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力的分解教案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教案设计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教案设计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力的概念及单位;
2.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
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力的概念及单位;
2.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
三、教学内容
1.力的概念;
2.力的单位;
3.力的合成;
4.力的分解。
四、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
(1)教师介绍物体的运动状态,让学生从中发现力的存在;(2)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重力、弹性力等。
2、讲解(20分钟)
(1)讲解力的概念和单位,引导学生认识力的基本特征;
(2)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原理,分别以图示和公式的方式进行说明;
(3)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
3、练习(30分钟)
(1)利用多个簿记平台(如科百、百问、百度知道)上的力的合成分解题目,让学生拓展思维;
(2)根据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增强合作意识;
(3)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使用相关公式,提高解题效率。
4、归纳(10分钟)
(1)通过操纵力的合成和分解,让学生感性认识到力的具体作用;
(2)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巩固学生的学习收获,并整理出力的概念、单位、合成和分解规律。
五、课后作业
(1)自己寻找力的实例,并用相关知识分析它的合成和分解;
(2)完成口头作业: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
(1)考试:随机出力的合成和分解例题,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堂表现:综合考虑学生上课积极性、参与度、表现等情况,评定成绩。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和技巧。
3. 让学生能够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
2.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理解和应用。
2.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示例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示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
2. 讲解:通过PPT,详细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和方法。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和技巧。
4. 应用: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和方法。
六、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展示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动态过程,增强直观感受。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定义及意义。
2.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原理。
3.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计算方法。
4. 力的合成和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
八、教学步骤1.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定义及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解释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原理: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原理,如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等。
3.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计算方法:教授如何利用数学方法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如解析几何、向量运算等。
4. 力的合成和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力的合成和分解在工程、物理等领域的应用,如桥梁设计、力的传递等。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力的合成【教学重点】1.从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2.设计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3.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理解及应用【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提出合力与分力概念——给出问题情境,激发思考合力与分力关系——设计探究求合力的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练习与拓展(例题、合力大小与角度关系、多力合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合力分力的概念1.出示卡通画,介绍共点力概念在大多数实际问题中,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引入共点力和非共点力概念,分别给出共点力和非共点力的图片示例。
在研究中如果使用质点模型,则受力均可以作为共点力处理。
本节课研究物体受共点力的情况。
出示卡通画:小车均匀速向前运动,一头牛拉车的效果与三位同学拉车的效果相同。
2.学生小实验一个力气大的男生在讲台上提起一桶水,使水桶保持静止;另外两位同学一起提起这桶水并使之保持静止。
分析在两种情况下这桶水的受力情况,并画出示意图。
提问:可以发现各个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得到:F单独作用和F1、F2共同作用的力的效果相同。
3.引出等效替代关系,提出合力、分力概念从前面两个情境出发,抓住共同点:一个力单独作用时可以和多个力一起作用时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
自然地引出等效替代的关系,并从力的角度分析,得到合力、分力的概念。
用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合力、分力的概念:谈合力、分力的出发点在于什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用一个合力去替代几个分力的作用)合力与几个分力同时存在吗(不是,合力只是几个分力的等效替代,并不是物体又多受到了一个力)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1.情境讨论,激发认知冲突提问:前面三位同学拉车的情境中,如果三位同学水平向右的拉力分别为F1、F2、F3,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是多少呢方向是怎么样的呢(学生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到合力F=F1+F2+F3,方向与三个拉力方向相同)提问:把所有的分力相加就得到合力的大小,这个方法就是求合力的方法吗请学生讨论。
八年级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大全7篇
八年级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大全7篇八年级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大全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物理学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代,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基础科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参考。
