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研究
后勤保障社会化条件下的军队财务改革(jjx50)
后勤保障社会化条件下的军队财务改革随着军队从军威国家转向现代化国家,军队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军队财务改革必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军队财务管理的高效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社会化条件下的后勤保障后勤保障是军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军队后勤保障的社会化已经越来越普遍。
社会化后勤保障的特点是,它与军队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协作和合作的关系。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军队需要与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实现后勤保障的最大化。
有了社会化后勤保障,使得军队财务管理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使得军队后勤保障资金需求的规模大幅缩小,同时也推动了政府军费预算的改革。
政府军费预算的改革旨在建立预算绩效评估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财务管理的效益化和超前化。
军队财务改革的必要性随着军队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军队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军队财务管理改革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军队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二是军队财务管理的高效化。
目前,我军财务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财务管理不规范当前军队财务管理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缺乏统一的会计准则和制度;2.预算和财务管理之间缺乏衔接和协调;3.对耗费物资的使用缺乏监督;4.军人福利制度不健全。
二、财务信息化程度低相比其他行业,我军财务管理中信息化程度还较低,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财务信息处理方式低效;2.财务信息共享率低;3.计算机化程度较低;4.没有信息化专业人员。
三、财务管理效率低军队财务管理效率低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军队财务管理手段落后;2.军队财务管理的流程比较复杂;3.军队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四、财务管理人才短缺我军财务管理领域存在以下方面的人才短缺问题:1.缺乏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2.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还较低;3.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军队财务改革的重点领域在军队财务管理改革中,需要关注以下领域:一、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军队财务管理改革的重点。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问题探析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问题探析作者:王永恒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04期摘要中央军委向全军部队下发《“十一五”期间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的意见》,标志着21世纪我军保障体制变革的战略布局已基本形成。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需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宣传教育、完善配套政策法规制度、探索改革模式等方面论述了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对策。
关键词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社会化改革中图分类号:E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210-02中央军委下发《“十一五”期间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的意见》,要求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扎扎实实抓好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中央军委着眼国家和军队战略全局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军队后勤改革的重点之一。
当前,加快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是摆在全军后勤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深入研究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与发展,找准面临的主要问题、剖析其原因、探索发展对策,对于促进军队后勤全面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现状(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基本历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1993年提出后,全军许多机关、院校、医院等开始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
1994年,中央军委批转总后《关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和深化后勤改革纲要》,标志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进入了整体运作、重点突破的新阶段。
1998年,军队与6900多个经营性企业彻底脱钩,消除了军队建设的一大隐患。
2000年开始在全军推行生活保障社会化,同时实行军人住房货币化、建立军人保险制度、保障性企业和农场移交地方,我军的保障方式,由军队办社会向军民兼容的现代化大后勤转变。
2002年1月,军队全面推行采购制度改革,实行以集中采购和招标采购为主,建立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的分段管理运行机制。
浅析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
浅析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后勤保障社会化是提高军队医院后勤保障质量、节约经费的重要举措,是保证有限经费收到更佳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必要途径。
随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行,军队医院后勤保障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财务部门在改革中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深化财务改革,更好的维护军队利益,是财务人员需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在社会化保障中,财务部门应依法对经费进行管理和调控,对后勤保障社会化活动的真实性进行监督,对本单位受地方企业保障效益性进行维护。
一、加强监管,充分维护单位利益1、对拟竞标单位的确定实施财务监督和管理。
在后勤社会化保障招标之前,要专门组织财务骨干人员参与对拟投标单位进行全面的考察、论证,对其单位资质、实力、业绩、信誉度、经营状况进行全面了解。
尤其要对拟投标单位近三年的资产、经营情况出具财务报告,选择资质好、信誉好、经营状况好的经营实体,结合本单位后勤现有房屋、设施、设备,根据历年后勤保障经费投入数及已达到的效果,结合拟投标地方经营实体拟投入的设施、设备、资金和拟达到的效果,通过横向、纵向对比进行财产综合评估,筛选出较好的几家经营实体参与竞标。
2、对竞标单位的合同签署实施财务监督和管理。
竞标单位确定后,财务部门应逐个对其所拟经营方向、经营策略、经营方式及合同条款,进行分析、对比,看其是否把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标准逐条逐项列清;特别是针对今后服务中易出现的问题,审核其是否提前划清了责任权限及处罚办法,并列入合同、协议中,充分维护军队利益。
财务部门对每一竞标单位都出具可行性财务报告供单位领导审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竞投标方式,确定中标单位,且监督合同条款的制定、修改和签署。
一旦地方经营实体确定后,立即对本单位后勤现有的财产按照程序核对清理,并登记、注册、建档。
对本单位的房屋、设备按部队固定资产清查的要求和标准建立好档案,按照双方折旧后认可的质价移交给后勤服务实体,确保军队固定资产价值不流失,充分维护军队利益。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思考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思考作者:刘晟含郝坤坤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7年第11期[摘要]随着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后勤保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含义,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现形式、军队与社会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措施,如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坚持军地协调配合、逐步拓展服务外包范围、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
[关键词]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现代军队后勤保障新体系,就要将军队后勤系统的部分职能移交给社会,如此社会市场资源就能得到有效利用,军队后勤资源的配置可进一步优化,进而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践行军队的精兵之路。
