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学》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对比鉴别(优选.)

合集下载

简论太阳病经证中风表虚和伤寒表实

简论太阳病经证中风表虚和伤寒表实

简论太阳病经证中风表虚和伤寒表实关键词太阳病经证中风表虚伤寒表实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荣卫,主一身之表,以固护于外,故为诸经之藩篱。当外邪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以致荣卫不和,卫外失职,正邪交争,故出现太阳病的主要脉证,因人体有强弱,感受邪气的不同,所以太阳病有经证和腑证之分,经证有伤寒(表实)、中风(表虚),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别,治法因之而异。如《伤寒论》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这就是太阳病中风表虚证治的主文。又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这就是太阳病伤寒表实证治的主文。由于我们对太阳病,恶寒、荣卫、虚实的认识各论不一,至今尚未完全统一,因而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外界邪气作用于人体而发生疾病,疾病的产生就是邪正相争以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一般来说,邪和正都各自有其阴阳之分,阳邪既从阳又伤阴,阴邪既从阴又伤阳。就太阳病“中风”与“伤寒”而言,邪气是风和寒,正气是荣和卫。风虽属阳邪,风为百病之长,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但常兼挟其他邪气而致病,如挟寒则为风寒,其性乃从寒属阴,通过人体内因正气起作用而发生表寒证;如挟热则为风热,其性乃从热属阳,通过人体内因正气起作用而发生表热病症。太阳病“伤寒”固属寒邪的阴邪为病,“中风”亦属风挟寒邪的阴邪为病,都属阴邪犯表,故均见表寒证,而治宜桂枝汤或麻黄汤的辛温解表法。太阳所统摄的荣卫正气,本来是保护体表,防御外邪的。故在外邪侵犯太阳时,首当其冲的就是荣卫正气,荣卫为外邪所干扰,外邪既损害荣卫,荣卫奋起抗拒外邪,因而邪正相争,以致阴阳平衡失调而发生疾病。因此,太阳病阴阳失调,即荣卫失调。从太阳篇“病常自汗出,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因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来看,可见其荣卫阴阳失调主要方面在于卫阳。但决不能因此竟认为风只伤卫而不伤荣,因为如上所述,“中风”是风挟寒邪为病的缘故” 。“伤寒”“中风”的区分,不在风或寒的病名上,而在于证候的虚和实上。即:太阳病以发热恶风寒、无汗脉浮紧的,名为“伤寒”,属表寒实证,治宜用麻黄汤,峻汗以专力攻邪:太阳病以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缓虚弱的名为“中风”,治宜用桂枝汤缓汗以攻中带补。但必须明确的是,疾病的性质是由邪正双方相互作用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正气,并非外因邪气(尽管在特殊情况下,外因邪气也起决定性作用) 。决定太阳病表寒虚实的关键在于卫阳正气的强弱,如卫阳正气较强的,则见表寒实证;而卫阳正气较弱的,则见表寒虚证。也正因为如此,表寒实证由于卫阳正气抗拒风寒邪气的力量较强,体表肌腠比较致密,故在临床上呈现无汗,脉浮紧张有力的特点;表寒虚证由于卫阳正气奋起抗拒风寒邪气的力量较弱,体表肌腠比较疏松,故在临床上呈现汗出脉浮弛缓无力的特点。而这也是表寒实证可以用麻黄汤专力攻邪,表虚证必须用桂枝汤攻中带补的理由所在。有人片面地着眼于风寒邪气,认为风性疏泄涣散,故太阳病“中风”必恶风汗出脉缓;寒性凝滞收引,故太阳“伤寒”必恶寒无汗脉浮紧。从这种偏重外因邪气的观点,是与在内、难两经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伤寒论》注重内因正气的思想是不相符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外因邪气不重要,而是说外因邪气对内因正气来说只处于从属地位。也就是说,内因正气的作用是主要的,而外因邪气的作用则是次要的。但必须承认,外因邪气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但疾病是否发生,在于内因而起决定作用。当疾病发生表里寒热虚实等证时,外因邪气的特性必然会反映在这些病证上,而通过辨证,即可求得其因(即所谓“辨证求因”) 。举例来说,由于风邪的特性是善动,能生发,善于向上向外,常伤及人体上部头面,故伤风时有头疼昏晕感,如其风挟寒邪的,必同时伴有全身紧束感,如风挟热邪(热性膨胀)的必同时伴有胀大感。