八年级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篇1)这一年来,我担任高一(5)班和三个实验班的物理教师,虚心向洪钟主任和梓欣老师学习,努力借鉴前辈老师的教学经验,再一次看到了科学的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这一年过得很充实,收获真不少。
现在把这一年的一些收获写出来,以博方家一笑。
这一年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感受最深的是,不在于课堂上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能够领悟多少。
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关键在于“热情”两个字。
不管是学生方面,还是老师方面,都要“充满热情”。
有这样一种说法,天才都是具有某方面的狂热。
我觉得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学生的学习上。
比如高一(3)班的丁一同学,学习物理几乎是狂热的,很多高二的物理知识,甚至大学的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知识,都钻研得津津有味。
事实证明,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很让人放心,根本不用担心他物理考不出好成绩。
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的热情必须由教师的热情来带动。
打一个比方,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
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我在下面一些上课环节作了尝试。
1.扎实的基本功能保证学生听课质量。
比如板书要大而清晰,讲解思路要慢而清晰,关键地方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
学生听懂了,有了收获的喜悦,自然会把热情回馈于你。
2.讲述枯燥无味的物理公式时,可以穿插讲述妙趣横生的科学家轶事。
科学家也是人啊,越是大科学家,越有故事讲。
3.通过动画演练一些公式。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解决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和方法。
2.教学难点: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计算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课件、实验设备。
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求和仪、直尺、绳子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力和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合成的概念,并向学生提问:“当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是如何合成的?”2.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和方法,向学生解释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并通过实例和动画形式展示合力和分力的求解方法。
教师强调力的合成和分解应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3.实验(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实验。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套实验器材。
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计算方法。
实验步骤如下:a.将一根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并将一根绳子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环扣。
b.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绕过一根求和仪引力指示板的牵引轮,并将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求和仪的固定点上。
c.将测力计的指示板移到求和仪的示意图上,测力计示数为F1d.通过调整求和仪的固定点和牵引轮,使绳子通过牵引轮上的刻度尺,同时将指示板上的测力计示数调整到F2e.测量绳子与牵引轮的夹角θ。
f.计算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4.讨论(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6.实践应用(10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水平面上的合力、物体的平衡等。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定义2.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3.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4.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等内容。
2. 教学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
3. 教学器材:三角板、尺子、绳子等,用于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引发学生对力的合成与分解2. 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含义。
3. 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内在规律。
4. 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操作技巧。
5. 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际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课堂练习1. 布置一道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道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强调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兴趣。
九、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
力的合成与分解实例教案
力的合成与分解实例教案实例一:力的合成目标:通过实例学习力的合成及其应用。
活动材料:1个拉力计、2个细绳、2个挂钩、若干物块、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1. 引入:和学生复习力的定义及特点,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多个力同时作用的情况。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列举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合成力的例子。
3. 实验准备: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平面图,图中有两个绳子,每个绳子上挂着一个重物,两个绳子分别穿过两个滑轮,并与拉力计相连。
4. 实验步骤:a. 将细绳拉直并通过滑轮,挂上两个重物。
b. 将拉力计与两个细绳相连,并记录下拉力计的示数。
c. 逐个增加一组重物,保持细绳拉直并通过滑轮。
d. 每次重复步骤b和步骤c,记录下不同质量组合时的示数。
5. 数据分析:将实验记录表收集,分析学生的数据。
并引导学生发现力的合成规律,并帮助学生总结公式。
6. 合成力实例讨论: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力合成实例进行分析讨论,考虑到不同力的大小和方向对合成力的影响。
7. 活动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合成力的概念、实验过程以及力的合成规律。
实例二:力的分解目标:通过实例学习力的分解及其应用。
