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连线)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①酸性氧化物:能跟 碱 起反应生成 盐 和 水 的氧化物;
如:大多数的非金属氧化物CO2、SO2、SO3、SiO2 等,少数金属氧化物(Mn2O7 )
苛性钠在空气中变质(化学方程式表示): 2NaOH + CO2==Na2CO3+H2O
举例
浊液
>100nM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泥浆水(悬浊液)、油水(乳浊液)
溶液 胶体
<1nM 1~100nM
均一、稳定、透明 均一、较稳定、透明
NaCl溶液、CuSO4溶液 豆浆、牛奶、血液、墨水
沸腾的蒸馏水
饱和的FeCl
5、Fe(OH)3胶体的制备:向40mL
中逐滴加入5~6滴
溶液3 。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化学方程式:
溶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
分散剂
。
组成: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 分散质: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气态、液态、固态均可),如糖和盐; 分散剂:溶纳分散质的物质(气态、液态、固态均可),如水 。
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
硫酸铜溶液 粒子直径:<1nM
泥水——浊液 粒子直径:>100nM
人追不踪可 着以鹿有的傲猎气人,是但看不可见以山无的傲。骨
Al2O3 ——两性氧化物 Mn2O7——酸性氧化物 Fe3O4——复杂氧化物
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人生不各 可有以志有。傲C气.,但酸不可性以无氧傲骨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Mn2O7——酸性氧化物
CO——不成盐氧化物 H2O——中性氧化物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一课时PPT
相同点:分散剂相同 不同点: 粒子直径大小不同、稳定性不同
按分散质的
液态分散系
粒子直径大
小分
溶液
胶体
浊液
稳定性 < 1 nm 如何?
稳定性:稳定
1nm 至100nm 介稳性
>100nm 不稳定
87.幽默胜过直白,话少胜过多言;坦率胜过伪装,自然胜过狡辩;心静何来多梦,苦索不如随缘。 26.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在我们的脑袋里。 54.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 16.一无所有就是拼搏的理由。 61.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6.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 来的。
特征:不同类 别的物质有交 集。
Na2CO3 Na2SO4
钠盐 钾盐
根据组成 的阳离子 分
K2SO4 K2CO3
硫酸盐 碳酸盐
根据组成 的阴离子 分
拓展应用:
工业生产中,常需要K2SO4,如何选定原料来制备K2SO4?
学习评价一
练习1、下列每组中的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C )
A.CaO和CaS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复习回顾
图书馆中数不胜数的图书要分类陈列以便于人们查找,快递 企业对数以千万计的物品要分类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一、物质的分类
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或者用途等进行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称同素异形体
②⑧ ①④
⑥ ⑤ ⑦⑩
练习2:对下列酸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并说出你的分类标准。 H2SO4、HCl、H2CO3、H3PO4
按分散质的
液态分散系
粒子直径大
小分
溶液
胶体
浊液
稳定性 < 1 nm 如何?
稳定性:稳定
1nm 至100nm 介稳性
>100nm 不稳定
87.幽默胜过直白,话少胜过多言;坦率胜过伪装,自然胜过狡辩;心静何来多梦,苦索不如随缘。 26.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在我们的脑袋里。 54.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 16.一无所有就是拼搏的理由。 61.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6.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 来的。
特征:不同类 别的物质有交 集。
Na2CO3 Na2SO4
钠盐 钾盐
根据组成 的阳离子 分
K2SO4 K2CO3
硫酸盐 碳酸盐
根据组成 的阴离子 分
拓展应用:
工业生产中,常需要K2SO4,如何选定原料来制备K2SO4?
学习评价一
练习1、下列每组中的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C )
A.CaO和CaS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复习回顾
图书馆中数不胜数的图书要分类陈列以便于人们查找,快递 企业对数以千万计的物品要分类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一、物质的分类
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或者用途等进行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称同素异形体
②⑧ ①④
⑥ ⑤ ⑦⑩
练习2:对下列酸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并说出你的分类标准。 H2SO4、HCl、H2CO3、H3PO4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55万种化合物 110万种,45年加倍 236.7万种,25年加倍 414.8万种 593万种,10年加倍 785万种 1057.6万种,10年加倍 超过2000万种 超过3000万种
天哪!这 怎么能学
完呢?
