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1).doc

合集下载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

每小題2分,共42分)在每小題列出の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

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の”白板說”和完整の紳士教育理論の學者是( )A. 誇美紐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齊D.赫爾巴特2、在教育目標の分類中,美國教育學心理學家布魯姆就學生學習結果劃分の三大領域是()A. 知識,技能和技巧B. 知識,理解和應用技能C. 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D.認知、應用和評價功能3、馬克思認為,複雜勞動等於倍加の簡單勞動,這主要說明教育具有哪種功能()A. 經濟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4、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の思想指導下,我國從清末開始試圖建立現代學制,在頒佈の諸多學制中,第一次正式實施の是()A. 壬寅學制B. 癸卯學制C. 壬子癸醜學制D.壬戌學制5、教育の本質特點是()A. 影響人の身心發展B. 促進社會發展C. 有目の地培養人D.完善人の自身生產6、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要求義務教育課程實行()A. 六三分段設置B. 五四分段設置C. 九年整體設置D.多種形式設置共存7、主張課程の內容和組織應以兒童の興趣或需要為基礎,鼓勵學生”做中學”,通過手腦並用以獲得直接經驗,這反映の課程類型是()A 學科課程B活動課程C 分科課程D綜合課程8、教師進行教學の直接依據是()A.課程計畫B.課程目標C. 課程標準D.教科書9、羅老師講解”觀潮”這篇課文時,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錢塘江大潮の雄偉壯觀。

他在教學中貫徹了()A.直觀性原則B. 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原則C. 循序漸進原則D.鞏固性原則10、陳老師在講”二氧化碳性質”時,講臺上放著兩瓶沒有標籤の無色氣體,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氣,怎麼區分它們呢?陳老師邊說邊將燃燒の木條分別深入兩個集氣瓶中,告訴學生使木條熄滅の是二氧化碳,使木條繼續燃燒の是空氣,這種教學方法是()A. 實驗法B. 講授法C.演示法D.談話法11、張老師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の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對學生の深切期望和真誠の愛來觸動、感化學生,促使學生思想轉變。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卷及答案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卷及答案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2.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A.深化课堂教学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3.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为()。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4.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5.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6.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A.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B.从主观责任向客观责任发展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7.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B.中心品质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8.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9.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10.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

A.梅依曼B.拉伊C.凯洛夫D.勒温11.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12.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杨贤江D.徐特立1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精编】.doc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精编】.doc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一、单选题1,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答案A,《理想国》B,《政治学原理》C,《论雄辩家》D,《论演说家的教育》考点教育学的发展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D文字解析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为《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2,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答案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卢梭考点教育学的发展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斯宾塞是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和记录;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

3,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答案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考点教育的涵义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A文字解析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4,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答案A,演说家B,智者C,军人和武士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考点教育学的发展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5,“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答案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儿童学理论考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B文字解析如果理解这两句话,很容易判断属于遗传决定论6,在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教育具有()答案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考点教育的涵义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B文字解析教育能够促进劳动力扩大再生产,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这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7,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答案A,甄别与鉴定B,选拔与淘汰C,促进学生分流D,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考点教育的涵义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D文字解析ABC选项均是应试教育评价的功能,只有D选项体现了新课改的发展新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的理念。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真题和答案解析