活动材料:1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示意图、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1. 引入:和学生复习力的定义及特点,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将力分解的情况。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列举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力的分解例子。
3. 平行四边形分解法:向学生介绍将力分解为其合力方向上的两个分力的概念,并通过力的平行四边形示意图展示这一概念。
4. 实例分析:分组讨论学生在实例中如何应用平行四边形分解法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
5.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力的分解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并计算得到相应的分力。
6. 实验准备:通过实验准备,让学生实际操作并观察力的分解情况。
7. 分解力实验:在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力,然后观察和记录分力的示数,分别将测力计向横向和纵向移动,记录示数。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教案:力的合成与分解一、教学目标:1.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
2.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数学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
2.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数学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的合成的内容。
2.提问: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我们如何判断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知识讲解】1.力的合成:a.定义: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合力是指这些力的合力向量(合成向量)的大小和方向。
b.合力的计算方法:合力的大小等于合成向量的长度,合力的方向等于合成向量的方向。
2.力的分解:a.定义:当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作用时,力的分解是指将这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b.分解力的计算方法:-垂直分解: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力。
-水平分解: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相互平行的力。
【示例演练】1.合力的计算方法:a.示例1: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F1=5N和F2=8N的作用,两个力的方向分别为东北方和南方,请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b.示例2: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F1=3N、F2=4N和F3=6N的作用,三个力的方向分别为东方、北方和西南方,请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分解力的计算方法:a.示例3: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F=10N的作用,将这个力分解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力,请计算分解后的两个力的大小。
【拓展应用】1.通过示例演练,让学生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航空、航海、工程设计等领域的问题。
【归纳总结】1.总结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展示实验】1.可以通过展示实验来直观地展示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
【达标检测】1.给学生一些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计算题目,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合成概念及合成方法。
2. 力的分解概念及分解方法。
3. 力的合成和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实例。
3. 练习题。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力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力的合成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力的合成是将两个或多个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的效果。
2. 讲解力的合成方法,如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等。
3. 讲解力的分解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效果。
4. 讲解力的分解方法,如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等。
三、实例分析1. 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后续课时按照类似格式进行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力的基本概念,为学习力的合成和分解做准备。
2. 讲解力的合成:介绍力的合成概念,讲解合成方法,如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并通过图示和实例进行说明。
3. 讲解力的分解:介绍力的分解概念,讲解分解方法,如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并通过图示和实例进行说明。
4.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力的合成和分解,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于分解教案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知道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能够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2.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3.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4.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意义。
2.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现象。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引发学生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思考。
2. 新课: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力的合成与分解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工程、物理等领域中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数学表达: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数学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八、教学反思1. 课堂表现: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3. 教学改进:根据反思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精华版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精华版【教学目标】1.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和相应的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合成与分解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合成与分解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一、导入引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力的基本概念和向量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意义及实际应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力的合成:两个或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产生的效果等同于一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几个力的合力。
