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思政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几千年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1. 传承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伦理、审美和思想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2.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道德修养和人格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要代表,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
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提升其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当今社会,道德沦丧、人心浮躁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当承担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责任,为社会风气的净化和良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3. 增强文化自觉,促进全面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还蕴含了丰富的艺术和文学资源。
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推动他们全面发展,使自己更具有内在修养和外在魅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1. 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大学作为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通过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 开展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展览、书法、绘画等活动,让大学生更加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和价值。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2De at n f n gme tMija gU ies yF z o uin 3 0 0 , hn . p rmet a e n, nin nv ri ,u h uF ja ,5 1 8 C ia) o Ma t
【 bt c]h tl d cs e bec sts fh aioa C i s clr i tedo g a adpli l dc i ,hnaa sdi A s at iaie ius t sne tu o t t di l hn e uue nh el i l n otaeuao t nl e s r T s rc s d h a a e r tn e t i o c i c tn e y t
【 e 0d】n e i; r ioa Cie uued0 g aad ota euao K y rsu i rt Ta tnl hns clrIel i l n li ldctn w v sy d i e t ; 。 c p ic i
中 国传统文 化 . 中国几 千年文 明发展 的积淀 . 以中华 民族 的 是 它 由于科学技术 的迅猛发展 . 我国大学 教育 主要注重于专业 知识 的 思维方式 、 价值观 念 、 伦理道德 、 性格 特征 、 审美 趣味 、 知识 结构 、 为 灌输、 行 技能的训练 , 而忽视 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 特别是 由于人文科学 规范 、 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 和延续着… 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体是儒 不像技术科学那样可 以看到直接的利益和效果 . 也使人们形成 了它没 从 特别 是理工农医类大学 生 家文化 , 另外还包 含着道 、 、 、 其他各 家学说 , 法 兵 佛等 具有极 其丰富 的 有 多少用处的错误观念 . 而导致大学生 . 内涵。2 0 年 . 0 4 中共中央颁布 1 号文件《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 缺乏必要 的传统文化知识和人文素质。 6 关 生思想 政治教 育的意见 》 .明确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 中要发挥 2 中 国传 统 文 化在 大 学 思想 政 治 教 育 中 的 主要 作 用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 用. 要对 当代大学生深入进行 弘扬和培育 民族 精 神教 育[当前 , 2 1 . 弘扬传统文化 、 继承传统美德 、 对大学 生进 行传统文 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所蕴 涵的价值观念是 中华 民族 智慧和文明 的 化 教育 已经成为高等 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 内容之一 集 中体现 , 是推动历史前进 的动力 , 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灵魂 , 包含着人 引人中国优 秀传统 文化 的精华与要素 , 努力开掘传 统文 化的现代 格 修养 、 理想 与道德情操 、 国主义 、 爱 社会 责任感等各 方面 的精 神元 意义 . 不仅有利于消减 当前大学生思想 动态 中的消极因素 . 同时可以 素 . 对青年学 生精 神品格 的培养 有着积极地现实意义 . 是大学德育教 使传统 文化中的宝贵 思想资源和精 神资源在培育 新时代的知识分 子 育宝贵的精神资源 . 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 。 事业 中发挥应有 的作用 . 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 目的 21 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相结合 ,有利 .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价值取向、 行为方式等方面容易走人误区。 一些学生一味贪
图享乐 , 俭意识淡薄, 勤 自我意识膨胀 , 穿着打扮 追求名牌 , 甚至为拉关系不惜“ 重金 ” 请客吃饭 ; 一些学 生的亲情观 、 友
前. 大学校园面对着社会上功利 主义潮 流的冲击 . 以加 强 所
、
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 球化进程 的加快和现代传 媒技术 的发展 , 各种外来文化在 为我们 吸收国外 文明成 果创 造有利条件 的 同时 , 也使 社会上 出现 了思想 多元化趋 势。 这对 世界 观 、 人 生观、 价值 观尚不成熟 , 社会经 验贫乏 , 是非分 辨能力有 待 提高 的青年学生影响很大 。由于个人认识上 的片面性 以及 市场经济探索 中出现 的一些 问题 , 当代 大学生在思想意识 、
贤而 内 自省也 ”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躬 自厚而 薄责 于 “ “
( ) 大传 统文化教育力度 , 一 加 推进课程体 系的改革。 从 课程设置上来看 ,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处 于十分 尴尬的境 地。 现在大学生中特别是理工科学 生中普遍存在重理轻文 、 重专业 学习轻人文学习 的现象 , 致使 学生文字功底较差 、 人
优 秀传统 文化常 常 以厚 重 的人文气 息给人 以人 生启 迪, 使人 陶冶情操 、 修身养性 、 摆脱庸俗 、 提高境界 。 可以说 ,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 目的不仅在于增 长知识 ,而且在于提 高心灵的境界— —达到超乎现实 的境 界,获得丰富 的人生 感悟 。
学校是开 展传统文 化教育 的主 阵地 , 但是 由于缺乏 有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挥着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大众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扬长避短,加以合理利用,有效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一旦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便可以使其获得更加自主和灵活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994年,中共中央颁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要对当代大学生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其中也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可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1.1传统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既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有时代特征。
中国文化既包括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又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对于传统文化的内涵,笔者比较推崇杜超老师的观点。
杜超老师在《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一书中说:所谓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包含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
1.2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精华1.2.1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纵观中国历史,爱国主义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的作用

