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班级组织结构
班级组织建设

一,组织结构现状:1组织结构:班级以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为权威核心,培养得力助手(班干或团干)紧密围绕核心组织组成领导班子。
通过建立,完善班级制度,监控政策和任务在学生群体中的落实,并及时反馈上级。
班委会或团支部书记体现为一种正式的层级式管理体系,等级分明,权责清晰,共同对班级和组织的最高权威——教师和领导负责。
2组织文化:传统式班级强调一种至上的完美的团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状态,希望通过一种高度的统一和集中来实施整体性的目标和任务,组织行动中以事为主,行政色彩浓厚,人本色彩淡薄。
3组织行为:组织行为过于单一,把组织堪称追求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个人的集合。
二,班级组织建设重点工作:1组织机构建设及安排:以班委会为核心,教师为辅,全体同学参与决策,形成班级里的大众评审,选出日常问题讨论中的最佳方案,建立民主自我管理的组织结构。
2组织文化建设及安排:组织活动,要提高活动的质量效果和影响。
要凸显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着力重点办好几次活动。
例如首先要办好捐助爱心学校的活动。
想社会宣传民工子弟的教育现状以及生存现状,号召人们关心民工子弟(具体情况见本次活动策划书)。
使我班团支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感召力。
在其他活动上同样要认真对待,确保活动的质量。
在活动中应该做到“三好”,即实现策划好,活动组织好,事后总结好。
在活动中应该职责明确,使同学们在活动中感悟到本次活动的目的和班级凝聚力。
在活动中思想的到升华,提高同学们的思想政治素养。
3组织行为管理及安排: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班委协调好纵向和横向传播的影响和效果,班主任处理好组织内部的突发性意见问题,同学们发挥好传播中集思广益的作用,才能在其组织传播中达到到最好的效果。
新学期班级建设实施方案(二篇)

新学期班级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___国务__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__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现就我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制定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构建班级合理的文化制度,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谐的文化关系,努力营造互助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形成有特色的充满活力的班级文化。
二、总体目标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学生的智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美化学生的心灵,铸造学生的人格精神,使班级充满童年活力,充满天真烂漫,充满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
三、主要内容1、班级文化制度建设。
根据本班实际制定的班级行为规范,体现着班主任的教育价值观和班集体的行为价值观。
班规要从行为细节提出要求,做到具体形象,注意针对性,要与小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
在班级文化制度制定过程中,可侧重某些方面,以突出特色,以期促进学生在集体意志和规范中成长。
2、班级物质文化环境建设。
按上级和学校要求布置教室之后,可在合适位置张贴“班训”,安排图书角,各种评比栏,学习园地,班报,手抄报、墙饰、绿色植物等。
文化环境建设以班主任为指导,以全班学生共同参与为原则,办出特色。
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表现为一个班集体的班风、班训,以及可以通过班歌、班旗、班花、班级象征颜色、班级卡通形象、班鸟、班名等加以体现。
可以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发动全班同学参与制定,以增强集体荣誉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良好的班风是班级文化中灵魂,其形成有四个阶段性:班风生成期、班风成长期、班风内化期、班风成熟期。
班主任要针对不同阶段的特征,发挥自身的核心领导作用,带领全班同学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师生和谐、生生和谐、教师家长和谐)。
大的班容可能会使较多的学生成为班级的边缘者,形成“弱势”群体。
学校班级组织结构

学校班级组织结构引言:学校班级组织结构是学校管理和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班级组织结构的重要性、组织形式、功能、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
第一部分:组织结构的重要性班级组织结构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它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全面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级组织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良好的班级组织结构也能够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
第二部分:组织形式学校班级组织结构的形式多样化。
常见的组织形式包括班级委员会、班级团支部、学习小组等。
班级委员会由学生代表组成,负责班级事务的管理和组织活动的策划实施;班级团支部旨在加强共青团工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力;学习小组则通过小组内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部分:班级组织结构的功能班级组织结构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首先,它可以促进班级管理和学生行为的规范,保持秩序和纪律;其次,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班级组织结构可以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支持,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和资源;最后,班级组织结构也可以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校合作。
第四部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班级组织结构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组织松散、工作不规范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加强师生沟通,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与要求;建立和完善制度,规范班级组织的运行;加强班干部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培养他们的组织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五部分:示范案例某学校班级组织结构完善,班级委员会成员积极主动,发挥了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学生成绩和班级纪律明显改善。
这主要得益于该学校领导的重视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他们制定了详细的班级工作方案,对班级委员进行培训,采取定期考核和奖励制度等,营造了良好的班级组织氛围。
论述班级组织结构的构成及构建班级的原则