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方法:力的合成计算方法:将合力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形成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性质,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分解计算方法:通过三角关系,根据力的大小和夹角以及三角函数(正弦、余弦)计算分力。
三、案例分析(30分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力的合成:(1)若一个力为20牛顿,另一个力为30牛顿,方向相同,求合力大小和方向。
(2)若一个力为15牛顿,另一个力为12牛顿,方向垂直,求合力大小和方向。
(3)若两个力大小相等,互成60°角,求合力大小和方向。
2.力的分解:(1)一个力为50牛顿,夹角为45°,将该力分解为两个力,使其垂直分解的力比平行分解的力大10倍。
(2)一个力为80牛顿,夹角为60°,将该力分解为两个力,使其垂直分解的力比平行分解的力小20牛顿。
四、讲解总结(10分钟)1.总结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强调力的合成与分解的重要性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小结评价(5分钟)请学生进行学习小结,提出问题与困惑,并进行解答和评价。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一、引言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描述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的物理量。
在力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合成与分解力来分析并解决各种力的问题。
本教案将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及其应用。
二、力的合成1. 概念及原理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按照一定的方法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力的合成可以通过图解法或者数学方法来进行。
2. 图解法图解法是力的合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面以两个力的合成为例进行说明。
(1)假设有两个力F1和F2,通过将它们的作用点相连,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该对角线所表示的力F即为两个力的合力。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通过测量作用点夹角的大小和两个力的大小,利用三角函数关系求解出合力F的大小。
3. 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力的合成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下面以两个力的合成为例进行说明。
(1)假设有两个力F1和F2,分别在x轴和y轴上,可以将每个力分解为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Fx1、Fy1和Fx2、Fy2。
(2)合力F可以通过合成各个分量来计算。
Fx=Fx1+Fx2,Fy=Fy1+Fy2。
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合力F的大小:F=sqrt(Fx^2+Fy^2)。
三、力的分解1. 概念及原理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的过程。
力的分解可以通过图解法或者数学方法来进行。
2. 图解法图解法是力的分解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面以一个力的分解为例进行说明。
(1)假设有一个力F,通过将它的作用点相连,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该对角线可以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和F2。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通过测量对角线与力的夹角的大小,利用三角函数关系求解出分力F1和F2的大小。
3. 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力的分解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下面以一个力的分解为例进行说明。
(1)假设有一个力F,在给定的方向上可以选择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x和y。
(2)将力F分解为在x轴和y轴上的分力Fx和Fy。
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可以得到分力的大小:Fx=F*cosθ,Fy=F*sinθ。
初中物理课堂教案力的合成与分解
初中物理课堂教案力的合成与分解初中物理课堂教案力的合成与分解一、引言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作用力。
在物理学中,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力的作用和计算。
二、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指的是将多个力按照一定的方法合并成一个力的过程。
在物理学中,可以使用几何图形法来进行力的合成。
1. 如何进行力的合成(1) 将力的大小用矢量的长度表示。
(2) 将力的方向用矢量的方向表示。
(3) 将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对应的矢量画在同一张图上。
(4) 通过几何图形的方法,将力的矢量首尾相接,形成一个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
(5) 合成力的大小为合成图形的对角线长度,方向为对角线的方向。
2. 实例解析假设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力F1大小为2N,方向向右,力F2大小为3N,方向向上。
我们可以通过合成力的方法来计算物体所受的合成力。
解:将力F1和力F2的大小和方向分别画成矢量,然后将它们的起点放在同一位置,即首尾相接。
根据合成力的定义,可以得到合成力F的大小和方向。
经过计算得知,合成力F的大小约为3.6N,方向为右上方。
三、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按照一定的方法拆分成多个力的过程。
在物理学中,可以使用几何图形法或三角函数的方法来进行力的分解。
1. 如何进行力的分解(1) 将力的大小用矢量的长度表示。
(2) 参考力的方向,确定一个坐标系。
(3) 根据坐标系,将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对应的矢量画在同一张图上。
(4) 通过几何图形法或三角函数的方法,将力的矢量拆分成多个力。
(5) 分解力的大小为新矢量的长度,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
2. 实例解析假设有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合力的作用,合力的大小为5N,方向为45°。
我们可以通过分解力的方法来计算合力的两个分力。
解:参考力的方向,确定一个坐标系。
将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画成矢量,在坐标系中,合力的矢量与正x轴夹角为45°。
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可以得到合力在x轴和y轴上的分力大小。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精华版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精华版第一章: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1 力的定义与描述理解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大小和方向。