由于寒邪的特性是凝敛的,故伤寒头痛必有紧束感,如其寒挟湿邪(湿性重浊)的,必同时伴有沉重感,如其寒邪并末挟有风邪的,则其头疼只有紧束感,而无昏晕感。这就是外因邪气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不同病理表现。但仅从辨证求得病因,还不能确定病性,就必须全面综合邪正双方相互作用尤其是正气方面的具体情况,才能得出正确的辩证结论,如表寒实证,表寒虚证等等。在太阳病“中风”“伤寒”的表虚,表实的问题上,对表实证问题的认识,虽趋于一致,对表虚证问题的看法则尚有分歧。如有人既说:“中风与伤寒鉴别外,在自汗或无汗,脉浮缓或浮紧,亦即表虚,表实之不同特征。不过这里的表虚,表实是以中风,伤寒相对而言,表实虽确系实证,但表虚却不能认为就是虚证” 。又说:“太阳主表,统一身之荣卫,荣卫调和。则卫外功能固密,可以抵御外邪侵袭。一旦外邪侵入人体,荣卫首当其冲,邪正相争,荣卫失其调和,这就是产生太阳病经证的主要病机。太阳之中风之自汗出,脉浮缓,和太阳伤寒之无汗,脉浮紧,都与荣卫功能失调有关。前者病机属于荣阴不足,卫失固外开合之权;后者病机属于卫阳被遏,荣血因而郁滞不通” 。从其前后所说的“表虚却不能认为就是虚证” 。和太阳中风“病机属于荣阴不足,卫失固外开合之权”来看,显然是自相矛盾的。虚实二字的含义,在《内经》中虽有种种不同,在《伤寒论》中也有不一致处,但从八纲辨证的角度来看,则毫无疑问是指疾病的性质而言,这是必须加以肯定的。本来太阳病篇只有“中风”“伤寒”之名,并无表虚,表实之称,后世引申其义,才提出表虚,表实作为太阳病辨证纲领。如柯韵伯说:“仲景治表,只在麻桂二法,麻黄治表实,桂枝治表虚,方治在虑实上分,不在风寒上分也。盖中风,伤寒各有浅深,或因人之强弱而异,地之高下而异,时之乖和而异” 。可见太阳病之所以有表虚,表实之分,是因人体有正气强弱不同。又从柯韵伯所谓桂枝汤能“滋阴和阳,调和荣卫,解肌发汗”来看,可见桂枝汤是汗法中的补剂,故能主治太阳病表虚证。它和主治太阳病表实证的麻黄汤的汗法中的攻剂是大不相同的。由此不难看出,上述“表实虽确系实证,但表虚却不能认为就是虚证”的说明是欲明反晦的。即其所谓中风表虚的“病机属于荣阴不足,卫失固外开合失权”的说明也是既明又晦的。既明,是因它已承认表虚是虚证;又晦,是因表虚主要是卫阳虚,而非荣阴虚。桂枝汤方主要是用桂枝协同炙甘草,生姜,大枣辛甘化阳,扶助卫阳以祛风寒。其所以少佐白芍协同炙甘草,大枣酸甘化阴,则是为了收敛荣阴,护之免受其害,并非直接滋补荣阴。虽然柯伯韵曾指出桂枝汤能“滋阴和阳”,但“滋阴”之说是欠妥的。因为外感风寒病证,即使是虚证,也禁用滋阴法,以免滞邪不能外出的缘故。又从《伤寒论》全篇来看,太阳中风并非都是表虚证,太阳伤寒也不一定都是表实证,绝不可执一而论。如执一而论,那就将难以解释,“太阳中风,脉紧浮,发热恶寒,身疼痛’和“伤寒脉浮缓,身不疼”等条文了。因此,执定太阳中风为表虚和伤寒为表实的看法,也是不够全面的。不如柯韵伯提出的“风寒二证,俱有虚实,俱有浅深,俱有荣卫,大法又在虚实上分浅深,并不能在风寒上分荣卫也”的见解比较符合实际。这里试从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中略举桂枝汤证治验几例来分析一下它们究竟算不算是真正的太阳表虚证:例一:“乡人吴德甫得伤寒,身热,自汗恶风,鼻出涕,关以上浮,关以下弱。予曰:此桂枝证也。……使公服之,一啜而微汗解” 。例二;“一人患发热恶寒自汗,脉浮而微弱。予以三服桂枝汤投之,遂愈” 。例三:“里间张太医家一妇病伤寒,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弱。予曰:当服桂枝(汤) 。彼云家有自合者,予令三啜之,而病不除。予询其药中用肉桂尔。予曰肉桂与桂枝不同,予自治以桂枝汤,一啜而解” 。以上三例治验,都具有典型的太阳病表虚主要脉症,故都用桂枝汤获得良效。尤其从所述脉象来看,一则曰“关以上浮,关以下弱”,二则曰“脉浮而微弱”,三则曰“脉浮而弱”,都提到了脉浮弱。并结合到许氏所谓“伤寒治法首先要明表里虚实,……仲景麻黄汤类,为表实而设也;桂枝汤类,为表虚而设也;里实则气承之类;里虚则四逆,理中之类是也”来看,毫无疑问,上述桂枝汤所主治的太阳病发热恶风寒自汗而脉浮弱的表虚确系表证中的虚证。至于太阳病表虚证的缓脉,我认为只能从脉形驰缓无力去理解,并应与太阳病表实证的脉形紧张有力紧脉相对照。但必须指出,太阳病表证发热脉息,应该是比较快的,而不应该是比较慢的。所以太阳病篇明文提到,“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因此,太阳篇名为“中风”的“发热汗出恶风”的“脉缓”,从其“脉缓”与“发热”同时并见来看,显然不能从脉息缓慢去理解。个人临床体会,太阳病表寒虚证发热恶风寒的脉象大多是浮数驰缓无力(弱)的。例如我在临床中治疗一病人李成兰,因产后感冒风寒,头痛,发热恶风寒无汗,流鼻涕,呕吐不思食,脉浮数驰缓无力(弱) 。投以桂枝汤二剂后而愈,即其例证之一。不一一列举。综上所论太阳病经证中风表虚和伤寒表实,现基本明嘹。因此要提醒的是,我们在临床中不要拘于某一脉证,一尘不变,必须四诊合参,综合归纳分析,辨明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才能全面了解认识疾病。从《伤寒论》全篇来看太阳中风并非都是表虚证,太阳伤寒也不一定都是表实证。所以决不可执一而论。。