论述班级组织结构的构成及构建班级的原则引言在学校教育中,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其组织结构的构建对于班级的管理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班级组织结构的构成和构建班级的原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班级组织结构的构成班级组织结构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班级领导层班级领导层是班级组织结构的核心,主要由班主任和班委组成。
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整体管理和指导工作,班委则负责协助班主任完成各项任务,如班级活动的组织、学生事务的处理等。
2. 学生层学生层是班级组织结构的主体,包括全体学生和学生分组。
全体学生共同构成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文化,学生分组则是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等因素进行的分组,以便更好地开展各类活动和学习。
3. 家长层家长层是班级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通过班级家长委员会与班级保持密切联系,参与班级的决策和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外部资源层外部资源层包括学校、社区、社会等外部资源的利用。
学校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社区和社会资源则可以为班级的活动和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构建班级的原则构建班级的原则是指在班级组织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1. 以学生为中心班级的构建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班级的各项活动和决策都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平等公正班级的构建应坚持平等和公正原则,不偏袒某些学生,不歧视任何学生。
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班级的规章制度和活动安排应公正透明,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公平待遇。
3. 多元参与班级的构建应鼓励多元参与,包括学生、家长、教师等各方面的参与。
班级的决策和活动应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 有序管理班级的构建应建立有序的管理机制,包括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学生的行为管理等。
班级的管理应注重规范和引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
新学期学校组织结构调整方案

新学期学校组织结构调整方案在新学期开始之际,学校决定进行一次组织结构调整,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这个调整方案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课程设置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并探讨这一调整方案的意义与影响。
一、师资队伍建设新学期学校组织结构调整方案中重点关注的是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这个调整中,学校将注重选拔优秀的教师,并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培训资源。
这样一来,无论是个别教师的个人发展,还是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提高,都将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组织结构调整方案中的另一个重点是管理体制的改革。
为了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学校将进行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
管理层将重视制度建设和规范化操作,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督促,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课程设置与教育方向调整学校组织结构调整方案中还涉及到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向的调整。
通过重新规划和调整课程设置,学校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同时,学校还将加强各学科间的融合与协作,提供更多的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在调整方案中,学校将重点关注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
学校将根据就业市场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专业设置进行了全面评估和调整。
学校还将加强学科团队的建设,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研究人员和教师加入,提升学科竞争力。
五、资源配置与创新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优势,调整方案中还考虑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创新的推进。
学校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推动科研和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六、师生互动和教育环境调整方案中提到了师生互动和教育环境的改进。
学校将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推行教师与学生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学校还将努力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改善教学设施和校园环境,为师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七、学校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在组织结构调整方案中,学校还强调了学校文化的塑造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承。
学校班级组织管理规范

学校班级组织管理规范一、明确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班级组织管理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育效果。
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
其次,教师要建立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与尊重的关系,发挥良好的师长形象。
同时,学校要鼓励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增强互信。
二、明确班级组织架构良好的班级组织架构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班级委员会是促进班级组织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班级委员会成员应当经过全体学生的评议选举。
学校应在班级管理上给予委员会一定的职权与管理权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带领班级开展有益的活动。
三、明确班级职责每个班级都有一定的职责,如班级学习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等。
学校应该明确每个班级的职责,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例如,班级学习管理可以制定每日签到制度、作业批改制度等,班级文化建设可以组织班级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
四、明确班级规章制度班级规章制度是规范班级行为的重要依据。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包括课堂纪律、作业要求、考试安排等,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
教师在管理中要坚守一贯原则,制度执行要公平公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渠道有助于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促进学校和班级之间的有效沟通。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应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如班级微信群、家长会等,及时交流信息,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六、注重班主任的角色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他们应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师德,能够关注和照顾每个学生的需求。
学校应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学校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学生自治组织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和责任。
班主任班级管理整改措施

班主任班级管理整改措施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班级的组织、管理、教育等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1.明确班级管理目标和任务,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工作的责任和权限,确保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建立班级管理档案,包括班级基本情况、班级成员名册、班级活动记录等,方便日后查阅和总结经验。
二、加强班级团队建设1.完善班级组织结构,明确各班级职务的职责和权限,合理分工,形成班级管理的合力。
2.定期组织班干部培训,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加强班级活动的组织与开展1.制定年度班级工作计划,确定班级各类活动的时间节点和目标,并确保计划的落地执行。
2.积极开展班级文体、学术等各类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班级教育管理1.建立班级教育管理档案,记录学生的表现、考试成绩、奖惩情况等,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情况,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2.积极开展班级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五、优化班级学习氛围1.建立班级学习提问制度,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助学习,促进课堂氛围的积极向上。
2.定期组织班级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促进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
六、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共育合力1.建立班级家长群,及时向家长传递班级管理和教育信息,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共育合力。
2.定期组织家长会和座谈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家长的互动,促进教育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七、加强和其他班级的交流与合作1.定期组织班级间的学习交流会,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班级之间的友好合作。
2.举办班级联谊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可以提升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强班级团队建设,丰富班级活动,改善班级教育管理,优化班级学习氛围,增强家校合作,加强与其他班级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班级的整体素质。
班级管理与组织

