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册期末模拟测试(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必修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必修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惊鸿一瞥雅俗共赏B. 风和日丽雪中送炭面面俱到C. 惊涛骇浪漫不经心风雨同舟D. 瑞雪纷飞水天一色眼花缭乱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为了参加这次比赛,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D. 通过这次旅行,我深刻地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不好的一项是()A. 月光如水,洒满了整个房间。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读起来非常有趣。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让人感到舒适。

D. 这个方案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座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B. 他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D. 这条河,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流淌在广袤的大地上。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苹果很甜,你尝尝看。

”他笑着说。

B.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我说。

C. “这本书我看过,很有意思。

”他回答道。

D. “这个难题我不会做,你能帮我一下吗?”我问道。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沁园春·长沙》中,“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句中,“携”字的含义是______。

7. 《背影》中,作者回忆起父亲送他上学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______。

8.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主要源于当时社会的______。

9. 《荷塘月色》中,作者通过描写荷塘月色的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的______。

10.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最终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是______。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湖北省武汉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湖北省武汉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文本内容:想象力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之一。

在古代,人们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各种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文学作品。

而在现代社会,想象力则被广泛应用于科学、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

想象能够帮助人们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创造出无数奇妙的事物。

比如,从简单的一张白纸出发,通过想象力,人们可以将其变成一本精美的图书,或者成为一个精美的工艺品。

想象的力量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对于集体也有重大意义。

历史上,一些重大的科技突破,往往需要一群富有想象力的人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想象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特质,它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今天,我们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更加需要激发每个人的想象力,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1.下列关于想象力的说法,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3分):A. 想象力只能在古代发挥重要作用。

B. 想象力仅限于个人层面的影响。

C. 想象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D. 想象力无法将一张白纸变成精美的图书。

1.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能够了解到想象力的哪方面作用?(3分)A. 只能在文学创作中发挥作用。

B. 只能独自想象创造出艺术品。

C. 不仅是个体层面,对集体乃至社会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D. 只能在科技领域发挥作用。

1.文中提到的想象力在现实中的应用,下列哪项未被直接提及?(3分)A. 科学发明。

B. 艺术创作。

C. 商品销售。

D. 文学创作。

1.根据文章,想象力的作用是什么?(4分)A. 创造神话传说。

B. 仅限于创造文学作品。

C. 达到创建图书或工艺品的能力。

D. 帮助人们以新视角看待世界,并创造奇迹。

1.根据文章,以下哪项是未来发展方向?(3分)A. 忽视个人想象力。

B. 抑制群体的想象力。

C. 激发每个人的想象力。

D. 避免使用想象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

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

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

“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

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品德人格,保证人生代价的实现。

儒家寻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品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实际模式。

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等候和寻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品德操守,要精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解释,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出格是人的品德品行。

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寻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增进个人幸福。

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寻求精神生活,品德理性正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

儒家很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品德,如正义、诚笃、信赖、刻薄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品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

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进步后,人的幸福感并不肯定增加,人们领会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寻求的乐趣。

高一上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

高一上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

高一上语文期末模拟测试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

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

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

相比之下。

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

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

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

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

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

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

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

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

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

高一语文上期末模拟试卷(有答案)

高一语文上期末模拟试卷(有答案)

高一语文上期末模拟试卷(有答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语文上期末模拟试卷,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考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3分)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黑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岑(ceacute;n)寂勾(gōu)当蕴藉(jiacute;) 隽(juagrave;n)永B.绵亘(gegrave;n) 深邃(suigrave;) 坍圮(jǐ) 清沁(qigrave;ng)C.褒(bāo)词恪(kegrave;)守赘(zhuigrave;)言亵渎(duacute;)D.熨(yugrave;n)帖灼(zhuoacute;)烈猝(cugrave;)然诅(jǔ)咒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翻样子吧。

B.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C.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D.可见当时嘻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3、下列古代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的内容以风、雅、颂来划分,而赋、比、兴指《诗经》的艺术手法,《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由西汉刘向编辑,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诗集。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C.王羲之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兰亭集序》的书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是五言诗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号称五言之冠冕。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讲究“兴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原是诗歌创作的要求,但“兴寄”的深浅有无,古人不仅常用于诗歌评论,且注重“兴寄”的诗,作者往往有意让它的意味“使人思而得之”,或“以俟人之自得”,而不正言直述。

所谓“兴”,原是赋比兴的“兴”。

“兴”的写法就是“托事于物”,或“托物兴词”。

寄托于某种事物以表达感情的“兴”,也就是“兴寄”。

“兴”字的含意是“起”,诗人所兴起的是情,所以,《文心雕龙·比兴篇》说:“兴者,起也。

起情,故兴体以立。

”只是这种情是诗人触发外物而兴起,又寄托于物而表达出来的。

由此可见,古典诗歌的所谓“兴寄”,主要就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唐代,“兴寄”逐渐形成和“彩丽竞繁”“其体华艳”相对的概念,用以指诗歌应具有充实而有意义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如白居易《与元九书》所论:“诗之豪者,世称李、杜。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杜诗最多……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