如何辨别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

如何辨别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

如何辨别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讲解:余秋平整理:丛丽外邪侵袭⼈体,⼤都从表⽽⼊,邪⽓客表,就进⼊了太阳经。

邪正纷争于表,邪重则病重,邪轻则病轻。

不管邪⽓轻重,因此时的正⽓尚不虚,也就是说,⽬前邪盛正也不虚,正⽓有⼒祛邪趋表。

此时的病位在表,病位最浅,故表证的治疗是最简单的,只要能够祛邪外出就可以了。

 太阳经居⼈体之表,是⼈体防御外邪的第⼀道防线。

如果太阳病得到了良好的解决,邪⽓就不会向⾥传,疾病就不会变得越来越重,越来越⿇烦,这就是我们必须学好太阳病的原因。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太阳病呢?所谓的太阳病,就是邪在太阳。

因为外邪种类的不同,所以,太阳病⼤致可以分为四⼤类,⼤致可分为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中暍、太阳温病。

我们来看⼀下原⽂。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我们先讲⼀下太阳中风。

所谓的太阳中风,就是风邪⼊于太阳了。

我们在临床上发现,有⼀类⼈的体质特点是表⽓虚,卫表不固,肌腠疏松,表现为⽑孔经常处于⼀种张开状态,也就是说平时特别容易出汗,出汗⽐正常⼈多了很多。

这种情况,⼩孩⼦最为多见,成⼈也有。

因为⽑孔张开,肌腠开泄,风邪很容易趁虚直⼊。

如果风邪中于肌腠,就成了太阳病。

风邪⼊于肌腠,⼈体正⽓趋外抗邪,正邪相争就会出现发烧。

太阳中风的发热有⼀个特点,就是⼀边发热,⼀边还可以见到汗出。

由于有汗出,所以桂枝证的发热,是“翕翕发热”,往往温度不会太⾼,多是低中等热度,⼤致在37.5度到38度左右吧,⼀般不太会超过39度。

除了发热、汗出外,同时兼见“恶风”,什么是恶风呢?冷风吹⼀下就打喷嚏、就咳嗽、就头部不适等等,这些都算是恶风。

太阳中风中,汗出恶风是它的主症,发热不是必见症,可有可⽆。

除了汗出恶风外,再⼀个诊断要点就是“脉缓”。

这个“脉缓”跟后世讲的脉缓有本质不同。

后世脉缓是脉来和缓,不快不慢,是有胃⽓的表现。

张仲景这种“脉缓”是对应太阳伤寒的紧脉⽽⾔的。

所谓的紧脉,就是脉的紧张度特别⾼,“紧如转索切如绳,脉象因之得紧名”,紧脉摸上去有⼒、硌⼿。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中暍-伤暑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中暍-伤暑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中暍-伤暑所谓“中暍”,即伤暑,属夏令暑气外感所致之病,故属时病。

《素问·热论篇》云:“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系言一年时令节气到“夏至”之时,天气渐热,其后又为“小暑”、“大暑”节气,若此时暑气太过而伤人,常使人发为“伤暑”之疾,此乃为“至而太过”(《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的暑邪致病之常。

另外,尚有暑邪致病之变,例如暑热之气“有未至而至”(同上),即节气未到“夏至”甚至未到“立夏”,就已出现异常闷热的气候,可使暑病早发;又如暑热之气“有至而不去”(同上),即节气已过“大暑”甚至已逾立秋旬日,天气依旧异常闷热,亦可使暑病晚发;若节气已过“处暑”而秋凉晚发者,则属后世所谓“伏暑”。

所以,伤暑虽为夏季时病,但仍有常有变,夏季前后亦可见暑证,不过该时所发之暑病,致病原因除暑邪之外,往往兼挟它气。

清代喻嘉言则进一步扩展了暑证的发生节气时令。

他指出,一年当中,“春分”之后至“秋分”之前,实为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三气合行其令,火湿合化而成暑气;在此段时节中,若暑气太甚,均可致暑病。

就本身性质而言,正常暑气为火湿合化之气,异常暑邪为火湿二邪合化之邪。

就暑邪致病的客观情况而言,有相对单纯的暑邪致病,亦有暑邪与它气(如风、寒等)相兼挟致病。

在临床上,暑邪与其它外感六淫之气相兼挟致病的发病经过,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暑邪与它淫同时感人致病,如风邪与暑邪相挟致病初起形成风暑表证,甚至初起即发为“暑风”或“暑痉(如西医所谓病毒性乙型脑炎)”等病的表里相兼证,即属其例;另一类是它淫触发而成暑病,如本文所叙的寒邪触发暑病即属其例。

寒邪等它淫触发暑病亦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患者有暑邪内伏,因感淫邪(如秋凉或冬寒)而发,即后世所谓“伏暑”为病;另一种是患者体内本无暑邪,而是只有“天人相应”的正常暑热之气,但由于夏季人体为了使体内的暑热之气不会因过度而转化成暑热之邪,身体表里出入的功能会自然保持体表处于不断出汗的状态,即内经所说的“暑当与汗皆出,勿止”,若此时内有暑热之气的身体过受早寒、凉风、雾露、冷气、冷水等外寒,即可形成表寒闭汗、体内暑气不得外泄而反盛、成为暑邪,终致寒邪触发暑病。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中风表虚证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中风表虚证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xzyy201002002.aspx
语——整理者注)——秦艽10 g、炒白芍10 g、炙甘
草10 g。整理者遵姚老此方法用于临床,屡用屡效。
(收稿日期:2010-01-20责任编辑:蒋力生)
r……………………………………一飞! ;
新专栏征稿


i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双月刊)已全面改版,以下重点栏目面向全国征稿: ●理论研究对中医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专题论述。讨论专题有:中医水理论研究、火理论研究、体;
浮于表与寒邪相争则热势复高;同时,也就造成患者
一时自汗出,一时又欲汗出而不得汗出,即所谓自汗 出而不彻的症象;毛窍开合不利,鼻亦难独任呼吸,
壅塞不通而或鼻鸣;肌肉受邪,影响脾胃升降失常而
干呕。邪正相争于表,卫阳较强,故脉浮;营阴偏弱, 稍按又觉驰缓无力,故脉又现缓弱之象;邪犯通体之 卫气,营血因之阻滞,故而身体四肢及腰疫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证与太阳伤寒表证在 病因病机方面主要有三点明显区别:第一.本证的病 因是挟有寒邪的风邪,与伤寒表证的病因是挟有风 邪的寒邪相较,主因有偏风与偏寒的不同;第二.导 致本证的风邪,其性主动,主疏泄,所以即使是挟寒 的风邪,也没有寒邪凝闭压抑卫气的作用强,故本证 与太阳伤寒表证无汗不同,时而能自汗;第三.正因 为本证无寒闭卫气较甚的机理,故卫气奋起与邪争 之力亦不强,卫气盛实的程度亦较表寒证稍逊,加之 本证尚具营弱之机,则相对表寒的麻黄汤证而言,常 被伤寒注家称为表虚证,然就其实质而言,本证乃属 以寒风之邪偏盛为主,卫营不足为次的偏实证候。
【病案举例】
胡某某,女,32岁,1983年6月2日初诊。(伍 炳彩经治) 患者发热5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 伴头痛,身体疼痛,口不渴,用西药治疗发热不退,乃 请我出诊。就诊时患者发热有汗,问其恶风否?矢