班级管理与组织一、背景介绍班级管理与组织是学校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的班级管理与组织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本文将从班级管理和组织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二、班级管理1. 班级组织结构班级组织结构应具备合理性和灵活性。
班级干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包括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
他们应明确分工,协同工作,促进班级的良好秩序和气氛。
2. 统一管理制度班级应建立统一管理制度,包括日常纪律、学习规范、考试制度等。
这些制度是促进学生自律和规范行为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 个性化关怀班主任和班级干部应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提高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班级组织1. 班级活动策划班级应定期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这些活动可以是学术性的讲座、实践活动,也可以是娱乐性的文艺演出、户外拓展等。
通过组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
2. 学习小组建设班级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成立各类学习小组。
这些小组可以是科学研究小组、读书小组、艺术创作小组等。
小组成员可以共同学习和讨论,互相促进成长,共同提高。
3. 志愿服务活动班级应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弱势群体和社会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提升班级的社会影响力。
四、结语班级管理与组织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优化班级管理制度,加强班级组织建设,可以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氛围。
学校和班主任应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不断完善管理与组织策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平台。
以上为班级管理与组织的文章,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撰写。
大学生班级组织结构分析

大学生班级组织结构分析一、班长职责班长是班级的核心领导,负责统筹规划班级的日常运作。
以下是班长的主要职责:1. 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组织班级会议,传达学校通知和要求。
2. 协调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班级内部矛盾和纠纷。
3. 带领班级成员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组织班级特色活动。
4. 及时反映班级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维护班级成员的权益。
5. 配合其他班干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团支书职责团支书是班级团组织的负责人,负责团组织的工作和活动。
以下是团支书的的主要职责:1. 组织开展团日活动,宣传党的思想和政策。
2. 关注班级成员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3. 协调班级成员参与学校的团学活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4. 关心班级成员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5. 配合其他班干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学习委员职责学习委员负责班级的学习管理和相关活动组织。
以下是学习委员的主要职责:1. 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任务,促进班级成员的学习进步。
2. 组织学习交流和经验分享,提供学习资源和建议。
3. 关注班级成员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和解决学习问题。
4. 组织学科竞赛和学术活动,提高班级成员的学术水平。
5. 配合其他班干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生活委员职责生活委员负责班级的生活管理和相关事务处理。
以下是生活委员的主要职责:1. 管理班费和财务记录,确保班级经费的合理使用。
2. 负责班级物资采购和保管,确保物资充足和合理使用。
3. 关心班级成员的生活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4. 组织生活技能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班级成员的生活质量。
5. 配合其他班干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五、文艺委员职责文艺委员负责班级的文艺活动组织和相关事务处理。
以下是文艺委员的主要职责:1. 组织文艺表演和比赛活动,提高班级成员的文艺才能和兴趣。
2. 负责文艺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关注班级成员的文艺需求和兴趣爱好,提供指导和支持。
优化学校班级管理

优化学校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单位之一,优化班级管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班级组织结构、班级管理策略以及教师角色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优化学校班级管理。
一、班级组织结构优化学校班级管理的第一步是建立合理的班级组织结构。
班级组织结构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分层次管理:班级可以按年级、专业、兴趣等进行分组管理,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2. 小班化管理:适当控制班级规模,使班级容纳的学生数量适中,以便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
3. 组织灵活性:班级组织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调整和变动,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班级管理策略优化学校班级管理的关键在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策略。
以下是一些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1. 统一规范:制定统一的班级规章制度,明确学生在班级中的行为规范和责任义务,增强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 个性关怀:教师应该注重个别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可以通过班会、家访、一对一辅导等形式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3. 树立班级荣誉感:通过班级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归属感。
4. 推行民主管理: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决策过程,做到班级管理的民主化、公正化,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师角色教师在优化学校班级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具备的角色和能力:1. 指导者: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指导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2. 运筹帷幄者: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组织和计划能力,能够合理安排班级活动和任务,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激励者: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激励和奖励机制,推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4. 交流者: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和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学生班级自治组织建设方案

