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视野中的古代语文教材

合集下载

中教法

中教法

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沿革古代语文教学一、古代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原始社会没有严格意义的课程,但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已经存在。

奴隶社会有专门的学校和课程:六艺封建社会以儒家经典为主,基本特点是: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再学“ 五经”“ 四书” ,传道明理;以文选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经验(一)识字教学1 、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2 、韵文化,便于朗读和记诵3 、注重思想伦理道德的教育4 、联系日常生活5 、激发儿童的兴趣(二)阅读教学1 、熟读、精思、博览2 、注重方法习惯的培养:评点法、出入法(三)写作教学1 、注重基本功的培养2 、多读、多写、多改3 、从模仿入手4 、先放后收三.近现代语文教育1.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兴起时期——语文单独设科(1901——1910 )1904 年癸卯学制,标志语文学科的诞生。

标志着中国的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演进,也标志着现代语文教学的兴起。

2.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体系的形成时期——国语、国文课程标准纲要的制定(1911——1926)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废止小学读经科,将各类学校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

并且明确了国文课的教学目标:“国文的要旨在于通解普通的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德志。

”为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1920 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将小学、初中的“ 国文” 改为“ 国语” ,废止旧的国文教科书,采用语体文教科书,自此,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现代白话文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开始占领语文教科书的阵地。

此项政令将中国教学改革至少提前20 年。

---------- 胡适当代语文教育一、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1949 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 语文”。

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标志着教育思想的转变。

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看文化著阅读论文

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看文化著阅读论文

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看文化论著阅读摘要:2008年福建语文高考把中外文化、文学名著引入高考考查范围。

这种作法充分肯定了读书是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

那么,该如何看待高考改革中的变化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化论著阅读,也成为我们高中语文老师所要面临的难题。

这篇文章从二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从现代教育心理学角度观照古代语文教材的可资借鉴之处。

二、论述文化论著阅读的内涵、重要性及有效研读的方法探究。

关键词:高考现代教育心理学古代语文教材文化论著阅读语文教学与心理学的隔膜由来已久,传统的语文教学积累的太多的经验使得我们往往“集体失语”、“集体无意识”。

这些太多的经验根深蒂固,使得我们的思维方式成为一种经验式整体的思维,我们也藉此实践着、论说着,语文教学也似乎与心理学毫不相干。

而实际上语文教学的许多问题都涉及都到心理学问题。

比如传统语文教学所倡导的“多读”读什么?读多少有没有量的规定?“所读”是怎样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的?“多悟”的“悟”是一个怎样的心理过程?学生的阅读过程又是一个怎样的心理过程?等等。

这些问题既是心理学问题,更是语文教学需要研究的问题。

新世纪之初,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学一样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福建高考,更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要求学生不但要阅读中外文学名著,还要阅读三部古代语文教材《论语》《孟子》《庄子》。

鉴于此,笔者拟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来审视古代语文教材,旨在反思高中语文在新课程条件下及福建高考改革中的文化论著阅读。

(一) 重视教材的育人功能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育人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与此观点相适应,传统语文教材极为重视教材的育人功能。

朱熹在《小学》中引用杨忆的话论述道:“童稚之学,不止记诵。

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人之言为主。

日记故事,不拘今古,必先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事,如黄香扇枕、陆绩怀桔、叔敖阴德、子路负米之类,只如俗说,便晓知道理,久久成熟,德性若自然矣。

”在这一育人为先之教材观的引导下,古代语文教材十分重视选文的道德性、教育性。

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与探究

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与探究

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与探究1. 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师对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的认识不足,许多教师将古代诗歌群文阅读视为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其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方面的价值。

部分教师对古代诗歌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掌握不够熟练,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对古代诗歌群文阅读的兴趣不高,由于受到现代流行文化的影响,许多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缺乏兴趣,导致他们在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中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学生对古代诗歌群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有待提高,这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材和教学资源的不完善,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一些教材内容过于繁琐,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而一些教学资源过于简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在现状与问题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启示。

1.1 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在当今高中教育阶段,古代诗歌群文阅读作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现状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

