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航路优秀教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讲课稿)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讲课稿)九上第十五课探寻新航路教案教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等基本史实;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
过程与方法: 识读地图《新航路的开辟》;归纳完成有关新航路开辟情况的表格;补充与哥伦布、麦哲伦和新航路开辟意义相关的图文资料,通过研读、分析比较、问题探究等方式来加深理解,提升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学习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教参重难点: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如何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历史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识读地图,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意义,并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基本情况,学会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感受欧洲航海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四、新课讲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15 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16 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思考这两幅图片有何不同,哪一历史事件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
由此导入新课。
(一)寻路——原因和条件1、出示新航路含义并进行讲解2、出示材料阅读课本,分析新航路开辟原因和条件。
(二)探路——开辟过程1、阅读课本,对于开辟过程简要归纳。
学生扮演航海家讲述经过。
2、出示材料,感受欧洲航海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三)思路——世界意义1、观看视频,思考你认为新航路是一条怎样的路?小组讨论,给出理由。
明确意义。
明确新航路,是殖民掠夺之路,是一条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更是一条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正是因为探寻新航路,欧亚非美联系才会越来越密切,真是因为探寻新航路,整个世界才能连成一个整体!五、小结和作业教师小结:现如今的中国,正在积极打造“一带一路”,与新航路开辟不同的是,我们的“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意义。
2.了解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船队的航海路线和成。
3.理解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推动作用。
过程与方法依据教材内容动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通过列表对几位航计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指南针在航海中所起的作用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和影响。
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师: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
可是在古代人们并不这样认为,他们通常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生:是方形的。
2.师:什么时候人们发现了地球是圆的,他们又是通过什么进行了证明?这一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新航路的开辟。
二、教授新课(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师:请大家先自学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探寻新航路?什么又为探寻新航路提供了条件?学生自读课文,梳理问题。
2.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5 世纪欧洲掀起搜寻新航路热潮的原因,谁来根据课本说说?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梳理、补充讲解:历史原因:(1)经济根源: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社会根源:东方的商品受到欢迎,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昂贵,欧洲人想要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客观条件:(1)地理知识的进步: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2)航海技术的进步: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导航技术。
(3)造船技术的进步: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关于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历史事件和背景。
2.学习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
3.了解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过程和结果。
4.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跨学科认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
2.理解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过程和结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图表法3.案例分析法4.小组合作探究法四、教学步骤Step 1:课前导入(5分钟)在课前导入环节,可以利用与探寻新航路有关的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1.什么是探寻新航路?2.为什么需要探寻新航路?3.探寻新航路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Step 2:学习新知(35分钟)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习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意义、过程和结果。
在课前教师可以将课件、图表、地图等相关素材发到学生的学习平台上,以方便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学生可以利用板书笔记或ppt笔记的方式,把学习到的内容进行记录。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讲解:Step 2.1: 关于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历史事件和背景。
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了解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教师要求学生注意欧洲人的文化和经济因素对探寻新航路的影响。
Step 2.2:关于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究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学生可以结合课堂讲解和搜索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1.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是什么?2.探寻新航路的意义在哪里?3.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经济成因是什么?4.如何理解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文化影响?Step 2.3:关于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可以通过图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也可以结合指定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优质课教案_7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分析1500 年前后,世界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日新月异,其中的关键就是本节的新知“探寻新航路”。
1、上承西欧新经济的萌芽和新思想的流行: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中的第13、14 课分别从经济和思想两方面再现14-15 世纪的西欧社会:手工工场和租地农民出现,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对教会渐生异议,要求一种新的生活哲学,人文主义思潮流行起来。
