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到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

合集下载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魏文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魏文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重庆市云阳县青龙小学:魏文娟【论文摘要】“开口能说普通话,提笔就写规范字”是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活动的宣传口号,虽然只有14个字,但是对我校师生普及国家通用文字,促进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是提升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主要途径,这也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

是实现我校“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活动提出的全面普及普通话、进一步规范汉字书写,推进我校园文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贯彻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语文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学生学会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们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都要靠规范、准确、鲜明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结合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活动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放在学校的重要位置上,统一思想认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

通过对《教育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我们深深感受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不仅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是开展学校德育及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在需要。

为此,我校建立健全了语言文字工作网络,成立了由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少队部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做好语言文字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做好语言文字教学

做好语言文字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做好语言文字教学

做好语言文字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做好语言文字教学小语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听说能力,小学阶段应在此基础上,规范学生的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语言和文字的教学,语言即说话能力,文字即识字、写字能力。

那么,如何上好语文课呢?首先,教师必须规范使用好语言,在普通话上力求标准,用字、吐字清晰准确,在耳濡目染中,学生才会拥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最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最有效、最直接的交流手段便是口语表达。

社会这个大家庭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的,只会机械操作、学问满腹的“书呆子”是不会被社会接纳的,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的全能型人才。

面对这一国际型的人才需求,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更加严峻。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以《新课标》为标准,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规范口头语言从“口语交际课”上通过学生听话、说话,在动态的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

具体来讲,首先,规范学生的口语语音。

“口语交际”使用的是“口语”,是普通话。

说准普通话是“口语交际课”的第一要义。

其次,规范口语交际的“语义”。

“口语”具有明显的个人色彩,而运用口语交际则使“个性色彩的口语”语义进入一个共同的语言系统。

因为口语交际所使用的词汇,只有是规范的词汇,才能成功地进行交际。

如有学生用“香甜甜”描述水果的味道。

“香甜甜”这个词明显是带有该同学个人色彩的“口语”。

这时,有同学纠正:“香甜甜”应说成“又香又甜”。

于是,这位同学便知道了一种规范的说法。

口语交际活动中这种对“语义”的规范作用一直伴随口语交际活动的进行。

这种规范有的是外部的纠错,有的是话语者的自省。

最后,规范学生的“语法”。

这里所说的“语法”,并不是语法书讲的“语法”,而是语言心理学所说的学生“语言感”。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工作计划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工作计划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工作计划
一、规范书写
1. 严格按照标点、格式、大小写等语言文字规范要求进行书写。

2. 注意段落分明,结构清晰,避免出现语法、标点错误。

3.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在备课、批改作业、撰写评语等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语言文字规范的要求,严格把关,做到规范无误。

二、言辞得体
1.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使用语言上做到得体,避免使用粗俗、不雅的词语和用语。

2. 在与学生、家长、同事交流中,要求教师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做到尊重他人,维护社会公德。

三、文案撰写
1. 在撰写各类文案时,要求教师严格按照规范格式进行撰写,避免出现格式混乱、不符合规范的情况。

2. 对于各类公文、通知、信函等文案,要求教师在撰写时,语言文字规范要求一定要严格执行,做到字斟句酌,表达准确清晰。

四、语言文字教育
1. 在日常教学中,要求教师注重在语言文字教育上的渗透,培
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 针对学生的常见语言文字错误,要求教师及时指导和纠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一年级语文教案中的语言规范与表达

一年级语文教案中的语言规范与表达

一年级语文教案中的语言规范与表达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语言规范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学生们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初期,正确的语言规范和表达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语言规范和表达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一年级语文教案中的相关内容。

语言规范是指在语言使用中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对正确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帮助他们养成正确表达的习惯。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教授学生基本的语法知识,例如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等。

通过系统的语法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并在表达中正确运用。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或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句子构造的练习,要求他们根据给定的主题和词汇,用正确的语法结构组织句子。

这样的练习既能够巩固语法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其次,教师还需重视学生对常用词汇的学习,引导他们在表达中使用丰富、准确的词汇。