.一、单項选择题 ( 每题 2 分,共 42 分)1.人类的教肓活动与动物的教肓活动存在实质差别 , 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肓拥有 ( )A.持续性B. 模拟性 C 社会性 D. 永久性答:C2.决定教肓领导权和受教肓权的主要因素 (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人口数目和结果C.社会文化传统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答: D3.今世教肓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以前担当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办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 , 这反应了教肓一定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色 ( )A. 次序性B.稳固性C.可变性D.个别差别性答: D4.德国教肓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肓目的 , 这类教肓目的论属于 ( )A. 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个别差别性答: B5.在学校教肓制度的发展改革中 , 义务教肓制度产生于 (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 D6.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 )A.课程计划 , 课程标准 , 教科书B.课程计划 , 课程标准 , 课程实行C.课程目标 , 课程实行 , 课程评论D.课程主题 , 课程任务 , 课程标准答: A7.依据《基础教肓课程改革大纲》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假如 ( )A. 分科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联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联合8.经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论方法,在一个测试中 , 权衡能否达到测试目的的程度,即能否测出了所要丈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易度E.划分度答: B9. 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豪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誉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遇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课主要表现了哪一教课原则(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一致B.直观性原则C.启迪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A10.权衡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 )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感情D.道道德为11.班主任于老师经过拜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肓的方法是 ( )A. 楷模示范法B.道德评论法C.实质练习法D.感情陶冶法答: C12.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感觉很冷,洋身不舒畅,这类感觉现象是 ( )A. 适应B.对照C.联觉D.合—答: C13.小球十分内向,不爱说话,不论是在陌生的环境仍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示人品拥有( ) 。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笔试真题及解析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A. 夸美纽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齐D. 赫尔巴特【解析】B。

“白板说”是洛克提出的,他认为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A. 知识,技能和技巧B. 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 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解析】C。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

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 人口功能【解析】A。

教育能够培养复杂劳动,因此体现了它的经济功能。

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解析】B。

“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线代学制。

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有目的地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解析】C。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A. 六三分段设置B. 五四分段设置C. 九年整体设置D. 多种形式设置共存【解析】C。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2015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答案(中学)

2015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答案(中学)

2015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教育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B。

解析:形象思维是用人脑中的表象进行的思维。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D。

16.【答案】C。

解析:小红花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属于代币的一种,所以这种方法属于代币奖励法。

故选C。

17.【答案】C。

解析: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

18.【答案】C。

19.【答案】D。

20.【答案】A。

21.【答案】C。

二、辨析题22.【参考答案】此说法错误。

学校文化是一种有意安排或特意引导而形成的文化,它对生活和工作于其中的人,尤其对学生个性和品德的陶冶具有巨大的作用。

校风的影响更为明显。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校风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良好的校风对师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3.【参考答案】此说法正确。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基本作用是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

24.【参考答案】此说法错误。

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25.【参考答案】此说法错误。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三、简答题26.【参考答案】学生、社会及学科特征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27.【参考答案】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

运用说服教育法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第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内容真实、可信;第三,态度真诚、热情;第四,善于捕捉说理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以增强教育效果。

2015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15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15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原理》C.《论雄辩家》D.《论演说家的教育》1.【答案】D。

解析: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也被翻译为《雄辩术原理》。

C 为干扰项,本题正确答案为 D。

2.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卢梭2.【答案】C。

解析:斯宾塞是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和记录;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本题选 C。

3.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故选 A。

4.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

A.演说家B.智者C.军人和武士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4.【答案】C。

解析: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本题应选 C。

5.“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儿童学理论5.【答案】B。

解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强调了遗传等内部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这属于遗传决定论的思想。

2015年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2015年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2015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单选题(共21 题,每题2 分,共42 分)1、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原理》C.《论雄辩家》C.《论演说家的教育》2、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卢梭3、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4、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

A.演说家B.智者C.军人和武士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5、“唯上智与下想不移”、“中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儿童学理论6、在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D.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7、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

A.甄别与鉴定B.选拔与淘汰C.促进学生分流D.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8、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与评价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9、教师不能满足“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强调教学应重视()。

A.传授知识B.发展能力C.培养个性D.形成品德10、王军写了保证书,决心遵守《中学生守则》,上课不再迟到,但是因为冷,王军冬天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至于再次迟到,对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

A.道德认识水平B.道德情感水平C.道德意志水平D.道德行为水平11、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12、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増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的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对国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的识记。

《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雄辩家的教育》《演说术原理》《论雄辩术的培养》等,全书共12卷,主要探讨有关雄辩术的各种理论问题。

其中第1、2、3、12卷等,系统论述了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

故D项正确。

A项:《理想国》是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主要对他的政治哲学主张进行了详细论述。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政治学》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论雄辩家》是西塞罗论述教育的主要著作,发表于公元前55年。