西欧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特定的文化传统相互作用,呼唤出一群“哥伦布”的大探险活动。
因此,“探寻新航路”是西欧经济、思想等领域进一步寻求发展的产物,是西欧社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共同追求的产物。
2、下启西欧新制度的重建和世界市场的形成:16 课再现了新航路探寻后西欧主要国家与“新世界”的密切联系,史证“探寻新航路”在深化西欧社会经济、思想变革的同时,也打破世界孤立;在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过程中,殖民制度也随之确立。
因此,我们在全面探讨“新路”缘起时,也要辩证分析其影响,认识到“哥伦布们”是弄潮儿的主力,但又绝不片面归功或归过于个人:时代众多因素共同作用,“新路”必然杨帆,又反作用于众多领域,最终引发西欧政治重建——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二)内容分析本课正文有三个子目: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通过全面解读课文,明确课文与前后知识的关联和领会课标要求,我提炼出四个教学关键问题:探寻新航路的背景、过程、影响和内涵,重点关注在史料实证中探究新航路的缘起,突出经济和思想根源。
在“过程”这个关键问题的教学中,用微课动态再现航程,提炼时空信息,突出哥伦布和麦哲伦船队的活动。
在“影响”这个关键问题的教学中,强调唯物史观化繁就简点到为止,下一课“早期殖民掠夺”的教学中会再作深入。
充分运用课后活动2 的素材,发起“个人与时代”相关话题进行讨论,生成正向的价值判断,实现情感升华。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明确、达成和检测学习目标的基本能力,因此我重在提供多样性和针对性的达成学习目标方式,有效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知识目标理解欧洲探险运动的背景和动力,了解新航路开拓者及他们的探险经历,了解新航路开拓对世界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1.分析欧洲探险运动的背景和动力。
2.理解新航路开拓者及他们的探险经历。
3.分析新航路开拓对世界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认识到探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发扬勇敢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内容探寻新航路五、教学过程1.导入(约10分钟)教师用PPT展示几张地图,让学生猜测地图所在的时代和主要内容。
然后简单介绍欧洲探险运动的背景和动力,引导学生进入新航路探险的话题。
2.讲解(约20分钟)教师通过PPT,向学生详细讲解新航路开拓者及他们的探险经历,重点讲解荷兰人航海家赫尔曼德·戈斯特的东印度群岛探险、葡萄牙人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的开辟非洲东海岸航线和瓦斯科·达伽马的开辟印度航线等。
3.讨论(约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新航路开拓对世界的影响。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讨论、交流。
4.展示(约10分钟)教师让学生展示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这有助于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新航路开拓的历史意义。
5.思考(约5分钟)教师从探险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对新航路开拓者的评价。
鼓励学生在个人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根据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的内容,写一篇有关新航路开拓者及他们的经历的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
七、板书设计探寻新航路新航路开拓者及探险经历新航路开拓对世界的影响八、教学反思本课主要介绍欧洲探险运动和新航路开拓者的探险经历,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拓对世界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扬探险精神和创新精神。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新航路开拓的历史意义。
本课教学反响良好,学生听课积极,思维活跃,个别学生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加以针对性讲解。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教案换手段。
商人和手工工场主需要更多货币扩大经营,开拓新的市场,而黄金是最贵重的交换手段,因此,许多欧洲人都渴望黄金。
而当时恰好有一本书告诉他们可以去哪里找更多的黄金,它就是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我们一起看看马可·波罗是怎么说的: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冯承均[译]【设问】哪里有大量的黄金呢?没错。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可·波罗向欧洲人描述了东方国家无穷无尽的财富,包括无限黄金、还有当时在欧洲极受欢迎的香料。
除了这些,《马可·波罗行纪》中还描述了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巨大的商业城市,华丽的宫殿建筑。
这些吸引人的描绘更激起欧洲人到东方寻找黄金、获取香料等商品的热情,使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社会的热潮。
以上就是欧洲人为什么有一个“东方梦”的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看出欧洲人的梦想很美好,不过,现实又是如何呢?请同学们看看下面这则材料:材料三: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教师:可惜,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首先,由于有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这些中间商赚差价,欧洲人购买东方商品要付很高的价格;其次,令欧洲人更头疼的是,在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道,土耳其人向商人征收高额的关税,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加昂贵了。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即使遇到困难、更大的困难,欧洲人还是没有气馁。
既然传统陆路无法行通,欧洲人决定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总结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另外,展示迪亚士的话,补充探寻新航路的宗教原因。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探寻新航路》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主要讲述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条件及其意义。
教材内容丰富,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地图、插图、文字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原因、条件及其意义等内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探讨才能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探险、发现等话题较为感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及其意义,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理解探险家的勇敢和坚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插图、文字等形式,生动地展现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意义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2.相关地图、插图、图片等视觉资料3.网络资源,如视频、文章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让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意义等,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优质课教案_4
第五单元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一、本课知识综述新航路是指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
新航路的开辟绝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还有一定的宗教根源和思想根源。
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欧洲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殖民掠夺和侵略活动造成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落后。
