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办法(精)

合集下载

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办法

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办法

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XXXXXXXX有限公司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完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充分发挥统计监督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XXXX集团有限公司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办法(暂行)》(XXXX人〔2013〕36 号),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主要包括统计人员的守则和要求,统计人员的管理,招聘管理信息统计(外招、内调的变动时间、数量、个人情况等),薪资、福利信息统计(劳动工资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劳动工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劳动工资报告的公布,统计资料和统计报告的立卷、归档、交接和保管)。

第三条劳动工资统计是指对公司系统的劳动工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和研究,提供劳动工资统计资料及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第四条劳动工资统计应已在册人员为准,遵循谁发工资谁统计的统计原则,要防止错报、漏报现象发生。

工作责任到位,保证统计质量。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六条 XXXXXXXX有限公司劳动工资统计机构及人员职责(一)公司综合管理部指定专人负责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审核、汇总、整理及上报工作。

(二)公司劳动工资统计人员负责对所属各部门劳动工资日常统计工作进行指导,组织统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劳动工资统计质量。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劳动工资统计人员职责(一)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与指标体系,业务上接受综合管理部领导。

(二)负责完成公司布置的统计调查任务,按照规定搜集、整理、分析本部门劳动工资统计资料并及时上报,为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劳动工资统计服务。

(三)负责统一管理本单位劳动工资统计资料,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基础台账工作,建立劳动工资统计资料管理制度,按档案管理规定做好统计资料的立卷、归档、交接和保管等工作。

第三章统计人员管理第八条公司各部门根据劳动工资统计任务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有关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劳动报酬等方面的资料,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进行宏观决策和调控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依据,特制定《劳动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二)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及从业人员变动情况和社会从业人员及劳动报酬情况。

(三) 本报表制度的综合范围为广州市辖区内城乡各类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城乡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及农村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

(四)本报表制度中的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的资料来源为各基层单位劳动情况表。

基层资料由各区、县级市统计局、主管部门及各基层单位妥善保存,存档以备待查。

劳动情况表(I102—1表)未经市统计局同意,不得抄报其他机关或单位。

社会从业人员情况的资料来源是:统计局、工商管理局和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三家综合报表。

各类专业人员的资料来源为:1.人事部门的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2.本企业人事部门档案或职称办公室资料。

(五)各区、县级市统计局、主管部门及各直报单位应按照广州市统计局报表制度和具体要求,按规定时间和报送方式报送广州市统计局。

(六)对本报表制度中的各项规定,统计范围、指标统计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与部门不得随意修改。

(七) 本报表制度中的所有基层表和综合表中的从业人员指标以“人”为计量单位,劳动报酬以“千元”为计量单位,均保留整数位。

(八)《劳动情况》表表头基本情况填写说明:1、“登记注册类型”:按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表601表中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类型代码“18”填写。

2、“行业类别”:按照国家统计局2002年修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填写。

3、“企事业机关划分”:企业一1、事业一2、机关一3(九)本报表制度由广州市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处负责解释。

一、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总说明和工作要求

一、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总说明和工作要求

一、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总说明和工作要求(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工资总额和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等方面的资料,为政府监测、调控工资分配格局,实行宏观决策和经济管理提供数据,为国家制定劳动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可靠依据,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可靠基础数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家、重庆市《2013年劳动统计报表制度》有关规定,结合江津实际,特制定《江津区2014年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调查的一部份,是国家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局和江津区统计局对各类法人单位(包括私营单位)的综合要求,调查内容能满足各级政府和综合主管部门共同的基本的需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工、农业园区管委会、各主管部门和直报单位、各企业、事业和机关法人单位应严格按照全国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填报目录、表式内容及统计分类标准和编码,认真组织实施,全面准确及时填报劳动统计报表,不得迟报、缺报、拒报,不得虚报和瞒报。

(三)江津区2014年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任务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切实提高劳动统计数据质量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统计业务学习,熟练掌握填表方法。

二是加强劳动统计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

三是加强劳动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劳动统计台帐,做到各类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和劳动报酬不重不漏、数出有据、帐表相符、表实相符。

