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合集下载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中考复习指导)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中考复习指导)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涵在具体材料之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在初中阶段,记叙文包括一般记叙文、小说、散文、戏剧、消息、通讯、童话等。

)1.写人记叙文:2.写事记叙文:3.写景记叙文;4.状物记叙文:二、记叙类文体阅读的基本要求1.六要素2.顺序3.线索4表达方式5详略安排6修辞7表现手法考点一标题的含义与作用一.标题的作用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为文章的线索。

3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语带双关。

5文眼,揭示文章中心主旨。

6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

7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需要注意的是1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全面分析。

2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意后再分析作用。

3文章的题目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品,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等,很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

解题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要点或公式:标题的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是……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是……意味隽永,引人深思。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要点或公式写人的的记叙文:表现了人物xx的特点,突显了人物的xx品质,表现了人物xx的情感,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记事的记叙文:提示了xx线索,表现了XX情节,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对文章的印象更加的深刻。

我是一片瓦乔叶①夏夜,我和几个朋友相约于郑州东区的“瓦库5号”。

坐在露天的最顶层,清风在身,明月在上,红酒在口,香茶在壶,眼里是朋友的笑意,耳里是隐隐的乐声――我不禁惊异,居然有这样一个地方。

②客人不多,有的清谈,有的下棋,有的打麻将,还有的,只是静静地坐着。

③最多的,就是瓦。

青瓦、红瓦、灰瓦,大瓦、小瓦,一扇一扇的瓦窗,整面整面的瓦墙,我们所处的顶层,则有成片成片的瓦顶……不期然间,在任何一个角落里,你都会看到瓦的身影。

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之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之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记叙文阅读方法之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概念阐释】题目含义理解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领悟作品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这类试题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考查的角度有:标题的深刻含义;拟写标题;分析多义;理解深义;题眼展现等。

文章的题目,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信息,一般来说,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我们有所启迪,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阅读技法】1.理解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文章的标题与主题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①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所谓标题即主题。

这类文章以议论文为多。

近几年的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题中尚没有出现标题含义理解的题目。

②有的文章标题形象地暗示主题。

③有的文章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后两类文章以散文和小说居多。

2.透过表象,善于联想。

散文、小说的标题往往不像议论文、说明文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很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因此,其标题除了有它的表层意思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理解标题的含义也就是要挖掘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3.整体感知,善抓点题句。

阅读文章要有整体感知的能力,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前提下,才能提炼文章的内涵。

文章的标题不是游离于内容之外的,而文章中的点题句又是理解标题含义的钥匙。

用点题句去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题讲解】六个馒头陈玉婵高一那年,我们学校组织去千岛湖春游。

新来的李老师一宣布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教室里马上被大家的喧闹声炸响。

同学们纷纷问起一些关于春游要注意的事项和所交的费用等问题。

最后,李老师问了一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很长时间,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站起来。

谁也没有注意到角落里来自山区的那个女孩子,(甲)她犹豫着举起手,手指颤抖着却没有张开来,嘴张了几张却没有声音。

但她还是站了起来,用极低的声音问:“老师,我可以带馒头吗?”一阵其实并没有恶意的笑声刺激着女孩,她的脸通红通红的,低着头默默地坐下,眼泪沿着脸颊流了下来。

中考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专题复习使学生了解记叙文标题所涉及的类型。

2.学会分析记叙文中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并掌握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通过典型文章,归纳出常见的记叙文标题的考点及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1.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来分析标题的作用。

2.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在具体文章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课前导入】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思想、作者情感、情节线索有密切的联系。

作者给文章起标题就像父母给你们起名字一样用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记叙文的美妙世界,去探索标题的作用吧。

借助学过的教材举例:《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描写表现父子深情。

《阿长与〈山海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的真诚善良。

《变色龙》:用比喻的方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具有极强的讽刺性。

【题型示例】①分析标题的含义;②分析标题的作用或妙处。

【考点精讲】一、记叙文标题的特点1.以物为标题,如茅盾《白杨礼赞》2.以人物(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为标题,如鲁迅《藤野先生》3.以线索为标题,如郑振铎《猫》4.以主题为标题,如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5.以事件为标题,如莫怀戚《散步》6.以时间或地点为标题,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解答标题“六看”一看:标题是否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了环境氛围,奠定了全文感情基调。