现今,国家正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笔者简要探讨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措施,权作引玉之论,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含义军队后勤系统所承担的职责众多,为更好地完成军队保障任务,需要将部分职责转移给社会,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供应体制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即是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
传统的军队后勤保障是由军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障、自办实体,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就需要军队使用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其主要特征为互惠互利、低耗高效、依法推进、市场运作、分工合理、军民融合。
要明确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含义,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实质上是军队部分非军事职能的移交,其实现形式为契约或合同,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力量,满足军队需要,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目的就在于精减军队机构,并强化后勤军事职能。
其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可实现军队与社会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系统间的良性的功能互换,使军队后勤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日益协调。
其三,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一种基于货币媒介以实现军民互利的市场行为,会随着市场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推进。
二、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措施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必须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浅谈军队后勤战备工作研究-开题报告
浅谈军队后勤战备工作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军队的战备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军队后勤战备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全面、准确地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检查,以保证军队能够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进行有效的作战。
1.课题研究的意义军队后勤战备工作是军事实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军队在战争中的实力和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军队的战备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高度化,军队后勤战备工作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近年来,由于国际局势的复杂性和变化,军队的后勤战备工作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军队的军备装备是军事力量的生命线,是支撑着国家安全和军事力量歼灭敌人的核心战力,这也是在军事力量作战中的重要保障,是军事斗争的基础,是军队斗争力的关键性因素。
军队后勤战备工作的研究,不仅可以解决军队运用装备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影响颠覆改变战争发展模式,减少武装斗争可能出现的各种误差,并且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提高军事实力,提高国家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也有助于持续发展国家的军队。
2.国内外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军队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军事力量更新换代工作也在不断深入,对军队后勤战备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各军种军队实现后勤战备工作能力水平提升。
从国际上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勤管理从传统的以物资管理和物资调度为主的方式,发展到了考虑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维度的现代化后勤管理模式。
随着高精尖技术装备的更新替换,军事装备的实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运用新技术对军备装备进行及时有效的后勤战备管理工作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想法和思路。
目前,国内外研究军队后勤战备工作的文章已有大量,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后勤保障和物资采购中。
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部队的战斗力维持和提高、部队物资管理与物流保障、后勤保障模式与管理等方面。
对军队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的对策思考
对军队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的对策思考引言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和军事技术的进步,军队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军队后勤保障的效率和质量,实行社会化改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对军队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的对策思考。
二级标题1:建立军民融合的后勤保障体系军队后勤保障体系应与民用物资和服务相结合,实现军民融合。
具体对策如下:三级标题1: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军队与民用企业合作共建后勤基地和仓储设施。
•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军民融合后勤保障的权责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
三级标题2:加强军民物资供应链的整合和共享•建立统一的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推动军队与民用物流企业合作,提高物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三级标题3:建立军民融合的后勤保障体系•建立军队与民用医疗机构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推动军队与民用餐饮企业合作,提供优质的餐饮服务。
二级标题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后勤保障效能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军队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对策思考:三级标题1:建立军队后勤信息化平台•建立统一的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集中管理。
•推行数字化采购和物资管理,提高后勤保障效率。
三级标题2:推广应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物资、设备和人员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后勤保障数据,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分析。
三级标题3: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防止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培训和教育。
二级标题3:培养专业化人才,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人才是军队后勤保障的关键因素,培养专业化人才是实现社会化改革的基础。
以下是对策思考:三级标题1:建立军队后勤人才培养体系•设立后勤专业学院和培训基地,培养后勤管理和技术人才。
•推行军队与民用高校合作办学,共同培养后勤专业人才。
三级标题2:加强军队与民用企业的人才交流•实行军队与民用企业的人才共享机制,促进经验和技术的交流。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作者:李文杰柳言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34期[摘要]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军队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高,相应地后勤保障的地位和作用就越来越重要。
在世界军事新的变革中,发达国家军队建设强大军队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保障军队后勤需要。
实践表明,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军队的社会化保障程度就越高。
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的历史使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后勤向现代后勤的转变,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现代信息化升级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
但是由于传统因素的限制,我军在军队保障理论、技术手段、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二者发展不同步。
后勤保障的效率与效果和我军履行历史新使命的要求已不相适应。