可以通过阅读故事、课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新的词汇,并帮助他们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可以设计词汇扩展练习,让学生将所学词汇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写作中。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一幅图片为素材,写一篇描述性文章,鼓励他们使用丰富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人物、场景等。

除了语言规范,语言表达也是一年级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语言表达即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还能够培养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展示自己的自信心。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组织性的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某个话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此外,也可以设计小组演讲或朗诵比赛,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练习,并通过评选出优秀演讲者或朗诵者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与语言文字规范(教师论文)

语文教学与语言文字规范(教师论文)

语文教学与语言文字规范语文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的语文工作有密切的联系。

为了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国家陆续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语言文字规范。

语文教学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这些规范。

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因素影响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

一、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地方写法不同,这容易给教学造成混乱。

如“骤”字,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课课文及课后生字表中的“骤”字倒数第五笔均为竖,没有钩,而课本后附的生字表及词语表中的“骤”字倒数第五笔却都是竖钩。

同一册书中的同一个字,有的有钩,有的没有钩,会给学生学习汉字带来混淆,应该统一。

还有“货”字,第四笔写成了斜钩,和贷款的“贷”字极为相似。

而其它各册中出现的“华”“货”等字均为竖弯钩,在工具书中,以上诸字无论是楷体还是宋体,均为竖弯钩。

二、有些教师普通话不标准也是影响语言文字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字音不准不对。

有的老师常把“处理”的“处”读成去声声调,“心宽体胖”的“胖”读成后鼻音韵母。

有时干脆就是“秀才识字猜半边”,如把“莘莘学子”的“莘”读成“辛苦”的“辛”。

其次,错字别字经常出现。

例如“分辨”和“分辩”分不清,“急躁”“欢度”“提纲”写成了“急燥”“欢渡”“题纲”。

有的老师不注意字形规范,使用已被废止的简体字,如把“停”写成“仃”,把“数”写成“由”加反文旁,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繁体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第一,要提高认识。

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法》,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意义,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对教育教学,对培养年轻一代的重要意义。

第二,要严格责己。

语文老师首先在语文教学方面为人师表。

在朗读、讲话和板书方面做到发音正确,书写正确,有了错误要及时纠正。

第三,要不断学习。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所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值得探究的。

本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的历史和现状,重点阐述语言文字训练在现今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探
讨如何能有效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一、语言文字训练的历史及现状。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曾经是语文教学家族中重要成员的语言训练,历经沧桑几十载,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时至今日,竟跌至了破败落魄的边沿。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削弱。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

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语言训练的现象越来越少。

即使有这样的训练,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
保证;教学中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逐渐淡化。

二、语言文字训练——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宜于采取不断反复,螺
旋式上升的训练方式,企图一蹴而就,是不切合小学生学习语文、进
行语言文字训练的。

叶圣陶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语言文字训练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曾一度被冷落的语言文字训练越来越受到小语界同仁、特别是教学一线教师的重视。

大家认为:为了减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无效劳动、把语文课上得扎实而富有成效,必须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因此,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正确看待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课题。

一、为语言文字训练正名在语文课成标准颁布以前的一段时间里,有些教师为应付考试而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机械地抄抄写写,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被很多人误认为就是训练,致使训练声名狼藉。

为了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正确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必先为训练正名。

真正的训练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某种能力和熟练技巧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训练”之“训”是教师的训导和启发诱导,训练之“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复操作,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

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

”就语文教学来说,训练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下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

我在这里所说的语言文字训练,着眼点主要在于语言的积累,在于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包含着对语言知识的领悟和语言规律的发现。

语言文字训练不同于工匠式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确的递进式活动。

大家在教学中都重视启发学生发言,课堂上学生说话的机会不少,但是,说得多不一定是训练。

如果让学生发言只是为了说出课文内容,而不管用词是否恰当,表达是否通顺规范、简练生动,说得再多也达不到训练表达能力的目的。

如果着眼于训练表达能力,教师应当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发言时注意倾听,并对学生的发言适时进行归纳和重现,引导学生对别人和自己发言的正误优劣进行辨析、修正、重说,以至把说和写结合进行。