二看:标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点明或凸显主题。

三看: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四看:标题是否概括了故事情节。

五看:标题是否一语双关,对强调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看:标题是否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

三、标题的作用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题型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题型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题型记叙文是一种运用叙事手法来叙述事情经过和发展的一种文体。

而“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这个题型则是要求读者针对记叙文的标题进行分析,探究标题的内涵和作用。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此题型进行探讨。

1. 预示主题。

记叙文的标题通常反映了故事的主题或情节。

通过标题,读者可以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引起读者对故事的兴趣。

标题“不期而遇”的含义是偶然的相遇,那么读者就会猜测故事可能是描述主人公偶然的遭遇和发展。

2. 形象化表达。

有些记叙文标题采用了一些特殊的词语或表达方法,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来表达故事的主题。

标题“阳光下的微笑”,这个标题就以阳光和微笑来形容故事中美好的情景,给读者带来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

3. 深入探索内涵。

一些记叙文标题采用了一些抽象的词语或比喻的手法,通过深入探索标题内涵,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标题“明月如霜”,这个标题通过用明月来比喻某种美好的事物,传达了一种美好而深邃的情感。

1. 吸引读者。

标题是读者对一篇文章的第一印象,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促使读者阅读下去。

好的标题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故事的发展。

2. 突出主题。

标题是文章的精髓所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标题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凸显故事的情节,并传递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通过标题,读者可以在一瞬间感受到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与感受。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通过反映故事的主题、情节和情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凸显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文章的篇幅。

一个恰当的记叙文标题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更贴近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知识梳理】一、概念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总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门的知识点。

二、典型题型(一)为什么以此为题?(二)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四)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五)给文章加(换)题目。

三、课题举例《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

《xx与xx》: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xx为我买《xx》这件事;表现xx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变色龙》: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

具有极强的讽刺性。

《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xx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

深层意思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四、标题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比喻xx或象征xx);3、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5、贯穿全文的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主旨;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五、解题思路1、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2、再思考深层含义:(1)结构(线索悬念)(2)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4)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5)表现手法象征3、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

六、答题技法技法一:析标题字词。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完整版)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完整版)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述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知识梳理】一、观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

整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情类文章的标题一般拥有深刻的含义,或许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种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于学生意会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所以,对标题的剖析理解就显得特别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点的知识点。

二、典型题型(一)为何以此为题?(二)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试剖析题目的作用 / 利处、妙处。

(四)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五)给文章加(换)题目。

三、课题举例《背影》:充任线索、抓住相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

《阿长与山海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挚、和善和乐于助人;表示我的感谢和。

《变色龙》: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机行事)的性格。

拥有极强的嘲讽性。

《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讲堂上十分盼望读课文。

深层意思是需要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必定、理解和尊敬;需要父亲母亲和气,家庭暖和,需要亲情和友谊。

四、标题作用1、掌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比喻义或象征义);3、确立文章的写作对象,确立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归纳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5、贯串全文的线索;6、文眼;揭露文章中心要旨;7、设置悬念,惹起读者阅读兴趣;富裕真理,振聋发聩;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五、解题思路1、先看标题的本意:(词语的含义,归纳内容、点明对象)2、再思虑深层含义:( 1)构造(线索悬念)(2)要旨与要旨的关系(点明、揭露)(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示人物性格、表示作者的感情与态度、作者感情的触发点)(4)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5)表现手法象征3、最后剖析其成效生动形象、新奇委婉、言简意丰、发人沉思、惹起阅读兴趣。

六、答题技法技法一:析标题字词。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重点词的本意、字面义下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记叙文阅读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备战2020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 含解析

记叙文阅读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备战2020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 含解析

专题04 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解析版)(一)考点讲解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

(二)常见考题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4、拟写文章标题。

窑变余显斌(1)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2)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

各种瓷器,琳琅满目。

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一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hù)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

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3)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4)买家只许看,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

在他这买瓷的,尤其是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

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

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要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