四是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了解各类从业人员固定收入、隐形收入、提成收入等,重点了解各行业各类从业人员一般平均工资水平、最低工资水平和最高工资水平,掌握基层劳动统计相关实际信息。

五是认真清理核准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单位,认真布置、收集、填报劳动统计报表,加强劳动统计报表数据质量审核和评估工作,做到填表规范、完整、准确,附编表说明和评估报告,按时上报区统计局和市统计局。

六是强化劳动统计调查分析工作,做好为各级领导和部门宏观调控,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及时准确全面提供劳动统计数据资料和分析资料,为各级政府核算地区生产总值提供正确的基础数据,为企事业发展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优质服务,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职能。

员工工资核算管理办法

员工工资核算管理办法

员工工资核算管理办法
一、员工工资的组成部分:
底薪工资+加班工费+全勤奖+工龄奖+责任津贴(正式上岗的包装检验人员及以上人员都可获得100-300元的津贴)
1.底薪按照劳动法规定的工资标准:920元/月(每月上够工时208
小时=8*26天,就可获得标准基本工资920元)
2.加班工资分为正常加班工资(按1.5倍)和26天之外的加班工
资(按2倍)。

(总工时-208小时在78小时以内按1.5倍,超出78小时的按2倍)。

3.全勤奖为50元/月,要求员工在上班期间不会发生请假、迟到、早退现象。

4.工龄奖:按照入厂时间每满半年40元的方式发放,最高200元的工龄奖。

5.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为标准工资的3倍。

二、员工工资的发放:
员工工资以现金形式发放给员工,由公司刘小姐负责发放。

三、工资发放时间:
员工工资的发放时间在每月的月底发放上月份的工资。

(比方 6.30日发5月份的工资)。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为了规范企业内部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确保员工工资发放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制定并实施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下文将详细介绍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内容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应包含以下内容:1. 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部门、职位等;2. 薪酬项目: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奖金、福利、扣款等;3. 工资计算公式:明确各项薪酬的计算方式和标准;4. 统计周期:报表的统计周期通常为月度,也可根据需要调整为其他周期;5. 统计结果:汇总各项薪酬的实际发放情况,包括应发金额、实发金额等。

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制度1. 确定统计标准:企业应明确各项薪酬的标准和计算公式,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2. 制定统计流程:规定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填写、审核、核对、汇总等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3. 定期报表汇总:按照统计周期,定期汇总各部门和员工的工资数据,形成统计报表;4. 报表审核核对:报表应由专人负责审核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5. 报表存档备查:统计报表应按照规定的存档期限保存,方便随时查阅和核对。

三、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实施方法1. 培训员工:企业应定期对相关员工进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2. 使用专业软件:采用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或劳动工资统计软件,提高统计效率和准确性;3.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严格执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防范数据造假和误差;4. 定期检查评估:定期对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5. 不断优化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和完善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之,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员工权益和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可有效规范和优化工资统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工资总额管理办法

工资总额管理办法

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一、引言工资总额管理是企业内部重要的薪酬管理环节之一。

它涉及到企业对员工工资的核定、发放、调整等方面的管理。

为了规范工资总额管理,确保合理、公平、透明的薪酬分配,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明确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二、目的和原则1. 目的:工资总额管理旨在确保企业按照合规、公平的原则进行薪酬分配,提高员工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原则:(1) 合规性原则:工资总额管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确保不违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的规定。

(2) 公平原则:工资总额管理应公平合理,遵循“按劳分配、以绩效为导向”的原则,确保员工在同等条件下,根据工作贡献与能力享有相应的报酬。

(3) 透明原则:工资总额管理应对员工的薪酬核定和发放流程进行透明,员工可以通过有效途径了解自己的薪酬构成和变化情况。

三、工资总额管理流程1. 工资核定: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和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的工资进行核定。