形成 一 定 的文化传 统 与道 德标准 。 由于世 调 为社 会 为民族 为 国家 为人 民的整体 主义 俗文化 、网络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与冲击 , 当代 大学 生 人文 素质特 别是 传统 文化 的缺 失已成 不争 事实。要改变这种尴尬 的现状 , 需 要思 想政 治教 育工作 者 重视人 文素 质教 育 ,唤醒 大 学生 的传统 文 化记 忆。优 秀 的 传统 文 化既 能够 给大学 生提 供一 个 了解学
思想 政治课 教材 是我们 对大 学生进 行 思想政 治理 论课 教学 的基 本途径 ,是体 现 思 想政 治理 论课教 学 内容和 教学 方法 的知 识 载体 ,也是 深化 思想 政治理 论课 教育 教 学 改革 ,全面 推进 素质 教育 ,培养 合格 人 才的重要保 证。搞好思想政治课教材建设 ,
政 工 研 究
中国传统 文化在增 强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中的作 用
闰 国明 何 建 忠
( 军械 工程 学院 河北 石家 庄 000 503)
[ 要】 摘 思想政 治教 育 以传 统文 化 为依托 来增 强 实效性 ,可 以提 高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 文化 品位 .儒 家思想 是 中 国传统 文化 的精 华 ,在 高校 德 育 中
是 世界 观 方面德观 。它传 递 出 种普 遍 的生命 意识 ,其所 表 现出 的尊重
合 一 ” 。 “ 人 合 一 ” 既 是 传 统 文 化 中 的 天
一
为具体 的三 个层次 ( 士、君 子与圣人 ) 的培
一
养 目 ,通过设计趋近 “ ,义 ,礼 ,智 , 标 仁 的可能 性。 当前确 定高校 思 想政治 教育 的
圣贤人 格 的做 法。高校 要根据 大 学生 个体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它的存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
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添加了重要的支撑,丰富了学生的"国之文化"视野,使学生既能够接受现代知识,又能坚定一贯的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观念。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弘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可以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勤奋好学的生活态度,深刻影响学生理解现实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让学生从中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增强国族观念,更好地把握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大的支撑,为学
生的成长提供灵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深入思考中华文化的真谛,探索中华文化的价值,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1. 引言1.1 引言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一直传承至今。
而大学生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影响,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需要被传承和发扬,而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力量,更需要深入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显得非常必要。
这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们更加深刻地领悟自己的文化根基,也能使他们更好地抵御外来文化对其价值观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大学生们将会更加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从而成为真正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青年才俊。
我们有必要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为培养更加优秀的青年力量做出积极的努力。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共同努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正文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结晶,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中医、易经等多种元素。
这些文化价值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崇德修身,注重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
儒家思想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对于塑造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当今信息爆炸、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冷漠,心灵空虚感日益增加。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爱人如己”,强调仁爱、亲和、共情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大学生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诗词歌赋、书法绘画、舞蹈音乐等等。
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修养、审美情趣、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显得尤为必要。
1.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忠孝、礼仪、诚信、宽容等美德,这些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这些美德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可以使广大大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美德的内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增强文化自信。
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文化冲突现象日益增多,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逐渐减弱。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使其能够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展现中国风采。
3.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它强调的是全面发展的理念,主张形成全面素质的人才。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意识,使其不仅仅局限于学术上的成功,更关注身心素质的提高。
4.培养国际化人才。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可以培养具有国际化眼光和胸怀的人才,使他们在国际交往中更好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魄力。
1.丰富课程设置。
在大学生的思政课程中,可以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门课程,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艺术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其文化自信心。
2.组织文化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中华传统文化展览、书法绘画比赛、古典诗词朗诵大赛、传统舞蹈音乐表演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探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并取得有效的效果,成为高校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念。
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应该提供全方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包括课程设置、活动组织等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思政课中可以增加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和思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组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国画、音乐、舞蹈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高校应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
传统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学生应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领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经典著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学习传统文化的美学理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和艺术鉴赏能力。
高校还应该注重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行为方式和处世态度。