浅谈中医《伤寒论》太阳病

浅谈中医《伤寒论》太阳病

浅谈中医《伤寒论》太阳病《伤寒》之太阳病1.太阳病太阳病是以风寒为主的外邪从皮毛侵袭人体,正邪交争于肌表,表现为以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营卫功能失调为主的阶段。

该阶段以风寒束表、营卫失和为主要病机,因在表证之余,主要表现为足太阳膀胱经所过部位的失和,因而《伤寒论·伤寒例》解释说:“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

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故将该阶段称为“太阳病”。

2.风寒其实,虽然我们习惯上言风寒“自皮毛而入”,但若细究,外感风寒初起,必始于项僵脊冷、洒然背寒,盖后项正中为风府穴,两旁则有风池穴,此皆风寒汇聚、外邪入侵之所。

反之,这也是外感初起驱邪之地,所以仲景强调“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

若再发挥之,冬春之际为抵御风寒、预防感冒,必以围巾戴帽,保护后项为要(若要避受风热,防御戾气,则以掩口鼻为要,此乃同理——盖温热自口鼻而入也)。

3.分类及表现风寒邪气袭表,伤人营卫和太阳经气,首先病气(风寒为六淫邪气,营卫则属人体正气)。

根据邪气兼夹和人体质之不同,又可分为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湿病和太阳中暍四大类。

太阳中风以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为主症;太阳伤寒则以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为主要表现;太阳湿病为杂邪伤人(风寒湿三气杂至),在恶寒怕冷之余,更以头身重、肌肉酸、关节痛为著;太阳中暍则独发于夏,在表寒之余,更伴见乏力、汗出、口渴等暑伤气阴症状。

此外,六淫中还有燥、火(热)两种邪气,风热自口鼻入,发则肺卫俱伤,当别论之,而燥则为兼化之邪(前已论之)。

4.太阳蓄水若邪气在表不解,壅遏经气,或部分邪气循经入里,伤及正气(尤其是伤人阳气),或兼体虚多寒,进而影响水液代谢,则发为太阳蓄水。

水饮流溢,停于局部,可以伏于肺(属支饮)、停于胃、留于下焦、溢于四肢、泛于肌肤,发为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大青龙汤、防己黄芪汤等证。

《伤寒杂病论》第一章第二篇第4节:太阳中风,伤寒合病

《伤寒杂病论》第一章第二篇第4节:太阳中风,伤寒合病

《伤寒杂病论》第一章第二篇第4节:太阳中风,伤寒合病第一章:太阳病第二篇:太阳伤寒证治第四节:太阳中风,伤寒合病(一)桂枝麻黄各半汤(二)桂枝二麻黄一汤(三)桂枝二越婢一汤(一):桂枝麻黄各半汤【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组成】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麻黄、生姜、炙甘草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

【功用】小发其汗,以解表邪,小小汗之以和营卫。

【煎法】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你看,病程已经长了,现在得症状表现是什么呢?“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疟疾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寒热交错,一个是阵发发作,那么这里得如疟状是“寒热交错如疟装”还是“阵发发作如疟状”呢?我们往下看原文就可以知道,从发热的特征来看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发热恶寒同时并见发热比较明显而恶寒比较轻,他没说寒热交错,那是什么如疟状呢?隔过“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下面有一日二三度发,一天发作两三次,因此我们就知道这个证候的特点是“发热恶寒,阵发发作如疟状”,一天发作两三次。

那么这是不是邪气入少阳的表现,是不是邪气传阳明的表现?他下面说了两段话,“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其人不呕说明邪没有入少阳。

我们前面曾经说过,少阳病是胆热气郁的证,那么邪入少阳,胆火最容易犯胃而容易出现起呕、多呕的临床表现,因此在《伤寒论》里常常以呕吐的存在和不存在来提示少阳病的存在和不存在。

所以我们前面讲第四条的时候,那么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那个“颇欲吐”就提示邪入少阳。