我木须龙都 够呛,就别
说你了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 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 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 课件
按要求进行分类:
篮球明星
影视明星
体育明星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 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 课件
分类方法
罗 纳 尔 多
刘翔 姚 明
田亮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 课件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 课件
科学分类的前提按目是的建地立分类科学
机器是怎样将快递件进行分类的?
如果以准其确他方的式分分类类是标科准学的。吗?
大小?
发件地?
我是谁? 我要去哪?
别说话! 赶快走!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 课件
人类已知的化合物数目
• 1900 • 1945 • 1970 • 1975 • 1980 • 1985 • 1990 • 1999 • 2000
复习回顾
分类方法
初中学过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 质、酸、碱、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
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
单质
物质
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
混合物
根据组成特点和
化合物
高中化学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件新人教必修1.ppt
角色多重性
分类的角度 (标准)不同
前提
同一事物可同时 分属不同类别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 的方法
2.分类的方法
(1)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树状分类图的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 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树状分类法
把大范围物质进行细分
液
液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固
液
糖水、油漆
气
固
泡沫塑料
液
固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固
固
有色玻璃、合金
(2)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
液体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它们的分散质粒子大小﹑性质有何区别?
1.取一个小烧杯,加入25ml 蒸馏水,并 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 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停止加热。制得的Fe(OH)3胶体
胶体
(淀粉胶体)
溶液
(氯化钠)溶液
渗析 一种提纯胶体方法
半透膜 水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外观
直
分径
散组 质成
粒 能否
子
透
过滤
纸
均一、 透明、 稳定
<1nm
单个分子 或离子
能
多数均一、透 明、介稳性
不均一、 不透明 不稳定
1nm~100nm >100nm
粒子集合体或 许多粒子集
有机高分子
合体
能
不能
能否透 过半透膜
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D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2.下列物质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BD )
分类的角度 (标准)不同
前提
同一事物可同时 分属不同类别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 的方法
2.分类的方法
(1)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树状分类图的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 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树状分类法
把大范围物质进行细分
液
液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固
液
糖水、油漆
气
固
泡沫塑料
液
固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固
固
有色玻璃、合金
(2)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
液体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它们的分散质粒子大小﹑性质有何区别?
1.取一个小烧杯,加入25ml 蒸馏水,并 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 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停止加热。制得的Fe(OH)3胶体
胶体
(淀粉胶体)
溶液
(氯化钠)溶液
渗析 一种提纯胶体方法
半透膜 水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外观
直
分径
散组 质成
粒 能否
子
透
过滤
纸
均一、 透明、 稳定
<1nm
单个分子 或离子
能
多数均一、透 明、介稳性
不均一、 不透明 不稳定
1nm~100nm >100nm
粒子集合体或 许多粒子集
有机高分子
合体
能
不能
能否透 过半透膜
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D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2.下列物质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BD )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如:CO2、SO2、P2O5、SiO2 例:CO2 + 2NaOH Na2CO3 + H2O 碱性氧化物 和酸反应生成只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Na2O、CaO、CuO、Fe2O3 例: CuO + H2SO4 CuSO4 + H2O
两性氧化物 和酸、碱反应都能生成盐和水的 氧化物 如:Al2O3
例: Al2O3 + 6HCl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3、盐
(1)概念 由金属(含铵根NH4+)离子和酸根组成。 (2)分类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按 化 学 性 质 划 分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成盐氧 化物
酸性氧化物 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第二章化学物质 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思考]
1、当我们进入商场时如何快速找到我 们需要的商品?
2﹑当你置身于图书馆或书店中,是怎 样找到你想要的书的?
3﹑当你去餐馆吃饭时,怎么点菜的?