在此书中,他谈论了一个演说家所必需的学问和应该具有的品格。

《论雄辩家》是以对话形式写的,但非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2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代教育家思想的识记与理解。

斯宾塞作为1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对当时社会的教育现状极其不满,认为教育应当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适应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传授有价值的知识,教育的任务和目的就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

通过知识价值论,他强调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个或那个知识有没有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即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的价值。

结合题干要求,可知C项正确。

A项:夸美纽斯在其代表性理论“泛智教育”思想中强调“教育是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一门艺术”,此外还在其代表著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论证。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传统“三中心”理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卢梭是法国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自然主义教育家、文学家。

卢梭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自然人并不是倒退到原始社会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即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盛的“新人”。

2015年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解析

2015年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解析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

A.知识、技能和技巧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考拉教育D.人口功能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促进社会发展C.有目的地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A.六三分段设置B.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考拉教育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教科书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A.直观性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0.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讲授法C.演示法考拉教育D.谈话法11.张老师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思想转变。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答案]:B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

A.知识,技能和技巧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答案]:C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

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答案]:A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B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促进社会发展C.有目的地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答案]:C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A.六三分段设置B.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答案]:C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B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答案]:B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教科书[答案]:D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A.直观性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A10.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2015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卷

2015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卷

2015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22.【题干】教肓目的和培养目标是统一概念。

23.【题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24.【题干】液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肓的影响较大。

25.【题干】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26.【题干】简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27.【题干】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28.【题干】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9.【题干】简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情绪学说。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30.材料某校初二女生小芳,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听课不专心,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引起他人的注意。

当老师批评她或同学责备她时,她不仅毫无羞怯之意,反而感到高兴。

平时,小芳和老师、同学们都很少沟通,不愿意交流,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她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茬,而且常常在当面或背地里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有时还无缘无故地欺辱同学。

当然,小芳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她性格直率,敢作敢为,勇于承担任务,而且身强体壮,体育成绩好,是运动场上的风云人物,每次运动会都能给班里争光。

问题:【题干】如果你是班主任,根据材料小芳同学的表现,在对她的教育中,你认为应该贯彻哪些德育原则?(4分)运用哪些德育方法?(4分)请分别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10分)31、材料研究者设计了一个“两绳问题”的实验,在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两根相距较远的绳子。

被试者无法同时抓住,这个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一把螺丝刀和一把钳子。

要求被试者把两根绳子系住(如图2所示),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

结果发现只有39%的被试者能在10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被试者认为钳子只有剪短铁丝的功能,没有意识到还可以当作重物采用的问题:(1)上述实验主要说明哪种因素影响问题的解决?(6分)该实验结果对教学工作有何启示?(6分)(2)请指出问题解决还学到因素的影响。

2015年《中学综合素质》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1).doc

2015年《中学综合素质》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1).doc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以人为本D.均衡发展2.()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A.以人为本B.发展素质C.提高能力D.实现自我价值3.某市教育局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

而当问他们所教的学生“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l4%。

这说明()。

A.教师缺乏爱心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C.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D.教师对自己太自信4.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

A.教师角色认知B.教师角色体验C.教师角色期待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C.教育与惩罚并重D.开除学籍6.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坚持知与行的统一B.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C.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D.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7.被撤销教师资格的教师,自撤销之日起()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1年B.2年C.3年D.5年8.下列情形中,教师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不能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C.与同事相处不够融洽的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9.曾揭示教师示范角色的特点,并指出“教师的职业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的人是()。

A.乌申斯基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杜威10.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特殊性在于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的指导下进行的。

A.教育方针B.教育策略C.学习理念D.教师11.创造了“长袜子皮皮”形象的儿童文学作家是()。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对国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作、理论的识记情况。

“白板说”和绅士教育理论都是洛克的代表性思想。

“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尤其是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此外,在《教育漫话》这部作品中,洛克对绅士教育思想进行了详尽论述,他认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故B项正确。