学生班级自治组织建设方案一、引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一直是重要任务。
学生班级自治组织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班级、锻炼领导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个人潜力和团队意识。
本文将从组织结构、成员选拔、权责分明等方面,提出学生班级自治组织建设的方案。
二、组织结构学生班级自治组织的组织结构应包括主席团、部门和基层代表。
主席团由班长、副班长和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组成,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参与班级重要决策。
各部门负责特定的事务,如学术科技部门、文体艺术部门和公益服务部门等。
基层代表由全体学生选举出来,代表学生的利益和意见发言。
三、成员选拔为了确保自治组织的有效运作,成员选拔至关重要。
一方面,主席团成员应由全体学生公开推荐,并经过全体选举产生。
在选举过程中,应注重倾听学生的声音,促进民主参与。
另一方面,各部门的负责人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进行选拔,确保各部门工作的专业性。
四、权责分明为了保证学生自治组织的有效运作,各成员应明确自己的权责。
主席团应协调各部门工作,并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各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自己的工作计划,并定期向主席团报告。
基层代表应倾听同学们的声音,反映问题,并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通过明确分工和责任,可以提高自治组织的效率和公正性。
五、活动策划学生自治组织在班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起到重要作用。
各部门应根据学生的喜好和需求,策划丰富多样的活动。
学术科技部门可以组织学术讲座和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文体艺术部门可以策划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公益服务部门可以组织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意识形态引导学生自治组织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组织读书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提出和贡献新的想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七、合作与竞争学生自治组织的建设既要注重合作,又要适度竞争。
班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班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班级组织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班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是保证班级正常运作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班级组织的结构一般包括班级委员会和各种小组。
班级委员会是班级组织的核心,通常由班长、团支书、文艺委员、生活委员、组织委员等成员组成。
班长是班级组织的核心领导者,负责统筹班级各项工作,协调师生关系和班级内部关系。
团支书负责团学组织的工作,协助班长开展各项活动。
文艺委员负责组织班级的文艺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才华。
生活委员负责组织班级的生活事务,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组织委员负责组织各类活动和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
除了班级委员会,班级组织还包括各种小组,如学习小组、体育小组、科技小组等。
学习小组负责组织学习讨论和学习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体育小组负责组织班级的体育活动和运动会,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团队精神。
科技小组负责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和实践能力,组织科技创新和科技竞赛。
班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只有合理的组织结构,才能更好地发挥班级组织的功能。
班级委员会应该合理配置各项职位,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形成团队合作和协调一致的状态。
各种小组也应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分组,赋予学生更多的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总之,班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是相互依存的。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帮助班级组织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可以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协作能力,为将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班级组织建设方案

学生班级组织建设方案一、引言学生班级组织是学校组织结构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建设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班级整体氛围的形成至关重要。
本文拟就学生班级组织的建设方案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和策略,以促进班级组织的健康发展。
二、目标明确1. 学生班级组织的目标应明确,例如: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自我管理与领导能力等。
三、制定组织架构1. 学生班级组织的架构应清晰明确,包括主席团、秘书团、部门负责人等职位,以及班委会成员和导师等角色。
四、选举产生班委会成员1. 学生班级组织的核心是班委会,应通过公开透明的选举方式产生。
选举过程中应注重公平公正,选拔出有能力、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班委职位。
五、培养班委会成员的领导能力1. 为了确保班级组织的有效运作,应加强对班委会成员的培养和训练,提升他们的领导能力和组织管理技巧。
六、开展班级活动1. 班级活动是学生班级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相互尊重、关爱和共同成长的氛围。
七、建立班级荣誉制度1. 建立班级荣誉制度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设立“优秀班级”、“优秀班级干部”等荣誉称号,以及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努力担当、奉献与进步。
八、班级内部监督机制1. 为了保证班级组织的健康和维护班级的稳定秩序,应建立监督机制,在班级内部推行公平公正和民主协商,确保班级事务的公正处理。
九、导师制度的建立1. 导师制度可以有效促进班级的和谐共处和有序发展。
通过分配班主任或年级教师担任导师角色,定期组织学生座谈会、个别辅导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十、定期班级讨论会1. 定期组织班级讨论会,鼓励同学们就班级管理、学习环境、班级活动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班级建设的改进和完善。
十一、加强与其他班级的交流合作1. 加强与其他班级的交流合作,可以扩大学生的社交圈子和视野,促进互相借鉴和共同进步。
学校班级组织架构