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语言文字规范化

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语言文字规范化

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语言文字规范化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语言文字工作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语言文字规范化尤为迫切,它有利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

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有利于加强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

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更好地学习其他各科知识,作用至关重要。

建国四十年来,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师生都不重视说普通话和汉字规范化在当前以分数为评判标准的升学制度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过多或只注重学生分数的提高,忽略了诸如普通话及汉字规范化的教学,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各科知识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忽视了普通话的练习和规范汉字的书写及运用。

二、社会上语言文字的运用比较混乱由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播音员、演员等读错字音;谐音广告词泛滥,错别字连篇;商家、店铺自造不文明词语;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病句频现。

导致乱造简化字,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经淘汰的简化字、异体字等现象的发生;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等。

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充斥于耳,对汉语的篡改、恶搞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如“灌水”、“菜鸟”、“神马”“木有”“杯具”等等网络语言漫天飞舞。

但这些网络语言却成了时下青少年眼中的时髦的玩意儿。

三、老师的语言文字也有待规范和提高有些教师的教学用语不规范,在教学中使用方言普通话,甚至直接使用方言土语。

板书龙飞凤舞,潦草之至。

所有这些,都给教师的教学尤其是学生带来不良影响,贻害不浅。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一)教师应该增强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

组织教师学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教师意识到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上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并把思想转化为行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认真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摘要: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中心,重视积累,厚积薄发,勤于训练,学以致用,不失为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言文字积累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一、明确方向,关注语言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中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是它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文教学的效果如何,一般都直接体现在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上。

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重视语言文字的基本功。

在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语言文字教学为主线,把如何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能力作为我们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

在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意识淡薄,轻视语言文字教学的情况,可以说仍然相当普遍。

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脱离语言文字形式分析的东西太多,而实际的语言文字教学落实不到位。

如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偏重于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写作特色等,而对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显得太少。

由于教学中轻视语言因素,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方面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培养,致使一部分学生缺乏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即使中学毕业了,语文能力仍然很差。

叙述事理,心中有数,却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有时说出来了,又词不达意,写出来,则病句连篇、错字比比。

可见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率,就不能不加强语言文字教学,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

加强语言文字教育,最主要的是要贯彻落实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大量文章,文质兼美,大多是运用语言文字的典范。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2011—2012学年蔡雪清语言文字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是衡量国家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何发挥语文教学在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中的主渠道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两方面着手。

一、利用课堂教学落实规范化1.规范说话,注重听、说。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现代汉语的标准形式。

普通话既是汉民族共同语,也是中华民族家庭的共同语。

2000年10月31日,颁布了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明文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

学校是普及普通话的最重要基地,而语文课堂是教授普通话的主渠道。

我国语言文字大师周有光先生说,方言是“母亲语言”,民族共同语是“教师语言”。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坚持使用普通话,而且要引导学生更新语言观念,以讲普通为责任,以讲普通话为光荣。

由于高考、升学率等多方面原因,导致长期以来语文课重“读、写”轻“听、说”,极大地影响了普通话的推广。

因此,教学中要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

对于优美的诗歌、散文,教师可进行范读或采用教学磁带、光盘等,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普通话的语音美和节奏美。

从而增强语感,激发学习祖国语言的热情。

还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谈谈由此产生的联想,谈谈课文对社会、人生的指导意义等,以此来达到训练讲普通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2.规范用语,准确表意。

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规范用语,它包括准确地遣词造句、合理的使用成语和恰当地运用语法。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遣词造句,从而准确地表情达意。

可以从构词成分、词的感情色彩、词的语体色彩等多方面加以比较区别。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doc(常用版)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doc(常用版)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doc(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摘要:本文是从什么是语言文字规范化,为什么要语言文字规范化,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性;小学生语言文字不规范化类型和原因;小学生语言文字不规范化类型和原因;加强小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必须加强普通话朗读的训练;抓好小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必须抓好书写方式;增强语文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等方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引言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礼仪之邦,特别是中国文字。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在现代的这个社会里,有很多人都是为了一时的方便,或者其他的原因而把很多的字简写,或是写错。