A项:夸美纽斯在其代表性理论“泛智教育”思想中强调“教育是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一门艺术”,此外他还在其代表著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论证。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传统“三中心”理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的识记情况。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在其著作《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表明,经教育活动而希望引起和实现的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类别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目标领域。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依据价值内化的程度,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五级;辛普森把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七级。

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混淆选项。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对经济具有极大促进作用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马克思通过他的劳动价值论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较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

每小题2 分,共4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A 夸美纽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齐D 赫尔巴特[答案]:B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A 知识,技能和技巧B 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 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答案]:C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 人口功能[答案]:A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答案]:B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有目的地培养人D 完善人的自身生产[答案]:C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A 六三分段设置B 五四分段设置C 九年整体设置D 多种形式设置共存[答案]:C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D 综合课程[答案]:B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A 课程计划B 课程目标C 课程标准D 教科书[答案]:D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他在教学中贯彻了()A 直观性原则B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巩固性原则[答案]:A10、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A 实验法B 讲授法C 演示法D 谈话法[答案]:C11、张老师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思想转变。

2015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及完全答案解析

2015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及完全答案解析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2.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3.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教育的方向B.教育为谁服务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D.教育怎样培养人4.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

A.弗洛伊德B.华生c.桑代克D.巴甫洛夫5.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6.教学原则是依据( )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B.教育部颁布的文件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D.教学目的7.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8.《学记》提出课内和课外要相结合,且课外要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这反映了( )原则的要求。

A.教学相长B.预时孙摩C.长善救失D.臧息相辅9.成功解决一道难题后产生的自豪、愉快感属于( )。

A.理智感B.美感C.道德感D.成就感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11.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

A.保持B.再认C.回忆D.识记12.教师的哪一种领导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 ) A:专断型B.民主型C.放任型D.综合型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是( )。

A.打扫校园B.植树造林C.拥军优属D.帮老助残14.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

A.课堂凝聚力B.课堂气氛C.课堂控制D.课堂管理15.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真题和答案解析

一、单項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人类的教肓活动与动物的教肓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肓具有( )A.延续性B.模仿性 C社会性 D.永恒性答:C2. 决定教肓领导权和受教肓权的主要因素( )A.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 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C. 社会文化传统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答: D3. 当代教肓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肓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 顺序性B. 稳定性C. 可变性D. 个别差异性答: D4. 德国教肓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肓目的,这种教肓目的论属于( )A. 个人本位论B. 社会本位论C. 集体本位论D. 个别差异性答:B5. 在学校教肓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肓制度产生于(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答:D6. 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A.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实施C. 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D. 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答:A7. 根据《基础教肓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A. 分科课程B.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 综合课程D. 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8. 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A. 信度B. 效度C. 难易度E. 区分度答:B9. 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A.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B. 直观性原则C. 启发性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答;A10. 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A. 道德认识B. 道德意志C. 道德情感D. 道德行为11. 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肓的方法是( )A. 榜样示范法B. 品德评价法C. 实际练习法D. 情感陶冶法答:C12. 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洋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A. 适应B. 对比C. 联觉D. 合—答:C13. 小球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

A.柏拉图B.荀子C.孟子D.洛克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5.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

A.一定的帮助B.直接影响C.较弱的影响D.间接影响6.“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A.赫尔巴特B.皮亚杰C.杜威D.瓦·根舍因7.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是()。

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教学要贯彻()原则。

A.启发性B.直观性C.巩固性D.渐进性9.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为代表的教学理论是()教学理论。

A.哲学取向的B.行为主义的C.情感的D.认知的10.教师成为一个专业工作人员,能够对教育问题做出反省性思考,属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阶段。

A.求生期B.巩固期C.更新期D.成熟期11.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金纳D.冯特12.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的测验。

A.成就水平B.能力形成C.结构D.智力发展1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整体性14.以下的理论,哪一项是维纳提出的?().A.成就动机归因理论B.自我效能感理论C.成就动机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15.弹钢琴的人可以演奏电子琴是因为()。

A.负迁移B.正迁移C.原型启发D.定势16.最容易导致自杀的不良情绪是()。

A.抑郁B.惊奇C.厌恶D.暴怒17.心理学应通过内省法探寻在不同刺激环境下心理的构成元素,主张这一观点的心理学流派是()。

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18.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A.对偶故事法B.两难故事法C.实验法D.观察法19.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处于青年期的特征是()。