我们这里的“其人不呕”就提示这是邪气没有入少阳,没有出现少阳症状。

太阳中风的病机与“风为阳邪”之辨

太阳中风的病机与“风为阳邪”之辨
【参考文献】
【l】成无已注解伤寒论.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45-146.
【2】朱文锋.中医诊断学.第2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7.
【3】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第1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生'2002:101.
【4】牛学恩等.‘伤寒论'脾约证辨析.中医杂志,1 999,6(40):380. 【5】董汉良.胃强脾弱证的辨治体会.中医杂志,1998,39CD:75-76.
仲景医学求真(续二)
的基本精神是论述太阳病中风之证候特点及其治疗。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相 对,是太阳病表证中表虚与表实的二类不同证候。除了发热、恶寒或恶风、脉浮 等表证具有的共同特点之外,表虚与表实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汗出。汗出为表 虚,无汗为表实。以往有不少医家在解释表虚证中“汗出”时,往往以“风为阳邪” 来解释,这会导致一些对中医理论认识上的偏差。 成无己首先在其《注解伤寒论》中提出:“风,阳也。寒,阴也。”方有执继 其后,进一步指出:“然风之为风,其性属阳,……风之所以从卫入者,卫亦阳, 从其类也。”所以其后不少医家,包括现行的一些教材亦均从其说而以“风为阳邪” 来解释太阳中风证中之汗出。此说从单一邪气立论,以为风性“善行而数变”而属 阳,其要害是不明伤寒与温病不同发病之理,混淆阴阳邪气之不同属性。伤寒病 以风寒邪气伤人阳气为主,邪气在表,治以辛温发汗之法,如桂枝汤、麻黄汤; 温病以温热邪气伤人阴气为主,邪气在表,治以辛凉发散之法,如桑菊饮、银翘 散。如果“风为阳邪”,则当伤人阴气,如何可以用桂枝汤之辛温来治疗?只此一 点,便知《伤寒论》中所言“中风”,不能简单作“风为阳邪”论。 虽然《素问・疟论》说:‘‘风者,.阳气也。"《金匮要略》也谈到风寒伤人的不 同之处:“风中于前,寒中于暮……风令脉浮,寒令脉急,”说明风之与寒,分而 言之,则有阴阳之异。但这只是就单一邪气之性质而言。而《素问・生气通天论》 和《灵枢・五色》中所说的:‘‘风者,百病之始也。”以及《素问・玉机真藏论》和《素 问・风论》所说的:“风者,百病之长也。”则从更广泛的意义上阐明了风邪致病的 特点,即风邪往往与其它邪气协同致病,具有外邪致病的广泛性特点。所以,《金 匮要略》以“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而将风邪泛指为一切外邪。 当风邪与其它邪气协同致病时,则应该根据其协同之邪来分析其属性,而不 能单纯指风为阳邪。比如风寒、风湿,其性属阴;而风温、风热,其性属阳。伤 寒病虽然以“冬伤于寒,感而即病”为主,但是,四时之中,风气皆存。挟寒之风, 便为寒风,故风寒邪气常常协同致病。在讨论邪气属性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认 清邪气所致疾病的性质,以便为明确治疗立法提供前提。譬如风寒、风湿,其性 属阴,故其病之治当以辛温、辛热为法;风温、风热,其性属阳,故其病之治当 以辛凉、辛寒为法。如果邪气之属性与所致疾病之治疗立法无关,则无所谓其属 阴或属阳。正因为如此,《伤寒论》中所论“中风”,便为寒风之风而属阴邪,绝不 可以“阳邪”言之,此所以仲景立桂枝汤之辛温法以治疗“太阳中风”证。 风寒二气,虽有阴阳之分,但却往往相互伴随。故柯韵伯言:‘‘风中无寒,即 是和风。一夹寒邪,中人而病,故得与伤寒相类,亦得以伤寒名之。’’六经病中, 俱有中风,亦俱有伤寒。以风邪所伤为主者,名为中风;以寒邪所伤为主者,名为 伤寒。所以中风或伤寒,只言其因,而不能以中风或伤寒之名来分“阳邪”或“阴邪”。 太阳中风作为伤寒病太阳病的一种常见病证,其病因仍是风寒之邪,其于人 为病,之所以与太阳伤寒不同,则是根据人的阴阳血气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病 机变化,是和邪气所伤阳气的程度以及正邪之气交争的方式有关。因此,应对病 因病机有完整和统一的认识,方可进一步理解病证辨治的高度统一。

伤寒论临床教程——太阳总论及中风与伤寒

伤寒论临床教程——太阳总论及中风与伤寒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二章、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六章、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七章、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八章、辨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 •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 • 第三节、太阳病兼证 • 第四节、太阳病变证 • 第五节、太阳病类似证
四、传变与愈期
【相关原文】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
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 使经不传则愈。(8)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0)
四、传变与愈期
【相关原文】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
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 使经不传则愈。(8)
• 二诊:1963年5月9日,服上方2剂后,体温降至37.6℃, 两脉洪滑,热象已退,面目红肿亦减,仍有黄水,但量不 多,皮肤作痒,咽红口苦,夜寐稍安,大便通而不畅,小 便黄少。温毒蕴热渐减,湿邪仍在,再以疏风燥湿,凉血 解毒。蚤休10g,蝉衣16g,赤芍10g,黄芩10g,黄柏10g, 苍术3g,片姜黄6g,僵蚕6g,金银花25g,白鲜皮10g,焦 三仙各6g,3付。另用如意金黄散10g外敷。三诊:1963年 5月13日,前药连服3剂后,身热退净,面肿已消,眦流黄 水亦止,两脉弦滑,舌红苔白,胃纳已开,二便如常,皮 肤痒势已退,再以凉血疏风,化湿止痒。连翘10g,忍冬 藤25g,赤芍10g,黄芩10g,黄连4.5g,地丁草10g,川萆 薢10g,花槟榔、地肤子各10g,焦三仙各10g,3付。上药 又连服3付之后,身热已退净,面目肿势已退而眦流黄水 未作,饮食二便如常,嘱其忌荤腥鱼肉等类,后半月恢复 正常。

【金梅:《伤寒论》伤寒、中风、温病的鉴别要点】

【金梅:《伤寒论》伤寒、中风、温病的鉴别要点】

【金梅:《伤寒论》伤寒、中风、温病的鉴别要点】麻黄汤为太阳伤寒第一方桂枝汤为太阳中风第一方所以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的鉴别主要是指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的鉴别。

1、有无汗出桂枝汤证在发热的高温持续期,这个时期人体刚刚开始散热,而人体散热常见的方式即为出汗,所以桂枝汤证会有汗出的症状;麻黄汤证在发热的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以产热为主,这个过程为人体募集能量抵御外邪保护机体的时期,所以不会有汗出等损耗能量的症状。