核定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等。

核定结果应经员工本人确认,并留存相关证明文件。

2. 工资发放:企业应按照约定的工资发放周期和方式进行工资发放。

工资发放可以通过银行转账、现金支付或支票支付等方式进行,确保工资发放及时、准确、安全。

3. 工资调整:企业应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和员工绩效表现,进行工资调整。

调整应公平、合理,并应与员工面谈进行沟通,确保员工对调整结果无异议。

4. 工资管理记录:企业应建立完整的工资管理档案,记录员工的工资核定、发放、调整情况以及员工的签字确认,以备工作需要和证明员工工资情况的要求。

四、工资总额管理的责任分工1.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并进行员工工资核定、发放、调整的具体操作。

2. 财务部门负责监督和审查工资发放的合规性和准确性,核对工资总额及相关税款的计算。

3. 相关部门负责提供员工的绩效考核数据,作为工资核定和调整的基础。

4. 员工个人应配合工资核定和发放的工作,如提供相关证明文件、主动咨询工资情况等。

工资总额管理办法

工资总额管理办法

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工资总额调控机制,规范工资分配行为,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工资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是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的组成按国家统计局规定的范围执行。

第四条工资总额调控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工资总额分级管理的原则。

公司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工资总额实行总量调控,各企事业单位对内部单位工资总额调控的方式和方法自行确定。

(二)坚持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的原则。

正确处理国家、单位、职工的分配关系,在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保持工资水平的适度增长。

(三)坚持工资总额调控管理与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相统一的原则。

工资总额的调控应服务于经营管理目标,充分考虑成本承受能力和劳动力市场价格等因素,严格控制人工成本,实现工资投入产出的最佳效果。

(四)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职工的工资收入要与劳动贡献紧密联系,突出岗位劳动、技术要素和业绩成果在工资分配中的地位。

二、工资总额的核定第五条年度工资总额由当年提取的工资总额和工资储备金(或称应付工资余额)两部分组成。

第六条各企事业单位当年应提取的工资总额分别采取以下基本计提办法:1、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指标挂钩办法;2、事业单位工资总额与经费指标和工作任务指标挂钩办法;3、未挂钩的企事业单位由公司按低于平均增长水平核定工资总额。

第七条各企事业单位列入财务决算的工资总额不得超过应提数,当年工资总额实际提取数小于应提数的,少提的部分以后年度不能补提。

实行挂钩办法的企事业单位,根据公司制定的考核奖惩办法提取工资总额;未实行挂钩办法的企事业单位以年度工资计划作为提取工资的最高限额。

第八条公司对挂钩工资的年度清算事情,一般于次年1月份财政决算前进行。

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数以财政快报数为准,其它指标由有关部分考核认定。

劳动工资统计

劳动工资统计

05
劳动工资统计的挑战与展 望
数据隐私保护的挑战
01
02
03
数据收集
在收集劳动工资数据时, 需要确保个人隐私得到保 护,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数据存储
存储劳动工资数据时,应 采取加密等安全措施,防 止数据被非法访问和利用。
数据共享
在共享劳动工资数据时, 应明确数据的共享范围和 使用权限,避免数据滥用 和泄露。
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性
工资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反映,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能够揭示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变化趋势。
工资水平的变动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有调节作用,高工资水平可能吸 引更多劳动力进入市场,反之则减少。
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对于分析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和制定劳动力市场政策 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制定
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可以为政策制 定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政府制定 更加合理的劳动政策。
企业决策
企业可以利用劳动工资统计数据 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提高企业 的竞争力和效益。
社会研究
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可以为社会研 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帮助学者和 研究机构深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 状况。劳动工资统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行业特点、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等。
工资总额
作用
是计算平均工资、工资增长率等指标的基础数据,也是政府制定劳动政策的重要依据。
统计方法
按月、季、年统计。
工资增长率
要点一
计算方法
工资增长率 = (本期工资总额 - 上期工资总额) / 上期工资总 额 × 100%
要点二
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速度、物价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等。
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对于预测消 费市场趋势和制定消费政策具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2012年统计年报和2013年定期统计报表)指标解释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

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

从业人员不包括:1.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3.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如:建筑业整建制使用的人员。