学校班级组织架构一、引言学校班级组织架构是指一个学校内各班级之间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承载着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任务。
班级组织架构的合理设计和有效运作,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班级委员会班级委员会是班级中的核心组织机构,由班主任担任指导老师,及一定数量的学生代表组成。
班委会主要负责班级内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例如,每学期初由班级委员会负责组织班级文化活动,如班级晚会、社区志愿者活动等,促进班级的和谐氛围建设。
三、学习委员学习委员是班级学风建设的重要成员。
他们的责任是组织班级学习,协助班主任进行学习管理。
学习委员负责在班级内组织学习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督促班级内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并汇总学习情况向班主任报告。
同时,学习委员还负责班集体的课外辅导和学习资源的共享,促进班级学习成绩的提升。
四、纪律委员纪律委员负责班级纪律的维护和管理。
他们需要确保班级内同学的纪律遵守,及时制止和处理不良行为。
纪律委员需要在班会上向同学介绍校纪校规,并帮助解答同学的问题。
如果发现同学违纪行为,他们需要及时报告给班主任。
纪律委员的存在可以有效提升班级纪律意识,维持班级的良好学习和生活秩序。
五、组织委员组织委员负责班级内各类活动的组织和安排。
例如,组织班级的团日活动、运动会参与等。
组织委员需要与班级委员会成员和班主任密切配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为班级同学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六、宣传委员宣传委员负责班级内各类信息的宣传和传达。
他们可以通过班级公告板、班级群、班级网页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同学传递班级会议、活动安排等信息。
宣传委员还负责班级荣誉的展示和宣传,如学习先进个人、优秀作品等,以营造班集体正向的氛围。
七、心理委员心理委员在班级中起到关爱同学心理健康的作用。
他们需要关注班级内同学的情绪变化,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心理委员还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同学正确认识和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促进班级内同学心理健康的发展。
描述班级的组织结构

描述班级的组织结构班级是一个由学生组成的集体,其组织结构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完善的班级组织结构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班级整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班级组织结构主要包括班长团队、学生会、学习小组和兴趣小组等。
下面将对这些组织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
班长团队是班级的核心组织结构,由班长、副班长和各个班级工作委员组成。
班长起到班级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的作用,负责召开班会、收集和反馈同学们的意见和需求,并与教师和学校领导进行沟通和协调。
副班长则会协助班长的各项工作,并在班长无法履行职责时代替班长履行职责。
班级工作委员负责具体的工作事务,如组织班级活动、负责班级的卫生整洁等。
班长团队的存在能够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确保班级的正常运转。
学生会是一个由学生代表组成的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代表同学们的意见和需求,参与班级和学校的事务管理。
学生会的组织结构一般由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和各个部门部长组成。
学生会主席是学生会的领导者,负责召开学生会的会议、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并代表学生与学校进行沟通和协调。
副主席则协助主席的各项工作,并在主席无法履行职责时代替主席履行职责。
各个部门部长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事务,如宣传部、体育部、文艺部等。
学生会的存在能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学校和班级的事务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学习小组是一个由同学们自发组成的学习团队,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互相帮助。
学习小组的组织结构一般由组长、副组长和小组成员组成。
组长负责组织和安排小组的学习活动,协调小组成员的学习进度,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反馈学习情况。
副组长则协助组长的各项工作,并在组长无法履行职责时代替组长履行职责。
小组成员则在小组中协作学习,互相学习和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小组的存在能够激发同学之间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兴趣小组是一个由同学们自愿组成的团队,旨在满足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和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
新学期新开始:班级团队建设与凝聚力提升

新学期新开始:班级团队建设与凝聚力提升引言新学期伊始,每个班级都迎来了新的开始。
班级团队一体的建设以及凝聚力的提升是每个班级都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个团结的班集体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提高全体同学的学习氛围和凝聚力。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新学期中加强班级团队的建设与凝聚力提升。
设立明确的目标在新学期开始之际,班主任和班干部需要首先确定班级团队建设和凝聚力提升的明确目标。
这个目标可以包括提升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促进班级内部的合作与交流、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等方面。
确立了目标后,班主任和班干部需要向全班学生清晰地传达这一目标,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沟通是班级团队建设的基础,班主任和班干部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双向沟通。
可以通过班级群、班会、个别交流等多种途径来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
同时,班主任和班干部要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信任感。
鼓励合作与互助班级团队建设的核心是合作与互助,班主任和班干部需要鼓励同学们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帮助。
可以开展团体活动、组织团队比赛等形式,让同学们体验到集体的力量。
同时,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意识,倡导班级成员之间相互关心和支持,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
建立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和班干部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班级集体荣誉感。
可以设立班级荣誉榜、评选班级先进集体、举办班级文体活动等形式,让同学们感受到集体荣誉的力量,激发大家为班集体荣誉而努力的动力。
结语在新学期的开始,班级团队建设与凝聚力提升是极为重要的任务。
只有建立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班级团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和班干部应该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同学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为班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要每个人都发挥团队精神,相信班级团队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设计合理的班级组织结构