高校应该通过实践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其在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通过实践来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乐善、忍让等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世界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源远流长,绵延至今且从未中断。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辉煌篇章,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来所有智慧的结晶[1]。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与科学思想,其中不乏优秀的人格修养、理想、情操与道德规范等精华部分,这在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所以,现代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利用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推动作用。
一、传统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缺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文化、信息以及价值观不断的涌入我们的生活当中,而传统文化也在当前的思想浪潮当中呈现出被边缘化的趋势,这一点在年轻人当中显得尤为突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也越来越不受重视。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许多的表现形式,比如传统节日、服装、戏曲、音乐等等,而在这些众多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当中,现在的大学生群体明显对其内涵不够了解。
我国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设定为法定节日,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收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而根据一项科学调查显示,居然有高达74%的大学生并不在意这些节假日当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只是将其视为普通的放假,其中主动去欣赏传统戏曲如京剧、地方戏的学生仅仅只有40%。
2.当前大学生对高尚情操与精神追求的不重视在现代社会当中,对物质利益有追求并不是坏事,但是部分大学生在物质与精神的取舍当中,显得过于追求物质满足而漠视精神追求,仅仅将更高财富作为人生的追求至高点,社会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缺失,个人主义极为严重[2]。
此外,部分大学生在尊师重道、孝敬父母方面的做法都无法让人满意,甚至会对教师与亲人恶言相向,这些都是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文化在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着人格修养、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爱国思想等多方面的精神元素,这对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路径探析

作者简介院管苏(1992-)女,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徐源(1984-),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李元梓(1994-)女,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路径探析管苏,徐源,李元梓(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211816)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作用,然后重点提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实效性策略,主要包括加强理论教育、积极开展民俗文化主题的实践活动、基于传统文化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积极创设“三大课堂”,旨在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1-0031-03当前,在网络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观念和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
高校可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应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渠道,充分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认可和支持传统文化,进而创新思政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把学生培养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作用(一)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关键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
在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家国主义意识,可以引导学生将民族复兴大任的任务积极承担起来,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供发扬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岳飞的“精忠报国”,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要。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这样才能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因此,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历长时间考验、发展和沉淀而形成的精神财富。
在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加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伦理、哲学、政治、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不论是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自然主义,还是佛家的慈悲心理,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通过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大学生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还可以树立自信心,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其次,传统文化有助于引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引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形成以人为本、尊重传统、追求真善美等正确的价值观念。
而传统文化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沉淀、人文情怀等特点,能够让大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进而影响其以正确的价值观看待生命、看待世界。
再其次,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我们在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仁爱”、“孝道”、“忠诚”等理念,正是这种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
如果能够将这些理念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中,那么可以提高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的责任意识,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感,让他们更好地推动社会、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基于传统文化的优势,我们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比如说,可以利用新媒体、社交网络等现代通讯技术,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大学生展开一场文化盛宴,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摘要】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包括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等,通过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提升其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应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实效性,以实际效果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有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必要性凸显。
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多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意义、影响、方式、方法、学生素质、融入、效果、积极作用、必要性、建议、发展、实效。
1. 引言1.1 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观察和体现。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根基,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坚定。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包括孝道、礼仪、忠诚、仁爱等传统美德。