非全日制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人员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其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且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的人员。

非全日制人员不包括不定时工作制人员,如:老师、编辑等不坐班人员。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在岗职工还包括:1.应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劳动合同人员(如使用的农村户籍人员);2.处于试用期人员;3.编制外招用的人员,如临时人员;4.派往外单位工作,但工资仍由本单位发放的人员(如挂职锻炼、外派工作等情况)。

在岗职工不包括:1.本单位使用的且由本单位直接支付工资的劳务派遣人员,应统计在本单位“劳务派遣人员”指标中;2.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由承包劳务的单位统计为在岗职工。

劳务派遣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指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被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到实际用工单位工作,且劳务派遣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的人员。

注意:无论用工单位是否直接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人员均由实际用工单位填报,而劳务派遣单位(派出单位)不填报这些人员。

其他从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不能归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中的人员。

劳动工资统计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建立起来的用于统计劳动工资的制度和流程。

该制度旨在通过对劳动工资的统计和分析,为企业的工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管理的效率。

一、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必要性1.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通过统计劳动工资,能够了解企业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工资水平,从而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化组织结构和职能划分,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2.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建立,使得企业能够准确记录和核算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违法强制劳动和滥用劳动者的情况。

3.提高劳动管理的效率:通过统计劳动工资,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劳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加班过多、工资不公平等,从而提高劳动管理的效率,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二、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内容和流程1.工资核算:根据企业的工资政策和劳动合同,核算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核算的要素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2.工资统计:将核算好的工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包括按部门、岗位、工作年限等不同维度进行统计,以便分析工资的分布情况和差异。

3.工资分析:根据工资统计数据,进行工资的分析。

主要包括平均工资、最低工资、最高工资、工资增长率、工资差距等指标的分析。

4.工资报表:将工资统计和分析结果进行整理,生成工资报表。

报表内容应包括工资总额、工资构成、个人所得税、社保公积金等信息。

5.工资调整:根据工资统计和分析的结果,对劳动工资进行调整。

调整的依据可以是国家的最低工资标准、行业的工资水平、企业的获利能力等。

三、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改进与完善为了使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1.优化工资核算和统计流程,简化流程,减少人工操作和错误率,提高工资核算和统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2.建立完善的工资管理系统,实现工资数据的实时管理和监控。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2019)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2019)

○I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2018年统计年报)国家统计局制定2018年10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1 -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基层年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602表) (4)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2表) (6)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3表) (7)(二)综合年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1表) (8)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2表) (9)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3表) (10)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4表) (11)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3表) (12)四、指标解释 (13)- 2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一、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工资总额等方面的资料,为政府监测、调控工资分配格局、进行宏观决策提供数据,为国民经济核算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统计局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下同)在劳动工资统计方面的综合要求,各地区应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原则,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

(三)调查对象本制度的统计调查对象是法人单位,包括统计上认定的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

(四)统计范围、内容及原则1.统计范围年报统计范围为城镇地区全部法人单位,包括非私营法人单位和私营法人单位。

劳动工资统计说明及指标解释

劳动工资统计说明及指标解释

劳动工资统计说明及指标解释一、报送范围和填报单位委属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武汉市年报仅限在汉单位及在汉工作人员。

各独立核算单位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报表,委属各二级单位将其下属单位的报表合并后报人事劳动教育局(附原件)。

以下单位(部门)向人事劳动教育局报送报表:委机关(水政监察总队)事业单位:1、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2、水文局3、长江科学院4、水工程生态研究所5、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经设计院报送)6、长江工程建设局7、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8、综合管理中心9、网络与信息中心10、宣传出版中心11、人才资源开发中心12、机关服务中心(含文体发展中心)13、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14、长江医院15、驻北京联络处企业:1、长江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湖北)2、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4、长江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湖北)独立核算单位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依法成立,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有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法人。

二、统计时间范围武汉市劳动工资统计年报:2003年12月1日至2004年11月30日水利部劳动工资统计年报: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三、报送时间武汉市劳动工资统计年报: 2004年12月8日以前水利部劳动工资统计年报:另行通知四、注意事项1、所有统计均不保留小数,金额单位为千元。