学习如何描述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1.2 力的计量单位学习国际单位制中力的计量单位,即牛顿(N)。
1.3 力的图示表示学习使用力的图示表示方法,如箭头表示法,以及力的分解与合成。
第二章:力的合成2.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学习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理解两个力的合力如何通过将它们的向量首尾相接形成平行四边形,合力为对角线的长度和方向。
2.2 力的合成实例通过实际例子,练习力的合成,解决力的合成问题。
2.3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学习力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在物理学、工程学和日常生活中。
第三章:力的分解3.1 力的分解概念理解力的分解概念,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使其作用效果与原力相同。
3.2 力的分解方法学习力的分解方法,如使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法则进行力的分解。
3.3 力的分解实例通过实际例子,练习力的分解,解决力的分解问题。
第四章:力的平衡4.1 力的平衡条件学习力的平衡条件,即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有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4.2 力的平衡实例通过实际例子,练习力的平衡,解决力的平衡问题。
4.3 力的平衡的应用学习力的平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力的平衡在建筑结构、机械设计和日常生活中。
第五章: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解决策略5.1 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的步骤学习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的步骤,包括确定已知量和求解未知量。
5.2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解决策略实例通过实际例子,练习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掌握解决策略。
5.3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解决策略的应用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解决策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解决工程设计、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六章:力的合成与分解在二维场中的应用6.1 二维力的合成与分解学习在二维场中力的合成与分解,使用坐标系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初中物理教案力的合成与分解
初中物理教案力的合成与分解初中物理教案力的合成与分解一、引言力是物体运动和形状变化的原因之一,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和方法,并培养他们运用合成与分解的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力的合成1. 合力的概念合力是两个或多个力合成后产生的新力。
合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可以通过向量相加的方法确定。
2. 合力的计算合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各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合力:a. 将各个力用向量表示。
b. 将各个力的向量按照比例和方向绘制在坐标系上。
c. 将各个力的向量尾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多边形。
d. 从多边形起点到终点的向量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合力的应用合力的应用广泛,例如在斜面上施加力、人力拖拉物体等。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理解合力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三、力的分解1. 力的分解原理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拆分成两个分力,使其合成后等于原来的力。
力的分解可以通过几何方法或代数方法进行。
2. 力的分解的几何方法根据几何图形的性质,可以通过以下几何方法进行力的分解:a. 将要分解的力用向量表示。
b. 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将向量进行分解。
c. 根据几何图形的性质确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力的分解的代数方法力的分解也可以通过代数方法进行,具体步骤如下:a. 将要分解的力用向量表示。
b. 根据力的性质和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得到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实际问题的解决1. 练习题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可以检验学生对合力和分力概念的理解程度,并培养他们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案例,如拔河比赛、推车上坡等,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活动设计1. 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采用示例引导、问题导入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
力的合成、力的分解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知识回顾1.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及表示方法.3.重力、弹力、摩擦力三种力的作用点的确定和方向的判断课前预习1.合力、分力、共点力.2.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3.力的分解.二、知识讲解导入新课生活中的物理上图说明了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思考与讨论】: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在哪里用过“等效”思想【结果】:古代的曹冲称象。
【注】:等效代替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之一.考点/易错点1合力、分力、共点力F【思考与讨论】:观察上述两幅图,请大家思考并进行讨论什么是合力?什么分力?【结果】:以上这些实例说明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1、合力、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合力和分力的关系:合力等效替代分力....【思考与讨论】:请同学们思考合力与分力是否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结果】:合力与分力并不同时作用于物体上,所以不能把合力和分力同时当成物体受的力。
观察生活中的实例【提问】:通过两幅图大家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2、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同点,但这几个力的作用线延长后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共点力,所以,共点力不一定作用在同一点上,如图甲、乙所示的三个力F1、F2、F 3均为共点力。