A.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20.“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B.继承性C.永恒性D.相对独立性21.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无作用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

并说明理由。

22.惩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23.特殊迁移的范围往往比一般迁移广。

24.教育的价值决定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活动。

25.晶体智力随着年龄的衰老而衰老,在40岁时达到高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27.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28.简述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9.舒尔曼认为,专家教师应具有哪几个方面的专门知识?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

并回答问题。

30.材料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问题: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31.材料某班上语文课,课文内容是讲沙漠中的骆驼。

当教师讲到“骆驼的嗅觉很灵敏,几十里外的水源,它都能嗅到……”时,小颜同学提出一个问题:“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骆驼怎么能‘嗅到’呢?”其他同学也纷纷议论起来……问题:如果你是教师,你会怎么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呢?请按照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谈谈你的做法。

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专家点拨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学思想是历年考试的重要考点,出题频率非常高,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的形式出现较多。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的,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洛克提出了“白板说”。

考生必须牢固掌握这些观点的内容。

2.B【解析】夸美纽斯是捷克教育家。

他说,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被称为“泛智教育思想”。

所谓“泛智论”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这里的“泛”是指一切知识;另一层意思,“泛”是指一切人。

因此,泛智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3.A【解析】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有影响。

研究表明,坐在教室前面几排及中间几排的学生似乎是最积极的学习者,教师大多时间都站在这些座位的前面,师生之间的言语交流大多集中在教室的这一区域;其他位置尤其是后面座位的学生则难以参与,并且更容易走神。

因此,教师要经常变换学生在课堂中的座位。

4.C【解析】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包括通常所说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它既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学工作的终点。

5.B【解析】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影响。

普雷斯顿认为,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于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

此外,教师的学识、教学能力和人格品质对课堂管理也有一定影响。

6.C【解析】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的著名观点。

专家点拨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

他的教育理论是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内容,一般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7.A【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一种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8.C【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教学要贯彻巩固性原则。

专家点拨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这是历年考试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各种题型都出现过,所占分值较大,考生必须牢牢掌握每一条原则的概念及要求。

9.B【解析】程序教学是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程序教学理论是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10.D【解析】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成熟阶段,教师已经成为一个专业工作人员,能够对教育问题做出反省性思考,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利于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

11.B【解析】艾宾浩斯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得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

专家点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及其规律是经常考查的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需要重点识记的是:(1)遗忘曲线提出者——艾宾浩斯;(2)遗忘规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12.A【解析】标准化成就测验由专家或学者们编制,目的是评定个体的学业成就水平。

13.B【解析】知觉的理解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言语指导外,也会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实践活动的任务等的影响,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说明了主观因素对知觉理解性的影响。

14.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提出了成就动机归因理论,他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需要层次理论由马斯洛提出。

15.B【解析】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弹钢琴的人可以演奏电子琴正是因为正迁移。

16.A【解析】抑郁症又称抑郁性神经症,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的神经症。

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有严重的焦虑感。

抑郁是最容易导致自杀的不良情绪。

专家点拨在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中,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是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生要重点掌握这些心理问题的含义及表现。

17.A【解析】冯特及其学生铁钦纳是构造主义的代表,这一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还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

18.B【解析】柯尔伯格利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包括前习俗阶段、习俗阶段和后习俗阶段。

专家点拨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是历年考试中的重点考查内容。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进行了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

柯尔伯格则采取两难故事法,提出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19.A【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处于青年期主要是建立同一感和避免同一感的混乱。

自我同一感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20.C【解析】永恒性是教育最基本的一个社会属性。

它是指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和人类社会相伴始终,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有教育现象存在。

21.C【解析】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定势可以成为正迁移的心理背景,即定势有积极的一面,它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的一致性。

此外,定势也有消极的一面,它阻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利于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心理活动表现出惰性,显得呆板,不利于适应环境,有碍于解题的速度和灵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