这些美德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所积累的宝贵财富,对于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开启学生的文化之旅,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只有不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弘扬传统文化成为增强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强调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深度发展。
弘扬传统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至关重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为高校教育带来新的应用价值。
通过传承与创新,高校教育将更好地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担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高校教育走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弘扬、学生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素养、实效性、传承与创新。
1. 引言1.1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思想认识、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遵循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祖国和人民作出贡献。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1.2 弘扬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传统和文化遗产,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道德规范和人生价值观,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和智慧结晶,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引导作用。
弘扬传统文化能够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统文化强调孝道、礼仪、忠诚、诚信等传统美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够坚守原则、守正道、立人生志向。
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补充功能

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补充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如何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成为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当前,中国正处于复兴的历史时期,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和力量源泉。
因此,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1、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加强思想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它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价值,可以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提供很好的教育。
2、促进全面发展,提高思想素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涉及了宇宙、人性、社会等广泛领域,包含了多重元素。
它强调道德、规范、伦理、礼节等方面,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大学生更好的发展自己、培养自己。
同时,传统文化中践行的中庸之道等思想,也能够让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功利目的、实现内在价值的增加,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素质。
3、增强归属感,提高爱国情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传承,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将其纳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融入中华文化的同时,在深厚文化的沉淀中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建立强烈的爱国情怀。
高校可通过举办中华文化讲座、文化节、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而提升对于中华文化精髓的认识和理解。
2、注入传统文化理念以促进教育效果将传统文化理念贯穿到思政教育各环节中,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更能智慧的引导大学生,体现广博的文化积淀。
高校可以通过宣讲经典、听课评学、读书座谈等方式,传承教导大学生深化对经典名著的理解,从而达到文化、道德、智慧、美学等的全面提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底蕴。
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
1.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基因。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2. 增强文化自信当前,国家提倡文化自信,强调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坚持中国文化的本土性和国际化。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提高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大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觉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3.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个体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4. 增强社会责任感传统文化强调忠孝、仁爱、诚信等传统品德,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角色观,使大学生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 加强课程设置在思政教育的课程中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中国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让大学生能够系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比如中华传统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让大学生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分析

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分析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不仅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人文哲理,而且还蕴藏着一定的科学思想。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要,不仅对学生日后就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学生自身的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确定等都会产生影响。
而我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自身的人格修养。
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将传统文化与其进行有效结合,促使传统文化当中的有益思想以及精神在大学生思想培养当中充分地发挥其影响和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分析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存在,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任何一个民族具有的优秀文化,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有效结合。
正是对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发展,才促使现代人能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有效结合,构建我国当前的现代化社会。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在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模式或者是政治结构下逐渐演变而成,其自身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一)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主要是倡导人与人或者是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要具有一定的和谐性,这种理念在诸多思想家或者是哲学家的思想当中都有所体现。
传统文化当中的和谐思想是博大精深的一种思想体系,是我国传统文化在演变以及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体现。
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不难发现,和谐思想是一种层次的思想意识,其自身在展示方面也可以以各种各样不同的层次来展示,是一种非常大的和谐思想表示[1]。