”从白居易在同文中称自己有关“美刺兴比”的诗为“新乐府”,元稹在《进诗状》中称自己的乐府诗“稍存寄兴”,可知“比兴”和“兴寄”的要求是相近的。

这种“比兴”或“兴寄”,就是要求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了。

用这样的要求来衡量齐梁时期的诗作,自然是“兴寄都绝”。

唐宋以后,诗词的“兴寄”受到诗人们更大的重视。

明人胡应麟、许学夷等多次用“兴寄”的深浅来评论诗歌优劣,到了清代,甚至认为“文无比兴,非诗之体也”(冯班《钝吟杂录》);“伊古词章,不外比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自序》)。

没有比兴就不成其为诗,以至一切文学作品,无不是用比兴写成的,这就把比兴的地位提得更高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必修上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3·江苏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

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检阅我们的家底:(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空旷(guǎng) 跛脚(b) 倒坍(tān) 相形见绌(chū)B.蜷缩(qun) 吞噬(sh) 惬意(qi) 恪尽职守(k)C.峥嵘(zhēng) 笔杆(gān) 刹那(sh) 浅尝辄止(zh)D.眩晕(xun) 骸骨(hi) 饿殍(f) 猝不及防(c)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春夏之交,群峰碧绿,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从新长的桉树,枝桠上翘,新芽竟长,欣欣向荣。

B.我沿着第五大街散步,只看看万花简般五光十色的景象。

我确信,那些活动在人群中的妇女的服装色彩一定是一副决不会令我厌烦的华丽景象。

C.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披露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D.信息产业部21日起动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系列活动,活动将持续一年,全面治理互连网.移动通信网上违法不良信息,倡导网络文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

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B.人类用食物作为诱饵,许多小鸟都在劫难逃。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对此真实的写照。

C.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代表和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D.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山东省枣庄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枣庄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期末模拟检测考试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作答时,请将选择题答案按要求涂写在答题卡上,其他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

以往一些乡村文化建设项目之所以流于形式或者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乡村文化知之甚少。

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需要清晰认识三个问题,即乡村有哪些文化,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如何建设乡村文化。

乡村是文化的宝库。

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

一是农耕文化。

这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包括农学思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等。

二是乡村手艺。

像木匠、石匠、篾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反映着村民们的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

三是乡村景观文化。

乡村景观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大地景观为背景,由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等共同构成,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四是乡村节日与习俗。

生活习俗作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包括衣食住行的方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习俗,以及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广泛内容,也包括乡村艺术和娱乐活动等。

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载体,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乡村。

由于传统文化的复杂性,每一类文化的存在空间、呈现形态都不尽相同。

以下三个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乡村的空间形态。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载体。

乡村空间由村落、民居、院落及公共空间等构成。

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

二是乡村生产方式。

农业生产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具的使用、地方品种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栽培措施、特殊的农业制度等都存在于特定农业生产过程之中。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本试题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其中第Ⅰ卷30分,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120分,为主观题。

第Ⅰ卷(30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吞噬(shì) 熨(yù)帖小心翼翼(yì) 入不敷(fū)出B.倒坍(tān) 炽(chì)烈不屈不挠(ráo) 魂牵梦萦(yíng)C.惬意(qiè) 瞭望(liáo) 凝眸远眺(mōu) 曝(pù)背谈天D.粗犷(kuàng) 呆滞(zhì) 目光炯炯(jiǒng) 不可胜(shèng)数2. 下列各组中字形均正确的一组是:()A.震荡匮赠众说纷纭下笔千言,离题万里B.震颤甲胄臭名昭著出于其类,拔乎其萃C.肃睦呆滞震撼人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D.和睦暄闹哀声叹气机不可失,失不再来3. 下列各句中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人心里有一股毁灭的冲动、发怒、杀人的冲动。

B.在楼下时,不是有人在喊“其他人抬到美术教室去”吗?我不属于“其他人,”我还活着。

C.“这个城叫什么名字?”我问这位躺在我旁边的人。

D.“该死的,”司机大声地回答:“你们已经解除灯头管制了吗?”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跟他(凡尼亚)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只是我的心的历害,得换一个活塞了……②我感到左大腿上挨了一针,全身猛地了一下,我想抬起身子,可是坐不起来……③每一幅照片都有人心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

A.震荡震撼震颤结果B.震撼震荡震颤后果C.震荡震颤震撼后果D.震颤震撼震荡结果5. 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1945年,声名显赫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

B.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他们确乎少了些刚烈。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带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带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带答案)天津市青光中学 2010-2011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犒赏(kào)藐视(miǎo)允许(yǔn)以儆效尤(jìng) B.锃亮(zèng)确凿(záo)缄默(jiān)哗众取宠(huá) C.甄别(zhēn)作坊(zuō)内讧(hōng)喷云吐雾(pēn) D.讹诈(é)舍间(shè)濒临(pín)风声鹤唳(l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辍学满腹经纶残羹冷炙兼容并蓄 B.掣肘若即若离禁若寒蝉汗牛充栋 C.恰谈扶危济困插科打诨暗度陈仓 D.蝉联唇焦舌敝茶余饭后花拳秀腿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汶川地震让许多人家园尽毁,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易地重建。