设计合理的班级组织结构,高效管理班级事务1、设计班级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参照管理学理论,根据学校班级组织的具体特点,我们提出设计班级组织结构的几项基本原则,如下:(1)目标一致性原则班级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有利于高效完成班级工作和实现班级奋斗目标。
(2)分工与协作原则班主任在设计班级组织结构时,要根据班级工作的需要和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合理地确定分工。
也就是说,班级组织中每一个部门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大家完成了各自的任务,部分合成整体,横向之间又有顺畅的沟通和联系,班级的运转自然有序、高效。
这种分工包括三个方面:①班级管理的层次分工(分层把关)。
如,班主任—劳动委员—值日生组长—值日生。
②班级管理的部门分工(我的地盘我做主)。
如,班级板报小组需要完成班级所有板报的设计和出刊,而板报小组在出板报中需要的各种物资支持则需要由生活委员管理的后勤小组负责。
而这些部门分工之间需要协调,这也是组织设计中需要考虑的。
③班级管理中的职权分工(各司其职)。
比如,每一个班委、课代表、组长到底应该分管那些工作,权限是什么。
(3)责权对等原则。
在进行班级组织设计时,既要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予以明确,又要赋予他们完成职责所必须的权力。
(4)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要求班主任在组织设计中既要保证班级在外部环境和任务发生变化时,能继续有序地正常进行,又要能保证班级在运转过程中能根据变化作出相应地调整,有一定的弹性。
比如,班级中各个团队的组成是比较稳定的(比如板报小组),但是可以根据新任务的特点(如需要摄影)临时抽调一些人手加入这个团队,以利于更好地完成工作。
2、班级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在管理学上把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归纳为六个:工作专门化、部门化、命令链、管理跨度、集权与分权和正规化。
不过,针对学校班级组织的特点,我认为其中的工作专门化、部门化、命令链和正规化四项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1)工作专门化工作专门化的原意是指将工作分解为若干很小的单一化、标准化及专业化的操作内容和操作程序,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班级鉴定意见

班级鉴定意见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对班级的鉴定意见,通过对班级的综合评估和分析,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改进班级管理和教学质量的建议。
本文档将从班级组织、学生学习情况和班级氛围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 班级组织评估2.1 班级组织结构班级组织结构是班级管理和教学的基础。
经对班级组织结构进行评估后,发现以下问题:•缺乏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班级干部履职情况不够理想,对学生管理不够严格;•班级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有待提高;2.2 班级管理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并完善班级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班级行为;•加强对班级干部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其管理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班级活动的质量和效果;3. 学生学习情况评估学生学习情况是评价班级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后,发现以下问题:•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律能力;•学习成绩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学习困难;•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参与度有待提高;3.1 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培养为了改进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提升学习的主动性;•设立学习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取得优秀成绩;•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支持;3.2 教学质量和辅导措施为提高教学质量和辅导效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设置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和讲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4. 班级氛围评估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经对班级氛围进行评估后,发现以下问题:•学生之间缺乏积极的交流和互动;•班级集体活动和文化建设不够活跃和多样化;•部分学生在班级中存在受欺凌和孤立的情况;4.1 促进学生交流和互动为了改善班级的交流和互动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组织多样化的班级活动,提供学生展示才艺和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班级凝聚力;•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支持,建立良好的班级关系;4.2 反欺凌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保护学生的权益和提高班级氛围,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反欺凌教育,提高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辨识和应对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困扰,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建立班级心理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5. 总结本文档对班级进行了全面的鉴定和评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班级管理方案