本文将对如何结合我军的实际,正确地运用相关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进行系统探讨,同时广泛借鉴外国军队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为切实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进行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研究中图分类号:G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4-0392-01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1 军队后勤保障的定义军队后勤保障是军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军队作战、训练、生活等采取的后勤各专业勤务保障活动的统称”。
军队后勤保障与军队后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军队后勤是指“军队编成内的后勤机构及其各项专业勤务的统称”。
军队后勤不仅包含后勤保障,而且还包含其他要素。
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二者又可以用来表述同一方面的问题。
军队后勤是包括军队后勤保障在内的多要素的高度综合的概念。
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军队后勤这一概念进行不同的划分。
当前,学术界一般从指挥层次、专业内容、存在的时间、存在的形态、面临的环境以及任务性质等几个方面进行划分。
后勤保障则是按任务性质对军队后勤这一概念进行划分的结果。
它与后勤建设、后勤管理、后勤指挥、后勤防卫等四个要素处于同一逻辑层次上,共处于军队后勤这个统一体之中。
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
汪文 刘海新 。 钱玉
湖北 ・ 孝感 4 3 2 0 1 9 : 5 1 0 0 5 0 ) 广东 ・ 广州 ( [ 1 ] 湖 北省孝 感 市朱 湖镇 7 1 6 6 9部 队农 场 [ 2 ] 广 州市越 秀区 东风 东路 5 3 4号联 勤部 财务部
题。军队后勤保 障社会化体系工程包括体系需求 与顶层设计、 体系集成与构建和体系演化等方面。
关键 词 后勤保 障 中图 分类 号 : E 2 3
l 体 系 的 基本 理 论 问题
1 . 1 基 本概 念 目前, 在不同领域和应用背景 中, 体系的定义不完全相 同。 在军事领域和应用背景中主要有 : ; ( 1 ) 体系是系统的联接 , 在 系统联接 的体系中允许系统间进行相互协同与协作 ; : ( 2 ) 体 系不是单纯系统的集成 , 它具备 多种特征: 独立运作、 独立维 护管理、 区域分布性、 “ 涌现” 行为和演化发展; : ( 3 ) 体系是巨 大 的、 复杂的、 持久的独立系统的集成, 是随着时间发展通过 各 自的权威提供各 自的能力 以支持总的使命从而 形成体系。 1 . 2体 系的基 本 元 素 体系的基本元素主要包括环境、 使命、 实体、 结构、 过程。 环境是体系存在的依托 ,是体系运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 命是体系存在 的前提和 目的,由于组成体系的元素各 自保持 高度的独立性和 自主性, 形成体系的 目的即体系 的使命, 当使 命不存在时意味着体系 的消亡。体系组成实体即为组成体系 的所有物理资源和人 , 物理资源是体 系运行的物质基础, 而人 通 常是 体 系 中 的决 策个 体 ,是 体 系 的主 体 。结 构 是组 成 体系 的成 员— — 实 体 之 间 的关 联 , 这 种 关联 包 括 层 次 关联 、 功 能 关
混合经济体制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探讨
混合经济体制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探讨内容摘要: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经济本质是利用国民经济动员的体制、机制在资源转移方面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军队后勤与社会处在有序运行和良性协调的状态。
因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资源配置既不同于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模式,也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模式,具有混合经济的典型特征。
本文给出混合经济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模型及相关曲线。
最后介绍了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情况,并提出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的问题。
关键词:混合经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模型混合经济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质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质是:建立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流与交换,最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主体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军队后勤与社会处在有序运行和良性协调的状态,实现军队后勤保障系统高效能的目的。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经济学依据是比较优势的原理:借助军事后勤保障社会化降低整个军队后勤建设的机会成本,从而着力加强军队核心功能部分建设,压减承担的非军事功能部分,进而实现从数量规模型后勤向质量效能型后勤跨越的目标。
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军队工作的诸多方面,也与地方许多行业和部门相关联。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既是建设强大国防的需要,又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资源配置具有混合经济的典型特征。
混合经济不同于中央计划经济,也不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而是一种公共(政府)决策与私人决策混合在一起的经济。
市场经济的目标在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及供需相对平衡;而国防经济的特殊性在于实现军事实力与国民经济发展均衡、协调一致。
国防需求与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均衡,是国防经济运行的规律性要求,同时,国防需求弹性(即军品的可替代性)也不同。
混合经济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模型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体制条件下,军队后勤保障的特征是:以国民经济为依托,军事后勤系统与国民经济系统相互融合,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方式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国内军队后勤研究热点主题及趋势分析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创新军队后勤保障理论,既是打赢现代战争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军事后勤保障能力的必经之路。
面对我国近几十年没有战争的现实[1],首先需要研究的就是与新战场、新形式、新环境相适应的后勤保障理论。
当前,国内以军队后勤为主题的综述很多,但鲜有学者运用知识图谱系统地探索军队后勤领域的趋势、热点和规律问题。
本文首先系统地阐述军队后勤的现实背景并辨析其概念,随后运用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软件,从研究机构共现、关键词共现和热点词突现等方面对军队后勤相关文献进行深度分析和评述,把握发展现状和规律,总结研究不足,预判发展趋势,为军队后勤的后续研究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
1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1.1数据来源与提取本文数据源自CNKI (中国知网)数据库[2],检索时间范围为1999-2020年,来源期刊限定为SCI 源期刊、EI 源期刊、CSSCI 收录期刊、CSCD 收录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
使用主题“军队后勤”或含“军事后勤”进行检索,共检索到326篇论文(检索截止日期为2020年9月16日)。
根据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将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章剔除后,学术论文共计309篇。
1.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3]。
该软件以JAVA 程序为基础,结合文献计量方法、信息可视化方法和数据挖掘算法,通过捕获不同文献数据之间关系的细节矩阵,以科学知识图谱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能够科学地把展示研究主题的研究趋势和热点[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CiteSpace 软件对本身研究领域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5-8]。
本文使用CiteSpace 软件自带的关键词共现[9]和关键词突现等功能对军队后勤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能够直观地展现军队后勤研究近年来的发展脉络,并帮助学者有效率地选择研究方向,避免重复性研究。
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
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作者:汪文龙刘海新钱玉国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24期摘要针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应采用体系工程的方法研究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问题。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工程包括体系需求与顶层设计、体系集成与构建和体系演化等方面。