一查,果然是宋代的。

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5)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

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只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6)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

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

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7)由于路近,他没有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

这时,一辆三轮车冲了出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哐”的一声全碎了。

(8)三轮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没事吧,大哥?”他火了:“没事?瞧我这罐。

”三轮司机说:“不就一个罐吗?多少钱!”(9)就在这时,买主打来电话,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没送来?他将电话让司机听了。

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三——三万元啊?”他眼一翻:“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三轮司机呆了一会,一咬牙:“我赔!”他哼了一声:“民工吧,你有钱吗?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题目的含义和作用令狐采学【知识梳理】一、概念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总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题目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题目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忙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因此,对题目的阐发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门的知识点。

二、典范题型(一)为什么以此为题?(二)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试阐发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四)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五)给文章加(换)题目。

三、课题举例《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示父子深情。

《阿长与山海经》:归纳综合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示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标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变色龙》:用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

具有极强的嘲讽性。

《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

深层意思是需要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怙恃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四、题目作用1、掌控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比方义或象征义);3、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归纳综合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5、贯穿全文的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主旨;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8、交代故事产生的环境、布景。

五、解题思路1、先看题目的转义:(词语的含义,归纳综合内容、点明对象)2、再思考深层含义:(1)结构(线索悬念)(2)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标明人物性格、标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4)写法修辞(比方、拟人、双关等)(5)表示手法象征3、最后阐发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

六、答题技法技法一:析题目字词。

就是从理解文章题目的关键词的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题目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2020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09 记叙文阅读之标题含义及作用(解析版)

2020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09 记叙文阅读之标题含义及作用(解析版)

专题09 记叙文阅读之标题含义及作用(解析版)一、主要考点:记叙文阅读中标题的作用及含义的题主要出现在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门的知识点。

一、在中考考卷中常出现形式:(一)含义类:(1)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2)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二)作用类:(1)为什么以此为题?(2)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二、由上的此类题出现形式,可以看出此类题主要考查标题的深层含义及作用,把握了标题的深层含义及作用就能拿到分。

那么,该如何找到标题的深层含义呢?常考的作用又有哪些呢?【如何解标题深层含义】例1:《走一步,再走一步》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深层含义: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字“走”,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哲理。

总结:关键词语含哲理。

例2:《爸爸的花儿落了》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花儿落了”文题一语双关。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结合文末主旨句揣摩标题深意,“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因此文题也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总结:“人”“物”同一象征义。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知识梳理】一、概念标题是文章的 眼睛”总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 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 够帮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因此,对标题的分析 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门的知识 点。

二、典型题型(一)为什么以此为题?(二)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试分析题目的 作用/好处、妙处。

(四)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五)给文章加(换)题目。

三、课题举例《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

《XX 与XX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 XX 为我买《XX 》这件事;表现XX 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变色龙》: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

具 有极强的讽刺性。

《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 XX 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

深层意思 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 亲情和友情。

四、标题作用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1、 把握象征意义;2、 语带双关(比喻XX 或象征XX );3、4、概括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5、贯穿全文的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主旨;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五、解题思路1、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2、再思考深层含义:(1)结构(线索悬念)(2)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4)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5)表现手法象征3、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

六、答题技法技法二:析标题修辞。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阅读之标题含义及作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阅读之标题含义及作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记叙文阅读之标题含义及作用(解析版)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标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查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题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命题趋势】 (2)【备考策略】 (2) (3)考点1.标题含义 (3)考点2.标题作用 (6)考点3.品味标题精妙之处 (10)考点4.能否改为另一个标题 (13)考点5.拟写标题 (17) (21)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21)22【课标要求】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

因此,正确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

中考时,从标题上出题常常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及作用的理解。

【考查重点】(1)标题的含义(2)标题的作用(3)拟写文章的标题【主要题型】(1)谈谈你对标题的含义的理解。

(2)文章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说说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4)给文章拟写一个标题。

(5)本文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6)文章标题有哪些含义?(7)文章的标题有哪些内涵?(8)分析本文标题的特点。