2、疼痛的程度麻黄汤证处于体温上升期,这个时期人体以募集能量即产热为主,所以人体肌肉战栗收缩以产热,而肌肉的收缩紧张会导致酸痛,所以此时人体疼痛十分明显。

桂枝汤证处于高温持续期,人体开始散热,肌肉收缩的状态有所缓解,所以此时身体疼痛的程度也会比麻黄汤证轻。

3、恶寒或恶风麻黄汤证,为减少能量损耗体表外周血管的血流量会减少,所以这个时候人体是更加怕冷的。

桂枝汤证,此时人体开始散热,所以外周血管会扩张,血流量也会随之有所增加,所以此时恶寒并不是一定会出现的症状,但是此时人体会有怕风的症状。

太阳温病第一方太阳温病仍然属于太阳之为病的范畴所以太阳温病仍然会有脉浮的症状,但是太阳温病属于体温下降期,这个时期因为人体温度过高,所以这个时期以散热为主,人体易于发热汗出,而汗出过后能量有所损伤,因此会出现口渴的症状,这个时期人体是不怕冷的,即不恶寒。

太阳病的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主要的鉴别点在于有无汗出(太阳伤寒无汗,太阳中风有汗出);太阳温病不会有恶寒的症状,并且会有发热而口渴的兼证,鉴别时应重点注意。

太阳中风第一方:桂枝汤太阳中风脉证特点: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1、桂枝汤脉证特点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2、桂枝汤组成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中医~中风,伤寒,中暍区别

中医~中风,伤寒,中暍区别

中医~中风,伤寒,中暍区别
我们体表不但会中风、伤寒,还会中热。

伤寒很容易理解,用现在话说就是着凉了,比如说人突然跳到冷水里或者被雨淋着凉了,寒进入我们的身体,身体出于防御攻寒,人就会开始发烧,出现发烧怕冷、打喷嚏、头通等症状,这是因为体表的这一层太阳寒水过寒,身体的阳气无法通达而导致的,与太阳中风完全是两码事。

太阳中风是卫气受伤后门开了,鼓动着阳气一直往外跑,门关不上。

而伤寒是表层被寒邪侵袭,寒气裹挟皮毛,毛孔收缩太紧,门打不开。

寒水层过热也会出现问题,比如人被暑热之气所伤或者三伏天在太阳底下暴晒,会导致体表温度过热,出现头昏、口渴、发热,不停的流汗,这层寒水过热叫中暍。

中暍不同于伤暑,伤暑是被暑热之气所伤,暑热之气通过呼吸进入身体里面,壮火食气,暑热首先伤我们三焦的元气,元气伤脉弱而数。

伤暑热在三焦气分,中暍热在太阳寒水层,不过我们现在习惯把中暍和伤暑都称为中暑了,但你学中医一定要明白两者的病位是不一样的。

体表寒水是由肺来提供的,为金生之壬水,壬水为膀胱之水,是膀胱经的管辖范围,茯苓的作用就是把这层寒加速到达膀胱。

寒水层温度基本上是稳定的,比身体里面的温度要低。

人体的表皮摸上去都是凉凉的,这是正常的,如果过凉或过热都是病,都是太阳寒水的病,因而都叫太阳病。

不同的是一种是被寒所伤,为伤寒;一种是被暑热所伤,为中暍;如果被风邪所伤就为中风,这是太阳寒水层三大类病的发生成因。

中医学《伤寒论选读》-各章自测题及答案

中医学《伤寒论选读》-各章自测题及答案

绪论一、单选题1、《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时期。

①先秦②西汉末年③东汉末年④南北朝2、最早整理编次《伤寒杂病论》的是()①王叔和②林亿③庞安时④方有执二、填空题1、第一个校定《伤寒论》的人是。

第一本逐条注解《伤寒论》的书是的。

2、伤寒六经辨证体系以为纲,以为目。

3、三阳病的治疗以为主,三阴病的治疗以为主。

三、名词解释1、越经传2、直中3、两感4、并病四、问答题1、试述中医“伤寒”的广义和狭义概念。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一、单选题1、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的鉴别要点是()。

①发热与否②汗出与否③头痛与否④恶寒与否2、服桂枝汤,仍出现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当用()治疗。

①桂枝汤②桂枝加附子汤③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④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二、多选题(选择两项或两项以上正确答案)1、伤寒发生传变,出现的症状有()()()()()。

①脉数急②脉静③发热不恶寒④颇欲吐⑤躁烦2、病人身大寒,反不欲得衣,属于()()()()()。

①真热假寒②真寒假热③外寒内热④“热在皮肤,寒在骨髓”⑤“寒在皮肤,热在骨髓”3、太阳病治疗后,出现哪些症状仍可用桂枝汤治疗?()()()()()①漏汗不止②大汗出,脉洪大③气上冲④反烦不解⑤脉促胸满三、填空题1、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

2、太阳病,头痛,,,恶风,桂枝汤主之。

3、喘家作,桂枝汤加、佳。

4、坏病的治疗原则是。

5、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脉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四、名词解释1、坏病2、痸(瘛)瘲3、阳浮而阴弱五、问答题1、桂枝汤的煎服法和药后护理有哪些特点?2、三种太阳病轻证的症状和病机有何不同?如何治疗?第二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一、单选题1、太阳病,十日以去,脉但浮,与()。

①桂枝汤②麻黄汤③小青龙汤④小柴胡汤2、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者,与()。

①承气汤②麻黄汤③桂枝汤④柴胡汤3、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中,厚朴与人参的用药比例为()。

浅谈伤寒论之太阳中风症

浅谈伤寒论之太阳中风症

浅谈伤寒论之太阳中风摘要:本论文主要谈了下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及病及分析以及方药用法,对以后的临床实践和药物的用法用量有重要指导意义。

下面摘自原文第二条和原文第十二条进行分析。

关键词:肌腠空疏,卫外不固,卫失开合,营阴不守正文:中风——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本证是感受风寒之邪(以风邪为主)、营卫受邪所致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或恶风,汗出,脉浮缓,或头痛,身疼,腰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