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逐渐受到重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古代诗歌群文阅读作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重要桥梁,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教学内容与方法相对单一,一些教师在教授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时,侧重于对诗歌内容的解读和字词的解析,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深度思考的教学策略。

这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美,难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第一章先秦语文教育(陈志芬修改版)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第一章先秦语文教育(陈志芬修改版)

第一节 先秦语文教育概况
先秦语文教育概况
人类初始的教育活动十分原始,只能靠口耳相传, 年长的一代人将人类积累的生活和劳动的经验传 授给新一代。原始的教育活动多是在人们的劳动 和生活中进行的,原始的民俗活动、原始的宗教 活动都是教育的重要形式。
文字的出现以及语言的发展使教育成为了必要, 产生了最初的语文教育。先秦的社会组织以家族 为主要单位,强调明伦,尊亲敬老,一切以道德 教育为主导,使语文教育充分地体现传统文化的 个性。
学、伦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内容。 训练内容包括听、说、读、写、书(法)等
二、先秦语文教育内容
丰富性:
先秦的教学内容既与生活、宗教、思想教育紧密 关联。语文内容与原始社会的宗教祭祀、原始艺 术、原始记事和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扭结在一起, 如原始人群在生产劳动、生活之中口头创作出来 的古代神话故事,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内容;
古代教育主要为了识字,其中的识字教学可算语 言教学,但与现代意义的语言教学还有很大距离。 又由于整个教育体制是为思想文化教育服务的, 所以语言教学没有独立的地位,只能是为思想文 化教育服务的。因此,先秦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的 综合性与丰富性特点。
二、先秦语文教育内容
综合性: 语文教育包含着经学、史学、哲学、文学、文字
认为“仁”与“圣”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强调教 育的目的在于明道“求仁”,而具体目标则为将 人教育为“君子”。
孔子极重道德教育、人格感化,既包含了强烈的 哲学内涵,也与其政治理念密切相连。
一、孔子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论
1.教育可以提升百姓的素养,更是治国的必要手 段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第二节 先秦语文教育思想

文言文教学方法在当代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文言文教学方法在当代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在应用文言文教学方法的过程中 ,教师也注重营造积极、和谐的 课堂教学氛围。通过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 更主动地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 ,提高了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心得分享
01
学习方法的掌握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逐渐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技 巧。通过多读、多背、多写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和运用文言文知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02
适应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03
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新路径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如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理解
等,因此探索新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能力具
03
通过实践和研究,探索适合当代初中语文教育的文言文教学方
法和模式,为初中语文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02
文言文教学方法概述
传统教学方法
01
02
03
讲授法
教师通过对文言文篇章的 讲解、注释和翻译,向学 生传授相关知识和文化背 景。
背诵法
学生通过大量背诵文言文 篇章,培养语感点
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注 重形象化教学,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学生的知识基础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 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中学语文必读书目推荐

中学语文必读书目推荐

中学语文教师应读书目推荐为使语文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素养方面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扩大阅读视野,夯实基础知识,广泛学习教学技能,打造书香校园,特选荐以下书籍供广大语文教师选读:一、语文教育大师经典著作二、探索新课程、课程标准解读类三、语文教育史书籍四、教育新理念类书籍五、语文教育理论、方法论著作六、人文、文学书籍七、教育时事、语文教学杂志八、教学随笔、教学手记、教学日记、教育散文类书籍第一类:语文教育大师经典著作1.叶圣陶著,《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的第13、14、15三卷。

2.叶圣陶著,《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获得国家图书奖。

3.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叶圣陶著,《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5.朱自清著,《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中第二、三卷。

6.叶圣陶与朱自清合编,《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7.叶圣陶和夏丏尊,《文章讲话》,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8.夏丏尊、叶圣陶合著,《文心》,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9.陈原著,《语言与社会生活》,三联出版社1981年版。

10. 陈望道著,《修辞学发凡》,《作文法讲义》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1. 吕叔湘著,《语文常谈》,新知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

12. 吕叔湘著,《吕叔湘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3. 吕叔湘著,《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4. 张中行著,《作文杂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5. 张中行与吕叔湘合编,《文言读本续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6. 张中行著,《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作文杂谈》(见《张中行作品集》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谈文论语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文言文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初中语文论文题目大全