(9)能否改为另一个标题,为什么?【命题趋势】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

2020年备战中考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标题的作用、含义

2020年备战中考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标题的作用、含义

标题的作用以及含义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

它常常透漏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连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一、作用二、含义标题的含义一般分为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两层。

深层含义与文章的中心挂钩。

揣摩标题含义需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表层含义指的是: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指的是:引申义(由词语本身引申出来的意义)、比喻义、象征义。

深层含义需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解答。

知识拓展:词语的含义包含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钢铁”中的“铁”指金属元素。

引申义:“手无寸铁”中“铁”指“刀枪”。

比喻义:“铁证如山”中“铁”比喻坚定不移。

一、2019广东省中考灯如红豆侯志明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看城市迷人的夜光。

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

③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

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

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

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

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

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

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

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

我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

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

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

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

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

”她仍没有抬头。

“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

”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题型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设这个标题这个标题好不好,好在哪里一、分析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二、理解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总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用往往是: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贯穿全文线索;透露情感主旨。

此外还有作用:寓意含蓄,引人深思;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记叙文阅读方法之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如何分析文章的“眼睛”——记叙文标题含义揣摩【考点透视】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

综观2008年中考阅读试题,关于文章标题的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因此,有必要来探究此类题的设题类型和答题技巧。

【中考链接】【设题类型】从2008年的中考试题来看,此类题目的主要题型有三个: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3.评价标题的好处。

【解题指导】一、分析标题的含义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如人教版七年级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父亲的去世。

再如《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标题的表层含义是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深层含义是他们壮烈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永驻人们心中。

附例文: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流行的影像,定格他们到在废墟里的姿势。

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

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荣,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是文章开头的词语或短语,用来简要地概括文章主题,引导读者进入文章内容,具有以下含义和作用:
1. 概括主题:标题应能简洁明确地表达文章主题,为读者提供文章内容的概括和方向。

2. 吸引读者: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更加愿意阅读文章。

3. 突出特点:好的标题可以突出文章的独特特点或重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文章。

4. 增加可读性:标题可以帮助读者更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提高阅读效率和体验。

5. 提高记忆度:形象、生动、有趣的标题容易被读者记住,增加文章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高频考点专题训练:标题含义及作用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高频考点专题训练:标题含义及作用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高频考点专题训练:标题含义及作用一、标题含义【常见问题】①本文为什么要起这个标题?②文章标题能否换成另一个,为什么?③本文标题好在哪里?④你认为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义?……【解题思路】标题含义一般包括“表层含义”(字面意思加文章内容)与“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双关语等)。

两层含义是递进关系,答题的时候,缺一不可。

【解题公式】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例1有一篇文章题为《拾穗的脚步》,讲述了在清贫的乡村生活中,母亲经常带“我”一起去拾麦穗的经历。

问题: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题“拾穗的脚步”的含义。

答案:①表层含义指的是母亲与“我”拾穗时的脚步,点明文章内容,总领全文;②深层含义是指生活的脚步,即从容、淡定、心态平和的人生态度。

例2有一篇文章题为《最沉重的土豆丝》,讲述了“我”在日记中写自己想吃土豆丝,母亲偷看后给“我”做了土豆丝,而“我”却因为母亲偷看自己的日记而从此拒绝与父母交流,直到多年之后,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问题:通读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最沉重的土豆丝”的理解。

答案:“最沉重的土豆丝”有三层含义:①母亲看了我的日记给我做的土豆丝,引起了我严重心理封锁和自我幽闭;②父母因为这盒土豆丝,背负了极大的痛苦;③多年后,我理解了父母,感到深深的歉疚。

【中考实战演练】1、(2019年中考辽宁沈阳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

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

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

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看书,每天练习毛笔字……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知识梳理】一、概念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总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门的知识点。

二、典型题型(一)为什么以此为题?(二)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四)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五)给文章加(换)题目。

三、课题举例《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

《阿长与山海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变色龙》: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

具有极强的讽刺性。

《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

深层意思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四、标题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比喻义或象征义);3、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5、贯穿全文的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主旨;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五、解题思路1、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2、再思考深层含义:(1)结构(线索悬念)(2)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4)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5)表现手法象征3、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

