表现为多器管损害,如关节疼痛、发热、面部蝶形红斑、肝脏及心血管系统病变等。
血中可找到红斑狼疮细胞,血浆球蛋白明显升高。
(2)糖尿病肾病多发于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往往和肾脏损害相平行。
(3)肾淀粉样变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男、女、往往有慢性炎症或慢性化脓性疾病病灶。
(4)紫癜性肾炎多发于青少年、发病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冬季可多见,血尿是过敏性紫癜肾肾脏受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