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子意思改变,甚至让人费解,给阅读者带来诸多不便。

现代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字传统的文字书写有所改造,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出现了许多的错别字等不规范的文字。

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促进民族间交流、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军。

加强小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责无旁贷。

一、什么是语言文字规范化,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性(一)什么是语言文字规范化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主要是指1986年10月根据国务院批示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所收录的简化字;1988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收录的汉字。

不规范汉字是指在《简化字总表》中被简化的繁体字;1986年国家宣布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在1955年淘汰的异体字[①];1977年淘汰的计量单位旧译名用字;社会上出现的自造简体字及1965年淘汰的旧字形。

谈在教学中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一点体会

谈在教学中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一点体会

在教学中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一点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指出: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名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

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促进民族间交流、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语文教师,遵守和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是义不容辞的天职。

母语是民族的灵魂。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能立足世界之林的标志,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是祖辈智慧的结晶,所以,每一个民族首先要学好自己的母语,每一个人首先要学好自己的祖国语言。

充分认识语言的民族性,才能增强我们遵守和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媒体应运而生,影视、广告、出版物接踵而来,商品包装,广告招牌变着花样地吸引顾客,但随之而来的出现了许多不规范文字,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社会用字情况不容乐观。

商家招牌、广告宣传、电视媒体常常是错字百出、繁简不分。

如杀虫剂是“默默无蚊”,咳嗽药是“咳不容缓”;服装店是“百衣百顺、衣帽取人”饭店是“食全食美”,这些不规范用字竟成了商家的广告奇招。

有些人为了崇尚古人,为了书写美观或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在题写的牌匾上写不常见的繁体字等等。

这些不规范用字现象中小学生从小到大每天都在说着、听着、看着。

学生们好奇心强,吸收能力强,但是辨别能力不强,给他们的语言文字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认为语言文字的规范不仅关系个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问题,也是关系到一个人对祖国和民族的基本情感问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刻不容缓。

要使孩子的语言文字规范,必须从学校抓起,从小学生抓起。

“作”和“做”问:“作”和“做”在使用上常常发生混淆,请问:怎样辨别它们的不同用法?答:“作”和“做”都有“从事某项活动”或“制作”的意义,用法上存在着部分通用的情况,“叫做”“当做”“做主”也写作“叫作”“当作”“作主”。

浅谈如何做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教学

浅谈如何做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教学

浅谈如何做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教学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身负重责。

因为刚入学的小学生要学习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否规范标准关系着他们的一生.教师是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传递者,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也承担着让学生学习规范化语言文字的任务.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规范标准的语言文字教学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规范口头语言从“口语交际课”上通过学生听话、说话,在动态的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

首先,规范学生的地方方言.“口语交际”使用的是“口语”,是普通话。

走进校园、大型公共场所都应该使用标准普通话。

说准普通话是“口语交际课”的第一要义。

接着,规范口语交际的“语义”.“口语”具有明显的个人色彩,而运用口语交际则使“个性色彩的口语”语义进入一个共同的语言系统。

因为口语交际所使用的词汇,只有是规范的词汇,才能成功地进行交际。

如我班王萌同学用“香甜甜”描述水果的味道.“香甜甜"这个词明显是带有该同学个人色彩的“口语”。

这时,张婷同学纠正:“香甜甜"应说成“又香又甜”。

于是,王萌同学便知道了一种规范的说法。

最后,规范学生的“语法”。

这里所说的“语法”,并不是语法书讲的“语法”,而是语言心理学所说的学生“语言感”。

每个人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并不是学会了许多句式,而是具备了这种“语言感”。

这样在说话的时候就不会用错词.我教的学生大多是从小生长在农村,所以口语的表达能力都较差。

但作为一名教师,我会尽心尽力的帮助学生改过.二、从基础知识抓起首先必须做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教师在板书和作业批改中必须书写规范,用字用词准确恰当,不带笔、不草书,不乱写简化字和繁体字,身正重于言教.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掌握好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顺序,让学生掌握使用语言文字标准的基础知识。