班级管理方案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班级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班级管理方案能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班级组织结构、班级规章制度、班干部选拔与培养以及班级活动等方面,探讨一个完善的班级管理方案。
一、班级组织结构1.班级班主任班级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对班级的管理起决定性的作用。
班主任应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负责班级内的日常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的监督和指导。
同时,班主任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班委会班委会是班级内部的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它由班级的学生代表组成。
班委会负责处理一些班级事务,如组织班级活动、收集班级意见和建议、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等。
班委会成员应由师生共同选举产生,选出每个职位最适合的候选人,确保班级内部的公平和民主。
二、班级规章制度1.班规班纪班级应制定一套合理的班规班纪,明确学生在班级内的行为准则和纪律要求。
班级规章制度应包括学生上课、自习、课间休息、课外活动等方面的规定,以及对违反纪律者的惩戒措施。
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需要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和监督,以确保班级的秩序和学习氛围。
2.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团结和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班级应定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班级聚餐、户外拓展、运动会等。
班级活动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
三、班干部选拔与培养班级干部是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应具备较高的能力和责任心,负责协助班主任完成日常管理和学生领导工作。
班干部的选拔应公平、公正、透明,既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要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潜力。
班干部选举完毕后,还应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干部队伍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性的重要手段。
班级活动应多样化,包括学术、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活动,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如何指导、指挥班级各部门和部门成员的工作?
• 1、让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 • 各部门人员确定后,分别召开部门会议,将工作分解给各个 组员,由部长完成本部工作计划和程序的制定,以书面的形 式报班主任。把每个学生承担的工作汇总成一张总表,张贴 于班级显著位置,一目了然。如表2所示: • 2、培训班干部 • 班主任要定期召开各部部长例会,例会不仅是班主任听取汇 报、布置任务的时间,还要用于班干部的培训。此外,班主 任还要专门用一些时间对不同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个别辅导。
购物 团支部 工作
• 结语: •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如何通过改善班级组织结构 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班级管理要想精细化,组 织结构合理是起点。而除了以上的工作外,目标 完成过程中的沟通、控制与检查,结束后的评价 与激励也都是必不可少的。总之,只有每个人的 工作、每一步的工作都做好了,班级才能真正实 现高效运转。班主任要和学生精诚团结、共同努 力,学习并运用管理学知识指导班级管理实践, 把班级打造成一个合作和竞争力强大的团队。
改善班级组织结构
基本原则:
• • • • •
•
• • •
(1)目标一致性原则 班级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有利于高效完成班级工作和实现班级奋斗目标。 (2)分工与协作原则 包括三个方面: ①班级管理的层次分工(分层把关)。如,班主任—劳动委员—值日生组 长—值日生。 ②班级管理的部门分工(我的地盘我做主)。如,班级板报小组需要完成班 级所有板报的设计和出刊,而板报小组在出板报中需要的各种物资支持则需 要由生活委员管理的后勤小组负责。而这些部门分工之间需要协调,这也是 组织设计中需要考虑的。 ③班级管理中的职权分工(各司其职)。比如,每一个班委、课代表、组长 到底应该分管那些工作,权限是什么。 (3)责权对等原则。在进行班级组织设计时,既要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予 以明确,又要赋予他们完成职责所必须的权力。 (4)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要求班主任在组织设计中既要保证班级在 外部环境和任务发生变化时,能继续有序地正常进行,又要能保证班级在运 转过程中能根据变化作出相应地调整,有一定的弹性。比如,班级中各个团 队的组成是比较稳定的(比如板报小组),但是可以根据新任务的特点(如 需要摄影)临时抽调一些人手加入这个团队,以利于更好地完成工作。