商场
图书馆
餐馆菜谱
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 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如:Na2O、CaO、CuO、Fe2O3 例: CuO + H2SO4 CuSO4 + H2O
两性氧化物 和酸、碱反应都能生成盐和水的 氧化物 如:Al2O3
例: Al2O3 + 6HCl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3、盐
(1)概念 由金属(含铵根NH4+)离子和酸根组成。 (2)分类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按 化 学 性 质 划 分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成盐氧 化物
酸性氧化物 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第二章化学物质 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思考]
1、当我们进入商场时如何快速找到我 们需要的商品?
2﹑当你置身于图书馆或书店中,是怎 样找到你想要的书的?
3﹑当你去餐馆吃饭时,怎么点菜的?
商场
图书馆
餐馆菜谱
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 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及其变化PPT(第2课时物质的转化)
解析:选 B。CuO 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
栏目 导引
2.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
A.Fe
B.Cu
C.Si
D.C
解析:选 D。A.Fe 与 O2 反应生成 Fe3O4,但 Fe3O4 不能与水反
应,故 A 错误;B.Cu 与 O2 反应生成 CuO,但 CuO 不能与水
碱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碱+酸―→盐+水 碱+盐―→新盐+新碱
3.盐的化学通性 盐+酸―→新盐+新酸 盐+碱―→新盐+新碱
盐盐+盐―→新盐+新盐 较不活泼金属的盐+较活泼金属―→较活泼金属的 盐+较不活泼金属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1.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2.正确认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1)活泼金属(如钠等)与水剧烈反应,与水溶液反应时会置换出 氢气而不是金属单质;置换其他金属时必须是与其熔融的盐反 应。 (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 SiO2、CuO 等 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3)盐和盐、碱和盐反应的条件,除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之外, 反应物必须是可溶性的。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科学探究:探究单质、氧化物、 1.了解酸、碱、盐的性质。
酸、碱、盐的相互转化。 2.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从物 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
质类别的角度,认识到物质是 相互转化。
运动和相互转化的。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1.酸的化学通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课件(共55张PPT)
碱性氧化物+酸 盐+水
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含氧酸盐
讨论小结3:
3.酸
酸+指示剂
酸+碱性氧化物 盐+水 酸+碱 盐+水 酸+盐 新盐+新酸
某些含氧酸 水+酸性氧化物
讨论小结4:
4.碱
碱+指示剂
碱+酸性氧化物 盐+水 碱+酸 盐+水 碱+盐 新盐+新碱
讨论小结5:
5.盐
盐+酸 新盐+新酸
一 、 本 学 期 学校提 出了“ 以安全 工作为 主线” ,要时刻 不忘对 学生进 行安全教育,始 终 把 安 全 放 在工作 的首位 。平时 要多开 展活动 ,以活动 形式增 强班级 的凝聚力,对学
生 进 行 安 全 教育,加 强学生 的安全 意识。 二 、 班 级 纪 律方面 一个班 级,要想 有良好 的班风 ,必须要 有良好 的纪律 才行.因 而,我 从 以 下 几 点 入手: 1、 课堂 纪律首 先师生 共同制 定班规 班纪,并 制定 相应的 奖惩办
【应用】因胶粒带电荷,且同种胶粒带有的电荷相同,相互排
斥在一般情况下,胶粒不容易聚集,因而胶体是比较稳定的分 散系,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胶体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4.胶体的聚沉
使溶胶粒子变大而从溶液中析出沉淀的过程。
①加入电解质溶液:
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成大颗粒。 显然,胶粒带正电,所加电解质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越高, 阴离子浓度越大,聚沉效果越明显;胶粒带负电,所加电解 质中阳离子电荷愈高、离子浓度愈大,聚沉效果越明显.