病机分析:本证以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体表为特征。

风寒之邪侵袭,卫气郁遏,奋起抗邪故发热;风寒之邪外侵,卫气被遏,则恶寒或恶风,恶寒与恶风性质相同,但有轻重之别;风性疏泄,人体腠理疏松,营阴内守功能减弱则汗出;病在表,故脉象表现为浮,缓是与紧相对而言,较为和缓,还可以出现浮弱脉,由于有发热还可以出现数脉;寒邪主收引,经脉不利,则头痛,身疼,腰痛;风寒之邪影响到肺,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利则鼻塞,流清涕;苔薄白为感受风寒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表热证相辨别,两者均有发热恶寒,脉浮等表证。

但表热证恶寒程度轻,时间短,并有口渴,咽红肿痛,舌边尖红等热象。

本证与太阳伤寒证的辨别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曰表阳虚,肌腠空疏,卫外不固,为风邪所中,主要表现为恶风、汗出、脉缓,治疗必须以桂枝汤类扶阳固表,调和营卫。

太阳伤寒的病因病机是寒邪束表,玄府不通,腠理闭塞,阳气不能达表,主要表现为恶寒、无汗、脉紧,治疗必须以麻黄汤类发散寒邪,取汗解表。

显然,谁都不会否认这是从症状表现到病理本质都完全不同的两种证型。

值得探讨的是,二者均系外感病,又同属太阳病经病,如果所感受的外邪完全相同,为什么病理本质会完全不同?现在一般认为,这是因为患者体质有虚实之别。

体质的虚实可以导致太阳经病产生不同证型当然毫无疑问,但是这是否就是外邪侵犯太阳经形成“中风”抑或“伤寒”的全部原因与机理呢?研究疾病的机理,其病因与病位是不能忽略的。

肖老师讲课5(太阳伤寒与中风)

肖老师讲课5(太阳伤寒与中风)

肖老师讲课5(太阳伤寒与中风)1,人感受风寒后,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即卫遏营郁,形成正与邪剧烈斗争的太阳表实证,症状表现为脉浮紧,无汗,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治以麻黄汤辛温解表,如果失治或发汗不彻底,则卫阳被郁,不得宣通,日久化热,热聚胸膈,而成风寒束表兼胸中郁热的病机,用大青龙汤治疗。

大青龙汤是在辛温解表剂中加入清热生津的石膏,变解表剂为表里双解剂。

【干货】六经传变无一定顺序,但是有规律可循,即:津伤从热化,阳伤从寒化。

比如,太阳病发汗不当,胃中津液伤,证从热化,则生虚烦与结胸两大变证,分别用桅子豉汤,大小陷胸汤。

又比如:太阳病发汗不当,伤阳气,证从寒化,轻者变成叉手自冒心的桂枝甘草汤证,重者变成烦躁,惊狂,起卧不安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或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2,人感受风寒,卫阳浮盛,营阴外泄,即卫强营弱,形成正虚邪盛的表虚证,症状表现为脉浮缓,出汗,发热,恶风。

治以桂枝汤温经解肌,如果误治,出汗太多伤阳气,出现漏汗不止,小便难,四肢难屈伸,用桂枝加附子汤,温阳固津止漏。

3,人感受风寒,出现项强或项背强,此为阳气和津液不足,脉络空虚,邪气内陷,郁于太阳经络,则太阳经输送气血不畅,即太阳经输不利,项强或项背强是太阳经输特有之症状,若太阳中风兼太阳经输不利,用桂枝加葛根汤。

若太阳伤寒兼太阳经输不利,用葛根汤。

有些小孩,鼻子总出血,其中一部分病因是之前外感误治而遂漏不止。

能知此病因者,没几个人,太少了。

不知病因就治不好,成疑难证。

卫气属阳,所以称卫为卫阳。

营属阴,所以称营为营阴。

卫阳是阳气的一部分,在表中的阳气叫卫阳。

营阴是津液的一部分,在脉中的津液叫营阴。

病在太阳,阳气与津液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卫阳和营阴不和,且主要矛盾在卫阳。

风寒袭表,首先犯卫,主要有“卫遏营郁”的太阳伤寒证,即太阳表实证,用麻黄汤。

以及“卫强营弱”的太阳中风证,即太阳表虚证,用桂枝汤。

太阳中风的病机是风邪引动卫阳外浮,卫阳外浮而盛,同时营阴外泄而弱,这叫卫强营弱。

《伤寒论》中太阳病相关病证的鉴别(思维导图)

《伤寒论》中太阳病相关病证的鉴别(思维导图)

太阳病鉴别大小青龙汤大青龙汤:发汗解表,兼清郁热而除烦,解表为主小青龙汤:发汗解表,内蠲寒饮而治咳喘,重在蠲饮小青龙,桂枝加厚朴杏子,麻黄汤皆治喘小:太阳伤寒表实兼喘,无汗有内饮桂:太阳中风表虚兼喘,有汗无内饮麻:太阳伤寒表实证,寒邪闭表,肺气不宣喘,无汗无内饮分支主题2麻杏甘石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均见汗出而喘麻:汗下后邪热内传,热壅于肺而喘,因里热盛,故有发热而渴,汗出,不恶寒,脉浮数等,而无表证,治在清宣肺热桂:外感风寒,无里热,而有发热不渴,恶寒,汗出,脉浮缓等表证,治在调和营卫,下气定喘分支主题3苓桂甘枣汤,桂枝加桂汤苓:心阳虚,下焦水饮欲动,病者仅见脐下悸,而无奔豚的典型证候,并伴小便不利等寒水内停之征,治在化水利气桂:心阳虚,下焦阴寒之气已上冲而见奔豚的典型症候,水饮为患较轻,故治法在平冲降逆分支主题4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真武汤真:肾,病情较重,肾阳虚而水泛全身,证见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术:脾,病情较轻,脾阳虚而水停心下,证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真:治疗重在温肾利水苓:治疗重在健脾利水术:饮停中焦,症状以中焦为主,心下逆满,气从心下上冲心胸治疗上都温阳化气,利水消饮术:重治理中焦,以白术健脾;枣:重治理下焦,用茯苓利尿枣:饮停下焦,症状以下焦为主,脐下悸动,有冲逆之势。