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二、课标要求与教材解读(一)内容标准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二)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了解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浸润历史核心素养的唯物史观;在评价人物过程中鼓励学生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通过古今对比、中外比较培养家国情怀。
(三)教材解读本课是人教版部编九年级新课标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的第三课。
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探寻新航路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1500年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此前世界各地区各自独立发展,有些地区几乎与世隔绝;1500年之后的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这中间的关键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
经过整合教材,以世界的被发现为核心,展现新航路开辟的前因后果。
但在新课讲授中,以由浅入深、步步推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所以将“新航路开辟概况”这一相对简单的内容提前讲述。
打破“原因——概况——影响”这一三段式的逻辑顺序结构,代之以“概况——原因——影响”的顺序进行讲授。
九年级历史上册《探寻新航路》教案、教学设计
6.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
-通过学习探险家们的勇敢、智慧、坚韧等品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地理、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公布答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针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点。
2.强调探险家们在探寻新航路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敢、智慧、坚韧等品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于历史事件、人物、地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探寻新航路这一历史事件充满好奇,但可能对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影响等方面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这一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历史资料、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善于表达,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历史素养。
1.教师简要介绍15-17世纪欧洲探险家的背景和动机,如:寻找黄金、传播基督教等。
2.详细讲述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包括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的重要贡献。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5.15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基本史实及其影响;了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基本史实及其影响。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提高学生理解概括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3、运用地图动画,教会学生利用地图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新航里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2、学习航海家们的事迹,学习他们敢于挑战未知世界的勇气。
三、学情分析:本校九年级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缺乏探索精神。
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上,大部分同学未能从以往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跳出来,思维比较被动,没有探索创新的精神,一遇到难题就答不上来。
在新课改和“双减政策”下,教育要确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问题、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做到授之以渔。
四、教材内容分析(一)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了解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航海事迹。
(二)难点: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原因及意义。
五、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六、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新课。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而知新,多媒体出示文艺复兴基础知识的表格。
(学生集体回答)14至16世纪,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指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因为它提倡人文主义,肯定人而否定神,故称人被发现。
那么,“世界”被发现指的是什么呢?(生答:探寻新航路)何谓“新航路”呢?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九上第15课探寻新航路优秀教案
通过学生自我表达,既让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人物,又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得课堂具有趣味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对地图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结合对哥伦布人物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
板书设计
5.结合亨利王子和伊莎贝拉女王的故事并结合材料分析“人民为何能开辟新航路?〞从而得出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6.利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由于他们有专门技术,有经济实力,有丰富的思想,还有相对抗的君主国之间的竞争,他们的追求必定成功......总之,西方社会已到达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进行过渡。
3.分析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和1502年坎迪诺世界地图,并结合材料进而分析出新航路开辟的第三个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4.然后利用霍华德·津恩《美国人民的历史》的材料“哥伦布与其西班牙船队在入侵了巴哈马群岛后,残酷地虐待和屠杀岛上的印第安人。他们杀死一个印第安人如同踩死一只蚂蚁,把印第安人剁成碎片以试其刀是否锋利〞,进而让学生思考难道哥伦布是“残暴血腥的屠夫吗?〞
核心素养
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正确认识历史表达,并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通过地图并构建时间轴,分析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成的影响,锻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通过对重点知识点分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信息。
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十五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探寻新航路课程名称:地理年级:八年级主题:地理探索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新航路及其意义。
2.掌握探寻新航路的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
3.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历史观念。
4.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新航路的概念和背景。