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状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分散剂 分散质
气
气
液
液
固
固
气溶胶(云、烟、雾):分散剂为气体 1.按分散剂的不同 液溶胶(Fe(OH)3等):分散剂为液体
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含氧酸盐
讨论小结3:
3.酸
酸+指示剂
酸+碱性氧化物 盐+水 酸+碱 盐+水 酸+盐 新盐+新酸
某些含氧酸 水+酸性氧化物
讨论小结4:
4.碱
碱+指示剂
碱+酸性氧化物 盐+水 碱+酸 盐+水 碱+盐 新盐+新碱
讨论小结5:
5.盐
盐+酸 新盐+新酸
一 、 本 学 期 学校提 出了“ 以安全 工作为 主线” ,要时刻 不忘对 学生进 行安全教育,始 终 把 安 全 放 在工作 的首位 。平时 要多开 展活动 ,以活动 形式增 强班级 的凝聚力,对学
生 进 行 安 全 教育,加 强学生 的安全 意识。 二 、 班 级 纪 律方面 一个班 级,要想 有良好 的班风 ,必须要 有良好 的纪律 才行.因 而,我 从 以 下 几 点 入手: 1、 课堂 纪律首 先师生 共同制 定班规 班纪,并 制定 相应的 奖惩办
【应用】因胶粒带电荷,且同种胶粒带有的电荷相同,相互排
斥在一般情况下,胶粒不容易聚集,因而胶体是比较稳定的分 散系,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胶体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4.胶体的聚沉
使溶胶粒子变大而从溶液中析出沉淀的过程。
①加入电解质溶液:
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成大颗粒。 显然,胶粒带正电,所加电解质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越高, 阴离子浓度越大,聚沉效果越明显;胶粒带负电,所加电解 质中阳离子电荷愈高、离子浓度愈大,聚沉效果越明显.
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状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分散剂 分散质
气
气
液
液
固
固
气溶胶(云、烟、雾):分散剂为气体 1.按分散剂的不同 液溶胶(Fe(OH)3等):分散剂为液体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 PPT课件 图文
实
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溶液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质粒子大小
浊液
分散系
分散质粒 子大小
溶液 < 1 nm
胶体
1 ~ 100 nm
主要特征 稳定、均一 较稳定、均一
举例
饱和NaCl 溶液
豆浆
浊液 > 100 nm 不稳对可见光(波长为400~ 700nm)散射而形成的。
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物理方法
【实验2-3】 过滤Fe(OH)3胶体和泥水
现象: Fe(OH)3胶体全透过滤纸,没得到滤渣,过滤后的
液体还是红褐色;泥水过滤后在滤纸上得到泥沙, 而过滤后的液体是澄清、透明的。
胶粒
胶团
因为胶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
在进行电泳实验时,由于电场的作用,胶团在吸附层和扩散层 的界面之间发生分离,带正电的胶粒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离 子向阳极移动。因此,胶粒带电,但整个胶体分散系是呈电中 性的。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 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 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容易得 罪人, 实在不 是自己 的理想 型。 我又问了她前几份工作辞职的原 因,结 果都是 大同小 异,不 是因为 工作乏 味,就 是同事 不好相 处,再 者就是 薪水太 低,发 展前景 堪忧。 粗略估计,这姑娘毕业不到一
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思考:图书馆的书籍种类繁多,超市的商品琳琅满目,为 什么我们总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或物品?
图书
分类
语
历
艺
哲
言
史
术
学
文
地
科
宗
学
理
学
教
“分类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它们 区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目前人类发现与合成的化学物质已经超过了1.5 亿种,并且在不断快速增加,为了认识和研究的方便, 对于如此多的物质,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 性质或用途等进行分类。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
02
物质的分类
四、酸的分类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多元酸
电离出氢离子数目
是否含氧
酸的强弱
酸
是否挥发
挥发性酸
难挥发性酸
强酸 弱酸
七大强酸:盐酸、硝酸、硫酸、氢溴酸、氢碘酸、高氯酸、高锰酸
02
物质的分类
五、碱的分类
一元碱
多元碱
可溶性碱 难溶性碱
溶解性
电离出氢氧根数目 碱的强弱
⑤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_酸__性__氧__化__物__,与酸反应只生 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_碱__性__氧__化__物__。 ⑥酸、碱、盐的分类。
PART 05
05
随堂练习
1.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类别
相同的是( B ) A.氧气、氧化镁
B.硫酸铜、氯化钠
PART 02
02
物质的分类
一、交叉分类法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思考:图书馆的书籍种类繁多,超市的商品琳琅满目,为 什么我们总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或物品?