2、统计报表必须有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制表人签名,加盖单位公章。

3、统计报表最好附上简要说明:说明的内容包括劳动工资概况、人员变化情况、工资偏低(高)的原因及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五、通讯方法430010武汉解放大道1863号长江水利委员会人事劳动教育局余奇礼邮箱:YUQL@ YUQL@电话:027-*******六、指标解释1、基本情况部分:[01、单位法人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I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2014年统计年报和2015年定期统计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江苏省统计局补充、印制2014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江苏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 1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基层年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 (5)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SI102-1表) (6)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2表) (8)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3表) (9)(二)基层定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1表) (10)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SI202-1表) (11)(三)综合年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1表) (13)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2表) (14)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3表) (15)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4表) (16)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3表) (17)四、附录(一)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表)目录 (18)(二)职业分类与代码表 (20)(三)指标解释 (25)(四)第三类单位的调查方法和组织实施 (29)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2 -一、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工资总额,企业用工等方面的资料,为政府监测、调控工资分配格局、进行宏观决策提供数据,为国民经济核算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3篇)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劳动工资状况,加强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为政府制定劳动工资政策、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各界了解劳动工资信息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

三、统计指标体系(一)劳动者基本情况1.劳动者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技术等级等;2.劳动者所在行业、所属地区、单位性质等;3.劳动者用工形式(全日制、非全日制、临时工等)。

(二)工资水平1.职工工资总额;2.职工平均工资;3.职工工资增长率;4.职工最低工资标准;5.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单位工资水平差异。

(三)工资支付情况1.工资支付形式(货币、实物等);2.工资支付周期(月、周、日等);3.工资支付保障情况;4.工资拖欠情况。

(四)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1.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金额等;2.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

四、统计报表编制(一)报表格式1.根据国家统计部门规定,编制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包括表格、文字说明和附表;2.报表格式应规范、统一,便于汇总和分析。

(二)报表内容1.报表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劳动者基本情况、工资水平、工资支付情况、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等;2.报表内容应按照国家统计部门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报送。

五、统计报表报送(一)报送时间1.月度报表:每月10日前报送上月统计报表;2.季度报表:每季度后10日内报送本季度统计报表;3.年度报表:次年1月10日前报送上年统计报表。

(二)报送方式1.纸质报表:将报表打印成纸质版,报送至当地统计部门;2.电子报表:将报表录入电子表格,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等方式报送。

六、统计报表审核(一)审核内容1.报表格式是否符合规定;2.报表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3.报表报送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二)审核方式1.统计部门对报送的报表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报送单位;2.报送单位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重新报送。

中国人民银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1991.08.21•【文号】•【施行日期】1991.08.2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管理办法(1991年8月2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管理,完善统计工作制度,有效地、科学地组织人民银行系统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保证准确、及时、全面地完成各项劳动工资统计任务,发挥统计监督作用,理好地提供统计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劳动工资统计有关规定,人民银行系统的劳动工资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一、提供统计服务。

通过统计调查和分析,提供统计资料,为劳动、工资、保险福利三项制度改革和劳动工资计划、劳动工资管理、职业培训、劳动安全监察服务。

二、实行统计监督。

通过统计调查和分析,对劳动工资政策、劳动工资计划和劳动安全的执行进行统计检查和分析;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第三条劳动工资统计的主要内容:一、职工人数统计,包括全系统职工人数统计、职工增减变动情况统计、合同制职工、计划外用工情况统计、职工分类统计等;二、劳动报酬统计,包括职工工资统计、职工资总额构成统计、全民所有制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情况及效益工资提取和使用情况统计、企业奖励基金提取和使用情况统计等;三、保险福利统计,包括离休、退休退职人员费用统计、职工保险福利费用统计、职工福利费用构成统计等;四、劳动安全统计,包括职工伤亡事故统计等;五、其他统计。