考点/易错点2平行四边形定则1、同一直线上同向的两个力的合成【思考与讨论】请同学们思考上图中的木箱所受到的合力怎么求?【结果】:方向相同的两个力求合力,大小直接相加,方向与两力方向相同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思考与讨论】:思考上图中的木箱所受到的合力怎么求?【结果】: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F =|F 1-F 2|,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F = F1+F2= 7NF1=4NF2=3NF1=4NF2=3NF = F1-F2= 1N3、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求合力【思考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合力”和“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且既比较准、又比较容易呢?【方法】: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上图所示。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初中物理教案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初中物理教案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情况,那么这些力是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力的合成和分解。
一、力的合成1. 合力的定义合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效果合并后产生的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多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
2. 力的合成原理力的合成原理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法则进行计算。
2.1 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是最常用的力的合成方法之一。
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求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步骤一:将这两个力的起点放在一起;步骤二:通过平移,将这两个力的作用线的方向保持不变,使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步骤三:以这一点为端点,画出平行于两个力的作用线的直线;步骤四:以作用线的交点为顶点,连接这些线段,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步骤五:连接两个非共顶点,得到一条新的力的作用线,该力就是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2 三角法则三角法则是另一种力的合成方法。
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计算:步骤一:将两个力的起点放在一起;步骤二:以第一个力的作用线方向为基准,在起点处画一条与第二个力的作用线方向相同的线段;步骤三:以第一个力的作用线方向为一边,用直尺和量角器将第二个力的作用线方向旋转,直到两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步骤四:连接这两条线段的端点,得到合力的作用线。
二、力的分解1. 分解力的定义分解力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与其作用线方向垂直的两个力。
根据力的分解原理,我们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
2. 力的分解原理力的分解原理可以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计算。
2.1 正弦定理正弦定理表明,在一个任意三角形中,三条边的长度和夹角之间的关系为:a/sinA = b/sinB = c/sinC。
2.2 余弦定理余弦定理表明,在一个任意三角形中,三个边之间的关系为:a² =b² + c² - 2bc*cosA。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精华版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精华版第一章: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1 力的定义与描述引入力的概念,解释力的含义讲解力的基本性质,如相互性、矢量性等1.2 力的计量单位介绍牛顿(N)作为力的计量单位解释牛顿与克力、dyn的关系第二章:力的合成2.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引入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解释其原理示例讲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2.2 力的合成计算讲解力的合成计算方法,如向量加法练习力的合成计算,提供例题与解答第三章:力的分解3.1 力的分解概念引入力的分解概念,解释其意义讲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的关系3.2 力的分解计算讲解力的分解计算方法,如向量减法练习力的分解计算,提供例题与解答第四章: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4.1 共点力的合成引入共点力的概念,解释其特点讲解共点力的合成方法,如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4.2 共点力的分解讲解共点力的分解方法,如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的关系练习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提供例题与解答第五章:非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5.1 非共点力的合成引入非共点力的概念,解释其特点讲解非共点力的合成方法,如力的向量加法5.2 非共点力的分解讲解非共点力的分解方法,如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的关系练习非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提供例题与解答第六章: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图形方法6.1 力的平行四边形图示介绍力的平行四边形图示方法讲解如何通过图形方法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6.2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三角图解法引入三角图解法,解释其原理示例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三角图解法应用第七章: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7.1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力学问题中的具体应用提供实际问题例题,指导学生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问题7.2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工程问题中的具体应用提供实际问题例题,指导学生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问题第八章: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物理意义8.1 力的合成与分解与力的传递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与力的传递之间的关系解释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力的传递过程中的作用8.2 力的合成与分解与力的作用效果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与力的作用效果之间的关系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第九章: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验证9.1 实验目的与原理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讲解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9.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讲解如何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提供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例题10.2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复习题提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复习题提供复习题的答案与解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力的基本性质力的相互性:理解力是相互作用的,即每个力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反作用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教案