天人合一是人与天之间的自然和谐,国泰民安则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而人和则是人类之间的和谐,这种和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人身德性自身和谐的一种体现。
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补充功能

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补充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精神财富和独特的文化基因,对于高校思政教育
具有重要的补充功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为高校
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思考的源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弥补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历史视角。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
镜鉴,是智慧的结晶。
高校思政教育在历史上长期被西方思想体系主导,缺乏对本土历史
和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宣传。
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细腻概括和生动
展示,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的沉浮,全面认
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特点,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补充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精神世界
和个人修养的培养,强调德行教育和思想品质的塑造。
而高校思政教育一直关注学生的思
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传统文化中的诸多经典
典籍,如《论语》、《大学》等,都是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的。
通过对这些经
典的学习与解读,可以帮助学生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个人修养和道德观念,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的重要举 文化资源支撑 。 这种资源支撑表现在 三个方面。 一是世界观方 的一种宇宙观 , 又是一 种道德观。 它传递 出一种普遍 的生命意
识, 其所表现 出的尊重 自然 、 珍视生命 的追求 , 有利于大学生 树立正确 的生态伦理意识 , 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 二是人生观方
艰苦奋斗 、 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 中, 都会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与道德标准。由于世俗文化、 网 精神是 中华 民族拼搏进取 、
和自 豪感 , 提高他们 的审美情趣 , 塑造健康人格。高校思想政 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忠实于 国家民族整体利益 的价值
治教育需要 以传统文化为深厚 的人文底蕴 ,离开 了人 文根基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报
Ju o ma o u a o a ce c f Hu a r 1 Un v  ̄i l f Ed c f n l S in e o n n No ma i e t i y
==== === == ==::: 一 z = = = = = = = = = = = = = 一 == ====== === == ====一 … == == : : == == :=== ●:==! == - = =
取向。
历史中 , 都有它延绵不绝 的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 , 在发展过程
络文化 、 西方文化的影 响与冲击 ,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特别是 传统文化的缺失 已成不 争事实 。 要改蛮这种尴尬的现状 , 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人文 素质教育 ,唤醒大学生的传统 文化记忆 。优秀的传 统文化 既能够给大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学 习祖国丰富文化遗产的平 台 ,又能增强大学生的 民族 自信心
和支撑 , 孤立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就会
收 稿 日期 :2 1 —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不少
基金项 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 目“ 依托 中国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 o —-0 [o 81 ] 4
作者简介 :卢先 明(9 3 )男 , 16. , 湖南岳阳人 , 湖南理工学 院副教授 , 硕士。
措 。本 文 拟 从 理 论 和 实践 两 个 层 面 对 此 进 行 探讨 。
个重视教化 的文 明体系 , 重视人伦道德 、 理想 和信念教育 ,
传统文化 的土壤之中。中国优秀 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伦 理型文 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传统文化这个特殊的社会文化信息系
统能够为大学生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教育提供极为丰厚的 面。 如传统文化强调“ 天人合一” “ 。天人合一” 既是传统文化中
对性原则。在具体 实践 中可以采用传统文化 进教材 、 进第一课 堂、 第二课堂、 进 进社会 实践等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想政治教育; 思 实效性
中 图分 类 号 :G 4 6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14 2 1 0—0 70 6 162 (0 0)40 4 ,4
4 7
深刻智慧 , 滋养着中国人 的心灵。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 常重视心
“ 伦理” 作为德育的基础 , 强调 自我完善的内在价值。 儒家
伦理” 作为德育的基础, 注重德育价值的内在性 , 大力 灵 的文化 , 强调人与 自然 、 人与人和谐 , 是一个 多元精神 的和 思想把“ 为己之学” 。孔子在《 论语・ 宪问》 中说 :古之学者为己, “ 合体 , 儒道佛三家相互冲突 , 相互兼容 , 共同建 构了中国人 的 倡导“
社会学家 、 思想家爱弥尔 ・ 涂尔干 曾指 出 , 没有一 个民族 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把现实社会变成与传统毫无相关 的 白纸
成为无源之水 , 无本之木 。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 丰厚 的资源支撑。传统文化是
一
之上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 中楼阁 , 应深深根植于 中国
化, 对人的伦理 、 道德与精 神、 文化等的获得和提升极为重视 ,
是 人格 , 不断提升大学生社会 责任感 的基础 。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刚健有为 。这种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 神,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修 养的提高 。人文素质教育涵盖 面广 , 传统文化是人文素质教育 的重要 内容。 任何一个 民族的 长盛不衰的精 神力量 ,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中积淀 成中华 民族文化 的优 良传统 , 中华民族薪火相传 、 是 继往开来 的精神动力 , 这是中华 民族赖 以存在和发展的脊 梁。 自强不息 也是大学生砥砺成才健康成长的力量源泉。 三是价值观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 中特别强调为社会为 民族 为国家为人 民的整体 主义精神。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 的利益, 倡导 “ 精 忠报 国” “ 、舍生取义” “ 、见利思义” 整体主义精神是中华 民族 。 发展 的内驱力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挖掘这一资源 , 在 有
Vo . NO 4 19 .
J .201 u1, 0
依 托 中 国传 统 文化 增 强 高校 思 想政 治教 育实效 性
声 先明
(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 岳阳 4 4 0 ) 10 0
摘 要: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以传 统文化 为依托 来增强 实效性, 可以提 高思想政 治教育的文化品位。 儒家思想是 中国传统文 化的精 华, 高校德育 中应充分发掘 儒家德育 思想 的现实价值 。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的实现应 遵循辩证性原则 、 在 开放性原则和针
依托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实效性 的意义
一
、
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 文底 蕴。人文素质教育作 为形成社会及人 的价值取 向的重要依据 ,是 塑造大学生完美
面。“ 天行健 , 君子 以自强不息 ”我们中华民族 自古就倡导一 ,
种勤勉不懈、 自主 自立的奋发进取精神 , 素来主张锲而不舍、
如屈原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南湖诗杜等等这些社团活动在各级党团组织的指导下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的活动把学生共同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引导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2 1 年 7月 00 第 9 第 4期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