一年过去了,大多数人已从灾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安土重迁,安居乐业。

B.经济不景气,股市连连下跌,沪深股指都缩水了将近三分之二,许多人多年的积蓄就这样付诸东流了。

C.在金融危机的肆虐下,任何国家都不大可能“独善其身”,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有双赢的结果,“三人成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D.陈水扁海外的资产陆续被曝光,多达几十甚至上百亿,他本人称这是政治献金,而媒体则说这是他搜括的民脂民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段时间由于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纷纷宣布对南海部分岛礁拥有主权,致使我国维护南海领海、领土主权完整的行动越来越困难。

B.人类能从地面利用雷达和望远镜观测的太空碎片大约是13000 个。

其中,地球轨道上漂浮着不下 4000 个飞行器的残骸。

C.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严重依赖进口,石油海上运输的安全性也越来越令人担忧。

D.新的土地法规定,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各级政府不得以各种理由加以干涉。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现代化”的内容呢?每个中国人生来就属于一个毫无疑问的国家和民族,这种国家归属感和民族归属感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血液。

大概许多人没有意识到,我们中国人视为理所当然的这种国家和民族意识非常具有现代性。

现代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无论是国内层面或国际层面,无不是建立在国家制度之上的,没有国家制度简直不可想象。

在思想领域,民族主义是现代社会较之一切政治意识或宗教观念都更为重要的意识形态。

在多数情况下,民族利益高于阶级利益、教派利益。

中国人民历来把“国”与“家”相连,把“国”视为“家”的扩大,“国家”成为我们华夏子孙最为稳定而深厚的人生依附和精神家园。

除了外患所迫,中国鲜有企图从内部分疆裂土的。

即使内忧外患最为深重的时候,中国也少有无政府状态。

民族意识则往往更加强烈,民族命运屡屡浴火再生。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屈辱。

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又让我们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光明愿景。

不能不说,人民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并保持社会稳定的强大推动力量。

在人类实现大同社会之前,或者在人类实现无阶级、无国家的共产主义社会之前,这种爱国精神和民族主义意识始终是一种现代的和先进的制度。

儒学之所以充满了现代性,乃是因为它是一种世俗的社会知识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

它用世俗的、建立在实用理性基础上的观点和原则,解决了西方人需要借助神才能解决的信仰问题;同时,它又通过诉诸人的内在道德规范,解决了西方文化中必须通过外力强制立法才能解决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问题(即所谓法治和德治之分)。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儒家文化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延续、稳定与治理。

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血缘是稳定的力量。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

“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

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亲属是自己人,从一个根本上长出来的枝条,原则上是应当痛痒相关,有无相通的。

而且亲密的共同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的,因之在授受之间无法一笔一笔的清算往回。

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

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账,意思就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

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

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

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

“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往来也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也增加了。

货币是清算的单位和媒介,有了一定的单位,清算时可以正确;有了这媒介可以保证各人间所得和所欠的信用。

“钱上往来”就是这种乐意当场算清的往来,也就是普通包括在“经济”这个范围之内的活动,狭义的说是生意经,或是商业。

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客边”的地位有了特殊的方便了。

寄籍在血缘性地区边缘上的外边人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

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钱,可以当场算清,不必讲人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所以依我所知道的村子里开店面的,除了穷苦的老年人摆个摊子,等于是乞丐性质外,大多是外边来的“新客”。

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

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高一必修一语文期末考试卷答

高一必修一语文期末考试卷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演绎角色B. 漠不关心惊涛骇浪纤夫C. 眉清目秀颐指气使崇拜D. 雕梁画栋水滴石穿谈笑风生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越来越健康,这就是他成功的关键。

C. 她不仅学习好,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色,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这个花园里的花草很美丽。

变换后:花园里的花草很美丽。

B. 原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变换后: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污染。

C. 原句: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成绩总是不理想。

变换后:尽管他学习刻苦,但成绩总是不理想。

D. 原句:她的话语虽然不多,但句句都表达了她的心意。

变换后:她的话语不多,但句句都表达了她的心意。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在天空中闪烁,像无数只眼睛在注视着大地。

B. 他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

C. 这篇文章像一篇散文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D. 那个孩子像一只小猴子,调皮捣蛋。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很喜欢读书,尤其喜欢《红楼梦》这本书。

B. 我问:“你什么时候回家?”他说:“明天晚上。

”C. 她说:“你们知道吗?我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我不是药神》。

”D.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努力工作,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腹诽(fěi)神秘(shén)悠然(yōu)B. 恍惚(huǎng)舒展(shū)奔腾(bēn)C. 腼腆(miǎn)悠长(yōu)憔悴(qiáo)D. 呆滞(zhì)混沌(hùn)惊悚(sǒng)7.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洒脱妩媚纤巧B. 潇洒沉醉酣畅C. 精神美妙沉默D. 舒畅沉重精彩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必须付出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