关键词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中图分类号:E23 文献标识码:A1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1.1基本概念目前,在不同领域和应用背景中,体系的定义不完全相同。
在军事领域和应用背景中主要有:;(1)体系是系统的联接,在系统联接的体系中允许系统间进行相互协同与协作;;(2)体系不是单纯系统的集成,它具备多种特征:独立运作、独立维护管理、区域分布性、“涌现”行为和演化发展;;(3)体系是巨大的、复杂的、持久的独立系统的集成,是随着时间发展通过各自的权威提供各自的能力以支持总的使命从而形成体系。
1.2体系的基本元素体系的基本元素主要包括环境、使命、实体、结构、过程。
环境是体系存在的依托,是体系运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使命是体系存在的前提和目的,由于组成体系的元素各自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形成体系的目的即体系的使命,当使命不存在时意味着体系的消亡。
体系组成实体即为组成体系的所有物理资源和人,物理资源是体系运行的物质基础,而人通常是体系中的决策个体,是体系的主体。
结构是组成体系的成员——实体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包括层次关联、功能关联、信息关联以及替代关联等。
过程是体系为实现其使命的运作分工和运作程序、步骤,过程的建立是执行体系使命的基础,过程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体系使命的执行。
1.3体系的主要特性主要有:组成单元行为的独立性、自主性;体系整体的演化性与成员个体的演化性;体系域的分布性与交叉性;体系成员个体的异构性;体系组成个体的关系是复杂的、演化的;体系边界模糊与动态性;能应对使命环境一定程度上变化,具备自组织和适应性;体系的“涌现”源于局部或个体行为的累积和个体问的交互,涌现行为是非线性的;组成个体行为影响的关联性。
对军队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的对策思考
对军队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的对策思考军队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的对策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军事科技的不断发展,军队后勤保障工作越来越复杂、多元化、专业化,要满足战争需要和士兵需求,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实行社会化改革。
但是,这项工作并非易事,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应对。
本文将就此问题给出一些对军队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的对策思考。
一、去中心化管理军队后勤体系过去一直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但社会化改革需要通过改变这种模式转向更加灵活和去中心化的管理方式。
这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协调,确保军队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得到及时的物质和财务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和资源服务机构的支持,以保障军队后勤工作的高效、公正、透明。
二、培养专业人才要实现成功的社会化改革,必须首先培养一支能够独立管理后勤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
这需要将军队的后勤部门与社会机构紧密结合,吸收社会上的专业管理人员、技术工作者和行业专家来组建专业团队,提供专业培训,注重培养人才,建立一个高端的人才管理体系,帮助其快速适应新型后勤管理模式的需求。
三、提高管理的透明度由于国家部门相对封闭,社会治理不够透明,因此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可以使改革更加透明,让更多的公众能够了解军队后勤支援的真实情况。
通过网络、新媒体、公示等方式,加强对军队资源和财务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军队后勤部门应加强自身的透明化建设,做到管理的透明化,以便公众了解军队的后勤工作,提高公众对军队后勤支援的信任和认同度。
四、建立长效机制军队后勤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实行社会化改革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
因此,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改革取得持续稳定的成果。
创造有利于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士兵生活的条件,吸引更多的社会团体、机构和企业加强与军队后勤系统的联系,促进军民融合,建立一种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使社会和军队双方都能够从中受益。
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研究
题目: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研究姓名:导师:专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年级: 2013级1、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一)、选题目的伴随着军事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军队现代化的程度也在逐渐提升,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新的军事变革当中,发达国家构建强大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保证军队后勤的需要。
事实表明,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军队社会化保障程度也就越来越高。
同时,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军事领域中高新技术的应用更加的普遍,再加上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积极体系不断的健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等后勤社会化改革慢慢推进,这些都为军队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提供了借鉴经验和有利条件。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军也在积极的进行后勤制度和体制改革,不断的探索并且努力尝试实现社会化保障,建设现代后勤保障体系,借助市场力量,利用市场资源,不断的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的,最终使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选题意义军队后勤是随着军队的出现而产生的。
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军队现代化程度越高,对后勤的依赖性越大,后勤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中,发达国家军队走精兵之路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保障军队建设。
实践表明,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军队的社会化保障程度就越高,军队后勤的实体规模就越小。
军队后勤实行保障社会化是党中央、中央军委从国家和军队建设战略全局作出的实施质量建军的重大决策,是我军后勤建设和保障方式的重大调整和深刻变革也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新型后勤保障模式的历史选择,必将对军队后勤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学术价值目前,我国军队后勤建设依然存在着不协调、不全面和不平衡的问题,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经常会遇到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这样中的制约和影响着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后我国军需企业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
摘要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趋势F1益明显,在军需企业面临军品计划分配任务减少、税收保护政策即将取消的背景下,本文结合我国军需企业的发展现状,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进行经济学分和路径选择,并且通过借鉴俄罗斯、美国和疆欧国家军工企业的改革趋势和特点,提出了发展我国军需企业的一些对策:完善国有独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绩效管理系统的建立。
关键词:军需企业后勤保障社会化法人治理结构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绩效管理W海人学颂卜学位论文AbstractThesocializedtrendofmilitarylogisticsisobviousdaybydayunderthebackgroundofthefactthatmilitarysuppliesenterpriseswillfacethetaskreduceofmilitaryproductsandthecancelingofthetaxrevenueprotectivepolicysoon.Thisarticlecombinesthecurrentsituationsofthedevelopmentofmilitarysuppliesenterprisesofourcountryandanalyzesineconomics,thenchoosestheroutetomilitarylogistics.ItpassesthereformtrendandcharacteristicofdrawinglessonsfromthemilitaryenterprisesofRussia,U.S.A.andWesternEuropeancountries,thenproposessomecountermeasuresofdevelopingenterprisesofmilitarysuppliesofourcountry:perfectingthecompanyadministrationstructureofthestate-runproprietorship,acceleratingthestructuraladjustmentofthetechnologicalinnovation,promotingtheadministrativesystemoftheperformanceproductsandsettingupKeywords:militarysuppliesenterprisessocializedtrendofmilitarylogisticsadministrationstructureofthestate-runproprietorshipinnovationtechnologicalstructuraladjustmentoftheproductsadministrativesystemoftheperformance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部队后勤经费供应保障标准问题研究