初中语文论文题目大全

初中语文论文题目大全一、古典文学研究1. 论《诗经》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 《楚辞》中的神话传说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3. 论先秦散文的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4.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史学观与文学才华5. 汉乐府诗的民间性与现实关怀二、诗词鉴赏1. 唐代边塞诗的豪放与悲壮2. 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艺术价值3.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历史意义4.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豪放词风研究5. 论元好问诗歌的感伤情怀与艺术成就三、现当代文学探讨1. 论鲁迅小说集《呐喊》的艺术特色与社会意义2.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3. 沈从文小说的乡土情怀与民族精神4. 莫言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研究5. 从《围城》看钱钟书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四、文学理论与批评1. 朦胧诗派的美学特征及其在当代诗坛的地位2. 新写实小说的崛起与文学传统的继承3. 伤痕文学与寻根文学的比较研究4. 当代女性文学创作中的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5. 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传统文学的挑战与机遇五、文化传承与创新1. 古典诗词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创新2. 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传承与弘扬3. 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运用4. 传统戏曲艺术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5. 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其影响(注:本文仅为五分之一内容,以供参考。

)六、文学作品与历史背景1. 《红楼梦》与清朝中期的社会变迁探讨《红楼梦》如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层矛盾、家族兴衰以及女性地位的变化。

2. 《呐喊》与五四运动时期的觉醒意识分析《呐喊》中鲁迅如何通过小说展现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觉醒与探索。

3. 《边城》与民国时期湘西地区的社会风貌通过《边城》透视民国时期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矛盾。

4. 《平凡的世界》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活的变迁论述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如何描绘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活的变化及其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5. 《三体》与21世纪初中国科幻文学的崛起探讨刘慈欣的《三体》如何开启了中国科幻文学的新纪元,以及它对现代科技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语文教育学名词解释

语文教育学名词解释

语文教育学名词解释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语文教育学名词解释:语文独立设科的标志:语文设科,一般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1 904年1月l 3日)清廷颁行《奏定学堂章程》为起点,即“癸(gui)卯学制”。

它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并曾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它具体规定了语文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原则等内容,把语文学科从古代综合性的社会学科中独立出来,标志着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的过渡,具有划时代意义。

(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第一个正式名称为“国文”由梁启超,蔡元培提议,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开设“国文”课;1920年教育部将国文科为国语科,白话文进入语文课程,标志着具有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的确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将先前中学称的“国文”,小学称“国文”,”统而一之”合称’“语文”)语文的定义:语文新课标说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承载了人类文化,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它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

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哲学上的定义] 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

在我国台湾省该科目被称为“国文”(或者叫“国语”)而不是“语文”。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

(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语文教育学内涵:是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现象及规律。

它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学科教育学的一种。

它是植根于语文教育实践,从我国现实社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建立起来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

略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略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2013.02学教育113略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孟引妮(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叶圣陶先生是我国20世纪伟大的语文教育家,他在语文课程名称、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学任务、语文教学目的、语文教学原则、语文教学步骤、语文教材、教法等方面独树一帜,形成了全面的教育理论。

[关键词]教育;教学;思维研究叶圣陶教育思想的论著很多,综合其中的精华,可以将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语文课程的名称:语文叶圣陶认为语文应该是“口头语”和“书面文”的合称。

后来,叶老又补充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

”因此,语文一词应是并列关系的合成词,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一句话,叶圣陶所理解的语文应是“语言”(用现在的话说应是言语),这是语文的本义。

二、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叶圣陶指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

语文“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简言之,语文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叶圣陶说:“语言是思想的定型。

”掌握了思维这个工具,也就掌握了语言,学好了语文。

其次,语文又是交际的工具。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相互交往过程当中使用最经常、最广泛的就是语言。

所以,语文这个工具具有思维和交际的双重功能。

其中思维是手段,交际才是目的,语文的本质特征是交际工具性。

三、语文教学的任务:习惯叶圣陶认为要学好语文,至少要养成这样一些好习惯:勤于阅读、随时写作、自己修改作文、认真写字和善于自学的好习惯。

叶圣陶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健全的公民,就“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术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