六、答题技法技法一:析标题字词。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2020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09 记叙文阅读之标题含义及作用(解析版)

2020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09 记叙文阅读之标题含义及作用(解析版)

专题09 记叙文阅读之标题含义及作用(解析版)一、主要考点:记叙文阅读中标题的作用及含义的题主要出现在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门的知识点。

一、在中考考卷中常出现形式:(一)含义类:(1)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2)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二)作用类:(1)为什么以此为题?(2)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二、由上的此类题出现形式,可以看出此类题主要考查标题的深层含义及作用,把握了标题的深层含义及作用就能拿到分。

那么,该如何找到标题的深层含义呢?常考的作用又有哪些呢?【如何解标题深层含义】例1:《走一步,再走一步》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深层含义: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字“走”,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哲理。

总结:关键词语含哲理。

例2:《爸爸的花儿落了》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花儿落了”文题一语双关。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结合文末主旨句揣摩标题深意,“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因此文题也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总结:“人”“物”同一象征义。

记叙文专题--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记叙文专题--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 因此,文题的含义其实是指像 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舵、趋 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皇警察。 (结合主旨)
《变色龙》
表层含义: 善于变色的蜥蜴 深层含义 : 见风使舵的沙皇警察
பைடு நூலகம்
2008年眉山卷《拔掉那颗蛀牙》 标题有何深刻含义?
(标题本身是个比喻句,分析比喻义)
• “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 以及自己的自闭(性格畸形发展)。 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学 会去“爱”,付出爱,才能健康、快乐、 幸福。(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 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记叙文专题——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学习目标:
1、掌握理解题目含义,分析题目作 用,品析题目的方法。
2、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运 用所学方法准确灵活答题。
• 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 眼”,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 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
• 中考中,往往会从标题上出题,考查 对作品理解的深度。
• 揭示情感主旨 思想感情。如《再塑生命 》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 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 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 主旨。
• 引起读者兴趣
(二)分析标题的作用
• 表明写作对象 • 体现主要内容、中心事件 • 贯穿全文线索 • 揭示情感主旨 • 吸引读者兴趣
(二)分析标题的作用
• 表明写作对象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 是文章的写作对象。 如《藤野先生》《邓稼先》
• 体现主要内容 很多题目对文章所叙之事或关键情节的概括,如《智取 生辰纲》《最后一课》
标题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如《背影》
• 贯穿全文线索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 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这样就以 “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 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或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 标题理解题考查内容 • 阅读能力 • 整合信息的能力 • 表达能力
• 是中考文学类阅读中非常重要的考点
探究题型
• (2007)18.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鼓神”“神”在哪里。 (4分)
• (2011)16.小说以“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为标题有什 么作用?(4分)
• (2013) 16.“天使儿”在文中有哪些含义?(4分) • (2015) 18.“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