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教案引言:在物理学中,力是物体运动和变形的根本原因。
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对于理解物体的平衡和运动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力的合成原理合成力是指多个力按照一定规律合成后的结果力。
我们可以使用几何方法或分解法来求解力的合成。
1. 几何方法几何方法是一种图形法,通过画出力的矢量图形,利用几何关系求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具体步骤如下:(1)将各个力的矢量按照一定比例排列在一起,起始点相同;(2)连接第一个矢量的起始点和最后一个矢量的终点,得到合力的矢量;(3)测量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分解法分解法是将一个力按照一定比例分解成两个力,使其合力等于原力。
具体步骤如下:(1)将原力的矢量解析为两个不同的方向力,通常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2)根据不同方向的力的几何关系,分别解析出两个力的大小;(3)将两个力按照一定比例合成,得到合力等于原力。
二、力的分解原理分解力是指将一个力按照一定比例分解成两个力,使其合力等于原力。
力的分解可应用于多种情况,如力的平衡、力的结构分析等。
1. 平衡力的分解平衡力是指多个力对物体产生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平衡力的分解原理可用于求解平衡条件下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具体步骤如下:(1)将平衡力按照一定比例分解成两个力,通常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设置平衡方程,解析出各个力的大小;(3)根据各个力的几何关系,解析出各个力的方向。
2. 力的结构分析力的结构分析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受力物体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力系统来分析。
通过力的分解原理,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受力物体分解成若干简化的力系统,进而求解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程中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力的平衡通过合成力和分解力的原理,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并计算平衡状态下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知识回顾1.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及表示方法.3.重力、弹力、摩擦力三种力的作用点的确定和方向的判断课前预习1.合力、分力、共点力.2.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3.力的分解.二、知识讲解导入新课生活中的物理上图说明了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思考与讨论】: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在哪里用过“等效”思想【结果】:古代的曹冲称象。
【注】:等效代替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之一.考点/易错点1合力、分力、共点力【思考与讨论】:观察上述两幅图,请大家思考并进行讨论什么是合力?什么分力? 【结果】:以上这些实例说明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1、合力、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 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 合力和分力的关系:合力等效替代....分力 【思考与讨论】:请同学们思考合力与分力是否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结果】:合力与分力并不同时作用于物体上,所以不能把合力和分力同时当成物体受的力。
观察生活中的实例【提问】:通过两幅图大家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2、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同点,但这几个力的作用线延长后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共点力,所以,共点力不一定作用在同F 1 O.F 23F O .F3F一点上,如图甲、乙所示的三个力F 1、F 2、F 3均为共点力。
考点/易错点2平行四边形定则1、同一直线上同向的两个力的合成【思考与讨论】请同学们思考上图中的木箱所受到的合力怎么求?【结果】:方向相同的两个力求合力,大小直接相加,方向与两力方向相同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思考与讨论】:思考上图中的木箱所受到的合力怎么求?【结果】: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F =|F 1-F 2|,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F = F1+F2= 7NF1=4NF2=3NF1=4NF2=3NF = F1-F2= 1N3、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求合力【思考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合力”和“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且既比较准、又比较容易呢?【方法】: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上图所示。
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个)、橡皮条、细绳、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实验探究思路:通过改变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使橡皮筋都从E 点拉到O 点与用一个力把橡皮筋从E 点拉到O 点相比较。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结果】: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时,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4)不在同一直线上多个力求合力逐次合成法:将任意两力合成,合力再与其它力合成,依次利用平行四边形求合力,直到求出最终的合力.F1F2F 合F1F2F3F4F12F123F1234考点/易错点3力的分解如图所示,一个人拖地,人给拖把的力可简化成图甲【思考与讨论】:从上图中的受力及力的作用效果分析什么是力的分解?【结果】:力的分解是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注】:一个已知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分力,在力的分解过程中,常常要考虑到力实际产生的效果,这样才能使力的分解具有唯一性. (1)确定分力原则: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如右图 (2)力的正交分解如左下图所示,力F1、F2、F3、F4在同一平面内构成共点力,各力之间的夹角图中已标出,求这四个共点力合力大小.F2F1 FF1F2 · F甲乙丙合力F分力F1和F2合成 分解等效替代 G θθG2G1正交分解法: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这种分解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
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①建立xoy 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确定正方向 ②沿xoy 轴将各力分解 ③求xy 轴上的合力Fx,Fy ④最后求Fx 和Fy 的合力F说明: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总的合力)。