2. 探究新航路(20分钟)•分组让学生自主搜索新航路的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并总结所得信息。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所发现的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
3. 名人分享(10分钟)•邀请一些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与新航路相关的名人或事件,并进行简要介绍。
4. 合作探索(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制定一个目标国家或地区。
•要求学生根据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海洋条件等,思考探寻新航路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探寻新航路的结果和理由。
5. 总结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新航路的意义和影响,并与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联系起来。
•讨论学生对新航路的探索过程和团队合作的体验。
拓展活动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幅海洋贸易路线图,包括现有航线和可能的新航路。
2.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新航路探险家的传记,介绍他们的贡献和历险经历。
通过本节课,学生将了解到历史上开辟新航路的重要性和背后的故事,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和历史观念。
通过小组合作和信息搜索,学生能够提高合作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总结讨论,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增加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评价标准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新航路的概念及其意义。
2.学生能够掌握探寻新航路的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
3.学生能够合作进行信息搜索和整理,有效汇报所得信息。
4.学生能够展示对新航路探索的思考和理由。
5.学生能够在总结讨论中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参考资料•《地理教材》•互联网资源•各国地理信息资料。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5.15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课标解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这幅世界地图反映了当时欧洲人逐渐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提示:这幅世界地图反映了当时地圆说在欧洲的流行,伴随着这一学说的流行,欧洲出现了许多勇于冒险的航海家去证明地圆说,去发现未知的大陆,去寻找梦寐以求的财富。
思考:这样做的航海家都有哪些?他们都成功了吗?通过本课,你将走进“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二、探究新知(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材料展示: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
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
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三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 459座岛……爪哇大岛甚富,出产黑胡椒、肉豆蔻、高良姜、生姜、丁香及其他类香料……黄金之多,无人能信。
小爪哇岛出产世界最多之樟脑,质极细,其量值等黄金……其地饶有金银、一切香料,如沉香、苏木、乌木等物,多如牛毛。
——《马可·波罗行纪》材料四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苛以重税。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教师提问:阅读材料,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提示: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海外市场;②欧洲人对财富的渴望,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物质动力;③《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东方的富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④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1二、学习目标: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
2、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海航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3、学习航海家们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学习重点:比较几位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四、学习难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五、学习过程【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可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
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
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自主学习】通揽教材,学生大声的诵读,并标注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
根据预习案研读教材,完成预习任务和预习诊断。
【交流助学】1.以4人为1小组,围绕预习任务展开组内交流,一是,相互印证预习成果形成共识,二是,尝试基础知识记忆。
2.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发言人提交课堂讨论,共性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点评互学】学习任务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学生阅读教材第70--71页,同桌合作,分析归纳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及条件1、原因:①经济根源: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掀起前往东方实现黄金梦的“寻金热”;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之间商路受阻。
原来的商路被打断,欧洲人迫切需要打通到中国、印度的新的商路。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本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探寻新航路 优秀教案
探寻新航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客观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地图等进行动态情景演示,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不同影响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模拟、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会历史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教学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
平静时,大海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可当它愤怒时,强大海流便形成白色汹涌的漩涡,排空的巨浪将船只顷刻掀入海底,这个魔窟的世界会将人推入万劫难逃的地狱。
长期的海上航行会陷入生活的困境,老鼠、牛皮、木屑、令人作呕的臭水成为生存的支柱,孤独无时不在,坏血病一次次将生命带入绝境。
虽然航行如此艰难,探寻新航路的热潮还是出现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寻新航路。
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图片展示:2.教师提问:结合图片提问,图画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女主人手下的书是什么书?她的目光在看什么?说明了什么?提示:图中男主人公正在数金币和银币。
他身边的女主人在看着他或者帮着他数钱。
在当时的情况下,女主人会读《圣经》或祈祷用的书,总之是与宗教有关的书。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四、探寻结果——影响
讲授新课:
一、探寻序曲——原因、条件
探究活动一:为什么以葡萄牙为首的欧洲国家会掀起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呢?