第四条人民银行系统(包括各级分、支行,行属院校,印制企业,下简称各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实行总行统一领导、分级分口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第五条建立统计工作责任制,各单位劳动工资统计人员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地提供劳动统计资料,完成统计工作任务,保守国家机密。

提供资料时不得虚报、瞒报、拒报,更不得伪造、篡改。

如发现上述情况,要追究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劳动工资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劳动工资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劳动工资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介绍劳动工资统计的重要性劳动工资统计是对全国劳动者的工资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是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劳动工资是衡量一个国家劳动力市场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劳动者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劳动工资统计对政府制定就业政策、调整社会收入分配、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工资统计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为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劳动工资数据,政府可以及时调整就业政策,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降低失业率,实现全面就业的目标。

劳动工资统计可以帮助政府监测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调整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分析劳动工资数据,政府可以及时发现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劳动工资统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统计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调整社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加大统计力度,提高统计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1.2 指出劳动工资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劳动工资统计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反映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劳动工资统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给决策者带来了误导和不确定性。

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存在着不准确的问题。

由于一些企业存在虚报或漏报的情况,导致工资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这种不准确的数据不仅无法反映真实的工资水平,还会给政府制定政策带来不确定因素。

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缺乏全面性的问题。

在统计过程中,很多个体工作者或小微企业的数据往往被忽略或遗漏,导致统计结果的不全面性。

这样就无法全面了解全社会的工资情况,也无法制定出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劳动工资统计易受干扰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客观性。

有些企业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来影响统计结果,比如暗箱操作、虚构数据等,这些干扰因素也会给统计数据带来误导和失真。

人事劳动工资管理办法

人事劳动工资管理办法

人事劳动工资管理办法人事劳动工资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为规范本单位的人事劳动和工资管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增强本单位的管理效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的人事劳动和工资管理。

第三条本单位人事劳动和工资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依法、合理的原则,根据各项规定和合同约定严格执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第四条本单位在人事劳动和工资管理中,应当尊重员工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人事管理第五条本单位按照招聘、录用、试用、考核、晋升等程序,实行全员管理。

第六条本单位实行平等就业原则,不得因种族、性别、宗教、国籍、政治面貌等因素进行歧视。

第七条本单位应当制定人事管理制度,并逐一执行,确保参加工作的员工享有应有的权利,遵守应尽的职责。

第八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员工档案,保护员工的隐私,严密保管,确保档案资料不外泄。

员工档案包括其基本信息、职业技能、职务职级等,便于更好地完成人事统计和监督工作。

第三章劳动管理第九条本单位实行的劳动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通过与员工的协商达成共识,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第十条本单位应当制定劳动纪律,员工应当遵守劳动纪律。

如有违法违规行为,会采取相应的纪律:1. 警告;2. 记过;3. 记大过;4. 取消职务;5. 开除。

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当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县满足员工的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休息休假等权利。

第四章工资管理第十二条本单位遵循按劳分配、以岗定薪的原则,合理地对员工的工资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当制定良好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绩效考核来提升员工的业绩,促进工资收入的增加。

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与员工的协商,合理地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为员工的福利待遇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五章绩效管理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当根据员工不同的工作职责,科学地制定目标,合理地分配工作任务。

工资总额管理办法

工资总额管理办法

工资总额管理办法1. 引言工资总额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员工的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合理管理和控制工资总额,制定本《工资总额管理办法》,旨在规范企业工资总额管理的程序和方法,保证工资总额的公平、合理性,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2. 定义•工资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员工提供的所有工资、福利和奖金的总和。

•工资总额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制定规定和采取相应措施,对工资总额进行合理控制、分配和使用的管理活动。

3. 工资总额管理的原则本工资总额管理办法的管理原则如下:3.1 公平原则工资总额的分配应公平、合理,遵循无歧视的原则,不因性别、种族、宗教等原因而产生差别对待。

3.2 动态性原则工资总额的管理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随着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员工的工资需求变化而调整。

3.3 激励性原则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员工能够感受到努力工作和提高绩效的回报,进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4 公开透明原则工资总额的管理应公开透明,员工应清楚了解工资总额的构成和分配规则,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生。

