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第十六课时《金色的草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蒲、英”等6 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 个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8 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 理解草地变化的情况及原因,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通过细致观察发现草地变化的奥秘,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观察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展示一些草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草地的样子。

2.提问:你们见过的草地都是什么颜色的?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金色的草地》,大家想想为什么草地会是金色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 出示生字词:蒲、英、耍、欠、钓、拢
- 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金色的草地讲了哪两件事?
-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一是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草地变色的部分
-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草地颜色变化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 指名回答,出示相关句子:“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 引导学生思考:草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 同桌交流讨论。

- 教师结合图片和文字进行讲解:草地变色与蒲公英的开放时间有关。

早上,蒲公英的花瓣还合拢着,所以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蒲公英的花瓣张开了,草地就变成金色的;傍晚,蒲公英的花瓣又合拢了,草地又变回绿色。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感受草地颜色的神奇变化。

2.学习作者观察的部分
- 提问:作者是怎么发现草地会变色的?
-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 出示句子:“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 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什么。

-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从而知道了草地变色的原因。

我们也要学习作者这种认真观察的态度。

3.拓展思维
-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观察发现。

- 小组内交流,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知道了草地会变色的秘密,也感受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说不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2.布置作业
- 观察一种植物或动物,记录它的变化情况,写一篇观察日记。

-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仔细——(认真)观察——(察看)合拢——(闭合)
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合拢);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张开);傍晚,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合拢)。

五、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草地颜色变化:绿——金——绿
变化原因:蒲公英的花瓣张开、合拢
观察细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