图书
分类
语
历
艺
哲
言
史
术
学
文
地
科
宗
学
理
学
教
“分类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它们 区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目前人类发现与合成的化学物质已经超过了1.5 亿种,并且在不断快速增加,为了认识和研究的方便, 对于如此多的物质,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 性质或用途等进行分类。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
02
物质的分类
四、酸的分类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多元酸
电离出氢离子数目
是否含氧
酸的强弱
酸
是否挥发
挥发性酸
难挥发性酸
强酸 弱酸
七大强酸:盐酸、硝酸、硫酸、氢溴酸、氢碘酸、高氯酸、高锰酸
02
物质的分类
五、碱的分类
一元碱
多元碱
可溶性碱 难溶性碱
溶解性
电离出氢氧根数目 碱的强弱
⑤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_酸__性__氧__化__物__,与酸反应只生 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_碱__性__氧__化__物__。 ⑥酸、碱、盐的分类。
PART 05
05
随堂练习
1.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类别
相同的是( B ) A.氧气、氧化镁
B.硫酸铜、氯化钠
PART 02
02
物质的分类
一、交叉分类法
1物质的分类 (共43张PPT)
2020/2/26
考点突破1 物质的分类
【例1】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B ) A.单质:液氧、水银、金刚石 B.混合物:生铁、冰水、空气 C.盐:硝酸银、氯化铁、高锰酸钾 D.氧化物:氧化镁、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
2020/2/26
考点突破1 物质的分类
方法规律: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关键要看这种物质由几种物 质组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首先分析是不是纯净物(这点 往往容易被忽略),然后再判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从 微观的角度来看,单质和化合物都只存在一种分子,但 单质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而化合物分子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原子构成。区分它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化学式 来判断。
2020/2/26
考点突破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区别
①宏观组成:由 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 物质 组成;
①宏观组成:由 __一__种_____ 物质组 成;
纯净物
②微观构成:由
②微观构成:由
混__合_多_物_____ 种微粒构成; __一_______ 种微粒
构成;
2020/2/26
考点突破1 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2020/2/26
考点梳理2 单质与化合物
3.化合物:由__两__种__或___两__种__以__上___的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如:H2O,KClO3等
化合物主要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是含___碳____元素的化合物。(2012、 2013、2014年结合化学式计算进行考查) (2)无机化合物是不含__碳____元素的化合物。但有些 含碳化合物也属于无机物,包括CO、CO2、H2CO3、 Na2CO3(碳酸盐)和NaHCO3(碳酸氢盐)等。
考点突破1 物质的分类
【例1】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B ) A.单质:液氧、水银、金刚石 B.混合物:生铁、冰水、空气 C.盐:硝酸银、氯化铁、高锰酸钾 D.氧化物:氧化镁、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
2020/2/26
考点突破1 物质的分类
方法规律: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关键要看这种物质由几种物 质组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首先分析是不是纯净物(这点 往往容易被忽略),然后再判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从 微观的角度来看,单质和化合物都只存在一种分子,但 单质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而化合物分子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原子构成。区分它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化学式 来判断。
2020/2/26
考点突破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区别
①宏观组成:由 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 物质 组成;
①宏观组成:由 __一__种_____ 物质组 成;
纯净物
②微观构成:由
②微观构成:由
混__合_多_物_____ 种微粒构成; __一_______ 种微粒
构成;
2020/2/26
考点突破1 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2020/2/26
考点梳理2 单质与化合物
3.化合物:由__两__种__或___两__种__以__上___的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如:H2O,KClO3等
化合物主要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是含___碳____元素的化合物。(2012、 2013、2014年结合化学式计算进行考查) (2)无机化合物是不含__碳____元素的化合物。但有些 含碳化合物也属于无机物,包括CO、CO2、H2CO3、 Na2CO3(碳酸盐)和NaHCO3(碳酸氢盐)等。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ppt课件
A. 稀硫酸 生成H2
C. 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硫酸 发生钝化
D. 硫酸铜溶液
不反应
生成Cu
02
物质的转化
二、物质的转化 提示:在化学变化中, 元素种类 不变。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请同 学们完成P11思考与讨论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构建物质转化规律的模型认知
金属
O2 碱性氧化物
酸或酸性 氧化物
酸或酸性
H2O 碱 氧化物 盐
非金属单 质
O2 酸性氧化物
碱或碱性
H2O 酸 氧化物 盐
碱或碱性 氧化物
例: 1、写出下列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类型
Mg MgO
MgSO4
Mg(OH)2
MgSO4
小试牛刀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化学式,使下列转化关系成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B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CaO→Ca(OH)2 B.CuO→Cu(OH)2 C.Ca(OH)2→CaCO3 D.CuSO4→FeSO4
【练习】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不能通过
C 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课堂总结
与指示剂反应
与指示剂反应
与金属反应
CaCl2
2、碱的化学性质 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 + OH-
01 指示剂 使酚酞变 _红_____,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蓝_____
02 + 酸性氧化物 碱 + 酸性氧化物 → 盐 + 水
03 + 酸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碱+酸→ 盐+水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件
HCl+NaOH HCl+Na2O HCl+AgNO3 HCl+Zn
NaOH+HNO3 NaOH+CO2 Ca(OH)2+Na2CO3
盐的通性
所有的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吗?