我采用激发式、鼓励式、引导式教育学生把字写规范美观,首要任务就是正确掌握汉字的笔画顺序.除此之外,还要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汉字的部首,这样写出来的字才会美观.例如在教学“涩"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观察生字,然后强调这个生字是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在集体数一数这个字的笔画数并组词。

语言文字规范性实施方案

语言文字规范性实施方案

语言文字规范性实施方案为了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加强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我们制定了以下语言文字规范性实施方案:一、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性的意识1. 全员参与,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性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每个人对语言文字规范性的重视程度。

2. 建立语言文字规范性的考核机制,对语言文字规范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提升。

二、规范语言文字使用1. 严格执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不得使用网络用语、方言、外来词等不规范用语。

2. 对公文、公告、广告等正式文件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 在日常沟通中,提倡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避免口头语和随意用语的滥用。

三、建立规范的语言文字管理制度1. 设立专门的语言文字管理岗位,负责对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进行监督和管理。

2. 建立语言文字规范性的宣传教育制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对语言文字规范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四、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性的监督和检查1. 定期开展语言文字规范性的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提升。

2. 建立语言文字规范性的奖惩机制,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规使用语言文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和处罚。

五、推动语言文字规范性的落实1.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推动语言文字规范性的政策落实。

2. 建立语言文字规范性的监督机制,对语言文字规范性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规范性政策的有效实施。

总之,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性的实施方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性,提升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

希望全体员工都能认真执行这一方案,共同努力,为语言文字规范性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语文教学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教学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教学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简称“语用”),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

然而当下许多教师虽然明白这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却仍然把握不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尝试,又回到原来的老路子:只注重“理解”课文内容,淡化语言的“运用”,注重了语言的输入,忽视了语言的输出。

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落实语用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凸显“语用”1.把握课程标准各学段教学目标,明确各学段语用训练的重点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确定为“了解”词句意思。

学生可结合课文插图,阅读理解词意,读中积累,也就是对词句有一定的认识和记忆就行了。

比如“孤单”一词,学生理解为“只有一个”,这样就可以了。

又如,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一文,书中说到的“穿上”“厚厚的衣服”“绿色的大伞”这些词语,学生只要理解“穿上”是指“给小树包裹起来”,“厚厚的衣服”指的是“厚厚的稻草”,“绿色的大伞”指的是“小树茂密的枝叶”就可以了。

第二学段把“了解”一词换成了“理解”。

理解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这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比如《孔子拜师》一文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这些词,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其意思,还应通过这样的词感受孔子拜师途中生活的艰辛,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和坚定的毅力。

第三学段则把理解变成了“推想”。

联系上下文推想词句含义,辨析词语在行文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在这篇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推想”是更高层次的理解,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技能。

比如《一夜的工作》,由总理办公室的陈设和早餐推想他每天工作的劳累和生活的简朴。

从《晏子使楚》中楚王三次为难晏子,晏子三次言语反驳中推想晏子的话外之音和言外之意,体会语言的艺术和魅力。

通过推想作者言语和构成方式来尝试学习和运用作者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在模仿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

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

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摘要】规范语言文字势在必行。

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告诉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

一是规范语音,二是规范词汇,三是规范语法。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规范文字。

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得到有效的规范。

【关键词】语文教学规范语言文字【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63-01语言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即普通话,文字指汉字。

规范语言文字是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是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对外开放的需要;更是提高信息处理的效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需要。

当前社会语言文字运用的现状是“各行其是,随心所欲”,比较混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语言比较混乱。

在语言方面,表现为多音字读法混乱。

在词汇方面,表现为异形词,滥用缩略的现象。

异形词,即音同、义同、形不同。

缩略是一种能产的造词法,通常情况下是把一个短词缩略为一个词。

如高级中学—高中、彩色电视机—彩电、立体公路交叉桥—立交桥。

但有人滥用这种方法,如,愤青—愤怒的青年、春偶—青春的偶像、男牛—男式牛皮鞋等。

在语法方面表现为任意扩展、胡乱搭配等现象。

二是使用文字比较混乱。

表现为:使用“二简”字,如,停车—仃车、鸡蛋—鸡旦;滥用繁体字,如,太后(後)、美发(發)等;滥用异体字,如,詠(咏)、鸿赝(鸿雁)等;别字,如,既(即)使、撑(掌)握;汉语拼音错误,表现为没有实行分词连写,地名拼写英汉混用等。