学生个人修养方面,要养成“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礼貌诚笃的习惯,虚心自强的习惯,阅读书写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等。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的策略研究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的策略研究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的策略研究【摘要】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小学阶段语文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并分析其现状、问题、影响与意义。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可通过诗词歌赋、经典名著、传统礼仪等方面进行融合,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和自信心。

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实践策略也需不断创新和完善。

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也面临挑战,如学生兴趣不足、教师教学水平等问题。

结语指出传统文化对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促进作用,强调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展望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有效的启示和指导。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阶段,语文教育,融合方式,影响,实践策略,挑战,促进作用,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精神家园,是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和人生哲理,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而且,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可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和学习。

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其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将会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发挥。

1.2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必要性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传承和积淀。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议题,而语文教育作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更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读书心得体会:徐林祥教授新著《语文教育回望与前瞻》读后感

读书心得体会:徐林祥教授新著《语文教育回望与前瞻》读后感

历史·学理·实践:语文教育研究的三个维度——徐林祥教授新著《语文教育回望与前瞻》学习札记业师徐林祥教授的新著《语文教育回望与前瞻》,作为刘国正、曹明海主编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名家论语文丛书”之一,近期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是徐林祥教授多年来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一次集中总结和提升。

《语文教育回望与前瞻》阐述了对语文教育的基本认识:语文就是语言,语文教育就是语言教育,中国语文教育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就是中华民族通用语言的教育,也就是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内容和载体的汉语文教育。

该书指出:语文教育要让本国本民族的下一代热爱并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本国本民族的语言,语文教育的价值体现在掌握生存工具、奠定发展基础、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人类文化等方面。

基于上述认识,书中分别阐述了对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教育家、语文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思想,建构了一个较完整的语文教育理论框架。

该书的问世,标志着徐林祥语文教育思想形成了一个理论系统。

笔者在研读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个思考:《语文教育回望与前瞻》体现了历史的、学理的、实践的研究维度,为语文教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典范。

语文教育研究应该有历史的视野。

徐林祥教授早年即从事美学史、美育史研究,掌握了史学研究的系统方法,后来在顾黄初先生身边系统研究语文教育史,整理编撰了大量的语文教育史料,并进行了梳理和阐释。

徐林祥教授主编的《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是一部语文教育专题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与李杏保、方有林共同主编的《国文国语教育论典》(语文出版社,2014年)汇编并阐释了20世纪前期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论文;主编的《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共十五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2017年)汇编并阐释了20世纪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著作;编著的《叶圣陶》(语文出版社,2020年)作为“中国现代著名语文教育人物”丛书之一,系统梳理了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结题报告2009年,我校申报的教育部“十一五”课题“普通高中课堂文化研究”获准立项,高中2010级语文教研组根据学校课题组的总体安排和自身特点,确立了子课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的研究与实验。

在学校学术课程中心的统一部署领导和课题组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体实验教师和学生近两年的共同努力,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了我校的课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同时,课题的研究与实验还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拓展了教师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整体提高了我校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回顾三年来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由于实施了较为科学的研究策略,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现把研究情况做一总结。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叔子曾经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杨叔子院士的这番话让我们不得想起“明朝那些事”。

明朝的覆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八股取士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读书人醉心功名,罔顾道义,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等等的积极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制。

今天,当我们信心满怀的行走在现代化的大道上的时候,我们同样面临着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缺失的尴尬困局。

其实,对于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来说,我们不是缺少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是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原来讲要“批判的继承”,其实也是批判多于继承。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

”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站在时代的讲台,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间的关联

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间的关联

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间的关联【摘要】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促进。

汉语言文学教育是传承和发展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强调语言文字的表达和交流;而语文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素养,注重语言运用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汉语言文学教育对语文教育有启示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而语文教育则支持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发展和传承。

两者在实践中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推动教育水平的提升。

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相互促进,将为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语文教育、定义、重要性、启示、支持、融合、实践、关联、结合方式、相互促进、发展方向、结语。