• 根据班级的人数和情况,班级部门可以分为:学习部、生活 部、卫生部、纪律部、文娱部、体育部、宣传部等,通过自 荐、竞聘或指定等方式确定每个部的负责人(部长,相当于 原来的班委),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 必须选择加入其中一个部门,也可以加入一个以上的部门, 但不宜过多。每个部门各司其职,班级的事务都分解到这些 部门来完成。这样,每一个部门都是一个团队,部长的手下 有了“兵”,不再是单兵作战了,全班同学也都有了归属, 不再是散兵游勇。每个同学既是服务者,同时又是管理者。 • 每个人所属的部门确定后,制成一张表,如下图所示:
略 学习部 略 宣传部 略 纪律部 略 纪律部 略 宣传部 略 宣传部
历史课代 表
——
星期二包干 区
右前中窗保 洁
作业收发统 计
班长 职责
2108
2109 2110
略 生活部
略 生活部 略 纪律部
——
政治课代 表 ——
讲台保洁
星期三擦黑 板 电视 作业收发统 计
购物
学习部
纪律部
卫生部
生活部
文娱部
体育部
宣传部
• (3)命令链 • 命令链其实是一种汇报流程,它要达到这 样一个目的:学生在学校里遇到问题之后, 可以很明确地知道该怎么办,也就是有处 理的程序。
• (4)正规化 • 正规化是指组织中各项工作标准化以及组织成员的行为受规则和程序 约束的程度。换句话说,就是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工作的行业标准。 正规化程度高的班级,其秩序一定是井然有序的。 • 比如,在制定班级值日生表时,就可以在每个学生的劳动任务后附上 完成该任务的标准。而完成情况的评价可以用ABC等级,A为很好, B为合格,C为不合格。得A可以加分,得B不加不减,不合格的就需 要重新打扫或者接受一定的处罚。 班级的行业标准是根据班级管理需要而陆续制定、积累的,随着 这种有心的积累增多,班级管理也就越来越“正规化”了。需要指出 的是,凡事都不可以走极端。工作的正规化程度越高,学生做事的自 主权就越受到限制,不利于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所以,班主任还要鼓 励学生的创新,在规范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争取在“规 范”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学习部 纪律部 卫生部 生活部 文娱部 体育部 宣传部
部长
副部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 班主任可以把班级大量的事务进行分类,分别归入到各个部门去处理。 比如,班级各项检查工作全部归到纪律部;作业、考试复习、学科竞 赛的组织,等等,凡是与学习有关的,都属于学习部;班级所有涉及 到生活、财产方面的问题全部归生活部管理,等等。 • 例原《班委职责》中,生活委员职责: • ①管理班费的收支,每半学期公示一次。 • ②及时购买、添置班级所需各项用品:垃圾袋、纸巾等 • ③定期检查劳动工具、黑板擦、粉笔等用品,及时更换、维修 • ④管理教室的空调、热水瓶、饮水机、微波炉,及时购买水票,提醒 同学打开水 • ⑤管理班级储蓄罐 • ⑥关注天气变化,提醒同学课间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 ⑦遇有同学生病或不适,予以必要的帮助并及时和班主任联系或送校 医室 • 如果按照上述的部门制,原来让生活委员一个人做的工作可以由“生 活部”的成员来分担,每个人都做一些,每个人的负担不重,既公平 合理,也提高了效率。
如何让班级组织运作良好,实现真 正的各司其职 ?
• 班级组织结构的改善,关键是把“一伙人的组织改变成团队”。所谓 “一伙”,是人的群集,而“团队”,是具有合作和竞技精神的学生 队伍。
• • • • •
两种改变达到目标: 第一,将工作单位由个体变成了小团队。 一般来说,班级以6—8人组成一个小团队为宜。 第二,将“线的组织”变成了“面的组织” “面的组织”是指在班级组织里,各个部门的 成员不仅与班主任或者班委形成直接的纵向的连 接,而且在同学之间形成了横向的连接。
设计比较合理的班级组织结构的关键:
• 特点:专门化、部门化、命令链和正规化 • (1)工作专门化 • 工作专门化的原意是指将工作分解为若干很小的单一化、 标准化及专业化的操作内容和操作程序,以达到提高生产 效率的目的。 • 一是说不是将整个工作交给某一个人承担,每个人只是专 门从事活动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即生产流水线的思路) • 另一方面,班级管理中更多的是采用“各司其职”做法, 每个人在班级里承担的常规工作(比如值日生)是固定的
• 3、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各部门会议 • 班主任的管理要有跨度,要深入到各部门中去,定期或不 定期地分别召开各部门会议,具体指导部长和成员的工作, 让班级工作落到实处。 • 4、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 一些大型的、复杂程度高的任务或活动,往往要涉及到多 个部门。比如,运动会的组织工作,将涉及到体育部(报 名和组织训练、通知比赛时间等)、生活部(后勤服务、 购买物品和奖品)、宣传部(写宣传稿、摄影摄像)、卫 生部(场地保洁)、纪律部(班级纪律自查)等部门,各 部门负责人团队的人员也可能需要临时变动或调整。此时 班主任就需要召开各部部长的联席会议。制定方案,布置 妥当后,还要对全班同学进行详细解读和安排。
• (2)部门化 • 部门化是将整个管理系统进行分解,组成一些基 本管理单位的过程。这些基本管理单位就是部门, 部门既是一个特定的工作领域,也是一个特定的 权力领域。 • 首先打破传统的班委制,在班级里成立一些部门, 每个部门由一个负责人和若干人员组成,把班级 的常规事务(包括现有的和将来可能增加的)归 入到各个部门的工作范围内,再由部门内进行再 分工或者合作完成任务。班主任要做到让班里的 每一个学生除了他自己的学生身份之外,还要有 另一个身份,即自己属于哪个部门的。
表2:班级工作安排表
学号 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2106 姓 所属 名 部门 班级职 务1 —— —— —— 班级职务 2 组长 —— —— 英语课代 表 班长 宣传部 长 生活部 长 —— 团支书 值日生工作 星期四保洁 星期一擦黑 板 星期五擦黑 板 讲台保洁 任务1 带数学小组 出黑板报 午间检查 管理眼保健 操 出黑板报 班级报纸主 编 作业收发统 计 任务2 任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