(一)原因
1.以史料、图片、地图、flesh丝绸之路等导出:商品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金银荒;《马可波罗游记》引发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不足之处:课程改革探索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呈现方式应再改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这个观念也是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联系实际,情感升华
由郑和雕塑和里斯本航海纪念碑的直观的对比导入梁启超的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进而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海洋意识教育。世界那么大,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希望大家像这些航海家一样,不忘初心,上下而求索。
引导学生从西班牙、印第安人和人类文明进程三个探讨哥伦布,学习辩证的评价的影响。
通过阅读文本及相关图文史料,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和保卫海疆家国情怀。
板
书
设
计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作
业
设
计
作业1:完成新航路开辟表格(必做作业)
作业2. 制作漂流瓶(两人合作作业)
教 学
方 法
1、学法:自学归纳法、讨论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2、教法:教学法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地图、学案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通过“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引入航海家对新航路的探索导入新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寻新航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客观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影响,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地图等进行动态情景演示,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不同影响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
长期的海上航行会陷入生活的困境,老鼠、牛皮、木屑、令人作呕的臭水成为生存的支柱,孤独无时不在,坏血病一次次将生命带入绝境。
虽然航行如此艰难,但是,探寻新航路的热潮还是出现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探寻新航路。
二、讲授新课。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鸦片走私。
(1)图片展示。
(2)教师提问:结合图片提问,图画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女主人手下的书是什么书?她的目光在看什么?说明了什么?
提示:图中男主人公正在数金币和银币。
他身边的女主人在看着他或者帮着他数钱。
在当时的情况下,女主人会读《圣经》或祈祷用的书,总之是与宗教有关的书。
女主人并没有专心致地读书,而是眼睛紧紧地盯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这说明他们喜爱金钱,渴求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宗教信仰。
这幅图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的一种心态,也就是对金钱的崇拜。
2.问题思考:结合上述图片并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原因(必要性):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
(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直接原因)(4)政治原因: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5)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条件(可能性):
客观条件:
(1)造船技术的进步。
(2)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应用。
(3)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流行。
主观条件:驱使欧洲人远涉重洋、不畏艰险去探寻新航路的除了有黄金的魔力外,还有无形的精神动力。
(1)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的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3)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
(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1.教师讲述: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到达非洲最南端,发现了好望角。
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线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他在阿拉伯水手的引航下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里库特,第一次完成了从西欧绕非洲到达东方的航行,开创了直接联系欧、亚、非三大洲和东西方之间的海上航路。
达·伽马船队在印度采购的丝绸和香料在欧洲出售后,获得了高达几十倍的利润,刺激了西方进一步航行探险的浪潮。
当葡萄牙人沿着非洲西海岸探航时,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家却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进。
在西班牙女王的支持下,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向西航行,计划横跨大西洋,到达印度和中国。
当年10月,船只到达今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哥伦布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之后继续航行,到达今古巴和海地。
哥伦布的航行在欧洲与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航线,结束了东、西半球长期隔绝的状态。
西班牙政府继续支持航行探险,期望直达印度。
1519年,麦哲伦率5艘船向西航行,第二年到达南美最南端。
他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通过了风浪险恶的海峡,进入了浩瀚的太平洋。
1521年,麦哲伦到达菲律宾,因干预岛上内部纠纷,被当地居民杀死。
幸存者继续航行,经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522年回到西班牙。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历时三年。
3.教师提问: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能走在开辟新航路的前列?
(1)地理位置处于大西洋沿岸。
(2)掌握了航海技术。
(3)是中央集权国家,奢侈享乐需要。
(4)人文主义思想提供了精神动力。
(5)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三)走向联合的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问题思考:新航路开辟有什么影响?
1.对世界:
(1)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2)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对欧洲:
(1)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3.对亚、非、美洲:
西欧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也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课堂总结。
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1.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原因——必要性。
(2)条件——可能性。
2.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3.走向联合的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