分支主题5桂枝人参汤,葛根芩连汤皆挟热下利桂:里寒挟表热下利,有下利清稀,小便清白,不渴,舌白,脉弱等虚寒之象表里俱寒葛:里热挟表邪下利,有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利下臭恶粘稠,肛门灼热,舌黄脉数等热象表里俱热分支主题6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阳虚水停茯甘:胃阳虚,水停中焦,悸动在胃之上脘,并有胃中振水音,故用生姜健胃散饮术:脾阳虚,水停中焦,心下逆满,起则头眩而悸动不安,白术健脾行水枣:心阳虚,下焦寒水上冲,脐下悸动欲作,大枣补脾益气分支主题7五苓散,抵挡汤均为太阳病邪循经入腑五:水蓄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口渴,小便不利口渴:水津代谢失常所致,口渴不欲饮抵:热与血结,病在下焦血分,无碍膀胱气化,则见如狂发狂,小便自利口渴:血热蒸腾所致,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分支主题8桃核承气汤,抵挡汤,抵当丸均为热与血结于下焦桃:热重于瘀,血热初结治疗先解表后攻里,泻热逐瘀抵汤:瘀重于热,病势较急急当治里,破血逐瘀抵丸:瘀热俱轻,病势较缓攻逐瘀热,峻药缓图分支主题9大陷胸汤,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均腹痛陷:水热互结于胸腹柴:郁热结于少阳承:燥热结于胃肠分支主题10大陷胸汤,大陷胸丸汤:剂量大,泻下力峻猛,见效迅速“得快利,止后服”。

伤寒论条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学习体会

伤寒论条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学习体会

伤寒论条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学习体

这是对太阳病中属“中风”的说明,属于较经的一种伤寒症状。

这个中风与现在医院所讲的中风是两回事,不要混淆。

这里说的中风是感受风寒后的其中一种表现。

而医院讲的中风泛指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昏厥,是两回事。

太阳病:即发在体表的疾病,症状集中表现在体表。

如体温变化,冷热感受、受风反应、脉浮等。

发热:即发烧。

体表温度超过人体常温。

中风证的发烧,一般不是高烧、温度不是很高。

为什么会发热,免疫系统产生相抗的时候,会有热能散发出来。

汗出:即出汗、流汗。

这里的汗出是一种主证,是区别于其他太阳病的主要体现。

这个汗是病汗,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它是不正常的出汗。

如平常没事, 天气很好,大家都不流汗,只有他一个人流汗,也是一种“汗出”的症状。

之所以说是病汗,二是因为汗流出来,病人的症状并没有抒解。

之也是身体自主和疾病作斗争的表现之一。

恶风:即怕风,不喜欢被风吹到。

风吹到人体并不会把皮肤毛孔收敛起来,是风中的寒气把皮肤毛孔收敛起来。

滤过性病毒,也会引起病人的皮肤毛孔收束起来,病人完全没有汗,感觉好冷,但是摸他的身体是滚烫的,热能散不出来。

脉缓:代表病人的身体有点虚。

如何平时身体好的人得了太阳病,摸到他的脉会很浮,很紧。

这是他强大的免疫体系在作强有力的斗争体现。

反抗力度越大,脉的状态越明显。

体表症状也越明显。

《伤寒论》太阳中篇,学习辩证

《伤寒论》太阳中篇,学习辩证

《伤寒论》太阳中篇,学习辩证太阳七十五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1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者为逆,汗出阳泄,土败胃逆也,此为逆治。

若更发汗,一逆在逆,阳败土崩,又见太阴之陷利,脾陷胃逆,必吐下不止。

太阳七十六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

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1本条也为逆治,汗后阳泄,脉数呕吐。

脉数之虚呕吐,对比脉数之热消谷。

2病人脉数,数则为热,当消谷引食,此是定理,而反呕吐者,此误发汗,汗出阳泄,令阳气微也知此为逆治。

汗出阳泄则中虚,胃逆不降,相火上炎,则脉乃数。

(上条胃逆药不入口,本条胃逆呕吐加火逆之数,俱是汗后阳泄。

回想太阳二十七,忌麻黄之证,汗出亡阳而生诸变)数为客热,相火不降也。

胆木相火,随胃气下行,降于寒水,寒水温暖,是为下焦主气,相火不降,逆居膈上,是为客热。

客居膈上,则见脉数。

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气逆不降,故作呕吐。

胃为阳腑而主下降,汗出阳泄,寒则不降,逆而呕吐。

3病人脉数,数为热,(胃中有热之义),胃热善饥,当消谷引饮,此是一定之理。

(517消渴二,三521页,黄疸二,)脉法数为有热,外感浮数者,表闭而内热也,此数也为热;外感之浮数与与内伤消谷之脉数,俱是为热,外感与内伤之别,此二脉数一定要有别概念;更要有区别概念的是本条汗出阳泄脉数而反呕吐,与内伤消谷之脉数。

同是脉数,数为有热,却有三种不同,故中医四诊,脉诊是必不可少。

简述一遍;本条误治汗出阳泄,胃逆呕吐之数;外感浮数,表里俱实之数,内伤里虚,胃中邪热之数。

4《金匮》呕吐一,误发汗伤中而致呕吐也,吐从太阳之来,526页。

5把提纲出现的‘当’重点标记,辩证明理用。

按;本条是教误汗之变,与坏病之脉数,区别于脉法之脉数。

举报/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