部队后勤经费供应保障标准问题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部队后勤经费是保障部队正常运转和作战能力的重要支撑,对于部队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战争的要求不断提高,部队后勤经费供应保障标准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对部队后勤经费供应保障标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部队后勤经费的供应问题牵扯到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和作战效能的保障,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
深入研究部队后勤经费供应保障标准问题,有助于提高国防实力和战斗力,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部队后勤经费的供应问题是当前军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通过研究部队后勤经费供应保障标准问题,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后勤经费管理政策提供参考,推动军队后勤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对部队后勤经费供应保障标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和效能,也能够促进我国军事建设和国防事业的发展。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部队后勤经费供应保障标准问题研究的意义在于确保部队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经费供应的充足保障是部队正常运转和作战所必需的,因此研究部队后勤经费供应保障标准问题,对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具有重要意义。
经费供应保障标准的研究可以帮助部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经费的使用,确保经费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通过研究经费供应保障标准问题,可以为部队后勤经费的拨付和支出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经费的浪费和挪用,提升部队经费使用效益。
研究部队后勤经费供应保障标准问题还可以帮助部队不断优化后勤保障机制,提高经费的使用灵活性和透明度,确保后勤工作的持续稳定和有序推进。
最终,这些研究成果还可以为其他军队和部队的后勤经费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全面提升国防建设水平和部队作战能力。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了解部队后勤经费供应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保障部队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军队院校后勤社会化保障模式研究
methods of management ideal,insist the way of reformation,construct and strengthen the system,innovate the supervision mode,train the persons of supervision persons,exchange the management experiment with other military academies.Finally,this research put out the new modes of the military academy’S logistics social supply:the mode of competitive bidding in social stock,the mode of competitive bidding in out souring,the economy mode in self-supply and the independent
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对我军的部分军事院校的后勤社会化保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 析了目前我军院校后勤社会化保障的主要特点和模式以及存在问题, 最后构建出新的军队院校后勤社会化保障的模式。
本研究首先对目前我军和外军院校后勤社会保障的发展现状进 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管理、市场竞争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角 度对我军院校后勤实行社会化保障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且 详细阐述了我军院校目前后勤保障的主要模式:联勤保障、市场采购、 业务外包、自我保障等四种保障模式;然后对我军院校目前后勤社会 化保障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述,认为我军院校后勤社会化保障 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保障模式运行成本仍然很高、运行监管不 力、监管制度不健全、缺乏专业监管人才、管理理念陈旧。并且提出 了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改革的正确方向、 建立健全制度、创新监管模式、加强人才培养、注重交流管理经验等 等。最后,本研究针对目前军队院校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军 院校后勤社会化保障应采取的模式:社会采购“竞标模式”、业务外 包“竞投模式”、自我保障“经济模式”和后勤保障“独立监管模式”。
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
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摘要:2007年2月,中央军委下发了《”十一五”期间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的意见》,要求军队各级部门抓好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工作。
军队后勤保障的社会化是大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大的难题,本文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腔医院)的改革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成功转型的具体问题,提出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后勤保障;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社会化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按照”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要求,在军民融合中全面推进医院现代后勤建设。
从2006年开始,先后实施了9项改革,完成了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成功转型,提升了后勤服务保障的政治效益、军事效益、经济效益,为医院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医院党委两次被总后表彰为先进党委,还先后被总后表彰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和安全稳定先进单位。
全军后勤保障社会化办公室领导来院检查指导时,赞扬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全军医院的一面旗帜”。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个大趋势,更是个大难题。
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费不足、人员臃肿、设施陈旧、管理粗放、浪费严重、效益低下。
面对诸多难题,院党委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下决心改变医院”小而全”的粗放型保障模式,坚决走社会办后勤的路子,整体实现了后勤保障社会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第一:盘活资源。
2006年,以资源置换方式,用5070平方米沿街地段及其附属三栋旧楼作为置换条件,引进西安展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该公司投资1.3亿元建设了3万平方米大型商城,并垫资600万元为医院代建了一栋5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同时还每年支付医院租金719万元,并从第三年开始按1.5%年递增。
合作期内医院获租金1.6亿元,第一年即预收了租金2000万元。
这成为医院社会化改革的”第一桶金”,综合服务楼也成为医院整体推进社会化改革的”突破口”。