反差,产生幽默意味,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3.概括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
阿长的真诚、善良、乐于助人。 • 4.表明写作对象。 • 《散步》 • 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 2.散步是本文的线索 •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明确题目作用答题方法
(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点明主旨,主旨是……。 (3)线索作用,线索是…… (4)概括……内容。 (5)表明写作对象,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6)营造……(如:温馨、伤感等)氛围 (7)品味修辞分析作用。
• (16)愿做义工领一个存折已属不易,但你掉了后不要求补发,心很 安详,连理所当然的报偿都淡忘了,是修德修文所至
• (17)史力合上存折,双手捧着递还给先生,说:“我做义工的时间 ,即是先生义务教诲学生的时间,只有您知道我有多少长进,还是由 您保管吧。”
• 表层含义是记录史力在章家做义工时长的存折。
• 3段母亲铿锵有力的一句话,吓得我赶忙低下头看 着自己的脚下,这一看,不禁令我大吃一惊,只见 两只鞋边粘上了点点粒粒的沙子,没想到,这粘在 鞋上的沙子,竟成了无可抵赖的证据。
• 标题表层含义是我放学到小河边玩耍后鞋边粘上点 点粒粒的沙子。
• 分析题目深层含义,根据有言外之意的点题句分析题目的比喻义 或象征义,加上主旨句,整合答案。
• 参考答案:
• (1)设置悬念“时间存折”是什么?该如何存取? 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2)概括主要内容,指史力通过当义工储蓄的时间
• (3)故事围绕“时间存折”展开,是文章的线索;标题的妙处?来自温故知新:分析标题的含义
• 《最后一课》
• 表层含义: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 法语课
• 深层含义: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又表现了 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 《走一步,再走一步》 • 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
• 深层含义:把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一 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分) • (2016) 18.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平衡”独具匠心;
也有人认为小说以“锁”作为标题耐人寻味。请选择其 中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5分)
• 说说你的发现?
探究题型
• 通过语文中考回顾,我们发现如何分 析标题的常见考察题型:
• (1)本文标题的含义 • (2)本文标题的作用 • (3)本文的标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 深层含义是史力在章文心教授指导下懂得了做人做学问的 道理/修德修文所获得的长进。
• 分析“时间存折”的作用
•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点明主旨,主旨是……(或作者的感情)。 (3)线索作用,线索是…… (4)概括……内容。 (5)表明写作对象。 (6)营造……(如:温馨、伤感等)氛围 (7)品味修辞分析作用。
• (2)这个存折,存的不是钱,是时间,整整五十个小时啊,比钱还 珍贵。
• (5)史力的业余时间太难打发了,于是申请去做义工,并领取了一 个存折。
• (14)就这样,史力的存折上,有了五十个小时的记录。这个记录时 间的存折,居然丢了!
• (14)但他觉得毫无必要,章先生传授的做人、做学问的道理,才是 他真正的积蓄。
标题《脚下的流沙》有什么作用?
• (1)围绕“脚下的流沙”来写,点明 文章的叙事线索。
• (2)设置悬念,是脚下的流沙有什么 特别?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 (3)点明主旨,主旨是要努力走好人 生的路,只有走得正直、刚强才是对 母亲最大的孝。
分析《时间存折》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 找点题句、中心句、主旨句。
• 4段:流沙,就是一个人的足迹,也是一个人的人生。” • 12段:我在看你脚上的流沙,看你是否走错了道,沾上了不该粘上的流沙 • 13段:我下意识地在努力检索自己所走过的路,心中隐隐地有些忐忑和不安。 • 14段:她的一双眼睛一直在紧紧地盯着我脚下所走过的路,使我丝毫地不敢懈
怠和放纵,生怕自己一招不慎,走错了路,脚下沾上了不该有的流沙。母亲说 得对,人走到哪儿,流沙就跟到哪儿,无论自己行走的多么隐蔽,都隐藏不了 脚下的流沙。 • 15段这世界上有一种孝,就是努力走好自己人生的路。可以平凡、可以寻常、 可以贫穷,但绝不能走错了人生的路。只有走得正直、走得刚强,才是对母亲 最大的孝。
• 答题模式: • 表层含义是……;深层含义是……
• 答题方法(默) • 表层含义:人/事/物,概括六要素 • 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中心主题)
• 标题的含义答题步骤
• 1.找句子。
• 点题句(凡是出现题目字眼的句子划 起来)
• 中心句、主旨句
• 2.分析题目表层含义,找出题目具体所 指的人/事/物,根据概括六要素(时 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表达。
• 象征义:脚下的流沙象征人一生走过的路、经历的事情
• 主旨:努力走好自己人生的路;走得正直、走得刚强,才是对母 亲最大的孝
• 深层含义:要努力走好人生的路,只有走得 正直、刚强才是对母亲最大的孝。
温故知新:分析标题的作用
• 《阿长与<山海经>》 • 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 2.“阿长”是俗人的俗称,《山海经》典雅古籍,雅俗
• 3.分析题目深层含义,根据有言外之意 的点题句分析题目的比喻义或象征义 ,加上主旨句,整合答案。
举例分析《脚下的流沙》
• 分析题目表层含义,找出题目具体所指的人/事/物 ,根据概括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表达。
• 2段母亲听了,脸一下子拉下来了,她有些生气地 说道:“你撒谎,你脚下的流沙告诉了我,你到小 河边玩耍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