1. 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 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3. 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4. 与金属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Na2CO3+HCl MgCl2+NaOH AgNO3+BaCl2 Fe+CuSO4
物质的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
➢ 分类的标准是唯一的吗?
对以下化学物质可以怎样分类?
1空气、2乙醇、3硫酸铁、4铜、5碘、6 明矾、7氢气、8石墨、9食盐水、10烧碱、 11盐酸
空气、乙醇、硫酸铁、铜、碘、明矾、
氢气、石墨、食盐水、烧碱、盐酸
1 根据通常的存在状态分类
分类可以有诸多标准;且标准 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分类的方法
1、交叉分类法 同一种事物可以按不同标准(角度)进行分类的方法
Na2CO3
钠盐
以物质所含 金属元素的
不同划分
Na2SO4
钾盐
K2SO4 K2CO3
硫酸盐 碳酸盐
以物质所含 酸根的不同
进行划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的 分类第 一课时 课件(共24张ppt)
按是否含氧
含氧酸、 无氧酸 HNO3 HCl
酸 按酸性强弱
酸与酸性物
质有什么关 按提供氢离 系?能划等 子数目
号吗?
强酸 HCl、H2SO4、HNO3 中强酸 H3PO4、H2SO3
弱酸 CH3COOH、H2CO3
《物质的分类》(共28张PPT)
•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胶体的性质及应用、分散系的本 质区别
•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 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Cu(OH)2 、 NaOH 、Mg(OH)2、H2SO4 H2SO4
空气 、 N2 、 HCl气体、CuSO4·5H2O
空气
Na2CO3 、 ZnSO4、 CaCO3 、MgCO3
*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 路 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6.你认为树状分类法的优点是什么?
7.韶钢一中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共三个 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组、高一女子 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一.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交叉分类法:
对事物进行多种分类方法
单
金属 Cu、Fe等
化 学 物
纯 净
质
非金属 O2、H2等
物化
酸 HCl、等
合 物
碱 NaOH、等
混
盐 NaCl、等
质合
物
氧 化
CuO、H2O等
物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交叉分类法
• Na2SO4 • KHSO4 • NaCl • BaSO4 • NaHCO3
C.能否透过滤纸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4)、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HCl + NaOH = NaCl +H2O
•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 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Cu(OH)2 、 NaOH 、Mg(OH)2、H2SO4 H2SO4
空气 、 N2 、 HCl气体、CuSO4·5H2O
空气
Na2CO3 、 ZnSO4、 CaCO3 、MgCO3
*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 路 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6.你认为树状分类法的优点是什么?