三、例题精析考点1.合力、分力、共点力【基础巩固】 【例题1】【题干】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B. 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C. 合力可能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D. 合力大小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的大小 【答案】ACD【解析】两个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合力的作用效果一定是相同的,这正是其等效性所在,A 对.分力与合力的关系遵从平等四边形定则,不符合平行四边形的分解都是不正确的.故B 错,合力可以大于任何一个分力,也可以小于或等于任何一个分力,故C 、D 都对. 【中等强化】⎩⎨⎧==θθsin cos F F F F y x 22y x F F F +=【例题2】【题干】关于共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力是共点力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是一对平衡力,则这两力是共点力C.作用在一个物体的几个力,如果它们的作用点在同一点上,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D.作用在一个物体的几个力,如果它们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答案】BCD【解析】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以在一条直线上,此时既是一对平衡力,又是共点力,也可以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共点力,A错B对.C、D选项就是判断共点力的条件,故正确.【培优拔高】【例题3】【题干】关于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知道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合力就是唯一的B. 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和方向,合力就是唯一的C.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另一个力的大小,合力就是唯一的D.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另一个力的方向,合力就是唯一的【答案】B【解析】合力和两个分力的关系,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作图可知合力的大小不仅与两力大小有关,而且还与两分力之间的夹角有关,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夹角越小,则合力越大.故A、C、D都错,B对。
考点2.平行四边形定则【基础巩固】【例题4】【题干】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A、沿斜面向下B、垂直于斜面向上C、沿斜面向上D、竖直向上【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用一个力F合替代支持力F N与摩擦力f,则物体相当于只受两个力作用.由于物体静止,由二力平衡条件知,F合必竖直向上.【中等强化】【例题5】【题干】大小不变的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则有()A.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B.合力的大小既可等于F1,也可等于F2C.合力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D.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增大而减小。
【答案】BCD【解析】我们可以取一些特殊的数值来分析F1、F2的合力变化范围是|F1-F2|≤F≤F1+F2若取F1=2N,F2=3N则1N≤F≤5N。
当F1与F2夹角为180°时,合力小于分力。
应排除A同时知C正确。
由合力的变化范围可知B正确。
当F1和F2夹角为0°时,合力最大,当F1,F2夹角为180°时,合力最小,随着F1、F2夹角增大合力F反而减小,可知D正确对于一些定性分析的选择题,有时可采用取一些特殊数值的方法来分析,这样可使分析简单、方便。
【培优拔高】【例题6】【题干】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三个力可能是()A.15N、5N、6N B.3N、6N、4NC.1N、2N、10N D.1N、6N、3N【答案】B【解析】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为F1+F2,最小值为|F1-F2|,另一个力只要在这个范围内三个力的合力就可能为零.只有B符合条件。
考点3.力的分解【基础巩固】 【例题7】【题干】将一个力F 分解为两个分力F 1和F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B. F 1和F 2两个分力在效果上可以取代力FC. 物体受到F 1、F 2和F 三个力的作用D. F 是F 1和F 2的合力 【答案】A 、B 、D【解析】由分力和合力具有等效性可知B 正确,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在力的合成中,分力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在力的分解中,分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故A 对C 错。
【中等强化】 【例题8】【题干】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G =10N ,AO 绳与顶板间夹角为45o ,BO 绳水平,则AO 绳所受的拉力F 1=;BO 绳所受的拉力F 2=。
【答案】210N 10N【解析】先分析物理现象:为什么绳AO 、BO 受到拉力呢?原因是由于OC 绳的拉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沿AO 向下的拉紧AO 的分力F l ;二是沿BO 向左的拉紧BO 绳的分力F 2,画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因为OC 拉力等于电灯重力,因此由几何关系得:1sin 102F G N θ==,N G F 10tan /2==θ将一个已知力分解,理论上是任意的,只要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就行,但在实际问题中,首先要弄清所分解的力有哪些效果,再确定各分力的方向,最后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培优拔高】 【例题9】【题干】在倾角α=30o 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为G =20N 光滑圆球,如图甲所示,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挡板的压力。
【答案】 F 1 =Gtan α , F 2 = G/cos α【解析】先分析物理现象,为什么挡板和斜面受压力呢?原因是球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这个重力总是欲使球向下运动,但是由于挡板和斜面的支持,球才保持静止状态,因此球的重力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如图乙所示,故产生两个分力:一是使球垂直压紧挡板的力F 1,二是使球垂直压紧斜面的力F 2;由几何关系得: F 1 =Gtan α , F 2 = G/cos α 。
F 1和F 2分别等于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
四、课堂运用【基础巩固】1.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F 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o 时,合力大小为20N ,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o 时,合力的大小为( )A. 40NB. 210NC. 220ND. 310 N【答案】B 【解析】N 202F 2F F F 22212221===+=F 合 则N 210F F 21==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 ,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θ固定不变,而其中一个力增大,则( )A .合力F 一定增大B .合力F 的大小可能不变C .合力F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 .当0°<θ<90°时,合力F 一定增大【答案】BCD【解析】设F1,F2方向相同,即α=0°,那么其中一个增大,合力F =F1+F2增大。