4. 工资总额的构成工资总额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4.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员工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年限确定的固定工资。

基本工资的具体标准由企业根据内部制度和市场情况进行确定。

4.2 绩效奖金绩效奖金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而确定的额外奖励,用于激励员工提高绩效和贡献。

4.3 补贴和津贴补贴和津贴是企业向员工提供的额外福利,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补贴、餐补、住房津贴等。

4.4 加班费和奖金加班费是指员工在超出正常工作时间的工作中所获得的额外报酬,奖金是根据员工的工作成绩或特殊贡献而给予的额外奖励。

4.5 社会保险和福利工资总额还包括企业为员工购买的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和提供的其他福利(如公积金、年假等)所产生的支出。

5. 工资总额的管理程序为了规范工资总额的管理程序,确保管理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制定以下管理程序:5.1 工资总额预算企业应根据经营计划和员工需求,制定工资总额的预算方案,明确各项指标和分配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油服股人〔2003 〕9 号附件: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办法
一、职责
(一)人力资源部
1.负责公司劳动工资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2.对公司各直属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进行指导、检查;
3.对公司各直属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人员进行培训。

(二)分公司
1.负责本地区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并向公司人力资源部报送报表;
2.根据当地政府部门的有关要求归口负责报送本地区各单位的统计资料。

(三)事业部
1. 本部在燕郊基地的事业部负责本地区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并直接向公司人部报送报表。

2. 本部不在燕郊基地的事业部和作业机构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在当地分公司安排下进行。

二、管理办法
(一)统计原则
1.各单位以在册人数为准,遵循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要防止错报、漏报发生。

2.工作责任到位,保证统计质量。

力资源的统一
现象的
(二)工作程序
1.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事业部将统计报表、资料报所在地分公司,分公司按
后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具体流程如下:
与分公司同地的
总部事业部总地区的
事业部作业机构
2.公司人力资源部按总公司和政府有关规定进行汇总、分析、上报
(三)报送方式和时间
1. 向公司人力资源部报送报表的单位在每月的28日前将月报表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送到人力资源部,同时附送一份由主管领导签字的书面报表。

(具体规定见附表一:《统
计报表目录》)
2.
(四) 1. 2.
(1)各事业部向属地分公司报送统计报表的方式和时间由分公司确定。

统计要求
确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责任人并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全面、准确、及时地完成公司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

全面性: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统计范围和内容,将各种报表、项目、指标填报齐
全。

(2)准确性:提供正确的统计数据,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
据。

(3)及时性:按时上报各种统计报表,按时完成公司布置的其它统计任务,对统计信
息、资料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要求汇总
公司机关
燕郊基地
分公司
人劳部
■-业部
分,是提高统计工作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请各单位予以高度重视。

具体分析内容为
1)公司职工变动分析—公司职工变动包括增减和内部流动两个方面。

职工的
增减反映了公司人员总量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来自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

在公司生产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公司职工人数的增加意味着人工成本的提高和企业负担的加重;反之,则人工成本减少,企业负担减轻。

公司职工内部合理流动则反映了企业内部劳动力结构的调整。

(2)职工文化素质分析—文化素质是指职工所具有的文化程度和受教育的程度,是职工的基本素质。

分析公司职工文化素质,主要分析各类文化程度的职工在全部职工中所占的比重。

(3)职工年龄结构分析—利用报表等资料可分析公司各年龄组人员占全部职工的比重并计算职工的平均年龄,使公司掌握并不断优化人员年龄结构。

(4)职工工资情况分析—有关工资的统计数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工资总额,一个是职工平均工资。

本分析主要采用的是年度平均工资增长比较法。

4.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做好基础工作。

5.检查和评比:
公司人力资源部将每二年对各直属单位的劳动统计工作进行一次评比,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出色的人员及单位进行适当奖励。

三、其他
(一)本办法从2003 年1 月1 日起开始实行。

(二)本办法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附表:报表目录
附表:
报表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