特别是医院在门诊楼建设尚有贷款、老营院又急需改造的情况下,利用这”第一桶金”,不仅为专家教授建设了64户经济适用住房,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拴住了心留住了人;而且改造装修了旧住院部、教学中心和办公楼,美化了旧营区,为建设生态营区迈好了第一步,为医院的第二次腾飞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军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军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5年第5期(总第189期)国防大学(军事后勤研究)No.52005 JOURNALOFNATIONALDEFENCEUNIVERSITYGeneralNo.189我军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口苗文伟提要:随着社会形态,军事形态和后勤保障形态的发展变化,我军后勤管理也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如条块分割,各自为战,标准制度不完善,后勤人才大量流失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才能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关键词:军事后勤后勤管理问题对策随着社会形态,军事形态和后勤保障形态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军后勤管理的矛盾和问题也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出来,有的问题已明显阻碍了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后勤全面建设,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一,必须系统集成,整体推进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浪潮中,我军后勤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效地提升了后勤管理效能.但后勤管理仍然存在条块分割的问题,一是在体制上仍未摆脱"条"与"块"的历史陈迹,以致政出多门,监督不力,造成宏观调控弱化.二是在建设上,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政出多门,各自为建,重复建设等问题,各专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五花八门,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三是在指导上.一些单位的领导重宏观管理,轻中观管理,在微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以致造成管理上的失误.系统集成,整体推进,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后勤管理的基本特征.当前,应在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加速改革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注重科学规划.应从宏观层面把握好后勤管理的大方向, 确实用计划,决策把后勤各个要素通过科学管理集成起来.二是加大"统"的力度.在体制上一时难以形成系统集成管理的情况下,应加大统管的力度,避免各自为政.三是改进工作指导.尤其是在后勤系统内部,应进一步增强协调意识,加强跟踪指导,逐步建立健全集聚管理效能的有效机制,起码在后勤领导机关内部要把宏观管理, 中观管理,微观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进管理效应的系统聚焦和整体聚合.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才第一后勤保障社会化是我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大趋势,已经有效地提高了后勤保障效益.但在压缩"摊子",减员增效的同时,后勤人才流失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后勤保障职能和范围缩小,失掉了部分人才.这几年,随着后勤专业院校,企业,医院等服务保障机构的压减,一大批后勤保障人员也随单位移交地方,尤其是随着社会化保障项目和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后勤人才外流较多.二是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减掉了部分人才.全军新的体制编制调整后,一个集团军将有数百名干部司务长面临转业,全军将有一大批经正规培训的专业干部流失,后勤人才短缺的问题又暴露出来.三是干部出路窄,待遇差,难以留住人才.以军旅营体制集团军为例,旅一级仅有后勤部长1个副团职位,所属单位却有1O多位营职干部在竞争这个位置(还不包括其他部门的营级干部),干部成长进步的出路比较窄.另外,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后勤专业技术官兵主动要求转业退伍的增多,反映出我军后勤官兵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也是后勤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人才既是后勤管理的主体,也是加强后勤管理的关键,后勤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才第一.一是确立科学的人才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呼吁:"能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这种新观念,为后勤管理人才的培养开拓了新的思路. 二是以体制编制调整为契机整合后勤人才资源.全军体制编制调整对后勤人才建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应建立人才交流中心,将全军比较优秀的后勤人才储备起来,进行优化配置,切实把我军后勤人才资源开发运作好.三是拓展院校培养后勤干部的主阵地.尤其是在我军后勤规模逐步缩小,人员不断裁减的情况下,通过院校培养一批复合型,专家型的高素质人才,既可以有效地克服后勤队伍中改行任职等问题, 也可缓解后勤人才供需脱节的矛盾.四是出台并配套相关政策制度,建立人才成长的良性机制.比如,结合每年从地方大专院校招收国防生的时机,扩大后勤专业人才招收引进的数量;每年征兵时也可规定招收一定比例的后勤专业兵等.同时,要注重改善后勤人才的福利待遇,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三,必须瞄准强敌.贴近实战"向管理要效益,要保障力,要战斗力"是军委,总部首长的一贯要求.但从部队实际情况看,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后勤管理向新时期军事斗争后勤准备聚焦不够.后勤管理向保障力,战斗力聚焦,黏合,转化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二是后勤战备训练管理不够严格. 后勤战备训练管理较为松弛,后勤训练未纳入部队正常的训练轨道,以会代训,以保代训,偏训漏训,甚至不训的问题还比较普遍.三是后勤战备训练管理的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后勤装备陈旧,残缺的问题依然困扰着部队.如果后勤管理形不成保障力,服务不了战斗力,我军在未来战争中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针对上述问题,后勤管理要瞄准强敌,贴近实战,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就眼前而言,应重点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后勤管理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从端正后勤管理指导思想人手,把服务和提升战斗力作为衡量后勤管理效益的惟一标准,形成科学有效的引导和约束机制.二是建立后勤战备训练升级制度.按照全军《后勤战备工作规定》和《后勤专~iJII练大纲》的要求,每年应组织一次升级考核,强化各级真打实备的落实.三是切实帮助部队解决战备训练管理中的现实问题.考虑到后勤装备改善需要时日,总部可以视情增补后勤战备训练经费,配发先进训练器材,逐步改善后勤战备训练管理的条件和环境,等等.四,必须触角前伸,全程参与跨越式发展既是我军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但在实践中有的单位偏离了正常的轨道,片面理解跨越式发展的本质内涵,一味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甚至标新立异,导致了超计划,超预算,超标准的"三超"现象不断抬头.当前,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谋求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后勤管理必须发挥其调适,监控,纠偏的功能,针对问题,前伸触角,全程监控,促进我军后勤管理的健康发展.一是正本清源,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去年以来,胡锦涛主席反复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它既是对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军队后勤管理的基本规律.因此,应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军后勤重点弘扬求真务实,勤俭建军的精神和思想作风,筑牢后勤官兵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奠定加强后勤管理的思想基础.二是加强监控,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尤其是要改进和完善全程管理,跟踪管理等后勤管理的办法措施,及时发现并解决后勤管理中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防患于未然.三是加大审计力度.前一阶段,在全国掀起的"审计风暴"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并喜闻正逐步向军队扩展.这在有些问题积重难返和体制结构等根本问题一时难以变革的情势下,不失为一剂妙方良药.四是以身作则,从领导机关做起,从自身抓起.领导机关切实为部队作表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作者为国防大学十四队学员责任编辑:于学亭)81?。
深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
深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摘要】外军利用民力实施后勤保障开展得早,保障范围广而深,有许多做法可资借鉴。
我国推进军队后勤保障方式社会化已初见成效,但要深化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需要解决许多瓶颈。
本文阐述了借鉴外军做法,结合我国市场发育成熟程度,在建设较完备的社会化保障的法律规范、通过签订和管理合同建立正规而成熟的契约式交易模式、以及加强应战应急转换机制三个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必定能更好地深化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
【关键词】后勤保障社会化借鉴法规合同应战应急转化机制一、外军利用民力实施后勤保障可资借鉴的经验1、利用民力实施后勤保障具备较完备的法律体系西方国家开展军队后勤保障业务早,规范供货商、军队、政府在后勤保障社会化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体系建设较为完备。
例如,在美国对民力的动员和利用做出明确规定的动员法就有:《国家安全法》、《战争授权法》、《国家紧急状态法》、《国防生产法》、《国防设施法》、《商船法》等;国防部和各军种颁布的指令、条令和条例有:《联合动员计划》、《陆军动员》、《必不可少的商业公司服务在危机时期的延续性》、《陆军部队文职雇员部署指南》、《商业公司部署指南》和《动员计划和管理》等。
法国在海湾战争后,颁发了“紧急征用官员和船员法令”,以补充1938年和1969年颁布的《国家利益海运法》、《战时国家体制法》。
俄军近期出台了《军事改革法》以及联合后勤和技术保障方面的条令条例。
日军颁发的后勤法规在整个军事法规中约占40%。