7.韶钢一中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共三个 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组、高一女子 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一.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交叉分类法:
对事物进行多种分类方法
单
金属 Cu、Fe等
化 学 物
纯 净
质
非金属 O2、H2等
物化
酸 HCl、等
合 物
碱 NaOH、等
混
盐 NaCl、等
质合
物
氧 化
CuO、H2O等
物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交叉分类法
• Na2SO4 • KHSO4 • NaCl • BaSO4 • NaHCO3
C.能否透过滤纸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4)、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HCl + NaOH = NaCl +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2
CO2
B 纯碱
HCl CaCO3 SiO2
CO
C NaOH NaHSO4 CaCl2 Na2O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解析:A项,SO2是酸性氧化物;B项,纯碱属于盐,SiO2 属于酸性氧化物,CO不是酸性氧化物;C项,NaHSO4 是 酸式盐。 答案:D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化合物氧酸化:物H2金非SO属金4、氧属H化氧2C物化O:物3 :MgCOO、、FCeOO2、Fe2O3
碱:NaOH
盐:NaCl、Na2CO3、FeCl3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3)钠盐:NaCl、Na2CO3 铁盐:FeCl3 碳酸盐:Na2CO3 盐酸盐:NaCl、FeCl3 对同一种物质从多角度进行分类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 1 课时 物质的分类
[新教材内容有哪些]
[新课程标准是什么]
1.了解分类方法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2.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
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3.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自学新教材]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同素异形体 (1)描述的对象是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2)判断下列物质是同素异形体的是 C 。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演练新学考]
1.(2018·浙江学考)下列属于碱的是
()
A.CO2
B.H2SO4
C.Mg(OH)2
D.NaCl
解析:A为氧化物,B为酸,D为盐。
答案:C
2.(2017·浙江学考)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Na2O
B.Ca(OH)2
C.HClO
答案:C
4.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CO2
B.CaO
C.K2SO4
D.NaOH
解析: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答案:A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5.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OH H2SO4 BaCO3
D.K2CO3
解析:氧化物是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
物,B是碱,C是酸,D是盐。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答案:A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3.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SO2
B.CO
C.MgO
D.Ca(OH)2
解析: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4)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钠、碳单质、碳酸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3.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 (1)酸性氧化物
①定义:能与_碱__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CO2、SO3 。 ②写出二氧化碳与水、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C__O_2_+__H_2_O_=_=__=_H_2_C_O__3、 CO2+2NaOH===Na2CO3+H2O。 (2)碱性氧化物 ①定义:能与 酸__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CaO、Fe2O3。 ②写出氧化钙与水、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C_a_O__+__H_2_O__=_=_=_C_a_(_O_H__)_2 、 CaO+2HCl===CaCl2+H2O 。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3)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 化物吗?它们都能溶于水吗? 答案: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NO2;金属 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它们有的不能溶 于水。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盐+水
要 如:CO2+2NaOH===
△
化
Na2CO3+H2O 如:CuO+2HCl=====
学
CuCl2+H2O
性 酸性氧化物+水===酸 质 如:SO3+H2O===H2SO4
碱性氧化物+水===碱 如:Na2O+H2O===
2NaOH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落实新知能]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2.两种氧化物的比较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概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念 氧化物
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酸===
主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A.冰与水 B.铁丝与铁块 C.金刚石与石墨
2.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 你已经接触过许多物质,如钠、镁、铁、氧化镁、氯化 钠、氢氧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气、氢气、氧 气、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碳酸钠、碳单质、硫酸、 碳酸、氯化铁等。
(1)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有哪些? (2)你能从物质的组成的角度将这些物质分类吗?请用树状分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自学新教材]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
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 混合物 。 (2)组成:分散质—— 被分散成粒子 的物质;另一种物质叫
类法画出来。 (3)上述物质中属于钠盐、铁盐、碳酸盐、盐酸盐的各有哪
些?你能体会出交叉分类的优点吗?
(4)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有哪些?你能根据它们的类别、碳元 素的价态画出二维坐标图吗?
答案:(1)Na、Mg、Fe、O、H、C、Cl、S
单质金非属金单属质单:质:NaH、2、MCg、l2、FeO2、C
(2)
做 分散剂 。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2.三种常见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小___于__1_n__m_ 大__于___1_0_0_n__m_ 1_~___1_0_0_n__m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CO、
范 围 H2O等除外)和少数金属氧
化物(Mn2O7)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Al2O3、 Mn2O7等除外)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化合生成相应的酸,如SiO2
注 ②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化合生成相应的碱,如CuO
意 ③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FeCl3两种盐,不属于碱 性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