1. 引言1.1 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定义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是中国教育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汉语言文学教育主要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的教育,包括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学、现代文学及文学理论等的教育。

而语文教育则是指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能力等的教育。

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汉语言文学教育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它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文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汉语言文学教育也能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语文教育则是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它通过学习语法、修辞、修辞语言等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语文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学作品,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1.2 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在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材中杜甫诗歌情感的教学研究

语文教材中杜甫诗歌情感的教学研究

语文教材中杜甫诗歌情感的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被广泛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中。

杜甫的诗歌情感丰富,真挚、深沉,表达了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在语文教育中,通过教学杜甫的诗歌,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和情感力量,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对于如何更好地教授杜甫的诗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开展对杜甫诗歌情感在语文教材中的教学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杜甫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内涵,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魅力,对于推进文学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部分旨在探讨杜甫诗歌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1.2 研究意义杜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在语文教育中被广泛运用。

杜甫诗歌中的情感表达丰富多彩,既有慷慨悲壮的抒发,也有细腻温情的描写,这些情感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心境和情感,还可以启发学生对文学形式和情感表达的理解和感悟。

对杜甫诗歌情感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杜甫诗歌情感的教学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体验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情感共鸣。

杜甫诗歌情感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通过对杜甫诗歌情感的教学研究,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理解古代诗歌,感悟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感。

对杜甫诗歌情感的教学研究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杜甫诗歌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杜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被广泛收录在各级语文教材中,成为学生学习和欣赏的重要内容之一。

杜甫的诗歌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杜甫的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语文教材编写的历史沿革

语文教材编写的历史沿革

语文教材编写的历史沿革三岔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历史沿革从历史的角度总结语文教材的发展变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比较56人教版教材与现行人教版教材的优缺点。

以下分别就建国之前和建国之后两个历史时期加以简要叙述。

(一)建国之前语文教材发展概说由于建国之前,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古代社会、动荡的近代和现代社会,所以以下介绍分别就这三个阶段进行简要地梳理。

在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之前,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的语文教育都是与经学教育、哲学教育、史学教育和伦理学教育连在一起的,并没有独立设科,所以,语文教学并没有单独的教学体系。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从不同的角度看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但是,蒙学教材、经学教材、文选教材和诗选教材为古代语文的主体教材则是确定无疑的。

1.蒙学教材中国古代的蒙学教材是比较发达的,最早的识字教材可推至周宣王时期的《史籀篇》。

由于古代没有汉语拼音,识字教学只能靠口耳相传和多读多写。

这些蒙学教材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儿童识字,但它们同时又可以对儿童进行伦理教育、常识教育和历史故事传播等。

如果说这些蒙学教材中每一本的教育任务是单一的或者不全面的,那么,从周秦时代发展到明清时代,中国古代的蒙学读本则发挥了优势互补的作用,它们发挥的是整合优势。

下面举几本有代表性的蒙学教材加以说明:《急就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识字教材,西汉时史游编撰。

《急就篇》作为当时主要的识字课本,流传时间达600余年。

按照姓氏、衣着、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等分类,汇编成三言、四言、七言的整句,便于背诵。

尽量避免字的重复,同时每个句子都表达一个独立意义,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生活常识,同时达到识字的目的。