另外,美、俄、日等国军队近年均积极修订军用标准,使军标尽可能向民用标准靠拢。
这些国家和军队有关社会化保障的法规的颁布,对规范、管理社会化保障体系中的私营公司、合同商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军队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2、通过签订和管理合同建立正规而成熟的契约式交易模式具体落实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业务,需要依法签订合同并很好地履约。
合同是明确交易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载体,是交易双方合作的保证。
后勤保障作战化研究
后勤保障一体化联合作战,必须实施一体化后勤保障。
军委决策在济南战区进行大联勤改革试点,是探索三军一体后勤保障,促进我军后勤建设转型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坚定一体化方向,推进大联勤改革,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与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是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基本依据后勤保障体制与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是由后勤的根本职能所决定的。
后勤从属于作战,有效满足军事需求是一切保障活动的最终目的。
后勤保障与作战指挥的这种本质联系,反映和作用在体制关系上,必然是后勤保障体制要与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
这是各国军队建立后勤保障体制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保障体制与指挥体制相适应,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模式。
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军后勤保障体制基本上是三军自成体系,各军兵种的后勤保障都按建制系统垂直组织实施,基本上是有一级作战指挥环节,就有一级后勤保障机构。
这种保障体制,是与三军相对独立的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的,对指挥员来说,“用后勤”与“办后勤”高度一致,确实比较方便。
但这种三军分供的保障体制,不仅造成“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而且在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实际上谁也建不全,谁也建不强。
特别是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形态,传统的三军自成一体的保障体制,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大联勤体制的显著特征,是在战略战役层次上打破三军后勤自成体系的格局,实现保障力量集中统管、集约使用,按区域对诸军兵种部队实施一体化保障。
对战区军兵种机关来说,负责所属部队的作战训练,而不再负责对部队后勤保障的组织实施,也不再直接领导保障实体,这样,虽然在形式上出现了作战指挥与后勤保障的相对分离,但通过新的机制仍然保持着作战训练与后勤保障的有机结合,完全能够实现保障体制与指挥体制新的相适应。
因为联勤系统的职能定位是面向三军、保障三军、服务三军;联勤系统的力量构成实现了集中统管和三军合成,要素齐全,能力更强;联勤保障的运行机制有了明确规定,战时,当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时,谁指挥打仗,联勤力量就交给谁指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研究姓名:导师:专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年级: 2013级1、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一)、选题目的伴随着军事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军队现代化的程度也在逐渐提升,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新的军事变革当中,发达国家构建强大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保证军队后勤的需要。
事实表明,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军队社会化保障程度也就越来越高。
同时,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军事领域中高新技术的应用更加的普遍,再加上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积极体系不断的健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等后勤社会化改革慢慢推进,这些都为军队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提供了借鉴经验和有利条件。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军也在积极的进行后勤制度和体制改革,不断的探索并且努力尝试实现社会化保障,建设现代后勤保障体系,借助市场力量,利用市场资源,不断的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的,最终使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选题意义军队后勤是随着军队的出现而产生的。
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军队现代化程度越高,对后勤的依赖性越大,后勤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中,发达国家军队走精兵之路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保障军队建设。
实践表明,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军队的社会化保障程度就越高,军队后勤的实体规模就越小。
军队后勤实行保障社会化是党中央、中央军委从国家和军队建设战略全局作出的实施质量建军的重大决策,是我军后勤建设和保障方式的重大调整和深刻变革也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新型后勤保障模式的历史选择,必将对军队后勤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学术价值目前,我国军队后勤建设依然存在着不协调、不全面和不平衡的问题,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经常会遇到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这样中的制约和影响着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
我国军队后勤系统本身具备鲜明的特殊性,军队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其自身的要求和特点。
在这个大背景下,本文通过使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借鉴了外军先进的做法和经验,深入的分析了现在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国家开展军队后勤保障业务早,规范供货商、军队、政府在后勤保障社会化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较我国而言更为全面和完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
资料显示,美国近年来颁布诸多法律以保障对利用民力发展军事后勤的合法性,如《国防设施法》、《战争授权法》、《商船法》、《国家紧急状态法》、《国家安全法》等;此外,美国国防部及陆军等军种也相继颁布条例、条令或指令,如:《陆军动员》、《陆军部队文职雇员部署指南》、《动员计划和管理》、《联合动员计划》,以及为规范商业公司在紧急时刻的行为所颁布的《商业公司部署指南》、《必不可少的商业公司服务在危机时期的延续性》等。
此外,俄罗斯作为传统军事大国也积极出台联合后勤和技术保障方面的各种条令条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海湾战争以后,法国在原有《国家利益海运法》(1938 年颁布)和《战时国家体制法》(1969 年颁布)的基础上专门颁发“紧急征用官员和船员法令”;日本对军事后勤也高度重视,军规中的40%与军事后勤服务相关。
此外,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出于提高管理效率、便于管理以及提高军用后勤服务质量等因素的考虑,重新修改相关指标,以期缩小与民用标准的差距。
此类由军队以及国家颁布的规范社会的保障法规和条例,为有关部门规范包括合同商、供应商以及私营企业的市场行为、提高国家军事后勤质量的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管理依据。
2.国内研究现状(1)关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研究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自1993 提出以来,全军许多机关、院校、医院等开始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
王永恒在《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问题探析》中,总结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以及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所取得的成就,客观分析历史进展给当今社会化研究给以借鉴;杨广平在《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中指出军队后勤实行社会化保障是历史的选择,它主要从新中国成立后,军队的任务、社会环境以及后勤保障重点、形式、方法等变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市场物资丰富,人民安居乐业,各种市场机制日趋完善两个角度阐释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历史选择性。
(2)关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的研究王其云在《对21 世纪初我军社会化保障改革的前瞻》中指出21世纪初我军社会化保障改革需把握的几个问题,包括构建顺畅高效的社会化保障改革运行机制,要注重完善社会化保障平战转换功能,坚持社会化保障改革与联勤改革、军队采购制度改革融合推进。