语言文字的混乱使用,使我们的学习、工作、交流无所适从,给我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交流也无形地带来了很多不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属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做到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
对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来说,语文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学生学会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们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都要靠规范、准确、鲜明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笔者结合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活动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放在学校的重要位置上,统一思想认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

通过对《教育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我们深深感受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不仅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是开展学校德育及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在需要。

为此,我校建立健全了语言文字工作网络,成立了由校长办公室、教导处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由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规划;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

学校不仅具有语言文字的专门工作计划和总结,而且各学科的工作计划也都含有其内容,尤其是语文教研组的活动记录,更能体现出各年级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视程度。

各个年级语文教研组都制定了符合学生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目
标,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和培养,并要求其他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教育。

二、注重环境熏陶,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宣传
良好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能够产生宣传、教育和改变孩子们行为习惯的效果。

为此,我校在教学楼墙壁上设置了“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的标语牌;每年推普周来临,我校都会在教学楼前悬挂“全国第×届推广普通话宣传系列活动”的横幅。

在教学楼楼梯转角处设置了常年使用的“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横式标语牌;教学楼增挂了每日都能见到的“请讲普通话”的提示牌;校园广播也增设了普通话专项栏目,选播推普文章,努力使普通话成为回荡校园的最美旋律。

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语言规范化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表达水平。

组织学生开展语言文字用字情况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找出不规范用字,清除了班级不规范用字,净化了校园语言文字环境。

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营造出了良好的语言规范化氛围,增强学生的规范化意识,提高了学生对语言规范化的认识。

三、加强普通话朗读训练
语文课是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和训练学生使之具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一门基础课程。

语文课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普通话,包括普通话的口语和书面语。

当今时代,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等有声媒体高度发达,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会说流畅标准的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就没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这样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知识时代,就缺乏必需的竞
争能力。

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课程的语文课,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还需更加侧重一些。

好在,正在试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将“口语交际能力”与“识字”、“阅读”、“写作”并列起来,并且提出了基本的教学要求。

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委、教委、广电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

这不仅是对老师普通话水平的测试,也可用于对学生普通话水平的评价。

对学生进行普通话的朗读训练,要从音量、音准、音色、感情方面一步步培养。

为了使普通话朗读“音准调正”。

就要抓好汉语拼音的学习。

可坚持给每一课的生字生词及特别容易读错的字词注音的方法,天长日久,学生们对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必能心领神会,驾轻就熟了。

再就是搞好方言语音与普通话的规律研究工作,尤其是自己所处方言区的方言语音和自身所操方言语音与普通话标准音的对应规律,可作调查、收集、整理、研究、画表列出,对照认读。

只要我们能认真钻研,摸索规律,勤查字典,刻苦练习,我们是能纠正的。

经过努力,朗读“音准调正”了,我们就能在感情的大河中纵情畅游了。

四、认真抓好规范的书写方式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在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道路上缺一不可。

书写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实际上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

按理说,一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要读九年的书,读完大学,十几年下来,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应该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不仅书写纯熟,而且字体美观大方端正,具有硬笔书法的品位。

然而,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一个班级里,书写较好的能过半的已不错。

尤其男生,要么书写尚可,要么连看懂都显吃力,绝大部分的学生书写仅能让人看明白。

而20%左右的学生是让人无法认读的,书写真正
达到要求的顶多10%。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1)坚持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练字活动,通过写规范汉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由此热爱我们祖国的语言。

(3)开展演讲、诗朗诵等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感悟到学习普通话的快乐,培养了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这些做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自觉地维护语言的规范性和纯洁性。

语言文字规范化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

每一位语言文字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推广有重要意义。

每一位语文教师能以身作则,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并认真传授给每一位学生。

那么,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全民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及语文专业知识整体素质的提高便指日可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