《千字文》传为南北朝时期梁代的周兴嗣编著,是古代成书时间较早、流传最广、使用时间最长的蒙学教材。

直至清末的农村地区仍在使用这本蒙学教材。

采用对偶的形式清楚地介绍了天文、地理、自然、伦理、园林、起居等方面的知识,字数只有1000个但传播范围异常广泛。

中国语文教育史

中国语文教育史
第十七页,共91页。
二、孔子
1、孔子生平 2、教育思想
3、教学原则
第十八页,共91页。
孔子生平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 “三十而立” ❖ “席不暇暖” 、惶惶如“丧家之狗” ❖ “五十而知天命” ❖ “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十九页,共91页。
孔子生平(续)
❖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
第二十五页,共91页。
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观察法和谈话法:
❖ 听其言而观其行 ❖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
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第二十六页,共91页。
由学到知,知智统一
❖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是知也。”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3写一手好文章说一口普通话写一笔好字积累比较广阔的知识8485一古代语文教学大纲的端倪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宋朱熹学规元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二壬寅癸卯学制19021904三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861922195011922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最早具大纲规模的文件21932年初级中学国文科课程标准高级中学国文科课程标准31948年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解放区首个初具规模的教学大纲871950年编辑大意
第十五页,共91页。
第二章:古文教育期
❖ 古文教育期背景及特点 ❖ 孔子 ❖ 《学记》 ❖ 科举取士与语文教育 ❖ 作业
第十六页,共91页。
一、古文教育期背景特点
1、以“五经”、“四书”为教材,或以历代 名家名篇为范本,学的都是书面的“文”;
2、内容具有综合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文、史、 哲不分,是一种广义的语文教育。

语文教学论课件

语文教学论课件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认识学科的重要意义和地位,掌握学科的研究对象、性质和研究方法,了解学科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对学科有一个初步而完整的印象。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怎样的学科1、定义:研究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现象,揭示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理论学科,是高师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学科意义:学习必要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新课改与研究动态,掌握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技巧,训练语文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毕业后能胜任工作作好充分准备。

3、研究对象(三大块):课程论、教学论、教师论课程论:研究为何教学和教学什么,包括语文教程的性质、目的、内容、教学原则、方法、过程等。

教学论:研究怎样教学,包括语文读写、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评价、贝壳、自学能力培养等。

教师论:研究什么人教学。

4、性质: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学科。

(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理论性:研究现象,揭示规律,上升为理论体系,而不仅是具体教学方法的经验总结。

(除本学科外,开设语文教育心理学,班主任案例教学等。

)实践性:自觉联系实际如选教例来正式理论;应用于实践,开展微格教学训练、录像观摩、试讲、完成练习、写教案等;在实践中观察,去中小学进行教学实习、调查,听课,说课评课。

综合性: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文学等密切联系5、研究方法A:观察调查法:观察法可分题目分阶段,但随意性大,要坚持做记录;调查法要拟定计划和问卷,展开调查,分析资料,写报告。

B:实验实证法:拟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研究和总结提升。

C:历史文献法:查找资料,推陈出新。

D:经验总结法E:比较法:古今、新旧、中外。

步骤有收集资料,找出比较点,寻求共同点揭示规律。

二,学科的历史发展(一)设科前(前语文、大语文教育)古代——未单独设科,学校以语文学习基础,是熔政史哲经于一炉的综合教育。

原始——劳动号子,后一些神话传说,口耳相传的方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理论视野中的古代语文教材作者:解光穆“蒙学、蒙书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对此研究很不够,并且往往有所偏。

或者认为它一切都好,或者认为它一无是处。

”[ 1 ] 张志公先生批评的这一现象,至今未引起语文教育理论者、教材编写者的足够重视。

鉴于此,笔者拟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科学方法论来审视古代语文教材,旨在寻求古代语文教材对建构新语文教材的借鉴意义。

一、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观照下的古代语文教材以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来观照古代语文教材,可以看出它们有如下一些可资借鉴之处。

(一) 重视教材的育人功能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育人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与此观点相适应,传统语文教材极为重视教材的育人功能。

朱熹在《小学》中引用杨忆的话论述道:“童稚之学,不止记诵。

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人之言为主。

日记故事,不拘今古,必先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事,如黄香扇枕、陆绩怀桔、叔敖阴德、子路负米之类,只如俗说,便晓知道理,久久成熟,德性若自然矣。

”在这一育人为先之教材观的引导下,古代语文教材十分重视选文的道德性、教育性。

元虞韶编的《日记故事》所选内容既有映雪、负薪等劝学故事,也有“二十四孝”等封建伦理故事;明陶赞廷编的《蒙养图说》则专讲封建伦常故事;清丁有美编的《童蒙观鉴》则分“志学”、“孝友”、“高洁”、“智识”、“才力”、“颖敏”六类并精选富有教育意义的名人逸事。