万伟锋、付广勇在《对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调查与思考》中独辟蹊径,从我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制约因素分析,指出问题,其中受国防政策支配,军人购买力相对较低,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市场资源有限,地方政策支持不到位,军地接口不畅等因素应予以重视;周贵轩等在《关于推行军队住房社会化保障的思考》从军队住房这一具体角度阐释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存在的具体问题;刘光瑜、苏开吉、李树林在《深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必须把握的几个问题》中一针见血式地指出后勤保障社会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建议对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马振宁、李文学、梁长明在《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战略思考》也比较直接的指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存在,但其指出的问题更加具体。
综上,问题的把握对本文关于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的研究将更有指导性意义,认真分析问题、剖析问题、分析原因,透过表象看问题更能理清思路,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社会化保障的稳步发展。
(3)完善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对策研究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在进一步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相关研究分别从思想分析、法律体制、经济分析多角度研究如何促进后勤保障社会化。
如向德炎、刘彦荣在《加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宏观调控的建议》中从宏观角度提出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四点建议: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整体性强,要求在规划设计上注重“从外到内”;规范性强,要求在组织保证上注重“自上而下”;结构性强,要求在实施步骤上注重“由表及里”;系统性强,要求在操作方式上注重“先易后难”;王友林在《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中》从不同的角度,但是大致方向却与上篇文献一致的路径需求改革方法,他指出:后勤保障社会化力量分散选择,必须逐步实现区域统管;后勤保障社会化管理机构履职难,必须适度优化体制机制;后勤保障社会化运行机制不科学,必须实事求是调整完善;同样是改进建议及措施,刘力在《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矛盾及对策》中以更为具体的建议指出要从经费保障,职工安置等方面着手,其中他还提出了诸如适当提高经费标准、补助启动经费、组织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等具体的解决对策;更多的文献是关于宏观条件的把握,总结文献也不难发现一些具体领域的具体做法,如周伟、马晓宇《军事物流外包研究》从物流角度提出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应与社会物流外包结合,周德平、董志华在《军队住房保障社会化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中从住房保障这一角度给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提出建设性意见。
上述建议对策对于本文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具有重要启示。
(五)本人学术准备情况本人是部队参谋长,长期从事部队军事训练、管理等相关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部队与地方联系日益密切。
作为军事管理者,我经常与地方单位协调处理军队保障等相关事宜,同时作为本部队党委常委,我参与讨论制定了本部队社会化保障相关经费收支计划,对此方面也比较了解。
在工作之余,我还翻阅了不少书籍文章,做了大量读书笔记,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了充分准备。
主要参考资料:[1] Teece.G Pisano, A. Shuen. Dynamite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es Management. Strategies Management Jamal,1997,18(7):509-533 [2] Katia Sycara,Jiang Guolu,Mathias Kluteh.Match Making among HeteroGenerous Agents on A:Proceedings of the1999 AAAI Spring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Agents in Cyber is Pace,1999,264-266.[3]U.S. Joint Chiefs of Staff.Joint Vision 2010.In: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 DC:US Government,2000,18-19.[4]USA Dave Saffold Col.Supporting Future War fighting——Transforming Joint Logistics.Supporting Future War fighting,2002,12(3):12-16.[5] Mark W.Akin George L.Topic.Transforming Joint Operational-level logistics.JFQissue,2007,4(47):26-28.[6]王永恒.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问题探析.法制与社会,2009,2(上):210-211.[7]彭学君,李志祥,李彭城. 混合经济体制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探讨[J]. 商业时代,2006,12:10-11.[8]郭岚.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经济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9]顾建一 ,张瑞震.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2004,40:34-41.[10]王武生. 军队院校后勤社会化保障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6.[11]孙永民. 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必要性与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06.[12]周钟,朱习玲,张胜军,李赟. 深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02:49.[13]谈贵军,张维明. 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J]. 军事经济研究,2013,04:70-73.[14]王永恒.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D].山东理工大学,2009.[15]谈贵军,阮光珍.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概念模型[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4,06:163-166.[16]王永恒.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问题探析[J]. 法制与社会,2009,04:210-211.[17]李星辰. 浅议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改革[J]. 中国集体经济,2009,07:57-58.[18]李文经,史澜. 深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J]. 当代经济,2009,13:40-41.[19]陈海涛,史澜,于向军. 深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问题研究[J]. 军事经济研究,2012,02:63-65.[20]黄天明,陈雷.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立法若干问题研究[J]. 军事经济研究,2008,02:63-65.[21]杨广平. 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J]. 武警学院学报,2005,06:79-81.[22]兰朝辉,赵雅玲.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问题探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1:251+262.[23]孙永昌,胡海涛. 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J]. 军事经济研究,1996,04:42-47.二、论文结构框架(主要观点)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1.3 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相关理论概述2.1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概念2.2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内容2.3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特征2.4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原则和目标第3章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现状第4章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进程存在的问题4.1 理论研究相对滞后4.2 后勤保障社会化力量分散4.3 监督机制不健全4.4 职能转变不到位4.5 市场交易代价过高第5章解决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的措施5.1 加强理论创新5.2 强化教育工作5.3 健全监督体系5.4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5.5 推进军队后勤外包工作结论三、论文写作安排(进程安排、待解决问题)(一)写作进程安排2015年4~6月,毕业论文选题,收集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