这些教材诚如唐彪在《父师善诱法》中所言:“俱载前人嘉言懿行,以其雅俗共赏,易于通晓,讲解透彻,不独渐知文义,且足启其效法之心。

”自然,因时代所限,这些教材在重视育人功能的同时也大力宣扬封建糟粕。

但就其编排意图而言,仍值得我们借鉴:语文教材要有生产指导功能,更要有角色培养、传递社会规范之功能。

把语文教材等同于政治、伦理教材是不恰当的,但否认或轻视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也是错误的。

这是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必然要接受情感熏陶、观念洗礼、品格历练。

过去我们在这一问题上常走极端,或强调工具性而忽略人文性,或突出人文性而忽略工具性。

因此,理想的语文教材一方面要重视发挥其在提高学生语言、思维能力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能“激发学生多种多样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我们不是把文艺作品的阅读看做简单感知和理解作品,而是看作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 2 ] 。

以此观点来审视古代语文教材,可见其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处理还是较为科学的。

(二) 重视教材的可接受性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水平之所以存在着高低差别,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非智力因素——兴趣、意志、情感、习惯等。

我国古代教育家大量的治学言论也清楚地反映出这一点。

如孔子有“志于学”、“志于道”的名言,陆世仪有“志气饶,学问乃有成功”的比喻,王守仁有“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不能已”的论断。

这些理论反映在教材编写上,就表现为编写者都不同程度地重视教材的可接受性原则。

从总体看,古代启蒙阶段的教材大多使用整齐的韵语、对偶句来提高学生识字兴趣。

除我们熟悉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外,一些专门介绍天文地理、鸟兽花木、日用器物的知识性蒙书也大多采用此方法。

如宋代方逢辰的《名物蒙求》一书全用四言韵语,既易于背诵又能提高学生兴趣。

其中“高平为原,窈深为谷”、“小路曰径,通道为衢”等佳句更是具有识记、理解、激发兴趣等多种作用。

再如明程登吉编写的《幼学须知》中以“战胜而回谓之‘凯旋’,战败而走谓之‘奔北’”、“刎颈交,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等对偶句来解释词义、叙述典故,其知识传递、兴趣培养、情感激发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此,宋人项安世在《项氏家说》卷七中评论道:“古人教童子,多用韵语,如今《蒙求》《千字文》《太公家教》《三字训》之类,欲其易记也。

”语文教材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而不同地域、不同阅历的学生其个性、兴趣、情感、知识均有所不同。

因此,以既符合汉语特点又适合儿童心理的韵语来加强教材的可接受性,是古代语文教材特别是启蒙教材的一大特色和一大优点。

(三) 重视教材的发展性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为了人类种族的生存发展而采取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语) 。

这种活动的目的不是使人被动地去适应环境而是要使人能动地发展自身去有效地改变环境,并通过这一过程使人类获得良好发展。

因此,作为基本教育内容的教材更应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或者说教育应以课程、教材为中介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此,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曾指出:学生、社会、教材是教育过程的三个基本因素,“研究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理论的主要任务”[ 3 ] 。

中国古代教育理论虽未如西方教育理论家那样系统地提出并论证这一理论问题,但许多教育家的言论却内含这一观点。

如朱熹在《语类辑要》中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王守仁在《答顾东桥书》中则说得更明确:“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显然,他们都从“知”与“行”之关系中来论述教育应重视人的能动性,即教育要促进学生在实际生活与学习时的实践运用并在实践运用中使身心得以更好、更快发展。

正是在这一理论影响下,传统语文教材极其重视在写字、属诗、属对等读写实践中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并促进其发展。

例如,传统作文教学训练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经验就是通过放胆多作、反复修改来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宋代谢枋得就以此为原则编出《文章轨范》,书的前半部叫“放胆文”,后半部叫“小心文”,并在引言中说“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指出要发展学生“细”、“雅”、“简”、“纯粹”的书面表达能力,必须通过“粗”、“俗”、“豪荡”的反复实践来实现。

这一观点,在宋之后的程端礼、梁章臣、王筠等教育家的言论中都得到了进一步强调和阐述。

由于重视语言实践,强调在“行”(读写) 中发展学生语言能力进而促使他们身心的良好发展,才培养出诸如文天祥、张居正、海瑞、于谦、林则徐等一大批文能流传千古感后人、业能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人才。

因书面语、口语的分家,古代语文教材忽视、轻视对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倾向很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发展。

至于明代后无数学子经年累月皓首穷经于“八股文”中,应视其为政治制度对教育的不良影响,而不能如“五四”运动时那样将其全部归因于传统语文教育和语文教材。

二、现代科学方法论审视下的古代语文教材改革开放以来,“新的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美育论、教学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思维科学、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方法学等学科,都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合理地吸收上述相关学科新的研究成果,把它们恰当地运用到语文学科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是建立和发展语文学科教育学的主要条件”[ 4 ] 。

因此,有必要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对我国古代语文教材进行审视。

(一)“经既明,方读子”的有序观古代学习论极其重视学习过程,强调学习的有序性。

孔子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五阶段说,荀子则有“闻、见、知、行”四过程论。

《三字经》中则论述得更具体:“凡经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经,至四书⋯⋯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这段话除对学子进行语言、文化知识教育外,也指明语文学习的基本序列:小学→四书→六经→子书→史书。

古代语文教材正是以此为序列并分三个阶段来编写教材的:第一阶段是启蒙阶段,教学内容为集中识字,基本教材为《急就篇》和“三、百、千”。

其原因,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讲得极为透彻:“蒙学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

”第二阶段是基本的读写训练,所用教材既有“先生施教,弟子是则”的旨在讲述伦理规范的《弟子规》,也有“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的旨在劝勉激励的《昔时贤文》(《古时贤文》) ,还有“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等重在讲述历史典故的诗歌教材《咏史诗》。

第三阶段是较复杂的读写训练,所用教材有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吕祖谦的《古文关键》及吴楚材、吴调候的点评式教材集大成者《古文观止》。

从三个阶段的教材编选看,古代语文教材的编辑是极为重视知识传递、能力培养的有序性的。

根据系统论有序性原理来审视这一教材编辑使用意图,其编排次序是科学的。

因为从启蒙到复杂读写阶段的语文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有所区别的大系统。

同时每个阶段又是子系统,每个阶段的具体篇目乃至字词教学是更小一级的系统,这些大大小小的系统只有具有科学的有序性和相关性,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最优化。

在写作教材及训练上,古人也有科学而严格的顺序:先属对、作诗,后作文、策论,即由组字成词、积词成句而至篇章,每道程序又有若干步骤。

对属对,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读书一两年,即教以属对;初两字,三四月后三字,渐而加至四字,再至五字,便成一句诗矣。

”反观我国近、现代语文教材虽在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选文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方式上有所区别,但在形式上基本以“单元合成”来组建教材,各个阶段无明显差别。

因“语文教材从小学到中学都是‘文选式’的排列,教学方法又总是生字生词、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色之类的‘讲解’和‘分析’,年年为此,千篇一律”[ 5 ] ,自然造成序列性不强、关联性不紧、内容重复繁琐和目标模糊不清。

因而,应对古人“经既明,方读子”的教材序列观重新加以评价以改进教材编写工作。

(二)“习字演文”的控制观语文教育的基本过程是提高学生听读说写的言语历练涵养过程,语言训练应是最基本的训练。

古代语文教育极其重视语言训练,程端礼在《读书分年日程》中说:“但令习字演文之日,将已说《小学》书作口义,以学演文,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续作去。

明理,演文,一举两得⋯⋯但临放学时,面属一对即行,使略知轻重虚实足矣。

”从教材角度看,古代用于语言训练的教材基本可分两类:一类是用于诵读的课本(《幼学》《书言故事》《训蒙诗》等) ,一类是用于属对的课本(《对类》《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

对前者,古人曾有说明:“放晚学讲贤孝勤学故事一条,吟诗一首。

诗要有关系的,如‘二月卖新丝’、‘锄禾日当午’、‘青青园中葵’、‘木之就规矩’等,次日放晚学时背讲。

”为何要教学童诵读诗文并于“次日放晚学时背讲”呢?王守仁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解释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用控制论的观点看,这实质上是在闭合系统内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结果的教学控制并在开放系统中形成学习的控制过程,也就是俗称的“黑箱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